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買私人房子可以貸款嗎
可以但需要滿足兩點條件:
1、如果是正規的房產證和土地證,可以辦理按揭貸款;
2、可以跟賣方一起去房產部門和國土部門驗證。
拓展資料:
按揭買房的辦理條件:(1)借款人所需條件1. 年齡在18-60歲的自然人(港澳台及外籍亦可);2.具有穩定職業、穩定收入,按期償付貸款本息的能力;3.借款人的實際年齡加貸款申請期限不應超過70歲。(2)需要提供的資料:1、申請人和配偶的身份證、戶口原件及復印件3份(如申請人與配偶不屬於同一戶口的需另附婚姻關系證明);2、購房協議書正本;3、房價20%或以上預付款收據原件及復印件各1份;4、申請人家庭收入證明材料和有關資產證明等,包括工資單、個人所得稅納稅單、單位開具的收入證明、銀行存單等;5、開發商的收款帳號1份。(3)借款人應提供的材料1. 夫妻雙方身份證、戶口本/外地人需暫住證和戶口本;2.結婚證/離婚證或法院判決書/單身證明2份;3.收入證明(銀行指定格式);4.所在單位的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加蓋公章);5.資信證明:包括學歷證,其他房產,銀行流水,大額存單等;6.如果借款人為企業法人的還必須提供經年檢的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企業章程、財務報表。
"按揭"指一種購房或購物的貸款方式,以所購房屋或物品為抵押向銀行貸款,然後分期償還。
最初起源於西方國家,本意屬於英美平衡法體系中的一種法律關系,後於20世紀90年代從香港引入內地房地產市場,先由深圳建設銀行在當地試行,之後逐漸在內地流行起來,因為在房地產領域頻頻出現並正式運用於文本,其含義逐漸演化成了"抵押貸款",在國內已經被正式稱為"個人購置商品房抵押貸款"。
揭本義高舉,有引申義借貸,將高舉之物按下即可表示償還借貸,故按揭為還貸,漢語亦可解釋,不必求助音譯。
關於按揭一詞起源的另一種說法來自氣象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常見字詞辨誤》一書(作者 張海峰)。在其書中第四頁的文章《"按揭"何意?》中,作者認為"揭"字在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中均有"抵押貸款"的意思,這在一些文學作品可以看到。當代著名作家姚雪垠的長篇小說《長夜》中就有這樣的描寫:"前幾天人家債主逼得緊,我跑到姐家去,央著姐夫求爺告奶地又揭了十幾塊,拿回來把利錢還上。"姚雪垠在文中自注:"借高利貸叫做揭債、揭借,簡稱'揭'。"姚雪垠是河南人,書中寫的又是河南的事,看來這個詞在中原一帶已經流行很久了。至今,河南農村的老人中,仍對"借"和"揭"這兩個字意義上的區別分得很清楚:"借"是"暫時使用別人的物品或金錢",而"揭"則是用不動產做抵押的有息定期貸款。
㈡ 在一部小說中看到「當(dàng)了頭上的釵,用錢買些東西給孩子們吃。「...
