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貸款類型 » 商業銀行對企業貸款的風險管理
擴展閱讀
網上貸款只有身份證 2024-10-08 11:25:36
金融貸款保險 2024-10-08 11:19:53

商業銀行對企業貸款的風險管理

發布時間: 2022-05-02 14:03:27

Ⅰ 商業銀行如何加強貸款風險管理

1、貸款前對借款人進行資信調查,要求借款人提供人民銀行出具的信用報告;2、要求借款人提供固定資產抵押並辦理抵押登記;2、要求借款人提供保證人。

Ⅱ 商業銀行抵押貸款中存在哪些風險,如何防範

從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來看,我國商業銀行所面臨的風險集中表現為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

1、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又稱違約風險,是指因交易對方(債務人)難以履約還款或不願意履行債務而造成債權人損失的可能性。銀行信用風險主要指債務人不能如期足額償還借款而造成銀行貸款損失的風險。信用業務是銀行的傳統業務,也是主要業務。銀行是社會的信用中心,也是信用風險的集中地。因此,在現代信用經濟條件下,銀行面臨的信用風險是比較突出的風險,而且信用風險給銀行帶來的損失也是巨大的。

2、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指因市場價格(利率、匯率、股票價格和商品價格)的不利變動而使銀行的表內和表外業務發生損失的風險。市場風險存在於銀行的交易和非交易中。巴塞爾委員會對市場風險的定義為:因市場價格變動而導致表內外頭寸損失的風險。

3、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按風險類型可以分為四種,分別為內部操作流程、人為因素、體制因素和外部事件。按風險因素可以分為七種類型,包括:內部欺詐;外部欺詐;雇員活動和工作場所的安全問題;客戶、產品和業務活動的安全問題;銀行維系經營的實物資產損壞;業務中斷和系統錯誤;行政、交付和過程管理等。

4、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是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隨金融市場的開放在不斷加大,流動性風險一旦加大成為流動性危機,則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失。流動性風險與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相比,形成的原因更為復雜和廣泛,通常被視為一種綜合性風險。

根據貸款抵押風險分析,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來進行風險防範。

①嚴格審查。對抵押物、產權關系、抵押合同和相關證件進行嚴格審查是防範貸款抵押風險的根本措施。

對於抵押物本身,信貸人員要審查抵押物權利憑證的真實性,並通過實地考察核實權利憑證所對應的抵押物(比如房屋、土地使用權等)的真實性;其次,信貸人員還要嚴格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審查抵押物,看看抵押物是否為相關的法律法規許可,是否屬於銀行許可的抵押物范圍。

對於抵押物的產權關系,若為共有財產(比如房屋)的必須要有其餘共有人同意抵押的授權書,若為合夥企業的財產必須有其餘合夥人同意抵押的授權書。若為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的抵押物,必須具有主管國資委和職代會同意抵押的授權證明文件;若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抵押物,必須根據公司章程具有股東大會或董事會同意抵押的授權證明文件。

對於抵押物的各類證件,信貸人員必須嚴格審查,要求相關證件齊備。這項要求必須根據具體的抵押物而定,比如進口汽車抵押貸款,就需要營運牌照、產品合格證、購銷合同、報關單和發票等多項手續。

對於抵押合同,信貸人員必須嚴格審查貸款合同的相關條件,尤其是它的附加生效條款以及借款人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等。此外,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抵押合同的有效期限必須覆蓋貸款合同的有效期限。

②做好登記備案。根據《擔保法》,房地產、林木、航空器、船舶、車輛及企業設備和其他動產進行抵押的需要依法登記,抵押合同從登記之日起開始生效。因此,銀行在辦理抵押貸款時,必須特別注意抵押物是否需要登記才能生效。此外,還要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確認貸款合同與擔保合同是否需要進行公證。

③做好價值評估。抵押物價值評估是防範抵押貸款風險最常見的手段。為此,銀行首先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抵押物價值評估的內部管理制度,定期開展抵押物價值評估工作,有條件、有需要的單位還必須建立逐日盯市制度,並且著力開展這方面的人員培訓工作。其次,還要加強對資產評估公司的聯系、了解和評估,防止抵押物價值評估業務外包出現弄虛作假的風險。再次,對於出具抵押物產權憑證的政府部門也不能完全忽視,尤其是要注意分析是否存在借款人買通政府部門關鍵人員而出具虛假產權證明或重復抵押等情況的可能性。

