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按揭貸款 » 銀行貸款中交叉擔保
擴展閱讀
貸款800萬一年利息多少錢 2025-01-19 05:25:03

銀行貸款中交叉擔保

發布時間: 2024-12-01 22:01:19

『壹』 貸款還不上最壞的後果

最壞的後果是銀行起訴你們,拍賣你們的資產抵債唄.
因為你們是互保的,存在交叉擔保,銀行最後要想追回錢,要麼跟你們達成還款協議,要麼就拍賣你們的資產,沒別的法.
其實開始你們不還,他會追加你們的利息的,或叫違約金或叫滯納金,但最後真還不起了,他就得想辦法了.辦法就是要麼起訴,要麼拍賣.

『貳』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前前後後 索羅斯所做的一切

1992年9月16日,金融家喬治 • 索羅斯挑戰英國政府,打賭英鎊對德國馬克及其他歐洲貨幣的匯率偏高,歷史上一場賭注最大的賭博游戲由此展開。

在投入了100億美元之後,索羅斯勝出,英鎊被迫貶值,而索羅斯則從中賺取了9.5億美元。

至今索羅斯仍以「能夠擊敗英格蘭銀行的人」而聞名於世,然而他那次行動所產生的影響遠遠超出了一人一事的范圍。在此之前,人們都認為世界各大中央銀行的儲備足以抵禦貨幣價值的任何波動。然而索羅斯卻證明,日常貨幣交易的強度和數量已經遠遠超過各國中央銀行的儲備。實際上,這種力量對比從有利於政府向有利於個人金融市場的轉化,早在1986年就發生了,並且在1998年達到了頂峰。

沒有哪裡的變化會比世界金融市場上的變化更富戲劇性。曾經由銀行(經常還有政府)主導的那種封閉的、嚴密控制的金融體系,已經被資本跨境自由流動所取代,規模更大、一體化程度更高的全球市場取代了封閉的國內市場,人們所熟悉的按照地域劃分的市場和產業結構也處於不斷變化中。英格蘭銀行領悟到,決策權已不再把握在少數人手中,而是由成千上萬個企業及投資者所掌握,尤其是大型機構投資者。市場經常是由索羅斯這樣的特立獨行者所引導,在獎勵優勝者的同時,無情地淘汰失敗者。

雖然這一新的金融格局帶來諸多好處,但我們更要面對這樣一個現實:眾多「新興市場」國家已向全球資本開放了金融體系,而且幾乎無一例外地是在必要的市場基礎設施和標准尚未具備的情況下實行開放的。銀行監管、會計和治理及法律保護等方面的發展均不充分,難以保證金融市場的穩定運行。結果,金融危機隨之而來。

一、概說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的定義。金融危機被公認為難以定義,如果僅以現象和觀點看,其開端和終結也是難以准確認定的。世界銀行官員在一份報告中將金融危機定義為:迫使銀行體系遭受重大損失甚至消除的金融事件。我們認為,危機涵蓋了兩方面基本內容:其一,涉及金融方面,對銀行流動性、支付系統與償付能力的沉重打擊而導致的金融衰弱是金融危機的顯著特點;其二,恐慌呼嘯而來,存款人和投資人的信心急轉直下,不僅使銀行體系的形勢更加嚴峻,也加劇了實體經濟中的問題,進而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

金融危機正在頻頻爆發。1970年代,危機表現為拉美債務危機,對拉美的銀行造成了沖擊;1980年代早期,智利和摩洛哥遭遇金融危機;1980年代末,美國儲蓄與貸款協會(S&L)遭受金融危機的打擊;90年代初,危機登陸瑞典、芬蘭、挪威以及大多數轉型中的社會主義經濟體;1994年至1995年,危機席捲委內瑞拉、巴西和墨西哥;1997年,泰國、印度尼西亞以及其他多個亞洲國家也爆發危機;1998年,俄羅斯拖欠債務引發震盪,影響之廣甚至波及到遙遠的巴西。

在過去的20年間,全球金融危機發生的次數有增無減,而近10年間這一趨勢更加猛烈。據世界銀行統計,20世紀80年代共發生了45起系統性的重大銀行危機。到了90年代,重大銀行危機增至63起,增幅超過60%。此外,新興市場經濟體危機發生次數的激增更是為這一趨勢火上澆油,這在拉美、亞洲及正從國營經濟向市場為導向的金融體制轉型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和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中尤為嚴峻。

我們目睹了危機中的眾生相。在厄瓜多和阿根廷,中產階級儲戶為了提取他們一生的積蓄,徒勞地敲打著銀行的大門,而銀行卻因遭到全國性流動危機的打擊而關門歇業。2002年的阿根廷,不僅金融系統崩潰,其政治制度和社會秩序也全面瓦解。在印尼,我們親眼目睹了店主們在雅加達街頭暴亂中苦苦挽救自己的生意。在韓國和日本,我們眼見兢兢業業的員工被失業的威脅壓彎了腰,關於自殺事件的新聞報道不絕於耳。

按照常理,金融危機會在幾年後逐漸平息:政府出手挽救有償還能力的銀行,將破產銀行清盤,存款人得到擔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會提供短期貸款。按照常理,危機造成的直接損失指的是正在發生的新增成本,但實際上並非經常如此。更為准確的解釋應該是把損失當成「沉入」成本,並把所謂的直接損失看作在銀行危機中納稅人對存款人的轉移支付。從這一角度來看,危機就是政府在全體公民之間分配損失的過程。然而,對於外部觀察者而言,形勢已經趨於正常,報紙上有關危機的大字標題也逐漸消失,或者至少從頭版退到了商務版。有三分之一的危機是這樣發生和收場的。

