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放款了,年化利息11%是什麼意思
收到貸款了,年化利息是11%,就是說這個貸款年華利率是百分之一十一,貸一萬塊錢一年就是一千一的利息。
『貳』 年利率十點11高不高
年利率11%高不高要看是投資哪一類理財產品,因為不同的理財產品它的收益有區別,風險也是有等級的。如果是比較穩健的投資年利率達到11%已經是相當高的,若是追求激進投資,在投資時也承受著同樣虧損的風險,這種11%的年利率其實並不是很高。
拓展資料
1.年利率超過36%(3.6分)為高利貸。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第二十六條規定: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從上可見,自2015年9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施行後,高利貸的標准不再以是否超過年利率24%為標准,而以是否超過36%為標准,也就是說年利率不超過36%的都不屬於高利貸。
理財分為兩種:
穩健理財和激進理財,不同的投資者風險偏好是不一樣的,有的投資者只想通過理財保本保息獲取到穩定的利息即可,有的投資者是想通過理財實現更多的財富甚至是達到財務自由,他對理財就需要追求更高的收益,年利率11%的理財產品,肯定是追求高收益的同時也要面臨高風險。
1、穩健理財。
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很危險,超過10%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准備。對於穩健理財投資者而言他所需要的理財方式就是本金安全。在本金安全的選擇之下他的理財收益就不能超過6%,因為目前國內任何固定收益和穩健收益的理財產品的利率都是沒有超過6%的。
這就是告訴我們年利率達到11%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准備了,想要穩健理財年利率在6%以下都是相當安全的,比如銀行存款,債券貨幣基金,還有一些保本理財產品都是利率低於6%以下的。
2、激進理財。
追求年利率達到11%就是要做好投資存在虧損本金的心理准備了,因為達到11%的利率理財產品都有信託,理財,股票,期貨,黃金和基金這些理財方式,都是風險和收益是對等的,投資者能承受多大的風險就能得到多高的利率,不存在著利率越高風險級別越低的理財產品。
利率達到11%的理財產品應該是劃分到激進理財產品中,但對於激進理財的投資者而言,這種利率它本身並不是固定的,是浮動為主,可能利率還會超過20%甚至超過30%。
因此,年化利率達到11%在穩健理財產品中已經是很高了,甚至沒有這類低風險高收益的理財方式,在激進理財產品中收益其實並不高,但是風險也是很高的,對於想要保本保息的投資者來說,如果是碰到此類產品肯定是存在風險的,不可能只看高收益。
『叄』 銀行貸款利率介紹
什麼是銀行貸款預期年化利率?
貸款預期年化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內利息數額與本金額的比例。我國的預期年化利率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管理。銀行貸款預期年化利率參照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基準預期年化利率,實際合同預期年化利率可在基準預期年化利率基礎上上下一定范圍內浮動。
准確定義
貸款預期年化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內利息數額與本金額的比例。以銀行等金融機構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預期年化利率確定,當事人只能在中國銀行規定的預期年化利率上下限的范圍內進行協商。貸款預期年化利率高,則借款期限後借款方還款金額提高,反之,則降低。
貸款預期年化利率是借款合同雙方當事人計算借款利息的主要依據,貸款預期年化利率條款是借款合同的主要條款。以銀行等金融機構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預期年化利率的確定,當事人只能在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預期年化利率上下限范圍內進行協商。如果當事人約定的貸款預期年化利率高於中國人民銀行規定預期年化利率的上限,則超出部分無效;如果當事人約定的預期年化利率低於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預期年化利率下限,應當以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最低預期年化利率為准。此外,如果貸款人違反了中國人民銀行規定,在計收利息之外收取任何其他費用的,應當由中國人民銀行進行處罰。
貸款預期年化利率,一般情況下比存款預期年化利率高,兩者之差是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
基本概述
