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貸款類型 » 國燦金融貸款

國燦金融貸款

發布時間: 2021-04-22 13:12:52

1. php查詢mysql資料庫中所有的四級數據以及第四級數據對應的第三級和第二級的名稱欄位怎麼查

這個需要用程序遞歸處理

$dept_tree=[];
$deptid=19;

while($deptid>0){
//假設你的資料庫查詢是這個函數,根據條件直接查詢一條記錄返回
$dept=getone('department',['id'=>$deptid]);
//防止數據丟失出錯
if(empty($dept))break;

array_unshift($dept_tree,$dept);
$deptid=$dept['dep_parentid'];

//如果需要防止數據錯亂出現遞歸,這里可以判斷一下
if(in_array($deptid,array_column($dept_tree,'id')!==false){
//說明職位關系亂了,有死循環
break;
}
}

可以把這段代碼封裝成一個函數使用。這里就不論從哪一級開始查詢了,總是能把該職位及其上級全部查詢出來,按順序放進數組里

$dept_tree 類似這樣

array(
0=>array(
'id'=>1,
'dep_parentid'=>0,
'dep_name'=>'頂級',
),
1=>array(
'id'=>2,
'dep_parentid'=>1,
'dep_name'=>'國燦金融',
),
2=>array(
'id'=>4,
'dep_parentid'=>2,
'dep_name'=>'招聘部',
),
3=>array(
'id'=>19,
'dep_parentid'=>4,
'dep_name'=>'經理助理',
),
)

2. 淺談我國按勞分配實現狀況。

無產階級革命的目的就是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權,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消滅剝削、實現按勞分配。然而,在長達幾十年的社會主義實踐中,全國吃大鍋飯,搞平均主義。改革開放以後,我國逐步改變了平均分配製度,如今,按勞分配,真的實現了嗎?
一、按勞分配製度受到多方面扭曲

經過慎重考察,筆者發現,按勞分配尚未充分實現,不僅因為私有制、按資分配,還受到多方面的扭曲,表現如下:

正式工與臨時工

正式工與臨時工的並存是不爭的事實。同一份工作,正式工與臨時工待遇截然不同:一、同工不同酬。很多臨時工的工資加獎金,只有正式工的三分之一,而所承擔的工作量甚至多於正式職工。很多地方,正式工蹺著二郎腿,喝著茶,叼著煙,開開會,看看報,扯扯皮,無所事事。而臨時工干著最臟、最累的活,連句大聲話都不敢說,生怕失去了工作。二、絕大多數臨時工沒有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三、工作缺乏穩定性。多數單位未與臨時工簽訂勞動合同,在錄用和辭退上有很大的隨意性,聘用人員稍有不慎,就可能被辭退,且沒有任何經濟補償。四、絕大多數臨時工與福利分房、公休假、探親假、婚產假等無緣,生病、探親只能請事假,沒有工資。五、政治待遇不同,臨時工被剝奪選舉權與被選舉權,也沒有年終評優權。六、臨時工子女上學難。

濰坊市委宣傳部對環衛行業職工現狀調查顯示,臨時工每月工資僅有240元,而正式工每月工資1200元左右。臨時工占環衛職工總數的73%以上,大都工作在一線,而正式工大多在管理崗位,工資收入和工作環境真有天壤之別。筆者的一個親戚先是在一個單位做臨時工,工資每月400元,後來送禮托關系終於變成了正式的,還干同樣的工作,收入卻長了三四倍,這合理嗎?這里,哪裡有半點按勞分配的影子。在實行了公有制,強調按勞分配的我國,實際上卻是大量的臨時工養著一大批正式工,這真是可悲、可怕。2002年,我國有機關事業單位人員4500萬,國有企業正式員工5000萬,也有9400萬進城務工人員,臨時工已經成為工人的主體,但是他們卻承受著極不公平的待遇,這公平嗎?這裡面的剝削有多大?筆者想起來就不寒而慄。我是一個正式工,我不願意看到這種差別。
正式工與臨時工社會保障的不平等也極為明顯。有多少臨時工享受正式工的養勞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如果有,比例是多少?2002年底,我國非農就業人員36870萬,但是,參加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的人僅為14731萬、9400萬、10182萬。