金融危機的代價。危機對各經濟體而言均意味著巨額損失,因為挽救金融系統要付出直接成本(即納稅人為存款人的存款安全提供擔保和為銀行系統注入資本金),而增長受挫還會造成更為重大的代價。在瑞典和美國,危機給納稅人造成的損失,大約相當於該國GDP的4%-5%。而在墨西哥,相應成本接近750億美元,約相當於GDP的20%。

在發展中國家,這一比例上升至30%-40%,甚至更高。在韓國,據英格蘭銀行研究,韓國政府已直接投入1250億美元用於穩定金融體系,約為該國GDP的35%,1981年的智利和1997年的泰國為42%,1980年的阿根廷和1999年的印尼則達到50%以上。英格蘭銀行的研究顯示:過去25年間,銀行危機所造成的損失平均相當於GDP的15%-25%。

在亞洲,潛在的損失十分驚人。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rnst & Young)2001年估算,亞洲地區不良貸款總額在危機發生後的短短2年時間里便增長了約1/3,高達2萬億美元。

還有更加重要又鮮有人論及的代價,即機會和增長的損失。這些代價是隨著現金流枯竭、貸款停發、存款交易凍結、不動產價格劇烈動盪而出現的。例如,韓國因為危機所喪失的經濟增長機會約相當於其GDP的17%,這一比例在墨西哥約為10%,在瑞典則為5%。

逐步擴大的風險。金融危機通常曠日持久,過去20年間,半數以上的金融危機持續了4年以上。截至2002年,牙買加在金融危機中苦熬了8年,而那一年也正是印度尼西亞深陷危機的第5個年頭。1998年金融危機和貨幣貶值後,俄羅斯的銀行在4年後才有能力再次發行國際債券。在日本和印度尼西亞等國,由於缺乏解決危機的政治意志,危機久拖不決。

有些金融危機則周期性地爆發。1994年,土耳其因不均衡的自由化、巨額財政赤字及對未對沖的短期外幣貸款的依賴引發了危機。其中央銀行和財政部態度猶豫不決,平息事態的措施力度不夠,無法解決其經濟和銀行系統存在的深層問題,甚至是在掩蓋問題。結果到2001年,區區一家中等規模的德米爾銀行(Demirbank)倒閉,就引發了危機卷土重來。直到2002年初,土耳其為了爭取達到歐盟的入盟要求,才開始處理其銀行系統的結構性問題。

對股東和社會來說,金融危機堪稱重大事件,決不能放任不管。更為嚴重的是,危機常蔓延過政治邊界,一些附帶效應逐漸顯現,比如在其他一些未料想到的國家會出現較高的風險溢價,而且政府最終也可能倒台——近年來,在印度尼西亞、厄瓜多、俄羅斯和阿根廷,危機就引發了政府倒台。

最近幾年的新問題是,一個國家的危機經常毫不留情地波及其他市場。1998年8月俄羅斯出現債務違約後,全球幾乎每個債券市場的債券收益率均大幅上漲,結果導致巴西的公司被迫支付比以前高出1300個基點的利率。同時在美國,新設立的公司發現,無論利率開出多高都無法發行債券。

二、解析爆發原因

是什麼原因促使金融危機的發生越來越頻繁,影響也更為廣泛?答案很簡單。我們知道,運行不佳的市場能夠滋生出危機,這一點在發展中國家尤為真切。回顧過去,很多新興市場國家向外資流開放的時機不夠成熟,無法有效質詢和監督管理層。而國外投資者則不這么認為,他們把錢撒向這些國家,指望獲取高額回報。結果是,這些資本流產生了問題:宏觀經濟政策越「利好」,資本湧入量就越大,導致了宏觀經濟游刃有餘,微觀經濟卻不堪重負,困境重重。

金融市場正在進入新時代。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1960年代末,政府管制、資本缺乏流動性、標准不統一和技術限制在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構築起了地域壁壘。經濟主要是在各國境內運行,國家間交換的主要形式是貨物貿易和貿易融資所需的貨幣。由於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應和匯率,戰後還未發生過全面金融危機,特別是蔓延到其他國家市場上的危機。即使出現問題,通常都僅限於個別銀行,而且多是因為貸款不夠審慎而導致的。

實行固定匯率制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所有這一切開始發生變化。北美、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採取浮動匯率制,開始開放資本項目,允許跨國金融投資,並放鬆了對本國金融機構的管制。1970至1980年代,跨境資本流動穩步增長,但主要局限於各工業化經濟體。1989年柏林牆倒塌,標志著金融市場的新時代的開始。國家喪失對利率和匯率的管制權,數字通信的飛速進步帶來了真正的全球化,新興市場和前蘇聯集團的轉型經濟體也加入了金融自由化的行列,且一般都得到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明確支持。資本流動迅速湧向全球各地,深入各個偏僻角落。

跨境資本流動的激增生動地顯示出這一變化。1980年,跨境股票(相關:理財 財經)和債券的年交易總額只有區區515億美元,到2000年,這個數字上升到1.8萬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0%。與此同時,跨境銀行貸款也從4165億美元增長到近1.8萬億美元。在國外證券(相關:理財 財經)交易所發行股票的公司數從1990年的242家發展到2000年的2070家以上,同期籌資額也從160億美元增長到3160億美元,約增長了20倍。

新興市場與全球資本市場聯系起來。新興市場向海外投資者打開大門以吸引外資潮,始於1980年代的拉丁美洲,並在1990年代日漸興起。這給金融危機創造了條件,因為這些國家沒有必要的市場基礎設施和保障措施。更糟的是,在新興市場金融系統占支配地位的是銀行,而不是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在美國,銀行只向私人部門提供其所需外部資金的25%,其餘則由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提供。而在亞洲、東歐、非洲以及南美的市場中,這一比例通常是顛倒過來的。資本市場在這些國家的發展不充分達到了令人吃驚的地步。