銀行貸款預期年化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內利息數額與本金額的比例。我國的預期年化利率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管理。銀行貸款預期年化利率參照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基準預期年化利率,實際合同預期年化利率可在基準預期年化利率基礎上上下一定范圍內浮動。
銀行歷史基準預期年化利率
2012年6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分別下調個百分點,住房公積金存貸款預期年化利率也同步下調。
2011年7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1年7月7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分別上調個百分點,住房公積金存貸款預期年化利率也同步上調。
2011年4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1年4月6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分別上調個百分點
2011年2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1年2月9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分別上調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相應調整。
2010年12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分別上調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相應調整。
2010年10月19日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上調個百分點,由現行的提高到一年期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上調個百分點,由現行的提高到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據此相應調整。
2008年11月27日從2008年11月27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各個百分點,其他期限檔次存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作相應調整。同時,下調中央銀行再貸款、再貼現等預期年化利率。
2008年10月29日從2008年10月30日起,一年期存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由現行的下調至下調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由現行的下調至下調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相應調整。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預期年化利率保持不變。
2008年10月8日從2008年10月9日起下調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各個百分點;從2008年10月15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個百分點。
2008年9月15日從2008年9月16日起,下調一年期人民幣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個百分點;從2008年9月25日起,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下調1個百分點。
2007年12月20日一年期存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上調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上調個百分點。
2007年9月15日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個百分點。
2007年8月22日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個百分點。
2007年7月20日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個百分點。
2007年5月19日一年期存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上調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上調個百分點。
2007年3月18日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個百分點。
2006年8月19日一年期存、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均上調年4月28日金融機構貸款預期年化利率上調提高到年3月17日提高了住房貸款預期年化利率。
