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20年11月交通銀行貸款放緩了嗎
不止交通銀行如此,各家銀行每年到11月幾乎都這樣,今年尤為緊張,耐心等待吧,12月1號以後應該就可以了。
B. 銀行貸款審批通過後銀行會放貸嗎
您好,只要能通過審批的話銀行就會放款的,請悉知。
C. 年底銀行貸款審批會放鬆還是收緊
平常相比較,會收緊,確實會慢一些。年底銀行會開始處理年終報表、計算損益,而且到了年底銀行的信貸環境會比較緊張,所以放款的速度會變慢,但並不是說會停止放款
一;銀行一詞,源於義大利Banca,其原意是長凳、椅子,是最早的市場上貨幣兌換商的營業用具。英語轉化為Bank,意為存錢的櫃子。在我國,之所以有"銀行"之稱,則與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相關。在我國歷史上,白銀一直是主要的貨幣材料之一。"銀"往往代表的就是貨幣,而"行"則是對大商業機構的稱謂。把辦理與銀錢有關的大金融機構稱為銀行,最早見於太平天國洪仁_所著的《資政新篇》。一般認為最早的銀行是義大利1407年在威尼斯成立的銀行。其後,荷蘭在阿姆斯特丹、德國在漢堡、英國在倫敦也相繼設立了銀行。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銀行得到了普遍發展。在17世紀,一些平民通過經商致富,成了有錢的商人。他們為了安全,都把錢存放在國王的金庫里。這里要注意,那個時候還沒有紙幣,所謂存錢就是指存放黃金。因為那時實行"自由鑄幣"(Free coinage)制度,任何人都可以把金塊拿到鑄幣廠里,鑄造成金幣,所以鑄幣廠允許顧客存放黃金。但是很不幸,這些商人沒意識到,鑄幣廠是屬於國王的,如果國王想動用鑄幣廠里的黃金,根本無法阻止。1638年,英國的國王是查理一世(Charles I),他同蘇格蘭貴族爆發了戰爭,為了籌措軍費,他就徵用了鑄幣廠里平民的黃金,貸款給國王。雖然,被徵用的黃金最終都還給了原來的主人,但是商人們感到,鑄幣廠不再安全了。於是,他們把錢存到了金匠(Goldsmith)那裡。金匠就為存錢的人開立了憑證,以後拿著這張憑證,就可以取出黃金。很快地,商人們就發現了,需要用錢的時候,根本不需要取出黃金,只要把黃金憑證交給對方就可以了。再後來,金匠恍然大悟,原來自己開立的憑證,居然具有貨幣的效力!他們抵抗不了誘惑,就開始開立"假憑證"。但是神奇的是,只要所有客戶不是同一天來取黃金,"假憑證"就等同於"真憑證"。這就是現代銀行中"准備金制度"的起源,也是"貨幣創造"機制的起源。銀行體系可以將信用貨幣的數量放大,實物貨幣就做不到這一點。此時是17世紀60年代末,現代銀行就是那個時候誕生的。
D. 房貸松綁了部分銀行房貸適度調整,保障剛需購房需求
房貸到底放鬆了嗎?澎湃新聞采訪多名從業人士後了解到,由於交易量下降等因素,目前房地產按揭貸款發放的速度確實有所提升,告別了前期「半年還拿不到貸款」的情況。
「整體趨勢是在向好的。」這是多個房地產中介的感受。
太平洋房屋一門店業務主管告訴澎湃新聞,目前放款的時間略有縮短。按照此前的操作經歷,其經手的客戶在今年3月份過完戶後,按揭貸款在今年10月份才收到。不過,其10月份操作的案例中,審批用時兩周左右,放款則在兩個月左右。
另一方面,此前積壓的貸款申請也在逐步批放。「我4月份的案子,貸款終於下來了」。上海一房地產經紀人說道。貸款信息顯示,224萬元貸款金額已由中國農業銀行於2021年11月11日發放。
中國建設銀行一名個貸經理表示,目前按揭貸款的放款速度較之前稍有加快,「審批跟原來的時間差不多,放款需要排隊,符合條件後大概在兩個月左右放款。」
不過,據澎湃新聞了解,目前國有大行中,多數銀行未現明顯調整。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的個貸經理均表示,在上海的按揭貸款放款速度並未有明顯變化,仍需半年左右。
「現在每家銀行的具體情況還不太一樣,目前我行放貸暫無明顯變化,還是6個月左右。」中國銀行一個貸經理說道。
另有某股份制銀行的一名信貸部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目前該行的放款時間還維持在半年左右,審批時間大概在三個星期左右。「主要是放款的時間不確定,現在需要排隊,而申請貸款每個月都有積壓,所以放款的時間會比較久。」
另一名國有大行人士表示,現在並不是放鬆貸款,只是在逐漸回歸到此前的常態而已。
澎湃新聞了解到,房貸發放速度加快一定程度上是由於近期樓市成交量下降,按揭貸款申請總量變少了,使得原本積壓的情況大大緩解。
