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南京等長三角8城試點異地購房提取公積金服務
據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官方微信消息,上海市大數據中心說,長三角異地購房提取公積金服務在長三角「一網通辦」平台成功上線後,實現了上海市、南京市、合肥市、蘇州市、無錫市、嘉興市、衢州市、蕪湖市8個試點城市的職工在上述試點城市繳存住房公積金,在上述試點城市購房的,且符合公積金繳存地提取條件的,不論購房地與繳存地是否為同一城市,均可通過長三角「一網通辦」平台在線零材料、零等候申請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申請人配偶在同一地區繳存的,可以一並申請提取)。
長三角「一網通辦」異地購房提取公積金服務,為區域購房公積金提取增加一種全新的辦理渠道,並不改變試點城市異地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政策規定。通過跨區域數據共享、業務流程再造,推動公積金提取「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減跑動」,實現異地購房提取零材料、多地聯辦實時審,具有「零跑動、零材料、零等候」3個特點。
一是零跑動。
長三角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業務實現了辦事指南、辦事流程、辦理界面的「三統一」,職工足不出戶即可通過長三角「一網通辦」平台申請辦理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業務,實現業務全程網上辦、零跑動。
二是零材料。
職工通過長三角「一網通辦」平台申請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業務時,應當依法如實在網頁上填報提取人員、不動產權證、網簽合同編號、銀行卡號等信息,無需線下提交材料和線上上傳影像材料,實現業務辦理全程零材料。
三是零等候。
職工提交業務申請時,長三角「一網通辦」平台將通過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的信息共享、業務協同,對申請人的戶籍、婚姻、不動產、交易合同、公積金等信息實時核驗,在線審核,實現業務辦理零等候、秒辦結。
截至5月31日,長三角地區(8個試點城市)繳存職工通過長三角「一網通辦」平台(http://csj.sh.gov.cn/govService)申請辦理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業務總計24筆,提取人數30人,提取金額270.21萬元。其中,上海繳存職工在8個試點城市購房申請住房公積金提取22筆,提取人數28人,提取金額262.46萬元。
此次通過長三角「一網通辦」平台辦理異地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並不影響各試點城市原有的業務受理渠道,職工仍可以通過原有業務渠道申請辦理。對於不習慣線上辦理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業務的職工,或是由於各部門數據歸集不同步等原因而不符合線上辦理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業務審核條件的情況,申請人仍可前往住房公積金繳存地公積金中心線下窗口辦理,或前往購房地公積金中心申請跨省通辦。
目前,三省一市接入長三角「一網通辦」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試點城市共8個,下一步,將根據試點情況和各地接入條件,將逐步覆蓋區域更多城市。
❷ 蘇州:長三角住房公積金實現互通 可異地貸款買房
觀點地產網訊:9月14日,蘇州市人民政府發布《「蘇州經驗」加速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
文章指出,日前,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戰略合作正式落地,長三角地區住房公積金使用將實現互通,蘇州公積金可以攤還長三角三省一市房貸。此外,長三角三省一市公積金,可在蘇州貸款買房,異地貸款將逐步實現。三省一市繳存職工辦理異地貸款繳存使用證明,可直接線上申請,實現異地貸款證明信息互認。
在8月20日舉行的「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上,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和安徽省公積金管理部門聯合發布首批一體化實事項目,這標志著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的正式落地。
據悉,今年,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和安徽省將率先從9個方面開展合作,包括長三角跨地區購房信息協查、長三角地區異地貸款證明信息互認、購房提取異常地區警示公告、12329服務熱線知識庫共享、以鐵路職工為對象試點異地貸款沖還貸業務、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內試點統一購房提取業務政策、按照國家標准分步推進業務同質規范化、合作開展資金融通使用等課題研究以及開展人員學習交流培訓等,推動一體化發展。
