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綠色信貸對我國宏觀經濟發展有哪些意義
綠色信貸業務的特殊性是指綠色信貸政策需要公眾的監督,政府和銀行不僅應該將相關環境和社會影響的信息公開,並且應該提供各種條件包括信息的披露、必要的經費和真正平等對話的機制。「綠色信貸」的推出,提高了企業貸款的門檻,在信貸活動中,把符合環境檢測標准、污染治理效果和生態保護作為信貸審批的重要前提。經濟杠桿引導環保,經濟杠桿可以使企業將污染成本內部化,從而達到事前治理,而不是以前慣用的事後污染治理,這些顯然是行政手段所無法實現的目標。商業銀行通過差異化定價引導資金導向有利於環保的產業、企業,可有效地促進可持續發展。同時增強了銀行控制風險的能力,創造條件積極推行綠色信貸,也有利於擺脫過去長期困擾的貸款「呆賬」、「死賬」的陰影,從而提升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
❷ 綠色信貸和綠色金融的區別
綠色信貸和綠色金融的區別:
1、綠色金融是包含綠色信貸的,綠色金融是個比較廣義的概念:是指金融機構把環保作為考量,在投融資決策中考慮潛在的環境影響,滲凳把與環境有關的潛在的回報、風險和成本融合到日常金融業務與活動中,對社會資本起叢顫旅到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引導。
2、洞攜綠色信貸的概念源於綠色金融,綠色信貸常被稱為可持續融資或環境融資。可持續融資是銀行通過其融資政策為可持續商業項目提供貸款機會,並通過收費服務產生社會影響力,比較典型的收費項目有消費者提供投資建議等。銀行還可以集中利用各種知識與信息調配貸款手段刺激可持續發展,這主要是由於銀行對各種市場、法規和市場發展方面信息的無可比擬的相對優勢。
❸ 綠色金融是什麼_綠色金融有哪些
綠色金融是什麼_綠色金融有哪些
「綠色金融」是一項我國的基本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增強對環保、節能、低碳行業的投入,減少對於高污染、高能耗等行業投入,推以動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節約型轉型。在2015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第四十五條首次明確提出要「建立我國綠色金融體系」。
綠色金融的內涵十分寬泛,包含了綠色信貸、綠色證券、綠色融資擔保、綠色基金等等內容。
綠色信貸
早在2007,我國發布的《關於落實環保政策法規防範信貸風險的意見》就提出發展綠色信貸。該規定支持污染減排項目,對不符合產業政策和環境違法的企業和項目進行信貸控制。當年,五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共發放支持節能減排重點項目貸款達到1063.34億元。
而短短幾年,這個字就增長了10倍。在銀行的主導下,我國的綠色信貸項目從2007年的2700個,增加到2013年的1.4萬個;綠色信貸的貸款余額也從2007年的3400億元上升到2013年的1.6萬億元。
事實上,很多綠色產業都是需要高投入的。近日,媒體報道某公司向正向中行申請6億元授信額度,用於今年新上年產「5000噸鎳鈷鋁(NCA)三元動力電池材料前驅體原料」等三個新能源電池生產線項目。發展綠色信貸為能夠幫助這些大型企業解決融資問題。
綠色證券
2008年2月,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聯合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等部門在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的基礎上,推出一項新的環境經濟政策綠色證券。基本內涵是上市公司在上市融資和再融資過程中,要經由環保部門進行環保審核。隨著中國資本市場規模的壯大,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尋求上市融資,因此,綠色證券政策從直接融資的角度限制了污染,並且將產生極強的`示範效應。
在綠色證券領域的不斷創新,我國推出綠色概念資產證券化的項目。作為首個項目,「南京城建污水處理收費收益權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於2006年6月經證監會批准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行,其後南京城建於2011年發行了第二期綠色資產證券化,共募集資金20.51億元,兩只產品均以污水處理收費收益權打包證券化的運作模式引入社會資金,支持污水處理行業發展。
此後,我國陸續推出「嘉實節能1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泰達環保垃圾焚燒發電收費收益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平安凱迪電力上網收費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平銀凱迪電力上網收費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二期)」等一系列的項目。
除了綠色概念資產證券化的項目之外,綠色證券還包含有綠色債券。綠色債券作為一種既可以滿足發行方融資需求及可持續發展,又可以滿足投資方積極致力於環境保護、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的雙贏手段,不斷得到資本市場的持續關注。更有專家預計綠色債券在2016年迅速發展,全球發債總額將超過千億美元。
綠色融資擔保
不管是去銀行借貸,或者是發行債券,不少金融機構會要求提供擔保,不過傳統的金融機構由於對綠色項目並不了解,反而提高其風險等級,導致融資成本上升。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認為,由於一般銀行對綠色項目的專業評估能力不足,會認為許多綠色項目的風險很大,但專業的綠色擔保機構可能會發現綠色項目的風險實際上遠小於銀行的估計。對這些項目提供擔保,就可以保證在不良率可控的情況下,明顯降低綠色貸款的融資成本。
目前,我國有些地區已經進行了有益的嘗試。據報道,2013年8月,四川德陽綠色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注冊資本3億元,總計可提供近30億元的融資擔保服務。該公司試運行的兩個月期間,已經向種植業、養殖業領域的多家綠色有機企業貸款五千萬以上。推動了當地的綠色產業發展。
