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貸款類型 » 有關商業銀行信用貸款的論文

有關商業銀行信用貸款的論文

發布時間: 2023-07-09 18:10:04

A. 經濟學術論文文獻

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方式向集約型方式轉變已成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一項重要歷史任務,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經濟學術論文文獻,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經濟學術論文文獻篇一
信用類經濟資本管理優化研究

中圖分類號:F832.4 文獻標識碼:A

內容摘要:在經濟資本管理框架下,本文以某商業銀行二級分行為對象,運用案例分析的 方法 對如何實現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有效管理進行實證分析,特別是對銀行的重點業務―信貸進行貸款組合經濟資本收益率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加強經濟資本管理的建議,力求將該方法真正應用於實踐,切實提高銀行的經營管理水平。

關鍵詞:經濟資本管理 信用風險 應用

信用類經濟資本管理存在問題與實證分析

本文以某商業銀行二級分行為例進行分析:

(一)經濟資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1.經濟資本佔用居高不下,大量吞噬銀行經營績效。通過筆者實地調查,該行貸款非違約類經濟資本佔用57724萬元,同期貸款額度76.6億元;表外類經濟資本佔用1792萬元,同期表外資產14.62億元;違約資產佔用1265萬元,同期違約資產0.57億元。前5個月銀行平均經濟資本佔用57064萬元,比年初的50197萬元增加6867萬元,增幅13.5%,而同期銀行貸款僅增加3.35億元,增幅4.6%。上半年,因經濟資本佔用增加帶來銀行經濟增加值凈減少755萬元,績效工資減少113萬元。

2.信用等級評定不連續,導致經濟資本佔用大量增加。該行評級覆蓋率平均為83%,有近13億元資產處於未評級狀態,未評級客戶原為AA級的系統默認為BBB級,無效經濟資本佔用提高61%,全年多增加經濟資本7000萬元,減少經濟增加值770萬元,影響績效工資116萬元。

3.客戶結構不合理,抵押類貸款佔比低,付出較大經濟資本。該行客戶結構中,電力、紡織、機構客戶貸款佔比較大,這類客戶在評級系統中違約概率較高,其經濟資本佔用要高於平均資本佔用約15%。抵押類貸款佔比低,風險暴露金額大,造成債項違約損失率高,經濟資本佔用相應增加。同時,風險資產佔比高、經濟資本佔用少的貼現、表外業務資產等佔比低。

4.在信貸營銷時考慮經濟資本佔用的意識淡薄。經濟資本在貸款定價方面的應用沒有引起客戶經理等相關人員重視,貸款營銷考慮產品定價基本原理的少,價格談判具有盲目性,對剔除各項貸款成本之後的毛利潤率不敏感。部分貸款收益甚至不能有效覆蓋貸款風險成本、資本成本。造成資本與風險不能夠匹配。經營意識不能緊密結合進而有效提高資產質量、客戶結構調整、基礎管理及風險管理水平提升等,未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以資本為基礎的風險防範體系。

(二)經濟資本佔用分析

1.信貸產品的經濟資本佔用分析。由表1統計數據分析,可以初步得出與銀行信貸資產業務相關的主要結論:第一,在貸款定價時必須充分考慮信貸產品的資本佔用成本,產品設計及營銷盡量向客戶提供低成本率信貸產品。第二,要改變固定資產貸款、外國政府轉貸款發放就有收益的思路,因為以上兩品種貸款大部分執行基礎利率,如果扣除資金成本、信用風險溢價、稅費,再減去遠高於平均成本的資本佔用率,最後的毛利率所剩無幾,有的貸款甚至虧本。第三,個人類貸款住房類與非住房類差別較大,最高達22個基點。第四,表外業務並非沒有成本,只是佔用較低。以承兌匯票為例可以看出,其成本接近該項業務所產生的手續費收入的一半。第五,客戶經理必須熟悉產品經濟資本佔用成本率及其他成本費用率,以在客戶談判的過程中指導貸款定價,力戒盲目定價行為。

2.信用等級對經濟資本佔用影響分析。本文以保證類流動資金貸款為例,說明某借款客戶信用等級與經濟資本佔用關系。如表2所示,不同的客戶等級,佔用的資源和創造的效益也不相同。如某個AA級客戶,目前經濟資本佔用為804萬元;如果該客戶是AAA級信用等級,其所佔用的經濟資本就減少到512萬元,是AA級的65%,相應地經濟增加值將會增加32.1萬元;反之,如果客戶信用等級為A級,則其所佔用的經濟資本就增加到1033萬元,是AA級的1.28倍,相應地經濟增加值將會減少25.2萬元。

3.擔保方式對經濟資本影響分析。借款客戶採用擔保方式不同決定了客戶的風險暴露程度,進而需要不同的經濟資本來抵補非預期損失。從表3來看,質押方式為收費類帳戶,其經濟資本佔用與抵押類基本相同,比完全保證類貸款節約經濟資本13.4萬元。可見,信貸資金投向不同的客戶和產品,經濟資本的佔用是不同的,帶來的效益也不相同。因此,要充分發揮信貸審批在執行和傳導全行統一風險偏好的關鍵作用,統一區域內行業、產品的審批標准,實施「有保有壓」的經營策略,引導貸款投向優質行業、優質客戶和重點區域,加大對基礎設施領域項目和個人貸款業務的營銷拓展力度,適時退出部分產能過剩行業和問題客戶的信貸工作,積極主動地調整、優化信貸結構。

經濟資本管理模式下貸款組合經濟資本收益率分析

經濟增加值(EVA)計算模型為:

EVA=人民幣貸款余額×[(貸款利率-內部資金利率-信用風險溢價-費用率-貸款利率×營業稅及附加稅率)×(1-應繳所得稅率)-資本成本率],其中資本成本率=經濟資本佔用率×經濟資本回報率。

在公式中,要注意到:第一,貸款利率是變動的,對客戶的談判溢價能力越高,EVA越大。但它不是決定性因素,僅是其中一個重要影響因子。第二,內部資金利率由總行提供, 1年期貸款轉移價格為4.71%。貼現貸款轉移價格4.07%。第三,信用風險溢價即貸款減值准備率,由總行提供,借款客戶分類級次不同,信用風險溢價率也不同,正常類公司貸款減值准備比率為0.99%,關注貸款比率 5.55%。由於減值准備是特殊性資產,隨著貸款的回收,准備金會隨之回撥,只要貸款被正常回收,那麼它等同於過渡性成本。但是,它仍然會直接影響當期利潤。第四,費用率取決於客戶開發和維護及銀行內部管理效率,銀行平均約0.6%。第五,根據本文前部分分析可知,資本成本率是可變的,它決定於客戶評級、擔保方式、信貸品種、債項違約以及基礎數據准確率等。

下面舉例說明,考慮經濟資本變動因素的貸款定價原理:

(一)AAA級和AA級客戶貸款的效益測算

在擔保方式為保證的情況下,對於AAA級客戶,執行基準利率,如果不考慮信用風險溢價及費用率,則貸款毛利潤大都在0.95%左右;執行下浮10%的利率底限,貸款毛利潤也在0.4%左右;對於AA級客戶,如果執行基準利率,貸款毛利潤大多也可保持在1%以上。總體看,AA級及以上客戶各期限檔次貸款毛利潤貢獻均較為可觀。在擔保方式為抵押的情況下,執行基準利率,如果不考慮信用風險溢價及費用率,則貸款毛利潤大都在1%左右;執行下浮10%的利率底限,貸款毛利潤也在0.5%左右。

(二)A級客戶貸款的效益測算

在擔保方式為保證的情況下,對於A級客戶,執行基準利率,如果不考慮信用風險溢價及費用率,則貸款毛利潤大都在0.72%左右;執行下浮10%的利率底限,貸款毛利潤在0.19%左右,基本保本;執行上浮10%的利率底限,貸款毛利潤在1.25%左右。如果考慮信用風險溢價及費用率,那麼即使執行10%的上浮利率,貸款毛利率也僅為0.1%左右。所以,對於此類客戶利率上浮應不得低於20%,否則高風險貸款不會帶來相應回報。在擔保方式為抵押的情況下,對於A級客戶,執行基準利率,如果不考慮信用風險溢價及費用率,則貸款毛利潤大都在0.82%左右;執行下浮10%的利率底限,貸款毛利潤在0.29%左右;執行上浮10%的利率底限,貸款毛利潤在1.35%左右。如果考慮信用風險溢價及費用率,那麼即使執行10%的上浮利率,貸款毛利率僅為0.3%左右。所以,對於此類客戶利率上浮應不得低於15%,否則高風險貸款不會帶來相應經濟回報。

通過比較發現,在同一擔保方式下,因其經濟資本佔用不同,AA級及以上客戶收益率比A級客戶要高0.2%左右。所以,對於A級客戶在不考慮其風險成本的情況下,應給予更高的貸款利率溢價,用來抵補經濟資本所帶來的成本損失。

