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放高利貸的哭了!最高法發布新規:利率紅線從24%降到15.4%
民間借貸迎來劃時代巨變!
8月20日下午3點,隨著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間借貸新聞發布會的召開,金融科技圈、民間金融圈沸騰了。
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發布新規:民間借貸利率受保護的上限,錨定為一年期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四倍。
而今日公布的1年期LPR為3.85%,4倍即為15.4%。
圖片來源:央行官網
此外,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出借人,以營利為目的向社會不特定對象提供借款的,應當認定無效。
來看看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發布新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具體有哪些大變化。
巨變1 大幅度降低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
民間借貸的利率是民間借貸合同中的核心要素,也是當事人意思自治與國家干預的重要邊界。
最高人民法院在認真聽取社會各界意見並徵求金融監管部門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經院審判委員會討論後決定:
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為標准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取代原《規定》中「以24%和36%為基準的兩線三區」的規定,大幅度降低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促進民間借貸利率逐步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水平相適應。
以2020年7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3.85%的4倍計算,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為15.4%,相較於過去的24%和36%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今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0年8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利率較上期未變,仍為3.85%。
而2015年8月頒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對民間借貸的利率是這樣規定的: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巨變2 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不得放貸營利
在前期調研和徵求意見的過程中,社會各界對於以「民間借貸」為名,未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而面向社會公眾發放貸款的行為意見較大,此類行為容易與「套路貸」「校園貸」交織在一起,嚴重影響地方的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嚴重損害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和生活安寧。
最高人民法院經認真研究後吸收了這一意見,在人民法院認定借貸合同無效的五種情形中增加了一種,即第十四條第三項:
「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出借人,以營利為目的向社會不特定對象提供借款的」應當認定無效。
上述修改的依據是國務院1998年第247號令《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2011年修訂)第四條,即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擅自從事非法發放貸款的活動是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屬於依法應當取締的范疇。
巨變3 嚴格限制高利轉貸行為
在與民營企業家和個體工商戶座談時,多數代表建議要嚴格限制高利轉貸行為,即有的企業從銀行貸款後再高利轉貸,特別是少數國有企業從銀行獲得貸款後轉手從事貸款通道業務,違背了金融服務實體的價值導向。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認真討論後採納了這一意見,決定對原司法解釋第十四條第一項「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又高利轉貸給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合同無效情形,修改為《規定》第十四條第一項「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的」,進一步強化了司法助推金融服務實體的鮮明態度。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還有這些變化也很重大