綠色基金
綠色基金是專門針對節能減排戰略,低碳經濟發展,環境優化改造項目而建立的專項投資基金,通過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公司)專門向具體的促進節能減排項目直接投資。綠色基金的來源比較多,可以國內外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捐贈,也可以通過政府資助的方式獲得。
在基金項目成立之初,該基金的用途就已經得到了限制。例如廣東綠色產業投資基金的投資方向將以運用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對政府公共照明系統節能減排項目全額投入,或以該模式為經營手段的節能服務公司(ESCO)的項目股權,以及節能裝備或新能源開發相關的高科技企業股權等為主;基金前期的投資方向以推進省科技廳的綠色照明示範城市項目為主,通過聯動金融資本加大對城市綠色照明的投入,推動綠色照明產業發展。
❹ 綠色貸款的定義
綠色跡粗信貸的概念源於綠色金融,而綠色金融則來源於綠色文明。綠色文明是一種追求環境與人類和諧生存、發展的文明。
綠色沒中信貸常被稱為可持續融資或環境融資。不同研究學者對於綠色信貸有不同的理解,但一般來說綠色信貸應該包含以下幾層含義:
其一,綠色信貸的目標之一是幫助和促使企業降低能耗,節約資源,將生態環境要素納入金融業的核算和決策之中,扭轉企業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的粗放經營模式,避免陷入先污染後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惡性循環;
其二,金融業應密切關注環保產業、生態產業等「無眼前利益」產業的發展,注重人類的長遠利益,以未來的良好生態經濟效益和環境反哺金姿察鎮融業,促成金融與生態的良性循環。
❺ 綠色普惠金融是在什麼條件下
金融機構是金融體系中的重要主體和主要因素。金融綠色化可以自內而外設定者攜三個目標:實現自身綠色化,要自覺踐行節能、減排、低碳的綠色運營要求,倡導低碳辦公;實現環境風險下財務或商業可持續性,金融機構要將環境風險納入風險考量和定價模型,降低環境風險對金融機構經營穩定性的沖擊;要支持綠色經濟的發展,金融機構要優先支持踐行綠色發展的企業,鼓勵綠色生產方式,提高綠色產品供給的目的。金融普惠化的重點目標是讓傳統金融排斥的小微經濟體能夠獲得與大中企業平等的金融服務權利。綠色普惠金融體系的目標,既是金融綠色化與普惠化同步實現,是普惠金融實踐的綠色化,也是綠色金融實踐的普惠化。
構建綠色普惠金融體系的建議
一是構建綠色普惠金融機構體系。當前,一個相對完善的普惠金融機構體系正在形成。普惠金融機構體系包括開發性、政策性銀行和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的普惠金融部,城商行、農商行、農合行、農信社、村鎮行、民營行,新三板、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小保險、新金融和保理、典當、融資租賃、小貸、擔保等金融機構。構建綠色普惠金融機構體系,要加快推進以上普惠金融機構自身運營的綠色化。
二是構建綠色普惠金融技術體系。普惠金融技術體系分為三大類,以貸款為例,第一類是傳統抵押擔保技術,第二類是抵押擔保技術創新,第三類是無抵押無擔保純信用貸款技術。構建綠色普惠金融技術體系,要求上述普惠金融技術將環境風險納入風險控制和定價模型,更好保證機構商業可持續。
三是構建綠色普惠金融基礎設施體系。絕大多數普惠金融機構規模都不大,很多服務需要市場和社會提供。這些服務包括但不限於人員培訓、技術研發、產品設計、外源融資、IT系統建設、會計制度、審計制度、統計制度、擔保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等等。以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為例,在發放信用貸款時,就需要有可靠的小微企業主信用評級信息,在綠色金融背景下,還需要該小微企業的環境信用評級信息。
四是構建綠色普惠金融准入監管、政策支持和法律法規體系。構建綠色普惠金融體系,既要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又要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政府要創造有利的政策和制度環境,推動綠色普惠金融的發展。
在准入和監管政策上,要堅持穩定與發展相平衡,對切實踐行綠色普惠理念的金融機構,要進一步降低准入門檻,適度降低監管要求。必須堵住體制機制漏洞,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加強綠色普惠金融體系協調機首蔽伏制,努力實現監管部門目標、績效、激勵、資源的一致性,努力做到監管政策、標准、規則和行動嚴密對接,特別是對跨行業、跨市場、跨部門綠色普惠金融活動要有效監管。地方政府要按照中央統一規則,強化綠色普惠金融屬地風險處置責任。要健全綠色普惠金融風險監測預警和早期干預機制,實現監管信息全面聯通共享,努力做到金融監管全覆蓋。
在政策支持上,主要是財稅政策和金融政策。財稅政策包括對綠色普惠金融機構和業務的獎勵、補貼、貼息、風險分擔、減免印花稅、增值稅、所得稅和貸並團款撥備稅前列支等。金融政策主要是對綠色金融業務和普惠金融機構合理運用和搭配存款准備金、再貸款、再貼現、窗口指導等政策工具。
此外,還要著力促進制定和完善金融綠色化和普惠化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保證政府支持綠色金融與普惠金融的穩定性和權威性。鑒於我國綠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實踐經驗尚顯不足,可考慮推動在綠色金融試驗區和普惠金融試驗區制定和完善道義責任、社會責任強而法律責任相對較弱的「綠色金融促進條例」和「普惠金融促進條例」,一來推進試驗區建設,二來積累經驗,待實踐和時機均相對成熟時,再擴大立法范圍、提高立法硬度。