2004年10月29日一年期存、貸款預期年化利率均上調年7月11日一年期定期存款預期年化利率上調到年5月15日各檔次定期存款年預期年化利率平均提高各項貸款預期年化利率平均提高
利息計算的基本常識
(一)人民幣業務的預期年化利率換算公式為(註:存貸通用):
1.日預期年化利率(0/000)=年預期年化利率(%)÷360=月預期年化利率(‰)÷30
2.月預期年化利率(‰)=年預期年化利率(%)÷12
(二)銀行可採用積數計息法和逐筆計息法計算利息。
1.積數計息法按實際天數每日累計賬戶余額,以累計積數乘以日預期年化利率計算利息。計息公式為:
利息=累計計息積數×日預期年化利率,其中累計計息積數=每日余額合計數。
2.逐筆計息法按預先確定的計息公式利息=本金×預期年化利率×貸款期限逐筆計算利息,具體有三:
計息期為整年(月)的,計息公式為:
1利息=本金×年(月)數×年(月)預期年化利率
計息期有整年(月)又有零頭天數的,計息公式為:
2利息=本金×年(月)數×年(月)預期年化利率+本金×零頭天數×日預期年化利率
同時,銀行可選擇將計息期全部化為實際天數計算利息,即每年為365天(閏年366天),每月為當月公歷實際天數,計息公式為:
3利息=本金×實際天數×日預期年化利率
這三個計算公式實質相同,但由於預期年化利率換算中一年只作360天,但實際按日預期年化利率計算時,一年將作365天計算,得出的結果會稍有偏差。具體採用那一個公式計算,央行賦予了金融機構自主選擇的權利。因此,當事人和金融機構可以就此在合同中約定。
(三)復利:復利即對利息按一定的預期年化利率加收利息。按照央行的規定,借款方未按照合同約定的時間償還利息的,就要加收復利。
(四)罰息:貸款人未按規定期限歸還銀行貸款,銀行按與當事人簽訂的合同對失約人的處罰利息叫銀行罰息。
(五)貸款逾期違約金:性質與罰息相同,對合同違約方的懲罰措施。
(六)計息方法的制定與備案
全國性商業銀行法人制定的計、結息規則和存貸款業務的計息方法,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備案並告知客戶;區域性商業銀行和城市信用社法人報人民銀行分行、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備案並告知客戶;農村信用社縣聯社法人可根據所在縣農村信用社的實際情況制定計、結息規則和存貸款業務的計息方法,報人民銀行分行、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備案,並由農村信用社法人告知客戶。
(七)參考依據:
1.《人民幣預期年化利率管理規定》銀發【1999】77號。
2.《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人民幣貸款預期年化利率有關問題的通知》銀發【2003】251號。
3.《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人民幣存貸款計結息問題的通知》銀發【2005】129號。
貸款利息計算的標准公式
銀行貸款利息怎麼算?款對於借款人來說,最關注的當然是利息了,那麼,貸款利息怎麼算呢?根據實際情況,貸款利息多少主要取決於各家貸款機構的貸款預期年化利率(一般在央行規定的預期年化利率范圍內浮動)以及還款的方式。由於還款方式不一樣,比如等額本金還款法、等額本金還款法等,使得每月需要交納的貸款利息都是不一樣的。不過,無論什麼貸款方式,貸款利息都有一個標准統一的計算規則。
貸款利息計算的標准公式:
當月貸款利息=上月剩餘本金*貸款月預期年化利率;
當月已還本金=當月還款額-當月貸款利息;
上月剩餘本金=貸款總額-累計已還本金;
那麼,到底貸款利息怎麼算呢?下面我們可以根據一個實際的例子加以說明:
假如,借款人A到XX銀行貸款10萬元,貸款期限是3年,按照2013年的貸款預期年化利率執行,每月的貸款預期年化利率是年期的貸款年預期年化利率是那麼,
第一個月貸款利息=100000*0.5125%=512.5;
第一個月已還本金=第一個月還款額(取決於還款方式)-521.5;
第一個月剩餘本金=100000-(第一個月還款額-521.5;
第二個月貸款利息={100000-(第一個月還款額-521.5)}*0.5125%
以後每月的貸款利息計算以此類推,直到還款完畢為止(貸款到期)。
隨著央行表態四季度不會對貨幣政策進行大幅調整,幾乎可以斷定四季度加息或降息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那麼也就是現在的存款預期年化利率和貸款預期年化利率也就2014年貸款預期年化利率。但是由於銀行不同,因此存款預期年化利率和貸款預期年化利率均可能出現不同。今天我們給大家總結了各家銀行貸款預期年化利率情況統計表。看看哪家貸款預期年化利率低。
2014年1月份更新
2014年1月全國主要各大銀行貸款預期年化利率表
銀行房貸預期年化利率(首套一手房)消費/短期貸款預期年化利率公司貸款預期年化利率
三年(含)五年(含)一年半年(含)一年(含)三年(含)五年(含)
央行工商銀行起起起
農業銀行起起起
建設銀行起起起
中國銀行起起起
交通銀行起起起
招商銀行起起起起起
中信銀行起起起起起
光大銀行起起起起起
浦發銀行起起起起起
平安銀行起起起起起
廣發銀行起起起起起
華夏銀行起起起起起
民生銀行起起起起起
興業銀行起起起起起
寧夏銀行起起起起起
南洋商業銀行起起起起起
以上數據是採集了某個銀行某個分行的,並不代表全國所有銀行的貸款預期年化利率,因此如果客戶有需求,可以前去自己的貸款行咨詢。雖然現在預期年化利率市場化貸款預期年化利率下限放開了,但是對於對商業銀行的影響有限,基本跟之前相差無幾。
