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the world bank 在美國的歷史
世界銀行集團(縮寫WBG)是一個包含有5個國際組織的集團,其總部在美國華盛頓特區。世界銀行集團成立於二戰末期(1944年),其最開始的使命是幫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破壞的國家的重建。今天它的任務是「終結極度貧困,促進共享繁榮」。世行集團通過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低息貸款、無息信貸和贈款來資助這些國家克服窮困,各機構在減輕貧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發揮獨特的作用。截止2011年,世行集團提供的貸款累計超過5000億美元
1944年7月,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召開聯合國和盟國貨幣金融會議(稱為「布雷頓森林會議」)通過了《聯合國貨幣金融協議最後決議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兩個附件,建立了兩大國際金融機構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1946年6月25日世界銀行開始商業化運行,1947年5月9日它批准了第一批貸款,向法國貸款2.5億美元,轉換為今天的價值這依然是世界銀行提供的數額最大的一批貸款。
一開始世界銀行的目的是出於戰後重建的需要,幫助歐洲國家和日本在二戰後的重建,此外它宣稱應該輔助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的經濟發展。一開始世界銀行的貸款主要集中於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如高速公路、飛機場和發電廠等。日本和西歐國家「畢業」(達到一定的人均收入水平)、並在八十年代日本對美國經濟構成嚴重挑戰後世界銀行完全集中於發展中國家。從1990年代初開始世界銀行也開始向東歐國家和原蘇聯國家貸款。
世界銀行集團由5個機構構成:
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1945年成立,提供基於主權擔保的債務融資;
國際金融公司(IFC),1956年成立,提供不需要主權擔保多種形式的融資,主要針對私人企業;
國際開發協會(IDA),1960年成立,提供優惠的融資(無息貸款或補助金),經常需要主權擔保;
多邊投資擔保機構(MIGA),1988年成立,於政府合作,減小投資風險;
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CSID),1966年成立,提供針對特定風險的保險,包括政治風險,主要針對私人企業。
P.S:資料來自維基網路
B. 從1981年至2002年,世界銀行共向中國提供貸款約多少億美元
從1981年至2002年,世界銀行共向中國提供貸款約360億美元,支持了240多個項目,其中約有100個項目還在實施,使中國迄今保持著世界銀行最大借款國的地位。世行貸款項目涉及國民經濟各個部門,遍及中國的大多數省、市、自治區,其中交通、能源、工業、城市建設等基礎設施項目占貸款總額的一半以上,其餘資金投向農業、環保、教育、衛生、供水等項目。中國也是執行世行項目最好的國家之一。鑒於中國在過去20年取得的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中國已於1999年7月1日從(向世界上最貧困的發展中國家提供無息貸款的)國際開發協會畢業,現在僅從國際復興開發銀行貸款。
C. 世界銀行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宗旨目標是什麼
1945年12月27日,布雷頓森林會議之後,世界銀行正式成立。
1946年6月25日,世界銀行開始運作。1947年5月9日,它批准了第一批貸款,向法國提供了2.5億美元的貸款。轉換後的價值仍然是世界銀行提供的最大一批貸款。
它於1947年11月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
D. 1987年中國和世界銀行簽訂的貸款協議擔保人是誰
1987年9月14日,中國西部人第一次按國際合同,即菲迪克條款,和世界銀行簽訂了貸款協議,擔保人是國家財政部。同時,引大入秦工程的國際招標也正式開始了。
E. 世界銀行貸款的世界銀行在中國的貸款業務
中國作為世界銀行的創始成員國之一,於1980年5月15日恢復了在世界銀行的合法席位。到2003年上半年,世界銀行已經為中國245個項目提供貸款大約366億美元,中國成為世界銀行最大和信譽最好的客戶。世界銀行作為中國在國際資本市場融資的一個重要來源,在支持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最初世界銀行給中國提供的是混合貸款,但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期,由於中國人均年收入超過800美元,1999年6月30日,世界銀行停止對中國軟貸款,這是國際開發協會借款的截止點。由於中國各地區發展極不平衡,目前,世界銀行通過兩種方式繼續給中國特別貧窮地區貸款。一種是世界銀行與其他能夠提供軟貸款的多邊組織和團體聯合;另一種是安排一些既有社會價值,又能帶來商業利益的項目。未來世界銀行貸款在中國的大部分貸款將用於基礎設施項目,如中國西部的高速公路、水利建設事業等。
F. 關於對外開放政策