在這次司法解釋修改的過程中,最高人民法院認真貫徹落實民法典關於「禁止高利放貸」的原則精神,並對相關條款作出對應調整。
一是繼續執行更加嚴格的本息保護政策。
即借款人在借款期間屆滿後應當支付的本息之和,超過以最初借款本金與以最初借款本金為基數、以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計算的整個借款期間的利息之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是當事人約定的逾期利率也不得高於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
即借貸雙方對逾期利率有約定的,從其約定,但以不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為限。
三是當事人主張的逾期利率、違約金、其他費用之和也不得高於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
即出借人與借款人既約定了逾期利率,又約定了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出借人可以選擇主張逾期利息、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也可以一並主張,但總計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業內:對眾多民間借貸機構會產生較大沖擊
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消費金融機構的產品利率都均超過了15%。
根據捷贏2019年第三期個人消費貸款資產證券化信託受託機構的月度報告,資產證券化信託生效日為2019年8月27日,計息方式為30/365天,該項產品有23.1%的資產筆數的貸款利率在16%以下;76.83%的資產筆數的貸款利率在21%。
根據其入池資產利率特徵來看,在報告期期末,加權平均貸款利率達到20.48%,最高貸款利率達到21%。
此外,根據《安逸花2020年第一期個人消費貸款資產證券化信託服務機構報告》,這一期產品顯示,入池資產的加權平均貸款利率為12.42%,最高貸款利率為24%。
從存續期基礎資產持續購買分布的信息來看,貸款利率分布在0%~10%區間的資產筆數共計113675筆,佔比為29.48%,
貸款利率在10%~20%區間的(不包括10%)的資產筆數共計215116筆,佔比55.79%,貸款利率分布在20%到24%(不包括20%)的資產筆數共計56792筆,佔比為14.73%。但值得一提的是,內部收益率在20%~24%(不包括20%)的資產筆數佔比最高,達到89.92%,在該區間的本金余額佔比達到67.75%。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認為,民間借貸利率的保護上限一旦設為LPR的4倍,對於眾多的民間借貸機構會產生比較大的沖擊。在現行的情況下,大多數民間借貸的利率基本上都是在24%~36%之間,一旦該政策實施,可能會有大批的民間借貸機構退出這個行業。
在黃大智看來,該項政策也會對金融機構產生較大的沖擊,對於金融機構來說,貸款利率是由風險成本、資金成本、獲客成本來決定的。在風險成本和獲客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只有盡量控制資金成本。但資金成本又由貨幣政策等因素決定,短期內下跌的空間很小,因此該政策一旦實施,對於消費金融公司來說,其盈利情況和經營情況可能會受到較大沖擊。
不過,黃大智也預測,監管也會給這些機構留有一個緩沖期。而對於利率在24%~36%之間的新增產品,則可能會因此停發。
在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看來,雖然民間借貸保護利率上限進行下調,但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改善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它們還是要求助於民間借貸,而民間借貸屬於一種市場化行為,也不會因為被保護空間下調就主動降低利率,反而會引發一些潛在的爭議問題。
對於該政策對借貸市場有何影響,沈萌認為,借錢的成本取決於借貸雙方的談判,而不在於法律的規定,貸出方對利率的設定取決於雙方博弈的結果,並不是最高法規定不保護就下調的,畢竟民間融資市場,中小企業或貸款人並不具備談判優勢。
有業內人士坦言,一旦實施政策,對於機構來說業務體量可能會受到限制,各家機構只能向更高的資產類別進行獲客,對於一些相輔相成的機構來說,如銀行的資金成本也要進行相應的下調,機構的風控也會受到相應的改變。
律師:可能會影響網路購物消費貸,尤其放貸主體是網路小貸等
對於民間借貸新規,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律師表示:
最終民間借貸的司法保護上限為年化15.X%,則非法放貸的利率標准就是前述15.X%,若放貸主體為「職業放貸人」(2年內10次)則涉嫌刑法第225條非法經營罪。
換句話說,以前超過年化36%的職業高利放貸行為(2019年10月21日之後)被定為非法經營罪;而新司法保護上限一變,對刑事入罪的標准也就同時變低,直接影響本罪的構成要件里的核心要點。
對於是否影響網路購物消費貸?