『肆』 貸款年化利率怎麼算
銀行貸款年化率計算
1、月利率:即以月為計息周期計算的利息,其計算方式為:月利率=年利率÷12(月)
2、日利率:日利率有稱日息率,是以日為計息周期計算的利率,其計算方式為:日利率=年利率÷360(天)=月利率÷30(天)
3、年利率:通常以本金的百分比形式出現,以年為計息周期計算的利息,其計算方式為:年利率=利息÷本金÷時間×100%
4、年化利率:指產品的固有收益率折現到全年的利率,與年利率的計算方式有巨大區別。假設某金融產品收益期為a年,收益率為b,那麼年化利率r,其計算方式為r=(1+b)^a-1
5、等額本息計算公式:〔貸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還款月數〕÷〔(1+月利率)^還款月數-1〕
6、等額本金計算公式:每月還款金額=(貸款本金÷還款月數)+(本金-已歸還本金累計額)×月利率
(4)銀行貸款利息年化11擴展閱讀:
銀行貸款利息計算方法:
目前貸款買房的還款方式主要有等額本息和等額本金兩種,
等額本息還款法:
『伍』 貸款年利率百分之11高嗎
現在房貸首套5%左右,二套6%,貸款年利率百分之11%,肯定高,但是沒有超過24%,還是合法范圍,希望對你有幫助。
『陸』 銀行年貸款利率11%蠻高了嗎
呼呼而銀行一年貸款基準利率為4.35%,11%為2倍多,不算很高,也不低
『柒』 年利率11%是多少利息
計算利息可以用公式: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算出。舉例:如果年利率是11%,現在存1萬元,那麼一年的利息是:10000*11%*1=1100元。年利息=存款金額*年利率*存款日期,具體利息要看你的存款金額和存款日期才能得出。存款利息是指銀行向存款人支付的利息。存款利息金額的大小因存款種類和期限的長短而不同。
拓展資料:
一、一些國家對年利率的范圍有明確規定。
1、年利率在24%以內的,屬於司法准備金:雙方約定的利率不超過24%,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
2. 自然債務領域是指年利率在 24% 至 36% 之間的領域。 法院原則上不保障年利率為24%至36%的利息,但如果利息已經支付,借款人不能要求追償。
3、年利率超過36%的無效區域:借款人與借款人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的36%,超出部分的利息協議無效。
二、利息是什麼?
利息是貨幣在一定時期內的使用費用。 是指貨幣持有人(債權人)從借款人(債務人)處獲得的借出貨幣或貨幣資金的報酬。 包括存款利息、貸款利息和各種債券的利息。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利息的來源是雇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利息的本質是殘值和利潤的一部分的特殊轉化形式。
三、產生利息的因素
(1)延遲消費
當貸方借錢時,他們延遲了消費品的消費。根據時間偏好原則,消費者會更喜歡當前的商品而不是未來的商品,因此自由市場會出現正利率。
(2)預期通脹
大多數經濟體都會經歷通貨膨脹,這代表了一定數量的貨幣,未來可購買的商品將比現在少。因此,借款人應賠償貸款人在此期間的損失。
(3)另類投資
貸方可以選擇將資金投資於其他投資。由於機會成本,貸方借錢,相當於放棄了其他投資的可能回報。借款人需要與其他投資競爭該基金。
(4)投資風險
借款人隨時有破產、潛逃或不還款的風險,貸款人需要收取額外費用以確保在這些情況下仍能得到補償。
(5)流動性偏好
人們更喜歡他們的資金或資源可以隨時立即交易,而不是拿回時間或金錢。利率也是一種補償
『捌』 年化利率11%算高嗎
持續的年化11%收益是非常高的!如果單年的年化11%,也許能夠做到,所以,看你指的是哪一個了。
關於收益率的知識,我覺得你應該了解一下:
(1)國債回報率4%,銀行固定收益理財也這水平。
(2)打理社保基金的就是只能賺不能虧的高手,長期年化是8%。
(3) 社會 各行業平均回報率8%,這也是現金流折現模型中經常使用8%來折現的原因。
(4)公募基金經理長期年化超過15%的只有10人,年化超過10%的有60人。
(5)公募基金經理長期年化收益超過20%只有1人他4年年化21%。
(6)巴菲特年化22%即60年回報15萬倍,78年544萬倍。所以重要的是早做、穩賺、活久。
也就是說能夠保持4%-6%年回報率的基本是一些靠譜的,無風險的,甚至低風險的理財;
但是超過了6%,達到了8%-10%左右,就是一些有風險的;
而當收益超過了15%以上基本都是一些高風險的。
也就是說,想要達到年化11%左右的利率,基本都是要考投資做到的。並且從 歷史 的經驗來看,基本都是股票,地產,這類的大資產投資項目才可以做到持續年化11%的收益。
更重要的是,他們不是每年能夠達到11%,而是幾年一波行情,達到幾倍的漲幅空間,然後平均下來達到年化11%的收益。
所以說,想要獲得持續、穩定的年化11%收益是非常難的,但是如果抓住一波牛市或者買入優質房產作為長線投資,那麼平均下來年化11%的收益是可以做到的。關鍵就看你對於這兩大類投資的理解和掌握了。
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訴你,他有項目能夠達到持續的年化11%收益率,並且還沒有風險,請相信,這一定是騙局!