1.對外貿易發展顯著。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對外貿易的主要國家是前蘇聯、東歐及東南亞;七八十年代,上海形成了日本、美國、歐共體和香港地區四大傳統出口市場。出口貿易的國別地區從「文革」前1965年的124個擴大到1990年的171個。從1987年殲叢腔起,上海外貿出口值開始穩步增長,1989年達到50.32億美元。上海出口貿易在建國的1949年為6045萬美元,1990年出口實績53.17億美元,年均增長氏衫87倍。1979年到1989年的11年裡,上海進口總值共127.51億美元,比1949年6月至1978年29年的進口總值14.77億美元增加了7.6倍。
外貿商品結構有所改善。從20世紀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上海外貿出口商品中,近40%是農副產品等初級產品,最高時達70%,而工業製成品的出口基本維持在60%左右,其中輕紡產品從27.7%上升到51%,重化產品的出口水平較低,不足9%。進入80年代,上海出口商品結構有很大改善,農副產品等初級產品出口比重繼續下降,重工業產品出口比重明顯上升,輕紡產品出口保持在較高水平。1980年農輕重三類商品出口所佔比重依次為26.45%,54.5%,19.05%。1989年農副產品出口比重下降至14.9%,輕紡產品為64.7%,重工業為20.5%。1990年,上海出口產品中,農副產品的比重從1978年的31.18%下降到12.45%,而機電儀表產品則從12.26%上升到23.85%。
2.對外經濟合作有所擴大。1983年至1989年,上海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共1336項,進口額達17.69億美元。引進項目從單純進口生產資料,到進口輕工、科儀產品,再到引進成套機電儀器設備。上海80年代的技術引進不僅支持了全國的經濟建設,而且對改造上海老工業企業,提高生產技術水平鄭漏,提高經濟效益,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1979年後,上海有償技術出口開始起步。1984年成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公司。1987年上海頒發《上海市技術出口暫行辦法》。1988年技術出口額1.34億元,為前5年累計數的7.8倍。[25]
國際化跨國經營也開始發展:一是請進來開交易會。1982年舉辦的「上海首屆出口商品交易會」,成為全國首創的地方性小交會,此後到1990年每年舉行一次,擴大了與世界各地的經濟交往。二是走出去辦展銷會。如上海於1986年首次到日本大阪舉辦服裝展銷會,以後,每年2月都在那裡舉行為期一周的服裝展銷會。三是非貿易性海外投資開始啟動,主要項目有1981年上海在香港創辦的第一家服裝加工企業――香港培羅蒙西服有限公司,及80年代後期上海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公司在泰國建立的金龍緊固件有限公司和在孟加拉國建立的「中孟鋼鐵製品有限公司」等。中方主要以技術、設備和半成品出資。四是從世界銀行和其他國家金融機構貸款項目中逐步開展了國際招標工作。
3.利用外資成績初顯。20世紀80年代以來,上海開始改變單純依賴國內資金搞建設、習慣於向上要錢搞項目的狀況,逐步向廣泛利用國外資金、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方面轉變。吸收外資的形式也日趨多樣。
直接利用外資迅速發展。到1991年,上海直接利用外商投資累計1277家,協議投資額33.32億美元。其中:合資企業1035家、協議投資額17.77億美元,合作企業148家、協議投資額11.30億美元,獨資企業94家、協議投資額4.2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累計為15.56億美元。[26]到1991年底上海利用外資項目總投資在500萬美元以上項目有197個。這些項目不少是由美國、日本、英國等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投資的,且大都屬於生產技術先進、產品檔次較高的項目,如大眾汽車、貝爾電話、福克斯波羅儀表、三菱電梯、耀華皮爾金頓浮法玻璃等。上海舉辦「三資」企業的成功率及最佳「三資」企業數均佔全國之首。
間接利用外資穩步發展。1992年以前,上海利用外國間接投資的金額一直都在直接投資之上。城市基礎設施落後是80年代始終困擾上海發展的問題。從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上海城市建設的投入總共只有70多億元人民幣。而從1984年到1991年6月,上海市從聯邦德國、日本等15個國家籌集了總額為5.3億美元的外國政府貸款,用於47項重大市政建設和工業改造項目。由於這類貸款利率低,還款期長,從而大大緩解了建設單位的債務負擔。上海還充分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1981年到1995年共利用世界銀行貸款12.7億美元,主要用於工業、環保、交通等行業的建設和技術改造[27]。大項目有蘇州河合流污水治理、內環線、黃浦江引水工程、滬杭高速公路(上海段)等。上海利用亞洲開發銀行貸款的主要項目有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工程。利用外資不僅支持了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也彌補了建設資金的不足,使適應開放型經濟所需要的「硬環境」和「軟環境」不斷改善。
G. 1979年接受什麼銀行貸款
中國農業銀行。1979年族族中國農業銀行建立,並且中國農業銀行開展了首批的世界彎穗正埋悔銀行貸款,可以接受所有項目的貸款。
H. 世界銀行什麼時候批准了第一筆貸款
中國從1981年起開始向該行借款
I. 國際貸款的歷史發展
