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個稅怎麼扣除房貸利息和房租
2019年1月1日起,工薪族享受個人所得稅(下稱個稅)減稅,除了起征點提到5000元和低檔稅率范圍擴大之外,還在稅前新增了6項專項附加扣除,即子女教育、繼續教育、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
1、不論納稅人是單身還是已婚,只要在國內通過商業銀行或公積金辦理住房貸款,且住房貸款執行的是首套房貸利率,則可以每月在稅前扣除1000元,最多可扣20年。
2、承租的住房位於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500元。這比此前徵求意見稿設定的1200元標准提高了300元。
3、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100元。這比此前徵求意見稿設定的1000元標准提高了100元。市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800元,與徵求意見稿標准一致。
(1)個人所得稅住房租金租房貸款利息擴展閱讀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
第十四條納稅人本人或者配偶單獨或者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者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者其配偶購買中國境內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在實際發生貸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納稅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貸款的利息扣除。
本辦法所稱首套住房貸款是指購買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貸款利率的住房貸款。
第十七條納稅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沒有自有住房而發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標準定額扣除:
1、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500元;
2、除第一項所列城市以外,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100元;市轄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800元。
納稅人的配偶在納稅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的,視同納稅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市轄區戶籍人口,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為准。
第十八條本辦法所稱主要工作城市是指納稅人任職受雇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地級市(地區、州、盟)全部行政區域范圍;納稅人無任職受雇單位的,為受理其綜合所得匯算清繳的稅務機關所在城市。夫妻雙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住房租金支出。
第十九條住房租金支出由簽訂租賃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扣除。
第二十條納稅人及其配偶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同時分別享受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
第二十一條納稅人應當留存住房租賃合同、協議等有關資料備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個稅專項附加扣除
『貳』 個人所得稅住房租金
1.住房租金扣除政策的享受條件是什麼?
答:本人及配偶在主要工作的城市都沒有自有住房而發生住房租金支出的納稅人。
2.如何確定「主要工作城市」?
答:是指納稅人任職受雇單位所在的城市。
3.住房租金專項加扣除主體有哪些?
答:住房租金支出由簽訂租賃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扣除。夫妻雙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即承租人)扣除住房租金支出。夫妻雙方主要工作城市不相同的,且各自在其主要工作城市都沒有住房的,可以分別扣除住房租金支出。夫妻雙方不得同時分別享受住房貸款利息扣除和住房租金扣除。
4.住房租金專項加扣除標準是多少?
答: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經國務院批準的城市為每月1500元;除上述所列城市以外,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100元,市轄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含)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800元。
5.住房租金專項加扣除方式是什麼?
答:住房租金支出由簽訂租賃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扣除。納稅人及其配偶不得同時分別享受住房貸款利息專項加扣除和住房租金專項加扣除。
6.如果兩人合租住房,住房租金支出扣除應如何操作?
答:如果兩人合租住房,住房租金支出由簽訂租賃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扣除。對於合租租房的個人,若都與出租方簽署了規范租房合同,可根據租金定額標准各自扣除。
7.一個月同時租住兩處住房或者年度中間換租住房造成中間有重疊租賃月份的情況,如何填寫專扣信息表?
答:一個月同時租住兩處住房的,只能填寫一處;中間月份更換租賃住房的,不能填寫兩處租賃日期有交叉的租賃住房信息。如果此前已經填報過住房租賃信息的,只能填寫新增租賃信息,且必須晚於上次已填報的住房租賃期止所屬月份。確需修改已填報信息的,需聯系扣繳義務人在扣繳客戶端修改。
8.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扣除可以同時享受嗎?
答:不可以。納稅人及其配偶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同時分別享受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專項加扣除。
9.住房租金專項加扣除需要填寫哪些信息?
答:納稅人享受住房租金專項加扣除,應當填報主要工作城市、租賃住房坐落地址、出租人姓名及身份證件類型和號碼或者出租方單位名稱及納稅人識別號(社會統一信用代碼)、租賃起止時間等信息。
10.要享受房租扣除,需要留存備查哪些資料?