長三角公積金一體化之後,三省一市將立足現有的信息基礎,實現信息數據共享、業務標准統一、風險防範協同,持續提升異地服務的便捷度和普惠度,進一步將住房公積金業務拓展到人才、服務、管理等各項合作領域。未來我市市民也將享有更優質的「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服務,包括三省一市范圍內的業務受理標准統一互認、熱線電話互接互轉等等。
截至今年7月底,我市9個服務大廳實現高頻業務一窗通辦,36項業務打破市內行政區域界限、做到通接通辦。為強化與工業園區的數據端對接,6月份「蘇州公積金」App上線「職工賬戶轉入園區」功能,截至7月底共辦理800筆、轉移金額1126.49萬元。10月份,市公積金中心還將再推3項業務通辦,促進市內「小通辦」進一步加深。在此基礎上,市公積金中心還將聯合青浦、嘉善兩地研究公積金業務跨區域通辦,在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先行先試,探索為區域內單位和職工提供跨區域公積金服務。
為推動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加速落地,會議還發布了首批一體化實事項目,包括長三角公積金異地貸款繳存使用證明項目和長三角購房提取異常警示項目,以此作為三省一市合作機制的起始點和落腳點。
市公積金中心作為省內2個先行公積金中心之一,秉持著服務共享「先試」,助力一盤棋布局的理念,今年3月,已率先接入長三角「一網通辦」平台開展「長三角公積金異地貸款繳存使用證明項目」業務。三省一市區域內,繳存職工辦理異地貸款繳存使用證明,可直接線上申請,實現異地貸款證明信息互認,在購房所在地即可獲取相關信息,無需再到繳存所在地辦理,有效解決職工繳存地、戶籍地、工作地不一致的問題。
跨地區購房信息協查合作項目同樣可通過長三角「一網通辦」平台,依託信息技術及大數據利用共享,實施一體化戰略項目,共建購房提取異常警示通報機制,使失信者「一處失信,處處失信」,共同防範騙提、套取、騙貸住房公積金等違法行為,聯合構建依法規范的公積金使用秩序,讓「房住不炒」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目前,市公積金中心已經累計向上海鐵路局繳存職工共發放異地公積金貸款41筆、2110萬元。下一步,市公積金中心將在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戰略合作框架下,探索提取使用政策優化,以鐵路職工為對象先行試點異地貸款沖還貸業務,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內,研究試點統一購房提取業務政策口徑,分步推進業務標准化、規范化,為住房公積金長三角一體化服務提供基礎。
蘇州公積金可直接償還長三角其他地區的自住住房商業貸款。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主任周俊告訴記者,「市民現在就可以使用蘇州的公積金,直接償還長三角其他地區符合規定的住房商業貸款。」
對於市民最為關心的「異地貸款」問題,周俊說:「隨著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深入推進,異地貸款功能將會逐步實現。」
❸ 上海、南京等長三角地區8城試點異地購房提取公積金
近日,長三角異地購房提取公積金服務在長三角「一網通辦」網路平台上線,在上海、南京、合肥、蘇州、無錫、嘉興、衢州、蕪湖8個試點城市繳存住房公積金並打算購房人士,符合公積金繳存地提取條件的,不論購房地與繳存地是否為同一城市,均可通過長三角「一網通辦」平台在線申請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
長三角「一網通辦」異地購房提取公積金服務通過跨區域數據共享、業務流程再造,能夠對申請人的戶籍、婚姻、不動產、交易合同、公積金等信息進行在線實時核驗,實現業務辦理零等候、秒辦結。
截至今年5月31日,長三角8個試點城市繳存的公積金人士通過長三角「一網通辦」平台申請辦理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業務總計24筆,提取人數30人,提取金額270.21萬元人民幣。其中,上海繳存職工在8個試點城市購房申請住房公積金提取22筆,提取人數28人,提取金額262.46萬元人民幣。下一步,將根據試點情況和各地接入條件,逐步覆蓋區域更多城市。
❹ 住房公積金改革提速,多個城市群互認互貸
7月1日起,全國多地都將迎來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的調整,對於繳存基數上調的職工而言,意味著實際收入將獲得提升。
但職工繳存的公積金進入到專屬賬戶後,如何能夠更便捷地享受其福利,是一個更為重要的關注點。一般而言,個人使用公積金主要通過購房貸款和提取兩種方式,但公積金的繳納和使用有較強的地域屬性,這使得一些群體並未能真正享受到公積金福利。
2020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首次明確提出改革住房公積金制度。
近日,北京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第二十次會議,會議審議了《關於深化北京住房公積金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會議指出,要推動京津冀住房公積金一體化,促進區域職住協同。
不止是京津冀,去年以來,包括長三角、成渝、膠東經濟圈、大南昌都市圈、長江中游城市群等在內的區域都在積極推進公積金的轉移接續、互認互貸工作。今年不久前,上海再度提出,在蘇州市吳江區、嘉興市嘉善縣兩地試點買房可提取上海公積金用於償還異地住房貸款。
推動公積金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的一體化,順應城市群、都市圈化發展時代的跨城購房趨勢,切實減輕購房者的負擔,或將是公積金改革的一個重點改革方向。而公積金一體化,能夠一定程度減輕人口流動的後顧之憂,助力於區域人口、產業的融合,對於促進區域協同化發展亦有著重要意義。
