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向銀行貸款,每個月的利息怎樣做會計分錄
公司向銀行貸款,每月的利息應作分錄:
①每月預提時分錄:借:財務費用
貸:預提費用
②支付利息時分錄:
借:預提費用
貸:銀行存款
財務費用是指企業為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等而發生的籌資費用,包括利息支出(減息收入)、匯兌損益以及相關的手續費、企業發生或收到的現金折扣等。
企業應通過「財務費用」科目,核算財務費用的發生和結轉情況。該科目借方登記已發生的各項財務費用,貸方登記期末結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財務費用。結轉後該科目應無余額。該科目應按財務費用的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2. 以個人名義貸款給公司用,銀行直接付給供應商,還貸款的利息怎麼做賬
借:財務費用,貸: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
企業法人或股東等人以個人名義向銀行貸款,然後把這筆款項用於企業生產經營。雖然資金是為企業經營活動使用的,但並不是企業向銀行借款,且銀行貸款利息是向該借款個人收取,貸款本息由企業支付給個人,再由個人歸還銀行,實質上是個人向銀行借款再轉借給企業。
關於企業向個人借款利息的稅前扣除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規定》第6條規定,"納稅人在生產、經營期間,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實際發生數扣除;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於按照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以內的部分,准予扣除。"該公司向個人借款的利息如果按銀行同期貸款利息支付的,可以全額在稅前扣除,如果高於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應該進行納稅調整。對於利息,應視借款用途確定是作為財務費用處理還是資本化,一般流動資金借款利息是作為財務費用處理的。利息入賬須提供發票,發票可由出借人向稅務局申請代開。個人取得利息應該對取得的利息繳納營業稅及附加並繳納個人所得稅。
3. 公司向股東借款,怎麼做賬需要支付利息嗎
公司向股東個人借款是否付利息得看借款合同的約定,按合同辦事。
現在好多公司借股東或者其他個人的錢所定的合同都不付利息,這里大部分合同是假的,是為了逃避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因為取得借款利息的個人要按5%繳納營業稅、按20%繳納個人所得稅。
按7%利率計算利息賬務處理如下:
借:財務費用 35000
貸:其他應付款-借款利息 35000
履行代扣代繳義務按20%扣個所稅
借:其他應付款 7000
貸:應繳稅費-代扣代繳個所稅 7000
4. 股東從銀行抵押貸款為了還公司的應付賬款,發生的借款利息公司怎麼入賬
你說的這個問題,涉及會計實務、稅收實務問題。
這個問題非常好,但是也非常復雜。
我簡單說說我的看法——
1、股東以自己的資產向金融機構抵押,然後將貸款所得款項用於歸還公司的債務,那麼,股東的因為貸款所發生的利息,直接按照實際發生數在公司賬面入賬。
2、按照上述入賬的利息支出,一般不得稅前扣除。
3、因為涉及的法律關系和實務比較復雜,限於篇幅,我就不多說了。
上述看法,供你參考。
5. 請問公司向銀行貸款後應該怎樣入賬,每月的還款(本金加利息)又該怎樣入賬謝謝!
1,貸款後:
借:銀行存款
貸:短期借款(或長期借款)
2,每月還款
借:短期借款(或長期借款)
貸:銀行存款
借:財務費用——利息支出
貸:銀行存款
3,如果計提利息的話
計提時:
借:財務費用——利息支出
貸:應付利息
還利息時:
借:應付利息
貸:銀行存款
6. 銀行貸款支付的利息怎麼做會計分錄
銀行貸款支付的利息會計分錄:如果不符合資本化條件,計提的時候,借:財務費用;貸:應付利息。支付的時候:借:應付利息;貸:銀行存款。如果符合資本化條件:計提的時候,借:在建工程等科目;貸:應付利息。支付的時候:借:應付利息;貸:銀行存款。
拓展資料:
一、 貸款利息
1、貸款利息,是指貸款人因為發出貨幣資金而從借款人手中獲得的報酬,也是借款人使用資金必須支付的代價。銀行貸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內利息數額與本金額的比例。以銀行等金融機構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利率確定,當事人只能在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利率上下限的范圍內進行協商。貸款利率高,則借款期限後借款方還款金額提高,反之,則降低。決定貸款利息的三大因素:貸款金額、貸款期限、貸款利率。
2、 貸款陷阱
貸款付利息,天經地義,但是在辦理貸款前就要先付利息,這又從何而據呢?在網路上四處可見很多「僅憑身份證辦理貸款,當天放款、無抵押,無擔保」等等引人眼球的貸款小廣告。就是這些吸引人的小廣告,讓那些急需資金的人不經意間就「中了套」。
貸款先交利息,是很多貸款騙子的慣用伎倆。正規的貸款機構是不會要求提前支付費用的。特別要提防異地貸款和所謂的支付貸款利息後放款等方式,這都可能是不正規的貸款。辦理貸款,申貸人關鍵要有自我風險防範意識,有時候多考慮一下,冷靜一點,會免除很多不必要的損失。
3、貸款利率和利息
《貸款通則》規定:
①貸款利率的確定:貸款人應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貸款利率的上下限,確定每筆貸款利率,並在借款合同中載明;