這與八十年代末的價格雙軌制有何區別?這種雙軌制難道不是剝削?這裡面就沒有既得利益階層?好在,我們還有希望,深圳正在醞釀同工同酬,弱化編制概念,並已提出由財政對各事業單位每年核定一次工資總額,包干使用。我們期待工式工與臨時工差別消滅的這一天。

壟斷行業與一般行業

2002年,在北京國民經濟16大行業中,金融保險業人均工資居各行業首位,為50189元;其次為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人均工資為30271元;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處於第三位,人均工資為30143元;電力、煤氣及水生產處在第四位,人均工資28111元,教育、文化和體育行業人均工資20299元,為金融、保險業人均工資的52.4%;最低的農林牧漁業人均工資13049元,僅為金融、保險業人均工資的26%。

然而,許多行業的高工資高福利並非由於自身科技含量高、員工素質高,而是由於行業壟斷,如電力、電信、煙草、金融、保險、民航、鐵路等行業。以銀行業為例,我們看到他們拿著各行業最高的工資,住著各行業最好的住宅,享受著各行業最好的福利。他們的高工資是因為他們的員工的素質高,別人幹不了嗎?不是!80%的銀行員工都可以為社會上其他的會計人員所替代。是他們效益好,利潤高嗎?也不是。據公開的數據,國有銀行不良貸款比率為21.38%,四大行的不良貸款將近20000億,再加上已經剝離給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的16000億,總計36000多億,不良貸款率將近40%。他們說虧損是政策性虧損,不是由於他們經營因素,然而我們則看到,每一筆銀行重大虧損業務背後都有著嚴重的權錢交易、腐敗行為。保險業的形勢也大體如此,2003年,中國人壽保險把1500億的包袱甩掉上市了,他們的工資卻也是出奇的高。這樣合理么?他們為什麼虧損了還能發高工資,因為他們手裡有錢,盡管不是自己的。他們必須通過降低工資來消化呆壞帳,降低虧損。
很多幹部的孩子,不學無術,但因為有個好爹,找了份好工作,可以整日無所事事,吃香喝辣的,這公平嗎?我大學同班的同學,分到不同行業或企業的,工資大不相同,相差達幾倍,甚至十幾倍。能力差別如此之大嗎?不象。別人幹不了嗎?絕大多數不是,絕大多數人都可以互相換換工作。正因為這樣,多數學生畢業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找關系,托門子,送禮,找一個好單位,而不是提高自己的能力。說穿了,決定人們收入的,不是你能力有多高,活幹得怎麼樣,而是你崗位的好壞。

地區差異和企業差異

我國自然條件差異很大,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同樣的勞動投入其勞動成果也不一樣。一個農民在西部沙漠邊辛苦勞作一年可能只收1000斤糧食,在東部自然條件好的地方不用費多大力氣可能收2000斤糧食。在企業干臨時工,生產同樣數量同樣質量的產品,在西部企業,每月能掙三四百元,在長三角或珠三角就可能掙到七百到一千元,如果到日本去打工,月收入則可達五六千元。這種差異客觀存在,於是打工的都願意上東南去,許多人拼了命要偷渡到發達國家去。可惜,這些地方安置工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許多人找不到工作無奈返鄉。這當然也是有違於按勞分配的原則的。這種狀況是地方各種條件不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結果,在發達國家,盡管人員的流動性很強,這種情況也沒有避免。

現在,絕大多數企業都已經實行了計件工資制,但是,同樣付出,同樣產出,由於非自身原因而企業效益不同,員工收入也有很大差異。企業效益好壞取決於很多方面,科研人員要能研製出符合人們需要有競爭力的產品,生產人員要能保質保量的生產,銷售人員要能快速實現產品的銷售。但是,一個環節上的不足,就會影響整個企業的效益,其他人員的工資就大受影響。這合理嗎?當企業效益好時,想進的人進不來,當企業效益差時,想出的人出不去。這合理嗎?如果勞動力市場比較健全,同樣的勞動在不同的企業基本相同,不會受企業經營的影響;在所有者不明確、勞動力流動機制沒有充分建立的情況下,這種情況不可避免。

勞動成果與收入聯系不緊

浙江上虞市某企業引進洋設備花了2000萬元,僅調試和培訓費就花去了70多萬。但是負責這條流水線的技術人員周國燦的月平均工資僅有436元,和普通工人工資相當。周國燦對此深表不滿,他認為作為一個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技術人才,這樣的工資不能體現自身的價值。他與單位就此進行協商,希望能夠提高工資水平,未果。這合理嗎?