上海試點提取公積金償還異地房貸
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提出,經上海市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批准,開始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試點提取住房公積金償還異地購房貸款業務。
試點業務明確,上海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職工,在本市無自有住房,於蘇州市吳江區、嘉興市嘉善縣兩地購買擁有所有權的自住住房並在當地獲得住房貸款(包括住房公積金貸款和商業貸款),可以申請提取本市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用於償還異地住房貸款。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上海公積金管理中心了解到,具體辦理過程中,分為「首次辦理」和「續提」兩種類型,手續齊全的情況下,辦理時限不超過3個工作日。
而在此前的異地購房情況下,有的城市規定,職工針對同一套住房僅能申請一次購買自住住房提取業務,不能提取多次,即在提取之後,公積金賬戶余額可能繼續處於「沉睡」狀態。
關於此次的試點,上海方面指出,這一舉措是為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國家發展戰略,服務長三角區域內人才流動、產業發展,減輕職工還款壓力,支持職工真實住房需求。
2020年,上海市、浙江省、江蘇省、安徽省住建部門就共同簽署了《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省一市將率先從9個方面開展合作,包括長三角跨地區購房信息協查、異地貸款證明信息互認等。
譬如,職工在上海繳存住房公積金,在嘉興購房,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可在嘉興申請公積金異地貸款。
從重點城市的數據來看,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四大一線城市中,上海在2020年僅發放了204筆異地貸款,在全年總共發放的15.08萬筆公積金貸款中,佔比幾乎低至可忽略不計;北京、廣州和深圳發放的公積金異地貸款數量較多,但也僅分別為525筆、653筆和452筆。
這很大程度是因為,實際情況中,在外地工作並繳納公積金,而到一線城市買房(且有購房資格)的案例相對較少,更多的需求是一線城市的職工去房價較低的城市買房,並在當地申請公積金異地貸款。
在分析人士看來,異地互認互貸解決了使用公積金的其中一個環節,即貸款環節,在貸款完成後,如何讓公積金繼續在還貸環節發揮作用?上海此次的試點主要針對解決這一問題,真正推進「賬隨人走,錢隨賬走」,將進一步拓寬公積金的用途。
順應都市圈化購房趨勢
近年來,學界存在住房公積金制度存廢之爭,主張取消的人士中,其中一個觀點在於認為現行的公積金制度涉及「窮人補貼富人」的公平問題。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和中國人民銀行印發的《全國住房公積金2019年年度報告》,截至2019年末,住房公積金累計繳存總額16.96萬億元,累計提取總額10.42萬億元,占累計繳存總額的61.46%;2019年公積金實繳職工1.49億人,當年提取人數為5648.56萬人,占實繳職工人數的比例僅為37.96%。
尤其是在房價高企的大城市,一些相對低收入的人群繳納了公積金,但在本地房地產市場並無購買力,導致其繳納的公積金很大程度支持了較高收入的群體貸款買房。
隨著軌道交通的發展,大城市中一部分就業人口溢出至鄰近城市居住,跨區域購房的群體規模日益增加,去年以來,多個城市群、都市圈推進公積金互認互貸,給這一類群體提供了及時的貸款支持。
而此次上海的試點,將公積金的提取「一體化」又向前推進了一步,將減輕購房者在還房貸環節的壓力。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新型城鎮化發展中,國家的導向就是合理控制大城市核心區人口密度,在郊區或都市圈范圍內建設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的新城。應該說上海此次的做法是一個有效的促進人口疏解的方案。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總監嚴躍進也認為,公積金一體化的政策,對於跨城購房群體能夠形成支持效應,也有助於形成更優的城市人口布局。從公積金的發展情況看,後續一體化發展以及便捷化利用將是大趨勢。
「十四五」期間,有城市明確提出通過都市圈來解決住房問題。譬如,深圳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建設跨市域的大型安居社區,創新城際住房合作機制;《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草案)亦明確,引導居住空間在都市圈協同布局。
李宇嘉表示,深圳提出創新城際住房合作機制,讓公積金能夠在都市圈范圍內更便捷地跨地區使用,應該成為城際住房合作機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他繼而指出,現在一些觀點批評公積金在住房支持方面發揮的作用不夠,一個很大的原因在於大城市房價上漲較快,如果公積金能夠跨地區,在一些房價較低的地方使用,它的作用將更好地凸顯。
(作者:王帆 編輯:周上祺)
❺ 8城試點異地購房提取公積金服務!
