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銀行貸款與p2p平台貸款有什麼區別
銀行貸款相對於P2P貸款,手續繁多,審批嚴格、需要資料多、利率比較低目前貸款利率大概5%~7%左右,貸款期限相對較長,審批期限較長。目前銀行貸款主要對象依然是大型企業、資質好的個人房貸等,中小企業在銀行貸款仍然較難。
P2P貸款較靈活,是個人對個人的借貸關系,傾向於把民間閑散資金與借款人直接對接在一起。審批相對靈活、貸款期限相對較短、利率較高、金額較小、利率較高,主要服務與中小型企業或私營企業主,目前P2P貸款傾向於抵押貸款
2. P2P網貸與銀行貸款相比有什麼優勢
P2P理財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一種互聯網投資理財方式,高收益高保障。 與銀行理財相比具有以下優勢:
(1)收益率PK:P2P高、銀行理財低。
銀行以手續費、託管費、管理費等名錄,瓜分了理財投資者大量收益。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5%。P2P投資收益明碼實價,普遍在9%~18%之間,是銀行理財產品的4倍有餘。
(2)抵押擔保PK:P2P有、銀行理財無。
銀行理財實際是投資者借給銀行的一種信用貸款,除了銀行信用之外,沒有任何風險抵補措施和手段,出現理財損失,投資者往往無可奈何,只能忍氣吞聲。P2P普遍都有借款人足值資產或高質量債權作抵(質)押,並履行抵押登記手續,同時引入第三方擔保公司履行逾期代償義務,可以說為理財資金安全加上了雙保險。
(3)真實項目掛鉤PK:P2P清楚、銀行理財糊塗。
現實當中,銀行理財經理大部分不清楚他們賣的是什麼,不知道資金用途、收益與何掛鉤、產品風險等等,理財經理賣得稀里糊塗,客戶賣得也稀里糊塗。P2P理財需要資金需求方提供真實的借款用途和項目信息,投資者可自主甄別和選擇借款項目,做到了心中有數、明明白白。
(4)流動收益PK:P2P按月(季)付息、銀行理財到期付息。
銀行理財普遍都是產品到期後一起結算本息,購買期間不能給投資者帶來穩定的現金流收益,容易導致投資者流動性不足或緊張。P2P理財採取按月(季)付息,到期還本的方式,既降低了理財風險,也能滿足日常的流動性需求。
3. P2p網路借貸有哪幾種類型
第一類平台:銀行系P2P
P2P行情持續火爆,眾多銀行系P2P紛紛進場。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平台有招商銀行的小企業e家、民生銀行的民生易貸、包商銀行的小馬bank、蘭州銀行「e融e貸」等。
銀行系P2P的優勢主要在於:第一,資金雄厚,流動性充足;第二,項目源質地優良,大多來自於銀行原有中小型客戶;第三,風險控制能力強,利用銀行系P2P的天然優勢,通過銀行系統進入央行徵信資料庫,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借款人的信用情況,從而大大降低了。另外,包括恆豐銀行、招商銀行、蘭州銀行、包商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以不同的形式直接參與旗下P2P網貸平台的風控管理。
那麼,問題來了——銀行的風控管理模式是否同樣適用於P2P網貸平台?對此,有部分業內人士提出質疑:「中國的銀行傳統上靠抵押物來控制風險,你給我一個抵押物,我對你的抵押物進行估值和判斷,比如值1000萬的我就給你貸100萬,但是P2P平台做的是信用貸款,本質上是不需要採用任何抵押物的,所以依靠抵押物來控制風險的銀行在做信用風險方面的風控能力並不突出。」此外,與傳統P2P網貸平台相比,銀行系P2P的劣勢主要體現在收益率偏低,預期年化收益率處於5.5%-8.6%之間,略高於銀行理財產品,但處於P2P行業較低水平,對投資人吸引力有限。並且,很多傳統商業銀行只是將互聯網看作是一個銷售渠道,銀行系P2P平台創新能力、市場化運作機制都不夠完善。
把P2P分成四大類,該怎麼分?
