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徵信額度 » 逾期不良貸款
擴展閱讀
2019房貸款利率 2025-02-06 07:59:02
公司貸款繳納擔保費分錄 2025-02-06 07:43:30

逾期不良貸款

發布時間: 2022-06-21 16:43:23

Ⅰ 不良貸款責任認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不良貸款責任認定如下:1、首次借款放款後前3個月內開始出現連續逾期,或周轉類借款第一次提醒後逾期,最後導致的不良借款,客戶經理、業務負責人、風控人員、副總經理的責任比例總和至少為80%;2、首次借款第4到6個月開始出現連續逾期,或周轉類借款第2次及以後提款後逾期、續貸放款後前3個月開始出現連續逾期1最後導致的不良借款,客戶經理、業務負責人、風控人員、 副總經理的責任比例總和至少為 50%;3、首次借款第7至9個月開始連續出現逾期,續貸放款後第4到6個月開始出現連續逾期,最後導致的不良借款,客戶經理、業務負責人、 風控人員、 副總經理的責任比例總和至少為30%。

法律依據:《不良貸款認定暫行辦法》第十條 不良貸款必須按照規范的程序嚴格認定,以保證不良貸款數據的真實可靠。

Ⅱ 什麼是表內不良貸款和表外不良貸款

表外和表內指的是資產負債表、表內就是指存在資產負債表內的貸款;表外亦然。銀行為了降低風險,以及規避表內資產過高、所以在貸款五級分類達到可疑或者利息逾期90天就會轉到表外、是一種資產管理方式。

Ⅲ 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是多少

銀行逾期90天以上貸款占不良貸款的比例已降至90%以內。銀保監會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主任劉春航2月28日在銀保監會吹風會上表示,監管部門高度關注不良貸款的真實性。尤其是資產分類的准確性,是監管關注重點,更是治理金融亂象的重點。他說,銀行機構逾期90天以上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的比例,是一個比較好的反映資產分類准確性的指標,「這個比例持續下降,去年末已降到了90%以內。」
比例降低的好處
其實這個比例降低也是有好處的,畢竟很多人借了錢就不會還,導致貸款逾期,所以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占不良貸款的比例應該降低,這樣就有更多的餘地去接收其他貸款。如果不良貸款中全部都是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那麼不良貸款也就可以叫做逾期貸款。所以說國家的相關部門也是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的,它會對逾期不還款的人進行催債,讓他趕緊還款,這樣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在不良貸款中的比例就會下降。
借了錢就是要還的
其實借了錢就是要還的,不能夠讓貸款一直逾期,貸款一直逾期也會讓銀行的壞賬增多,也會影響銀行的經營。所以銀行是會一直對不還款的人進行催債的,讓他趕緊還款,只有逾期90天以上的人都把錢還了,那麼銀行的不良貸款才會降低整個銀行的運轉才會更和諧。
所以如果你在銀行進行了貸款,一定要在還款期限到來之前還款。如果你實在還不起貸款,也不要讓貸款逾期三個月以上,這樣是會讓徵信產生不良的記錄的,對你以後在銀行的信貸業務辦理會產生相應的影響。所以借了錢就是要還的,這是逃脫不了的,還是要按時還款。

Ⅳ 不良貸款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不良貸款形成的原因:借款合同約定到期後(含展期後到期),借款人逾期不還借款;借款人和擔保人被依法宣告破產,進行清償後,未能還清貸款;或者借款人遭到重大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損失巨大且不能獲得補償的等。
【法律依據】
《貸款通則》第三十三條
貸款人應當建立和完善貸款的質量監管制度,對不良貸款進行分類、登記、考核和催收。
第三十四條
不良貸款系指呆賬貸款、呆滯貸款、逾期貸款。
呆賬貸款,系指按財政部有關規定列為呆賬的貸款。
呆滯貸款,系指按財政部有關規定,逾期(含展期後到期)超過規定年限以上仍未歸還的貸款,或雖未逾期或逾期不滿規定年限但生產經營已終止、項目已停建的貸款(不含呆賬貸款)。
逾期貸款,系指借款合同約定到期(含展期後到期)未歸還的貸款(不含呆滯貸款和呆賬貸款)。
第三十五條
不良貸款的登記:
不良貸款由會計、信貸部門提供數據,由稽核部門負責審核並按規定許可權認定,貸款人應當按季填報不良貸款情況表。在報上級行的同時,應當報中國人民銀行當地分支機構。