不過,從數據上來看,房地產貸款的發放確實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11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10月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7.7萬億元,當月增加3481億元,較9月多增1013億元。這是央行首次公布個人住房貸款的月度數據,以往個人住房貸款數據只在每季度公布的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中出現。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截至目前,房貸數據的確走出低谷,但是10月數據中房貸並沒有明顯的放鬆,房貸額度也沒有明顯增加。目前更多隻是因為市場需求下降導致的房貸相對緩和,但貸款需求的積壓依然嚴重。
張大偉進一步解釋稱,目前二手房市場需求銳減,貸款的人相對就會變少。簡單地說就是本來一個月准備了100個人貸款,市場火熱的時候有200個人貸款,自然就積壓下來了,但現在市場降溫後,很多城市成交一個月只有50人,所以排隊很可能會加快,這不代表信貸寬松。
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9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額1.57萬億元,低於2020年及2019年同期,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調15.8%。業內人士認為,2021年樓市調控影響全面顯現,市場連續3個月出現同比下調。
11月12日,《經濟日報》評論文章指出,無需過度解讀10月個人住房貸款增加。這是對此前部分地區、部分銀行房貸從緊的適度調整,其目的是保障剛需、滿足居民合理購房需求,進而穩定市場預期。房地產信貸平穩有序投放不會變,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不會變。
不過,有經紀人反饋,目前上海的銀行貸款評估時給的估值會高一點,但目前來看,動靜還不大。
今年三季度,上海市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曾發布《「三價就低」房貸新政下避免交易糾紛的幾點提示》,彼時提到案例:某消費者於8月7日簽訂房屋交易合同,此後申請房貸時,銀行最終審批的貸款額度從預估的545萬元降低為268萬元。277萬元的巨大資金缺口使其無力繼續履行合同,損失定金的同時更可能面臨巨額的違約金。也就是說,彼時,銀行貸款的評估金額僅為網簽價的50%。
「之前一套400萬元左右的房源,銀行的評估價格僅在200萬元或200萬元出頭。現在評估價格略有上調,但貸款人仍然很少能按交易金額進行足額貸款。」上海浦東一地產經紀人說道。
E. 多地調高銀行房貸集中度上限 房貸管控會放鬆嗎
近兩日,各地陸續上調房地產貸款集中度上限的消息在市場發酵。據媒體報道,廣東、海南、上海、浙江等地已下發當地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相關管理要求的通知,對當地法人銀行考核上限予以上調。相應政策將對各地銀行的房貸投放額度帶來直接影響。另據北京商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山東銀保監局與央行濟南分行日前聯合下發通知,將轄區城商行、民營銀行房地產貸款集中度標准上限調高2.5個百分點。
據悉,山東此次安排調高轄區城商行、民營銀行房地產貸款集中度上限2.5個百分點,是考慮後續規范非標投資業務和表外理財業務,為資金實際投向房地產領域但短期內無法收回,確需回表處理的,留出必要空間。根據要求,日常城商行、民營銀行房地產貸款集中度依然按照原標准,存量房地產業務超過原標準的銀行,要在確保穩妥的前提下積極進行壓降;未超過原標準的銀行,要依法合規審慎開展業務,嚴格控制規模盲目增長,切實防範授信風險。
此前,2020年12月31日,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劃定房地產貸款「兩條紅線」。《通知》明確對中資大型銀行、中資中型銀行、中資小型銀行和非縣域農合機構、縣域農合機構、村鎮銀行,共5檔機構分類分檔設置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
其中,第一檔的中資大型銀行的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分別為40%和32.5%;第二檔的中資中型銀行兩項佔比分別為27.5%和20%;第三檔的中資小型銀行和非縣域農合機構兩項佔比分別為22.5%和17.5%;第四檔的縣域農合機構兩項佔比分別為17.5%和12.5%;第五檔村鎮銀行分別為12.5%和7.5%。