從金融體系穩定性的角度來看,銀行業存在內在風險性。它吸收短期存款,但提供浮動匯率和固定利率的長期貸款。在許多新興市場中,當銀行以短期借款和外幣借款形式吸納資金,而後對外提供長期本幣貸款的時候,將會出現資產和負債期限錯配,以及貨幣錯配的問題。銀行的企業客戶有時為追求較低的利率而甘冒貨幣風險,後來往往會後悔不迭。

由於銀行承擔著每一個借款人的全部違約風險,因此是在集中風險,而非分散風險。1980年代,當新興經濟體欠發達的、脆弱的金融體系融入全球金融體系後,全球金融體系的架構就發生了變化,並產生了雙向風險:新興市場要立即應付來自世界金融中心強大力量的挑戰;而發達市場的金融體系則不得不應對和消化此舉帶來的更大的波動性。

銀行貸款過熱引發波動。毋庸置疑,國際資本流動確實波動性強,是誘發眾多金融危機的因素之一。但令人驚異的是,一直以來,外國銀行貸款比跨境股票債券投資的波動還大。例如,1996年,發生亞洲金融危機的5個國家共接受了478億美元的外國銀行貸款,而1997年危機發生後,這一資金流入變成了299億美元的資金流出,一入一出相差750億美元。一年以後在俄羅斯,外國銀行貸款再次成為逃離最快的資金。1990年代晚期,外資銀行貸款總額的年變化幅度遠遠大於債券和股票資金流的變化幅度,因此具有更大的波動性。

很多人以為銀行貸款是長期專項貸款,不可能突然撤走,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債券和股票市場主要通過價格而不是數量來適應變化的市場條件,當危機發生,為避免損失立即化為現實,投資者不可能大舉拋售。但銀行貸款則不同,它不具有流動性,且利潤固定,因此銀行通過貸款數量而不是價格來適應不斷變化的經濟狀況。當問題出現苗頭時,銀行只要減少貸款就能夠避免出現貸款違約,因此每家都巴不得第一個撤走,這種一致的行為更加大了波動性。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越是在情況最糟糕的時候,銀行越是大力貸款給新興市場,以獲取潛在高回報。面對本國堆積如山的壞帳和極低的總體回報率,日本的銀行成為泰國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最大貸款人,截止到1997年6月的貸款總額已達到972億美元。但同時,外資銀行貸款又對潛在的損失高度敏感,當危機剛剛發生,就大量抽走資金,1997年6-12月,東南亞的貸款總額大約下降175億美元,其中有105億美元是由日本銀行抽走的。當一個國家像泰國那樣在僅僅3個月內便有81億美元資金抽逃時,當地本來就不夠穩健的金融機構便出現崩潰,銀行和企業大面積倒閉。

發生整體性風險的可能性增大。當今金融市場不穩定性的根源,還包括大銀行和其他金融中介機構日益密切的聯系,表現為回購協議和貸款擔保。以俄羅斯「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為例。在連續幾年獲得驚人的回報率(1995年和1996年均超過40%)後,它的對沖基金增加48億美元,其中包括來自基金16位合夥人的19億美元。LTCM以此為擔保向銀行借款,加大在市場上的賭注。到1998年夏,金融交易賬面金額估計高達1000億美元。但俄羅斯出現債務違約後,各大債券市場的債券收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LTCM開始缺少補交准備金的資金,並且很可能會被迫中途平倉。

面對LTCM將被迫拋售的可能性,它的主要貸款人和投資者開始焦頭爛額,這其中包括不少大型國際投資銀行。除了巨額損失外,他們還擔心LTCM的平倉會使更多的資本市場陷入低迷。為此一批聯邦儲備委員會官員利用私人資金的解決方案,對LTCM加大資金投入,取得控股權。這樣,LTCM的危局靠私人部門的力量得以化解,避免了更為糟糕的後果。但從這個事例中可以看出,由於市場和其主力參與者之間聯系日益復雜,個體主力參與者的倒閉可能會給遠在其他地區的參與者造成潛在的系統性風險。

三、危機的發展進程

通過對眾多案例的觀察和分析,我們發現,金融危機在各國的發展進程驚人地相似,大多為同一模式,即發端於實體部門的薄弱環節;銀行貸款投向錯誤使問題更為嚴重;監管體系失效使危機進一步蔓延;宏觀經濟政策和外來沖擊引發危機。

以泰國為例。早在1992年,泰國實體部門就已經業績欠佳了。隨著泰國實行金融體系自由化,使國內投資者可以獲得海外資金,引發危機的因素開始形成。這個過程中,政府讓泰銖釘住美元,刺激了外國銀行向該國投放大量短期貸款,造成經濟過熱。由於當時基本不存在貶值風險,泰國的金融機構輕率地大舉借入美元、發放泰銖貸款,沒有防範貨幣錯配問題。這些貸款很多進入了房地產領域(這是經濟泡沫另一個常見的特點,由此導致經濟最終崩潰並發生危機),不久房地產價值迅速上升,由於監管鬆懈且缺乏必要的信貸技能,金融機構將高估的房地產價值作為新發貸款的依據,股市也在國內外投資者的合理推動下扶搖直上,國內外投資者都忽略了企業已經出現問題這一明顯的信號。然而,對泰國經濟的信心正在悄然喪失。1997年春,投資者開始撤走資金,隨後銀行擠兌耗盡了中央銀行的貨幣儲備,隨著政府在7月對泰銖實行浮動匯率,風暴正式襲來。

