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貸款類型 » 互聯網金融小微企業貸款余額
擴展閱讀
身份證貸款簽幾次名字 2024-09-25 11:20:58

互聯網金融小微企業貸款余額

發布時間: 2022-11-27 06:45:49

『壹』 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持續下降,未來該何去何從

財經57號|疫情之下小微企業的貸款情況怎樣?這些數據告訴你真相

疫情猶如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浪,讓不少企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有的小微企業在風浪中搏擊壯大,有的則面臨「生死存亡」的關口。這時,及時、足量的資金支持,將成為企業應對風浪的「壓艙石」。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有關負責人日前就4月份金融統計數據情況答記者問時,為4月份小微企業貸款情況下了判斷——量增、面擴、價降、結構優化。

當前,小微企業獲得貸款情況如何?恐怕需要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一、有多少小微企業獲得了貸款?

今年前4個月,一共新增了117萬戶小微經營主體獲得普惠小微貸款。這117戶的增長趨勢是:1至2月18萬戶、3月71萬戶、4月28萬戶。

截至今年4月末,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中,製造業、批發零售業和建築業企業貸款分別佔39.3%、29.7%和7.6%,合計佔76.6%。

為什麼說貸款結構優化了呢?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上述勞動密集型企業在疫情中受到沖擊較大,信貸資金及時支持這些企業解決流動性問題和復工復產,對「保就業」也起到明顯促進作用。

總而言之,4月份,在各項政策引導下,金融機構繼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普惠領域的信貸支持,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從小微企業貸款情況看,「量增、面擴、價降、結構優化」的特點更為突出。

『貳』 5G背景下金融科技的特徵和發展路徑

4G技術孕育了舉世矚目的消費互聯網經濟,電商、社交、文娛為代表的消費互聯網迅速崛起。而具有高速率、廣連接、高可靠、低延時特點的5G的全面運用,推動面向大眾的消費互聯網時代轉向萬物互聯的產業互聯網時代 。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賦能之下,金融科技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未來,符合科學、契合規律的金融科技應當具備哪些特徵,應當走什麼樣的發展路徑,值得探討。

(一)金融科技發展的重要基礎是產業互聯網

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有什麼樣形態的產業鏈,就會有什麼類型的供應鏈金融,相伴隨的也會有相應的金融科技發展生態。傳統產業規模巨大,數字化轉型帶來的價值空間也非常巨大。全國目前有60餘個萬億級的產業集群,根據測算,僅在航空、電力、醫療保健、鐵路、油氣這五個領域如果引入數字化支持,假設只提高1%的效率,那麼在未來15年中預計可節約近3000億元;如果數字化轉型能拓展10%的產業價值空間,每年就可以多創造2000億元以上的價值。 所以,如果說中國的消費互聯網市場只能夠容納幾家萬億元級的企業,那麼在產業互聯網領域有可能容納幾十家、上百家同等規模的創新企業。

在消費互聯網領域,國內C端流量增量即將耗盡,行業主動求變。 當前我國移動互聯網月活用戶增速持續下降,互聯網增量紅利消退,市場出現互聯網下半場的聲音。一方面,行業向上游拓展或國際化需求迫切。另一方面,頭部互聯網企業尋求新增長點的需求迫切,因此提出產業互聯網概念,這也是產業互聯網金融的產生背景。

中美互聯網行業對比,國內尚未出現產業互聯網巨頭。 中美對比,美國產業互聯網公司占據美股科技TOP20的半壁江山,相比之下,中國GDP約為美國的70%,但美國產業互聯網科技股市值為中國的30倍,國內尚無領先的產業互聯網巨頭企業。

產業互聯網是通過產業內各個參與者的互聯互通,改變了產業內數據採集和流通的方式,並運用區塊鏈等技術保障產業內數據、交易的可信性,進而改變產業價值鏈,提升每個參與者的價值。產業互聯網充分體現了數據要素在產業內的價值創造能力,通過挖掘數據要素的價值提升產業價值。具體上,可以認為產業互聯網綜合運用互聯網、AI、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等新一代技術手段,深入到企業生產、研發、銷售等內外各個環節,力圖將每家企業都變成信息驅動型企業,並進行互聯,從而提高產業的整體效率。

 

與消費互聯網相比,產業互聯網有明顯的區別:比如,產業互聯網是產業鏈集群中多方協作共贏,消費互聯網是贏者通吃;產業互聯網的價值鏈更復雜、鏈條更長,消費互聯網集中度較高;產業互聯網的盈利模式是為產業創造價值、提高效率、節省開支,消費互聯網盈利通常先燒錢補貼再通過規模經濟或增值業務賺錢,等等。構建產業互聯網是產業價值鏈重塑的過程,產業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做數字化升級,產業生態不再只是傳統意義上把原材料變成產品,還要加工「數據」要素、把數據變成產品的一部分,並進而通過數據產品和服務拓展產業鏈的價值空間。在發展產業互聯網的過程中,傳統產業要進行大膽的變革,敢於拋棄落後的商業模式,對組織架構、組織能力進行升級迭代,提高組織內部協同效率,更好更快地為數字化轉型服務。產業互聯網的這些特點,正是金融科技下一步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傳統金融數字化轉型的基本方向。可以這么說,消費互聯網金融只是科技金融發展的初級階段,基於產業互聯網金融才是科技金融的高級階段主戰場。

(二)金融科技發展的主體是產業互聯網金融

什麼是產業互聯網金融。產業互聯網金融目前沒有行業標準定義,我認為產業互聯網金融具體指的是機構基於產業互聯網發展,通過金融科技向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統稱,當前主要為基於產業互聯網服務的供應鏈金融、互聯網金融產品(如微業貸)、助貸超市等形式,隨著行業的發展,未來可能會有新的形式。