答:納稅人享受住房租金專項加扣除,需要留存備查資料包括:住房租賃合同或協議等資料。
『叄』 住房租金能抵扣多少個稅
從2019年1月1日開始,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新政實施,住房租金可在稅前扣除了。根據租房城市不同,扣除標准分為1500元、1100元、800元三檔。具體來看,如果是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每月扣除1500元。
除以上城市外,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人的城市,則每月扣除1100元;市轄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人(含)的城市,則每月扣除800元。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操作指引》,北京等36個城市可抵扣1500元,124個城市可抵扣1100元,178個城市可抵扣800元。
100萬以上人口城市
100萬以下人口城市
享受住房租金支出扣除是有條件的,前提是本人和配偶在主要工作的城市沒有自有住房。
在扣除方式上,住房租金支出,具體由誰來扣除,需要有所區分。如果你和你的配偶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申請扣除,並且是簽訂租賃住房合同的承租人來扣除。
如果你和你的配偶主要工作城市不相同的,且雙方均在兩地沒有購買住房的,則可以按照規定的標准分別進行扣除。
需要注意的是,住房貸款利息與住房租金兩項扣除政策只能享受其中一項,不能同時享受。
『肆』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有哪些
按以下公式和扣除標准來計算個人所得稅
一、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公式:
(一)綜合所得應交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 x 稅率 - 速算扣除數=(綜合收入-五險-6萬元一金 -專項附加扣除)
當月應交個人所得稅 = (累計收入 - 累計五險一金 -累計減除費用 - 累計專項附加扣除)x 預扣稅率 - 速算扣除數 - 累計已繳納稅額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 = 員工當年在職月數 x 5000(年度為6萬元)
『伍』 個稅扣除房貸和房租可以同時扣嗎
個稅扣除房貸和房租不可以同時扣。
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個稅扣除中的房貸和房租不可以同時分別扣除。經夫妻雙方約定,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扣除住房貸款利息;但夫妻雙方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同時分別享受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
個人所得稅APP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兩項專項附加扣除不能同時填寫,如果同時符合兩項扣除條件的,可根據個人情況自行選擇其中一項扣除:
1、住房貸款利息扣除標准為每月1000元;
2、住房租金: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500元;
3、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100元;/4、市轄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800元。
綜上:如果同時符合兩項扣除條件的,且在市轄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的城市選擇住房貸款利息扣除比較合適,否則選住房租金扣除較為合適。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印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的通知》第十四條
納稅人本人或者配偶單獨或者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者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者其配偶購買中國境內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在實際發生貸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納稅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貸款的利息扣除。
本辦法所稱首套住房貸款是指購買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貸款利率的住房貸款。
第十五條經夫妻雙方約定,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扣除,具體扣除方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夫妻雙方婚前分別購買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其貸款利息支出,婚後可以選擇其中一套購買的住房,由購買方按扣除標準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雙方對各自購買的住房分別按扣除標準的50%扣除,具體扣除方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陸』 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房貸和房租
一、個稅專項扣除房租和房貸哪個劃算?由於個稅專項扣除房租和房貸只能二選一,不能同時扣除,因此看哪個扣除的金額多,就是更劃算的一個。
1、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
(1)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家確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500元;
(2)除上面所列城市以外,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100元;市轄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800元。
2、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
沒有城市地域之分,統一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
將房租和房貸扣除標准相比,可得出以下結果:
1、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成都、杭州、南京、武漢、長沙、西安等城市,房租扣除金額是1500元,大於房貸扣除金額1000元,因此個稅專項扣除房租更劃算。