瑞典的危機與此類似。1985年,瑞典告別了銀行業嚴格監管的歷史,對金融部門放鬆了管制。貸款限制的取消引發國內外銀行大舉放貸,其中很大一部分直接進入了房地產領域。不久房地產價格猛漲。1989年,瑞典解除對資金的限制,允許國民投資海外資產。很多人在國外購置了房產,以較低利率借入外幣。隨著這個問題逐漸嚴重,瑞典經濟也受到日益上升的貿易赤字的不良影響,部分原因是實際匯率上升。此外,政府釘住匯率的政策也鼓勵貸款人發放未經對沖的外幣貸款。由於釘住的貨幣掩蓋了真實的匯率風險,因此借貸人獲得看似「便宜的」外幣貸款,卻很少考慮瑞典克朗也會貶值。1992年,為了在動盪的國際局勢中維護匯率,政府實行了一套新的稅收制度以鼓勵儲蓄,並推出了更為緊縮的貨幣政策。這些措施導致通漲水平急劇下降,稅後實際利率大幅飆升,結果房地產市場暴跌,造成大量不良貸款。到1993年初,瑞典克朗貶值25%,外國資金紛紛逃離瑞典。

墨西哥的案例則更加典型。1989年,墨西哥開始經濟改革進程,金融部門實行了自由化,並向外國競相開放,18家國有銀行實行私有化。銀行的新任所有人,包括許多經驗不夠豐富的,支付了很高的價格:平均達到賬面價值的202%(當時美國的銀行是以賬面價值120%的價格出售)。新的所有人希望通過快速擴張收回投資。與此同時,由於對准備金的要求取消,存款出現增長,寬松的貨幣政策和國外借款也推波助瀾,銀行帳面資金十分充裕。

此時墨西哥實行釘住美元的匯率政策,絕大部分的國外借款以美元計算,這使得銀行極易受匯率變動和外國投資者看法變化的影響。銀行對潛在的威脅毫無察覺,反而向許多沒有美元收入的企業提供美元貸款,還在不具備對客戶進行信用分析技能的情況下貸款給那些低信用客戶,結果造成了巨大的信貸風險。事實上許多墨西哥公司已經陷入困境,1994年危機前夕,墨西哥的銀行以市價評估的貸款組合價值,損失達到250億美元——足以抵銷銀行系統的全部凈資產。隨著政局不穩定和美國利率上升削弱投資者對墨西哥的信心,釘住匯率最終瓦解,危機正式爆發。

1994年墨西哥還舉行了一次大選。這顯然不是一個競選的好年頭,競選期間一位支持率處於領先位置的候選人遭到暗殺,同時恰帕斯地區還爆發了叛亂,進一步破壞了投資者的信心。利率和外債還款飆升,信貸枯竭,大批公司破產。

四、危機的一般規律

按照傳統認識及眾多學術文獻的觀點,許多人認為金融危機難以預測。由於引發金融危機的原由有多種,因各國國情、文化及政治的不同而各異,因此應對危機的生存戰略也難以預先制訂。上述結論使貨幣管理官員以為,在金融風暴爆發前,我們根本無法對其各項因素進行認識、防範和管理。

對此我們不能苟同。根據經驗,我們認為對各國而言,危機的徵兆是相同的。我們經常會看到某些公司、甚至整個經濟部門年復一年地始終在破壞股東價值,結果埋下了金融危機的禍根。我們也經常發現銀行系統在基礎面上是十分脆弱的,尤其是在一些新興市場。新興市場的銀行在國民經濟中扮演的角色,如果和其他波動性較小的資本市場相比,則過於突出。這些脆弱的國家金融體系與全球資本市場的連接效率經常非常低下,增加了所有借款人的本地資金成本。我們經常會發現公司治理水平低下、會計制度和透明度不足等問題。此外,我們總能發現金融監管機構缺乏必要的技能和政治獨立性,無法有效開展工作。各國金融體系比較脆弱,而且往往在未做好充分准備的情況下即與全球資本市場接軌,大量資金在誤導的假定條件下流入,加大了發生危機的可能性。地區之間或國家之間固然存在差異,然而興衰之勢還是有其共同模式的。具有遠見的領導者能夠洞察危機,並採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在危機爆發前後從戰略高度管理危機。

(一)危機的醞釀階段,大體上可以從三方面分析:

實體部門中經營水平低下的企業。實體部門的價值損失是發生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在我們所見過的大多數情況下,實體部門在危機發生多年前就遭受經濟損失了。同時,為這些企業提供資金的金融中介的貸款風險也在逐步——有時甚至是迅速地——上升。以韓國為例,在發生危機前的十五年,只有四年企業能夠負擔稅前債務成本,整個國民經濟中只有電子和鋼鐵兩個行業在創造價值,其他部門的資本效率都十分低下。在墨西哥,危機發生前四年間的情形更加令人沮喪,只有電信部門獲得的回報高於其稅後債務成本,而且這還要歸功於墨西哥電話公司(擁有長途業務壟斷控制權)的巨大影響。

對此問題,各國政府提升企業業績的態度一致,實施的方法和手段卻不一。在墨西哥和阿根廷,經濟改革將市場競爭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業績不佳的企業暴露出來。結果,許多企業陷入了更加急劇的下滑中,這正是痛苦但必需的自由市場療法。而在日本、韓國、泰國、印尼等國家,企業在政府的庇護下部分避免了外國企業的直接競爭,但卻因傳統的產業結構和政策不當而遭到損害,這種政策鼓勵對關鍵行業部門進行過度投資,實行的保護主義對國內企業造成了麻痹,拖延了企業進行必要調整的時間。同樣,在俄羅斯、羅馬尼亞等國,政府對經濟進行了幾十年的干預,實體部門深受其害。歸根結底,實體部門業績不佳是由經濟的封閉性所致,只有這樣的經濟能夠容忍指令性放貸、缺乏真正的競爭以及企業智力水平低下等現象。

