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貸款類型 » 影響並決定商業銀行貸款規模的因素有
擴展閱讀
公司法人貸款股東有簽字 2025-01-28 00:19:35
小微企業低息貸款政策 2025-01-27 23:01:27

影響並決定商業銀行貸款規模的因素有

發布時間: 2025-01-27 11:49:51

❶ 什麼是商業銀行貸款政策

商業銀行貸款政策是指商業銀行指導和規范貸款業務。管理和控制信用風險的各項方針,措施和程序的總稱。
商業銀行貸款政策的目的
首先是為了保證其業務經營活動的協調一致。貸款政策是指導每一項貸款決策的總原則。理想的貸款政策可以支持銀行作出正確的貸款決策,對銀行的經營作出貢獻;

其次,是為了保證銀行貸款的質量。正確的信貸政策能夠使銀行的信貸管理保持理想的水平,避免風險過大,並能夠恰當地選擇業務機會。
此外,貸款政策是一種在全行建立的信用諾言。通過明確的政策建立的信用諾言是銀行共同的信用文化發展的基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貸款政策主要來自於貨幣管理當局。但隨著政府金融管制的放鬆,商業銀行必須制定自己的內容貸款政策。貸款政策的科學性、合理性及實施狀況,必然會影響到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
商業銀行貸款政策的主要依據
商業銀行制定貸款政策的主要依據是:
(1)所在國的金融法律、法規、政策的財政政策和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
(2)銀行的資金來源及其結構,即資本狀況及負債結構;
(3)本國經濟發展的狀況;
(4)銀行工作人員的能力和經驗。
商業銀行貸款政策的內容
商業銀行的貸款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一)貸款業務發展戰略
由於商業銀行屬於高恩險行業。因此。多數商業銀行都將安全性..穩健性作為發展戰略的核心主導思想。在安全性.穩健性原則的指導下。根據自身市場定位的不同。制定具體的發展戰略。
(二)貸款審批的分級授權
貸款審批的分級授權是商業銀行信貸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授權的安排由董事會提出統一原則。由商業銀行的最高管理層負責具體操作並將貸款審批分級授權的安排報董事會批准。
貸款審批的授權是根據信貸部門的層次.每一層次信貸部門信貸人員的職務.工作能力.工作經驗和工作業績以及所負責的具體貸款業務的特點。決定每個信貸部門層次和每位信貸人員的貸款審批品種和貸款審批許可權。
商業銀行的貸款審批通常由三個層次組成。最高層次是商業銀行董事會的貸款審批權。董事會一般對金額特別大.期限特別長的貸款和一些特別的貸款進行審批;第二層為銀行信貸委員會的貸款審批權。信貸委員會一般對金額大和期限長的貸款進行審批;第三層為一般信貸人員的貸款審批權。一般信貸人員通常對大量的日常貸款進行獨立或集體審批。
(三)貸款的期限結構和品種結構
商業銀行貸款的期限結構是指短期貸款.中長期貸款和長期貸款在商業銀行貸款總額'中的比重。商業銀行貸款期限結構的確定。主要受資金來源的期限構成以及借款人的生產周期兩個因素影響。貸款的品種結構是指各類貸款在商業銀行貸款總額中的比重。貸款的品種結構主要取決於商業銀行的市場定位。
(四)關系人貸款政策
銀行關系人是指商業銀行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信貸人員及其近親屬。以及上述人員投資或擔任高級管理職務的公司.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40條明確規定「商業銀行不得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向關系人發放擔保貸款的條件不得優於其他借款人同類貸款的條件」。商業銀行應在金融監管當局關系人貸款管理規定的基礎上。制定具體的關系人貸款政策。防止銀行關系人以權謀私。.損害銀行利益。
(五)信貸集中風險管理政策
信貸集中風險是指商業銀行的貸款過分集中於一個或一組關系密切.風險特點相同的借款人給商業銀行帶來的額外風險。商業銀行的信貸集中風險主要表現為貸款集中於一個借款人或一組相互關聯的借款人;貸款的抵押品單一;7貸款集中於某一行業。《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39條規定「商業銀行對同一借款人的貸款余額與商業銀行資本余額的比例不得超過10%」。商業銀行應當在監管當局有關防範信貸集中風險規定的基礎上。制定本行具體的風險管理政策。
(六)貸款定價政策
商業銀行貸款定價政策主要由貸款定價方法和貸款定價策略兩部分構成。商業銀行在長期的經營實踐中。形成了多種多樣的貸款定價方法。主要有成本相加定價法.價格領導模型定價法以及客戶賬戶盈利分析定價法等。商業銀行貸款的定價策略主要有高定價策略.滲透性定價策略.競爭性定價策略.競爭性定價策略.虧損性定價策略以及差別定價策略等。商業銀行制定貸款定價政策的目的是將貸款定價的方法與策略結合起來。以指導一定時期內商業銀行對各類貸款的定價工作。
(七)貸款的擔保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36條規定「經商業銀行審查.評估.確認借款人資信良好。確能償還貸款的可以不提供擔保」。商業銀行為防範信貸風險。在辦理信貸業務時。通常要求借款人提供相應的擔保。商業銀行擔保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商業銀行對每類貸款可以接受的擔保形式;抵押品的價值評估方法和程序;每類抵押品的最高抵押率;擔保人的資格等。