優化信用類經濟資本管理的建議

(一)樹立經濟資本節約意識並用先進理念指導信貸營銷管理工作

在營銷和管理過程中應努力調整風險資產的結構,壓縮高風險資產所佔比例,節約經濟資本。要熟悉和掌握不同信貸產品資本成本率,便於在營銷和風險管理過程中,根據客戶的信貸需求,合理向客戶推薦成本率低的信貸產品。要積極營銷中間業務,改善收益的多 渠道 方式。經濟資本預先定量後,盡量在低風險市場和低風險產品(主要是中間業務產品)中良好地運作,使銀行以較低成本創高收益。

(二)科學選擇行業與客戶以降低經濟資本佔用水平

嚴格遵照總行文件規定,客戶經理和風險經理應時刻遵循總行的風險偏好,及時掌握國家各部委和總行公布的行業宏觀調控政策,及時避免限制行業的准入,並根據政策的調整及時對存量客戶壓縮退出。但好的行業里也存在不好的客戶,而限制行業里也有優良客戶,關鍵是從中選擇符合該行信貸條件的優良客戶進行營銷,要充分利用收集到的各種正確信息,熟練運用內部評級系統(IRBS),及時通過系統程序操作,分析和判斷初始評級(R1)和系統評級(R2)、風險限額、違約概率(PD)、違約損失率(LGD)等重要指標。在當前信貸規模嚴格控制、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市行相關部門應積極引導基層行營銷優質客戶,把營銷重點放在利率或綜合收益率上浮幅度較大的信用等級為AA級(含)以上的客戶,以及能獲取高額綜合收益率的A級(含)以下客戶,提高帶來豐厚回報的優良信貸客戶佔比。

(三)制訂不同信貸產品組合方案並提高綜合定價能力

客戶營銷與拓展固然重要,而營銷成果核算更為重要,產品和客戶營銷的重點應該是能夠給銀行帶來高額利潤回報的,而非高信用低收益客戶或產品。在積極營銷好行業的客戶時,應在全面了解客戶信貸需求的情況下,綜合考慮為客戶制訂信貸產品需求組合優化方案,在充分考慮資金成本、風險成本的情況下,按照不同產品風險,本著風險與收益平衡或收益大於風險的基本要求,採取靈活定價模式。

(四)夯實信貸管理基礎並提高客戶評級覆蓋率

業務部門要高度重視客戶信用等級評定工作,加強與審批部門溝通聯系,及時做好評級到期客戶的評級,避免因客戶信用等級不連續造成經濟資本佔用的無謂增加;經辦人員對於在評級、計量中出現的問題,應盡早處理,重大問題及時上報,做到夯實基礎,提升銀行經濟資本計量水平;加強基礎數據管理,保障基礎數據質量,確保風險計量結果的正確性。

參考文獻:

1.解冉.經濟資本配置在商業銀行的實踐應用[J].經濟視角(下),2008(4)

2.佘運九,嚴力群.基於風險管理的商業銀行價值創造模式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08(10)

3.劉建德.經濟資本―風險和價值管理的核心[J].國際金融研究,2004(8)

4.王偉, 鄧學衷.經濟資本:商業銀行管理的核心工具[J].華東經濟管理,2007(4)
經濟學術論文文獻篇二
「自然」與人類經濟形態的變遷

摘要:從自然中心主義(自然經濟)、人類中心主義(工業經濟)到非人類中心主義(生態經濟),人類對「自然」內涵的不同解讀進而到採用不同的經濟手段對待自然,反映了人類不同的經濟活動乃至生存狀態的變遷。以非人類中心主義的胸懷去體悟自然的神秘、奧妙和無限性,嘗試「道法自然」,理應成為現代人類解決自己經濟發展困境的優先價值取向和現實行為選擇。

關鍵詞:「自然」 人類經濟形態 非人類中心主義

目前,學界關於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研究主要是從經濟(人與自然)、社會(人與人)以及精神(人與其自身)三個角度展開的。本文擬從人類經濟生活乃至整個社會生活基本上已經進入現代(工業經濟社會)並且在某些地方後現代(生態經濟社會)已初露端倪的時空背景中,以不同生存狀態下人們對「自然」內涵不同解讀進而到採用不同的經濟手段對待自然為軸線,進一步去挖掘老子「道法自然」生存智慧中的積極因素在解決當今人類所面臨的經濟(生態)和精種兩大危機(尤其是前者)中的現代價值。



老子天道自然、人道無為的「道法自然」思想無疑是整個中國傳統哲學之精髓「天人合一」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足道家生態經濟倫理思想的邏輯起點和思維基礎,同時也是道家處理經濟(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價值取向和行為准則。

在中國思想史上,老子可能是第一個對「自然」概念進行哲學思考的人。在「道法自然」中,「自然」不但是天、地、人的終極價值和最高存在狀態,而且也是「道」的根本特性。如果從「自然」即「讓自身的自己而然」的意義上理解,「自然」就是一種不同於「人為」而又高於「人為」的天然狀態。這一點和約翰?密爾在《自然》一文中的觀點相似。密爾認為,「自然」一詞的一種含義是「未受到人類干預按其本來應是樣子所足的事物」,這就足天然的、自生的、自在的、符合本性的自然。按照三國魏王弼說法,自然是宇宙萬物在沒有人為干擾時的本來面貌,是一種無須用語言也無法用語言言說的存在狀態或天然本性。「自然」既存在於天地萬物之內(「地」、「天」「法自然」),又存在於並展現在人的行為、慾望和感覺之中(「人」「法自然」)。從無生命的斗轉星移,滄海桑田到有思想、有意識的人的七情六慾、生老病死,只要是「未受到人類干預按其本來應是樣子所是」,莫不如此。

也許正是有了這種「自然中心主義」的思維基因,人類歷史有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都是在一種自己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中度過的。不管人類是否都意識到了道家的這種「有所為有所不為」特別是「有所不為」之最高境界的「道法自然」思想,在處理與自然的關系時,毫無例外,為了生存,他們就「有所為」,積極地去認識改造自然。畢竟,人類能力的現實發展是歷史的,是在內外尺度的博弈中逐步提高的。人類此時在處理自己與自然的關系時,更多地也許是無奈地體現出一種「有所不為」,一種順其「自然」, 一種道法「自然」。也正因為如此,人與自然的關系從整體上說是和諧的。當然,以「自然中心主義」為思想基礎的「自然經濟」中的「自然」,還只是一個樸素而原始的概念。



從 文化 淵源上講,發韌於歐洲的現代工業經濟生產模式,是以人與自然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為基礎、以對人類知識理性和主體性的強調為核心的,它用理性化的社會建制(包括市場經濟體制甚至民主法制等)協調著具有不同才能世俗化的人們為發展工商業而效力,其間所表現出的「世俗趣味的高漲、工具理性的蔓延和個性表現的放縱」至今仍方興未艾。當初這種多少帶有點西方中心主義(更多地是人類中心主義)特色的文化之火一日在歐洲燃燒,便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席捲世界各地,並逐步形成了一個強大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系。而世界 其它 地方(尤其是那些具有深厚自然經濟傳統的民族)的人們(已經習慣田園牧歌式的生產生活方式)在苦苦掙扎的陣痛後,如今卻也正興奮地品嘗著現代工商業所帶求的甜果,乃至於他們對祖上留下的本來彌足珍貴的遺產也似乎有點滿不在乎。

與東方文化強調人與自然交相感應「天人合一」價值觀不同,在西方經濟、文化傳統中,盡管在占希臘時期曾經把人與自然作為一個有機體過,但佔主導地位的還是天人相分以及人對自然的主導的。不管是普羅泰戈拉的「人是萬物的尺度」、亞里士多德的自然目的論還是____的神學目的論等,都是站在人類中心主義的立場上,把自然僅僅作為一種為人而存在的工具。尤其是到了近現代,人與自然的對立空前激化,而人的主體性卻被大大張揚。笛卡兒首先確立了人是作為一種精神性主體而存在的,康德又提出「人為自然界立法」,黑格爾則把自然界視為人絕對精神的外化,而尼采更是表明,人是可以取代上帝的全知全能和至善至美的。從此,作為主體的人成為科學知識、政治價值和道德法則的最終依據,從此,作為人類生活方式基礎的工業經濟的成長與壯大也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然而,正是基於這種主客二分並帶有宰制性色彩的現代理念,以物質主義、經濟主義和消費豐義為特徵的現代工商業發展模式所帶來的生態危機,今天卻逐漸成了曾經欣喜若狂的現代人眼前揮之不去的烏雲,尤其是在那些渴求加快經濟發展的發展中國家(譬如中國);而信奉「上帝死了」的現代人募然發現自己,怎麼也走不出失去終極關懷後虛無主義精種危機的陰霾。尤其是前者,即生態問題,已經成為現代人類不得不去嚴重關注和認真解決的問題。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人們已經開始在人與自然關系方面,對自己本來所引以為豪的工業發展模式,開始進行全面而深刻的 反思 ,並試圖找出產生這一問題的真正根源。

