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貸款類型 » 根據金融會計制度貸款到期
擴展閱讀
銀行期房按揭貸款流程 2024-10-07 16:34:59

根據金融會計制度貸款到期

發布時間: 2022-05-06 12:26:56

1. 貸款到期日應該怎麼計算

(1)計息天數:按月還款按30天計算,按季還款按90天計算,按年還款按360天計算;

(2)還款日期:還款日為貸款日期的對應日,即採取「對日還款」方式,無對應日的取月末最後一日為還款日;

(3)到期日:除利隨本清方式外其餘還款方式都必須是整期對應日的前一日。

2. 新會計准則對金融企業的影響

一、新會計准則中與金融企業相關的重要變化

新會計准則對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和金融資產轉移等業務的會計核算和信息披露進行了全面梳理,填補了我國會計標准在這些業務領域的空白。

(一)金融資產與負債的變化
1、金融資產與負債分類的變化:從流動性到風險性。在現行《金融企業會計制度》中,資產和負債是根據流動性來劃分的。但隨著金融創新程度 的加快和衍生工具的發展,金融工具長短期的界限變得模糊,所以從流動性方面劃分,無法真正反映出資產和負債的本質屬性。新會計准則主要強調了資產和負債的持有目的和功能性,其劃分標准則更強調其風險性;
2、金融資產與負債計量的變化:從歷史成本到公允價值。現行會計制度規定銀行的各項財產在取得時應當按照實際成本計量。新會計准則規定銀行初始確認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應當按其公允價值計量,並且對於不同類型的資產與負債,在後續計量中採取不同的計量方式。交易性資產與負債、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後續計量採用公允價值。持有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以及其他負債,按實際利率法,以攤余成本計量。

(二)金融資產的減值從預期計提到客觀發生計提
新會計准則對金融資產減值的規定作了較大的調整,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1、計提依據的變化。以貸款損失為例,現行會計制度規定,銀行應對預計可能發生的損失,計提貸款損失准備。而新會計准則規定,銀行有客觀證據表明該貸款發生損失的,才應當計提貸款減值准備;2、損失准備轉回的變化。按照現行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已沖銷的貸款損失,以後又收回的,其核銷的貸款損失准備予以轉回。而新會計准則對計提損失准備的轉回區別對待:對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的債務工具確認減值損失後,如有客觀證據表明該減值已恢復,且客觀上與確認該項損失後發生的事項有關,原確認的損失應當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的減值損失,在活躍市場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發生的減值損失,不得轉回。

(三)金融資產轉移的變化
金融資產的轉移一直是會計實務中的一個難點,為此,新會計准則單獨規定了一項《金融資產轉移》。新准則規定,金融資產轉移分為整體轉移和部分轉移兩大類。銀行已將金融資產所有權上幾乎所有的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轉入方的,應當終止確認該金融資產。

(四)套期會計處理的變化
《企業會計准則第24號——套期保值》對套期會計作了明確的規定。套期會計方法是指在相同會計期間將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項目公允價值變動的抵銷結果計入當期損益的方法。套期分為公允價值套期、現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經營凈投資套期三種,對於不同的套期形式則採用不同的確認和計量方法。