在實行計時工資制,特別是其工作不能完全公平客觀量化的黨政事業和服務性質的單位,這種現象就更為明顯。筆者的一個朋友,在學校工作,教學效果好,科研水平高,比有些教授工作都要好,但是由於工齡低,職稱低,收入比教授差了一半還要多,這合理嗎?

按權分配

許多幹部,工資不高,可是消費水平很高,一日三醉,吸著熊貓中華,家中裝修豪華,原因何在?

我國行政職務消費一直由財政大包大攬,許多支出魚目混珠、公私不分。長期以來,公款吃喝、公款旅遊、公待私客、公車私用、公款讀書、公款私用、公款送禮等層出不窮。吃的開成辦公用品,用的開成資料費,禮品、旅遊費開成會務費,假發票、白條比比皆是。有些幹部吃、喝、嫖、賭都可以由公家報銷,老百姓意見非常大。

中國餐飲業協會公布,2002年全行業營業額超過5000億元,其中公款消費的比例是20%,達到1000億元。2003年全國政協一份提案披露:上世紀90年代後期,我國約有350萬輛公車,包括司勤人員在內每年耗用約3000億元。《海南日報》引述該省公路運輸企業的財務分析顯示:轎車每萬公里的運輸成本為8215.40元,而黨政機關、團體和事業單位公有轎車的運輸成本是每萬公里50361元,是運輸企業的6.13倍。但是,公車的工作效率卻很低,5輛公車僅相當於1輛出租汽車。為什麼?公車不「公」是根本原因,在某些地方公務車公用佔三分之一、幹部私用佔三分之一、司機私用佔三分之一。以此推之,全國為公車開銷的3000億中,有2000億被私用了!

由於掌握公共權利,權錢交易、行賄受賄在我們國家成蔓延之勢。筆者知道的幾件官司,沒有一次不送錢的,而且都不在少數,為了打贏官司,雙方比著送禮。筆者接觸的幾次工作安排,也沒有一次不送禮的,為了一份稍好的工作,花幾萬甚至幾十萬的都有。這不是按勞分配,這是典型的按權分配。民謠唱到:隔一個槍斃一個有漏網的,全部槍斃有冤枉的。當真如此,國將不國。

二、改革思路

(一)充分發揮市場對勞動力的配置作用。

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市場是配置生產要素的基礎,各種產品和要素不停流動,要素的所有者都想使自己的要素實現較高的價值,要素的需求者則都想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各種要素,在流動中,同種產品或要素獲得基本相同的價格。資本流動在社會范圍內形成了平均利潤率,社會勞動在社會各部門之間的分配也是這樣。在市場經濟中,每個勞動者都要爭取實現自身收入的最大化,都要爭取較高的工資,他們通過比較來選擇職業或單位,每個老闆都盡量用最低的工資僱用工人,這種連續不斷的選擇使同樣的勞動獲得同樣的報酬,使不同的勞動獲得不同的報酬,使各個勞動者的工資收入趨近准確地反映他們勞動的質量和數量。

在這里競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包括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勞動者和勞動者之間的競爭,勞動者和企業之間的競爭。勞動者之間的競爭使工資水平降低,企業之間的競爭使工資水平上升,最後勞動者和企業之間的競爭形成一個均衡價格。企業如果把工資水平定得過低,勞動供給就會不足,如果把工資水平定得過高,勞動成本又會過高,通過競爭和比較最後只能選擇趨近於社會平均的工資水平;勞動者工資要求如果過低則擔心自身勞動不能充分實現,如果過高,又怕找不到工作,通過競爭和比較,最後也只能接受平均工資水平。勞動者和企業共同接受的平均工資水平反映了各個行業勞動者的實際素質和各個勞動者實際付出的勞動量。
在西方企業,不管你多大年齡、什麼職稱、什麼學歷、原來有何貢獻,你應聘什麼崗位就拿什麼工資。因為成績只代表過去,以前幹得再好也不會給你長工資(因職務提升、崗位調整加薪例外),你這次多幹了、幹得好就多發獎金,任何人沒有老本可吃。而許多國內單位的一貫做法卻是有了功勞就給你加工資,吃老本到退休。