在美國,歷史學家林?懷特最先探討了生態危機產生的歷史根源,他認為,西方社會片面地去發展工商業經濟而破壞自然的態度起源於____。社會學家芒克雷弗則認為,基督____義只是對人類去採用何種方式發展經濟的一種誤導,即是基督____極端的人類中心主義。因為按照人類中心主義的邏輯,人類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無休止地掠奪地球資源,發展工業,因為自然沒有內在價值。而形成於20世紀中葉西方工業化國家的生態倫理學,則主張把倫理道德關懷對象的范圍從人類共同體擴展到整個地球生態系統,去尊重每個生命生存的權利。循著這種思路,人類所能發展的也只能是生態經濟了。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追求仁智會通的東方智慧被納入西方學者新的詮釋系統。他們逐漸認識到,如果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古樸、神秘而又深刻的東方智慧不僅有「過去時」(自然經濟)的美感和魅力,而且有「現在時」(工業經濟)乃至「將來時」(生態經濟)的啟示意義。愛因斯坦、普利高津等人都以濃厚的求知慾研習東方的《易經》、《老子》和佛經,希冀從中發現治療現代社會工業病的精神啟示。作為中國「願住民」、與儒釋共同構成中華文化智慧之源的道家道教,在奠定其理論基礎的《老子》一書中所闡釋的「道法自然」的生態經濟思想尤為西方學者所肯定和重視。

總之,從西方到東方,從現代到後現代,從自然中心主義、人類中心主義到非人類中心主義,從自然經濟、工業經濟到生態經濟,人類對「自然」內涵的不同解讀進而到採用不同的經濟手段對待自然,反映了人類不同的經濟生活乃至生存狀態的變遷。以非人類中心主義的胸懷去體悟自然的神秘、奧妙和無限性,嘗試「道法自然」,走發展生態(循環)經濟之路,理應成為現代人類解決自己經濟發展困境的優先價值取向和現實行為選擇。

看了「經濟學術論文文獻」的人還看:

1. 經濟學術論文

2. 會計學術論文文獻

3. 會計學術論文文獻綜述

4. 計算機類畢業論文參考文獻大全

5. 大學關於經濟方面的論文

B.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問題研究論文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問題研究論文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下面是我整理的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問題研究論文,一起來看看吧。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問題研究論文 篇1

一、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銀行內控機制不健全,規避銀行風險不到位

健全的銀行內控機制能夠有效的對銀行風險進行規避,在我國近年來發生的金融事件中,都體現出我國商業銀行的內控機制存在問題,造成重大損失。建立健全我國商業銀行的內控機制,是銀行發展的關鍵。大部分銀行有針對自身發展特點的內控規章制度,但是這種機制在不合理的激勵約束下,在支行行長的權利過大,造成相應的監督機制不能夠順利進行的情況下,在電子化控制水平較低的情況下,造成商業銀行的內控機制不能夠很好地發揮效果,阻礙了商業銀行規避風險的能力②。

(二)經營管理的方法落後,無法滿足業務需求

盡管我國的商業銀行在國際影響下也實行了資產負債比例管理,但是沒有很好的進行落實,很多銀行都是吸收更多的存款,卻忽視了成本,這與外國銀行追求效益的目標所取得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這種經營管理的落後,造成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機制並不健全,使得不能夠很好地發揮作用,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三)分業模式對商業銀行造成限制

為了降低風險,我國商業銀行實行了分頁的經營模式,但是這種方式卻導致了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受到了限制。這種分頁的經營模式,使我國商業銀行難以滿足企業所需的國際水平的金融產品和業務服務,使一些企業選用外國的銀行作為自己的支持後盾。

(四)員工的專業水平不高,易造成風險

銀行的許多工作人員只是單純的完成數字任務,認為只要完成了任務就能夠保證銀行發展。忽略了員工素質對整體的發展提高作用。

二、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問題的對策

(一)建立健全適合銀行發展的內控體制

在經營管理的改革中,建立健全內控體系是商業銀行發展的必然趨勢,對於支行行長的權利要進行適當的控制,行長要明確自己的職責,不能盲目行使權利。要強化支行的內控體制建設,通過一系列的方法使支行的內控逐漸的科學化。

(二)改變經營管理模式,提高競爭力

商業銀行的根本目的是盈利,因此要在這一目標的趨勢下,不斷地進行經濟管理體制的改革,要運用現代管理技術,加強計算機技術的運用,進行精細的分工,對銀行上下進行系統的培訓,提高員工的經營管理理念,增強銀行的競爭能力。改變經營管理模式還要積極吸收國外的有利經驗為自己所用,並且不斷地進行創新③。

(三)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

要加強員工的思想教育,提高員工的素質,對於員工的崗位特點,進行系統、針對的培訓,對於員工的工作銀行要進行明確劃分,使銀行的崗位得到具體的落實,並且崗位責任有人可尋,對員工要進行獎勵與約束並存的管理機制,使員工意識到工作責任心的重要性,對員工的知識技能要進行定期的檢查,做到用員工之所長,謀銀行之發展。

三、結語

商業銀行的發展對於我國整個金融業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我國商業銀行的經濟管理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競爭能力較弱,跟不上發展的步伐。加強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對於一些金融風險起到規避的作用,對於銀行自身的發展以及參與國際競爭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問題研究論文 篇2

【摘 要】

隨著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挖掘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在銀行業領域的應用日趨深入。論文以大數據時代為背景,對大數據在商業銀行中的應用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論文運用SWOT分析法對商業銀行目前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進行分析,發現現階段銀行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結合大數據應用,從精準營銷、客戶關系管理、風險控制和用戶信用管理四個方面,提出優化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策略。

【關鍵詞】

大數據;商業銀行;經營策略

1.商業銀行業大數據應用的特點

2017年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分別在《中國金融業信息技術「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提出,商業銀行要引入大數據等新技術,推進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動銀行業務創新,加強風險控制能力。大數據已經被提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在銀行業運用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

數據容量大。我國商業銀行長期的業務開展,使得銀行業「天然」擁有海量數據,商業銀行的主要數據是圍繞櫃面業務系統、信貸管理系統和風險控制系統等產生結構化數據。商業銀行推出的電子金融服務系統,使得一些非結構化的數據信息開始產生,包括指紋和人臉識別等。數據結構復雜,移動互聯的發展促使半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爆發式增長。數據資產化,利用價值大。商業銀行在穩健經營中對數據的准確性有很高的要求,利用好銀行已有的海量數據,應用在客戶識別、風險識別和產品營銷等不同場景下,更好地實現數據資產的增值。

2.基於大數據應用的商業銀行經營策略的SWOT分析

2.1 擁有的優勢(Strength)

成本控制優勢。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商業銀行能夠實現現有業務流程的自動化,大大降低了物理網點的工作人員數量,降低了銀行的運營成本。隨著雲計算能力的提高和技術的成熟,雲計算系統中的數據均保存在「雲」端,減少關於IT基礎設施的建設、單位數據存儲和處理的成本。

營銷效率優勢。商業銀行通過本身的海量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對客戶進行靜態特徵、行為特徵、傾向預測三個層次的刻畫,構建客戶體系,進行營銷活動的精確推送。通過分析客戶上下游相互關系,了解客戶間業務等往來情況,發掘新的潛在客戶,確定交叉銷售目標,提高了客戶服務效率及營銷精準度。

風險管理優勢。銀行在傳統風險控制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這些為大數據挖掘、傳輸、存儲與安全應用提供了相對成熟的基礎環境。將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作為風控工具應用到風險控制工作,提升風險控制效率和精準度。

2.2 存在的劣勢(Weakness)

業務同質化。我國商業銀行盈利的主要業務是貸款業務,少有針對客戶需求設計開發的特色產品。因此,大數據的應用范圍可以深入其他能夠盈利的業務,如銀行業的中間業務。利用大數據優勢,找准銀行的自身業務定位,打造差異化的競爭模式。

數據共享程度不高。各家商業銀行均擁有自己的系統,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幾乎不存在分享機制,導致大數據基礎建設效率低、數據利用率低、在整體上缺乏系統性,各銀行只能描繪客戶在本行的交易畫像,不能展示出客戶的金融全貌。

2.3 擁有的機會(Opportunity)

強化優勢。商業銀行傳統所具備的安全、穩定、誠信等優勢可以通過大數據應用進一步鞏固強化。在風險管理中進一步利用大數據,提高銀行自身的安全性。在營銷方面,不斷完善客戶畫像,了解客戶真實需求,實現精準營銷。成本控制方面,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成熟,人力成本、設備成本和運營成本也將不斷降低[2]。

金融產品的創新。在大數據時代,銀行業不斷進行產品創新,以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這就需要深入了解客戶的核心需求,利用大數據建立數據模型,為其定製專屬於消費者自己的金融產品,提升用戶的體驗滿意度。