根據上海市大數據中心消息,長三角異地購房提取公積金服務在長三角「一網通辦」平台成功上線後,實現了上海市、南京市、合肥市、蘇州市、無錫市、嘉興市、衢州市、蕪湖市8個試點城市的職工在上述試點城市繳存住房公積金,在上述試點城市購房的,且符合公積金繳存地提取條件的,不論購房地與繳存地是否為同一城市,均可通過長三角「一網通辦」平台在線零材料、零等候申請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申請人配偶在同一地區繳存的,可以一並申請提取)。
長三角「一網通辦」異地購房提取公積金服務,為區域購房公積金提取增加一種全新的辦理渠道,並不改變試點城市異地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政策規定。通過跨區域數據共享、業務流程再造,推動公積金提取「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減跑動」,實現異地購房提取零材料、多地聯辦實時審,具有「零跑動、零材料、零等候」3個特點。
一是零跑動。
長三角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業務實現了辦事指南、辦事流程、辦理界面的「三統一」,職工足不出戶即可通過長三角「一網通辦」平台申請辦理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業務,實現業務全程網上辦、零跑動。
二是零材料。
職工通過長三角「一網通辦」平台申請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業務時,應當依法如實在網頁上填報提取人員、不動產權證、網簽合同編號、銀行卡號等信息,無需線下提交材料和線上上傳影像材料,實現業務辦理全程零材料。
三是零等候。
職工提交業務申請時,長三角「一網通辦」平台將通過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的信息共享、業務協同,對申請人的戶籍、婚姻、不動產、交易合同、公積金等信息實時核驗,在線審核,實現業務辦理零等候、秒辦結。
截至5月31日,長三角地區(8個試點城市)繳存職工通過長三角「一網通辦」平台申請辦理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業務總計24筆,提取人數30人,提取金額270.21萬元。其中,上海繳存職工在8個試點城市購房申請住房公積金提取22筆,提取人數28人,提取金額262.46萬元。
此次通過長三角「一網通辦」平台辦理異地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並不影響各試點城市原有的業務受理渠道,職工仍可以通過原有業務渠道申請辦理。對於不習慣線上辦理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業務的職工,或是由於各部門數據歸集不同步等原因而不符合線上辦理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業務審核條件的情況,申請人仍可前往住房公積金繳存地公積金中心線下窗口辦理,或前往購房地公積金中心申請跨省通辦。
目前,三省一市接入長三角「一網通辦」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試點城市共8個,下一步,將根據試點情況和各地接入條件,將逐步覆蓋區域更多城市。
❻ 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落地 異地貸款證明信息互認
8月20日,滬蘇浙皖一市三省住建部門在上海共同簽署《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並聯合發布首批一體化實事項目,包括長三角公積金異地貸款繳存使用證明項目和長三角購房提取異常警示項目等。
記者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一市三省住房公積金一體化戰略合作將在已有的信息合作基礎上,逐步擴大到住房公積金業務管理、服務便利、人才交流等其他領域。今年率先從9方面開展合作,包括:通過「一網通辦」平台開展長三角跨地區購房信息協查合作,實現信息核查協作范圍更廣覆蓋;持續提升異地服務便捷度,通過「一網通辦」平台實現長三角地區異地貸款證明信息互認,讓繳存職工少跑路,同時解決紙質證明防偽問題;建立健全異常預警通報機制,在「一網通辦」專窗系統中設立購房提取異常地區警示公告,加強區域聯動,共同防範住房公積金騙套提等違法違規行為;12329服務熱線知識庫共享;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內試點統一購房提取業務政策;按照國家標准分步推進業務規范化;合作開展資金融通使用課題研究;開展人員學習交流培訓等。
近年來,長三角區域住房公積金業務體量逐年增大,跨區域合作廣度和深度需求迫切,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合作勢在必行。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滬蘇浙皖住房公積金將通過齊力打造信息數據共享、業務標准統一、風險防範協同的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服務品牌,為區域內單位和職工提供更優質的住房公積金服務,提升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聚力打造長三角地區住房公積金管理和服務行業標桿。(記者 何珂)