年化率11%在現有的利率水平下,已經是非常高的了。讓我們與其他投資理財產品對比如下:
一、跟低風險理財產品比較。
1、國債:國債等同於無風險的理財收益率,目前三年期國債利率4%,五年期國債利率4.27%;
2、銀行存款:銀行存款因為有存款保險基金兜底,因此風險也比較低。各家銀行的存款利率不一,其中最高的年利率可以達到5.5%左右;
3、債券基金:純債基金因為投資的都是債券,風險較低,長期年化收益率為7%左右;
二、跟中風險理財產品比較。
1、社保基金:社保基金風險處於中下水平,因為國家要求只能賺不能虧,因此需交給實力雄厚的基金公司打理,社保基金的長期年化收益率為8%;
2、信託:信託理財產品違約率低,但存在有一定的兌付延期風險,收益率平均為8%左右;
3、行業平均收益: 社會 各行業平均回報率為8%,因此現金流折現模型中經常使用8%來折現。由此來看,超過8%的年化收益率一般都是風險較高的理財產品了。
三、跟理財大師比較。
1、公募基金經理:長期年化收益率超過10%的公募基金經理只有60人,超過15%的只有10人;
2、股神巴菲特的長期年化收益率也才22%,他60年賺了15萬倍,78年賺了544萬倍,他90%的財富都是他60歲之後賺到的。
綜上所述,11%的年化收益率屬於較高的收益率水平了,對應著較高的風險等級,在選擇理財產品時務必調研清楚產品的詳細資料,沒搞清楚風險和收益前慎重投資。
樓主您好,年化收益率11%算高嗎?年化收益率11%是非常高的了,因為本身無論是任何性的投資理財,那麼你的收益率越高,實際上所對應的風險等級也就越高,比方說你去購買股票,那麼股票的回報相對來說是非常高的,一年的收益,如果說做的好的話50%以上都是很有可能的,但同時隨之而來的是風險,也就是說你不但可以賺50%,你還可以賠50%。
所以擁有高收益的同時那麼就伴隨著高風險,如果個人不是一個這種激進型的投資者,而是一種穩健性的投資者,不能夠承受本金的損失風險,那麼這樣一來的話,選擇這種高收益的投資就是不太合適宜的,因為畢竟它不能夠完全保證本金是安全的,所以我們就應該選擇一些比較穩健的投資來進行選擇。
但是穩健型的投資理財產品它達不到年化收益率11%,所以說這個問題是比較矛盾的,當然如果說你確實是投資了一些比較中性的產品,一方面擁有基金,另外一方面也擁有理財,可能最終的年化收益率達到了11%以上。那麼我在這里可以恭喜你,你做到了你非常成功,你超過了很多人的這個年化收益率確實不錯,但是我們在享受高收益的同時,一定要規避相應的風險,因為只有保證本金,那麼對於自己的投資才是有作用的。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年化利率11%已經是非常高的利率水平了。假設你有10萬元,按照11%的年化收益率長期復利下去,50年後你將擁有1845.65萬元,這就是復利的魔力。
國債:國債等同於無風險的理財收益率,目前三年期國債利率4%,五年期國債利率4.27%;
銀行存款:銀行存款因為有存款保險基金兜底,因此風險也比較低。各家銀行的存款利率不一,其中最高的年利率可以達到5.5%左右;
債券基金:純債基金因為投資的都是債券,風險較低,長期年化收益率為7%左右;
社保基金:社保基金風險處於中下水平,因為國家要求只能賺不能虧,因此需交給實力雄厚的基金公司打理,社保基金的長期年化收益率為8%;
信託:信託理財產品違約率低,但存在有一定的兌付延期風險,收益率平均為8%左右;
行業平均收益: 社會 各行業平均回報率為8%,因此現金流折現模型中經常使用8%來折現。
由此來看,超過8%的年化收益率一般都是風險較高的理財產品了。
公募基金經理:長期年化收益率超過10%的公募基金經理只有60人,超過15%的只有10人;