2.4 面臨的威脅(Threat)

銀行業與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競爭加劇。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促使互聯網金融呈現出爆炸式的發展態勢。互聯網金融模式具有資金配置效率高、交易成本低、支付便捷、普惠性等特點。互聯網企業加快布局金融業,對整個銀行業的核心業務產生沖擊,擠佔了原本屬於傳統銀行業的利潤空間。

數據的安全性問題。首先,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數據量的大幅增加導致了數據的嚴重失真,大量無序低效的無用信息混進資料庫形成垃圾數據,增加信息誤讀的風險。其次,商業銀行運用雲平台也伴隨著一定的風險:一是網路系統與存儲中心可能存在漏洞引起技術安全風險;二是海量客戶信息與個人隱私信息的泄露風險。

3.基於大數據應用的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優化策略

3.1 精準營銷

大數據應用更強調相關關系釋放出的潛在價值。商業銀行擁有海量數據,可利用聚類分析,挖掘出更多數據中含有的潛在特性,幫助商業銀行進行市場細分。通過大數據挖掘中的關聯分析相關關系,發掘新的潛在客戶,確定交叉銷售目標。大數據不斷推進金融產品創新。商業銀行通過大數據挖掘為客戶提供差異化服務和定製化價格。根據對海量數據的分析預測,建立相應策略模型,掌握客戶的消費習慣和行為特徵,實現創新式的營銷、無縫多渠道的銷售、個性化的服務[3]。

3.2 客戶關系管理

商業銀行業務同質化嚴重,客戶管理十分重要。在互聯網背景下,金融脫媒現象加速,碎片化金融產品抓住了市場需求,提供差異化產品的同時也剝奪了銀行的客戶資源。因此,運用大數據挖掘方法可以為商業銀行提供更精確的客戶關系管理。商業銀行可以與其他行業或大數據公司形成合作關系,以獲取客戶出行、交易習慣等數據,進行客戶信用評分,當客戶提出需求時,商業銀行利用人工智慧進行判斷。商業銀行還可利用大數據更精準地預測客戶流失概率,並對相應超過客戶流失概率閾值的客戶實行定製化客戶挽留措施[4]。

3.3 風險控制

銀行業作為高經營風險的行業,風險控制是其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通過大數據技術擴容傳統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數據源並處理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各類數據,構建大數據風險管控平台,全面收集客戶的數據。注重內外部數據的融合,整合銀行內部積累的金融信息,同時,獲取外部數據或公共信息等數據,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增強風險控制能力。建立風險管控模型,可以借鑒國內外同業的做法,設計符合實際要求的模型,根據實際情況開展訓練,輸入實際的數據進行模型訓練和驗證,合理地改進模型的配置參數,提高模型的准確度[5]。

3.4 信用管理

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對商業銀行的貸款決策具有顯著影響。商業銀行要構建人工和數據相結合的模式,運用大數據挖掘技術,集合內外信息資源,形成覆蓋所有機構、所有客戶、所有產品的實時監測分析和預警控制網路,提高信用風險預警水平。利用大數據,實現貸款業務的貸前、貸中和貸後全過程管理。強化貸前風險識別,在客戶審批階段,依託行內信用資料庫、評級系統及反欺詐平台,提前對客戶可能存在的違約風險進行精準判斷;強化貸中審批自主化,大數據信貸審批系統以風控評分卡模型的自動審核為主,加以人工審核進行輔助的模式;強化貸後風險監測,商業銀行要建立信貸投放、資產質量等多維度的信用風險日常監測指標體系。

【參考文獻】

【1】韓雪峰,朱青,馬文捷.商業銀行應用大數據的安全風險防範研究[J].江蘇商論,2017(11):88-92.

【2】齊貴柱,齊苑博.大數據時代商業銀行大數據分析研究[J].財經界,2019,500(01):128-129.

【3】屈波,王玉晨,楊運森.互聯網金融沖擊下傳統商業銀行的應對策略研究--基於SWOT分析方法[J].西部金融,2015(1):41-45.

【4】嚴文樞.關於商業銀行大數據應用的思考和探析[J].福建電腦,2014(7):68-69.

【5】信懷義.商業銀行大數據的應用現狀與發展研究[J].中國金融電腦,2016(8):26-28.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問題研究論文 篇3

【摘要】

在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以及改革開放不斷擴大的機遇中,我國各行各業得以迅猛發展,其中我國銀行業的發展舉世矚目,取得了許多長足的進步。但是,機遇與挑戰通常是並存的,在銀行業場迅速發展的同時,商業銀行之間的角逐也逐漸激烈起來。因此,我國商業銀行也面臨著許多挑戰。比如,在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中,還存在著許多風險與不足,與此相關的經營管理體制也未能及時的建立健全。商業銀行若是想在如此激烈的角逐佔有一席之地,就必須對其管理中存在或者潛在的風險加以預測並且進行防範。本論文根據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的出現的情況進行分析,通過一些成功經驗,提出對風險的預測以及防範策略。

【關鍵詞】

商業銀行 經營管理 風險 防範措施

一、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存在的風險

(一)銀行出現的不良貸款率較高

銀行經營管理中出現風險種類十分多,但是主要對銀行經營造成影響的是銀行資產的質量風險。而對於資產的質量起到關鍵性作用的.是貸款的質量,許多銀行存在的風險大多是由不良貸款引發的。依據近過去幾年的數據統計,我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相對於國外的主要商業銀行還是偏高的,因此得出不良貸款率仍舊是造成我國銀行資產質量風險的主要原因之一。

對不同種類企業的還貸能力進行准確評估存在一定難度,這給銀行貸款的發放與回收帶來困難。對於部分經營能力較強、企業規模大並且實力相對雄厚的企業,這部分企業絕大多數已經具備上市的資格,在相關行業中具有穩定地位。因此,在商業銀行放貸中十分搶手,銀行也十分願意向其發放貸款。但是,相對的一些企業經濟效益並不是十分理想,對於銀行的貸款不能及時返還,造成銀行信貸資金的危機,使其流動性受到限制。近年來由於經濟增速的下降,大量企業盈利能力降低,對於商業銀行的貸款質量造成了一定不利影響。

(二)員工的綜合素質不高

在銀行經營管理風險中,員工是主要的操作人員。但是,由於不少員工的綜合素質以及學習水平不足,也成為影響銀行經營管理風險的主要因素之一。員工的總體水平是企業競爭力的直接影響因素。但是我國銀行員工的綜合素質還不能滿足銀行業務發展的需求,更有甚者,有部分員工缺乏職業道德素養,利用個人的職位謀取或者侵犯銀行利益,在進行工作的同時,出現了挪用公款、貪污等違法行為,對銀行業務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其次,就是銀行員工的個人工作水平以及經驗不足,對經營管理崗位的需求無法滿足,缺少長遠發展的眼光,不能應對隨時出現的風險,成為阻礙銀行發展的因素。

(三)個人信用系統的不完善

在銀行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影響因素之一是個人信用系統的不完善。銀行業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個人信貸,為了能夠讓個人信貸能夠及時的返還,銀行一般是要對貸款人的個人信用進行審查,對於一些沒有良好的個人信譽的客戶,將不會同意其貸款要求。但是,從銀行業務對於個人信用的審查流程來看,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對個人信用審查的不嚴格以及相關的貸款信用管理體制尚未健全。如今信用系統中涉及貸款人的各種信息以及身份證明並不能對貸款人的信用情況進行真實有效的反映。個人信用系統的不完善以至於出現對貸款人的可支配資金、可抵押的資產或是其收入情況不能全面掌握,或是貸款人出現一些偽造信息的情況。個人信用系統的不完善最終導致的結果是銀行的貸款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及時的收回,從而對整體運轉系統造成影響。

二、銀行經營管理中的防範策略

(一)資產配置進行優化,降低不良貸款率

對資產配置進行優化,從而降低不良貸款率。這不僅能降低銀行風險爆發的概率,還會銀行業務的發展有著促進作用。首先,要提高資產的質量,就要對資本的運作水平進行提高。要對銀行業務中長期貸款進行科學的設置,使銀行的流動性得以保障。其次,對金融科技的創新能力進行強化,將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運用到貸款過程中,收集、分析各類數據,使銀行能夠精確的了解貸款過程中各種信息,使不良貸款率降低。最後,對於出現的不良貸款採取相應的手段,對其進行約束,並且對審款、放款、貸款等流程進行嚴格把控,增強信用貸款的管理,推進銀行經營的進步以及銀行業務的發展。