④做好資產保全工作。銀行貸款的資產保全工作涉及抵押物的處置問題。在借款人出現違約的情況下,銀行要及時查封抵押物,保障自己作為第一受益人的權利。在處置抵押物時,要努力協調與相關利益方的關系,充分考慮處置成本、稅費、貸款違約後的利息損失等,並防止抵押物被賤賣的風險。

(2)商業銀行對企業貸款的風險管理擴展閱讀

銀行的操作風險管理不僅涉及到銀行內的程序和流程,同時也涉及到銀行的組織結構、政策以及操作風險的管理流程。對於機構來說,處理操作風險應該有適當的針對操作風險的政策,首先要確定這些政策,同時要把這些政策告知整個銀行的人員。在這個過程當中要考慮幾個方面: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治理結構,必須了解在什麼情況下應該向誰匯報。

在一個典型的銀行案例中,應有一個單獨的信用風險管理機構,還有不同業務部門負責日常業務的管理,即有兩個報告機制,有關日常運作,向這種業務部門經理匯報;

而有關信用方面,必須向有關信用經理匯報。在銀行涉及的信息當中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即獲得信息的人和信息在不同層面的細節。比如董事會所需要的是一個概括性的信息,因而不可能把同樣信息交給所有的人。另外,信息應當是具有靈活度的,還需要有靈活收集信息的方法。

Ⅲ 商業銀行為什麼要加強貸款風險管理

商業銀行之所以要加強貸款的風險管理,一是自身生存發展的需求,二是國家經濟穩定的需求。
1、自身生存發展的需求
通俗地講,商業銀行的盈利,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存款與貸款之間的利息差。也就是說,存款付出的利息低,貸款收取的利息高,從而實現盈利。如果銀行發放的貸款和利息不能按期收回,則會形成逾期甚至呆賬貸款,使銀行資金遭受損失。如果此類貸款佔比較大,會嚴重影響到銀行的經營和發展。
2、國家經濟穩定的需求
商業銀行是一個國家金融、經濟的核心,其經營的成敗直接關系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穩定。如果商業銀行的經營出現困難,會使企業的融資渠道變窄,融資成本升高,從而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產和經營。同時,企業生產成本的提高,也會迅速反應到物價以及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上。如此產生惡性循環,是國家經濟遭受重創。
商業銀行加強貸款風險管理的辦法:
1、加強內控機制建設
努力實現從粗放管理向規范集約管理轉變,樹立風險與收益相平衡,風險與資本相匹配的理念。全面落實風險責任追究制度,強化管理層和員工的風險防範意識,逐級簽訂風險責任書,從內部構築有效的「信貸風險防火牆」。
2、健全信用體系
對於商業銀行,假如借貸者的信用意識增強,發生道德風險的概率就會減小,可以降低借款者違約的概率,從而降低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從根本上提高了商業銀行控制信貸風險的能力。
3、規范信貸操作流程
規范的信貸業務操作制度一般包括貸前調查、貸款審批和貸後管理三個部分。將信貸業務「三查」制度細化升級,以客戶現金流量分析和客戶還貸能力的判斷、預測為信用風險度量尺度。保證信貸業務高速度、高效益、高質量發展。
4、建立科學快速的信貸風險識別預警機制
建立科學的信貸風險預警體系,有助於改變傳統管理模式下風險判斷表面化和風險反應滯後的狀況,加強信貸風險搜索的系統性和准確性,提高信貸風險分析的技術含量。
5、展科學的貸款組合管理
投資多樣化和分散化可以減少各種貸款的相關性,使風險貸款組合的總風險最小。最常用的方式是放款數量分散化和授信對象多樣化,即銀行應盡量避免大額貸款,增加小額貸款,從而把貸款給更多的人。依據概率分析的結果,分散貸款的平均值越接近平均值,風險的可能性越小。

Ⅳ 商業銀行貸款風險管理

如何加強信貸風險管理,提前識別和有效控制風險,是我國商業銀行在構建現代金融企業的進程中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造成信貸風險的主要原因