第二類平台:國資系P2P
以開鑫貸為代表,國資系P2P也開始在全國緊鑼密鼓地布局。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近30餘家國資背景P2P平台陸續上線,比如,國家開發銀行旗下國開金融與江蘇省國有大型企業江蘇金農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設立的開鑫貸、廣州金控集團控股75%的金控網貸以及廣東股交中心獨資設立的藍海眾投等。國家隊進場,被業內解讀為管理層對互聯網金融領域的認可,對P2P借貸模式的應允。
國資系P2P的優勢體現在如下方面,第一,擁有國有背景股東的隱性背書,兌付能力有保障;第二,國資系P2P平台多脫胎於國有金融或類金融平台,因此,一方面,業務模式較為規范,另一方面,從業人員金融專業素養較高。
國資系P2P平台的劣勢也十分明顯:首先,缺乏互聯網基因;其次,從投資端來看,起投門檻較高——比如,開鑫貸1萬元起投,金開貸3萬元起投,另外,收益率不具有吸引力——其平均年化投資收益率為11%左右,遠低於P2P行業平均收益率;最後,從融資端來看,由於項目標的較大,且產品種類有限,多為企業信用貸,再加上國資系P2P平台較為謹慎,層層審核的機制嚴重影響了平台運營效率。
第三類平台:上市公司系P2P
P2P市場持續火爆,上市公司資本實力雄厚,雙方一拍即可。以熊貓煙花為代表,上市公司紛紛跑步進場,上市公司系P2P已經成為P2P江湖上一支不容小覷的隊伍。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已有近70家上市公司涉足P2P領域,總投資額高達數十億元。與此同時,我們看到在二級市場上,資本對互聯網金融概念板塊的追捧力度之大。春節前,互聯網金融概念板塊全面爆發,多隻互聯網金融概念股持續漲停。
上市公司搶灘P2P背後的原因可歸結為如下三點:第一,傳統業務後續增長乏力,上市公司謀求多元化經營,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典型代表為用友軟體;第二,上市公司從產業鏈上下游的角度出發,打造供應鏈金融體系。其中,典型代表為熊貓煙花。據報道,熊貓煙花出資1億元打造了P2P網貸平台——銀湖網,其中70%的項目源來自於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上市公司在其所處細分領域深耕多年,熟知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情況,掌握其經營風險、貿易真實性,很容易甄別出優質借款人,從而保證融資安全。第三,P2P概念受資本追捧,上市公司從市值管理的角度出發,涉足互聯網金融板塊。
把P2P分成四大類,該怎麼分?
第四類平台:民營系P2P
目前,P2P行業中民營系平台數量最多,起步最早。部分民營系P2P網貸平台已經成長為行業領頭羊,比如,紅嶺創投、愛投資、有利網等;更多的草根平台則魚龍混雜,不勝枚舉。
這類平台的優勢體現在:第一,具有普惠金融的特點,門檻極低,最低門檻甚至50元起投;第二,投資收益率具有吸引力,大多在15%-20%左右,處於P2P行業較高水平。然而,民營系P2P的劣勢也十分明顯,比如風險偏高。由於資本實力及風控能力偏弱,草根P2P網貸平台是網貸平台跑路及倒閉的高發區。
這是最好的時代,亦是最壞的時代。伴隨著各路資本的介入,P2P行業已經進入戰國時代,群雄逐鹿各顯神通。對於銀行系、國資系、上市公司系P2P網貸平台而言,背靠大樹是優勢也是限制。而對於民營草根系P2P網貸平台而言,在沒有強硬的背景,沒有雄厚資本實力的情況下,如何在派系林立的行業中生存下去是其不得不面對的一道難題
4. P2P貸款是什麼,和銀行貸款有何區別
p2p就是「個人對個人的貸款(或者叫借款)」。網'貸是利用網'絡'平台撮合個人與個人的貸款的行為。銀行貸款,銀行是機構,借款人可以是機構也可以是個人,所以應該叫做機構對機構或個人的貸款。在P2P平台申請貸款需要支付數倍於銀行貸款利息,但門檻低,放款速度迅速,而銀行的貸款門檻較高,而且放款速度極慢。
5. p2p網貸和銀行貸款有什麼區別
