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別人冒用我的身份證辦理貸款怎麼辦
別人冒用他人身份證貸款的,由此造成的後果由銀行承擔,因為銀行沒有盡到審查的責任,法律明確規定不是本人使用身份證的,不能給予辦理業務,而銀行卻因為疏忽導致辦理了貸款,責任由銀行承擔。
【法律依據】
《居民身份證法》第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2. 如果有人冒用我的身份證照片拿去貸款,我應該怎麼辦
別人用自己身份證貸款,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首先,應當立即報案。
其次,積極與銀行溝通協商。
第一件事,就是有權要求銀行認定該合同無效。遭遇被貸款,合同上的簽字一定不是自己的,保留證據,可以做筆跡認定。如果該合同是銀行與貸款人串通簽訂的合同,被貸款人有權要求銀行認定被貸款人不知情的貸款合同無效。不僅如此,如果被貸款人一旦發現自己的存款被銀行抵扣,有權要求銀行退還被扣本息。如果因銀行拒不返還而引發訴訟,則應按照侵權之訴處理。
最後,可以要求銀行消除不良記錄。
不良信用記錄是對公民個人品德、信譽的綜合評價,涉及公民的名譽。如果因為身份證遺失,實際貸款人與銀行人員串通、弄虛做假等原因導致被貸款,且產生不良信用,被貸款人有權要求銀行消除不良記錄。
《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三條,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
3. 被人冒用身份證貸款怎麼辦
被冒用身份證貸款可以向公安機關報警,因為冒用他人身份證屬於違法行為,可以通過公安機關找出冒用人。同時由於銀行給冒用人辦理業務,所以銀行需要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
《居民身份證法》第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4. 有人冒用我的身份信息貸款了,我該怎麼辦
1、被假冒者應主動與辦理貸款和信用卡的銀行協商。 銀行拒不解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要求銀行承擔因審查不嚴造成的相應法律責任。
2、造假者要注意取證。 鑒於假貸的各類合同和證據均非本人簽字,可申請法律鑒定。
3、假冒名人不要聽信任何中介機構可以「粉飾」其信用記錄的謠言,選擇正規的法律程序解決問題。
拓展資料
用他人身份證貸款的貸款責任 :
居民身份證是證明居民身份的有效證件,意思是「我是誰」,僅供所有人使用。不得隨意借給他人或使用他人身份證。銀行或信貸公司不能僅通過居民身份證來識別個人。委託貸款的,應當另行出具委託書,載明委託事項、許可權和范圍。冒用身份證件出借的,由身份證件持有人承擔不留證件的責任,並依照治安管理規定處罰。但如使用他人身份證貸款,則需承擔惡意貸款詐騙等刑事責任。
身份證是每個公民的合法身份證明。別人借你的身份證到銀行借錢是合法的合同。合同的當事人是「您」和銀行。根據合同相對性原則,銀行只把你作為還款人。因此,建議不要將您的身份證件借給他人,以免引起訴訟,損害自己的利益。身份證被他人盜用的,應及時報警。
一般情況下,身份證被他人借用後,個人需要承擔的後果包括:
1、借款無爭議 通常,在身份證所有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其他人使用自己的身份證進行貸款。貸款到期後,銀行會上門要求當事人償還貸款金額;
2. 發生債務糾紛,採取法律行動 如果身份證的主人發現自己沒有貸款而是被「借」了,就會出現債務糾紛。一旦銀行起訴,就會以身份證持有人為被告。因此,如果發現個人被「出借」,應選擇第一時間報警;
3、承擔還款義務後收回 如果貸款不及時償還,銀行將直接起訴身份證的所有者。通常,由於缺乏有力的證據,身份證的所有者往往會在官司中敗訴。官司敗訴後,身份證持有人首先要承擔清償債務的義務。如果不及時償還,銀行將收回債務。
4.會產生信用污點 如果實際借款人未能按時還款,由此產生的信用污點將記錄在身份證持有人的名下。
5. 身份證被人冒用貸款怎麼辦
法律分析:身份證被別人冒名貸款,被冒名者應積極與銀行進行協商,如果銀行拒不解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上訴,要求銀行承擔因審查不嚴造成的相應法律責任。造假者應注意收集證據,鑒於偽造貸款的各種合同和證據不是他本人簽署的,可以申請法律鑒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七條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