股神巴菲特的長期年化收益率也才22%,他60年賺了15萬倍,78年賺了544萬倍,他90%的財富都是他60歲之後賺到的。
因此,世界頂尖的理財大師們也很少能達到11%的長期年化收益率。
綜上所述,11%的年化收益率屬於較高的收益率水平了,對應著較高的風險等級,在選擇理財產品時務必調研清楚產品的詳細資料,沒搞清楚風險和收益前慎重投資。
年利率11%高不高要看是投資哪一類理財產品,因為不同的理財產品它的收益有區別,風險也是有等級的。如果是比較穩健的投資年利率達到11%已經是相當高的,若是追求激進投資,在投資時也承受著同樣虧損的風險,這種11%的年利率其實並不是很高。
穩健理財和激進理財,不同的投資者風險偏好是不一樣的,有的投資者只想通過理財保本保息獲取到穩定的利息即可,有的投資者是想通過理財實現更多的財富甚至是達到財務自由,他對理財就需要追求更高的收益,年利率11%的理財產品,肯定是追求高收益的同時也要面臨高風險。
1、穩健理財。
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很危險,超過10%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准備。對於穩健理財投資者而言他所需要的理財方式就是本金安全。在本金安全的選擇之下他的理財收益就不能超過6%,因為目前國內任何固定收益和穩健收益的理財產品的利率都是沒有超過6%的。
這就是告訴我們年利率達到11%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准備了,想要穩健理財年利率在6%以下都是相當安全的,比如銀行存款,債券貨幣基金,還有一些保本理財產品都是利率低於6%以下的。
2、激進理財。
追求年利率達到11%就是要做好投資存在虧損本金的心理准備了,因為達到11%的利率理財產品都有信託,理財,股票,期貨,黃金和基金這些理財方式,都是風險和收益是對等的,投資者能承受多大的風險就能得到多高的利率,不存在著利率越高風險級別越低的理財產品。
利率達到11%的理財產品應該是劃分到激進理財產品中,但對於激進理財的投資者而言,這種利率它本身並不是固定的,是浮動為主,可能利率還會超過20%甚至超過30%。
因此,年化利率達到11%在穩健理財產品中已經是很高了,甚至沒有這類低風險高收益的理財方式,在激進理財產品中收益其實並不高,但是風險也是很高的,對於想要保本保息的投資者來說,如果是碰到此類產品肯定是存在風險的,不可能只看高收益。
一般「利率」這個詞常用在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存貸款或民間借貸上面,其他的理財投資習慣上用「收益率」來稱呼。因而如果是指存款利率的話, 11%的年化利率相對來存款來說已經超高了,現在是沒有的;但相對貸款利率來說,還算中檔,一般的銀行信用貸實際年利率都會超過11%,而民間借貸更加不止這個利率, 合法的3分月息比比皆是,而非法的5分息甚至1毛息都不罕見。
而換用收益率來表述的話,相對常見的理財工具和大多數民眾而言,11%的年化則是比較高的了。 常見理財工具收益率:
銀行理財產品:一般為3-5%;
理財型保險:一般為2-4%;
貨幣基金:2-3%之間;
債券基金:2019年平均收益率5.86%;
股票基金:2019年平均收益率38.47%;
混合基金:2019年平均收益率32.01%。
所以,除小部分低風險的債券基金在一些年份能達到11%的年化收益率之外,其餘都是較高風險的理財工具或工具組合才能達到。 個人投資不能盲目追求高收益,應當要結合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與風險偏好來選擇合適的理財工具或工具組合。