肖颯律師認為,有可能,若電商的消費貸放款主體是網路小貸公司、傳統小貸公司,則受到本次利率上限調整的影響,利潤空間大幅壓縮,甚至有些商業模式基本跑不通,面臨巨大挑戰。
若提供資金的是消費金融公司,則基本沒有類似問題,因為消費金融公司是銀監會批準的持牌金融機構,金融機構放貸早在幾年前就放開了利率限制,形成了金融機構利率市場化。
記者|易望奇 易啟江 謝婧
2. 2020年建行貸款利率調整選擇那種最好
可以選擇固定利率,也可以選擇LPR,LPR會隨著市場的利率波動而變化。按央行規定,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原則上要在8月31日之前完成利率定價方式轉換,定價基準只能轉換一次。
1、LPR是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簡稱,是指金融機構對其最優質客戶執行的貸款利率。2019年8月,央行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新的LPR報價方式改為按照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加點形成;報價利率期限增加5年期以上;報價頻率由原來的每日報價改為每月報價一次。
按規定,2020年1月1日前已經發放的,或者簽了合同但還沒有發放的貸款,參考貸款基準利率和浮動利率的貸款可以轉換為錨定LPR。
2、固定利率與LPR二選一
在轉換的時候,個人面臨兩個選擇:第一個是,選擇固定利率。房貸利率與你當前的利率水平保持不變,以後也不管LPR利率怎麼變化,你的房貸利率都不變;第二個是,選擇浮動利率(LPR)。房貸利率根據LPR的變動而變化。
無論是何種轉換方式,轉換後的房貸利率不得低於原有的利率水平,除非LPR下降。這主要是為了貫徹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要求,在流動性合理充裕、市場利率有望下行的情況下,堅守「房住不炒」的定位,不向房地產市場發出錯誤信號,同時也有助於控制上升較快的居民部門杠桿率。
具體來說,業內專家均預計,未來一段時間LPR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間。借款人與銀行平等協商,採用LPR作為定價基準(浮動利率)將可能是普遍的方式。
3、轉成LPR
第一步:確定點差【點差=轉換前的房貸利率-相應期限LPR】比如說,您房貸是上浮10%,按照現在執行的利率水平4.9%計算,您轉換前的房貸利率就是5.39%。按照央行規定,在個人房貸轉換期間均錨定2019年12月的LPR,該月5年期以上LPR為4.8%。
根據上述,您的點差=5.39%-4.8%=0.59%或59個基點。點差在合同剩餘期限內固定不變。
第二步:確定房貸利率【轉換後的房貸利率=重定價日的相應期限LPR+點差】轉換為LPR時可以重新約定重定價周期,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重定價周期最短為一年,也就是說一年內房貸利率不會發生變化。
據了解,多家銀行可選擇的重定價日為每年1月1日,或按貸款放款日對應的日期。假如您的重定價日為1月1日,那麼2020年由於錨定2019年12月LPR,您的房貸利率不會發生變化。而2021年轉換後的房貸利率=2020年12月的LPR(假設為4.60%)+0.59%=5.19%。
較2020年將下降20個基點。也就是說,這次重定價日的LPR比上次變化了多少,您的房貸利率也就會調整多少。4.哪些人受影響?一般來說,只要有個人住房貸款的都受影響,但有幾種情況除外:
1、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組合貸款中的公積金部分;
2、固定利率貸款;
3、2020年底前到期的個人住房貸款;也就是說,如果符合這三種情況之一,就不受轉換的影響。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存量個人貸款的定價基準轉換原則上至8月31日結束。
若未在此前轉換,則銀行會自動調整為LPR浮動利率或固定利率,具體是哪種各家銀行標准不一。在8月31日之前,您可以選擇通過電子銀行或手機銀行進行辦理,這樣您就不用去櫃台,在電子銀行上確定即可。或者您也可以選擇挑個方便的時間到銀行櫃台辦理相應業務。
3. 2022lpr什麼時候開始執行
lpr利率轉換是從2019年10月8日開始執行的。在此之前,用戶申請辦理個人住房貸款通常是選擇期限在5年以上的基準利率商業貸款,用戶的貸款利息是銀行根據基準利率上浮或者打折來確定的。而增量房貸利率錨定lpr,lpr是每個月公布一次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拓展資料