②貸款利息的計收:貸款人和借款人應當按照借款合同和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計息規定,按期計收或交付利息。貸款的展期期限加上原期限達到新的利率檔次時,從展期之日起,按新的期限檔次利率計收。逾期貸款按規定計收罰息。
③貸款的貼息:根據國家政策,為了促進某些產業和地區經濟的發展,有關部門可以對貸款補貼利息。對有關部門貼息的貸款,承辦銀行應自主審查發放,並根據《貸款通則》有關規定嚴格管理。
④貸款停息、減息和免息:除國務院規定外,任何單位和個人無權決定停息、減息、和免息。貸款人應當根據國務院的決定,按照職責許可權范圍具體辦理停息、減息和免息。
7. 股東借款利息
法律分析:公司向股東借款利息不應超過借款金額與權益性投資比例不超過2:1,金融企業為5:1,利率不超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企業實際支付給關聯方的利息支出,不超過以下規定比例和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規定計算的部分,准予扣除,超出部分按相關規定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七條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八十條 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
8. 公司在銀行的貸款和利息帳務怎麼處理
1、貸款期限在一年以下(含1年)
(1)向銀行貸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短期借款
(2)借款利息的處理
數額較大時,按月預提:
借:財務費用
貸:預提費用
實際支付利息時
借:預提費用 (已預提的利息)
財務費用 (尚未計提的利息)
貸:銀行存款
數額較小時
借:財務費用
貸:銀行存款
2、貸款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1年)
(1)向銀行貸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借款
(2)借款利息的處理
屬於籌建期間的:
借:長期待攤費用(註:於生產經營的當月一次性轉入財務費用)
貸:長期借款
屬於生產經營期間的:
借:財務費用
貸:長期借款
屬於與購建固定資產有關的專門借款,在固定資產達到使用狀態之前:
借:在建工程
貸:長期借款
固定資產完工後: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
固定資產達到使用狀態後發生的利息:
借:財務費用
貸:長期借款
(8)股東向銀行貸款利息怎麼做做擴展閱讀:
企業取得短期借款而發生的利息費用,一般應作為財務費用處理,計入當期損益。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一般按季度在季末月份結算借款利息,每季度的前兩個月不支付利息。
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當月應負擔的利息費用,即使在當月沒有支付,也應作為當月的利息費用處理,應在月末估計當月的利息費用數額。
在短期借款數額不多,各月負擔的利息費用數額不大的情況下,年內各月份也可以採用簡化的核算方法,即於實際支付利息的月份,將其全部作為當月的財務費用處理。
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但在年末,如果有應由本年負擔但尚未支付的借款利息,應予預提,否則會影響年度所得稅的計算。
短期借款的利息結算方式:
短期借款的利息結算方式分為按月支付、按季支付、按半年支付和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方式。
如果企業的短期借款利息按月支付,或者利息是在借款到期歸還本金時一並支付、且數額不大的,可以在實際支付或收到銀行的計息通知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如果短期借款的利息按期支付(如按季),或者利息是在借款到期歸還本金時一並支付、且數額較大的,為了正確計算各期的盈虧,應採用預提的辦法,先按月預提,計入當期損益,到期在進行支付。
9. 公司向銀行貸款,然後把筆貸款都借給了老闆使用,請問每月產生的銀行利息有誰承擔具體分錄怎麼做
如果手續健全,這是典型的轉貸業務。公司支付銀行貸款利息列為,借:財務費用 貸:銀行存款
公司收到老闆借款利息,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貸:財務費用
以上兩項借、貸財務費用差額列入企業所得稅核算項目。
10. 股東代公司向銀行貸款200萬,利息公司可以做賬嗎,股東需交個人所得稅嗎公司需要交營業稅嗎在線等答案
股東是自然人,股東以個人名義向銀行貸款200萬,產生的利息由股東個人承擔。但股東是否將這200萬無償給公司使用呢?如果企業不是無償使用,那麼一定會產生財務費用,也就是利息。對於股東來說,利息收入是要單獨申報繳納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的,繳納完畢後,稅務機關可以開具發票,公司憑發票記賬並支付股東借款利息。但是要注意,企業向股東的借款利率是否高於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如果高於貸款基準利率,那多記的利息是不能稅前扣除的,在年度匯算清繳時要進行納稅調整。同時,還要注意股東在企業的注冊資本是多少,如果股東借給企業200萬,那麼股東在企業的注冊資本不得低於100萬,否則,借款超過權益投資的2倍,也是要做納稅調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