從內部來看:一是客戶經理的素質風險。一些業務素質偏低的客戶經理,一般很難對一筆貸款作出正確的判斷,從而使貸款風險增大;而品德素質較差的客戶經理,責任心不強,發現問題隱瞞不報,有些甚至幫助企業弄虛作假,把貸款置於損失邊緣。二是管理機制未能奏效帶來的管理風險。例如,貸前調查不細致,缺乏對客戶償債能力、經營現金流及信用狀況的全面把握,致使向不符合借款條件或不具備償還能力的客戶發放貸款形成風險;貸後管理不到位,缺乏對企業的全面掌控,不能在第一時間識別風險,喪失最佳退出時機,等等。

從外部來看:一是借款人經營狀況發生變化帶來的經營風險。貸款一旦放出,主動權轉移到借款人這邊,借款人的經營風險將直接影響到貸款安全。二是擔保失效帶來的擔保風險。部分企業之間通過互保、連環保等方式形成了「貸款擔保圈」,涉及的債權債務關系極為復雜,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貸款擔保懸空,造成了「擔而不保」的現象。此外,抵押物價值縮水、變現困難等因素,也使擔保能力大大弱化。三是中介機構提供不真實資料帶來的中介風險。信貸政策要求借款人必須提供企業財務報表、資產價值報告等有關資料,並且必須經會計師事務所、評估公司等中介機構審計或評估通過。但少數中介機構為了某些不正當收益,為借款人出具了不真實的報告,增加了商業銀行貸款風險。

防範信貸風險的主要途徑

(一)加強准入管理。在授信環節,做到科學核定總量、明確區分種類、嚴格遵循許可權;在用信環節,做到深入調查、詳細審查、充分審議、嚴格審批,提出行之有效的限制條件和管理措施;在審查環節,探索建立獨立審查制度、審查合議制度、審查咨詢制度以及審查監理制度。對正常貸款,以加強維護和深度開發為主,持續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和信用便利;對關注貸款,密切關注不利因素的變動趨勢,確保擔保的有效性和充足性,抓住客戶資產變現、對外融資、改制重組、經營改善等時機相機退出;對可疑貸款,果斷、依法強制清收。

(二)加強預警監控。風險預警是防範信貸風險的一項重要舉措。良好的預警機制,可以前移風險關口,達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的效果。要實現「多渠道」預警,創新信貸風險監測預警手段,綜合運用信貸管理系統、專業統計報表以及各類媒體獲取風險信息和數據,構建風險監測預警信息系統,形成「多角度觀察、多方面分析、多渠道傳遞」的工作局面。要實現「零距離」預警,建立和完善科學的監測指標體系,提高監測的真實性、時效性、准確性。

(三)加快信貸調整。市場經營條件下常盛不衰的企業不多,有前瞻性地加大信貸退出力度,才能有效防止信貸資產質量惡化。在客戶退出上,要切實實現「三個轉變」:一是由事實風險退出向潛在風險退出轉變。前移風險關口,動態跟蹤各類貸款遷徙變化趨勢,提高對發展趨勢的預見性。二是由被動性退出向主動性退出轉變。統籌規劃,盡早打算,通過催收、核銷、審批控制等手段,主動壓縮規模小、效益低、前景差、風險高的企業貸款余額。三是由戰術性退出向戰略性退出轉變。信貸結構調整不能操之過急,必須掌控好節奏和力度,防止在退出中形成不良。

(四)加強貸後管理。貸後管理就是要不斷發現營銷機會和客戶風險預警信號,不斷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和對策並付諸行動。要建立貸後管理考核體系,把客戶檢查過程、信息分析過程、預警預報過程、客戶退出過程等納入信貸工作整體考核范疇,針對每個管理環節和要素制定考核標准和依據,促使貸後管理人員經常、自覺、深入地實施貸後管理,讓概念化的管理具體化。要建立差別化的風險監控制度,在密切監測風險變化的同時,做好對邊緣貸款的動態跟蹤和監測,制訂完善的風險監控方案,及時化解潛在風險。

(五)培育合規文化。要注重培育客戶經理良好的職業操守,做到始終不越思想道德這條「防護線」,始終不碰規章制度這條「警戒線」,始終不違犯法律這條「高壓線」。要注重建立與合規文化相適應的激勵約束機制,明確傳遞一種信息,即:獎勵那些善於發現風險、揭示風險、規避風險的員工,懲罰那些違反貸款規則、製造貸款風險、不顧貸款風險的員工,切實在內部形成一種「不以效益為由簡化貸款程序,不以發展為由變通規章制度,不以同業競爭為由放寬准入條件」的良好氛圍。