1.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oan Prime Rate, LPR)是由具有代表性的報價行,根據本行對最優質客戶的貸款利率,以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加點形成的方式報價,由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計算並公布的基礎性的貸款參考利率,各金融機構應主要參考LPR進行貸款定價。 現行的LPR包括1年期和5年期以上兩個品種 。LPR市場化程度較高,能夠充分反映信貸市場資金供求情況,使用LPR進行貸款定價可以促進形成市場化的貸款利率,提高市場利率向信貸利率的傳導效率。
2.2020年8月12日,工行、建行、農行、中行和郵儲五家國有大行同時發布公告,於8月25日起對批量轉換范圍內的個人住房貸款,按照相關規則統一調整為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定價方式。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1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7%,5年期以上LPR為4.6%。
3.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由各報價行於每月20日(遇節假日順延),以0.05個百分點為步長,向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提交報價,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後算術平均,向0.05%的整數倍就近取整計算得出LPR,於當日9時30分公布,公眾可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和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查詢。現行的LPR包括1年期和5年期以上兩個品種。
4. 2022年1月基準利率lpr
從2020年3月1號起,全部的房貸都將實行LPR+基點的模式進行貸款,並且LPR利率由央行每月調整一次,所以必須每月關注LPR利率。2022年1月,LPR利率:4.65%。
拓展資料:
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這個是商業銀行對其最優質客戶執行的貸款利率,其他貸款利率可在此基礎上加減點生成。
貸款基礎利率的集中報價和發布機制是在報價行自主報出本行貸款基礎利率的基礎上,指定發布人對報價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形成報價行的貸款基礎利率報價平均利率並對外予以公布。
LPR利率全稱為央行基礎利率LPR,意思是央行推行以lpr利率為貸款定價基準利率,各銀行只能在此利率上加碼,而不能下調。
而LPR利率是以18家銀行共同報價,去掉一個最高值和一個最低值,再取平均值得出的數值。
LPR利率取決於一個市場供需關系的平衡過程,並不是說利息一定會降,相反,市場化定價,這個利率既有可能降低,也有可能提高。
LPR利率多久調整一次。一般情況下,LPR利率每月公布一次,公布時間為當月20日9:30,可通過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官網和央行官網查詢。
此外,購房者也需要注意基準利率,這是一種貸款指導性利率,一般來說,銀行提供的貸款合同,其利率是在基準利率上下浮動的。
但基準利率和LPR利率,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利率,購房者在遇到的時候,要注意區分。
如果下一年LPR利率下降,則實際利率就會下降。反之,如果LPR利率上升,則實際利率會上升。
如果自己預期未來LPR利率會不斷下降,那麼選擇轉換為LPR利率就比較合適。如果自己認為以後LPR利率可能會上漲,那麼選擇為固定利率,就不會受到利率上升的影響。
2019年10月8日開始執行。個人住房貸款─般都是5年期以上的商業貸款,在此之前,錨定基準利率,按基準利率上浮或打折。
2019年10月8日以後的增量房貸利率錨定LPR,LPR是每個月公布一次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5. 一文全看懂!換錨LPR後 我們會迎來0利率時代嗎
(作者:杭州客,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地產杭州客」,鳳凰網房產已獲授權)
01
「能不能寫一個普通人能看懂的LPR?」 在周六那篇《影響億萬人!央行宣布房貸「重新定價」,利率下降通道已打開》文章中,有網友留言。
央媽周末放的這個超級大招,讓LPR從此走入千家萬戶,走入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 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一個劃時代的轉變。 就行業意義而言,它意味著中國傳統的基準利率時代大踏步邁入市場利率時代。
