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利率的歷史走勢
自1949年以來,如果以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年期存款利率而言,中國的利率變化分為幾個階段:
1952-1954,經濟爆發式增長,利率極高,接近15%,不過只持續了三年時間。
1955-1979改革開放前,利率總體向下,1955年為7.92%,1979年為3.96%。
1980-1988的改革開放第一階段,物價飛漲,經濟起步,利率逐步開始上漲,到1988年已經上漲到8.6%。
1989-1993年,利率狂飆到10%以上,89年的五年期存款利率更是超過了18%,但是即便如此,通貨膨脹還是遠高於存款利率。
1994-1996年,逐步下降,並從97年亞洲金融危機開始下降速度急速加快,到2002年到了當時歷史最低的。
從2003年開始,中國經濟開始復甦,04年開始進入上升通道,但又遭遇了08年的金融危機,再次出現了的低利率,但是又很快回升,直至2014年再次下降。
2015年10月下調至,至今依然保持在,新中國成立以來最低水平。
(1)中國未來貸款利率走勢圖擴展閱讀:
基準利率是在整個利率體系中起核心作用並能制約其他利率的基本利率。
在我國,基準利率主要是指再貸款利率(中國人民銀行向金融機構發放再貸款採取的利率)和再貼現利率(金融機構將所持有的已貼現票據向中國人民銀行辦理再貼現所採用的利率)
中國基準利率是指央行在貨幣市場試運行了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報價工作,這是18家信用等級較高的報價行以拆借利率為基礎,每日對各期限資金拆借品種的報價所形成的基準利率,從2007年1月1日起正式每日對外發布。
央行將不斷完善利率生成環境,將它培育為「中國基準利率」,為中國金融調控從數量型向價格型調控創造條件。
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總體思路是:先放開貨幣市場利率和債券市場利率,再逐步推進存、貸款利率市場化。存、貸款利率放開的順序為「先外幣、後本幣;先貸款、後存款;先長期、大額,後短期、小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基準利率
B. 未來幾年,銀行利率走勢如何
未來幾年時間,利率大概率是向下,低利率是趨勢。
央行通過貨幣政策宏觀調控經濟,利率就是貨幣工具之一,國家通過調整利率的高低,把控貨幣的市場流動性,維持經濟平穩安全運行。
利率制度LPR以後,通常利率每月報價一次,對於短期借貸利率,央行已經下調過幾次,對於五年以上的貸款利率變化不大,通常來講五年以上利率就是房貸利率,也就說國家一方面為企業降低融資成本,一方面避免房貸利率下降。
我是Roseview財經,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C. 央行未來10年利率預測
央行未來10年利率預測:下降。
2020年的第一天,央行發布了降準的消息。這是中國2020年利率下行的信號,也是未來十年中國利率長期下行的開始。未來中國利率長期下行,是由宏觀大勢和經濟長周期決定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
中央銀行(Central Bank)是國家中居主導地位的金融中心機構,是國家干預和調控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工具。負責制定並執行國家貨幣信用政策,獨具貨幣發行權,實行金融監管。中國的中央銀行為中國人民銀行,簡稱央行。
1.央行的產生背景:
1)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 18世紀初,西方國家開始了工業革命,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和商品經濟的迅速擴大,促使貨幣經營業越來越普遍,而且日益有利可圖,由此產生了對貨幣財富進行控制的慾望。中央銀行產生於17世紀後半期,形成於19世紀初葉,它產生的經濟背景如下:經濟發展
2)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頻繁出現資本主義經濟自身的固有矛盾必然導致連續不斷的經濟危機。面對當時狀況,資產階級政府開始從貨幣制度上尋找原因,企圖通過發行銀行券來控制、避免和挽救頻繁的經濟危機。
3)商業銀行的普遍設立,伴隨著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銀行業也逐步興盛起來。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興起在推動歐洲大陸的貨幣兌換商轉變成商業銀行的同時也加速了新銀行的涌現。
4)貨幣信用與經濟關系普遍化。資本主義產業革命促使生產力空前提高,生產力的提高又促使資本主義銀行信用業蓬勃發展。主要表現為一是銀行經營機構不斷增加;二是銀行業逐步走向聯合、集中和壟斷。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經濟危機的頻繁發生,銀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既為中央銀行的產生奠定了經濟基礎,又為中央銀行的產生提供了客觀要求。
D. 存貸款利率變化走勢圖