❻ 製造業長期貸款和綠色貸款主要動力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2021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數據顯示,金融機構信貸投放節奏把握適度,保持了支持實體經濟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提高了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後勁,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穩固。從結構上看,金融機構加大了對普惠小微企業、製造業中長期貸款的支持,2月末普惠小微貸款、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速分別達到35.5%和38.8%。
央行有關負責人介紹,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的主要目標是解決普惠小微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出現的資金周轉困難問題,將貨幣政策操作與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提供的金融支持直接關聯,確保資金高效直達實體經濟,促進穩企業、保就業。目前,這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已延續至2021年12月末。此外,綠色信貸資產質量整體良好,不良率遠低於同期各項貸款整體不良水平。銀保監會稱,將研究完善綠色金融相關政策措施,為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信貸投放合理增長 兩項直達貨幣政策繼續助力小微企業
據人民日報報道,4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1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年初以來,中國經濟運行持續恢復,發展動力不斷增強,積極因素明顯增多。總體來看,當前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3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27.65萬億元,同比增長9.4%,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孫備均低0.7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61.61萬億元,同比增長7.1%,增速比上月末低0.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2.1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8.65萬億元,同比增長4.2%。一季度凈投放現金2229億元。
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7.67萬億元,同比多增5741億元。3月末,本外幣貸款余額186.44萬億元,同比增長12.3%;3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180.41萬億元,同比增長12.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個和0.1個百分點。
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0.2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8730億元。3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3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84萬億元。3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94.55萬億元,同比增長12.3%。
「總體上看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長保持平穩。」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表示。從結構上看,一季度,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7.9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6589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3245億元,鬧笑比上年同期多增2985億元;非金融企業的境內股票融資2467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212億元,增長近一倍。
今年以來,金融機構信貸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穩固。
總量方面,金融機構貸款平穩合理增長,有效滿足了實體經濟的貸款需求。一季度,金融機構信貸投放節奏把握適度,保持了支持實體經濟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提高了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後勁。
結構方面,信貸結構繼續優則彎毀化。金融機構加大對普惠小微企業、製造業中長期貸款的支持,2月末普惠小微貸款、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速分別達到35.5%和38.8%。