就影響意義而言,它意味著我們每個人的金融行為,開始有了一個全新的坐標。
它跟我們每個人的錢袋子都息息相關,因此,我們有必要對這一新事物——對絕大部分人來說——進行一個徹底、全面的了解。
02
在普及LPR概念之前,我們有必要更詳盡地了解,這次存量貸款全面換錨的背景。 在上一篇稿子中提到,央行在今年8月25日曾經發布過第16號公告,要求從今年10月8日起,新的住房貸款合同利率以LPR定價,不再是原來的基準利率定價。 而在12月28日的發文中,則明確規定—— 自2020年1月1日起,各金融機構不得簽訂參考貸款基準利率定價的浮動利率貸款合同。 這也就意味著,從1月1日也就是後天開始,中國的新增金融貸款合同,將只有兩種:
1,直接約定具體利率並且以後不再浮動變化的固定利率合同;
2,以LPR為基準的浮動利率貸款合同。
對絕大部分人而言,基準利率開始走入歷史。
然而,大家知道,我們以前幾乎所有的貸款,都是以基準利率為錨的。比如,基準利率打7折,基準利率上浮10%等。
據統計,光截止2018年底,中國的存量房貸就有25.8萬億。這還只是房貸,整個存量貸款,更是百萬億級。要知道,這百萬億的存量貸款,簽的都是以基準利率為定價錨的合同。
03
如果存量貸款利率不換錨,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從2020年開始,會出現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一方面,新增的貸款,全部是以LPR為基準的。
另一方面,還有百萬億級以基準利率為錨的存量貸款。 設想一下,假如到2021年,LPR五年期利率從現在的4.8%降到4.0%,而基準利率則沒有變化 (2015年7月24日之後到現在一直沒變) ,還是4.90%。
這個時候,如果李雷的按揭是存量貸款,而韓梅梅的按揭,則是2020年之後的LPR貸款。 那就意味著,在李雷的基準利率沒有上下浮,而韓梅梅的LPR也沒有加減點的情況下,
同樣的按揭貸款,僅僅因為定價錨的不一樣,前者要付4.8%的利息,後則則只要4.0%的利息。
你覺得,李雷同學不會覺得不公平嗎?不會大聲強烈地去抗議嗎?
前面說了,李雷可不是一個人,而是百萬億級存量貸款背後極其龐大的群體。
04
那麼,有同學也許會問,難道就不會出現另一種相反的情況,到2022年時,LPR還是4.8%,而基準利率已經下降到4.0%了。
很多人擔心,會不會換成LPR之後,基準利率反而比LPR降得更多?
杭州客可以肯定地回答,這種情況絕無可能。 大家可以想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所有貸款人遵照央媽的指示,將名下的貸款合同由基準利率轉換成LPR (或固定利率)後,央媽很快就將基準利率降到LPR以下,你覺得,央媽敢這么明目張膽地給如此之眾的同學們挖坑嗎? 央媽還是親媽嗎? 再說,2020年之後,所有新增貸款都是固定利率和LPR利率,基準利率差不多將走入歷史了。
05
那麼,有人肯定會有很大的疑問,為什麼在中國運行了數十年的基準利率,會猛然走入歷史。 而這個讓很多人感到橫空出世不明覺厲的LPR,又是何方神聖? 事實上,LPR並非橫空出世,而是早在2013年就有了。
當年,央行發布消息稱,
為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完善金融市場基準利率體系,指導信貸市場產品定價,10月25日,貸款基礎利率(又名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oanPrimeRate,簡稱LPR)集中報價和發布機制正式運行。
LPR與基準利率的最大區別就在於,
LPR是市場利率,而基準利率是官定利率。
為了便於理解,舉個不一定很准確的例子。濱江集團評級、徵信都很好,各家金融機構為了爭取這個優質客戶,紛紛給予其最優惠的利率報價。那麼,綜合這些銀行的利率報價,通過加總、平均,就可以得出一個貸款基礎利率,這就是LPR。
所以,LPR是有一個報價銀行團的。最早的時候,只有7家,現在已經擴展到18家了。
可以更簡單地理解,18家攤販都賣白菜,每個攤販都一個自己的白菜報價,綜合這些報價,就可以得出白菜的市場價。這就類似於LPR機制。 那麼,基準利率是什麼呢?就是國家規定一個白菜價。
06
大家是不是明白了,基準利率向LPR的並軌,實質是為了更全面、徹底地推進利率市場化。 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 舉個例子。大家知道,現在五年期的存款基準利率是2.75%,而同樣期限的貸款基準利率是4.90%。 銀行有2.15%的息差。當然,每家銀行實際執行的存貸款利率,會根據央行的基準利率進行浮動。 當LPR全面推行,央行的基準利率不再是貸款的錨定參照。那麼,各家銀行為了競爭儲戶存款,是不是有可能報出更低的貸款利率以增加吸引力?