你看法有點偏激,銀行存款利率確實如你所說,是國家規定的,沒有完全市場化,但是國家也是為了保障金融安全,如果利率高了,保護了老百姓,但是企業的貸款利息,必然更高,增加企業負擔,減少了經濟的活力。至於說錢存在銀行後不斷貶值,也是分年份的,有的時候是利率高於cpi的,並且有的年份cpi是負的。
如果回顧30年來,確實存款是跑不過cpi的,但是不是主觀惡意去剝削人民,是出於全局來考慮,畢竟中國人窮怕了,所以剛剛有點錢的時候不敢花,都存著,那國家出於經濟需要,就繼續投放貨幣,導致貨幣供應越來越多。咱們可能吃點虧,但是國家發展了、富強了,子孫後代就可以享福了。
另外,你說的銀行利用存貸差穩賺不賠,其實是不一定的,如果貸出去的錢收不回來,那可就賠大了,賠了一筆要賺30筆才能賺回來呢。
E. 現在買房貸款是固定利率好還是浮動利率好
現在國內房貸普遍採用的是浮動利率,貸款期限內隨著基準利率變動而變動,但也有少部分貸款採用固定利率,利率長期不變。
買房貸款,固定利率好,還是浮動利率好?說白了就是問以後的利率比現在高還是比現在低。
在利率選擇上,聰明的借錢人一般熱衷浮動利率。
在11月份召開的首屆總精算師論壇上,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副主任賈飆表示,「目前,所有法定責任准備金覆蓋率低於120%的保險公司都要停止銷售預定利率為4.025%的終身年金產品」。
出現這樣的要求主要是監管部門比較關注保險公司的利差損風險。4.025%的利率已經很高了,現在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是1.5%左右,五年期利率是2.8%左右。
所謂利差損,即保險資金投資運用收益率低於有效保險合同的平均預定利率而造成的虧損。我們在保險公司投保,退休後拿到的年利率是4.025%,但如果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率低於4.025%就會形成利差損。
在中國人均壽命不斷提高的情況下,降低利差風險,要麼是降低自身的經營成本,要麼是降低利率。
4.025%的利率比各期限的銀行存款利率高,意味著保險公司的資金成本比銀行要大,更何況這是固定利率,如果將來市場利率不斷下行,保險公司的利差損更大。現在很多保險公司都已經停止銷售預定利率為4.025%的終身年金產品,就是因為風控部門已經看到未來利率的趨勢是下行的。
無論是過去,還是將來,利率走低是趨勢,除非你不用紙幣。
下面是英國過去幾十年的長期利率走勢圖
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哪個國家、哪個經濟體,長期利率都是走低的。
為什麼長期利率會走低呢?
1、因為我們的錢是紙幣,或者說只是銀行里的一個數字,至於想印多少完全掌控在貨幣當局手中。
2、每個國家的都希望適當通脹,而不是通縮,所謂通脹就是讓錢更便宜,通縮就是讓錢更貴。通脹的好處是增加人們的持幣成本,讓他們主動消費,同時降低企業獲得資金的難度,讓他們敢投資,最終刺激經濟增長。
目前中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是1.5%,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是4.15%,5年期是4.8%,在主要經濟體中還是比較高的,未來繼續走低是大概率事件。
在長期利率走低的情況下,影響主要是兩方面:
1、如果你是債權人,比如銀行存款、保險理財或購買債券,如果有資金長期閑置不用的情況下,當然是固定利率的好,因為在市場利率或收益率一直下行的情況下,你的收益率已經鎖定,避免了資金更多縮水。
2、如果你是債務人,比如銀行貸款(含房貸)、企業發債等,當然是浮動利率更好,你的成本沒有被鎖定,未來隨著利率下行而降低。保監會的最新動作就深深地告訴了我們這一點。
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2020年,中國利率會繼續走低,近期國家承諾將進一步降准和定向降准,我推測可能在本周五或下月初就出來。屆時又會推動LPR利率下行,如果降准那麼1月20號的LPR利率可能出現兩大變化:
1、1年期LPR下調,但5年期LPR不變,說明貨幣政策靈活,同時樓市政策還在收緊。
2、1年期和5年期LPR均下調,那麼說明樓市政策微調,樓市暖冬要來了。
F. 國家銀行的這個利率將來會是什麼樣的一個走勢
只要國家經濟穩速發展,利率肯定是在一個范圍之內不斷上下浮動的,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
G. 中國10年房貸利率走勢
未來5年可能lpr會下降,但是下降力度很小。5年之後估計會升
H. 隨著LPR新機制出爐,未來房貸利率會呈現怎樣的趨勢
隨著LPR新機制的出爐,未來房貸利率應該不會再下降了,但是會根據不同的省份做出相應的調整。
LPR新機制:存量房客戶不會受到影響。
對於已經購買過房子的客戶可以不用擔心這方面的變化。這次中國人民銀行採取的是新老話短的辦法。中國人民銀行新發放的關於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公告第七條里對於這方面也有解釋,19年10月8日以前,已經發放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會按照之前的合同約定執行。已經簽訂了合同卻還沒有發放個人住房貸款的,也會按照之前的合同約定執行。
I. 求近三年的銀行存貸款利率走勢圖及分析
從2013到2015,基準利率一直在降低,應該快到底了,今後漲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