(二)提高員工綜合素質

員工的綜合素質與銀行能否順利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聯系,根據這一實際狀況,銀行應當對員工的綜合素質引起重視,增強員工的綜合素質,建成一支高素質、復合型人才隊伍。第一,在招聘中進行嚴格要求,對人才的綜合素質進行嚴格的考察與測評,既要對其專業能力進行考評,還要對其職業道德素質以及道德水平進行測評,使其能夠保持對工作的熱情以及在工作中能夠發揮其能動性,積極的承擔自己的責任。第二,對銀行員工進行定期的培訓,提供外出學習先進經驗的機會,使其的專業知識不斷更新,不斷的積累先進經驗。第三,在金融市場風雲變幻中,銀行也必將隨之變動。因此,要求員工能夠及時掌握市場的行情,通過對市場行情的分析開拓自己的眼界,提高員工對風險的敏感度。第四,要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水平,必須要定期的對員工進行考評,嚴格對其行為進行把關,有助於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員工綜合素質的進步。

(三)建立健全信用系統

建立健全信用系統對推進銀行經營管理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同時也是信貸業務能否良好展開的必要保障。在貸款業務的進程中,信用系統能否建立健全對貸款人的信用審查部分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第一,銀行在信貸業務中要完善信用審查環節,對其工作流程嚴格把關,對貸款人信息進行精確嚴格的問詢,保證其信息的准確性。第二,在建立健全信用系統的過程中,要求銀行員工在工作時,要對貸款人的信息填寫進行具體的指導,並且明確的對其進行提示,要求其填寫關於信用貸款的所有相關信息,包括其可抵押資產、收入來源、總體資金以及貸款資金的用途等詳細信息。第三,對於貸款人填寫的信息,銀行後期應該進行仔細核查,並定期對其進行追蹤,使信用系統的健全得以保障,從而降低潛在的信用風險。

三、結語

在經濟全球化帶動我國銀行發展的同時,我國銀行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在各種風險因素的影響下,銀行的經營管理也存在著各種不同的風險。在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風險的存在是不可迴避的問題。因此,銀行應該通過各種手段對已出現的或是潛在的風險採取解決措施或是提前預測,有效的規避風險。只有提高對風險認識的敏感度,才能對出現的風險坦然面對,繼而能夠使銀行能夠順利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做貢獻。

;

C. 求金融學畢業論文

論文題目 淺析我國商業銀行個人房貸業務的風險范防與控制

1.正確認識我國商業銀行個人房貸業務存在的風險
按照金融學有關理論,風險就是指某種資產的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偏離的可能性或概率。由於個人房貸持續期較長(最長30年),在理論上其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偏離的可能性更大。一般而言,個人房貸業務會存在以下風險:(一)信用風險,即借款人在還款期內由於失業或者收入銳減而不能按期足額償還月供的情況;(二)流動性風險,由於銀行資金過度集中投放於期限較長的個人房貸業務,造成商業銀行面臨流動性不足的情況;(三)操作風險,由於存在不完善或失靈的內部程序、人員、系統或外部事件而給商業銀行造成損失的情況;(四)利率風險,由於利率的變化而使商業銀行遭受損失的情況;(五)市場風險,由於整個房地產市場大幅下降,房產價格貶值造成銀行損失的情況;(六)政策風險,由於有關房地產市場或個人房貸業務相關政策的出台而使商業銀行的個人房貸業務受到影響的情況。
在我國,商業銀行的個人房貸業務在以上所列風險方面具體表現存在以下幾個特點:
1.1信用風險,不良違約增加,投資用途貸款潛藏較大風險
目前我國的個人信息管理狀況,使得商業銀行很難進行准確的風險判斷。一方面,國外的金融危機已經逐步影響到我國的實體經濟,進而引起借款人在工作、收入等因素的不良變化,導致不能按期或無力償還銀行貸款記錄增加,有可能出現違約導致放棄所購房屋,從而給銀行利益帶來損失的違約風險。另一方面,借款人還可能故意欺詐,通過偽造的個人收入資料騙取銀行的貸款,從而產生道德風險。其中個人信用風險又分為:(1)、購房者由於收入水平下降,無力償還貸款 。值得指出的是,個人住房貸款屬於中長期信貸,其還款期限通常要持續20~30年左右,(2007年我國個人房貸平均貸款年限最短的西部地區14.9年),在這段時間中個人資信狀況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信用缺失以及個人支付能力下降的情況很容易發生,往往就可能轉換為銀行的貸款風險。考慮到當前個人住房貸款的申請者主要是當前收入水平波動較大的、收入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白領階層,這種中長期內的風險尤其值得關注。(2)、購房者由於投資方式失敗的原因拖欠貸款 ,購房者對市場的估計不足,進行了購房投資,採取以租養貸等投資方式的失敗,造成無力償還貸款。這種情況所佔比例不下,隨著房地產的降溫,房屋租賃市場的低迷,所佔比例將會越來越大。
1.2流動性風險,個人房貸引發的銀行整體流動性風險並不明顯,但局部值得關注
商業銀行在一定范圍內存在資產負債的期限錯配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這個缺口應當控制在一定的比率范圍之內,對這個缺口進行管理,就是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風險管理和利率風險管理。根據國際經驗,個人住房貸款比重接近或達到20%時,商業銀行整體流動性和中長期貸款比例的約束才會成為非常突出的問題。截止2007年末,我國主要商業銀行的個人房貸業務在各項貸款中的佔比只接近 10%。並且值得一提的是,20%的警戒線是針對房地產市場較為成熟的國際大城市而言,對於象我國房地產業正處於快速化成長階段,這一佔比在短期內超過20%也不會出現太大風險。但對於一些資產規模較小、資產種類較為單一的部分城市商業銀行來說,實際上已經開始要關注到流動性問題。
1.3操作風險,普遍存在,應引起銀行高度關注
由於缺乏必要的相關法律約束,再加上各大商業銀行之間激烈的競爭,銀行的信貸部門常常為了擴大其業務范圍,競相放鬆貸前審查和貸後檢查工作,對借款人的收入證明等貸款要素放鬆審查,收入證明的真實性大打折扣,從而留下貸款風險漏洞;按照「貸款三查」的要求,商業銀行在發放貸款後應對借款人及其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可現實上我國商業銀行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銀行貸款檢查流於形式。很多借款人出現居住地址、工作單位發生變動,甚至某個共同借款人突然意外死亡的情況,銀行也一無所知,其中隱藏的風險之大可想而知。還有外部欺詐造成的操作風險,主要是房地產開發商利用「假按揭」的形式騙取銀行資金
上面的分析告訴我們,個人房貸風險較低只是相對而言,在房市的不同階段,個人房貸風險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如果不能意識到這一點,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個人房貸業務的快速發展終會給我國的商業銀行積累巨大的風險隱患。
2.對症下葯,防範和控制我國商業銀行個人房貸業務風險
要防範和控制我國商業銀行在個人房貸業務上面臨的風險,首先,頒布通過房地產市場相關管理部門充分協商制定的《房地產管理條例》,從法律高度規范、約束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其次,在充分調研市場及聽取各家銀行的意見及建議的基礎上,由銀監會出台各家銀行對個人住房貸款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及禁忌,制定嚴格的從業機構和人員准入、退出、獎懲條例,切實加強監管,規范銀行個人房貸業務市場無序的競爭。再者,商業銀行管理層必須改變思想認識。正如一枚硬幣有正反兩面,個人房貸業務同樣如此。從一個側面來講,個人房貸屬於符合我國持續的產業政策的配套金融產品,屬於我國商業銀行的優質資產和利潤增長點,銀行絕不可錯過發展的良好時機;但另一個側面來看,個人房貸並非無風險資產,目前情況下面臨的系列風險不容忽視。對此,我國的商業銀行應該有足夠清醒的認識,面對困境,正視重視風險,多想對策。除此之外,加快推進以下方面的革新:
2.1加大金融改革,穩妥引進新的金融商品。
盡快導入資產證券化和房地產投資信託,這些也是發達國家通常用來提高銀行的資金流動性,降低個人住房貸款風險,以及作為處理房地產危機的金融工具。
2.2推進資產證券化市場的發展
為了化解個人住房貸款帶來的流動性風險應積極鼓勵商業銀行採取市場化的手段轉移風險,推進資產證券化市場的發展。首先,逐步推行住房抵押貸款二級市場的建立,即房地產抵押債權轉讓市場,房地產貸款由貸款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創造出來以後,再轉售給其他投資者,或者以抵押貸款為擔保、發行抵押貸款債券的市場。通過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的銜接,提高銀行資金的流動性,一方面銀行通過發行抵押貸款債券可以獲得充足的資金滿足個人信貸需求,另一方面貸款的額度與債券發行量相匹配,分散了流動性風險。在此基礎上,住房貸款的證券化應當提上日程。
2.3強化內控制度建設
按照要求制定了商業性房地產貸款管理的實施細則,建立完善個人住房貸款的風險控制政策,根據房地產貸款的專業特徵,按照申請的受理、審核、審批、貸後管理等環節分別制定了相應的操作規程,明確了權責和考核標准,並強化貸款操作過程的監督管理;
2.4推廣全面實施個人住房貸款保證保險制度
將貸款風險轉移給專業保險公司。提高貸款行為的安全保障,選擇高資質的保險公司,投保房屋財產險,以保障貸款抵押物的安全,增強貸款的信用度,保證資金安全貸放。

