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房貸利率 » 房子貸款契稅代收

房子貸款契稅代收

發布時間: 2022-06-20 23:46:03

⑴ 契稅可以讓別人代繳嗎

契稅可以讓別人代繳。

契稅代繳納需提交的申請材料:

1、商品房買賣合同原件和復印件;

2、銷售不動產統一發票或收據原件和復印件;

3、購房人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單位提供組織機構代碼證原件和復印件);

4、購房人委託他人代辦契稅的,提供委託書原件和代理人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委託書需本人簽名、按指印)。

(1)房子貸款契稅代收擴展閱讀

納稅人委託房企代辦契稅申報事宜主要存在五大風險:房地產開發企業超標准多收代理契稅代收款、滯留代理契稅代收款、挪用代理契稅代收款、虛假申報、逾期申報等。

值得注意的是,若房地產開發企業未能按時繳稅,納稅人尚須承擔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也就是說,如果房企在代辦契稅時逾期申報,滯納金將由購房者即納稅人承擔。

另外,若房企在代為申報契稅前攜款失蹤或破產倒閉,納稅人要另行向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契稅。

⑵ 開發商代收代繳契稅合規嗎

開發商代收代繳契稅是不合規的,代收代繳契稅需經個人授權委託後才可以辦理。房地產開發企業等單位和個人擅自代收、強制代收契稅的行為屬於違法違規行為,應立即停止並整改。

違法違規代收款項未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的,應及時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契稅納稅申報繳納入庫或無條件退回給購房人。逾期仍未改正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七十八條等規定進行處理。

(2)房子貸款契稅代收擴展閱讀:

購房人購買房屋時確需委託房地產開發企業等單位和個人代辦產權手續,同時自願委託代辦契稅繳納事宜的,由雙方簽署委託書和協議以明確雙方民事責任。

購房人應按雙方約定向受託方索取契稅完稅憑證,同時核對契稅計稅金額與購房合同金額是否一致。虛假申報、逾期申報的法律責任及代理人多收、滯留、挪用代收款項的經濟風險由購房人自行承擔。

公積金貸款買房,開發商代收契稅要繳納約一千元手續費合法嗎

完全不合法。契稅不讓代收了已經。曾經我被代收的契稅被開發商退了讓本人親自去交。你可以投訴都住建局和稅務局。

⑷ 開發商能代收契稅嗎

法律分析:不能。房屋交易需要繳納的稅費(1)契稅。符合住宅小區建築容積率在1.0(含)以上、單套建築面積在140(含)平方米以下(在120平方米基礎上上浮16.7%)、實際成交價低於同級別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價格1.2倍以下等三個條件的,視為普通住宅,徵收房屋成交價的1.5%的契稅。反之則按3%。(2)印花稅。買賣雙方各繳納房價款的0.05%。(3)營業稅。購買時間在兩年內的房屋需繳納的營業稅為:成交價×5%;兩年後普通住宅不徵收營業稅,高檔住宅徵收買賣差價5%的營業稅。(4)城建稅。營業稅的7%(5)教育費附加稅。營業稅的3%。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四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第二百零九條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第二百四十條 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⑸ 如果是按揭買的首套房,契稅是銀行交還是自己交

我在800j購房指南上看到,契稅是在收房的時候進行交納的,可以由開發商代收,也可以自行到房管局征稅大廳契稅窗口自行進行交納。

⑹ 開發商代收契稅合法嗎

法律分析:開發商可以代收契稅。首套房繳納規定如下:個人購買普通住房,且該住房為家庭唯一住房的,所購普通商品住宅戶型面積在90平方米(含90平方米)以下的,契稅按照1%執行。二套房繳納規定如下:購買非普通住房、二套及以上住房,以及商業投資性房產,均按照3%的稅率征稅。
房產契稅在當地的稅務部門交,通常在辦理房產證之前必須要完成契稅的繳納工作。如果購買的是新房,憑購房合同原件和復印件、發票或收據原件和復印件、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就可以辦理契稅繳納手續。契稅是指房屋買賣過戶等行為,產生的稅款。一般是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是指下列行為: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
(二)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和交換;
(三)房屋買賣;
(四)房屋贈與;
(五)房屋交換。
前款第二項土地使用轉讓,不包括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移。
第三條 契稅稅率為3-5%。
契稅的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規定的幅度內按照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確定,並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備案。
第四條 契稅的計稅依據: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為成交價格;
(二)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由徵收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
(三)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為所交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⑺ 買房子的契稅可以讓別人去代繳嗎

