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戰前,美國給過德國援助
也許本已只是為了賺錢。但二戰爆發前美國資本確實為納粹德國提供了大量資金技術。
1924年到1933年,通過華爾街的國際財團經手流入德國的貸款總額為330億馬克,其中的最大三筆款項,分別建立和幫助了三家大工業卡特爾(一種壟斷形式)。這三家卡特爾分別是德國通用電力(A.E.G),聯合鋼鐵,I.G.法本,它們分別控制了電力、鋼鐵和化工行業,把握了德國的工業命脈。到1937年,聯合鋼鐵和IG法本生產的爆炸物加起來佔全國總量的95%,著名的克虜伯軍火公司也在它們控制之下。這個不僅得益於美國貸款,還有美國的技術。
華爾街還通過所控制的德國寡頭企業向希特勒的競選提供了支持。希特勒上台後,1933年8月,美國銀行協會同德國就貸款問題進行談判。美國銀行同意德國延期償還以前的貸款,並且保證今後美國在德國的資本和產業的全部收入只在德國使用,並用此來興建新的軍事企業或者改建原來的軍工企業。
從1933年到1939年,在德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做准備的6年時間里,杜邦財團與化學公司、洛克菲勒財團和美孚石油公司、摩根財團及它控制的電報電話公司、福特汽車公司(亨利福特本人由於與納粹的合作還得到了十字鷹徽勛章)爭先恐後跟德國簽下了巨額的戰略原料和軍工項目的訂單。僅僅飛機一項,1934年8個月中美國對德國的出口數量就比1933年增加了不止5倍。33年到39年間,在納粹德國的軍事機構中營業的美國公司超過60家。
在技術輸出貿易上也毫不含糊,杜邦公司通過I.G.法本把氯丁橡膠和飛機防爆劑的技術賣給德國;坦克潤滑油的技術是從美孚石油公司得到的;希特勒發展空軍的重要幫助來自於美孚在德國設立的一家飛機專用汽油廠;電報電話公司參加了德國新型飛機的研製。後來在戰爭中,連美國的海軍部長都承認是美國向希特勒提供了最先進的飛機發動機。
⑵ 二戰期間國民政府向美國的借貸最後是如何處理的
美國政府借款在1949年以後是以新的援助方式繼續的,在接受了美國新的貸款後,台灣成立了債務基金,整合了所有外債,最後在2011年還清了(這個還債還得還真長遠啊)。
還有很多戰爭期間對外發行的債券,在遷台之後,國民政府停止了這部分債券的支付,就算是賴掉了,美國人也購買了一部分這些債券,就只能打水漂了。
⑶ 二戰後英國為什麼要向美國貸款,為什麼英國不自己印些貨幣
我很喜歡研究一戰和二戰金融方面的問題。
你的問題是很開放的問題。這里簡要幾點加以說明,
二戰,各大資本主義國家都深受大挫,除了一個國家,美國
為什麼美金稱為國際貨幣呢,為什麼美元叫美金?就是利用了這個空擋。
各大國惡戰後,無論是基礎建設還是金融秩序都被打亂,處於百廢待興的現狀。
美國在二戰初期到處倒賣軍火,你可以搜集美國在戰爭中期還有倒賣軍火給德國的這方面歷史新聞,二戰後德國的戰爭賠款從何而來,是從美國借債。
英國的基礎建設、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從何而來,也是從美國借債,還不包括戰爭時期從美國的借款。
這一切都造成了一個現狀,大英帝國沒落了。大英帝國的鈔票,英鎊也不再是國際上可以呼風喚雨的貨幣。所以不可能出現你說的英國印刷鈔票。因為國際上不再認可英鎊的國際地位了。
⑷ 二戰時美國貸款利率
10%。
1940年到1945年、二戰拉動大量投資、固定資產凈存量同比增速高達10%以上,但戰後逐步回歸到5~10%區間內。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簡稱二戰,亦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以德意志第三帝國、義大利王國、日本帝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及仆從國與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0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是一場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
⑸ 二戰後美國給韓國、日本、法國、英國多少貸款
我來咯漫血江南補充一下
據統計,截止1951年中期,在提供的共130億美元援助資金中,有34億美元用於輸入原料和半製成品、32億美元用於購買糧食、飼料以及肥料等、19億美元用於進口機器、車輛和重型設備等重工業品,還有16億美元用於輸入燃料。
自1951年7月1日之後,德國從馬歇爾計劃中獲得的援助共摺合2.7億美元,而他們只需向華盛頓的美國進出口銀行(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償還其中的1690萬美元。直到1971年6月,聯邦德國政府終於以分期形式向美國償還完畢了最後一筆援助債務。
⑹ 二戰後美國對外經濟擴張的主要手段
構建布雷頓森林體系,把美元與黃金掛鉤,從而操控全球經濟和匯率,主導簽訂《關貿總協定》控制世界貿易。
⑺ 求教高手,二戰時候的華爾街的金融巨頭於銀行家為什麼資助希特勒
戰爭是資本家發財的機會,很多銀行家就是在戰爭時期承銷國家債券,獲得國家資產而發家的。銀行家通過控制金權來控制政權,比如國家在籌集不到資金時。金本位是貨幣與黃金掛鉤,從而控制匯率,當然也容易被操控匯率
⑻ 二戰蘇聯拿了美國三千億貸款,為何事後要賴賬不還
蘇聯在二戰後拒絕還美國的錢,是因為蘇聯覺得自己在戰爭中付出了很多東西,美國計算貸款的方式有很大的問題,而美國也從戰爭里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因此蘇聯認為沒有必要再還錢給美國了。
在30年代的時候,美國的經濟發展得並不順利,社會生產嚴重過剩,而在二戰爆發後,雖然德國法西斯和美國沒有正式開戰,但是美國也感覺自己受到了威脅。因此,為了幫助其他國家打擊德國的軍隊,好免受德國的威脅;也為了讓自己過剩的產能有用武之地,發展自己的工業和經濟,安撫國內民眾的情緒,美國就決定給反對法西斯的國家一些援助,並由此產生了租借法案。
在二戰結束後,美國想向蘇聯征討欠款,但是卻被蘇聯拒絕了。蘇聯認為,美國計算貸款的方式有問題,加上二戰後,美國因此打開了歐洲的大門,獲得了更大的利益,因此蘇聯和美國一直就貸款一事商量了很多年,一直到蘇聯解體後,美國也沒能要回這些錢,而美國對蘇聯的援助也成為了爛帳。
⑼ 為什麼說美國在二戰中發了橫財
樓上說的都是表面原因,深層次原因在於美國華爾街的銀行家們通過向歐洲交戰國進行戰爭貸款,進爾控制了歐洲的金融權,並在戰後成立了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清算銀行,進而發展為今天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由於二戰後美國做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和戰勝國,羅斯福在戰後毫不猶豫地確立了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這是美國在二戰後獲得巨大財富的根本原因!