銀行的舊游戲與新游戲。在經濟全球化之前,銀行業舊有的游戲方式是在一個封閉的經濟體中將資金輸送給企業。大多數新興市場國家中,銀行對放貸的對象、項目和利率幾乎沒有選擇餘地。銀行的作用是建立一個存款的基礎,將資金借給政府和經濟中的戰略部門,且經常按照政府或銀行所屬集團所有人的指令行事。銀行並沒有認識到自己也是風險承擔者——畢竟它們的債務人極少、甚至根本沒有面臨競爭,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被「允許」破產。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銀行都樂於與政府合作,有時甚至感覺自己就是一個政府機構。

然而,改革從根本上改變了這種環境。隨著進入壁壘的消除和相關法規的修訂,銀行的放貸限制被大大放寬,可以自行決定對象和金額,同時外資銀行加入了對其原有放貸對象的爭奪中。幾乎一夜之間,銀行的游戲規則發生了徹底的變化,機遇與風險同時降臨。多數銀行不能適應這一新的規則。由於信貸技能薄弱、風險管理意識缺乏以及其他眾多因素,對於越來越不穩定的企業實體,銀行不僅不停止對其貸款,反而繼續增加——甚至是大幅增加貸款量。有些銀行則避開自己具有專門技術優勢的領域,轉向高風險的對公貸款和消費貸款,導致壞賬激增,業績開始被損害。隨著銀行業績不斷下滑,海外貸款繼續流入,銀行體系逐漸變成了紙牌搭成的房子,危機的侵蝕漸漸從實體經濟深化到金融層面。

與此同時,危機的跨國傳播渠道也開始形成。例如,韓國很多商人銀行為高額回報所吸引,利用短期資金積極參與泰國和印尼的房地產投資,但它們缺乏基本的對沖技能,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承擔的隱含風險。使問題更加復雜的是,韓國的許多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為這些商人銀行及其海外業務提供了擔保,使得風險水平在各部門乃至各國間不斷升高,並存在交叉流動的可能。

進退兩難的監管體系。危機醞釀時,監管者未能發現金融體系正在出現的失衡現象,抑或未能迅速採取行動及時阻止災難發生,這種監管失效的深層根源在於監管系統的結構性缺陷。即使是在發達的經濟體中,銀行監管也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監管者按資歷而不是業績獲得提升,其薪酬與其提供的服務並不匹配,因此很少有人在工作中追求卓越表現。此外,有些國家的監管者與被監管的銀行領導人屬於同一個內部人組成的圈子,監管力量往往被約束。最重要的是,監管者極少由於取得成功而得到稱頌,卻常因為工作不得力而遭到詆毀。銀行系統的持續穩健運行無法誕生英雄,系統一旦崩潰卻會使很多人成為禍首。這就導致新興市場中歷來缺乏優秀的監管者。

當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危險開始襲來的時候,監管者面臨痛苦的兩難境地:很多銀行通過相互貸款和交叉擔保聯系在一起,使得聯系性增強而實際上的風險集中程度更高。一家銀行倒閉,就有可能搞壞整個銀行系統的可信度。因此在多數情況下,關閉一家大型銀行就等於斷掉經濟的資金供給,這會扼殺許多要靠貸款才能完成經營預算的企業。此舉會破壞這些企業向其他銀行償還貸款的能力。而銀行也有壓力,銀行信心下降導致放貸金額的減少,同時損毀了銀行的信譽,這樣便會引發監管者極不願看到的危機。因此在面臨危機時,監管者往往顧慮重重,各種利益糾葛使他們左右為難。就在他們舉棋不定的時候,危機已經發生了,所以看上去他們的反應就是無所作為。

(二)危機發展的實質性階段,會在宏觀經濟政策和外來沖擊引發危機時到來。

宏觀經濟政策(設定匯率和財政政策)決定危機發生的時間和規模,而外部沖擊則成為危機的觸發因素。在眾多因素的推動下,國家一步步地陷入危機的漩渦。

釘住匯率與幣值高估:在造成金融風暴的「大氣條件」中,匯率也許是最直接的觸發因素。實際上,如果按照貨幣的定義,任何「有管理的」匯率都是對貨幣「市場價格」的扭曲。如果存在釘住匯率的安排,就會加劇扭曲的狀況,進而影響資源配置。在釘住匯率制度下,每一個經濟的參與者都在嚴密關注匯率,試圖從中發現疲軟的最初信號,以此評估制度本身的可信性和可持續性。因此政府在堅決捍衛貨幣穩定的同時,背上了沉重的經濟管理和公共關系負擔,極有可能在不堪重負之際對匯率進行突然的重新定價。

在很多案例中,國內相對疲弱的實體經濟無法與貨幣制度的要求同步,導致貨幣在危機發生前就已經被認為是高估了,商品交易部門失去競爭力,不能與選擇釘住的貨幣(如美元)保持一致。維持此政策的時間越長,貨幣供需的扭曲程度越大,匯率的高估程度也越大,實際匯率必然下跌。

利率捍衛匯率:為了捍衛下跌的匯率,大多數政府會首先收緊利率,進而動用外匯儲備。此舉雖有利於提高對貨幣的需求,進而支撐起本國貨幣估價,但也會產生實體經濟部門實際支付提高、經濟活動總量減少、投資下滑的負面影響。

這種下滑會給銀行帶來三個方面的不良影響:首先,經濟放緩會減少對銀行貸款的總需求,銀行新增貸款會發生萎縮;其次,企業和個人投資回報減少,銀行不良貸款數量增加,未償貸款的盈利性也會下降;第三,貨