(八)貸款的審批程序和審批政策
貸款審批程序是指商業銀行從接到借款人的貸款申請書到決定是否貸款之間的整個過程。而貸款的審批政策與貸款的分級授權相聯系。是指當基層信貸員接到信貸請求時。應遵循的貸款的審批程序.審批標准等方面的政策。
(九)貸款的分類政策
貸款的分類方法有很多種。不同國家.不同商業銀行對貸款的分類方法也不完全相同。目前在貸款管理中。比較流行的分類方法就是按照貸款的風險程度不同對貸款進行分類。我國2001年公布的《商業銀行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中明確說明商業銀行貸款風險分類的具體方法。即將商業銀行的貸款具體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
(十)貸款的日常管理和催收政策
高效的貸款日常管理和貸款到期前的積極催收工作是保證貸款安全的基本前提。貸款發放以後。信貸人員應與借款人保持密切聯系。了解借款人的業務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定期進行信貸分析。及時發現影響貸款償還的潛在不利因素。採取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證貸款本息的及時收回。對於即將到期的貸款。商業銀行應制定有效的貸款催收政策。保證貸款本息的安全。
(十一)不良貸款的管理政策
商業銀行在經營過程中力爭保證所發放貸款的及時收回。但由於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總有一定比例的貸款逾期無法安全收回。因此。不良貸款也就構成商業銀行貸款的必然組成部分。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管理政策是商業銀行貸款管理政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管理政策主要由不良貸款的認定政策.不良貸款形成原因分析以及不良貸款的處理措施等構成。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以及《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監測和考核暫行辦法》的規定。制定相應的管理政策+對不良資產進行管理。
(十二)貸款呆賬准備金的提取和損失類貸款的核銷政策
遵循穩健性原則。商業銀行在經營過程中。應計提一定比例的貸款呆賬准備金。以防核銷已發生的貸款呆賬時。影響到商業銀行經營結果的真實性。商業銀行應制定嚴格的損失類貸款核銷標准.核銷程序以及核銷的審批制度。以保證商業銀行及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不受損失。
(十三)貸款規模控制政策
商業銀行貸款規模是受其資金來源情況限制的。如果貸款規模過大。超過其資金來源能力所限。雖然盈利性會相應提高。但其風險也會相應加大。因此。商業銀行應根據資金來源情況制定貸款的規模控制政策。金融監管當局通常通過貸存比例和資本充足率兩個指標來控制貸款規模。《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之比不得超過75%;由於金融監管當局對貸款類資產賦予較高的風險權重。商業銀行增加貸款。必然降低資本充足率。因此。商業銀行為了維持必要的資本充足率。就必然限制貸款的規模。。
(十四)貸款檔案管理政策
貸款檔案是商業銀行貸款發放、管理和收回過程的詳細記錄。是商業銀行信貸管理水平和信貸人員個人素質的綜合反映。貸款檔案管理政策主要包括貸款檔案的管理內容,貸款檔案的存檔、借閱和檢查制度以及貸款檔案的保管制度。
商業銀行貸款業務風險的控制
商業銀行開辦貸款業務主要面臨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經營風險等風險。商業銀行經辦業務過程中j必須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貸款通則》、《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辦法》等法規的有關規定及銀行業務處理程序的相關規定。積極進行貸款風險防範。
商業銀行為有效防範信貸風險。主要需做好以下工作:
(一)借款人資信狀況評價
借款人的資信狀況直接關繫到商業銀行貸款的安全性。因此。商業銀行在辦理信用貸款時。應嚴格審查借款人的資信狀況。了解客戶履約還款的可靠程度。從而有針對性地加強貸款管理。信用分析是商業銀行防範貸款信用風險的主要方法。目前國際上較為通用的評價借款人資信狀況的標准。簡稱為「5C」原則。
1.借款人品質(Character)是指借款人除具有償還債務的願望外。還應具備承擔各種義務的責任感。
2.借款人能力(Capacity)是指借款人運用借入資金獲取利潤並償還貸款的能力。
3.借款人的資本(Capital)是指借款人擁有財產的貨幣價值狀況。該指標反映了借款人的財力和承擔風險的能力。
4.借款人貸款擔保情況(Collateral)是指借款人為借款能夠提供的擔保情況。充足的擔保可以有效地降低放款人的信用風險。
5.借款人的環境條件(Condition)是指借款人自身的經營狀況和經營所處韻外部環境。
(二)借款人財務狀況評價

財務狀況評價就是商業銀行對借款人財務報表中的有關數據資料進行確認.比較和研究分析。以便掌握借款人的財務狀況和還款能力。為銀行的貸款決策提供依據。財務分析針對的對象主要為借款客戶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等財務報表。通過對一些常用財務比率的比較分析。發現借款人的優勢及存在的問題。從而合理進行貸款決策。防範信貸風險的發生。
(三)做好已發放貸款的跟蹤監督和到期催收工作
信貸人員在貸款發放以後。應做好貸款的貸後管理工作。這樣一方面可以約束借款人按照貸款的用途使用貸款並嚴格執行貸款合同規定的所有條款。降低借款人發生道德風險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可以隨時了解.監督借款人的經營狀況。在借款人經營狀況惡化時。及時採取措施。保護銀行貸款的安全。對於即將到期的貸款。信貸人員應做好催收工作。以便按時收回貸款。雖然對於貸款的嚴格管理並不意味著所有貸款都可按期收回。銀行沒有不良貸款。但是對於貸款的嚴格管理肯定有助於使更多的貸款成為優良貸款。
參考文獻
1.0 1.1 王允平,關新紅,李曉梅編著.金融企業會計學 新版.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