那麼,當貸款利率降低,存貸息差收窄,銀行是不是得通過改善管理等各種方式增強自身的經營能力?
利率的市場化,實際上推進的是金融機構乃至整個金融體系的市場化。整個金融市場的競爭效率和資源配置,將因此而得以提升。
唯如此,中國的金融市場才能更好地全面參與並贏得全球競爭。 這是中國走向大國崛起必須走過的一道重要門檻。
07
往小里說,因為中國利率市場化進步非常快,商業銀行間市場利率跟基準利率已經脫節了。 3個月SHIBOR (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 由2018年5月末的4.33%下行至目前的3.021%,而 銀行的貸款利率,卻幾乎沒怎麼 下 降,商業銀行仍然依賴基準利率對貸款進行定價。 這就導致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嚴峻。 換句話說,商業銀行融來的錢,利息越來越低,但對外貸款的利息,卻依然高高在上。 這對於當前的經濟維穩,國家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都非常不利。 央媽全面推行LPR,就是為了改革貸款利率的形成機制,讓降准、降息更好地傳導並惠及實體經濟。
08
回到地產行業。 前面那篇文章有一位同學留言——
[原來簽的7折,基準利率為4.9%,實際是3.43%。而目前LPR是4.8,如果lpr下降到1.37,實際利率就是0了。]
確實啊,目前的存量按揭中,還有大量7折、8折等上一批房產救市周期時的折扣利率。
這批同學將會是LPR轉換的更大受益者。 舉個例子,按央行公布的轉換機制,
[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加點數值應等於原合同最近的執行利率水平與2019年12月發布的相應期限LPR的差值]。
7折貸款,目前的實際利率是3.43%。轉換成LPR的話,應該是4.80%-3.43%=1.37%。 也就是說,新的LPR合同,應該是LPR減137點。
因為是固定減點,所以,當分母值LPR越小時,實際折扣率會更大。
簡單地計算,當LPR為3.74時,實際的折扣已經是0.5折了,遠遠小於當初的基準利率的0.7折。 理論上,當LPR降到1.37%時,你的貸款利率已經為0了。 不要認為LPR降到1.37%好像不太可能,只要看到日本和西方發達國家的0利率和負利率,你就知道,這一天可能並不會太遙遠。
6. 國家降息房貸會降嗎
很可能會下降,這對有貸款需求的個人和企業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一、央行將7天期的逆回購操作利率由此前的2.4%下調到了2.2%,下調了20個基點,對此央行解釋稱,此次利率下調是為了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我國的貸款利率已由定價機制改為了市場報價的方式後,央行便不再公布基準貸款利率,央行對市場貸款利率變成了間接干預。因為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是由央行公布的MLF加點方式形成的,所以央行調整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就可以引導市場貸款利率進行調整,因此很多專家都表示,逆回購利率的下調很可能會帶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調。
二、央行間接降息後,我國的貸款市場利率也有望下降,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是我國央行在2019年8月推出的,簡稱LPR利率,LPR利率並不是央行直接公布的,而是根據18傢具有代表性的商業銀行市場對自己銀行優質客戶的貸款利率報價進行計算而得到的,這個利率並不像央行基準利率一樣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每月會公布一次,LPR降低,那麼貸款利率就會隨之下降,相反的LPR上升,那麼貸款利率也會上漲。目前LPR有兩種期限,分別是5年以內期,5年以上期,從央行第一次公布LPR到2020年3月20日,央行已經公布了7期LPR利率,從以往的數據來看,LPR總體稱下降趨勢。那麼受此次逆回購利率下調的影響,4月20日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很可能會再次下降,這對有貸款需求的個人和企業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三、央行降息是降的基準利率,即對整個信貸市場的指導利率。商業銀行的利率會根據不同的地區不同的貸款種類以基準利率為基礎上下浮動。目前中國的基準利率自2015年10月調整以後已經保持數年沒有發生變化。各個商業銀行具體執行的房貸利率都是根據市場流動性的松緊程度來做調整。中國的貨幣和銀行信貸政策可以看做是以總量控制為主,讓市場自己形成價格(利率)。因此未來央行不大可能直接做出大的利率調整,更多地是通過調整准備金率,回購或逆回購以及各種創新的借貸便利來進行調控,這些都會影響銀行的銀根松緊,進而影響實際貸款的利率。
7. 中國最新的關於貸款基準利率LPR的進展+你的住房抵押貸款的錨定利率選擇
中國最新的關於房屋貸款的基準利率,我肯定會選擇我們最新的這一款愛情選擇的。
8. 政治局會議定調降低貸款利率,但降息恐怕不會來得那麼猛