風險並不可怕,只要你去了解它,熟悉它,掌握它,那它還有什麼可怕的呢?圍繞著我國商業銀行個人房貸業務的各類風險也是如此,只要你有信心,有決心,有智慧,早行動,從完善制度建設,嚴密內控監督,嚴格制度落實,加強獎罰措施力度,范防和控制風險是水到渠成的事。

D. 銀行信貸風險研究分析論文

貸前風險管理是銀行業務的核心。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比例普遍偏高,信貸風險是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主要金融風險。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銀行信貸風險論文,供大家參考。

銀行信貸風險論文範文一: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研究

摘要:本文從對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概述入手,分析國有商業銀行現代風險產生的原因,當前信貸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通過對國有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制度的探討,進而提出防範信貸風險的對策。

關鍵詞:商業銀行信貸風險信貸風險管理制度

一、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概述

信貸資產是商業銀行的主要金融業務,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主要是指在商業銀行經營信貸業務的風險總和,即商業銀行在經營貨幣和信用業務過程中,由於各種不利因素引起貨幣資金不能按時迴流,不能保值的可能性。

二、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形成的原因並進行分析

信貸風險產生的原因紛繁復雜,從其產生來源可將信貸風險看作商業銀行自身原因,借款企業原因和外部環境的原因。

***一***商業銀行自身的原因

從銀行自身來看,是否能夠有效防範風險,主要取決於商業銀行化改革能否完善。自銀行商業化改革以來,圍繞建立現代銀行制度,各商業銀行都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特別是在控制和防範風險的發生上。都相應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規章制度,但由於這些改革沒有從根本上觸及產權制度,沒有真正解決責、權、利問題,因此造成銀行自身管理監督體系不科學,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降低不良貸款的時機。

***二***借款企業的原因

從巨集觀經濟角度來看,是否能夠有效防範風險,主要取決於企業改革是否順利完成。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信貸資產中70%以上集中於原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它們改革成功與否和經營狀況是否好轉是信貸資產質量提高的基礎。

***三***外部環境的原因

首先。社會信用環境缺失。由於我國當前經濟正處於轉軌時期,社會信用體系沒有建立,社會上坑蒙拐騙,欠債不還,金融欺詐的失信現象時有發生。其次,法制不健全。一系列與信貸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尚未出台,而且出台的這些法律本身內容過於簡單,缺乏可操作性,有些甚至與國家政策相悖。 三、商業銀行信貸管理中的問題

1.基礎管理工作薄弱,信貸檔案資料漏缺嚴重。主要表現為借款人和保證人的財務資料,貸款抵押憑證,貸後檢查報告,催收通知書等資料的漏缺。信貸檔案是銀行發放、管理、收回貸款這一完整過程的記錄,它的漏缺,尤其是有些法律檔案不全,不僅對貸款的風險分析造成困難,也構成了依法收貸的障礙。

2.沒有嚴格執行貸款審貸分離制度。主要表現在:審貸分離機構設定遲緩;審貸分離機構流於形式,如信貸人員常常在貸款審批欠已填好貸款合同、借據等法律檔案和放款憑證,出現合同簽訂日期和貸款借據日期早於貸款審批日期,貸款金額和期限與審批金額和期限不同等現象。

3.貸款「三查」制度不落實。主要表現為:一是貸前調查流於形式;二是貸中審查報送不嚴;三是貸後檢查對貸款人貸款使用情況跟蹤表面化,忽視對借款人貸後資信情況、抵押物、質押物的變化情況以及保證人經營情況和負債的變化進行跟蹤調查。

4.貸款經辦人員法律知識薄弱,法律意識不強,貸款失去法律保護。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保證人主體資格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2***一些商業銀行未對抵押物、質押物的合法性,有效性進行認真審查;***3***按照《擔保法》規定必須辦理抵押登記的,未按法律規定辦理抵押登記,造成抵押行為無效;***4***變更主合同主要條款,延長主債務的履行期限或者加重主債務人債務數額,未徵得保證人同意,致使保證合同無效和部分無效;***5***不能充分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斷或中止得規定,維護銀行得依法收貸權。

5.內部監督機制不健全,信貸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忽視對管理者的管理。主要表現在:***1***一些基層行長權力過大,監督約束機制沒有真正起到作用,造成一些基層行長亂批貸款、亂投資、亂擔保等;***2***貸款責任無法落實,最終導致無人負責,不了了。***3***行長經營目標考核辦法不科學,助長了行長經營上的短期行為。為了完成指標任務,不得不採取違規的做法。

6.違規帳外經營嚴重。違規帳外經營是目前商業銀行信貸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其違規經營主要採取私設帳外帳,亂用科目,調整帳表和繞規模貸款等形式,並主要投向房地產公司或其他高風險受益領域。由於帳外經營是在隱蔽情況下進行的,這部分資產沒有處於有效的監督之下,甚至參與了違法犯罪活動,因而這部分信貸資產處於巨大的風險中。

四、商業銀行信貸管理對策

信貸資產質量的好壞,不僅直接決定著銀行自身以至金融業能否生存發展,而且對整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如何防範信貸風險,是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重要課題。立足於標本兼治,我們應借鑒國際銀行業先進風險管理經驗,對國有商業銀行進行信貸風險管理。

首先要加快金融改革步伐。首先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要加快商業化程序,徹底地改革信貸管理體制,科學地制定貸款授權授信制度,不能簡單「一刀切」,靠犧牲基層活力單純求安全。其次要加強銀行內部管理。為了保證銀行信貸資產質量的穩定提高,應從注意銀行內部管理入手,堅持穩健的經營方針。還要優化我國商業銀行的外部經營環境,比如加快利率市場化,發展資本市場,以及盡快完善貸款風險補償機制。此外還要提高員工素質,培育全員的風險控制氛圍。對於一個企業,能否生存和發展,人才是關鍵,商業銀行也不例外。

解決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過高的問題是一項長期而又艱鉅的任務。目前我們應努力做好加快金融改革步伐,加強銀行內部管理和優化我國商業銀行的外部經營環境的工作,逐步解決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過高問題。

參考文獻:

[1]閻慶民,《中國銀行業評估及預警系統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年

[2]田永強,《系統論在銀行風險管理中的問題》,金融時報,2003年

[3]楊軍,《銀行信用風險——理論、模型和實證分析》,2004年

銀行信貸風險論文範文二: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分析及對策研究

[摘要]商業銀行作為經營貨幣的金融中介組織,自有資本佔比低這一特點決定了其本身具有較強的內在風險特性,而銀行貸款質量的優劣,信貸資產所面臨風險的大小,對銀行的經營成果乃至生存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目前中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和缺陷,這使得中國的商業銀行在參與國際金融市場的競爭中處於不利的地位。

[關鍵詞]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對策

目前,中國商業銀行信貸資產風險高是金融領域面臨的突出問題,銀行業經營風險因此增大,為金融危機的發生留下隱患,影響中國經濟的長期穩定。因此,強化信貸風險管理,提高信貸資產質量,降低不良貸款比例已成為國有商業銀行當前面臨的緊迫而又繁重的任務。認真分析中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成因,解決中國商行業銀行信貸風險高的問題,對於保證中國金融體系穩健高效執行,提高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成因分析

當前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主要來自借款人造成的風險和銀行管理不善造成的風險兩個方面。

***一***借款人方面的信貸風險

1.借款人的收入波動和道德風險。貸款發放後,一些借款人由於收入大幅下降或暫時失業等市場原因,無法按期還款,有的雖然具備還款能力,但遲遲拖延還款,使銀行信貸風險大大增加。而中國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備的個人信用體系,銀行缺乏征詢和調查借款人資信的有效手段,加之個人收入的不透明和個人征稅機制的不完善,銀行難以對借款人的財產、個人收入的完整性、穩定性和還款意願等資信狀況作出正確判斷。

2.借款人蓄意***貸款。借款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編造引進資金、專案等虛假理由、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使用虛假的證明檔案、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或者以其他方法,***銀行貸款。他們得手後大多攜款潛逃、揮霍或改變貸款用途,將貸款用於高風險的經濟活動,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致使貸款無法償還。

3.借款人多頭貸款或透支,導致信貸風險上升。目前,國內許多銀行管理不規范,各部門之間缺乏整體協調和互通機制。—些借款人抓住這一可乘之機,報送不完整的個人資訊資料,在同一銀行各個部門里多頭借款或進行透支,增加了銀行貸款風險。

4.抵押物難以變現,貸款擔保形同虛設。一旦貸款發生風險,銀行通常會把貸款的抵押物作為第二還款來源,而抵押物能否順利、足額、合法地變現,就成為銀行化解信貸風險的重要環節。由於中國消費品二級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交易秩序尚不規范,交易法規也不完善,各種手續十分繁瑣,交易費用偏高,導致銀行難以將抵押物變現,貸款抵押形同虛設。