❼ 長三角一網通異地提取公積金離異可以提取嗎
長三角異地購房提取公積金服務在長三角「一網通辦」平台成功上線後,實現了上海市、南京市、合肥市、蘇州市、無錫市、嘉興市、衢州市、蕪湖市8個試點城市的職工在上述試點城市繳存住房公積金,在上述試點城市購房的,且符合公積金繳存地提取條件的,不論購房地與繳存地是否為同一城市,均可通過長三角「一網通辦」平台在線零材料、零等候申請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申請人配偶在同一地區繳存的,可以一並申請提取)。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第十五條單位錄用職工的,應當自錄用之日起30日內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繳存登記,並辦理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的設立或者轉移手續。
單位與職工終止勞動關系的,單位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30日內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變更登記,並辦理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轉移或者封存手續。
第十六條職工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乘以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單位為職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乘以單位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第十九條職工個人繳存的住房公積金,由所在單位每月從其工資中代扣代繳。
單位應當於每月發放職工工資之日起5日內將單位繳存的和為職工代繳的住房公積金匯繳到住房公積金專戶內,由受委託銀行計入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
第二十條單位應當按時、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不得逾期繳存或者少繳。
對繳存住房公積金確有困難的單位,經本單位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工會討論通過,並經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審核,報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批准後,可以降低繳存比例或者緩繳;待單位經濟效益好轉後,再提高繳存比例或者補繳緩繳。
❽ 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落地
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正式落地。近日,滬蘇浙皖一市三省住建部門在上海共同簽署《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並公布首批一體化實事項目。據上海市住建委披露,首批一體化實施項目包括長三角公積金異地貸款繳存使用證明項目、長三角購房提取異常警示項目。
據悉,滬蘇浙皖住房公積金一體化合作將在已有的信息合作基礎上,逐步擴大到住房公積金業務管理、服務、人才等其他領域。今年率先從9個方面開展合作,包括長三角跨地區購房信息協查、長三角地區異地貸款證明信息互認、購房提取異常地區警示公告、12329服務熱線知識庫共享、以鐵路職工為對象試點異地貸款沖還貸業務、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內試點統一購房提取業務政策、按照國家標准分步推進業務同質規范化、合作開展資金融通使用等課題研究、開展人員學習交流培訓等。
今後,一市三省將共同打造信息數據共享、業務標准統一、風險防範協同的「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服務品牌,為區域內單位和職工提供更優質的住房公積金服務,使長三角地區住房公積金管理和服務水平成為行業標桿。
❾ 年內超50地出公積金新政,多地推互認互貸、異地提取
公積金政策與我們每個人生活息息相關。據中新經緯記者不完全統計,年內,已有超50地出台公積金新政。
多地公積金互認互貸
記者梳理發現,年內多地公積金互認互貸。其中包括長江中游20城公積金將互認互貸、長三角4地住房公積金實現互通、成攀兩市住房公積金互認互貸、川渝推進公積金互認互貸。
9月25日,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武漢、長沙、合肥、南昌與「觀察員」城市黃石、岳陽、九江、黃岡、株洲、撫州、咸寧、湘潭、宜春,以及宜昌、荊州、孝感、鄂州、天門、仙桃、潛江共20個城市共同簽署了《長江中游城市群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合作公約》,大力發展住房公積金異地個人貸款業務,拓寬住房公積金異地互認互貸范圍;不斷完善住房公積金異地個人貸款風險協防機制;探索建立住房公積金信息共享核查機制;持續深化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加強住房公積金信息系統異地災備合作,並推動建立住房公積金從業人員交流培訓機制等。