Ⅳ 商業銀行對公貸款日常授信和風險管理需要注意哪些

簡單的回答:

  1. 行業風險。關注該對公客戶行業的行業風險,多走訪該企業,關注其上下遊客戶。

  2. 管理風險。關注該對公客戶的企業管理,對內對外的投資及經營質態。

  3. 財務分析。關注財務健康,他行授信變化情況,民間借貸情況。

Ⅵ 新形勢下商業銀行應如何防範信貸風險

重構和優化信貸風險控制系統的基本理念是,風險管理應當貫穿於整個貸款周期,在貸前調查、貸時審查、貸後檢查管理的全過程形成相應的風險防範理念和風險監控機制。

(一)、制定標准化的貸款「三查」系統。開發針對借款人的行業、財務狀況、經營行為以及管理方面的風險警示信號,制定貸前調查、貸時審查、貸後檢查的具體要求和操作標准。

(二)、建立直觀科學的風險預警指征體系。一是建立企業的承貸能力分析指標體系,通過對企業最大限度所能承擔負債的能力分析,控制企業的貸款規模,可以有效抑制借款人投資膨脹慾望,減少信貸資金被其直接或間接移位現象的發生,降低貸款風險度。二是充分運用企業的現金流量指標,搞好企業償債能力分析。三是加強對企業的盈利能力分析,預測企業發展前景和趨勢。企業的盈利能力從長遠看,是決定貸款安全性的根本。四是加強貸款客戶的綜合貢獻度測評分析,根據客戶依據其信用和貢獻狀況而作出的授信先後順序及滿足程度的差異,對貸款客戶評定授信等級,並據以進行貸款投放和管理決策。

評判客戶授信等級由兩個方面因素決定,一是客戶信用等級;二是客戶對銀行的貢獻等級。從商業銀行角度講,客戶對貸款風險的影響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客戶的財務風險;二是客戶的經營風險;三是客戶的道德風險。因此,用作商業銀行貸款選擇和決策的重要依據的客戶信用等級,在評判上應當綜合考慮客戶守信程度、客戶財務風險程度、客戶經營風險程度三個層次因素,最大限度地揭示出信貸客戶的財務風險程度、經營風險程度和道德風險程度,並綜合反映出信貸客戶的貸款安全性態類別。而信貸客戶對商業銀行的貢獻等級,應當從信貸資源回報率、經營成果依存度兩個方面進行綜合考察、分析和評判。在現實經濟金融生活中,經營成果依存度較大而單位資源回報率不高的信貸客戶屢見不鮮,單位資源回報率較高而經營成果依存度不大的信貸客戶也為數不少。然而,商業銀行為了實現風險可承受條件下的盈利最大化,必須緊緊抓住經營成果依存度較大的客戶,並努力提升單位資源回報率。因此,我們考察、分析和評判信貸客戶的貢獻度時,既要重視信貸客戶為商業銀行的盈利額(營業收入額)占該行盈利總額(營業收入總額)的比重大小,也要注重商業銀行所取得的信貸客戶營業收入(盈利)與投入該信貸客戶的信貸資源、成本資源之間的比率大些。

Ⅶ 我國商業銀行在管理不良貸款的時候有哪五級分類,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

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五類,意義:確定貸款遭受損失的風險程度。
1.貸款五級分類制度是根據內在風險程度將商業貸款劃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五類。這種分類方法是銀行主要依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即最終償還貸款本金和利息的實際能力,確定貸款遭受損失的風險程度,其中後三類稱為不良貸款。
2.貸款五級分類法是指銀行根據審慎的原則和風險管理的需要,定期至少每半年對全部貸款採用以風險為基礎的分類法,即把貸款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後三類合稱為不良貸款。五類貸款的定義分別為:
1)正常: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沒有足夠理由懷疑貸款本息不能按時足額償還。
2)關註:盡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
3)次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失。
4)可疑: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肯定要造成較大損失。
5)損失:在採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後,本息仍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
拓展資料:
1.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進一步推進貸款五級分類的意見如下:
1)實事求是的制定相應的貸款分類制度。在我們西部欠發達地區,商業銀行信貸支持的對象主要是財務制度不健全,經營管理相對落後,經營效益差的個體、集體及股份制企業。
2)修訂和完善金融法律法規,依法監督貸款分類制度的執行 目前,在金融管理的重要法規中,依然只強調「一逾兩呆」分類方法,而忽視「五級分類」方法。
3)實事調整考核指標,推進五級分類制度運行:在現有的資產質量考核指標中,各行系統下達的考核任務均以「一逾兩呆」口徑,督促不良貸款實現「雙降」,而無視貸款損失的實際發生,根本上不利於經營信貸管理工作做到未雨綢繆,防微杜漸;同時也不利於經營行調整信貸營銷策略、現代銀行制度的建立。