產業互聯網金融與消費金融的聯系與區別主要為:產業互聯網金融是消費金融向上游產業端滲透,產業互聯網金融以企業為用戶,以生產活動經營為場景提供貸款服務,消費金融以個人為用戶,以日常生活消費為應用場景提供貸款服務。

產業互聯網金融的現實意義在於有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小微企業貢獻了全國80%的就業,70%的專利發明,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稅收,在經濟發展中意義重大。截至2018年中國小微企業有9318萬家,佔比88%。小微貸款余額33.5萬億元,占企業貸款37.6%,金融資源分配不夠合理,產業互聯網金融的現實意義在於有望改變這種狀況。

供給上,我國傳統銀行業不能完全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需求。 截至2018年底,我國共有134家城商行及1427家農商行,提供了13.22萬億的小微企業貸款,且貸款規模發展迅速,高於國有商業銀行與股份制銀行的11.67萬億,是小微企業貸款的主力。但與此同時,行業不良率也在持續走高,農商行行業不良率最高觸及4.29%,高企的不良率迫使銀行收縮信用,放緩小微企業貸款發放,農商行及城商行不能完全解決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

需求上,2018年起實體經濟企業金融需求分層,呼喚新金融供給解決痛點。 2019年12月,我國工業企業應收票據及應收帳款達17.4萬億,同比增長4.5%,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旺盛,同時由於信用分層,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日益嚴重。小微企業屬於金融業長尾客戶,由於存在抵押品不足、信用資質差、信息不對稱、生命周期短等問題,銀行通過傳統手段進行風控成本很高,造成了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供需的不匹配,這是產業互聯網金融產生的基礎。

各類因素疊加金融科技技術儲備迭代,產業互聯網金融產生。 2016年前後,隨著區塊鏈、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被應用到金融行業,金融科技迅速發展,當前市場上傳統商業銀行、互聯網銀行、供應鏈金融平台、產業互聯網服務商等機構試水C端風控技術在B端的有效性,諸多因素疊加導致了產業互聯網金融產生,並且在快速發展,不斷豐富。

產業互聯網金融依託產業互聯網,價值來源於金融賦能產業能力提升。 產業互聯網金融依託產業互聯網服務,基於B端經營融資需求,行業價值來源於金融賦能產業能力提升,這一點與C端消費金融滿足個人超前消費需求的價值邏輯不同。產業互聯網金融相比傳統金融供給體系的優勢在於將企業服務數據與金融服務緊密的結合起來,以信息流轉帶動信用流轉,從而解決傳統金融供給無法解決的問題。

產業互聯網金融有五類基本構成要素。 產業互聯網金融的基本構成要素分別為產業鏈、中小微企業、產業互聯網應用、金融科技及金融服務機構。我認為未來產業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重要節點在產業互聯網應用與金融科技兩個部分,這一點類似C端的消費金融。

 

產業互聯網金融服務商相比傳統金融機構有四方面優勢。 中小微企業天然具有生命周期短、業務規模小、抵押資產少、信息不對稱等問題,過去我國採用城商行及農商行服務當地的做法,效率並不夠高,不能完全滿足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產業互聯網金融相比傳統金融機構服務可以有效解決獲客成本、信息孤島、智能風控、審批效率等問題。

 

產業互聯網金融的服務目標將專注於中小微企業金融市場。 一是產業互聯網金融可以有效解決因信息不對稱導致的信用不足;二是大型企業信息化過程中,一般採用本地化策略,產業互聯網提供商提供定製化服務,產業大數據不好採集;三是中小微企業預算有限,偏好低價甚至是免費軟體,一般願意接受標准化服務,服務商可以獲取大數據;四是大型企業信用好,融資手段多且成本低,已經被銀行服務覆蓋,中小微企業則因為風控原因,仍為藍海市場。

金融科技能力是產業互聯網金融行業亟待驗證解決的問題。 由於B端企業法人和C端自然人的巨大差異,同時中小微企業固有的生命周期短、抵押品不足、信息不對稱等問題,目前行業最成熟的解決方案是用核心企業彌補中小微企業信用的供應鏈金融;脫離核心企業信用,僅以金融科技為基礎的大數據風控,目前行業正在進行可行性驗證,部分龍頭企業已取得了初步的發展(如微業貸),未來完全依靠金融科技的產業互聯網金融模式,還有待時間驗證。

區塊鏈是解決資金方信任中小微企業底層信用的新橋梁。 過去,中小微企業與傳統金融機構信息不對稱是行業的主要問題。區塊鏈的產生,可以為中小微企業底層信用與金融機構添加一座新橋梁(如解決票據流轉、倉單重復質押等問題),有效解決資金供需雙方的矛盾,目前在政府的引導下,各類基於區塊鏈的跨境金融平台、貿易融資平台發展迅速。

SaaS、PaaS/IaaS是輔助解決最後一公里的有效手段。 產業互聯網金融在風控問題驗證得到有效解決後,獲客問題會逐漸出現,由於B端客戶使用產業互聯網應用具有排他性,所以行業前期的優質客戶積累很重要。產業互聯網金融將產業互聯網服務融合到產業鏈中,在助力小微企業發展的同時獲得產業大數據,能有效解決信息的最後一公里問題,從而精準找到中小微企業中「合格的借款人」。

以供應鏈金融為基礎升級的產業互聯網金融基礎最好。 金融的底層邏輯是信用,傳統供應鏈金融本質是通過核心企業信用彌補產業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信用,但現實情況中四流合一很困難(資金流、信息流、物流、商流),制約行業發展。