『叄』 金融會計決策者相關。再次求助~

作為CDS的賣方,正確的披露應該是既在資產一邊確認獲得類似年金的固定費用的收益,也應在負債一邊根據第三方違約發生的概率,及時計提自己的或有負債或准備等。這也符合財務會計的謹慎性原則。此外,財務報告中的問責制,要求誠實披露即使是對自己不利的消息。在對高杠桿的披露上,雖然投資銀行在年報上體現了自身的杠桿比率,但是由於有表外業務SIVs等的存在,真實的杠桿比率則更高。所以在對CDS和SIVs等工具的披露問題上,相應的銀行和機構並沒有做到誠實的披露,也就意味著企業實際存在更高的風險。
(3)或有事項披露。或有事項,是指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其結果須由某些未來事件的發生或不發生才能決定的不確定事項。常見的或有事項主要包括:未決訴訟或仲裁、債務擔保、產品質量保證(含產品安全保證)、承諾、虧損合同、重組義務、環境污染整治等。東亞國家對擔保的披露很少,而熟悉東亞經營環境的人都知道,幾乎所有的大公司和銀行都經常為其關聯或無關聯的企業提供融資擔保。如以銀行擔保貸款為例,在東亞各國,企業的普遍做法:一是資金實力雄厚的企業為實力較弱的企業提供借款擔保,以幫助後者獲得貸款;另一是許多企業集團為取得借款相互提供擔保。如果這些交叉擔保借款不予以披露,則一方面為銀行不良債權的形成留下了隱患,另一方面許多效率低下,不具備盈利性的項目在股東不知情的情況下獲得了資金,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一旦市場略有波動,就會出現企業償付危機的連鎖反應,進而引發銀行的兌付危機。
以上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缺陷,掩蓋了公司真實的財務狀況,造成信息的嚴重不對稱,誤導了投資者,當市場出現波動,出現投資者沒有預料的情況,投資者就會恐慌,紛紛撤資,進而出現金融市場的混亂,最終引發金融危機。
(二)薄弱的內部控制難以應對金融風險
內部控制的目的包括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提高經營管理效率,防範和控制財務風險,實現單位經營管理目標。良好的內部控制能起到防範風險的作用。內部控制薄弱,就會降低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最終難以承受金融風險的沖擊。
1、金融企業內部控制鬆懈難以抵制金融風險
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要求其必須實行資產負債管理.以資金來源控制資金的運用, 防止超負荷經營.保持資產與負債的期限、數量、結構相對應.提高資產的流動性。降低不良資產比例.規避經營風險.提高經營效益。在金融危機中,被整頓、兼並、重組的銀行大多是在經濟過熱的環境中,沒有能夠嚴格貫徹風險控制的經營原則,盲目追求高利潤,甚至銀行資金流入證券市場,潛伏著巨大的風險。一旦遇到市場環境的急劇變化,就難以應對。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內部的經營管理不善,不按資產負債管理原則經營,各種制度如貸款審批制度、貸審分開制度、貸後跟蹤制度、貸款回收責任制度、會計核算制度、內部稽核制度、內部控制制度等沒有嚴格執行。
亞洲金融危機中發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缺陷。表現之一是在會計管理上存在帳外經營、弄虛作假的現象。許多金融機構為了逃避管制,獲得巨額收益,放鬆了會計管理,搞帳外經營。比如,日本山一證券公司倒閉的直接原因是帳外債務高達21億美元。還有些金融機構弄虛作假,編造會計信息,如大和銀行紐約分行隱瞞嚴重虧損,虛報利潤。表現之二是在內部財務會計管理上缺乏有效的內控制度。許多亞洲國家的金融機構在內部牽制制度上存在嚴重缺陷。如,大和銀行在美國債券市場上的交易完全由井口俊英一人負責,交易過程和交易紀錄只有他一人知道,最終釀成巨額虧損。內部控制制度的另一個重要原則就是經常性的檢查和監督。在許多亞洲國家,金融機構的內部稽核常常是走過場,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導致銀行的經營狀況惡化、經營風險大增。
在次貸危機中,對借款人進行認真而詳細的審查是銀行發放貸款的第一個步驟,也是銀行過濾風險的重要基礎。本來住宅抵押貸款的取得,銀行是有相當嚴格的標准,貸款人一般需要滿足5C 標准( 既品德,能力,資本,抵押品,經營環境和聯系性),才可以得到貸款。同時借款人在得到款項以後還需要嚴格的執行協議並受到發放貸款機構的監督。但隨著住房價格的上漲和資產證券化的發展,貸款機構為了擴大自己的利益, 開始放寬甚至取消相關標准,規避內部控制,最終釀成金融危機。
2、非金融企業內部控制薄弱難以應對風險
在金融危機來襲時,非金融企業遇到的最大困難莫過於流動性不足,以致無法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最終導致停產,倒閉。在金融危機的環境下,貨幣大幅度貶值,房產等抵押品的價值下跌,導致許多在經濟過熱的時候大量負債的企業無法償付債款,銀行等金融機構產生大量不良負債,出現擠兌風潮,結果是大家都對市場失去信心,金融機構收縮信貸,不敢輕易貸款,企業出現資金斷流,流動性危機。許多經營多年的大牌企業也都紛紛重組,兼並,甚至倒閉。中小企業更是缺乏資金進行生產,有的只能停業。這些紛紛停產,倒閉的企業,很大一部分是由於在經濟繁榮的時候,抱有過於樂觀的態度,過度負債。負債是可以降低企業資金成本,為股東帶來收益,但是當負債上升到一定比例時,負債帶來的破產風險就會超過收益。
發生金融危機的亞洲國家內部控制形同虛設,致使經營杠桿和財務杠桿作用程度普遍偏高。當這些國家受到外部沖擊,在海外的銷售額下降而又不能被其國內需求平衡時,企業的利潤額下降會變得很顯著,甚至會造成企業的巨額虧損。危機過程中揭示出來的公司和金融機構的財務問題遠比想像得嚴重,貨幣貶值又進一步使它們的財務困境惡化。當金融風暴來襲時,自然經不起沖擊,加劇金融危機。
(三)審計監督弱化加大了金融危機的風險