抵押,抵當,典當。白話就是:把頭上的釵抵押換了些錢,錢便用來買東西給孩子們吃。
㈢ 我要是欠急速貸款50萬還不上怎麼辦 小說
銀行貸款到期無力償還的,可以與貸款銀行協商分期償還或者申請法院裁決分期償還。經協商或者法院裁決後仍拒不償還的,由法院依法強制執行。
《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 債務應當清償。暫時無力償還的,經債權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決,可以由債務人分期償還。有能力償還而拒不償還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強制償還。
房產抵押貸款不還的後果:
若一次未還款,銀行將會通過電話或簡訊的方式通知並提醒你按時還款,同時會產生罰息。
若連續三次未還款,銀行客戶經理將進行催收,同樣產生罰息。
若逾期次數達到6次以上,這期間可能凍結你的房產。
若借款人和銀行商量無果,銀行將經過法律程續對抵押的房產進行拍賣。
㈣ 按揭和貸款是一回事嗎
按揭就是貸款的意思,也就是說先支付一部分的首期款,剩下的款項再向銀行貸款,分期還給銀行,但前提條件是按揭貸款申請人的條件需符合銀行的要求。
拓展資料
按揭的起源
最初起源於西方國家,本意屬於英美平衡法體系中的一種法律關系,後於20世紀90年代從香港引入內地房地產市場,先由深圳建設銀行在當地試行,之後逐漸在內地流行起來,因為在房地產領域頻頻出現並正式運用於文本,其含義逐漸演化成了「抵押貸款」,在國內已經被正式稱為「個人購置商品房抵押貸款」。按揭買房是指按揭人將房產產權轉讓按揭受益人作為還款保證,按揭人在還清貸款後,受益人立即將所涉及的房屋產權轉讓按揭人,在此過程中,按揭人享有房產的使用權。
揭本義高舉,有引申義借貸,將高舉之物按下即可表示償還借貸,故按揭為還貸,漢語亦可解釋,不必求助音譯。
關於按揭一詞起源的另一種說法來自氣象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常見字詞辨誤》一書(作者 張海峰)。在其書中第四頁的文章《「按揭」何意?》中,作者認為「揭」字在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中均有「抵押貸款」的意思,這在一些文學作品可以看到。當代著名作家姚雪垠的長篇小說《長夜》中就有這樣的描寫:「前幾天人家債主逼得緊,我跑到姐家去,央著姐夫求爺告奶地又揭了十幾塊,拿回來把利錢還上。」姚雪垠在文中自註:「借高利貸叫做揭債、揭借,簡稱『揭』。」姚雪垠是河南人,書中寫的又是河南的事,看來這個詞在中原一帶已經流行很久了。至今,河南農村的老人中,仍對「借」和「揭」這兩個字意義上的區別分得很清楚:「借」是「暫時使用別人的物品或金錢」,而「揭」則是用不動產做抵押的有息定期貸款。
㈤ 弗蘭斯·埃米爾·西蘭帕的人物經歷
西倫佩從小聰明好學,盡管家中生活拮據,父母還是省吃儉用,千方百計送他上學。西倫佩以優異的成績自坦佩雷中學畢業,考入芬蘭最高學府赫爾辛基大學,攻讀生物學。到大學最後一年,因家庭日趨貧困,已無力再供他上學,被迫輟學,回到家鄉。一九一六年,西倫佩發表了第一部長篇小說《人生與太陽》,但真正為西倫佩在文壇上打下堅實基礎的,是他於一九一九年發表的長篇小說《神聖的貧困》。小說以現實主義的手法,通過對主人公尤哈·托沃拉六十年苦難生涯的描述,反映了芬蘭貧苦農民的命運,展現了芬蘭歷史的真實景象。
西蘭帕開始建立為他自己和家庭成就稱為作家住宅。這代表風格的別墅是西蘭帕朋友設計的建,家庭是可以修改它。別墅然而,西蘭帕的困難,其建設始於西蘭帕債務惡性循環。西蘭帕住在別墅的家庭在1920至1925年甚至1927年至1928年。於1929年後西蘭帕和他的家人搬到赫爾辛基,主要是在夏季以及在聖誕節。實現西蘭帕扣押了出版者的抵押貸款債務。1920年世紀西蘭帕出版了一本短篇小說,與此同時,西蘭帕的經濟問題越來越多,他負債不斷增加。他未能出示出版商希望新的小說。1927年,他們返回家鄉,並成功地為一些時間來獲取足夠的錢。在1928年秋季地方電力公司切斷的未付帳單,因為電力成就和西蘭帕家庭不得不改變地下廠房在坦佩雷,他在那裡再住了一年,然後再轉到赫爾辛基。
1929年西蘭帕圖書出版商WSOY交替的北斗七星和同年西蘭帕轉移到生活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奧塔瓦WSOY支付給西蘭帕的債務,贖回的作品,權利和未售出的存貨的作品和成就別墅。貿易一直是最昂貴的單一作家的合同,63.3萬馬克(約合106500歐元)。20世紀30年代末開始時,西蘭帕出版了一些重大的小說,1932年《人們在1934年夏天一夜之間》這些小說,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在國內和國外的橋梁開始決定已經在20世紀30年代末從一開始就保持芬蘭候選人,諾貝爾文學獎。西蘭帕本人試圖推動這一問題的經常來訪的瑞典和創造的關系。諾貝爾獎的獎金西蘭帕在1930年代初已收到。1936年,西蘭帕得到了赫爾辛基大學名譽哲學博士學位。
㈥ 有哪位大神讀過加拿大英文小說 the painted door(油漆門),主要講的什麼內容最好有中文版的,謝謝!