而在彼時的《通知》中,已給各地監管部門對當地銀行適度調整留出了空間。《通知》指出,人民銀行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機構會同所在地銀保監會派出機構,可在充分論證的前提下,結合所在地經濟金融發展水平、轄區內地方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具體情況和系統性金融風險特點,以通知第三檔、第四檔、第五檔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要求為基準,在增減2.5個百分點的范圍內,合理確定轄區內適用於相應檔次的地方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要求。
近期多地紛紛提高部分銀行的房貸集中度監管上限有何影響,房貸管控是否會松動也引起業內關注。
對此,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指出,近日,多地開始出現差別化、小幅度上調銀行房貸集中度上限,主要是為緩解部分區域中小銀行經營壓力,近年中小銀行面臨疫情沖擊、市場競爭加劇、風險處置和監管環境變化等,部分中小銀行經營壓力較大;同時,這種調整也體現了監管彈性,根據各地中小銀行面臨實際情況進行「微調」。本次監管指標微調,主要集中在第三檔、第五檔小型銀行,且幅度有限,整體的房地產貸款監管指標框架穩定,國內房地產調控並未出現松動。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進一步表示,此次政策進一步體現了各地在積極落實房貸集中度政策,也說明不同銀行調整的空間不一樣,其中第一檔和第二檔的銀行普遍屬於房貸業務比重大、金融風險管控責任大的銀行,所以上限上調的空間不大。而對於一些中小銀行,尤其是和農村相關業務掛鉤的銀行,其貸款政策可以更為靈活。後續各地城鎮化和市民化過程中,部分銀行貸款上限提高,其支持進城購房等方面會更游刃有餘。類似政策下,不同銀行的房貸業務會有所變化,對於相關購房者來說,也需要積極了解各地銀行貸款政策,減少貸款辦理的風險。大方向看,房價過熱的城市等所在銀行,其上限上調空間小;而信貸額度充裕的城市,上調的空間要較大。
談及後續房貸管控和發展趨勢,在周茂華看來,國內一二線等熱點城市房地產具有一定風向標作用,同時,這些城市的房價已經處於高位,這些城市調控政策將繼續保持,並加快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國內樓市「房住不炒」、「穩」是主基調。接下來,國內房地產信貸或保持適度增長,監管將落實此前出台的房地產「三條紅線」和銀行房地產貸款「兩條紅線」,各銀行房貸業務將出現分化。
F. 2020年個人住房貸款有什麼新的政策嗎
G. 農商銀行辦理房貸的審批嚴嗎
在農商銀行申請房貸審批難度是要看個人的情況的,在個人的資信良好,且可以承擔房貸的情況下,農商銀行房貸審批徵信是不會嚴厲的。但是如果個人信用信用記錄不好,或者銀行流水不符合要求,在農商銀行是不容易申請房貸,因為這種情況下的審批徵信是比較嚴厲的。
農行相關人士表示,貸款審批尺度沒有發生變化,既沒有趨嚴也沒有放鬆,對符合貸款准入條件的貸款,基本都能通過審批,批准率穩定在九成以上。總的來說,對於大家來說,銀行貸款的審批條件還是比較多的,大家在申請貸款的時候一定要事先了解清楚,搞清楚貸款的流程和條件,如果相關的資料齊全,辦理貸款還是很快的,不會超過半個月。
H. 郵政銀行房貸審核嚴不嚴 放款審核時間長嗎
房貸審核各個正規銀行標准基本差不多,不存在嚴不嚴問題,首先不可以有不良記錄,我們所謂的逾期記錄,不可以有。
其次主要圍繞兩點考慮,第一還款來源是不是充足,貸款目的是否真實。
放款審核時間不會太長,然後辦理抵押手續,正常來說一星期左右。
I. 2020年延長假期對房貸審批有影響嗎
沒有實質性影響,但是審核時間順延。
J. 被銀行通知「明年再來」,全國多城遭遇「房貸難」
近期,多地房貸收緊的聲音不絕於耳,有些地方的二手房貸款申請甚至「排到明年」。
克而瑞監控的30個重點城市中,半數以上城市新房放貸額度緊張,放款周期較上半年持續拉長,七成以上城市的房貸利率較上半年均有不同程度上調;二手房貸款方面,調研的23個城市放款周期基本在3-6個月,六成以上城市近乎「停貸」。
58安居客房產研究分院院長張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多地房貸收緊,受到「房貸兩道紅線」和「樓市成交持續上漲」兩方面因素影響。未來房貸是否會放鬆,還要看市場成交量的變化情況而定。
多地房貸額度緊張,放貸周期延長
近幾個月以來,多地銀行房貸額度緊張、放貸遲緩已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一線城市,房產貸款十分緊張。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上海各大商業銀行了解到,雖然貸款沒有停止,但審批和放款周期已經明顯拉長,短則3個月,長則半年。而且從7月24日起,上海首套房貸利率從4.65%調整至5%,二套房貸利率從5.25%上調至5.7%。