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建立以前,國際貸款就已出現,但只限於政府之間的貸款和為擴大國際貿易提供的一些周轉性信貸。18世紀下半葉~19世紀40年代,英國首先完成了產業革命,資本積累迅速增長,除向各國政府貸款外,並開始向外國工商業提供信貸。19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制度在西歐和美國確立,但那時國際貸款主要仍是為了擴大出口貿易,以爭奪世界市場。20世紀初,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階段,壟斷資本集團形成,建立起金融資本統治的世界經濟體系。它們積極擴大資本輸出,國際貸款在廣度與深度上都獲得長足的發展。20世紀初期,主要的資本輸出國是英國和法國,其中英國占當時國際貸款債權總額的41%,主要的債務國是歐洲、南美和北美諸國。德國和美國對外輸出資本較晚,但增長較快。俄國和日本也有少量的資本輸出。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成為長期資本的主要供應者和世界最大的債權國。20年代中期,在美國發行的外國有價證券比戰前增加3倍,超過了英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美國的經濟實力空前壯大。美國通過政府雙邊協定貸款的形式向西歐和日本輸出資本,同時通過世界銀行對亞洲和非洲國家發放貸款,並向拉丁美洲國家提供發展基金。50年代上半期,美國提供的借貸資金已佔國際借貸市場資金總額的78.4%,60年代中期,西歐和日本隨著經濟的恢復和實力的增長,擴大了對發展中國家的貸款,美國的信貸比重縮小到44%。60年代以後,國際貸款的規模日益擴大。資金來源及貸款形式也更加多樣化。過去,對發展中國家的貸款一向為西方大國所壟斷,後來蘇聯及個別發展中國家也向其他發展中國家甚至發達國家發放貸款。隨著國際信貸資金需求的擴大,50年代末形成的歐洲美元市場逐漸發展為歐洲貨幣市場,並涌現出許多新的國際金融市場,如歐洲的盧森堡、亞洲的新加坡、香港和巴林國際金融市場。還有一些專營離岸業務的境外貨幣市場,如巴哈馬和開曼群島等。這些金融市場的出現使國際資金流通渠道更加多元化,從而便利了資金的融通。
J. 世界銀行的發展歷程
1945年12月27日,世界銀行在布雷頓森林會議後正式宣告成立。
1946年6月25日,世界銀行開始運行,1947年5月9日它批准了第一批貸款,向法國貸款2.5億美元,轉換後的價值這依然是世界銀行提供的數額最大的一批貸款。
1947年11月成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
一開始世界銀行的目的是幫助歐洲國家和日本在二戰後的重建,此外它應該輔助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的經濟發展。一開始世界銀行的貸款主要集中於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如高速公路、飛機場和發電廠等。日本和西歐國家「畢業」(達到一定的人均收者豎入水平)後世界銀行完全集中於發展中國家。從1990年代初開始世界銀行也開始向東歐國家和原蘇聯國家貸款。
1980年,中國恢復世界銀行的成員國地位,次年接受了世行的第一筆貸款。當年中國的改革開放剛剛開始,中方對世行准備出具的第一份經濟報告頗多擔心,難免懷疑世行有意識形態方面的企圖。但這份報告出來後卻給中方官員留下了深刻印象,因為他們驚奇地發現,社會主義中國的問題與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發展中國家有很多相似之處。
在上世紀80年代,銀行面臨的宏觀經濟和債務問題;在以後的十年,社會和環境問題,假定的中心舞台,和越來越多的公民社會指責銀行在一些高­剖面項目不遵守自己的政策。
針對銀行業務的質量問題,該報告發布後不久wapenhans,改革步驟進行了檢查,包括調查小組對銀行債權的創作。然而,批評的增加,達到一個峰值在1994在馬德里舉行的年度會議。
此後,該銀行集團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皮嫌斗這五個機構已工作單獨和合作,提高內部效率和外部效率。客戶的報告是與變化,銀行的服務水平,看到他們的承諾,交付和質量大致滿意。
比起以前,銀行在全球政策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已經有效地從事與合作夥伴和客戶在復雜的突發事件的沖突後工作在波斯尼亞後東亞危機援助中心在美國颶風後的清理,在土耳其地震後的支持和在科索沃和東帝汶。
2010年,世界銀行發展委員會春季會議4月25日通過了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投票權的改革方案,這次改革使中國在世行的投票權從2.77%提高到4.42%,成為世界銀行第三大股東國,僅次於美國和日本;韓國則將從1%提高至1.6%。
自1944年成立以來,世界銀行已從一個單一的機構發展成為一個由五個聯系緊密的發展機構組成的集團。世行的使命已從通過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促進戰後重建和發展演變成為通過與其下屬機構國際開發協會和其它成員機構密切協燃磨調推進世界各國的減貧事業。世行其它成員機構包括國際金融公司(IFC)、多邊投資擔保機構(MIGA)和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CSID)。
重建仍然是世行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實現包容性和可持續的全球化減少貧困仍是世行工作的首要目標。
2016年1月11日,世界銀行宣布任命楊少林擔任世界銀行首任常務副行長兼首席行政官,主管世界銀行的機構戰略、預算、風險管理、廉政、員工職業操守、信息化等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