由於供應鏈金融行業存在時間較早,行業服務模式和金融產品已經較為成熟,已有不少核心企業、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平台在探索金融科技,因此發展基礎最好。

 

上圖以供應鏈金融為例。近三十年供應鏈金融發展經歷了 三個階段:

供應鏈金融 1.0 是主辦銀行模式, 銀行和企業是點對點的連接關系,只是主辦銀行將供應鏈上下游作為整個鏈條來開展業務,並沒有真正參與到供應鏈運營中;

供應鏈金融 2.0 是核心企業主導模式, 這種模式下,核心企業可以對供應鏈中的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倉單等信息進行有效掌控,銀行再依據這些信息對供應鏈各類主體服務,因此可以大大提高金融服務的效率和效益;

供應鏈金融 3.0 是數字金融模式, 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在整個供應鏈中獲取每個產業鏈上企業的動態、每時每刻的數字信用。此時,供應鏈生態圈將相互打通,交易完全透明可信,資金流動清晰可見,在這個階段的供應鏈金融將是智能化的、數字化的、效率極高的,大大提高了融資便利性與風控水平。供應鏈金融 3.0 才是這一領域金融科技的新生態。

供應鏈金融 4.0 是以產業互聯網生態為基礎的產業互聯網金融 ,是今後最具備想像空間的發展趨勢。以產業互聯網服務生態為基礎的產業互聯網金融最誘人之處在於未來有機會在全國范圍內將企業法人、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像自然人一樣建立畫像,提供金融服務,最終形成了供應鏈金融的 4.0 版本。

供應鏈金融升級產業互聯網金融的標志在於風控方式的轉變。 供應鏈金融在風控中一般關注三個點,分別是貿易的真實性、資金的自償性及交易的可控性。根據機構調研,當前我國供應鏈金融的風控方式仍以傳統風控手段為主,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風控技術應用仍然較少,我認為行業轉型升級的標志在於風控手段的轉型。

 

『叄』 新金融3.0:打造互聯網金融生態圈

內容簡介:

「互聯網+金融」讓金融業經歷了1.0時代的渠道金融和2.0時代的技術金融,現在到了3.0時代的創新金融。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革命的推動下,移動化、雲計算、大數據等大趨勢已經使3.0時代金融業的「基因」發生質變,其架構中的「底層物質」也發生了深刻變化。這種變化使傳統金融業版圖日益模糊,促使傳統金融業務與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更加融合,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和技術創新,產生出新的金融生態、金融服務模式和金融產品。反映在金融市場上,具體表現為金融要素市場化、金融主體多元化、金融產品快速迭代過程正在發生等,這些表現我們稱為「新金融」。新金融是針對互聯網金融的新變化而言,創新是新金融時代的明顯特徵,因此也可以將互聯網金融稱為新金融,或更准確地稱之為「新金融3.0」。

新金融3.0的市場表現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互聯網技術,大數據、雲計算與移動應用,包括各類智能終端不停地通過連通的方式連接各類客戶、資產和資金。由於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催生了大量新的金融模式,並且形成了第三方支付、P2P網貸、大數據金融、眾籌、信息化金融機構和互聯網金融門戶六大互聯網金融模式。二是出現了大量的金融組織機構及金融業態,如私募基金、保理公司、融資租賃等,金融業態意義上的范疇可能更大。三是新金融產品層出不窮,諸如股權投資基金或私募股權投資(PE)、並購基金、風險投資(VC)基金、天使投資基金、新三版投資基金、陽光私募基金、各類交易所產品合約投資、融資租賃類、非公開化融資、P2P、P2B及保理類產品、類P2P、眾籌等。

新金融核心是找到性價比高的市場,並且通過各種技術「圈」出自身管理能力范圍內的市場。舉例來說,在保險、銀行等領域,我國傳統企業還有很多沒有解決的問題,新金融則能通過各種手段,在傳統金融中切出沒有被傳統金融服務機構解決的市場,從而創造出新的「藍海」。這不僅需要考慮差異化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打造互聯網金融生態圈。

構建新金融生態圈必須注重行業滲透和融合、創新服務及風控體系構建。為此,要看準社交化、移動化、專業化和場景化的發展方向,抓住資金端和資產端這兩個互聯網金融行業至關重要的埠,創新商業模式,延伸金融應用領域,並理解「合規、穩健、科技金融、普惠金融」這四個關鍵詞。

本書全面闡述了新金融3.0的機遇、挑戰及應對措施,書中既有政策解讀,更有基於大量正反兩方面實例的案例分析;既有權威的指導意見,也有業內人士的真知灼見,更有作者本人的實踐經驗分享。該書理論上高屋建瓴,實操上指導性強,是互聯網金融行業研究者、從業者、參與者的必備讀物。

編輯推薦:

推薦1:新金融3.0的行業模式不斷調整,將迎來規范發展,更為健康地前行。

推薦2:看準社交化、移動化、專業化和場景化的發展方向,抓住資金端和資產端這兩個互聯網金融行業至關重要的埠。

目錄:

