當前位置:首頁 » 徵信額度 » 上大學買房貸款要父母徵信嗎
擴展閱讀
海南長江村鎮銀行貸款 2025-02-01 07:07:35
買房找郵政銀行貸款 2025-02-01 06:56:54
微信銀行貸款賬單 2025-02-01 05:57:05

上大學買房貸款要父母徵信嗎

發布時間: 2023-03-29 16:40:58

A. 兒子買房貸款為什麼要父母打徵信

法律分析:子女在購買房子時,一般情況下不會查詢父母徵信。有些銀行要求很嚴格,除了會查看購買房子人徵信之外,包括家裡其他成員都會一並查看。

法律依據:《徵信業管理條例》 第十三條 採集個人信息應當經信息主體本人同意,未經本人同意不得採集。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信息除外。

B. 買房可不可以用父母徵信

一、買房可不可以用父母徵信
1、買房一般可以使用父母徵信。徵信不好的當事人一般可以用父母的名義買房,但購買房屋後,房屋要登記在父母名下,而不是登記在子女的名下。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七條
商業銀行開展信貸業務,應當嚴格審查借款人的資信,實行擔保,保障按期收回貸款。
商業銀行依法向借款人收回到期貸款的本金和利息,受法律保護。
《徵信業管理條例》第十四條
禁止徵信機構採集個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紋、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採集的其他個人信息。
徵信機構不得採集個人的收入、存款、有價證券、商業保險、不動產的信息和納稅數額信息。但是,徵信機構明確告知信息主體提供該信息可能產生的不利後果,並取得其書面同意的除外。
二、父母徵信影響子女貸款買房嗎
父母徵信一般不影響子女貸款買房。首先正常申請銀行房貸只需要審查借款人的資信,不需要父母提供徵信報告。其次徵信不良影響的是當事人的經濟生活,比如辦理信用卡和貸款等。一般來說,父母有不良記錄不會影響子女的,因為在徵信中心,都是獨立的信用體,相互之間並沒有關系。

C. 貸款買房需要直系親屬來徵信證明嗎

需要你直系親屬的徵信說明你的徵信或者條件不夠,需要他們做擔保,也就是共同簽字

D. 兒子貸款買房查父母徵信嗎

法律分析:貸款買房的時候,銀行一般只查借款人本人的徵信,不會查其父母的徵信。

法律依據:《徵信系統建設運行報告》(二)個人基本信息採集 個人徵信系統採集的個人基本信息主要有四大類:一是標識信息,即姓名、證件類型和證件號碼這三項身份標識信息;二是身份信息,指個人性別等基本屬性以及配偶信息和聯系方式等;三是職業信息,指個人單位名稱及地址等職業相關信息;四是居住信息,指個人居住地址及居住狀況等信息。個人基本信息的採集渠道主要有兩個:一是從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或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採集身份和職業信息;二是商業銀行與個人發生信貸業務時,採集個人基本信息,報送給個人徵信系統。

E. 家長徵信不好會影響孩子助學貸款嗎夫妻一方徵信不好可以貸款買房嗎

家長徵信不好會影響孩子助學貸款嗎?

一般來說應該是不的影響,申請辦理國家助學金的前提條件:

1、困難生;

2、具備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藉,達到16周歲需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身份證件;

3、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未成年申請辦理國家助學金需由其監護人書面確認);

4、誠信友善,遵規守紀,無違法違紀行為;

5、學習努力,可以正常的學有所成。

爸媽的徵信信用不太好危害兒女嗎

爸爸媽媽個人徵信太差的確會嚴重影響小孩,特別是那些被公安機關納入失信人名單的爸媽。從已經發生了的例子看來,父母徵信存在嚴重污漬的,會帶給孩子兩個危害。

1、危害入學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的若干規定》,父母都是失信被執行人的,孩子教育將受限制,還可以就讀高收費民辦學校。

在一些城市民辦學校招生現行政策中,明確規定民辦高校要限定失信行為其子女入讀高費用民辦學校,早已入學的應立即轉校到公辦學校。

此外,一些對學生們必須政治審查的院校,也可能會拒絕接收失信被執行人其子女。

2、危害應聘求職

現階段,父母徵信存在嚴重污漬也會影響兒女的學生就業。在兒女考取公務員、事業單位編制、知名企業崗位的情況下,可能會因父母徵信嚴重不佳所以被避而不見。

以上就是「夫妻一方個人徵信太差能夠貸款買房子嗎」的相關介紹,我希望你能幫助到大家。

F. 父母徵信不好影響孩子買房貸款嗎

父母徵信不會影響孩子買房貸款。銀行只需要貸款人及其配偶提供個人徵信報告,不需要父母提供徵信報告。房貸是以個人為單位的,並不是以家族為單位。

貸款人辦理一套房貸款時,需要攜帶借款人及配偶的有效身份證件、婚姻狀況證明、戶籍證明、經濟收入證明、職業證明、《商品房銷(預)售合同》或《購買商品房合同意向書》、房地產開發企業開具的首期付款收據或發票等材料前往銀行。