8月20日,上海市、浙江省、江蘇省、安徽省住建部門共同簽署了《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省一市的公積金管理部門將率先從9個方面開展合作,包括長三角跨地區購房信息協查、長三角地區異地貸款證明信息互認、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內試點統一購房提取業務政策等。
今年9月,成都市政府、攀枝花市政府商議,簽訂《深化區域協同共推南向開放發展合作協議》補充協議,形成住房公積金互認互貸共識。成都市住房公積金最高貸款額度為70萬元,攀枝花市住房公積金最高貸款額度為60萬元。
今年4月,根據川渝兩地住建管理部門簽訂的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推進建立兩地互認互貸等7大機制,推動兩地公積金一體化發展,並在開展行政執法聯動等4個方面合作,推動兩地形成住房公積金領域執法司法聯動機制。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陳霄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采訪時指出,多地實現公積金互認互貸,對於實現城市群各城市之間的協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有利於實現城市間的人才流動,實現了便民利民,促進區域一體化。
嚴躍進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通過此類互認互貸的政策,能夠很大程度上促進後續公積金使用的便捷化。對於房地產市場來說,通過公積金制度的聯網和一體化,有助於形成更好的發展模式,有助於進一步活躍住房交易。
嚴躍進補充道,公積金互認互貸和購房政策關系不大,不能直接理解為是政策放鬆,應理解為是公積金制度更加完善,同時更具備親民和便民的導向。同時要防範利用此類政策,變相提取公積金到熱門城市炒房現象。
3城受理異地貸款提取業務
年內,西安、棗庄、哈爾濱紛紛發文宣布,受理公積金異地貸款提取業務。
9月24日,西安發文規定,9月25日起,西安地區(含西咸新區)以外購房及還貸職工,可辦理公積金提取業務。
9月3日,棗庄恢復公積金異地貸款。通知指出,在異地工作繳存公積金,可回本地買房貸款。申請人持本地購房合同、交款收據或發票,繳存地公積金中心出具的《異地貸款繳存證明》以及近6個月(含)以上正常繳存明細向中心提出貸款申請。
哈爾濱7月規定,自7月1日起異地繳存公積金(包括在哈各公積金行業分中心)職工可在哈市申請公積金貸款。為提高服務效率,決定自2020年7月15日起,在哈西、群力服務大廳受理公積金異地貸款業務。
4地公積金貸款政策收緊
記者注意到,2020年以來,至少有4地通過下調公積金貸款額度、增加購買外市二手房申請提取的條件、停止向第三套房及以上購房者發放等收緊公積金貸款政策。
9月23日,東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關於調整部分住房公積金貸款和提取規定的通知》,《通知》指出,調整最高貸款額度。首套房最高貸款額度由120萬元調整為90萬元;二套房最高貸款額度由80萬元調整為50萬元。同時,增加購買外市二手房申請提取的條件,購買外市二手房應辦出不動產權證滿6個月方可申請提取。
8月7日,合肥發布《關於完善我市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確對婚姻狀況變化後家庭貸款次數的認定。婚前公積金貸款次數在婚後合並記入家庭貸款次數,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家庭的公積金貸款次數在婚姻關系結束後分別記入當事人貸款次數。
8月3日,阜陽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關於落實住建部等國家部委有關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的通知》,8月10日起,停止向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購房者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第二次申請公積金貸款購房的,首付比例不低於50%,並且貸款利率不低於同期首套公積金貸款利率的1.1倍。
7月14日,內蒙古自治區住房資金管理中心發布《關於調整住房公積金貸款相關政策的通知》,自8月1日起,收緊公積金貸款政策,取消借款人「同戶籍」家庭成員購房也可使用公積金貸款的政策,停止向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繳存職工家庭發放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部分城市收緊貸款額度,核心問題是公積金資本金不足。
陳霄分析,上述4地公積金政策調整是為促進公積金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疫情後部分城市樓市熱度持續較高,此次公積金政策收緊也是為打擊炒房行為、維護公積金提取秩序,對維護樓市的穩定有著重要意義。
6城上調公積金租房提取限額
據不完全統計,年內,深圳、東莞、沈陽、濟南、濰坊、包頭等6城鼓勵住房租賃消費,上調公積金租房提取限額。
7月2日,深圳發文,階段性提高公積金租房提取額度至80%。為減輕疫情期間繳存職工支付房租壓力,自2020年7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階段性提高租房提取比例,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用於支付房租的,2020年7月至12月每月可提取額由申請當月應繳存額的65%上調為80%。