For Leilei Chen's Engl 124??
㈦ 次貸危機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次貸危機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經濟衰退拷問貨幣體系黑幕:次貸危機 作者:辛喬利 孫兆東
《次貸危機》作者簡介
辛喬利,獲美國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MBA學位,在駐美金融機構供職8年,任國有銀行紐約代表處首席代表;廣泛涉足美國主要金融機構及財富500強企業;參與私募股權基金設計、談判以及銀團貸款;組織國有銀行高管培訓。目前主要從事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工作。
孫兆東,高級經濟師,獲中國期貨執業資格。曾專赴華爾街,與國際知名投行和商行進行項目合作。多年從事投行及商行的經營管理,參與國內企業海外上市、全球債券發行、資產證券化、短期融資券、抵債資產監管及賬戶管理等項目。目前主要從事股本及債務融資、並購與重組及金融運行與貨幣政策等方面的實務操作和理論研究。
《次貸危機》本書看點
究竟何謂次貸?何謂次債?
為什麼一個小小的金融工具引爆了全球震盪?
誰在這場災難中受創最重?
誰竟然從中發了「大財」?
「前車覆,後車戒」,中國的房地產和金融系統,應該怎樣防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次貸危機》目錄
序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的引爆/1
緒論金融危機總是在最薄弱環節爆發/
第一篇次貸危機爆發
1?大西洋彼岸的金融颶風/
新世紀金融公司埋了什麼樣的「雷」/
找錯支點的貝爾斯登基金/
「報警器」失靈的美林/
擱淺的「航空母艦」花旗……
確認後請採納
㈧ 按揭和貸款的區別
按揭通常都是指房地產抵押和分期還款,每月還款要收利息的,但利息比銀行貸款要低。貸款是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按一定利率和必須歸還等條件出借貨幣資金的一種信用活動形式。廣義的貸款指貸款、貼現、透支等出貸資金的總稱。銀行通過貸款的方式將所集中的貨幣和貨幣資金投放出去,可以滿足社會擴大再生產對補充資金的需要,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銀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貸款利息收入,增加銀行自身的積累。
【拓展資料】一、關於按揭一詞起源的另一種說法來自氣象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常見字詞辨誤》一書(作者張海峰)。在其書中第四頁的文章《「按揭」何意?》中,作者認為「揭」字在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中均有「抵押貸款」的意思,這在一些文學作品可以看到。當代著名作家姚雪垠的長篇小說《長夜》中就有這樣的描寫:「前幾天人家債主逼得緊,我跑到姐家去,央著姐夫求爺告奶地又揭了十幾塊,拿回來把利錢還上。」姚雪垠在文中自註:「借高利貸叫做揭債、揭借,簡稱『揭』。」姚雪垠是河南人,書中寫的又是河南的事,看來這個詞在中原一帶已經流行很久了。至今,河南農村的老人中,仍對「借」和「揭」這兩個字意義上的區別分得很清楚:「借」是「暫時使用別人的物品或金錢」,而「揭」則是用不動產做抵押的有息定期貸款。