***二***銀行經營管理方面的信貸風險

1.基礎工作薄弱,信貸檔案資料缺漏嚴重。信貸檔案是銀行發放、管理、收回貸款這一完整過程的文字記錄,而目前有些商業銀行管理工作混亂,大量存在借款人和保證人的財務資料、貸款抵押憑證、貸後檢查報告、催收通知書等資料的缺漏。這些重要檔案的漏缺,不僅對貸款的風險分析造成困難,同時也構成了依法收貸的障礙。

2.貸款「三查」制度執行不力。「三查」工作做得不深不細,這是信貸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一是貸前調查往往流於形式。貸前調查作為風險控制的關鍵環節,需要調查人員深入企業查賬,核實相關資料,了解企業的產品、生產經營及管理等各種情況,通過大量的資料資料進行綜合的分析研究,形成客觀、公正、有決策價值的結論,但有些信貸人員只是根據企業提供的相關文字材料進行摘錄、整合,做表面文章,根據這樣的貸前調查報告做出的結論已經使貸款失去了安全性。二是貸中審查不嚴。在貸款發放過程中,信貸人員對借款人、擔保人、抵押物、質押物等審查不嚴,造成潛在的信貸風險。如信貸人員未發現擔保人主體資格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一些商業銀行未對抵押物、質押物的合法性、有效性進行認真審查;按照《擔保法》規定必須辦理抵押登記的,未按法律規定辦理抵押登記等等。三是貸後檢查表面化。貸後檢查作為風險控制的重點環節,需要信貸人員深入企業監控其經濟活動和資金流向、認真分析其貸款風險變化情況。可是,信貸人員對不少貸款企業的後續管理卻放鬆了,這是造成貸款預警機制失靈的主要原因。

3.銀行管理缺乏系統性,致使潛在風險增大。現在,國內商業銀行管理水平不高,各部門之間缺乏系統性的資訊互通機制,對同一個借款人的信用資訊資料分散在各個業務部門,而且相當一部分資料尚未上機進行聯網管理,從而難以實現資源共享。通常,僅憑借款人身份證明、個人收入證明等比較原始的征詢材料進行判斷和決策,對個人的信用調查基本上依賴於借款人的自報及其就職單位的證明,對借款人的資產負債狀況、社會活動及表現,有無違法紀錄、有無失信情況等缺乏正常程式和有效渠道進行了解征詢,導致銀行和借款人之間的資訊不對稱。

4.內部監督機制不健全,忽視對管理者的管理。主要表現在:***1***一些基層行長權力過大,監督約束機制沒有真正起到作用,造成一些基層行長亂批貸款、亂投資、亂擔保等;***2***貸款責任無法落實,最終導致無人負責,不了了之;***3***行長經營目標考核辦法不科學,助長了行長經營上的短期行為,為了完成指標任務,不得不採取違規的做法。

5.違規賬外經營嚴重。違規賬外經營是目前商業銀行信貸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其違規經營主要採取私設外賬、亂用科目、調整賬表和繞規模貸款等形式,並主要投向房地產公司或其他高風險收益領域。由於賬外經營是在隱蔽情況下進行的,這部分資產沒有處於有效的監督之下,甚至參與了違法犯罪活動,因而這部分信貸資產處於巨大的風險之中。

二、商業銀行防範信貸風險的對策

綜合上述風險的來源,造成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信貸管理機制不健全。健全的信貸管理機制應包括三個方面:信貸管理制度、信貸管理機構以及激勵和約束系統。信貸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授權授信規定、信貸工作程式、信貸工作每一程式的內容和目標;信貸管理機構主要解決信貸工作中的權力分工,從機構這個角度確保信貸工作中的權力受到其他部門的制約,分清信貸工作各個部門的職責,並保證各部門之間相互監督和制約;激勵和約束系統致力於發揮每一位信貸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同時,通過明確信貸工作人員的職責分工,加大對信貸工作人員的紀律約束。因此,商業銀行要建立起一套防範信貸風險的綜合管理體系,具體應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一***充實完善各項信貸管理制度

首先,要制定完善的信貸檔案管理制度,明確規定信貸檔案的收集、保管、交接、檢查等工作程式,並指派專人負責,定期檢查、考核執行情況。其次,進一步完善以貸款風險管理為核心的授權授信、審貸分離、分級審批、集體審批、貸款「三查」等風險控制制度,同時,上級行要加強對下級行各項制度執行情況的檢查,確保各項制度落到實處。

***二***建立健全信貸專門管理機構

首先要真正落實審貸分離制度,將貸款的審查權和批准權分別落實到不同的職能部門,明確貸款審查部門的工作范圍、工作職責和工作目標,規范貸款審批部門的工作制度、審批內容、審批許可權、審批程式和審批責任。其次,建立專門的貸款管理委員會,針對大額貸款和疑難問題貸款進行審批決策。第三,由一個獨立部門承擔貸款風險評估職責。貸款風險定期評估需要獨立、科學、客觀地對每一筆貸款存續期間的風險狀況作出量化評估,為了保證貸款風險評估的客觀性、科學性、時效性,這項工作需要一個獨立於信貸業務部門的其他部門來獨立完成。總之,建立健全信貸專門管理機構,是為了防止信貸權力的過分集中,實行信貸決策民主化、科學化。

***三***建立科學的個人信用評價體系

隨著社會個人信用制度和信用檔案的建立,各銀行還應根據自身業務特點和發展戰略制定具體的個人信用評價體系,以此作為發放貸款的基本標准,使之從源頭上發揮防範信貸風險的作用。信用評價體系可採用積分制,根據積分多少評定個人信用等級。商業銀行可以通過在系統內交流「不良借款人黑名單」的形式,禁止其分支機構向不良借款人發放新的貸款,並採取有效措施及時收回舊貸款。

***四***建立可靠的貸款風險資訊系統

該系統是一個綜合資訊系統,至少應包括三個部分:一是環境監測資訊系統,主要包括巨集觀經濟環境資訊、區域經濟環境資訊、產業結構現狀及未來預測資訊、同業競爭市場資訊。二是客戶資訊系統,主要包括客戶財務資訊、賬戶資訊、與客戶相關的其他非財務資訊。三是信貸風險監控資訊系統,可與個人信用評價體系相結合,主要包括信貸違規性資訊、財務指標異常變化資訊、不良貸款資訊、客戶監管資訊。

***五***進一步完善貸款擔保制度

在現有的《擔保法》基礎上,要盡快健全抵押擔保制度,具體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培育規范的抵押品二級市場,使各種貸款抵押物能夠及時、順利地變現。其次,可考慮由 *** 出面組建信貸擔保公司,為長期、大額信貸提供擔保,這也是一些西方國家發展銀行信貸的成功經驗。第三,國家應規定一定金額以上的貸款必須設定擔保,銀行可視各個貸款品種的不同及申請人資信狀況,要求提供合適的擔保方式,並對擔保程式進行嚴格審查。

***六***把貸款與保險結合起來

借款者的個人健康狀況和償還能力的變化,往往是貸款無法償還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我們可以將貸款與保險公司的有關險種、產品組合起來運作。如銀行在發放某些貸款時,可以要求借款人必須購買某種特定保險。一旦借款人發生意外,不能償還貸款時,保險公司即要向保險受益人支付一定金額的保險賠償金,而這筆賠償金又足以償還銀行貸款本息。這樣,一方面可化解銀行的經營風險,實現信貸風險的合理有效轉換,另一方面也有助於保險業的發展。

***七***改善信貸風險控制考核激勵機制

在傳統的信貸風險考核激勵機制下,發放貸款給予一定獎勵,清收不良貸款也給予重獎,造成了貸款發放數量越大、質量越差則獎勵越多,而質量越好卻獎勵越少的異常機制。因此,要優化信貸風險控制獎勵機制,在貸款營銷考核時,要重點考核貸款投向和投量的合理性、合規性、潛在風險性,淡出對貸款發放量的考核獎勵;對信貸風險控制的考核獎勵,應當改為質量優良的給予重獎,對完成清收不良貸款目標的不獎不罰,超額完成清收目標的給予適當獎勵,完不成清收目標的給予重罰,從而更有效地促進信貸業務安全、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德等.中國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中長期策略***金融熱點問題***[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2]馮彥明.商業銀行業務管理[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0

[3]趙慶森.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與行業分析[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

E. 商業銀行貸款風險管理為題的論文5000字

仍進參考資料里了

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分析及對策研究字數:3189 字型大小:大 中 小
摘要:信貸風險管理是當前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突出問題,不僅影響著我國商業銀行的穩健經營,而且是造成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內在隱患。本文在對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進行簡單概述的基礎上,分析了信貸風險的成因,並提出解決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一系列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風險防範