國內疫情得到初步控制後,復工復產正在展開,此前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今年前兩個月的經濟數據,而為全年經濟目標和宏觀政策定調的「兩會」時間推遲,在特殊的時間節點,上周五的政治局會議所傳遞的信息尤為重要。
3月27日,中央召開政治局會議確定了下一步政策的方向,其中包括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並宣布了正在研究中的包括發行特別國債、提高赤字率、增加專項債發行、引導貸款基準利率以及刺激消費等一攬子的宏觀政策。
在貨幣政策方面,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此前通常把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放在第一位,而此次政治局會議則將「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擺在首位。
在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們看來,會議釋放了明確信號,定調接下來貨幣政策調控最核心的任務:降貸款市場利率。預計LPR將會進一步下調,至於市場呼聲一直比較大的降低存款基準利率,在這次政治局會議之後,似乎更近了。
盡管如此,由於疫情在境外快速蔓延,國際經濟和金融市場動盪加劇,中國如何能「咬定青山不放鬆」,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一隻穩定力量,需要決策者牢牢把握貨幣政策的節奏和力度。不少專家認為,央行不會快速、大幅降息。
「在第二輪復工復產、經濟復甦階段,中國同樣需要快速採取有效措施。想要達到這個目的,不是簡單地降息、寬利率就能解決。」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定調繼續降低LPR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這是此次政治局會議確定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基調,和之前對比並沒有發生改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會議關於貨幣政策的表述將「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放在提綱挈領的位置,這與前一晚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上提到的「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內涵一致。同時,會議進一步提出了「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以及「疏通傳導機制」。
隨著「戰疫」進入經濟保衛戰,如何鼓勵銀行向實體經濟讓利,進一步解決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是宏觀政策希望解決的關鍵。
國家統計局3月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受疫情影響同比下降38.3%。渣打中國中小企業信心指數(SMEI)最新一期調查結果顯示,3月中小企業經營活動尚未恢復至正常水平。3月SMEI經歷2月驟跌至40.5的谷值後,雖回升至49.6,但仍位於收縮區間,表明復甦步伐相對較緩。
渣打報告認為,當前中小企業生產經營中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復工復產成本高,需求不足、訂單流失是最大的擔憂,其次為供應鏈受沖擊和現金流不足。
在分析人士看來,根據此次政治局會議的定調,接下來LPR大概率會進一步走低,同時,市場呼聲比較大的降低存款基準利率,似乎也更近了。
海通宏觀團隊分析認為,「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意味著未來LPR仍有下行空間。另一方面,「疏通傳導機制」意味著融資成本下行不能僅依靠下調MLF(中期借貸便利)來解決,也需要商業銀行降低對短期利潤增長的過高要求,向實體經濟讓利。
去年8月,央行推進貸款利率市場化改革,改革後LPR參考MLF,貸款利率錨定LPR。LPR下行的主要驅動因素為MLF利率下降、銀行資金成本下降等。去年四季度以來,央行通過一系列總量的、結構性的工具來降低貸款利率,目前1年期和5年期LPR相比改革前的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下降了30bp和15bp。
不過,本月在全球一輪降息潮中,央行只有定向降准卻沒有調降MLF利率,3月20日LPR沒有如預期般下調。市場有觀點分析,這說明降准已經不足以驅動銀行降低負債成本,需要直接調降存款基準利率。
野村證券近期宏觀研究報告稱,目前銀行凈息差已經非常低或是本次LPR保持不變的主要原因。