第一章 新金融的變革:從1.0時代到3.0時代

1.0時代:通過網路渠道銷售金融產品 

2.0時代:通過網路平台定製金融產品 

3.0時代:通過互聯網創新業務模式 

第二章新金融3.0時代的機遇、挑戰及應對措施

三大機遇:優勢明顯、潛力巨大、效益突出 

三大挑戰:安全風險、政策風險、經營風險 

應對措施:產品研發、模式創新、平台創新、行業再造、生態建設 

第三章 新金融3.0的新四化

一化:社交化 

二化:移動化 

三化:專業化 

四化:場景化 

第四章 不走尋常路:新金融3.0的三種新玩法

玩法一:多元資產端 

玩法二:黏住投資者 

玩法三:打造生態環境 

第五章 新金融3.0的十大業務形態

形態一:金融產品網路營銷 

形態二:網路金融資產管理 

形態三:網路小額貸款 

形態四:網路消費金融 

形態五:在線社交投資 

形態六:金融產品搜索 

形態七:金融在線教育 

形態八:P2P金融 

形態九:互聯網眾籌 

形態十:供應鏈金融 

第六章 新金融3.0的四大應用場景

場景一:新金融3.0+房地產 

場景二:新金融3.0+汽車 

場景三:新金融3.0+電商 

場景四:新金融3.0+農業 

第七章 發展新金融3.0的四個關鍵詞

關鍵詞一:合規 

關鍵詞二:穩健 

關鍵詞三:科技金融 

關鍵詞四:普惠金融 

第八章 新金融3.0的五大趨勢

趨勢一:監管趨嚴 

趨勢二:行業集中度提升 

趨勢三:行業內平台相互並購 

趨勢四:迎來集體轉型期 

趨勢五:科技驅動未來 

參考資料 

精彩試讀:

新金融3.0不僅僅是把線下金融業務搬到網上,而是一種全新的金融生態,是一種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轉變,互聯網必將推動金融業的深刻變革,類似第三方支付、人人貸、阿里金融的新金融3.0產品和服務也將層出不窮。因此,新金融3.0時代面臨著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但也面臨一定的挑戰,需要我們積極應對。

三大機遇:優勢明顯、潛力巨大、效益突出

新金融3.0時代將技術應用到金融領域,通過工具的變革推動金融體系的創新,從而改變了傳統的金融信息採集來源、風險定價模型、投資決策過程和信用中介的角色。在這場新的蝶變中,新金融3.0時代呈現出優勢明顯、潛力巨大、效益突出三大機遇。

●機遇一:新金融3.0具有巨大優勢

新金融3.0,由於網路平台的開放性,大數據有利於客戶行為研究的深化,對於進一步開展金融服務創新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這是傳統類似服務難以做到的。新金融3.0能夠填補傳統金融服務的「盲區」,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新金融3.0有助於服務創新。傳統銀行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新的應用場景,將金融服務延伸至各個領域。

在廣發銀行看來,數字化應用早已不是簡單地把銀行業務線上化或是2.0時代的移動互聯,數字化3.0時代更注重雙向交互能力。為此,廣發銀行基於新應用場景,研究如何將金融服務延伸至可穿戴智能設備等新載體,以及在智能投顧、財務管家、物聯網及VR應用等領域的服務創新。該銀行將網路金融業務視為公司發展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鯰魚效應」,激活了該行各業務板塊的數字化革新。截至2016年6月30日,廣發銀行網路金融創新業務主動獲客規模近270萬。

近年來,廣發銀行積極與各類市場主體開展數字化跨界合作,與人壽、銀聯、BAT、移動運營商等海量客戶企業,以及大量中小微企業建立了夥伴型的合作關系。積極參與行業聯盟,通過介面互聯、數據合作和平台共享等模式,致力於系統互聯、賬戶互認、資金互通,持續建立良好的新金融3.0生態環境和產業鏈。同時,廣發銀行積極推動O2O場景融合,如2016年推出的「智慧醫院」方案,通過「線上平台+自助終端」整體解決方案,實現了醫院高效運營,便利患者就診。

傳統銀行業應對新金融3.0,需要以客戶為中心,做到了解客戶、為客戶提供整合的服務渠道、提供有針對性的營銷服務和創新金融服務;而銀行對信息科技則更應該放寬各種限制,通過制度改革來激勵創新,發揮科技引領作用。

二是新金融3.0具有數據信息積累和挖掘優勢。新金融3.0在運作模式上更強調互聯網技術與金融核心業務的深度整合,凸顯其強大的數據信息積累和挖掘優勢。通過將電子商務行為數據轉化為信用數據,並以此作為依據控制信貸風險,使能夠獲得信貸資源的人群得以向下延伸。

2017年7月31日,財富中文網發布了《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搜狐集團旗下的新金融3.0平台搜易貸榜上有名。搜易貸自2014年9月上線之初即確立了「垂直、O2O、平台化」三大戰略,深耕行業細分市場,現已完成房產和汽車兩大垂直行業的全產業鏈布局,2016年上半年推出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小狐分期,在電商、游戲、教育、旅遊等領域拓展。

截至2016年5月31日,平台累計交易額突破119億元,注冊用戶超過146萬人,單月成交額超12.6億元,作為一線互聯網金融平台,搜易貸發展速度穩居行業前列。此外,搜易貸一直秉承科技金融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大數據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智能技術等在借貸、投資過程中的應用,目前在借貸流程方面、風險審核方面、智能分散投資方面等應用效果顯著。

搜易貸上榜《財富》中國500強,與其利用新金融3.0進行數據信息積累和挖掘有很大關系。搜易貸自2016年3月首批加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後,就接入了央行支付清算協會主導建立的互聯網金融風險信息共享系統,共享平台相關借款人數據情況,為國家徵信數據做出貢獻。同時,圍繞監管思路建立了全面、透明的信息披露體系,與相關機構合作,直接切入消費場景,提供全線上系統對接、大數據風控、用戶先消費後付款等服務。更為重要的是,搜易貸打造了智能風控系統。搜易貸參照國際金融行業巴塞爾協議構建全面的風險管理框架,結合垂直行業本身的特性和大數據技術制定智能化風控模型,並已逐步應用到薪易貸、小狐分期等產品,不僅幫助傳統徵信體系內信用數據缺失的用戶獲得借款;而且申請更便捷,審批效率得到較快提升。