Ⅷ 當前我國商業銀行貸款風險管理中主要存在哪些問題

當前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質量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信用風險管理機構方面存在問題。在我國商業銀行中)負責信用風險管理的主要是貸款部門的貸款員)這遠遠不能滿足實際信用風險管理工作的需要。

     2.信貸管理機制不健全。就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信貸管理而言)貸款的審批和發放主要憑借個人主觀意願)無論是貸前調查還是貸時審查)都缺少科學而完整的客觀評價)且缺乏完善的貸後檢查工作。貸款資金發放後)銀行極少就企業對貸款資金的使用狀況及企業的重大經營管理決策等進行必要的檢查、監督和參與)這種只「放」不「問」的做法必然導致逾期、呆滯、呆帳貸款的增多。另外)貸款員的責、權、利與貸款質量不掛鉤)缺乏明確有力的激勵約束機制。

     3.信貸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後。我國商業銀行在進行企業信用分析時)採用定性方法者較多)缺乏系統科學的定量分析)信用風險分析主要停留在傳統的比例分析階段)缺乏建立在統計分析和人工智慧等現代科學方法基礎上的信用風險量化測量工具)如缺乏對企業違約風險分析模型、企業破產失敗預警模型等科學定量模型的開發和使用。對企業信用等級的評定也主要是由各個銀行自己進行)評級的主觀性強。另外)我國商業銀行電子化起步較晚)很多銀行缺乏關於企業詳盡完整信息的資料庫)缺乏像美國JPMorgan公司那樣的成熟的信用風險管理專家系統。

     4.信貸人員綜合素質不高。我國商業銀行的信貸部門缺乏大量的德才兼備的人員)信貸人員素質不高)風險意識薄弱)缺乏自覺維護銀行整體利益的觀念。信貸部門規章制度不健全)內部管理不完善)信貸人員的違章操作、越權、人情貸款、甚至以權謀私等行為皆有發生~

Ⅸ 企業准備銀行貸款要考慮哪些風險

企業選擇銀行貸款時,重要的是要選用適宜的借款種類、借款成本和借款條件,此外還應從以下幾方面規避風險: 1.銀行對其貸款風險有著不同政策,有的傾向於保守,只願承擔較小的貸款風險;有的富於開拓,敢於承擔較大的貸款風險。

Ⅹ 商業銀行貸款風險管理的"五c"分析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五C分析包括:(1)品格(character):借款人的還款意願和誠意。對於企業來說,借款人的品格包括借款人的背景、年齡、經驗、有無不良行為記錄;借款人的作風、經營理念、上下級關系等。(2)能力(capacity):借款人未來按時還款的能力。包含兩方面的含義:法律能力與償還貸款的能力。(3)資本(capital):借款人的自有資金的狀況,即凈資產。資本是借款人經濟實力的代表,反映承受風險的能力;反映借款人的風險取向。資本越雄厚,風險的承受能力越大,由於嚴重的財務危機或破產而不能償還貸款的可能性也就越小。(4)擔保(collateral):第三方的信用擔保和質物抵押物的擔保,是第二還款來源。擔保是用來增強借款者的還款意願,保證在違約時銀行能夠得到補償,是一種減少銀行風險的手段。(5)經營環境(condition):借款人的自身經營環境與外部環境。經營環境包括企業自身的經營范圍、經營方式、技術特點、市場佔有率、產供銷特點、競爭能力、人員素質、經濟效益、發展前景等;外部環境包括宏觀經濟狀況、行業發展前景、政治經濟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