⑽ 美國歷史上最慘烈的一次金融危機
以下是本人自己的總結,並非來自網路 + paste
美國歷史上最慘烈的一次經濟危機,無疑是1929那場波及全世界並間接引發二戰的經濟危機.
首先說一說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
根據我國的政治與經濟課本上,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本身的弊端.只要資本主義制度存在,那麼經濟危機就一定會發生,並且其周期是大約是10年一次.當然資本主義國家就不會這么說了,但是就我看來,10年一次的經濟危機是確實存在的,只不過是程度不同而已.
20世紀初,正是資本主義國家在進行第二次工業革命.比起第一次工業革命帶來的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電氣時代無疑帶來了更劇烈的社會變化.美國作為新興國家(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是成立於1787左右),並沒有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獲利多少,而第二次工業革命使美國和德國超越了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成為領先的發達國家.
生產線的發明帶來的批量生產給了工業企業巨大的發展機會,一些工業企業變的極其發達和富有.而美國的觀點是,政府不應該參與任何市場行為.事實上他們認為政府不應該有太多權利.沒有政府的宏觀調控,壟斷和寡頭就出現了.
而在上層階級的欣欣向榮和中產階級的急劇膨脹的背後,美國社會的貧富差距達到了空前的水平.20世紀20年代,美國迎來了又一批的移民高峰,而這些主要來自南歐和東歐的移民以及因工業革命失去土地而來到城市的農民組成了龐大的下層社會.
同時,當時美國股市一路看漲.在這么一片大好的情勢下,沒有人願意把錢存在銀行,都紛紛涌去炒股.而事實上,這些表面的經濟繁榮都只是泡沫.到了1929年10月29日紐約股市的突然崩潰,所有人都破產了.當人們意識到從前的繁榮不可能再來臨,經濟危機已經到來時,尚有存款在銀行的人們全部跑去取款,於是許許多多沒有政府保護的銀行紛紛破產,使得本來就很惡劣的經濟形勢更加惡劣了.
此時許多人都已經破產,沒有人願意花錢,於是小型企業和農民也破產了.惡性循環.失業率極高,而就算是有工作的人,工資也完全不足以維持生活.富有的資本家為了維持物價,寧可燒掉玉米,把牛奶倒進海里也不願意降級價格.
前所未有的慘烈的1929 Great Depression到來.
波及的行業:
1929經濟危機波及到的並不是某些特定的行業.沒有行業不被波及.
其中受打擊最大的行業是:小型私人企業,種植業,銀行和股市.
事後的反思:
1929經濟危機起始於紐約股市崩盤,但是美國並不是唯一一個遭受經濟危機的國家.日本德國和義大利為了挽回經濟危機走上了法西斯專政的道路,而在美國,則是第二個羅斯福總統(Franklin D. Roosevelt,他的遠親Teady Roosevelt也曾是總統)拯救了美國.
羅斯福總統做出最大的行為,就是加強中央集權.他通過了一系列法案,其中主要包括:
1.加設社會性工程,在修建工程的同時給年輕人工作和信心.
2.保護銀行業,把中小銀行組織起來,資金可以互相流通,讓他們不至於破產.
3.對壟斷和寡頭進行限制.加強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調控地位.
在Roosevelt總統的法案下,美國經濟開始逐步復甦.雖然在未來的30年內都遠遠沒有達到過1929年10月以前的水平,但是已經不至於完全死氣沉沉.
經濟危機的正式結束是二戰的開始.
從此美國的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其中最主要的變化就是,羅斯福新政給中央政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強大權力.從美國建國以來,美國人就一直相信弱小的中央政府,從1787憲法我們可以看出,建國者是在極盡全力的限制政府權力的.而羅斯福從根本上改變了美國人對政府的態度,他們現在看到了一個強大的政府可以帶來的利益和無政府管理的混亂.
此後,美國的對外政策也發生了改變.他們曾經是極力的保持中立,避免參與到任何國際爭端.二戰始於1938,而美國1942才參戰,那還是因為1941年12月的珍珠港事件.而在二戰結束後,美國積極籌劃了聯合國,正式成為了"太平洋警察".不過這是二戰相關,在此就不與討論了.
由此我們看出,美國1929經濟危機的主要事後反思是加強中央集權.附帶著改變了對外政策.
大概就是這些...打的好累...................
還要詳細的話請詳細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