按照目前市面上的理財綜合平均收益來說,年化11%確實已經不低了。
銀行理財目前在4——6%
貨幣基金3%左右
信託6—8%
大額存單、結構存款:4——5%
理財型保險3——6%
券商等提供的類固定收益理財3—5%
而現在高風險的P2P理財,預期收益率年化11%,也挺少的
所以,綜合市面上普通老百姓能接觸到的理財方式來看,年化11%不少了
無論是貸款還是投資收益,年化利率11%都算比較高的了。今年通脹率同比上漲3.5%左右,如果理財年化收益率有11%,那是可以遠遠跑贏通脹的。
那麼如果理財想年化收益率達到11%,該怎麼做呢?我建議可以將你的資金分為三份,分別投資於股票,基金和銀行定期。
很多人可能會說股票風險太高了,也不能賺錢,不能買。可是你想想看,我們國家幾萬億的公募基金,多數都購買股票,如果股票真不能賺,那麼這些基金早就不存在了。其實很多股票都是有投資價值的,比如有些股票,我就眼睜睜的看著從200多漲到了1000多。短短幾年時間,上漲了5倍多。所以股票如果購買對了,那麼就是短期被套了,也沒事。這些績優股,每年分紅都很大方,分紅收益率都可能有3%。購買一些績優股,做長線投資,還是值得的。
投資公募基金,現在基金品種個總數都非常多,要找到好的基金也不是那麼容易。可以從基金排名靠前的基金選定幾只,然後觀察一兩個月之後再投。可以每天到他們的討論區,看投資者發的帖子,看看是不是多數人投資能賺到錢。
購買基金採用定投的方式,你可以拿三分之二的錢購買基金,可以同時購買股票型,混合型高和債券型基金。基金我建議採用定投的方式,一般每兩周定投一次。如果不能定投的基金,也是分期買進,而不是一次性買入。這樣的好處就是在下跌趨勢中可以降低成本,然後一旦上漲,那麼賺錢就比較容易了。基金一旦投入就不要頻繁交易,一般一年當中賣出兩三次就差不多了。
然後剩下的錢購買銀行定期存款,這屬於低風險,有些是保本保息的。這不部分一般定存三個月或是六個月就可以,方便平常用錢。
通過以上理財方式,預期年化收益率10%左右,我們多數人也可以做得到。
我們先從風險度最高的P2P平台看起。根據網貸之家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2019年7月,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10%,有11%的平台綜合收益率小於8%,有43%的平台綜合收益率區間分布在8%-10%,有33%的平台綜合收益率區間分布在10%-12%。很明顯,如果你想取得11%的年化收益,即使投資於P2P平台,也只有大約30%的平台能夠做到。而且,P2P平台的收益率還在逐漸下滑之中。
然而,大多數人是無法也是不適合參與P2P投資的。那麼,在我們常見的渠道中,收益率狀況是怎樣的呢?舉幾個例子說明:
當然,也有牛人。著名的投資大師 巴菲特,年化收益超過了20%,做到了60年回報15萬倍。可是,有幾個人能夠像巴菲特一樣呢?
我們不妨把目標定低一點,比如,爭取每年5%的收益率。如果你能每年拿出8萬元,堅持下去做投資,每年5%收益水平下,30年後你將擁有558萬元,也是一筆驚人的財富。
主要是看你是存款還是貸款。存款的話,年華11%確實有點高,除非是某家企業非常缺錢,而且又從銀行貸不來款,它才會給你那麼好的利率。貸款的話,年華11%真心不高,甚至是有些低。企業從銀行貸款,特別是民企貸款,基本利率基本上就是10%,再加上其他的費用,絕對超過11%。至於p2p網貸公司的貸款,沒有貸過款的可能不知道,絕對不是按照表面上的年華利率給你放款的,實際上他們按月利率算的,真實的年華利率要超過了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