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審批流程 » 偽造他人身份證貸款
擴展閱讀
有銀行貸款360還能借嗎 2025-02-02 08:34:30
汽車無息貸款要求抵押 2025-02-02 08:24:42

偽造他人身份證貸款

發布時間: 2022-11-30 00:57:26

㈠ 冒用他人身份貸款刑法上怎麼認定

冒用他人身份證貸款屬於合同詐騙罪。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一、貸款詐騙罪的立案標准
1、單位不能構成貸款詐騙罪。
根據刑法第三十條和第十三條的規定,單位不構成貸款詐騙罪。對於單位實施的貸款詐騙行為,不能以貸款詐騙罪定罪處罰,也不能以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對於單位十分明顯地以稚法佔有為目的,利用簽訂、履行借款合同詐騙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符合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定的合同詐騙罪構成要件的,應當以合同詐騙罪定罪處罰。
2、要嚴格區分_款與貸款糾紛的界限。
對於合法取得貸款後,沒有按規定的用途使用貸款,到期沒有歸還貸款的,不能以貸款詐騙罪定罪處罰;對於確有證據證明行為不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因不具備貸款的條件而採取了欺騙的手段獲取貸款,案發時有能力履行還貸義務,或者案發時不能歸還貸款是因為意志以外的原因,如因經營不善、被騙、市場風險等,不應以貸款詐騙罪定罪處罰。
二、貸款詐騙罪報案材料有哪些
1、涉嫌人貸款時貸款合同,審查、審批材料等。
2、涉嫌人所使用的虛假經濟合同,虛假證明文件、編造的引進資金、項目材料等。
3、涉嫌人使用作擔保的虛假產權證明或重復擔保的抵押物價值評估材料。
4、提供涉嫌人獲取貸款後,證明貸款資金去向,用途的匯票、支票、本票等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七十五條之一 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票據承兌、信用證、保函等,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特別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㈡ 冒用他人身份證貸款犯什麼罪

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十七規定: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第十八條規定: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本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所列行為之一,從事犯罪活動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㈢ 盜用他人身份信息去貸款是什麼罪

法律分析:盜用信息貸款、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若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㈣ 被人冒用身份證貸款怎麼辦

被冒用身份證貸款可以向公安機關報警,因為冒用他人身份證屬於違法行為,可以通過公安機關找出冒用人。同時由於銀行給冒用人辦理業務,所以銀行需要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
《居民身份證法》第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㈤ 冒用他人身份貸款銀行要負責嗎

法律分析:居民身份證是證明居民身份的有效證件,表示「我是誰」,只能由所有人使用,既不允許隨意出借給他人,也不允許使用他人的。銀行或者信貸公司不能僅憑居民身份證就認定個人身份。如果是委託辦理貸款,應另行出具授權委託書,寫明委託的事項、委託許可權和范圍。如果被人冒用身份證貸款,身份證所屬人要承擔沒有保管好證件的責任,會依《治安管理處罰條例》進行處罰。但是如果使用他人身份證貸款,則需要承擔惡意騙貸等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並處二百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一)使用虛假證明材料騙領居民身份證的;(二)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證的。

第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第十八條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本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所列行為之一,從事犯罪活動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 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泄露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居民身份證記載的公民個人信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千元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單位有前款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有前兩款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㈥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貸款犯法嗎

法律分析: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貸款是犯法的。合同詐騙罪,知道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其構成要件:1、本罪的客體:國家對經濟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財產所有權。對象是公私財物;2、主體:個人或單位均可構成;3、客觀方面:表現為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以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㈦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貸款

法律分析:冒用他人身份貸款,根據具體的情況可以構成騙取貸款罪或者貸款詐騙罪。具體如下:

1、如果行為人冒用他人身份貸款,有歸還的意願,便沒有非法佔有的目的,那麼該行為應定性為騙取貸款罪。

2、如果行為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的,那麼應定性為貸款詐騙罪。

騙取貸款罪是指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量刑標准:

1、犯本罪的,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如果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特別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貸款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行為。量刑標准:

1、犯本罪的,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2、如果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七十五條 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票據承兌、信用證、保函等,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特別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一百九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的;

(二)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的;

(三)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的;

(四)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