「中國人民銀行將搞好跨周期政策設計,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把握好政策時度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引導機構增強支持實體經濟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孫國峰表示。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為保證小微企業發揮在穩就業中的重要作用,金融機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成效顯著。孫國峰介紹,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的主要目標是解決普惠小微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出現的資金周轉困難問題,將貨幣政策操作與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提供的金融支持直接關聯,確保資金高效直達實體經濟,促進穩企業、保就業。目前,這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已延續至2021年12月末。
製造業、綠色金融等多領域將成為今年信貸支持重點
中國證券報報道稱,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0年新增製造業貸款2.2萬億元,超過前5年總和。
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表示,督促指導金融機構優化製造業信貸結構,明確「提高製造業貸款比重」和「保持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合理增速」的目標和任務,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高新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信貸投放,同時也要支持傳統製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趙歡稱,今年計劃安排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製造業貸款投放4000億元以上。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徐守本表示,今年工行將保持製造業貸款總量穩定增長,加大對「新製造、新服務、新基礎產業、高技術」等「三新一高」領域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力度。
此外,多家銀行還強調將大力推進金融資源向綠色項目傾斜。中國銀行副行長王緯表示,要大力推進綠色信貸投放、綠色債券發行、承銷與投資業務,不斷提升綠色信貸在該行信貸余額中的佔比,降低高碳行業授信余額,穩步提升綠色債券投資在資產組合中的比例。興業銀行行長陶以平表示,將按照全市場一流綠色金融綜合服務供應商的定位,圍繞從新能源到新經濟、從長江黃河大保護到國土空間格局的新規劃、從城市更新到鄉村振興不斷擴展的綠色場景,著力完善綠色金融體系。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年末,21家國內主要銀行綠色信貸余額超過11萬億元,綠色信貸資產質量整體良好,不良率遠低於同期各項貸款整體不良水平。銀保監會稱,將研究完善綠色金融相關政策措施,鼓勵和引導銀行保險機構積極發展綠色金融,規范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將更多金融資源投向綠色產業,為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經濟日報報道,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貨幣投放將更加凸顯「有保有壓」的結構性特徵,「保」的重點是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可能會推出新的政策工具,引導金融資源向這些領域集中,「壓」則主要指向房地產金融以及地方政府平台融資。
近期,部分熱點城市出現了經營貸流入房地產市場的問題,引發了金融監管部門的關注。3月26日,銀保監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等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通知》。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表示,在部分房價上漲預期較強、炒作氛圍較濃的熱點城市,出現了騙取銀行經營貸實際用於購房的現象,甚至有些還涉及有組織的違法活動。如果不能及時得到遏制,不僅會影響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實施效果,而且還會擠占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發展的信貸資源。在解決這一問題的過程中,希望商業銀行不要影響到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質量。
「我們正在抓緊研究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相關工作,爭取盡快推出。」孫國峰介紹,碳減排支持工具是直達實體經濟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通過向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支持金融機構為具有顯著碳減排效益的重點項目提供優惠利率融資。
❼ 什麼是綠色信貸具體內容
綠色信貸的本質在於正確處理金融業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其主要表現形式為:為生態保護、生態建設和綠色產業融資,構建新的金融體系和完善金融工具。下面我就為大家解開綠色信貸的內容,希望能幫到你。
綠色信貸的內容
