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審批流程 » 貸款重組的流程
擴展閱讀
如何綁定公積金貸款 2025-02-12 20:20:30

貸款重組的流程

發布時間: 2022-06-05 19:34:39

Ⅰ 貸款重組的注意問題

商業銀行為了降低客戶違約風險引致的損失,而對原有貸款結構(期限、金額、利率、費用、擔保等)進行調整、重新安排、重新組織的過程。貸款重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是否屬於可重組的對象或產品
②為何進入重組流程。
③是否值得重組,重組的成本與重組後可減少的損失孰大孰小。
④對抵押品、質押物或保證人一般應重新進行評估。
貸款重組的流程:
第一,成本收益分析。
第二,准備重組方案。
第三,與債務人磋商和談判,並就貸款重組的措施、條件、要求和實施期限達成共識。

Ⅱ 貸款重組的重組方案

貸款重組方案應包括以下基本內容:
(一)貸款重組條件和效果的評估。通過審查借款人提供的資料和項目具體情況,對該項貸款是否符合貸款重組基本條件,重組能否對借款人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產生積極影響,能否維護銀行債權、促進貸款回收等進行客觀評價和分析預測,為貸款重組決策提供依據。
(二)降低風險的措施。主要包括:
1.將貸款轉移給具有良好資信和清償能力的新借款人;
2.增加或更換擔保人、改變擔保方式;
3.接受借款人以實物資產抵償部分貸款;
4.其他降低風險的措施。
(三)貸款結構的調整。主要包括:
1.貸款期限的調整;
2.貸款償還的安排;
3.重組貸款的適用利率;
4.其他事項。

Ⅲ 個人貸款展期重組的基本原則

個人貸款展期重組的基本原則有有效重組原則、規范操作原則、適當寬讓原則。不能按期歸還貸款的,借款人應當在貸款到期日之前,向貸款人申請貸款展期。是否展期由貸款人決定。申請保證貸款、抵押貸款、質押貸款展期的,還應當由保證人、抵押人、出質人出具同意的書面證明。
一、個人貸款展期重組的基本原則
1、有效重組原則:貸款重組能夠對降低信貸風險和減少貸款損失產生積極效果。
2、規范操作原則:貸款重組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的條件和程序進行操作和審批。
3、適當寬讓原則:貸款重組可以在政策允許范圍內實行一定的寬讓,以利於促進貸款的回收。
二、貸款展期
是貸款到期不能歸還,經批准辦理延長歸還時間的手續。貸款到期就要歸還,是企業必須遵守的信用原則,也是銀行加速信貸資金周轉的前提條件。如企業遇有特殊情況,確實無法按期還款時,應提出申請,說明情況,經銀行審查同意後,可延長還款時間,但需辦理轉期手續,否則按逾期貸款處理。保證貸款的申請展期,還應出具貸款保證人同意展期並繼續擔保的書面證明。貸款展期不得低於原貸款條件。短期貸款展期不得超過原貸款期限;中期貸款展期不得超過原貸款期限的一半;長期貸款展期最長不得超過3年。客戶未申請展期或申請展期未得到批准,其貸款從到期日次日起,轉入逾期貸款賬戶。
綜上所述,個人貸款的展期時間銀監會在2010年2月發布的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中規定,一年以內的個人貸款,展期期限累計不得超過原貸款期限,一年以上的個人貸款,展期期限累計與原貸款期限相加,不得超過該貸款品種規定的最長貸款期限。

Ⅳ 貸款重組是什麼意思

貸款重組(全稱為重組後的貸款)是指銀行由於借款人財務狀況惡化,或無力還款而對借款合同還款條款做出調整的貸款。
拓展資料
在國有企業改革、經濟結構調整、金融風險化解的進程中,重組貸款越來越成為熱門的話題。重組貸款實際是貸款銀行與借款人之間債權債務重組的一種非凡形式,指由於借款人財務狀況發生惡化,無力償還到期貸款本息,貸款銀行按照與借款人達成的協議或法院的裁決,做出部分權益讓步,同意修改還款條件的行為。
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中,一些企業因自身經營治理不善或受外部經濟、金融、社會、法律環境等不利因素的影響,盈利能力下降,甚至發生經營虧損,資金周轉困難,難以按時償還到期貸款本息。若按我國現行法律規定,貸款銀行有權向法院起訴,申請以借款人抵押物或破產清償債務,這是產生重組貸款的前提條件。
在大多數情況下,貸款銀行深知申請執行借款人抵押物或破產對己並非有利,首先是抵押物變現存在困難,各項變現費用支出、價值損耗折扣難以估計。即使借款人進入破產程序,也會因為訴訟費用高、清算時間長、過程復雜、執行難度大等等,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不可能如數收回貸款本息。出於保全資產的目的,貸款銀行往往同意做出部分讓步,以最大限度地維護債權、控制風險、減少損失。
一定時期內,政府為了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減輕企業負擔、促進經濟增長,同時為了維護社會的穩定、避免激化矛盾,非凡是地方政府從保護地方經濟利益的角度出發,經常牽頭組織企業的債務重組,對銀行做工作。借款人上級主管單位通常也會申請外部整頓,促成借款人和貸款銀行達成和解協議。由於政策導向的影響和經營環境的限制,銀行不得不犧牲局部利益,引發了重組貸款的大量產生,這種情況最為典型的就是前一階段許多地方實行的「僨轉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