從業務來看: 傳統銀行業務是將客戶閑置的資金存入銀行,銀行向客戶支付一定利息,然後將客戶的存款以更好的預期年化利率發放給貸款者,銀行從中賺取利差。客戶並不需要了解存款的去向,銀行是客戶與貸款者之間的紐帶,如果貸款者違約,銀行需要承擔風險。三方共同推動P2P網貸的發展。P2P網貸將出借人的資金通過P2P網貸平台借給借款人,P2P網貸平台從借款額中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
6. 為什麼很多人寧願想P2P平台借錢,也不願去銀行貸款
銀行貸款
銀行貸款對申請人要求高,這個是眾所周知的。一般情況下,在銀行貸款,都需要申請人名下有固定資產可以用於抵押擔保。最低要求也是要求借款人名下有經營的公司,實體,銀行流水。這樣方便用於佐證借款人的還款能力。所以這些要求就會淘汰掉很大一部分有資金需求的「三五」人員。同時銀行貸款非常看重個人徵信記錄,只要徵信記錄不達標,就算你擁有多強大的資產佐證,都很難貸款。
同時去銀行貸款需要提交的個人資料,審批流程,放款這些時間相對比較漫長。對於有些資金需求不是很大的借款人來說,為了一點點錢,不斷的來回在銀行折騰,付出很大的時間成本是很不劃算的。
總之這個問題就好比「沒飯吃,為什麼不吃肉」一樣。實際上每個人都知道,銀行貸款利息低,沒套路。網貸平台利息高,套路也多。但是客觀因素也決定了很多借款人只能通過網貸平台借款。你叫他們怎麼辦呢?
7. p2p網路借貸平台有哪些
P2P網貸平台。例如:人人貸、你我貸、PPmoney、宜人貸等。
P2P是英文peer to peer lending(或peer-to-peer)的縮寫,意即個人對個人(夥伴對夥伴)。又稱點對點網路借款,是一種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屬於互聯網金融(ITFIN)產品的一種。屬於民間小額借貸,藉助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網路信貸平台及相關理財行為、金融服務。
2019年9月4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聯合發布《關於加強P2P網貸領域徵信體系建設的通知》,支持在營P2P網貸機構接入徵信系統。
2020年11月中旬,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完全歸零。
【拓展資料】
P2P類別:
銀行系:
銀行系P2P的優勢主要在於:第一,資金雄厚,流動性充足;第二,項目源質地優良,大多來自於銀行原有中小型客戶;第三,風險控制能力強,利用銀行系P2P的天然優勢,通過銀行系統進入央行徵信資料庫,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借款人的信用情況,從而大大降低了風險。另外,包括恆豐銀行、招商銀行、蘭州銀行、包商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以不同的形式直接參與旗下P2P網貸平台的風控管理。銀行系P2P的劣勢主要體現在收益率偏低,預期年化收益率處於5.5%-8.6%之間,略高於銀行理財產品,但處於P2P行業較低水平,對投資人吸引力有限。並且,很多傳統商業銀行只是將互聯網看作是一個銷售渠道,銀行系P2P平台創新能力、市場化運作機制都不夠完善。
上市公司系:
P2P市場持續火爆,上市公司資本實力雄厚紛紛進場,其原因可歸結為:
第一,傳統業務後續增長乏力,上市公司謀求多元化經營,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第二,上市公司從產業鏈上下游的角度出發,打造供應鏈金融體系。上市公司在其所處細分領域深耕多年,熟知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情況,掌握其經營風險、貿易真實性,很容易甄別出優質借款人,從而保證融資安全。第三,P2P概念受資本追捧,上市公司從市值管理的角度出發,涉足互聯網金融板塊。藉助火熱的互聯網金融概念,或是通過控股收購P2P公司合並報表,能夠幫助上市公司實現市值管理的短期目標。
國資系:
國資系P2P的優勢體現在如下方面:
第一,擁有國有背景股東的隱性背書,兌付能力有保障;