事實上,作為搜狐旗下企業,來自IT行業的搜易貸天然就有大數據、雲計算優勢。搜易貸一上線,就打出了「最放心」平台的旗號;立體化風控體系的保障,也是搜易貸能迅速進入行業第一梯隊、交易額最快破百億的關鍵原因之一。搜易貸利用現有的數據資源,通過精準的歷史數據,精確預測包括違約率、早償率等固有風險指標,優化整個產品的風險敞口。

搜易貸建立的立體化風控體系包括多個維度,如甄選優質項目、加入新金融3.0風險共享系統、簽約民生銀行資金存管、企業徵信牌照等方面。其中,尤其是與民生銀行的合作,更是P2P行業發展的里程碑事件。例如在甄選優質項目方面,搜易貸有「七重風險控制保障」,如投資人所有資金都是專款專戶,物理隔離,嚴格選擇合作夥伴,採用小額分散的模式及國際水準的風險決策引擎,應用已有互聯網和大數據,能夠更加信息化地完成風控。

三是新金融3.0具有巨大的成本優勢。利用自身海量的客戶資源及信息挖掘優勢,通過互聯網及時記錄並查看交易記錄,分析財產狀況、消費習慣等,從而解決借款人的信用評級、交易費用、風險評估等問題。這些優勢是傳統金融機構無法低成本做到的,對於解決當下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困境頗有益處。小微企業融資的主要障礙就是信息不對稱、交易成本高,新金融3.0的優勢恰恰就在這兩個方面。

在監管部門的監管引領下,南陽市各銀行業機構加大了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有效支持了小微企業發展。截至2016年10月末,全市銀行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686.56億元,同比增長18.47%,與年初相比增幅14.67%,高於全市各項貸款5.9個百分點;小微企業申貸獲得率96.15%,較上年同期上升2.62個百分點;小微企業貸款戶數10.28萬戶,較上年同期增加0.61萬戶,順利實現了銀監會提出的小微企業貸款增長「三個不低於」目標。

隨著新金融3.0的快速發展,小微企業能夠藉助新金融3.0獲得透明度更高、參與度更高、中間成本更低、協作性更好的融資方式。

『肆』 2022小微企業融資主要問題有哪些

一、小微企業融資主要問題有哪些? 由於小微企業資質偏低、缺乏 抵押 質押 擔保等因素,融資難、融資貴是全球小微企業發展面臨的共同問題,小微企業融資遇到的瓶頸和難點主要體現在: 1、資渠道非常有限 銀行中小企業信貸業務機構融資條件復雜、手續繁瑣、周期較長,金融供給服務跟不上,工業企業獲得授信資格比重低;上市、股權融資等目前只能服務於小眾企業,新三板、股交中心交投不活躍,尚未實現盤活資產、發現價值功能,新三板企業的綜合稅負高達138%;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私募債、集合債融資成本高、違約風險大,中小企業擔保業務規模萎縮;小額貸款公司、P2P網路借貸平台服務小微企業融資能力有限。 2、微企業融資成本較高 小微企業融資除面臨高企的 貸款利率 外,有效抵押物、擔保費、咨詢費、評估費續貸費用等各類成本也推高了企業的融資成本。企業向 銀行貸款 僅能拿到評估值30-80%的貸款,且部分以承兌 匯票 形式開出,企業應急周轉的「過橋」資金需付出高額成本。小微企業從小額貸款公司、P2P平台等獲得融資,其平均借款利率近20%左右,遠高於資金真實的價格成本。 3、貸款上升和信息不對稱制約小微金融業務 受經濟增速放緩影響,小微企業融資高風險特徵顯現,銀行小微企業不良貸款上升。目前國內銀行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為1%左右,不良貸款主要增長點來自小微企業和部分產能過剩行業。因信息不共享造成銀企信息不對稱、傳統信貸模式下的收益和風險不對稱,制約了小微信貸業務發展。 4、微企業信貸產品針對性不夠 小微企業信貸產品限制條件較多,個性化、差異化信貸產品較少,在支持方向上流動性貸款多、建設性貸款少;在風控方式上 抵押貸款 多、信用貸款少;在貸款期限上一年期貸款多、超短期和長周期貸款少,難以滿足「短、小、頻、急」的小微企業融資需求;銀行開出的承兌匯票拉長了企業的回款周期,加劇了資金短缺問題,面向小微企業的金融產品創新有待加強。 5、貸公司和互聯網金融發展面臨困境 目前全國小貸公司超過8000家,貸款余額近9000億元。小貸公司面臨資金來源缺乏、信息獲取成本高、風險控制及可持續發展等問題。互聯網金融是遵循互聯網經濟規律而生的健康式創新,面臨著金融機構牌照、信息歸集和披露、P2P平台資金錯配、徵信體系如何對接等問題。 二、如何提高融資能力? 我國保險行業規模龐大,佔GDP比重高,保險金融存在一些亟須解決的問題,如監管法律關系的界定、行業規范的完善、准入機制的建立等。利用相關政策調控和金融工具,加強對保險金融的扶持和引導,推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1、創新政府基金支持金融發展。通過設立產業基金、入股社會金融機構等方式,加大對重點金融服務企業的支持力度,為其發展提供必要的資金保障;同時,積極引導金融機構提高對符合條件企業的授信額度,降低金融風險,助力打造區域金融服務中心。 2、加大稅收政策支持。業內人士建議,為促進現代保險業做大做強,政府宜為保險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多、更符合實際需要的政策支持,如頒布稅收優惠政策、降低相關稅率等,力爭從政策上為保險產業發展提供強大支持。 3、引導保險企業提升自身信用等級,力促金融創新。企業要加強自身建設,尤其是設法提升自身信用等級,並及時與銀行進行交流,使銀行准確掌握自己的融資需求。從銀行角度來看,也要從市場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企業研發具有風投性質、支持新生企業發展的融資產品等,以便增加自身收益。鑒於物流企業普遍具有強烈的保險需求,保險公司也應積極研發針對性強的險種,大力推動保險業務全覆蓋,以此提高自身實力,實現多贏。 所以,目前我國不得不承認在金融服務方面和西方一些發達國家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的,可以說快速發展的市場經濟跟我國一些實際的金融政策的建立都是不成正比的,當然,國家金融部門的主管部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逐步去完善金融產品,給小微企業建立在市場中得以立足的金融環境。