Ⅳ 不良貸款包括哪三類

次級貸款、可疑貸款、貸款損失
一、次級貸款
1.當借款人出現還款困難,如僅靠工資無法償還時,可能需要拍賣借款人抵押擔保的財產來償還欠款。損失率:30%-50%。
二.可疑貸款
1.當借款人的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時,其名下的抵押經金融拍賣後可能無法償還債務,資產正在清算或等待判決,貸款將被暫時列為可疑貸款。損失率:50%-75%。
三.損失貸款
1.一般是指確定貸款無法再收回,無論用什麼手段,銀行都已經認定了損失,所以會為這筆貸款計提損失。損失率:75%-100%。
2.過去,不良貸款被歸類為「一天兩天以上」。逾期貸款是指到期後仍未償還的貸款,呆滯貸款是指逾期超過一年的貸款,不良貸款是指被認為無法收回的貸款。這種分類方法存在一些弊端,所以現在銀行都採用五級分類的方法,如果符合條件,就會被歸類為不良貸款,能夠及時反映銀行的盈虧情況。
3.每個分類標准都有嚴格的區分條件。滿足條件後,將移至該分類。每個人都應該注意維護自己的信用,及時還款。否則,不良貸款會對他們的聲譽造成損害。
拓展資料:
一、貸款五級分類是指商業銀行根據借款人實際還款能力對貸款質量進行的五級分類。即根據風險程度,將貸款分為五類:正常類、關注類、次級類、可疑類和損失類,後三類為不良貸款。1998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參照國際慣例和中國國情,制定了《貸款分類指導原則》。
二、1.正常貸款 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始終正常還本付息。不存在影響貸款本息及時足額償還的負面因素。銀行完全有信心借款人按時足額償還貸款本息。貸款損失的概率為0。
2.關注貸款 雖然借款人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還款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如果這些因素持續下去,借款人的還款能力會受到影響,貸款損失的概率不會超過5%。
3.次級貸款 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存在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經營收入是不可能足額償還貸款本息的,因此需要通過處置資產或對外融資甚至實施抵押擔保的方式償還利息和利息。貸款損失的概率在30%到50%之間。
4.可疑貸款 借款人不能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實行抵押或擔保,也肯定會造成一定的損失。僅僅因為借款人重組、合並、兼並、抵押物處置、未決訴訟等存在一定因素,損失金額不確定,貸款損失概率在50%-75%之間。
5.損失貸款 是指借款人已無償還本息的可能性。不管採取什麼措施和程序,貸款註定是要流失的,或者說雖然有一小部分可以收回,但它的價值也很小。從銀行的角度來看,將其作為銀行資產保留在賬戶中是沒有意義和必要的。對於這類貸款,在履行必要的法律程序後應立即注銷,貸款損失的概率為75%-100%。
三、根據《不良貸款認定暫行辦法》,規定如下: 第十一條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認定應當遵循「同級負責、分類認定、超限額審批、集中管理、檢查評估」的原則。
(1)責任層級是指由本級認定並對本級認定結果承擔最終責任的直接經營的貸款;
(2)分類認定是指按照不同程序對逾期貸款、呆滯貸款、不良貸款進行認定;
(3)超限額審批是指對超出本級認可許可權的上級行的審批,審批行行長對認可結果負最終責任; (4)歸口管理是指認可工作的組織實施,由信用風險管理部門統一負責;
(5)檢查評價是指審計部門對不良貸款認定標准和程序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