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徵信額度 » 接到電話說貸款額度已通過
擴展閱讀
信用社貸款5萬逾期6年了 2025-02-12 16:41:58
公積金貸款與捷信呆賬 2025-02-12 15:25:27

接到電話說貸款額度已通過

發布時間: 2022-06-06 13:03:07

『壹』 在網上申請了貸款,打電話過來說我網貸通過了,可信嗎

您好,正規的貸款平台通常不會以任何理由收取貸前費用,遇到一定要警惕。如果急用錢,可以考慮通過貸款緩解壓力,同時也要量力而行,努力賺錢。現在申請貸款的方式很多,您可以通過抵押申請銀行貸款,更方便的方式是申請個人信用貸款,建議您申請貸款時候選擇正規平台,更好的保障您的個人利益及信息安全。


推薦您使用有錢花,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旗下的信貸服務品牌(原名:網路有錢花,2018年6月更名為「有錢花」),大品牌靠譜利率低值得信賴。有錢花針對個人推出消費信貸產品滿易貸,借款的額度最高至20萬(點擊官方測額),日利率低至0.02%起,具有申請簡便、利率低放款快、借還靈活、息費透明、安全性強等特點。


和您分享有錢花的申請條件:有錢花的申請條件主要分為年齡要求和資料要求兩個部分。一、年齡要求:在18-55周歲之間。特別提示:有錢花謝絕向在校大學生提供消費分期貸款,如您是在校大學生,請您放棄申請。二、資料要求:申請過程中需要提供您的二代身份證、本人借記卡。注意:申請只支持借記卡,申請卡也為您的借款銀行卡。本人身份信息需為二代身份證信息,不能使用臨時身份證、過期身份證、一代身份證進行申請。

此條答案由有錢花提供,請根據需要合理借貸,具體產品相關信息以有錢花官方APP實際頁面為准。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手機端點擊下方,立即測額!最高可借額度20萬。

『貳』 接到電話說貸款額度已通過加微信公眾號可領取我並沒有理會 這會有事嗎

這是垃圾廣告,不用理會。

『叄』 今天收到簡訊說我貸款審核通過,但是我從來沒有辦過,我該怎麼弄在線等,急!!!

這是一種營銷廣告。

只要是有申請過貸款的,不管是什麼貸款軟體,其他平台都好像會知道這個消息,然後不斷的給這個用戶發送一些什麼:申請額度已經通過、額度多少快來提現之類的消息。

但是真正從那個簡訊鏈接進去的後還是要填一些申請資料,最後還要根據實際審核的額度下款。這些消息可以定義為垃圾簡訊,只是每次發送的號碼都不同,系統也不能識別屏蔽。

(3)接到電話說貸款額度已通過擴展閱讀:

一切借貸,審核,下款都能夠在網上辦理的就算是網貸。網貸的好處是方便,不用單獨帶上個人資料到貸款處辦理。但是風險也比較大,有的會假冒銀行或知名公司的名義,但是均沒有辦公地址,也無法提供真實的公司營業執照和個人身份證。

正規的網貸要借款人詳細、准確、真實地填寫貸款用途、貸款金額和抵質押物及收入等情況。然後貸款調查專員將對借款人的需求和資質等進行初步審核,判斷信息的真實性,即電話調查環節。最後簽訂一份借款合同,合同上面都寫得非常清楚同時具有法律效應。