二、新會計准則的變化對金融企業的影響

金融企業具有高負債性高風險的特點,不僅注重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動性,而且關注資本的充足水平和存在的各類風險。按照傳統的會計處理辦法,由於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不確定性,難以將其確認為資產或負債,僅作為表外項目在報表注釋中加以披露。但是,衍生金融工具表外處理不能全面准確地反映商業銀行的風險信息。由於目前國內金融企業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量很小,對資產負債的總量影響也很小,但隨著我國商業銀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量的增加,衍生金融工具對財務報表的影響將不容忽視。由於新的會計准則主要是原則導向,而公允價值計量、套期會計等非常復雜 ,它將對金融企業的財務會計及金融企業的經營管理帶來很大的影響。
1、公允價值的影響。本次會計准則修訂的重要變化是公允價值得到廣泛
運用,對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和債務重組恢復採用公允價值作為基本的計價原則,將原來為了抑制上市公司虛構利潤而計入資本公積的項目允許計入當期損益,與國際會計准則的處理原則一致。公允價值是新會計准則最大的亮點,新會計准則在金融工具核算、投資性房地產計量等方面採用公允價值,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更好地反映市場價值變化對商業銀行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使利益相關者更准確地判斷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同時,公允價值也是最大的難點,在實施中將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由於公允價值在大多數情況下不能直接取得,需要估算和驗證,因此採用公允價值計量將會增加銀行成本,存在跨行一致性問題;二是公允價值很容易受市場變化的影響,而我國市場分割現象非常嚴重,由此可能會導致公允價值無法可靠計量;三是對非市場化金融工具,採用估價技術確定其公允價值不得不嚴重依賴銀行的內部模型,可能會在一定程度 上導致人為操縱計量結果的行為。公允價值的運用削弱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因為公允價值不以交易為基礎。同時,由於新會計准則中資產負債表的資產能夠以公允價值或者攤余成本核算,而負債基本上是以成本核算,這對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比例管理提出了挑戰。
2、雙重計量模式可能降低會計信息的一致性,並增加對會計信息的理解難度。按照新會計准則的有關規定,金融企業可以使用歷史成本和公允價值兩種方法來計量不同類別的資產和負債,從而使金融會計信息建立在兩種計量基礎上,降低了會計信息的一致性,也增加了對會計信息的理解難度。金融企業與新會計准則|有關金融研究的論文資料
3、可能出現利潤操縱現象。新准則的實施,在與國際接軌、鼓勵企業發展的同時,也帶來很多負面效應。首先,新准則實施短期會造成金融企業利潤波動,尤其是境外業務及衍生金融產品業務較多的金融企業,如中國銀行。另外,由於新准則在確認、計量、披露方面主觀性增加,會計信息由謹慎向中性過渡,濫用會計准則現象。
4、信息披露的要求更加嚴格。新會計准則主要從信息質量和信息內容兩方面規范銀行業會計信息披露行為。信息質量的標准和信息內容的標准將對現行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透明度產生深遠影響。
5、職業判斷和操作難度加大,需要更多的會計人員參與到金融企業中。職業判斷新會計准則基本是原則導向的,而且很多規定非常復雜 ,大量業務需要會計人員進行專業判斷,這直接增加了金融企業准確、一致地進行業務核算的難度,甚至會出現業務相同而會計處理完全相反的極端情形。
6、對金融企業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會計准則對衍生金融工具進行表內確認和計量,而這種確認和計量要有完善的風險管理政策、金融工具估值技術、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等,否則無法達到表內確認和計量的要求 。同時,套期會計要求對套期行為的有效性進行持續評價、要求提供每筆套期業務的風險管理書面文件等。所有這些都對金融企業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三、金融企業對新會計准則影響的對策
目前我國只在上市和擬上市的金融企業實施新會計准則,但隨著我國銀行業經營水平的提高,將來有可能在全行業范圍實施新會計准則。因此,各金融企業都應對實施新會計准則的影響有正確認識,採取相應措施以適應新准則的要求