審計主要職能是監督和公證,就是由審計人員通過對被審單位會計信息的審核檢查、判斷被審單位的經濟活動是否符合既定的標准。對違反標準的經濟行為予以揭露井提出糾正措施;根據被審單位的會計信息審核檢查的結果出具審計報告,對被審單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公允性表示意見。審計人員很重要的一條職業道德就是獨立、客觀和公證。對於前面闡述的會計信息披露問題和內部控制缺陷問題等,審計人員是否發現,是否在審計報告中提出,並向有關部門揭露都與金融危機的發生有著一定關系。如果能及時發現這些問題,並提出建議,那麼就會減少金融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可惜發生金融危機的國家普普遍沒有注重審計監督。固然審計本身由於政府的干預,抽樣審計不可避免存在風險,加之會計技術和內容的復雜性等有局限性,但為世人所矚目的大規模、普遍性金融危機出現時,不能不說監管當局監督不力,其中當然包括審計當局難以逃脫的責任。
(四)違背謹慎會計原則削弱了抵禦金融危機的能力
謹慎原則是世界公認的會計原則,它要求各企業或單位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必須合理預計將來可能要發生的費用或損失,並要計人本期損益。也就是將可能要集中發生的大額損失或費用,在未發生之前就要有所准備、合理配比和適當分散。使會計資料所反映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建立在一種穩妥可靠的基礎上。
韓國的金融危機從表現形式上看,是一個外債償付危機。由於企業大規模投資造成外債太高。高負債率和不利的外部環境使許多企業破產或瀕臨破產的邊緣,銀行呆帳、壞帳急劇加大, 無力償還外債。此外,韓國沒有謹慎對待開放資本市場問題,韓國資本市場在條件尚未十分成熟時過早對外開放,結果引起匯市、股市大幅度波動,使經濟陷人困境。再如泰國,銀行要求財務公司計提壞賬准備金的比率平均為1.13% ,這在1996年經濟滑坡的局勢下,顯然是相差甚遠。從會計角度分析,說明這些國家的企業包括金融企業在內,沒有充分合理地預計未來可能發生的費用或損失和可能要出現的風險,該提壞帳准備金的沒有提,該提足的卻沒有提足,等到危機發生時,沒有足夠的資金彌補,違背了謹慎原則。
在本次的次貸危機中,金融機構的貪婪性促使其過度貸款,卻沒有考慮其潛在的風險,計提足夠的壞賬准備。在一些法律訴訟中多指控某些金融負債存在不當估計。如當帶追索權的抵押資產被打包證券化出售後,類似於應收賬款按質押取得借款處理,在不核銷該類債權的賬面價值的同時增加一項負債,有關債權的壞賬風險仍由出售抵押資產企業負擔,並合理提取用於質押資產的壞賬准備。抵押貸款機構既要在資產負債表上確認一個負債,又要按合理的方法計提壞賬。FASB Statement No.140《金融資產的轉移、服務權以及金融負債的解除》規定與帶追索權義務的金融資產相關的負債應以公允價值計量,FASB No.45解釋要求還需附註披露擔保品的性質、未來可能支付的最大金額、負債的賬面價值和可獲得擔保品的性質及可回收金額,但在一些法律訴訟中多指控該負債金額為不當估計,違背謹慎會計處理原則。
四、會計在防範金融危機中的作用
(一)為防範金融危機提供會計信息
會計信息是通用的國際商業語言。一切金融交易、資金流動,都要通過會計核算來加以計量、分類和報告,都必須在會計憑證、帳簿、報表中加以記載和反映。它既服務於企業內部管理,又服務於投資者,以及與企業工作相關的財稅、金融及審計部門。因此會計是金融活動的信息源和資料庫。會計提供的金融活動信息是否及時、准確和完整,直接關繫到金融決策的時效性和正確性。會計信息滯後、失真和殘缺,是產生金融危機的重原因之一。如果會計核算是真實、全面、及時的,當金融風險起於青萍之末時,金融企業決策者重視會計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就能及時發現並採取措施加以防範或化解。因此,為決策部門提供及時、真實、全面的會計信息,對於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通過內部控制提高企業自身免疫力
通過內部控制提高企業對金融危機的免疫力才是防範金融危機的根本。內部控制的核心是有效防範各種風險。為了使各種風險控制在許可的范圍之內,建立內部控制必須以審慎經營為出發點,要充分考慮到業務過程中各個環節可能存在的風險,容易發生的問題。設立適當的操作程序和控制步驟來避免和減少風險,並且設定在風險發生時要採取哪些措施來進行補救。如建立健全嚴密的會計櫃台監督制度,對資金流出進行事中監督,把差錯、事故消除在日常業務處理之中。又如在貸款程序上,加強財務監督,嚴格審查借款企業的會計報表,防止資本不足、資不低債、無力還貸的企業通過障眼法和種種不正當的甚至違法的手段,騙取貸款,把會計部門的財務監督與信貸部門的貸款「三查」制度結合起來。運用會計手段,通過檢查、分析借款企業的銀行帳戶、會計帳簿、報表,還可以有效地督促那些有錢不還的賴帳企業,及時還貸,以化解企業的不良資產。以上種種措施都可以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從而起到防範金融危機的作用。
五、防範金融危機的會計對策
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的進一步加強和發展,各國在經濟、金融方面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在給全球經濟帶來諸多發展機遇的同時,也使金融不穩定因素大大增加。表面繁榮的背後,潛伏著較以往更大的能夠導致金融危機的風險。因此,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必須加強金融風險防範意識,謹防全球性金融危機的爆發。會計對金融危機具有一定的防範作用,那麼加強會計改革就顯得很有必要。
(一)健全會計信息披露制度
健全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盡快完善現行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制定資本市場所急需的新的規范性法規,對上市公司必須披露的會計信息內容、時問、方式以及違規後的處罰應作出更詳盡的規定,增強其可操作性。尤其要加強對金融機構的信息披露,將提高金融信息透明度成為完善外部風險管理機制的重要內容。要進一步明確各類機構的作用、運作規范,參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於金融體系透明度的要求,對金融機構特別是金融創新方面,實行必要的強制性信息披露措施,加強對信息披露的管理,提高金融運行、金融風險、金融創新產品的透明度。