『肆』 我在中國銀行貸款,給銀行打電話說我貸款已經批下來了,但是要多久放款

一般要一兩個星期後可以放款。貸款批下來說明提交的資料已經通過,但是因為中間涉及評估、辦理抵押登記等環節,每個客戶情況會有差異。
貸款會審查每一筆貸款,不會把貸款的風險判斷建立在過去的審查或信用上,不會因借款人過去曾按時還本付息就放鬆審查,或減少調查程序。兩個星期內一般可以放款,不過貸款具體的放款時間、審核狀態、辦理進度、能否取消等相關信息,請您直接聯系經辦網點或貸款客戶經理確認。
拓展資料:
一、貸款(電子借條信用貸款)簡單通俗的理解,就是需要利息的借錢。 貸款是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按一定利率和必須歸還等條件出借貨幣資金的一種信用活動形式。廣義的貸款指貸款、貼現、透支等出貸資金的總稱。銀行通過貸款的方式將所集中的貨幣和貨幣資金投放出去,可以滿足社會擴大再生產對補充資金的需要,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銀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貸款利息收入,增加銀行自身的積累。
二、 「三性原則」是指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這是商業銀行貸款經營的根本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4條規定:「商業銀行以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為經營原則,實行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 1、貸款安全是商業銀行面臨的首要問題; 2、流動性是指能夠按預定期限回收貸款,或在無損失狀態下迅速變現的能力,滿足客戶隨時提取存款的需要; 3、效益性則是銀行持續經營的基礎。 例如發放長期貸款,利率高於短期貸款,效益性就好,但貸款期限長了就會風險加大,安全性降低,流動性也變弱。因此,「三性」之間要和諧,貸款才能不出問題。
三、 建立借款人的法人代表及其主要管理人員定期約見制度。約見周期可根據貸款額度的大小、借款人的生產經營變化狀況等確定。貸款額度大的,要相應縮短約見周期。 信貸人員(信貸員、信貸審查小組成員、信貸審查委員會成員)與借款人在借貸活動中不得進行不正當的私下接觸。 信貸人員及其直系親屬不得接受借款人的現金、貴重禮品、購物券等;不得參加由借款人支付費用的娛樂活動;不得向借款人報銷任何費用。 對於貸款數額大,周期長,或者借款人用於特定用途的貸款,應當聘請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員進行專業判斷,並就有關事宜提供專家意見。

『伍』 中國銀行人員打電話給我有貸款額度,可以相信嗎

確定是銀行打來的可以相信。
只要這個電話確實是銀行信用卡中心打過來的,那麼這筆貸款肯定是真的。那麼你是借還是不借呢?這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首先是你是否真的有資金需求。銀行其實是有名的嫌貧愛富的主,他主動給你打電話推銷信用卡備用金貸款。肯定是因為你的負債很低,徵信很好。也就是你並不急著需要錢的時候才會給你推銷。一旦你負債高,信用卡刷爆了的時候,銀行肯定不會再給你推銷貸款。所以說如果你確實有這個貸款的需求的話,可以把這筆貸款借下來。其次是你要考慮你借這筆錢的用途。如果是用來投資是否劃算。信用卡的備用金貸款,一般的月利息是5厘到9厘6之間。基本上是等額本息還款。這樣算下來的,年化利率應該是在10%-20%之間。如果你貸這筆款用來做生意且純利潤超過20%,就完全可以放心地把這筆錢借出來,如果說你僅僅是用來消費就沒必要借這筆錢。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你一定要問清楚這筆貸款有沒有佔用你的信用卡額度。
不要奇怪,經常有銀行會這樣惡心的操作一下,明明你信用卡里有5萬的額度,你完全可以把它刷出來,下個月再還進去,但是他讓你做筆備用全貸款,把這5萬塊錢借出來,然後還讓你每個月還利息。我就吃過一次虧,好像浦發銀行的信用卡里有8萬的額度,它給我他打電話給我說我有5萬的備用金貸款,誘導我借出來一看信用卡的額度少了5萬,然後打電話去問清楚原因以後我就跟他們說這筆貸款我不要了,是套路貸,不取消我就到銀監會去投訴。最後好客服人員當場幫我取消了貸款,所以跟銀行借款時也一定要多留個心眼,免得掉到坑裡去。

『陸』 我在手機上面申請貸款然後對方打電話給我說貸款審核通過了,叫我帶上身份證銀行卡去面簽是真的嗎

在手機上申請貸款,電話通知你去銀行當面的話應該是真的,畢竟現在雖然網上很多都是假的,但是這方面的到銀行是做不了假的,銀行貸款審批比較嚴謹,會有面簽環節,這個環節就可以和套路貸區分開來。