可以委託他人辦理,但是如果購房人需委託他人代辦契稅的,應提供委託書原件和代理人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委託書需本人簽名、按指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四條規定:契稅的計稅依據(二):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由徵收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因此,贈與房產的領受人是需要全額繳納契稅的。

另《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加強房地產交易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稅收管理有關問題通知》 [國稅發(2006)144號] 中第一條第二款明確規定:「對於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行為,應對受贈人全額徵收契稅。」

(7)房子貸款契稅代收擴展閱讀:

新建商抄品房繳納契稅應該攜帶襲的資料有:

1、商品房買賣合同(封面,1-7頁,合同簽訂期所在頁);

2、購房發票或收據;

3、個人納稅需提供身份證,委託代辦需要提供業主及經辦人的身份證,單位納稅需提供營業執照;

4、房屋實測報告表或實測平面圖;

備註:經適房需提供審批表及購房證等。

⑻ 買房子貸款有稅嗎

買房貸款需要交下面這些稅:
1.契稅: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且該住房屬於家庭唯一住房的,減按1%稅率徵收契稅,90`144平米普通住宅1.5%,超過144平米3%,非住宅3%。通常契稅跟著首付款一起繳,開發商代收。交納相關費用,開發商會出具正式的購房發票;
2.印花稅:在訂立合同時就直接繳納,總房款的0.05%,一般跟首付款一起繳,以便於開發商統一辦理合同登記和房產證;
3.銀行按揭費用:如果辦理按揭貸款,簽合同時要交的第二組費用是銀行按揭費用,商業貸款的收費項目,各銀行間有細微的差別;
a.抵押登記費:80元/戶;
b.權證印花稅:5元/戶;
c.保險費:財險保險費=總房款×年費率×年限系數。保險費一次交完。(保險費率大致為:1~5年為0.07%,6~10年為0.06%,11~15年為0.055%,16~20年為0.05%,20年以上為0.045%);
4.大修基金:購房款的2%-3%;
是公共設施、共用設備(涉及房屋共有部分如外牆、屋頂、下水道、水管等)的維修基金。執行的收費辦法是:
a.不含電梯:總房款×2%;
b.含電梯:總房款×3%;
c.部分試點樓盤按50~60元/m2收取;
開發商或者物業公司要在當地房管局指定的銀行開戶後,購房者可以自行交存。一般來說,購房者在領鑰匙,辦理入住手續時,開發商就會代收房屋維修資金;
5.物業管理費:從收房日開算,以購房人驗收房屋合格之日起開始計算。如開發商發出入住通知書後,購房人無正當理由不進行收樓的,物業管理費可以從發出入住通知書一個月後開始計算。一般先交三個月;
產權人長期不住的房屋或開發商未售出的空置房,均應交納物業管理費;
6.權屬登記費:80元/套,權屬登記費就是辦理房產證的費用;
7.交易手續費:住宅 建築面積 X3元/_;非住宅 建築面積 X11元/_;
提示:買新房子要交哪些稅呢?目前我國購房者買新房子主要需要繳納五項費用,包括契稅、房屋維修基金、物業管理費、權屬登記費和交易手續費用。建議購房者提前了解這五種稅的計算方式,然後再繳納這五種稅。

⑼ 開發商代收契稅不上交咋辦

法律分析:盡快上繳。開發商代收房屋契稅一般不會被地稅局收滯納金,第一,開發商代收房屋契稅主要是代辦房屋產權證,沒有固定的期限,而是根據房屋的交易實際發生時間(也就是產權轉移實際時間)來確定契稅的繳納,第二,只有當《通用稅收繳款書》開出後,如果沒有在繳款書規定的期限內繳納契稅,才加收滯納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