(二)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切實防範各種經營風險
進一步加強對高風險領域的內部控制,比如,對信用證管理的控制。此外,配合各項授權制度,制定嚴格的內部控製程序,將各種經營風險壓縮到最低限度。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監督制度的目標是:保證公司財產安全與完整;控制有關數據的正確性與可靠性;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 防止舞弊,控制風險。與此同時,在建立公司內控制度時,要具有前瞻性,要統觀時間與空間全局,通過在公司內部營造有利的控制環境,有效的會計系統和各種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控製程序,輔之以一定的控制手段如組織架構控制、授權批准控制、預算控制、實物控制、內部審計控制等,並將這些控制手段揉入到建立的各種經營管理的具體制度中,如固定資產的資、采購、報廢處理制度、物質進出保管使用管理制度、產品的保管與出庫管理制度現金收支與核算制度、費用報銷審批制度等,因為這些控制制度,都與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密切相關。建立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僅能有效保證會計信息資料披露的真實和完整性,而且能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和效果,從而能應對金融風險。
(三)加強外部監督體系的監管力度
要保證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披露質量,不僅要搞好公司內部的整治和規范,同時要加強和完善公司外部的治理結構,保證中介機構對上市公司的監督質量。首先中介機構自身要本著對廣大投資者負責的態度,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素質和執業水平;其次作為中介機構的行為主管約束部門( 如財政部門、證管部門、行業協會等) 要努力創造條件去能夠真正起到其應有的約束中介機構行為的職能作用; 第三,如果一旦中介機構在履行自身職能時出現有違職業道德或失職行為的,作為管理約束部門決不能姑息遷就,應加大處罰力度,通過外部監督機構的審計監督和加強外部中介監督機構的法律責任約束,以保證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四)健全會計法律法規體系
一是健全法制建設,加大執法力度。立法部門應該進一步完善法規體系,制訂出具體的會計法規實施細則,明確會計信息披露違規行為的判斷標准和懲處方法,避免執法上的混亂,使有關法規更具實用性、可操作性,以堵住會計信息披露不規范的法律漏洞;其次,有關管理部門應該加大執法力度,特別要嚴加追究違規公司領導人責任,強迫那些私慾膨脹、以身試法者能反省和收斂自己的趨利行為,使會計信息在法制的維護下恢復其本來面目。再次是完善證券法律法規體系。規范證券市場的會計信息披露問題必須有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作為根本保障。
(五)提高會計人員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
一般情況下,會計人員是虛假會計信息的直接操作者,客觀地講,如果會計人員具備了較高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圍內可以有效防範和抵制虛假會計信息的出籠。加強會計教育,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積極開展對更新的會計知識的培訓及定期的檢查,對不具備條件的會計人員不允許上崗,要把定期開展期培訓與考試結合起來,給出上崗與否的標准。一個國家的經濟運行質量的好壞和高素質的會計人員是密不可分的,治理會計信息失真依賴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的提高。所以,只有不斷提高廣大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
六、結束語
金融危機的爆發是由各種因素引起的,會計只是其中一個方面的因素。本文從會計角度分析近代幾次金融危機,進而提出防範金融危機的會計對策。目的是為預測,防範金融危機提供一點幫助。金融危機不斷發生新的變化,引發金融危機的因素也會出現變化。然而我們只有不斷的研究,吸取金融危機的教訓,才能更好的預防金融危機的再次發生。

『肆』 請結合工作實際談談關聯企業套取銀行貸款的主要做法。

(1)建立股權關系復雜的關聯企業組織網。對於這類關聯企業網中的借款企業,銀行很難掌握其實際控制人,關聯貸款風險在早期很難發現。
(2)偽造虛假貸款申請材料。這類關聯企業通常沒有開展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而是通過違法私刻各類假公章、偽造虛假的申請銀行貸款及提供貸款擔保的董事會決議、虛假借款人及擔保人的財務審計報告、虛假銷售合同等騙取銀行貸款。
(3)採取交叉擔保的方式騙貸。為避免貸款銀行追查關聯企業關系,這類關聯企業通常採取交叉擔保,且借款企業和擔保企業不同時在一家銀行申請貸款,這種擔保方式更具隱蔽性,能夠避開銀行對其貸款擔保關聯關系的注意。
(4)挪用貸款資金。由於貸款目的不是滿足日常經營所需,因而在獲得銀行貸款後,這類借款企業往往通過關聯企業賬戶資金往來方式將貸款資金轉出,挪作與申請用途不符的購買基金、關聯公司增資、收購股權等其他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