(二)徹底打破城鄉壁壘、行業壁壘、企業壁壘,實現勞動力的充分流動。

實現市場在勞動力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必須徹底打破城鄉壁壘、行業壁壘、企業壁壘,保證勞動力在全社會的充分流動。

一要取消針對農民工制定的限制性就業政策,打破城鄉壁壘。

要取消針對農民工制定的限制性就業政策,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平等就業。這就要取消對企業使用農民工的限制,取消專對農民工設置的就業證等各種登記項目,清理各種針對農民工的不合理收費,放寬外來人口進城落戶的條件,允許外來人口按職業或者居住地入戶,保障外來人口子女公平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二要堅決取消臨時工與正式工的區別,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同工同酬(同勞動、同產出、同報酬、同待遇)。

臨時工和正式工的同工不同酬,是違反法律規定的。《勞動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第72條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第16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簽訂勞動合同。第45條規定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享受帶薪休假。我國《勞動法》根本沒有臨時工的概念,臨時是試用期的意思。《勞動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勞動合同可以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三要在全社會范圍內實行公開聘任制,打破行業壁壘和企業壁壘。

我國目前的聘任制前提是在單位內部公開招聘,單位內確實沒有符合條件的,才向社會乃至國外招聘,工資、薪酬的標准也已經事先確定。這些措施是當前改革追求穩定的選擇,但是其公平、公開、公正程度卻很有限,競爭很不充分,最多隻能算是單位內部的公平,不是整個社會的公平,沒有打破行業壁壘和企業壁壘。

要打破行業壁壘和企業壁壘就要在全社會公開競聘。招聘時只發布任職條件,崗位職責,單位內部外部一律平等,當求職人員供大於求時,工資、薪酬標准採用競標的方式確定,以避免暗箱操作,使某些特權人物侵佔普通人的就業權力。工資確定方式可以根據單位工作性質採用計件工資、計時工資、崗位工資、項目招標等方式。當勞動力市場基本平衡時,則採取雙方協商的方式進行。這樣,就能逐漸形成勞動力的合理流動機制,從而在全社會范圍內實現同工同酬、按勞分配。當然,推進這一進程,必須根據現實,有序進行,在保證社會穩定的前提下逐步推進。否則,欲速則不達,亂了陣腳,反而什麼都得不到。

當前,打破三大壁壘的難點在國有單位。國有單位的負責人只是臨時代表,利益與單位利益並不一致。單位負責人沒有按市場價值招工的動力,甚至沒有按市場價格招工的權利。在當前勞動力嚴重供大於求的情況下,領導沒有必要去砸熟人的飯碗給自己惹麻煩。因此,國有單位聘任過程中,走形式,走過場、任人唯親的現象非常明顯。有意思的是,許多國有單位負責人和員工合力爭取多發工資,這種現象根本不符合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原因當然是這些單位的負責人既不是真正的董事長,又不是真正的共產黨。要改變這種狀況,或者有大公無私的共產黨人,或者有清晰的產權。我國當前的選擇是: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企業制度,改變國家企業國有股一股獨大的局面;大力推動事業單位的企業化、股份化;政府機關不能企業化,一方面要大力推動領導幹部的民選進程;另一方面要大力推進在全社會范圍內的公開招考公務員的體制,把公務員的招聘選拔置於全社會的監督之下,堅決避免暗箱操作。

(三)建立全社會的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

全面實行聘任制,實現勞動力的有效流動,必須建立與流動性相適應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由保險公司根據保本原則開辦。為了適合勞動力的流動性和工資的多變性,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的交納必須與勞動者每月具體收入脫鉤。

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的交費模式可以建立幾個檔次。如:養老保險可以是最低生活保障線的1.5倍、2倍、多倍等檔次。

社會養老保險實行個體積累,國家按比例補貼的方式。養老保險規格越高,國家補貼越少,比如,對前兩檔,國家在15年內補貼保費總額的1/3,所需開支以專項稅收如所得稅、遺產稅來專項投入。對於其他檔次的不給予國家補貼。由於有國家補貼,就可以調動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工等低收入者的投保積極性,用工單位負擔也因此降低了近一半左右。