1、組織全方位、各層次的培訓工作,深入學習新金融會計准則及相關國際准則。由於新准則的實施會對風險管理、信息系統、乃至整個經營管理體系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對新准則的培訓,不能僅僅局限於財會專業方面,而要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培訓,尤其是對風險管理部門的培訓。
2、改進現有會計核算體系的相應內容,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政策、金融工具估值技術和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考慮系統的解決方案。新准則要求 的諸多事項,如金融衍生工具的風險控制問題、公允價值的取得及計量問題、用未來現金流折現計算資產減值等等,都需要系統解決方案。根據《金融時報》2005年10月19日《銀行如何滿足國際會計准則的核算要求 》一文介紹,通過與國際領先銀行的緊密合作,SAP公司已成功開發了「金融工具會計系統」,以滿足銀行執行國際會計准則的需要。目前國內有很多銀行已經在使用公司的系統,可以考慮借鑒國外的先進作法,為設計適合我國金融企業的系統打基礎。
3、積極開展同業交流。目前,國內金融企業已有全面實施國際會計准則的先例,交通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已在香港上市。對於其他金融企業來說,應該積極開展同業交流,了解同業先行者全面實施國際會計准則方面的安排和步驟,以及在執行金融工具會計准則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從而提高整個業界對於新准則的理解與執行能力。
4、改善組織結構,招聘高層次的專業人才。目前許多金融企業的組織結構都走向扁平化,應根據衍生金融工具的發展規模,適時成立相應的內設部門,並配備專門人員管理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同時加強內控制度建設,避免單人操盤,防止決策失誤,實現風險資產管理專門化。金融企業應招聘一些能夠准確把握市場行情、具有敏銳風險意識、對於確定公允價值的認定標准和計提金融資產減值准備等方面有著較深刻認識的金融人才。另外,應該加強與監管部門、財政部門和稅務部門的溝通與協調,為金融企業審慎經營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金融行業會計標准與國際慣例趨同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這次我國新會計准則體系的構建在會計標准國際化方面邁出了關鍵一步,為我國金融業整體實現向國際會計慣例的趨同提供了千載難逢的良機。金融企業應高度重視新會計准則實施可能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周密考慮、充分准備、順利平穩完成向新會計准則的過渡,努力將新會計准則的精髓運用到本單位的會計實踐中,充分發揮它們對本單位完善公司治理,實現質量、效益、規模協調發展的推動作用。

3. 跪求農信社山東往年金融類考題!急!

這里有會計考試模擬試題http://www.ccczx.com/bbs/dispbbs.asp?boardID=24&ID=3320&page=2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4. 根據新會計制度規定,超過幾年未收回的往來賬款,可做為呆死帳處理

根據新會計制度規定,超過三年未收回的往來賬款,可做為呆死帳處理.

一、呆死帳的賬務處理

(一)一般是財務部門負責收集相關證據,收集證據後寫出關於核銷壞賬的報告,然後報請董事會或廠長經理辦公會I或類似機構)批准後,進行賬務處理.

證據一般包括:自然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法人被吊銷營業職照清算或破產,或處於無償還能力狀況且處於連續狀態的等

(二)往來款所形成的呆死賬,按照程序批准以後,做以下會計分錄:

1、應收帳款變死帳先報批然後做壞帳處理

借:壞賬准備

貸:應收帳款-*單位

2、年末計提壞賬准備=(應收帳款+其他應收款-關聯方企業往來帳)*0.5%

借:管理費用-壞賬准備金

貸:壞賬准備-計提壞賬准備金

(如果壞賬准備余額不足時,繼續補提)

3、應付帳款不用支付時

借:應付帳款-*單位

貸:營業外收入

二、國稅發(2003)45號文《關於執行〈企業會計制度〉需要明確的有關所得稅問題的通知》,文件主要明確了兩方面的內容:

一是重新界定了稅前扣除壞帳准備的計提范圍,允許企業按照執行《企業會計制度》計提范圍(應收帳款、其他應收款)稅前扣除0.5%的壞帳准備;

二是明確了壞帳准備的性質為「可抵減時間性差異」,該文件自2003年1月1日起執行。

(4)根據金融會計制度貸款到期擴展閱讀:

以下情況可以認定為呆賬

1、借款人和擔保人依法宣告破產、關閉、解散或撤銷,並終止法人資格,金融企業對借款人和擔保人進行追償後,未能收回的債權;

2、借款人死亡,或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規定宣告失蹤或者死亡,金融企業依法對其財產或者遺產進行清償,並對擔保人進行追償後,未能收回的債權;

3、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災害或者意外事故,損失巨大且不能獲得保險補償,或者以保險賠償後,確實無力償還部分或者全部債務,金融企業對其財產進行清償和對擔保人進行追償後,未能收回的債權;

4、借款人和擔保人雖未依法宣告破產、關閉、解散、撤銷,但已完全停止經營活動,被縣級及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注銷、吊銷營業執照,金融企業對借款人和擔保人進行追償後,未能收回的債權;