濰坊規定,6月15日起,符合租賃自住住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條件的承租人及其配偶,可根據各自實際情況,自主確定提取方式。按照固定額度提取的,職工及其配偶提取總額度由每年8000元提高到每年12000元。
5月7日,東莞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東莞市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實施意見》提到,將租住提取公積金比例上限提高至70%、額度上限提高至1800元/月。
3月25日,沈陽住房公積金網站發布《關於調整住房公積金部分提取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確,4月起,沈陽提高租賃住房提取限額。其中,房屋坐落地址在沈陽市區的,限額由1200元/月提高至1400元/月;房屋坐落地址在4個縣(區、市)的,限額由800元/月提高至950元/月。
3月27日,濟南住房公積金中心發布消息稱,4月1日起,租賃商品房提取為每年可以提取一次,兩次提取時間間隔不少於12個月。職工個人租賃商品房定額提取再次提高,從9600元提高到12000元,租賃商品房限額提取上限不變,仍為36000元。
今年3月,包頭市租房提取標准在現基礎上上浮10%,即市區單身職工提取上限為12900元/年,職工家庭提取上限為17800元/年;旗縣區單身職工提取上限為10300元/年,職工家庭提取上限為14300元/年。租房提取時間由每年可提取一次調整為每季度可提取一次,年度提取標准不超過當年提取上限。
陳霄認為,鼓勵住房租賃消費,上調公積金住房提取限額,對於公積金政策進行一定程度的放鬆,在額度上更加充裕,促進職工使用公積金,鼓勵住房租賃消費,同時對於租售並舉政策的落實有著積極意義。
11城加裝電梯能用公積金
據統計,上海、鄭州、濟南、青島、無錫、德州、長治、襄陽、南充、泰州、舟山等11城宣布加裝電梯能用公積金。
10月8日起,德州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可提取公積金。11月1起,無錫加裝電梯能用公積金。濟南2021年1月1日起增設電梯表決規則調整為「雙三分二」業主參與表決,並經參與表決的「雙四分之三」業主書面同意後,就能辦理施工備案、規劃審查等手續,施行後加裝電梯業主可提取夫妻雙方住房公積金。
此外,2月1日起,上海、南充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已可提取使用公積金。6月28日起,長治加裝電梯提取住房公積金,在電梯經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辦理使用登記之日起一年內提取。7月1日起,鄭州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可用公積金。
陳霄指出,加裝電梯可提取使用公積金,體現了改善民生的要求,使用公積金加裝電梯可一定程度上減輕居民的經濟負擔,發揮公積金對於改善居民居住環境的積極作用。
❿ 合肥、蕪湖兩市開展長三角「一網通辦」異地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服務試點
長三角「一網通辦」異地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服務,為區域購房公積金提取增加一種全新的辦理渠道,並不改變試點城市異地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政策規定。通過跨區域數據共享、業務流程再造,推動公積金提取「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減跑動」,實現異地購房提取零材料、多地聯辦實時審,具有零跑動、零材料、零等候3個特點。目前,我省有合肥、蕪湖兩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參與長三角「一網通辦」平台申請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業務試點。
一是零跑動。長三角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業務實現了辦事指南、辦事流程、辦理界面的「三統一」,職工足不出戶即可通過長三角「一網通辦」平台申請辦理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業務,實現業務全程網上辦、零跑動。
二是零材料。職工通過長三角「一網通辦」平台申請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業務時,應當依法如實在網頁上填報提取人員、不動產權證、網簽合同編號、銀行卡號等信息,無需線下提交材料和線上上傳影像材料,實現業務辦理全程零材料。
三是零等候。職工提交業務申請時,長三角「一網通辦」平台將通過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的信息共享、業務協同,對申請人的戶籍、婚姻、不動產、交易合同、公積金等信息實時核驗,在線審核,實現業務辦理零等候、秒辦結。
下一步,我省將根據試點情況和各地接入條件,逐步覆蓋區域更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