綠色信貸的概念源於綠色金融,而綠色金融則來源於綠色文明。綠色文明是一種追求環境與人類和諧生存、發展的文明。18世紀產業革命以來,人類的工業文明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但為此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面對環境污染、資源耗竭、生態失衡等全球性環境問題,人們普遍認識到人類過去的生產和消費方式對於環境的危害。為有利於人類、經濟與自然的協調發展,人們確立了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力倡導綠色文明,並在政策、輿論導向上向環保產業和綠色經濟傾斜。綠色信貸常被稱為可持續融資(Sustainable-Finance)或環境融資(EnvironmentalFinance)。MarcelJeucken(2002)認為可持續融資是銀行通過其融資政策為可持續商業項目提供貸款機會,並通過收費服務產生社會影響力,比較典型的收費項目有消費者提供投資建議等;銀行還可以集中利用各種知識與信息調配貸款手段刺激可持續發展,這主要是由於銀行對各種市場、法規和市場發展方面信息的無可比擬的相對優勢。SoniaLabatt,RodneyR.White(2002)認為環境融資涵蓋了基於市場的特定金融工具。這些特定金融工具往往是為了傳遞環境質量和轉化環境風險而設計的。環境問題主要以三種方式影響銀行業金融機構,分別是規章制度和法庭判決所帶來的直接風險,借貸和其顧客的信用所帶來的間接風險以及銀行處理爭議項目的環境信譽風險。為了解決這些環境問題帶來的風險,銀行必須在借貸和投資策略中加入衡量環境問題的標准。同時,這些環境問題還催生了廣泛的創新金融產品。這些金融產品為有環保意識的個人和企業提供了更為容易的融資渠道。PaulThompson,ChristopherJ.Cow-ton(2004)認為綠色信貸就是銀行在貸款的過程中將項目及其運作公司與環境相關的信息作為考察標准納入審核機制中,並通過該機製作出最終的貸款決定。
雖然,不同的學者對於綠色信貸有不同的理解,但一般來說綠色信貸應該包含以下幾層含義:其一,綠色信貸的目標之一是幫助和促使企業降低能耗,節約資源,將生態環境要素納入金融業的核算和決策之中,扭轉企業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的粗放經營模式,避免陷入先污染後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惡性循環;其二,金融業應密切關注環保產業、生態產業等"無眼前利益"產業的發展,注重人類的長遠利益,以未來的良好生態經濟效益和環境反哺金融業,促成金融與生態的良性循環。
綠色信貸的政策內容
《意見》規定,對不符合產業政策和環境違法的企業和項目進行信貸控制,各商業銀行要將企業環保守法情況作為審批貸款的必備條件之一。
《意見》規定,各級環保部門要依法查處未批先建或越級審批,環保設施未與主體工程同時建成、未經環保驗收即擅自投產的違法項目,要及時公開查處情況。即要向金融機構通報企業的環境信息。 而金融機構要依據環保通報情況,嚴格貸款審批、發放和監督管理,對未通過環評審批或者環保設施驗收的新建項目,金融機構不得新增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
同時《意見》還針對貸款類型,設計了更細致的規定。如對於各級環保部門查處的超標排污、未取得許可證排污或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務的已建項目,金融機構在審查所屬企業流動資金貸款申請時,應嚴格控制貸款。
綠色信貸的調控原因
國家環保總局、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聯手出台調控政策,基於以下三個原因:
一是我國面臨的節能減排形勢的日益嚴峻。2007年上半年的各項經濟指標相繼出爐之後,無論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是國家發改委新聞發布會、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都提到了"節能減排形勢相當嚴峻",去年設定的4%節能目標和2%減排目標沒有完成也被反復提及。據統計,2007年上半年工業增加值增長18.5%,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和電力等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更是增長20.1%,高於工業1.6個百分點。如何遏止這些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的盲目擴張?
二是隨著一些地區建設項目和企業的環境違法現象較為突出,由於政府對企業污染環境責任的追究日益嚴格,因污染企業關停帶來的信貸風險也開始加大。
三是以往環保機構單部門的調控政策受制於調控范圍有限、調控力度不夠和調控手段不足等問題,"綠色GDP報告"的無疾而終,以及2005年以來4次大規模環保執法行動後的有限效果,都充分的反映出"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尷尬狀態。
❽ 降低綠色信貸的風險權重也有較強的可行性
對,是有較強可比性的。
呼籲降低綠色信用和綠色融資的風險重量。從商業銀行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只有通過降低風險重量並降低其資本職業,我們可以資助這些綠色項目。
為了降低綠色貸款的風險重量在中國有一個良好的基礎。即使這是世界上的先驅,也沒有成功的經驗,可能有不同的觀點和理解,中國可以先嘗試一下。為了控制風險,對於銀行,增加綠色貸款的比例,減少棕色貸款的比例將有助於降低未來的整體不良率。作者認為,通過減少綠色資產的風險重量,綠色信貸的融資成本可以大大減少。通過減少綠色資產的風險重量,綠色信貸的融資成本可以大幅減少,這可以大大鼓勵銀行增加綠色信用的投資,並加快實手伏體經濟轉變為綠色和低碳的轉變。
在中國已經有良好的開發綠色財務條件:首先,中國對綠色金融的發展有著廣泛的共識,並在世界上具有相應的聲譽;二,中國的綠色貸款標准和綠色債券是明確的,不容易混淆,不易產生道德危害;第三,中國有一指薯歲個非常好的統計基礎。 2012年,中國發布了綠色信貸指導方針,並開始進行綠色信貸統計數據。綠色債券還具有相對完整的統計指標和完整的統計數據。
基於這些統計數據,可以進行更好的會計,這是其他國家的無與倫比的優勢。
這個通過減少銀行持有的綠色資產(包括綠色信用和綠色債券)的風險重量,我們可以減少大規模綠色項目的融資成本。根據中國銀行業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的數據,在2017年底,綠色信貸的NPL率為0.37%,遠低於整體銀行NPL率1.74%。根據本次估計,如果綠色信貸的風險重量從100%降至50%,唯睜中國所有綠色信貸支持項目的融資成本可以平均減少50個基點(即0.5個百分點),這將在綠色金融中做出新的實質性突破。
降低綠色信貸的風險權重的確是有較強的可比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