第二,國資系P2P平台多脫胎於國有金融或類金融平台。因此,一方面,業務模式較為規范,另一方面,從業人員金融專業素養較高。國資系P2P平台的劣勢也十分明顯:首先,缺乏互聯網基因;其次,從投資端來看,起投門檻較高,另外,收益率不具有吸引力——其平均年化投資收益率為11%左右,遠低於P2P行業平均收益率;最後,從融資端來看,由於項目標的較大,且產品種類有限,多為企業信用貸,再加上國資系P2P平台較為謹慎,層層審核的機制嚴重影響了平台運營效率。
民營系:
目前,P2P行業中民營系平台數量最多,起步最早。部分民營系P2P網貸平台已經成長為行業領頭羊;更多的草根平台則魚龍混雜,不勝枚舉。這類平台的優勢體現在:
第一,具有普惠金融的特點,門檻極低,最低起投門檻甚至50元;
第二,投資收益率具有吸引力,大多在15%-20%左右,處於P2P行業較高水平。然而,民營系P2P的劣勢也十分明顯,比如風險偏高。由於資本實力及風控能力偏弱,草根P2P網貸平台是網貸平台跑路及倒閉的高發區。
雖然民營系的P2P沒有銀行的強大背景,但是民營系的P2P平台有著強大的互聯網思維,產品創新能力高,市場化程度高。投資起點低,收益高,手續便捷,客戶群幾乎囊括了各類投資人群。
風投系:
截至2015年9月29日,全國范圍內共63家平台獲得風投,融資次數約83次。獲得風投的平台多分布在北京、上海、廣東等地,這些平台大半關注「抵押標」,注冊資本在1000萬元以下的居多。一方面,風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為平台增信,風投機構的資金注入充裕了平台資金,有利於擴大經營規模,提升風險承受能力;而另一方面,風投引入是否導致P2P平台急於擴大經營規模而放鬆風險控制值得深思。2013年上線的平台融易融(現更名為自由金服)2015年1月獲海外風投振東投資的1000萬美元投資,2015年7月出現「提現困難」。這說明風投注資其實不能完全規避P2P平台的信用風險和經營風險。
8. P2P網貸與銀行貸款有什麼區別
1、面向人群不同:
銀行面向的借款人主體是大中型企業,而P2P網貸一般面向小微企業或者個人消費。
2、貸款產品類型差異:
銀行大多數是抵押擔保的借款產品,信用貸款比較少,且貸款金額比較大,動輒幾百上千萬;P2P網貸大多數是信用貸款,一般金額是幾萬。
3、投資門檻不同
現在各大銀行推出各種理財產品,可是都至少十萬二十萬才能投資,很多年輕人都因為囊中羞澀而被拒之門外。相反P2P理財平台投資門檻十分低,有些平台只要100元就可開投,即使你只有100元一樣可以投資一個200萬的項目,人人都可以參與。
4、借款利率與審批時間的不同
銀行的利率低,但是貸款審核周期長,一般沒有半個月到一個月,借款人是拿不到錢的;P2P網貸利率高,但是放款快,一般3~5個工作日,就可以滿標放款了,急需要錢的人就可能會選擇P2P網貸。
5、對比手續費不同
銀行理財需要收取手續費、託管費、管理費等多種項目,無形中減少了理財投資者的不少收益。而P2P平台中僅需收取少量的充值手續費和利息管理費,投資者從充值到提現全程不收任何費用,所有投資所得都全額到賬,相當於投資者無形中又得到一筆收益。
6、抵押擔保不同
銀行理財實際是投資者借給銀行的一種信用貸款,除了銀行信用之外,沒有任何風險抵補措施和手段,一旦出現理財損失,投資者往往無可奈何,只能忍氣吞聲。而P2P理財會經過嚴格的審核,普遍要求借款人有足值資產或高質量債權作抵(質)押,並履行抵押登記手續,可以說為理財資金安全加上了雙保險。
9. 什麼是p2p融資,並論述其與銀行貸款的本質區別
P2P的全稱是peer to peer,指個人對個人。平台只是一個信息中介,讓借款人與投資人直接對接,撮合交易。借款人支付利息給投資人,投資人因借貸關系而獲取利息收入。所以P2P既有貸款端也有理財端,雙方各取所需,平台收取中介費。
銀行貸款則作為放貸的主體,利息全收,只需要支付少部分利息給存款人即可。
銀行貸款對於借款人資信要求高,手續繁雜,一般只提供優級貸款,利息相對也較低。
P2P服務的是銀行不予借貸的長尾人群,更多的屬於次級貸款。也因此借款利率較高,違約率也相對偏高。
傳統的銀行放貸模式以抵押和質保為主,信用貸涉及較少。即便是無抵押個人貸款,銀行對於借款人的審查也非常嚴格,沒有一定身價和家底的人,很難借到銀行貸款。
P2P網貸就不同了,借款手續簡化,放款快,還款方式也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