一、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概述

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所面臨的最主要的風險就是不斷攀升的信貸風險,它不僅與我國經濟金融體制密切相關,而且還帶有一定的隱蔽性,已經成為當前我國國民經濟運行中的一個最大的隱患。近幾年,我國政府不斷地從多方面來進行一系列的改革,試圖把這個國民經濟要害部門的致命風險有效的化解,以避免使我國的金融、經濟乃至整個社會遭受與1997年東南亞各個國家同樣的打擊。但是無論是銀行內部的改革還是外部的改革都沒有顯示出明顯的成效,這無疑給我們提出了新的問題。信貸風險不僅存在與國有商業銀行裡面,在股份制銀行,同樣存在著較高的信貸風險,所不同的是,國有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主要是由經濟轉軌所承擔的政策性因素和所有者缺位造成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主要是由因缺乏避
險工具造成的市場風險和短借長貸造成的流動性風險。

二、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成因

……

F. 商業銀行貸款業務中哪個小點比較適合寫論文

商業銀行貸款業務中最常見的是房產抵押貸款業務,這類貸款存在較大的風險,因此,也是初學者最好寫的論文。 淺談房產抵押貸款風險防範 由於信用貸款、保證貸款風險相對較大,機器設備抵押貸款抵押物又難以處置變現,而房產抵押貸款具有抵押物易處置變現、升值潛力大、處置方式靈活等優勢,因此房產抵押貸款歷來被認為是一種安全系數較高的抵押貸款模式,受到各家銀行的追捧。然而,隨著樓市的不景氣和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卻給我們敲響了警鍾,隱藏在其背後的風險也逐步暴露出來,尤其是當前我們農村信用社房產抵押貸款比重大,加之房產抵押貸款涉及環節多、專業性強,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如果不注意風險點,就很有可能產生貸款風險,因此很有必要進行分析防範,確保貸款安全。 一、 當前信用社房產抵押貸款存在的風險點 (一)外部風險 1 、評估風險。 隨著經濟的發展,當前可充當抵押物的資產越來越多,並且行業跨度大,因此,對於抵押物的評估,各家銀行紛紛藉助於評估機構。但在利益的驅使下,有的評估機構不惜出具虛假評估報告。借款人申請貸款時,評估費用由借款人支付,評估機構可能故意抬高房產的評估價格,讓借款能夠申請更多的貸款;當銀行拍賣用來抵押的房產時,評估機構又會故意降低房產的評估價格。 2 、租賃權對抗風險。 一是抵押物難以處置。按照「買賣不破租賃」的原則,如果「先租後抵」,借款人即使不能按期還貸,由於租賃仍然有效,信用社也很難處理抵押房產。二是租金收入難以獲得。借款人與銀行簽訂借款合同前,如果與抵押房產承租人簽訂時間較長的租賃協議,並且要求承租人一次性付清租賃費;或者借款人以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租金將房屋出租給關系人,信用社即使獲得了產權也將很難獲得租金收入用於還貸。 3 、登記風險。 一是虛假登記 , 抵押貸款至有權部門進行登記是保證貸款合同生效和優先受償的必要條件,但當前卻存在重復登記,以及登記部門的個別人員出具虛假登記證明的問題,造成貸款出現糾紛時,信用社無法對抗第三人,權益得不到保護。二是 「一物多押」的風險。我國《擔保法》規定:「財產抵押後,該財產的價值大於所擔保債權的余額部分,可以再次抵押,但不得超出其餘額部分。」借款人將房產抵押給多個銀行後,一旦破產倒閉,抵押房產將很難處置變現。 4 、 優先受償風險。 我國《擔保法》規定抵押貸款按規定至有權部門進行抵押登記後,可以優先受償。但這也存在例外情況,一是建設工程價款優先權。最高人民法院「法釋[2002]16號 ,明確指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條的規定,認定建築工程的承包人的優先受償權優於抵押權和其他債權。二是稅收優先權。《稅收徵收管理辦法》第45條第1款規定:「稅務機關征稅款,稅收優先於無擔保債權,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該規定表明,只要納稅人欠繳稅款的行為發生在納稅人以其財產設定擔保之前,即納稅人欠繳稅款在先,以其財產設定擔保在後,稅收就優先於擔保物權這種私權力。 5 、抵押物價值風險。 由於市場經濟的發展,商品價格波動頻繁,特別是近年來房產價格急劇上升,而目前樓市又不景氣,因此房產價值較難以把握,存在較大的市場風險。當前美國的次貸危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6 、變現風險。 一是變現成本大。抵押物的處置大抵要經過起訴、評估、拍賣等幾個環節,每一個環節的費用都要信用社先行墊付,加之本金、利息,往往存在資不抵債的問題。二是變現能力難度大,尤其是以鄉鎮房產為抵押物的,由於受鄉情、親情等觀念的限制,當抵押物拍賣時,常出現想買卻不敢買的局面。三是執行難。由於一些貸款人誠信觀念和法律意識淡薄,當其經營出現風險時,則開始偷偷低價變賣抵押房產,而一些人由於貪圖便宜,便私下簽訂買賣協議後便實際佔有,這種情況雖然不受法律保護,但信用社起訴申請執行時卻效果不大,往往發生贏了官司輸了錢的情況。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在2004年底出台的《關於人民法院在執行民事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中規定:對被執行人及其家屬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只能查封,不能拍賣、變賣和抵債。在現實中貸款戶的抵押房屋一般是生活用房,即使有多餘的房屋也同生活用房難以分割。因此,很多信用社在貸款時沒有考慮到這一點,最後往往造成抵押物無法處置。而當前社會上不法造假分子利用假房產證騙取貸款的案件也時有發生,某地信用社就發生借款人偽造房產證、他項權證騙取貸款100餘萬元的案件。 (二)內部風險。 1 、風險意識差。 由於長期以來形成的觀念,總認為抵押貸款風險小,所以從貸款調查、審查,以至貸後跟蹤檢查等各個環節都放鬆警惕,把關不嚴,缺乏風險防範意識。 2 、責任心不強。 個別信貸員在辦理抵押貸款時,只看下(連審查都談不上)抵押物的所有權證,然後就由客戶自行去相關部門辦理登記事宜,等客戶拿來他項權證時,就直接發放貸款。正因存在如此做法,才使虛假證件、虛假登記的情況層出不窮。 3 、貸後管理鬆懈 。由於缺乏風險防範和責任意識,一些信貸員貸後根本就沒有進行跟蹤檢查,致使當抵押物被偷賣、轉移時,還毫不知曉。也正因貸後管理鬆懈,因此當抵押物發生變質、價值降低等情況時,也未能及時採取相措施,最後致使貸款形成風險。 4 、缺乏相關法律知識。 當今的經濟是法治的經濟,如果對相關法律知識不了解,最後往往易造成抵押無效或無法實現優先受償。 二、 相關防範對策 1 、增強風險防範意識。 改變認為抵押貸款無風險或風險小的錯誤認識,合理評估抵押貸款的風險程度,增強風險防範意識,從貸款「三查」各個環節嚴格把關,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嚴格操作規程,努力把抵押貸款風險降低到最低程度。 2 、加強專業知識培訓。 加強對信貸人員、經辦人員的專業知識、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提高信貸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操作水平。對一些典型案例要加強分析,引以為戒,同時,加強對信貸人員有關房地產知識等方面的培訓,提高其市場評估、判斷等綜合能力。 3 、重視借款人第一還款來源 。發放房產抵押貸款時,不僅要考慮借款人抵押物價值的充足性和變現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重視第一還款來源,要對借款人進行財務分析、現金流量分析和非財務分析,對借款人經常開展貸後檢查,動態反映貸款形態,從根本上提高房產抵押貸款的質量,有效防範房產抵押貸款風險。 4 、貸前深入調查。 對於已出租的房產,一般不辦理抵押,若辦理則要承租人承諾放棄優先購買權,並調查清楚租賃的支付方式,簽訂協議將房產歸信用社所有時租金由信用社收取。 對共有財產,信用社應詳細掌握財產共有情況,要求所有財產共有人共同簽字。對於在建工程抵押貸款,應要求借款人把基本存款賬戶設在本社,往來款項要通過本社辦理,隨時監督借款人資金使用情況。同時應詳細調查清楚借款人的實際房產數量,查看有無弄虛作假、欺騙隱瞞的現象,僅有一套居住房屋的應叫其提供當信用社處置抵押物時和住房擔保。 5 、加強相關部門間的溝通聯系。 積極加強同房管處、土地局等登記部門的聯系,防範虛假證件和虛假登記。有條件的銀行可以同以上登記部門直接聯網,條件不足的可以指定專人辦理登記,專人取件,交叉進行,防範制假騙取貸款或是內部作案。 6 、強化貸後管理。 加強貸後管理,建立定期或不定期貸後跟蹤檢查制度,認真關注客戶的經營情況、資金流向情況,以及抵押物情況,一旦發現問題,及時採取相應措施,努力化解貸款風險或是將風險降到最低程度。

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