『柒』 北京的電話,說我的貸款銀行已經通過審核了,讓我往自己卡里轉五千,讓銀行看我有還款能力,這是真的嗎

假的,正規的銀行是不會讓你通過審核就往自己卡里打錢,是騙人的。
網上各種小額貸款公司和擔保類公司發布的所有隻憑身份證就可以貸款或者辦理信 用卡的信息都是假冒貸款公司的騙子。無論能否查到公司注冊備案,都不要相信,騙子先騙你簽訂傳真合同,然後會一步步騙取你交納保險費、支付首月利息、繳納履約費、保證金、擔保費、放款費、公證費、徵信費、抵押金、開卡費等等,還會以你銀行流水不足、查驗你的還款能力或者是驗資為名,要求你將自己賬戶上所有的資金打至騙子的賬戶,甚至要求你到指定銀行辦理銀行卡並存入一定的現金,然後綁定騙子的手機號碼等低級詐騙手段,殊不知這種手段會騙光你賬戶上所有的錢,如果你不按騙子的要求交納費用,騙子會以你已經和他們簽了合同為名,威脅要把你拉入黑名單、並威脅起訴你違約、賠償巨額違約金等等,這實為低級的詐騙手段和典型詐騙!

請永遠記住,凡是對方以任何理由要求你先支付任何費用的,都是絕對的詐騙,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先給其他人匯款、轉賬以及繳納任何費用,以免被騙!更不要相信騙子的任何威脅,由於對方涉嫌詐騙,所以,和騙子簽的合約沒有任何法律效力,更不存在違約之說,騙子威脅到法院起訴賠償違約金的低級詐騙手段更是純屬無稽之談,無需任何擔心。
所以,特此提醒廣大網友,小額貸款公司是不能跨區放貸的,辦理信用卡請到正規銀行,不要相信網上各種投資、融資擔保公司以及各類小額貸公司發布的此類貸款或者辦卡信息,特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的這類公司基本都是騙子公司!如果被騙,無論金額大小,都請選擇報警!如此猖狂詐騙,還請各地公安機關大力打擊和整頓!
希望可以幫到你。

『捌』 今天收到一個簡訊說貸款審核已通過,額度10000元,但是我並沒有貸過任何款啊,這是怎麼回事。

如果沒有用過,那麼這種簡訊可以用360手機衛士的騷擾攔截處理

『玖』 我的手機這幾天經常收到許多貸款軟體發來的信息說我的貸款申請已通過,叫我登陸領取

一般有三種可能:

一是你本人曾經無意中注冊過這個平台,曾輸入過你的手機號,所以,他會不斷的給你發有關借款的廣告信息。

二是別人曾把你的手機號用來注冊這個貸款平台,或者曾把你的手機號作為聯系人。

三是這個就是一種營銷策略,所謂的「廣撒網 精釣魚」。

遇到這種情況,建議你盡快打這個平台的客服電話進行核實,如果是不小心注冊的,就請他刪除或是消除這種手機綁定,如果是營銷策略,你沒有貸款意向的話,也可說明情況,如果還是一直收到這種騷擾簡訊,可加入黑名單,舉報為騷擾電話。

在垃圾簡訊的治理中,三大運營商就曾多次被媒體發現靠垃圾簡訊獲利,這種放任態度屢屢被批評。

騷擾電話同樣存在這種情形,比如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此前報道提到,對於群呼的騷擾電話,運營商根據一分鍾之內呼出去多少個號碼,可以判定是否是騷擾,監管和關停都不難,不過在群呼背後有一條利益鏈,每一分鍾騷擾電話運營商收益5、6分錢。

正是考慮到運營商角色的重要,以及騷擾電話利益鏈對運營商可能的干擾,此次的《方案》把嚴控騷擾電話傳播渠道,放在了第一項,要求電信企業「誰接入誰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