二、在大陸法系,按揭主要是指對於債務人或第三人不移轉佔有而供擔保之不動產抵押,它相對質押(包括動產質押、權利質押)而存在。英美法中的按揭則較為復雜,它是指以土地或動產為了擔保給定的債務的履行或其他義務的解除而進行的轉移和讓度。按揭的基本意義是:此種擔保可以此類債務或其他義務的清償或履行而解除,即使存在其他相反的約定。也就是說,按揭本意是指財產中的某種利益為擔保一定款項的支付或者某種其他債務的履行而進行的讓與或其他處分。在這種擔保方式中,債務人為擔保債務之履行而將一定財產的權利轉移給債權人,當債務人不履行義務時,債權人可以獲得擔保財產的所有權。在實踐中,任何財產都可用作抵押,可以是不動產的轉讓、動產的轉讓,任何實際利益和動產負擔或設定負擔的協議,在清償債務和履行義務後,所設條件即可廢除,擔保也即可收回。除此之外,大陸法系抵押關系成立後,抵押人仍對其抵押物擁有所有權、佔有權和用益權,僅在其處分或轉讓再抵押時將受到阻礙。因為該抵押物在登記簿上已有記錄並不得在登記簿上重復登記或變更登記。
三、抵押貸款,對於購房者、房地產開發公司和銀行都是有利的,而且促進了房地產市場的繁榮。因此,近幾年來比較流行。一些房地產開發公司便開始將這種抵押貸款稱為「按揭」,有的售房廣告標明「提供×成按揭」,即是銀行可以提供給購房者的貸款比例,如「六成」就是可以提供房價60%的貸款。銀行為了貸款的安全起見,一般最高只能提供房價70%的貸款。在流動性過剩,國家有意收縮流動性的時期,銀行可能會將首付的比例提高,比如2007年9月下旬,中國建設銀行等一些商業性銀行,為了解決流動性緊張的問題,將按揭的首付比例提高到了4成。
㈨ 按揭和貸款的區別
1、證件不同。貸款時,借款人必須先提供房屋所有權證、土地使用權證等證件,然後用證件辦理他項產權證,最後用於抵押辦理貸款。按揭就相對方便一點,在借款人還沒拿到產權證之前,就可以先去申請辦理按揭貸款了,然後再辦理他項產權證當做抵押擔保即可;
2、還貸方式不同。貸款是按合同約定向銀行還錢;按揭像分期付,可通過分期付款的方式取得房子的所有權;
3、辦理方式不同。商業貸款屬於抵押貸款;按揭是在沒有取得產權證的情況下進行的。一般情況下,可以把他項產權證作抵押擔保,付清購房款後再把產權通過房地產開發單位轉給按揭受益人,所有權證才能由按揭人持有。
1、按揭最初起源於西方國家,本意屬於英美平衡法體系中的一種法律關系,後於20世紀90年代從香港引入內地房地產市場,先由深圳建設銀行在當地試行,之後逐漸在內地流行起來,因為在房地產領域頻頻出現並正式運用於文本,其含義逐漸演化成了「抵押貸款」,在國內已經被正式稱為「個人購置商品房抵押貸款」。按揭買房是指按揭人將房產產權轉讓按揭受益人作為還款保證,按揭人在還清貸款後,受益人立即將所涉及的房屋產權轉讓按揭人,在此過程中,按揭人享有房產的使用權。
2、關於按揭一詞起源的另一種說法來自氣象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常見字詞辨誤》一書(作者 張海峰)。在其書中第四頁的文章《「按揭」何意?》中,作者認為「揭」字在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中均有「抵押貸款」的意思,這在一些文學作品可以看到。當代著名作家姚雪垠的長篇小說《長夜》中就有這樣的描寫:「前幾天人家債主逼得緊,我跑到姐家去,央著姐夫求爺告奶地又揭了十幾塊,拿回來把利錢還上。」姚雪垠在文中自註:「借高利貸叫做揭債、揭借,簡稱『揭』。」姚雪垠是河南人,書中寫的又是河南的事,看來這個詞在中原一帶已經流行很久了。至今,河南農村的老人中,仍對「借」和「揭」這兩個字意義上的區別分得很清楚:「借」是「暫時使用別人的物品或金錢」,而「揭」則是用不動產做抵押的有息定期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