5、借款人和擔保人雖未依法宣告破產、關閉、解散、撤銷,但已完全停止經營活動或下落不明,未進行工商登記或連續兩年以上未參加工商年檢,金融企業對借款人和擔保人進行追償後,未能收回的債權;

6、借款人觸犯刑律,依法受到制裁,其財產不足歸還所借債務,又無其他債務承擔者,金融企業經追償後確實無法收回的債權;

7、由於借款人和擔保人不能償還到期債務,金融企業訴諸法律,經法院對借款人和擔保人強制執行,借款人和擔保人均無財產可執行,法院裁定終結、終止或中止執行後,金融企業仍無法收回的債權;

5. 利息根本沒有收到為什麼要確認"利息收入"

這就是會計上的「權責發生制」,不是每一個會計期間都會收到利息,但是利息確實已經在該會計期間產生,所以會在該期間確認利息收入

6. 金融會計學中,貸款逾期,在計算貸款利息時,到期日這一天是按正常利息收取,還是按逾期以後的罰息收取利

到期日這天按正常利率計算的利息收取並確認利息收入。
如果到期日沒有收到本金或利息,正常的利息收入還是要確認的,並開始計算逾期天數,並按逾期天數和逾期日利率(一般是正常利率的1.5倍)計算逾期罰息,但不確認罰息收入,直到收到罰息時才確認收入。

7. 關於銀行收回逾期貸款是應先扣還本金還是先扣劃利息的求助

按照《金融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貸款的還款順序不是以逾期或非逾期做認定標準的,而是以貸款為應計貸款或非應計貸款為標準的。貸款為應計時,先息後本,為非應計時,先本後息。
非應計貸款認定標准:
按期限認定,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超過90天沒有收回的;貸款雖未到期或逾期不超過90天,但生產經營已停止、項目已停建的貸款。
【拓展資料】
一、貸款逾期利息怎麼算?
1.貸款逾期利息是指當借貸人所申請的貸款業務到還款期後未能及時歸還欠款,由放款機構收取的利息費用。
2.貸款逾期利息的計算取決於貸款逾期後的罰息利率,各家銀行或貸款機構關於罰息利率的規定不一,因此貸款逾期利息也不相同。
3.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關於逾期付款違約金應當按照何種標准計算問題的批復》內容,一般在原貸款利率的基礎上增加30%~50%的罰息,不過具體規定依據借貸時的合同規定為准。
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貸款逾期利率=央行正常貸款利率*(1+上浮點)
貸款逾期利息=貸款本金*逾期利率*實際逾期天數
對於貸款逾期的借貸人,將從逾期之日起,按罰息利率計收利息,直至本息還清,若未能按時支付的利息,按罰息利率計收復利。
二、銀行貸款停息條件是什麼?
1.欠款金額超出持卡人還款能力。持卡人必須要能證明自己確實是因為經濟實力不足,而導致不能按時還款。
2.良好的還款意願。持卡人最好可以在逾期後主動和銀行進行溝通,確保通信流暢。
3.給出合適的理由。和銀行詳細說明不能按時還款的理由。
最終能不能成功辦理停息取決於銀行的審核結果。

8. 金融企業涉農貸款逾期1年以上是本金逾期還是利息逾期

按照《金融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貸款的還款順序不是以逾期或非逾期做認定標準的,而是以貸款為應計貸款或非應計貸款為標準的。
貸款為應計時,先息後本,為非應計時,先本後息。非應計貸款認定標准:按期限認定,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超過90天沒有收回的,貸款雖未到期或逾期不超過90天,但生產經營已停止、項目已停建的貸款。

9. 貸款到期多少天後停止計算利息

貸款到期90天後左右停止計算利息,但是會計算逾期的利息,還有罰息,有些行還有復利。貸款利息計算。
1.貸款名義利率:貸款合同中規定的利率。貸款的名義利率分為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貸款名義利率在系統中通過參數化方式管理;
2.貸款罰息率:(借款人未按合同約定日期還款的借款)。罰息利率根據借款合同載明罰息率確定。對逾期或未按合同約定用途使用借款的貸款,從逾期或未按合同約定用途使用貸款之日起,按罰息利率計收利息,直至清償本息為止對不能按時支付的利息,按罰息利率計收復利;