由於不同地區的銀行存在差異,貸款人在辦理房貸之前,應當提前聯系銀行,咨詢具體事項。在銀行需要的材料中,並不需要貸款人父母提供徵信報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十八條規定: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我國規定成年人的標準是18周歲,18周歲之前被稱為未成年人,由父母監護。銀行為貸款人辦理貸款的首要條件就是,貸款人需要年滿18周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G. 兒子貸款買房查父母徵信嗎

1、子女在購買房子時,一般情況下不會查詢父母徵信,因為你自己買房子跟父母並沒有特別大的關系和影響,當然最好咨詢一下銀行工作人員,因為不同銀行規定要求會存在一些差別。

2、有些銀行要求不是很嚴格,所以誰購買房子就查誰的徵信,如果夫妻兩人購買房子,那要查看夫妻兩人徵信,跟父母沒有多大關系。而有些銀行要求很嚴格,除了會查看購買房子人徵信之外,包括家裡其他成員都會一並查看,現在都是全國聯網的,所以通過電腦就能查詢家裡人徵信是否出現了問題。


(7)上大學買房貸款要父母徵信嗎擴展閱讀:

幫小孩買房需要查誰的徵信

1、不是說誰購買房子就要查誰的徵信,而是要看一下房貸的人是誰,一般要查看還貸人的徵信,要看一下貸款人是否有能力償還貸款,因為每個月需要按時將金額打到銀行賬戶,然後由銀行那邊扣款。

2、作為父母而言,如果給孩子購買房子,那要看一下孩子目前有沒有工作,月收入情況如何,看以後是由父母幫忙償還貸款,還是孩子自己償還貸款,這些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如果由父母償還貸款,那就要查看父母徵信,如果孩子自己償還,就查孩子徵信。

3、只要徵信沒有問題就會給大家放貸款,如果徵信有問題,那銀行是不會給大家放貸款的。

H. 兒子貸款買房查父母徵信嗎

貸款買房的時候,銀行一般只查借款人本人的徵信,不會查其父母的徵信
一,徵信是依法採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信用信息,並對外提供信用報告、信用評估等服務,幫助客戶判斷、控制信用風險,進行信用管理的活動。
二,徵信是由專業化的、獨立的第三方機構為個人或企業建立信用檔案,為專業化的授信機構提供了信用信息共享的平台。
三,徵信記錄了個人過去的信用行為,這些行為將影響個人未來的經濟活動,這些行為體現於個人信用報告中,就是人們常說的「信用記錄」。直到2012年以前,中國現行的法律體系中還沒有一項法律法規為徵信業務活動提供直接依據。國務院法制辦曾經在2009年10月全文公布《徵信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就徵信管理條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
四,徵信活動的產生源於信用交易的產生和發展。信用是以償還為條件的價值運動的特殊形式,包括貨幣借貸和商品賒銷等形式,如銀行信用、商業信用等。現代經濟是信用經濟,信用作為特定的經濟交易行為,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信用本質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即授信者(債權人)相信受信者(債務人)具有償還能力,而同意受信者所作的未來償還的承諾。
五,但當商品經濟高度發達,信用交易的范圍日益廣泛時,特別是當信用交易擴散至全國、全球時,信用交易的一方想要了解對方的資信狀況就會極為困難。此時,了解市場交易主體的資信就成為—種需求,徵信活動也應運而生。可見,徵信實際上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展而產生、發展的,是為信用活動提供的信用信息服務。

I. 兒子貸款買房查父母徵信嗎

法律分析:不會的。只查主貸人的。如果需要夫妻雙方簽字。那就需要查夫妻兩人的。子女買房是子女獨立進行的民事行為,和父母沒多大關系,但是有些機構會擔心父母有轉移資產嫌疑會查詢父母徵信,徵信系統,全國聯網,一旦查出失信記錄,個人失信會對子女買房有一些影響,主要表現在貸款上。

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第一條,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依法對其進行信用懲戒:

(一)以偽造證據、暴力、威脅等方法妨礙、抗拒執行的。

(二)以虛假訴訟、虛假仲裁或者以隱匿、轉移財產等方法規避執行的。

(三)違反財產報告制度的。

(四)違反限制高消費令的。

(五)被執行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

(六)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

J. 兒女買房需要父母徵信嗎

法律主觀:

兒子貸款買房的,一般不會查其父母的徵信,而只查借款人本人的徵信。但如卜畢果兒子如果在申請房貸時找了父母做擔保人的,則貸款時銀行也會查詢父母的徵信。

法律客觀:

《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三條貸款人受理借款人貸款申請後,應履行盡職調查職責,對個人貸款申請內容和相關情況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進行調查核實,形成調查評價意見。《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第十四條貸款調查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內容:(一)借款人基本情況;(二)借款人收入情況;(三)借款用途;(四)借款人還款來源判弊慧、還款能力及還款方式;(五)保證人擔保意願掘答、擔保能力或抵(質)押物價值及變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