『伍』 2021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率

銀行業金融機構用於小微企業的貸款余額50.0萬億元。其中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9.1萬億元,同比增速24.9%。

『陸』 普惠金融加速快跑,如何守住信貸「3%不良率」的紅線

隨著各項政策的落地,各大銀行金融機構的普惠金融業務正在加速快跑。數據顯示,全年有望超額實現《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40%的增速目標。

然而,在越來越多的小微企業獲得貸款的同時,銀行機構的不良貸款率卻在同步上升,甚至已經接近官方的容忍限度。

如何在不減少小微企業貸款的同時,守住信貸 「不良率3%」的紅線,便成了目前業內頗為關注的話題。中國財富就此走訪了一些金融機構,試圖尋找破解之道。

普惠金融貸款風險或持續爬升

9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舉行「金融支持保市場主體」系列新聞發布會。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一級巡視員毛紅軍於此間介紹,截至7月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40.8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了10.62%;5家大型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37.1%,全年有望超額實現《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40%的增速目標。

普惠金融的貸款增速喜人,但其不良貸款率卻在不斷攀升,引發多方警覺。

8月22日,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在接受采訪時就曾表示,今年上半年,金融始終以超常力度支持著小微企業穩定發展。但他同時指出,截至6月30日,我國的不良普惠小微貸款余額達0.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了9.25%,不良率更是高企2.99%,已接近官方原來設定的容忍限度。

盡管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普惠小微貸款的不良率風險「整體可控」,但鑒於疫後提振和恢復 社會 經濟發展之需,普惠金融信貸勢必存在著風險繼續爬升的巨大壓力。

在9月10日的發布會上,毛紅軍也一再強調要「明確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高於各項貸款不良率3個百分點以內的容忍標准」。

據中國財富了解,今年上半年,工、農、中、建、交、郵等六大銀行實現凈利潤6483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724億元。六大行上半年利潤大幅減少的背後,正是不良率的全線上升。公開數據顯示,在六大行中,不良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交通銀行,截至6月末其不良率達1.68%,較年初上升了0.21個百分點。

嚴守「3%不良率」紅線需創新思路

業內人士預判,在國內外經濟環境整體遭遇寒冬並面臨無限變數的復雜背景下,包括六大行在內的金融機構既要承擔繼續為產業「輸血」的使命,又要在新舊多重風險中設法「扭虧補益」,能夠破解擺在銀行機構面前的這道「二元方程」的一個重要選項就是積極推進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的突出優勢是既能陽光普照、又可精準滴灌。」在北京深安未來 科技 公司董事長阮曉迅看來,在疫情後經濟重振這個時點上,確實有必要充分釋放普惠金融為產業賦能的巨大潛力;但相比於單純地通過普惠業務來「扭虧補益」而言,銀行金融機構要直面的現實難題是,如何給普惠信貸業務的潛在風險排雷減壓。

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李海濤博士的看法與阮曉迅的觀點不謀而合,他在受訪時分析稱,普惠金融的客群多為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其金融需求往往都具有「小、散、急」的特點,因此,銀行機構在為之提供金融服務時,「堅守合規、管控風險」非常必要,但這又很容易把普惠金融逼進「不普不惠」的尷尬境地。

「很顯然,常規的貸前人工核驗模式,無法實現普惠金融的量與質同步提升。」結合自身對信貸業務知行合一的洞察和實踐,阮曉迅認為,普惠金融在推進中的最大路障,實際上是如何切實有效地防範和降解貸款不良率——大大小小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不敢貸、不願貸、不能貸、不會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在信貸風控環節上缺少先進技術的支撐。

「破解這道復雜的方程式,需要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找出新的方案。」在阮曉迅看來,「廣、散、急」是普惠金融業務的共性,而這些特點尤其適合與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慧進行深度融合。他認為,一旦新的技術應用與傳統金融服務場景發生化學反應,其效果就不是單維的降低信貸不良率了,還完全可能助力銀行金融機構實現「豐富獲客手段、優化信貸流程、提升客戶體驗」的多重目標。

李海濤也認為,在產業數字化的新趨勢下,每一個銀行金融機構在推進普惠金融業務的過程中,都非常有必要積極地擁抱區塊鏈、大數據等前沿新興技術,完善自身的風險管理體系,切實提升自身全流程、全方位的風險管控能力。

中國財富注意到,在9月10日舉行的「金融支持保市場主體」系列新聞發布會上,毛紅軍也曾直指,為實現「增量擴面、提質降本」的目標,目前,銀行業金融機構正在監管引領和各項政策共同支持下,持續加大創新力度,依託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改進風控模型和業務流程,確保各項穩企惠企的金融支持政策精準落地。

「網路賦強公證」打通銀企互信之結

事實上,近年來,除了主管部門、金融機構都在積極求解普惠金融風險管控的現實課題外,各類專業 社會 組織和技術平台也在為普惠金融的 健康 生態建設集思助力。中國財富了解到,深安未來 科技 公司就一直在致力於將區塊鏈技術與「網路賦強公證」深度結合,將技術信任力與公證公信力「雙信」合一,並為減少金融糾紛、防範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秩序、營造良好金融信用生態方面屢有建樹。