3.貸款展期利率:貸款展期後,期限累計計算,累計期限達到新的利率期限檔次時,自展期之日起,按當日掛牌的同檔次利率計息;達不到新的期限檔次時,按展期日的原檔次利率計息;

4.貸款實際利率:將貸款資產在預期存續期間或適用的更短期間內的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為該筆貸款當前賬面價值所使用的利率。在確定實際利率時,應當在考慮貸款合同條款的基礎上預計未來現金流量,但不應當包括未來信用損失。支付的屬於實際利率組成部分的交易費用,應當在確定實際利率時予以考慮。貸款的未來現金流量或存續期限無法可靠預計時(比如任意還款法的貸款),應當採用貸款在整個合同期內的合同現金流量;

5.貸款利息收入確認與貸款結息、計息不同。主要區別是:貸款結息方式解決的是貸款本息償還的期間和日期;貸款計息方式解決的是貸款應收利息計算的依據、期間和日期;貸款利息收入確認解決的是貸款利息收入確認的依據、確認的時間點等;

6.貸款的結息日與計息日和利息收入確認日是幾個不同的概念。結息日與還款日相同,可以是每月末日,也可以是月中某日。結息當日必然要計應收利息,同時確認利息收入。計息日和利息收入確認日一般為同一日。但是計息方法和利息收入確認方法不同。計息方法是可以分為按日計息和按期計息;但是利息收入的確認是根據貸款實際利率和貸款天數確認的。比如分期還款類按戶定日的貸款,除貸款結清那期按日計息外,其餘期均為按期計息。這就意味著,在每月計息日(一般為每月末日),計提的應收利息金額為該日所屬還款期間的整期利息。但利息收入確認金額是根據貸款實際利率和貸款天數計算的。

10. 新會計制度,長期借款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如何計提利息

1、借入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借款-本金
2、計提利息時:
借:財務費用
貸:長期借款-應計利息
3、到期還本付息時:
借:長期借款-本金
長期借款-應計利息
貸:銀行存款

拓展資料:

新會計制度與舊會計制度的區別?
"新企業會計准則除了對原有的16條准則進行修訂之外,此次新增22條准則。原有的的16條具體准則偏重工商企業,新准則擴展到橫跨金融、保險、農業、石油等眾多領域。覆蓋了存貨、債務重組、投資性房地產、固定資產、企業年金等項經濟業務,填補了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經濟業務會計處理規定的空白。
(1)存貨准則。這是對原准則的修訂。主要修訂內容為: 新企業會計准則取消後進先出法,規定企業應當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者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原先採用「後進先出」法、存貨較多、存貨周轉率較低的公司,採用新的存貨記賬方法後,其毛利率和利潤將可能出現不正常的波動。 對於借款費用的資本化問題,允許為生產大型機器設備、船舶等生產周期較長的資產所借入的款項所發生的利息資本化,計入存貨價值,而不再直接計入損益,也就是可資本化的資產不再限於使用專門借款購建的固定資產。
(2)固定資產准則。主要變化是在確定凈殘值時,引入預計未來現金流量折現概念。取消了後取消了固定資產減值轉回,新的會計准則體系增加了資產減值准則,其明確規定,減值損失不允許轉回。
(3)生物資產准則。本准則主要規范農墾企業對生物資產的會計處理,將生物資產劃分為生產性、消耗性、公益性三類,分別進行會計處理。該准則的可操作性較強,其規定與農墾企業的現行會計實務也比較接近(另一項與相關企業的會計實務比較接近的是《石油天然氣開采》准則)。該准則不引進公允價值計量,其原因是農林主管部門持反對意見。
(4)資產減值准則。明確了若干項資產減值跡象,以及可收回金額為協議銷售價格減去處置成本後的凈額或者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兩者中的較高者。同時明確所計提的減值准備不得轉回。
(5)投資性房地產准則。該准則是一項新准則,用於規范土地、房產中專門用於投資(而不是自用)項目的處理。在會計報表中將單列「投資性房地產」項目,會計處理可以採用成本模式(與固定資產差異不大)或者公允價值模式,但以成本模式為主導。同時規定如有活躍市場,能確定公允價值並能可靠計量,也可以採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不計提折舊或者減值准備。
(6)職工薪酬准則。主要取消計提應付福利費的規定,而改為所有企業一律據實列支,職工福利類支出超過稅法規定的企業所得稅稅前列支限額的部分進行納稅調整。
(7)債務重組准則。改變現行將由於債權人讓步而導致債務人豁免或者少償還的負債計入資本公積的做法,而是恢復最初債務重組准則的原狀(但規定限制條件),將債務重組收益計入營業外收入,對於實物抵債業務,引進公允價值作為計量屬性。
(8)所得稅准則。該准則是新准則體系中實施難度最大的准則之一。與現行的應付稅款法相比,該准則的理念有重大變化,強調權責發生制原則和資產負債表觀的理念,以利潤總額為基礎調整若干項目後求得所得稅費用的計算基礎(按資產負債表觀調整利潤總額)。
(9)非貨幣性交易准則。引入公允價值和評估作價。如沒有活躍市場,則非關聯的交易雙方在無第三方干預的情況下協商作價,也可視為公允價值。
(10)企業合並准則。本准則的影響較大。企業合並在法律形式上有吸收合並、新設合並和控股合並。按照合並雙方是否處於同一控制下,分為處於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目前在中國的企業合並中為大多數)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控股合並不取消法人資格,實質是股權投資,在投資准則中規范;吸收合並和新設合並是本准則所規范的內容。目前中國的企業合並大部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例如中央、地方國資委所控制的企業之間的合並,或者同一企業集團內兩個或多個子公司的合並,這不一定是合並方和被合並方雙方完全出於自願的交易行為,合並對價也不是雙方討價還價的結果,不代表公允價值,因此以賬面價值作為會計處理的基礎,以避免利潤操縱。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
(包括吸收合並和新設合並)可以有雙方的討價還價,是雙方自願交易的結果,因此有雙方認可的公允價值,並可確認購買商譽。商譽的減值問題在資產減值准則中單獨予以規定,只減值不攤銷。
(11)合並財務報表准則。與《合並會計報表暫行規定》相比,該准則所依據的基本合並理論已發生變化,從側重母公司理論轉為側重實體理論。合並報表范圍的確定以控制的存在為基礎,更關注實質性控制,母公司對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納入合並范圍,而不一定考慮股權比例。准則排除了比例合並方法,但要求業務與母公司差異較大的子公司也應納入合並范圍。所有者權益為負數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續經營的,也應納入合並范圍。
(12)每股收益准則。該准則為新制定的披露准則,不涉及確認和計量問題。重點是解決可轉債、期權性質的認股權證等問題。
(13)關聯方披露准則。本准則基本維持現狀,無重大變化。但與IAS24相比存在實質性差異。IAS24中已取消了「同受國家控制的企業不能僅僅因為同受國家控制而成為關聯方」這一豁免規定,但中國的國有企業,其性質不同於西方,國有經濟規模大,取消該豁免條款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對國有企業之間的關聯方關系的確定延續目前的規定,即國有企業之間只有當存在投資紐帶或者其他實質性控制關系時才認定為存在關聯方關系。
(14)政府補助准則。IFRS對政府補助和政府援助採用全面收益法,但中國有所不同,准則規定對研發撥款等文件明確會計處理方法的,應從其規定(例如將專項撥款視同國家投資,計入資本公積);沒有特殊規定的才計入收益。這是中國會計准則與IFRS的第三項實質性差異。
(15)金融工具准則。這些准則對金融企業的影響較大,例如將金融資產分為四大類。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價值計量,並從表外移到表內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