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按揭貸款 » 銀行貸款過訴訟期可以不還嗎
擴展閱讀
全款房抵押貸款期限 2025-02-01 11:47:13
獅山汽車抵押貸款 2025-02-01 11:42:15
做生意問銀行貸款 2025-02-01 11:28:53

銀行貸款過訴訟期可以不還嗎

發布時間: 2023-03-15 09:09:55

1. 銀行貸款逾期不還的訴訟時效是多長

貸款糾紛起訴時效為三年。銀行貸款到期以後,如果無力償還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申請延期還款:如果態度良好,表明自己只是短期內沒有還款能力,那麼可以向銀行申請延期還款。 2、申請分期還款:當還款金額過大,還款能力不足時,可以申請分期還款,這樣可以將欠款分成多期歸還,緩解每一期的還款壓力。 3、向親朋好友借錢歸還:如果欠款金額不大,可以先向親朋好友借錢將銀行的欠款還上,事後再歸還借的錢。 4、將資產折現還款:手裡有首飾珠寶、房產、車輛等財物時,可以將這些物品進行折現,折現以後可以用來歸還銀行欠款。

2. 貸款過期了,過了訴訟時效,銀行還能追究責任嗎

過了時效,銀行是不能通過司法訴訟追責的。不過不排除銀行私力救濟!如果在訴訟時效期間沒有催告,包括銀行口頭、書面、電話等形式的催告。則過了訴訟時效。但銀行依然可以起訴,依然可以向你討債,但是你可以依時效已過為抗辯理由,不予以償還。但是實踐中,已訴訟時效已過作為抗辯理由並得到支持的很少。另外就演算法院支持抗辯理由,也不影響銀行把你納入黑名單。

相關法律:

《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銀行貸款還不上的後果:

1、銀行會採取一定的催收措施,在初期電話通知的時候,如果貸款確實還不上可以向銀行說明自身的實際情況,嘗試申請展期,這個視不同銀行規定而定;

注意:展期在徵信報告中會視為負面信息,表示你的還款能力有一定問題,但依舊比逾期情況好。

2、逾期90天以上,情節嚴重可視為惡意逾期,銀行的催收也可能會給自己和家人造成生活壓力,影響個人以及家庭的正常生活;

3、在逾期收費上,會有一些例如違約金、罰息等的支出,具體需要按合同約定的收取,不同的機構不同的貸款產品,收取的違約金或罰息不盡相同;

4、對個人徵信記錄造成影響,不良的信用記錄對以後的房貸車貸等貸款,以及信用卡的辦理成為阻力;

5、如果因貸款還不上而被起訴到法院,在法院判決執行之後依舊未還款的,可上報最高人民法院以及錄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也俗稱「老賴名單」,會被禁止乘坐飛機高鐵等出行。

3. 銀行貸款超過訴訟時效,可以不還嗎

超過還款期限2年後,沒有訴訟時效中斷或中止情形,銀行就喪失了勝訴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七條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第一百三十八條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願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3)銀行貸款過訴訟期可以不還嗎擴展閱讀:

長期訴訟時效。長期訴訟時效是指訴訟時效在兩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訴訟時效。

《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五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環境保護法》第六十六條 「提起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三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海商法》第二百六十五條「有關船舶發生油污損害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三年,自損害發生之日起計算;但是,在任何情況下時效期間不得超過從造成損害的事故發生之日起六年。」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九條「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因其他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

4. 銀行貸款過了訴訟時間可以不用還嗎

欠還的銀行貸款建議還是還上,不然銀行會將你納入黑徵信名單。會對你以後的金融行為造成影響。

5. 貸款超過3年訴訟時效期,不還有什麼後果

法律分析:超過訴訟時效後,沒有訴訟時效中斷或中止情形,銀行就等於喪失了勝訴權。如果期間借貸人沒有重新簽過還款計劃,或者還一部分款,或者簽收催款通知書,或者有證據的口頭還款協議,那麼訴訟時效已過,法院將不予支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