6. 我的身份證被他人盜用並拿去貸款了,對我有影響嗎
現在有些人的身份證被他人盜用,並且被冒用名義來向網貸平台或者銀行貸款的情況並不少見。有不少人莫名其妙地就發現,自己從來沒有向銀行或者網貸平台貸過款,但是自己名下卻莫名其妙地背負了巨額的貸款債務,還被列入了失信被執行人名單,自己的徵信也有了大量的逾期記錄。
如果你遇到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在他人盜用你的身份證,並假冒你名義和銀行或者網貸平台簽訂貸款合同的情況下,銀行或者網貸平台的信貸人員,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存在過失的,所以充滿信心地去跟他們干就對了。
7. 被別人用自己的身份證網貸怎麼辦
如果發現自己的身份證號碼被別人盜用去網上平台貸款的話,建議客戶趕緊跟貸款平台說清楚,表明貸款的不是本人,自己不承擔還款責任。如果平台不聽,還一直找自己催款的話,客戶可以向當地銀監會或者互聯網金融協會進行舉報。對於平台打來的電話也可以拒接,直接拉入黑名單也行。還有,若是個人錢財受損了,還可以向當地公安部門報案,以及向法院提起訴訟。
拓展資料:
最重要的是客戶平時應當保管好身份證,不要將個人信息隨意告知他人,尤其身份證不要隨便給不熟悉的人。還有,辦理貸款最好不要去不知名的小貸平台,此類平台沒有經過銀監會的批准、未持有金融牌照,所以信息安全沒什麼保障,個人信息是很容易泄露的,甚至有些平台會惡意販賣客戶信息給不法分子。
盜用身份證網貸第一種,將身份證和銀行卡給別人辦理某種業務使用,對方未經他同意,擅自辦了網貸。要根據實際情況看網貸公司本身是否有盡到合理的審查義務。如果是網貸公司沒盡到義務,則不需承擔任何責任。
第二種,身份證和銀行卡被別人盜用了,拿去辦了網貸還捲走了錢。那麼這件事的性質轉變成為盜竊案,作為受害人,又不是實際的貸款申請人,他沒有償還貸款的義務和責任。
雖說無論情況符合上述哪一種,他都可以不承擔責任,不用還錢。但還有個因素,會影響具體維權的方式網貸公司是否已經起訴他要求償還貸款本息了。
如果網貸公司還沒有起訴,最好馬上向警方報案,由公安機關立案調查,證實實際網貸申請人不是自己,而是由他人拿著你身份證信息辦理的。拿到這份由公安機關調查來的證據,你就可以放心地不承擔任何責任了。
如果網貸公司已經將你起訴至法院了。那麼你就要向法庭舉證,證明自己和這件貸款案並無關系,身份屬他人冒用,要求法院審理查明自己不是此案的適格被告。
在積極應訴、主張自己權益的同時,也應盡早報警,畢竟這仍然是一起盜用、冒用他人身份證的案件啊。
適格被告是解決具體案件中誰當被告的問題,即在具體案件中,依照法律規定,誰能夠取得或必須以被告的名義進行行政訴訟活動的資格。適格的被告是指對特定的訴訟可以以自己的名義成為被告的資格。
8. 身份證被別人拿去貸款怎麼辦
身份證被他人盜用貸款,在欠下貸款的同時,還會給不知情的人留下不良的信用記錄,一般有以下兩個解決辦法:
1、若是個人身份證被盜用進而產生了不良信用記錄,那麼當事人在有充分根據的前提下,可提出上訴,由法院裁定。法院最終裁定當事人確實是屬於身份證被盜用而產生的不良信用記錄,當事人的不良信用記錄最終可在銀行徵信系統里被消除。
2、若當事人沒合理的根據證明自己的不良信用記錄是身份證被盜用而產生的,那麼就需要承擔對應的法律後果。一方面需要還清欠款,同時,若想消除不良信用記錄,就只能用新的信用記錄來覆蓋原來的信用記錄。
也可以報警處理,並向銀行申報糾正信用記錄。冒用他人身份證是違法行為,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務合同以及貸款合同均是無效的。並且還需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而丟失證件者無須對自己未實施的行為承擔責任。冒用他人身份證是違法行為,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而丟失證件者無須對自己未實施的行為承擔責任。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務合同以及貸款合同均無效。本人可向銀行申報糾正信用記錄,將名下的非本人真實意圖的貸款取消掉。若本人認為在被冒用身份的過程中產生損失,可向銀行以及冒充者追責,主張賠償。銀行承擔審核不嚴的責任,然而最終承擔責任的還是冒充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一條【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