該報告認為,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央行已經採取了一系列貨幣政策工具來改善流動性,銀行間的流動性狀況在近幾個月有明顯改善,但是銀行凈息差卻維持在2018年三季度以來2.2個百分點的水平,而且由於中小微企業受疫情沖擊巨大,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還面臨壞賬攀升的風險。這正是LPR報價沒有持續下調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從去年四季度開始,LPR已經多次下調,「如果短期內落差進一步擴大,會給銀行業帶來較大的階段性壓力。」連平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在他看來,緩步推進LPR下調可能更好。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分析師溫彬認為,後續可能通過降低存款基準利率的方式為LPR下行創造空間,3月監管層對結構性存款利率的治理可能就是為降低存款基準利率做鋪墊。
野村證券預計,未來幾周央行可能會分別下調1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和1年期MLF中標利率各25個基點。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和世界經濟產生更劇烈的沖擊,降息幅度將分別擴大至50個基點。
政治局會議定調之後,市場認為,短期內4月上旬或許就是「降息」的關鍵窗口。
不會大幅降息
進一步降低貸款利率是明確的方向,但是全面、快速、大幅降息,並非央行的意願。
「在第二輪復工復產、經濟復甦階段,中國同樣需要快速採取有效措施。想要達到這個目的,不是簡單的降息、寬利率就能解決。」謝亞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邁克爾·佩蒂斯在接受境外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央行不會大幅降息,也不太可能讓人民幣貶值。外資流入使中國成為更大的消費國而非出口國,中國能為世界創造需求。
現階段,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快速蔓延,全球經濟增長前景急劇惡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上周表示,相比於發達國家,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和低收入國家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尤其是資金外流和欠發達國家債務風險等問題。
因此,中國當下需要通過維持幣值的穩定和一定的境內外利差,來吸引資金的流入。
在近期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外匯局副局長宣昌能介紹稱,目前,境外主要經濟體紛紛進入0利率甚至負利率區間,我國的貨幣政策仍處於常態區間,和境外保持了較大的利差,增強了人民幣作為全球資產配置的價值和吸引力。
從這一角度而言,央行沒有大幅降息的理由。
同時,匯率也是制約央行大幅降息的因素之一。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一季度例會上明確了「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是下一階段貨幣政策的目標之一。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在近期的發布會上亦明確表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未來預計還是在「7」附近上下波動,有貶有升,繼續雙向浮動。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幅1.88%,遠遠小於其他非美貨幣,人民幣匯率指數CFETS有所升值。即便是近期「美元荒」情況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頂住了壓力。
近日來,中國央行官員在多個場合強調,將會積極參與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合作,維護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穩定。「從匯率角度,中國已經起到了穩定器的作用。」謝亞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另外,從實體經濟的角度,一味的寬利率未必能夠發揮有效的作用。
「現實中,如果企業不能完全復工復產,光發貸款也沒有用。這不是靠政策降息降准就能夠解決的。」謝亞軒表示。
從宏觀政策發力到微觀實體經濟響應並不會一揮而就。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疏通傳導機制」。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也要求,「下大力氣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繼續釋放改革促進降低貸款實際利率的潛力,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
謝亞軒建議,人民銀行可以從MPA(宏觀審慎評估)考核方面,加大對銀行的指導。同時,銀保監會也需要有響應的政策支持,幫助企業和家庭早日從疫情中恢復,經濟的活力才能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