據阮曉迅介紹,目前,深安未來主導的「普惠金融線上小微借貸+網路賦強公證」模式已為多家超大型銀行金融機構賦能。他告訴中國財富,深安未來及其「網路賦強公證服務平台」是國內首個創新互聯網賦強公證服務平台,運用互聯網公證這一創新工具,應用區塊鏈技術,採用債權文書賦予強制執行的創新公證服務機制,解決普惠金融發展過程中貸款不良率的痛點,從預警、催收、執行幾個環節,提升 科技 金融的風控能力,創新金融風險處置機制,為金融創新發展保駕護航。

「深安未來這個服務的運行邏輯,在本質上是利用網路賦強公證系統為網路貸款業務提供在線同步服務,通過引入區塊鏈技術,完善網路賦強公證電子存證的司法效力。」中科院的一位信息安全技術專家對深安未來的業務模式給予了首肯。

他告訴中國財富,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不可偽造、全程留痕、集體維護、可以追溯、公開透明的顯著特徵,各大金融機構一旦積極依託智能區塊鏈,並將對應的業務接入到公證處、互聯網法院、CA中心等多個具有國家公信力的共識節點,便有望形成高效可信的增信聯盟,進而切實降低各類金融信貸的風險。

『柒』 360貸款無力償還怎麼辦

360貸款現在無力償還可以先打客服電話向客服說明現在的情況,表明你並不是惡意拖欠,協商一下申請先還利息後還本金的方式,也可以申請延期還款等方式來進行還款。360借條是360數科(原360金融)旗下個人及小微信貸平台,上線於2016年9月,基於360大數據對客戶信用進行評估,並在此基礎上提供即時到賬的消費貸款。這類貸款逾期以後是會上徵信的,一直不還款,會委託第三方進行催收,還會影響借款人的生活。還是盡量想辦法盡快還款為上。
小微信貸的定義:
小微信貸是指:小微企業的信貸業務。因為小微企業的信貸需求具有 「短、小、頻、急」的特點,其小額、短期、分散的特徵更類似於零售貸款。他們對資金流動性的要求更高。微貸款的主流特點是經營,通俗講就是錢生錢。截至2015年末,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3.46萬億元,占各項貸款余額的23.90%。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戶數1322.6萬戶,較上年同期多178萬戶。
信用貸款的定義:
信用貸款是指以借款人的信譽發放的貸款, 借款人不需要提供擔保。其特徵就是債務人無需提供抵押品或第三方擔保僅憑自己的信譽就能取得貸款,並以借款人信用程度作為還款保證的。這種信用貸款是中國銀行長期以來的主要放款方式。
360數科的簡介:
360數科(360DigitalTech)是一家數據驅動、AI賦能的第三方金融科技平台,孵化於國內互聯網安全公司360集團。致力於成為連接用戶與金融合作夥伴的科技平台。成立於2016年7月,於2018年12月14日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捌』 新增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是什麼意思

分開理解吧,朋友,首先你要知道余額的意思,就是一筆貸款例如批准30萬,發放30萬,已經還款10萬,剩餘20萬,那麼這20萬就是余額。這是單筆業務來講。
如果對於金融機構的一個部門,那會分為很多種產品,有針對大企業的,有針對中小企業的,有針對小微企業的,不同產品。一般評價一個部門的業績情況,會統計各類貸款發放的筆數、金額、以及余額。那麼根據余額的描述相信你已經知道了。
新增小微企業貸款,就是在一定時間,一定時期內,增加的針對於小微企業的貸款,除去已經還款的部分,剩餘的部分。
希望你已經詳細了解到。