養老保險實行累積繳費制,繳費年限不能太長,如15年;法定退休年齡不能太早,如60歲。保險金額可以按年交納,勞動者可自願增加投保時間,每多交一年,養老金增加一定比例,如4.5%,比6.66%低(超過15年後的部分國家不再補貼)。高層次人才由於工資較高,所選養老保險的層次較高,繳費年限較長,年老時一樣可以取得較高的養老金。

為了適應勞動者的流動性,應建立全國帳戶,使個人在全國各地都可以繳納,退休時,由全國帳戶直接把養老金發到個人帳戶。

醫療保險可以在全社會范圍內實行大病統籌制度。當勞動者大病時,由社會統籌醫療基金負擔費用的絕大部分,個人負擔一小部分。小病治療的個人帳戶可以暫時不開,企業給員工的小病補貼可以摺合在工資里。

在城鄉實行有別的失業保險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用工單位在發放失業保險金時必須同等對待。我國2002年享受失業保險的有10182萬人,這些人的失業率只有4.2%,在這個范圍內失業保險費用並不高,每人拿出每年2—3%的工資就可以正常運行。但是建立覆蓋農民的失業保險,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國有各類剩餘勞動力近兩億,農民工時工時農,工作極不穩定,大部分農民工在35歲以下,每年工作時間在五到六個月之間,在如此高的失業率基礎上進行失業保險,負擔相當沉重。所以,只有在農民工買房遷戶、成為市民後,才能辦理失業保險,享受市民失業保險的待遇。公平起見,如果農民工沒有條件買房遷戶,就把給城市勞動者的失業保險費直接發給農民工,待其滿足條件後,再辦理失業保險。

所有勞動者同工同酬同待遇,用工單位必須在工資之外給所有員工同樣的養老保險、醫療補貼、失業保險;如果雙方事前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或合同中沒有關於養老保險、醫療補貼、失業保險的明確約定,員工領取工資時,同時可以要求與工資相掛鉤的各項保險費用。

保險費可以在勞動者同意的情況下由用工單位代交,也可以由單位發給個人,由個人交付,如果職工未入保,則與工資一齊領取。勞動者無工作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可自願停交,有條件時再續。

(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杜絕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

建立貨幣化職務消費體制。打破平均主義,不搞統一標准,不按行政級別核定職務消費標准,代以崗位工作性質、業務量大小為核定標准,變隱性消費為公開消費,將現金隨工資發放到個人,由各人根據工作需要自己安排,超支自付,節余歸己。已實行改革地區的實踐證明,改革後一般可節約開支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改革領導幹部任用制度。當前幹部任命制度最大弊端是重任命輕選舉,一些領導幹部占據了重要職位,是派系斗爭的結果甚至是權錢交易的惡果,沒有經過廣泛的民主選舉。權力來自於上級領導的客觀現實,致使幹部普遍缺乏公僕意識,一些人熱衷於走上層路線,互相利用,結黨營私、權錢交易。一些領導幹部實際上已蛻化為官僚利益的代表、家族利益的代表、黑社會利益的代表。如果真正實行廣泛的民主選舉制度,相當一部分貪官污吏就會在源頭上被堵住,即使當選也做不了大惡,一些具有傑出政治才能的人民公僕就會涌現出來,進而提高共產黨和政府的威望,真正落實立黨為公的政治宣言。

加強領導幹部監督制度。不受監督制衡的權力必然走向腐敗,只從人治的角度、自律的角度宣傳「清官政治」是不可靠的。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如果缺乏權力制衡,腐敗問題就難以消除,自身問題就難以糾正。監督制衡制度的關鍵不在於多黨制、兩院制、三權分立,而在於選舉制度、集體領導制度和民主集中制。選舉就是讓人民群眾及其代表選舉、監督、任命幹部,把幹部的命運交到人民群眾手中,黨管幹部要表現在保證選舉的公正性上,而不是提名和任名幹部上。只要選舉真實有效,就可以從根本上避免領導集體內部互相勾結,也可以避免不敢監督不願監督的問題。在民主選舉基礎上的集體領導,為內部監督、平級監督,為領導間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比外部監督更有效。而民主集中制可以保證較高的行政效率,防止互相扯皮。

3. 北京國燦金融怎麼樣!

騙子公司,千萬不要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