據此前央視財經報道,北京有購房者在申請房貸時被告知「貸款額度緊張」,具體放款時間不確定。甚至有人被銀行通知「明年再來」。
據了解,廣州商業銀行近期也上調了房貸利率。根據最新的LPR報價,目前廣州地區主流首二套房貸利率分別為5.85%以上和6.05%以上,遠高於其他一線城市。同時,放款時間延長。廣州部分銀行從網簽到放貸差不多要3-4個月時間。
熱點二三線城市的房貸情況也不輕松。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從今年6月放款周期來看,72個重點城市中,有46個城市房貸放款周期延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杭州、武漢、長春、鄭州、昆明、南寧、合肥、重慶、東莞、惠州、佛山、長沙、濟南等城市均出現二手房停貸或部分停貸現象,不少城市的房貸利率也出現多次上調。
據記者了解,蘇州的首套首貸利率升至5.9%-6.0%,二套房(貸款未結清)利率多數已破6%,且多家銀行的放款條件中對徵信要求十分嚴苛。
南京的首套房貸利率更已經達到5.95%,直逼6%大關,二套房貸利率最高已達到6.15%。當地的工行、農行、交行、華夏等銀行,被曝均因額度緊張首套房停貸,「在南京、合肥,申請房貸排隊都到了6個月以後,很多銀行還無法確定放款周期。」一位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克而瑞調研的30個熱點二三線城市信貸情況顯示,多數城市暫未感知到信貸放鬆帶來的影響,前期積壓的貸款申請也未得到集中放款。
此外,整體房貸利率仍延續上行走勢。據克而瑞調研數據,今年9月全國首套房平均房貸利率5.46%,較2020年底上漲23BP,二套房貸款平均利率5.83%,較2020年底上漲29BP。蘇州、衢州、太倉、信陽、駐馬店、南寧、桂林等首套房貸款利率已經高達6%以上,半數以上城市放款周期較上半年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延長。
同時,房貸整體審核也更加嚴格。如南寧、泰州、麗水等地,買房均需嚴格審核客戶資質,包括首付資金來源,個人還款能力等多項內容。
總體來看,目前3-6個月的放款周期已成為常態,如山東臨沂、濟寧、菏澤等地的放款周期高達半年以上;蘇州、泰州、鹽城等地的信貸端全面收緊,放款時間不定。
樓市成交量下滑,房貸或將放鬆?
商品房銷售額快速上漲也是導致各地銀行房貸額度緊張的重要原因。張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雖然7、8月份樓市成交在下滑,但因為集中供應的關系,今年上半年新房成交量非常多。」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8.9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7.7%;商品房銷售額為9.3萬億元,同比增長38.9%。二手房方面,據貝殼研究院數據,上半年二手房市場交易量比去年下半年增長12%,新房交易額創2016年以來同期最高。
央行發布的《2021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2.76萬億元,同比多增6677億元。其中,住戶部門貸款增加4.58萬億元。特別是,基本可以視作房貸的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增加3.43萬億元,相比去年上半年增長22.5%。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住戶部門新增中長期貸款佔新增人民幣貸款總量約26.9%,相比2020年同期上升約3.7個百分點。也就是說,26.9%的房貸佔比,遠遠超過了「兩道紅線」中,對小銀行17.5%的房貸比例限制,甚至也大大超過了對中等銀行的20%房貸比例限制。
9月10日,招商銀行方面在回復投資者「這一次二手房貸款額度收緊導致貸款無法下放的原因」時表示,年初以來,為進一步落實房住不炒,不少房地產火熱的城市進一步加碼了房地產限購、限貸等政策調控。同時,受監管部門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等影響,大部分銀行適當收緊了房地產貸款投放力度,但總體來看依然能夠滿足剛需人群的購房信貸需求。
雖然近期有市場消息稱「下半年貨幣政策將向寬信用轉向,推動銀行加碼信貸投放」,不過克而瑞調研結果顯示,截至目前,多地銀行尚未加大貸款投放額度。
「下半年,一些城市的成交量可能下滑,放貸量可能會有一定程度放鬆,會優先保障一手房房貸的放貸,發放節奏相對穩定。」張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