2、以湖南省為例,全省各市州常住人口均已超過100萬,那麼湖南省內的房租扣除金額是1100元,大於房貸扣除金額1000元,因此湖南省內個稅專項扣除房租更劃算。
3、以河北省為例,全省各市只有定州市和辛集市的人口戶數未超過100萬,那麼定州市和辛集市的房租扣除金額就是800元,小於房貸扣除金額1000元,因此河北省定州市和辛集市的個稅專項扣除房貸更劃算。
總之,由於房租專項附加扣除存在1500元、1100元、800元三個標准,因此個稅專項扣除房租和房貸哪個劃算無法單一確定,要根據城市地域、市轄區人口數來判斷。
溫馨提示,市轄區戶籍人口數,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為准。
二、個稅專項扣除房租和房貸的前提條件
1、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
納稅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沒有自有住房,但發生了住房租金支出。
注意,納稅人的配偶在納稅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的,視同納稅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不能填報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
2、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
納稅人本人或者配偶單獨或者共同購買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包括商業住房貸款和住房公積金貸款。
注意,是首套住房貸款,且在中國境內,另外納稅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貸款的利息扣除。
『柒』 房貸和租金哪個抵稅多一些
個人所得稅的扣除應基於所在城市的水平。如果它屬於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或國家計劃中指定的城市,扣除租金比抵押更劃算。在其他城市,扣除抵押貸款比扣除租金更劃算。
根據《個人所得稅特別附加扣除暫行辦法》:
在住房貸款利息的扣除方面,新的個人所得稅規定,第一筆住房貸款的利息費用,按照實際發生貸款利息當年每月1000元的標准額度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納稅人只能享受首次住房貸款利息扣除一次。
有三個限制標准:第一套,扣除金額1000元,期限240個月。
關於住房租金的規定:納稅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沒有自有住房的,其住房租金費用可以按照以下標准扣除:
(1) 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和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的扣除標准為每月1500元;
(二)除第一名單所列城市外,戶籍人口在100萬以上的城市從每月1100元的標准中扣除。本市戶籍人口不足100萬的本市,標准為每月800元。
兩個限制:地區和扣除金額。
房貸和租房哪個申報專項扣稅好
雖然租金和抵押都可以申報個人所得稅的特別扣除,但只有兩種選擇之一,納稅人通常選擇申報更高的金額。
1.租房
租房每月最高扣除1200元,但根據居住城市分為三個等級: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和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每月扣除1200元;2.市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每月1000元。3.市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每月800元。
而且扣款沒有時間限制。如果你一直在租房,你可以隨時扣除。
為了享受租房減免,納稅人及其配偶必須在主要工作地點租房,而不是租房,所得稅可以從租金支出中扣除。如果夫妻住在一起,只有一方可以申報;如果丈夫和妻子在不同的城市工作,並分別租房,雙方可以申報扣除額。
2.住房貸款
住房貸款利息支出扣除標准為每月1000元,最高扣除期限為240個月,即20年。
無論納稅人及其配偶是婚前買房還是婚後共同買房,只要他們享有該房屋的第一按揭利率,他們就可以申報扣除。申報方式可由一方申報,即100%扣減;也可以由雙方聲明,即雙方各扣50%。
結論:單從扣除金額來看,最高的扣除水平是租房扣除額較高,且沒有扣除期,這比住房貸款扣除額更具成本效益。至於具體的選擇,仍由納稅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房貸和租房能同時抵扣個稅嗎
個人所得稅不能同時從住房貸款和租金中扣除。納稅人及其配偶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同時享受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的特別附加扣除。
《個人所得稅特別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第二十條規定,納稅人及其配偶不得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同時享受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的特別附加扣除。
第二十五條納稅人首次享受特別附加扣減時,應當向扣繳義務人或者稅務機關提交特別附加扣減的相關信息
『捌』 個人所得稅專項加扣除中住房貸款有幾檔
住房專項加扣除分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扣除1、住房貸款利息專項加扣除只有1擋,按照每月1000元標準定額扣除。
2、住房租金專項加扣除標准有3檔,分別是800元、1100元和1500元。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500元;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100元;市轄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800元。
個稅專項加扣除是什麼意思?
個稅專項加扣除指納稅人可以在享受每月5000元個稅起征點的時候,再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享受更多的稅收優惠。目前,個稅專項加扣除有六種項目,分別是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以及贍養老人。
扣除標准如下:
1、每個子女每月教育支出的扣除標准為1000元;
2、學歷教育每月扣除標准為400元,同一學歷扣除期限不超過48個月,技能培訓在取證當年可以按照定額3600元扣除;
3、大病醫療可以按照每年不超過80000元的標准扣除;
4、住房貸款利息可以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准扣除,最長不可以超過240個月;
5、住房租金會按照城市情況扣除800元、1100元或1500元不等;
6、贍養老人獨生子女可以每月扣除2000元,非獨生子女每月最多可以扣除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