『玖』 互聯網金融給傳統金融服務業帶來哪些挑戰

與銀行相比互聯網金融的優勢
主要採取線上操作,交易成本低。盡管目前還沒有互聯網金融公司與商業銀行管理費用的比較數據,但根據普華永道的調查,美國銀行業一筆交易通過網點完成的平均成本為4美元,通過手機銀行的平均成本為0.19美元,通過網銀的成本為0.09美元,即網點的交易成本是網銀的40倍。由於互聯網金融公司的主要交易是通過網路完成的,基本上沒有物理網點,也不需要隊伍龐大的營銷人員,加之流程相對簡單,而商業銀行通常都有眾多的物理網點、有眾多的前台營銷人員、中後台管理人員,因此互聯網金融公司的管理成本相對傳統商業銀行具有一定優勢。
幾乎不受金融監管,存在制度套利。互聯網P2P公司的業務模式主要分為互聯網金融服務(網路基金、保險(放心保)銷售和融資)和金融的互聯網居間服務兩類,其中互聯網金融的融資服務實際上在履行傳統商業銀行的融資功能,即實現儲蓄投資功能的轉換。目前商業銀行的存款負債業務接受嚴格的監管,存款需要向央行上繳約20%的存款准備金,貸款余額需要接受75%的存貸比限制。更重要的是,商業銀行需要滿足8%的最低資本充足率的要求。另外,銀行還要接受監管機構對其流動性、合規性、反洗錢等方面的定期、不定期的檢查。而互聯網金融P2P公司卻可以不受這些監管規則的約束,尤其是可以不受資本充足率這一杠桿倍數的限制,這使得P2P公司的貸款業務擴張不受資本的約束,可以實現快速的擴張。簡言之,P2P公司相對銀行通過監管套利實現較快增長。
運用互聯網先進技術,在信息獲取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傳統商業銀行在信用風險評級時提供的利潤、現金流等財務數據,即銀行信息主要依賴貸款申請人提供和調查人員的搜集,而互聯網金融P2P公司則通過社交網路(像Facebook)、電商平台、搜索引擎、雲計算等互聯網平台或技術獲取客戶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等信息,然後運用數據挖掘、模型分析等技術手段,對借款人的還款意願及還款能力進行准確評估。因此,互聯網金融公司相對傳統商業銀行,可以更好地解決小微金融客戶的信息不對稱,更准確地識別和評估客戶風險,實現科學地資產定價和風險管理。
與銀行相比互聯網金融P2P公司的劣勢
資產負債規模相對較小。無論是全球還是國內,無論是單個互聯網金融P2P公司,還是互聯網金融整體,從信貸規模、負債規模等都無法與傳統商業銀行同日而語。資料顯示,國內互聯網金融公司中最具影響的阿里金融,其小微貸款余額約200億元,吸儲產品余額寶余額約500億元,而2013年三季度工行貸款總額為9.6萬億元,存款總額為14.7萬億元,分別是阿里金融的480倍和294倍。《中國P2P借貸服務行業白皮書2013》的數據顯示,2012年末,P2P貸款服務平台超過200家,可統計的P2P平台線上線下借貸規模在500億~600億元之間,而2013年10月銀行業貸款余額為70.8萬億元,可見短期內互聯網金融貸款規模和傳統銀行遠不是一個量級。
融資渠道少,經營風險高。傳統商業銀行,尤其是上市銀行可運用眾多融資方式,包括發行股票、債券、同業拆借、央行貸款、發行理財產品、吸收存款、轉讓貸款等,但互聯網金融公司除了通過高收益金融產品(余額寶)吸引存款之外,其他融資渠道較少,因而,互聯網金融公司面臨著巨大的流動性風險。另外,中國缺乏成熟的個人徵信體系和類似Facebook那樣的實名社交網站,這導致中國互聯網金融公司貸款面臨更高的違約風險,致使互聯網金融公司面臨較高的信用風險。據「網貸之家」統計,2013年1至11月,出現危機或關停的網貸公司有49家,一些公司老闆甚至已「攜款跑路」。
信息披露不充分,資本杠桿倍數過高。由於互聯網金融P2P公司不受銀監會、央行和證監會等機構的監管,沒有披露類似銀行的存貸比、存款准備金率、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不良率等指標,甚至沒有披露基本的財務報表,因而投資者(借款人)對互聯網金融公司的風險難以判斷,而且當互聯網金融公司違約或破產時投資者的損失得不到補償。另外,互聯網金融公司用來緩沖貸款損失的自有資本明顯不足。數據顯示,2012年互聯網金融公司「溫州貸」、「人人聚財」注冊資金均為500萬元,「人人貸」、「拍拍貸」、「中寶投資」的注冊資金均為100萬元,而它們在2012年的交易額分別達到20.7億元、8.5億元、3.97億元、3.4億元、13.45億元,如果以銀行的標准計算這些互聯網金融公司的資本充足率,估計不會超過3%,這使得互聯網金融公司的資本杠桿倍數超過30倍,與破產之前的雷曼相當。
對銀行業的啟示
1、大力發展網路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銀行渠道,降低傳統銀行的經營成本。
2、充分運用社交網路、大數據、雲計算、搜索引擎、電商交易數據和數據挖掘等計算機、互聯網技術對小微金融客戶進行信用評級和貸款定價。利率市場化和金融脫媒已勢不可擋,中國銀行過度依賴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面臨挑戰。大力發展銀行具有定價優勢的小微金融已成銀行業的共識,但由於小微企業並沒有可信的財務報表數據,運用傳統的方式並不能獲取所需的財務信息。銀行業可以借鑒互聯網金融公司處理信息的經驗,運用社交網路(例如Lending Club與Facebook合作)、雲計算、搜索引擎、電商交易數據等互聯網、計算機技術或平台,運用數據挖掘、模型分析等技術手段,對小微客戶的還款意願及還款能力進行准確評估,從而有效控制信貸風險,並實現交叉銷售。
3、借鑒互聯網金融P2P公司經驗,發展節省資本的P2P撮合業務。由於中國銀行業資產規模保持快速增長,而資本補充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因而銀行業發展面臨資本充足率的約束。目前銀監會對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要求分別為11.50%和10.50%,部分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勉強達到規定的資本充足率要求,因此,調整資產和業務結構,大力發展低資本消耗業務是銀行業的必然選擇。建議物理網點不具優勢的中小型銀行通過建立P2P平台(可借鑒招商銀行(行情,問診)的小企業e家投融資平台),在監管政策許可的情形下,適度發展針對小微企業、零售客戶的P2P投融資撮合業務,增加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減輕補充資本的壓力。

『拾』 2022上半年小微企業的貸款余額55.8萬億元,這數據說明了什麼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在想方設法的掙錢,有的人是給別的老闆打工進行掙錢,而有的人則是自己創業掙錢,不過不是每個人都有第一桶啟動資金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像銀行貸款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根據大數據顯示,2022上半年小微企業的貸款余額55.8萬億元,這組數據說明了2個情況,第一創業的企業比較多,市場比較活躍;第二說明了各家貸款公司對於小微企業扶持力度很大,積極保障這些企業資金的審核和發放,這樣整個市場才能盤活。

三、我國對於如何創新新的貸款模式,更好的幫助小微企業發展一直在探索創新。

雖然這組數據比較好看,可是仍然有些小微企業貸款比較困難,基本上他們沒有什麼可以抵押的東西,所以我國相關部門一直在探索新的抵押方式,比如用知識產權進行貸款等方式,讓更多小微企業能夠貸款到資金進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