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貸款類型 » 企業貸款五級分類由關注變正常的原因
擴展閱讀

企業貸款五級分類由關注變正常的原因

發布時間: 2022-05-08 11:46:51

1. 我國商業銀行在管理不良貸款的時候有哪五級分類,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

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五類,意義:確定貸款遭受損失的風險程度。
1.貸款五級分類制度是根據內在風險程度將商業貸款劃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五類。這種分類方法是銀行主要依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即最終償還貸款本金和利息的實際能力,確定貸款遭受損失的風險程度,其中後三類稱為不良貸款。
2.貸款五級分類法是指銀行根據審慎的原則和風險管理的需要,定期至少每半年對全部貸款採用以風險為基礎的分類法,即把貸款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後三類合稱為不良貸款。五類貸款的定義分別為:
1)正常: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沒有足夠理由懷疑貸款本息不能按時足額償還。
2)關註:盡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
3)次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失。
4)可疑: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肯定要造成較大損失。
5)損失:在採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後,本息仍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
拓展資料:
1.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進一步推進貸款五級分類的意見如下:
1)實事求是的制定相應的貸款分類制度。在我們西部欠發達地區,商業銀行信貸支持的對象主要是財務制度不健全,經營管理相對落後,經營效益差的個體、集體及股份制企業。
2)修訂和完善金融法律法規,依法監督貸款分類制度的執行 目前,在金融管理的重要法規中,依然只強調「一逾兩呆」分類方法,而忽視「五級分類」方法。
3)實事調整考核指標,推進五級分類制度運行:在現有的資產質量考核指標中,各行系統下達的考核任務均以「一逾兩呆」口徑,督促不良貸款實現「雙降」,而無視貸款損失的實際發生,根本上不利於經營信貸管理工作做到未雨綢繆,防微杜漸;同時也不利於經營行調整信貸營銷策略、現代銀行制度的建立。

2. 貸款五級分類標准

貸款五級分類是指商業銀行根據借款人的實際還款能力對貸款質量進行五級分類,即按風險程度將貸款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五類,後三類為不良貸款。
1、正常貸款
借款人和銀行簽訂合同後,按時還款,貸款的損失為0。
2、關注貸款
借款人有能力還款,但還款存在不利因素,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借款人的還款能力,貸款的損失不超過5%。本金或利息逾期(含展期,下同)90天(含)。
3、次級貸款
借款人還款能力存在明顯問題,無法償還貸款本息,需要通過抵押資產或其他方式還款,貸款損失會在30%-50%。本金或利息逾期91天至180天(含)。
4、可疑貸款
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有抵押和擔保也會造成損失,貸款損失幾率在50%-75%之間。本金或利息逾期181天以上。
5、損失貸款
借款人沒有償還貸款本息的可能,貸款肯定會虧本,對於這筆貸款,銀行將在辦理必要的法律手續後進行注銷,貸款損失在75%-100%。借款人無力償還貸款,在採取所有措施或所有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後,本息依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
拓展資料:
一、貸款還款方式
(1)等額本息還款:即貸款本息之和採用等額月還的方式。多數銀行的住房公積金貸款和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都採用了這種方式。每月的還款金額是一樣的;
(2)等額本金還款:即借款人將貸款金額平均到整個還款期的每一期(月)回報,同時還清前一交易日至本還款日的貸款利息的一種還款方式。每月的付款就逐月減少;
(3)每月還本付息:即借款人在貸款到期日一次性償還貸款本金(適用於期限不足一年(含一年)的貸款),貸款計算按日計息,按月還本息;
(4)提前償還借款人向銀行申請的貸款,可提前償還部分貸款金額,一般為10000或10000的整數倍,待銀行發布新的還款計劃後償還,和到期還款金額的變化,但這種方式是一樣的,新的還款年限不得超過原貸款年限
(5)提前還清全部貸款:即借款人向銀行提出申請,可以提前還清全部貸款金額。還款後,貸款銀行將終止借款人的貸款並辦理相應的注銷手續。
(6) 隨貸隨還:貸後利息按天計算,按日計息。可以隨時一次性結清而不受罰金。

3. 貸款五級分類制度的分類標准

企事業單位貸款和自然人其他貸款分類標准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在充分分析借款人及時足額歸還貸款本息的可能性的基礎上,參照下列基本標准初步劃分企事業單位貸款和自然人其他貸款分類檔次後,嚴格依據核心定義確定分類結果。
1.下列情況劃入正常類
(1)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諾,還款意願良好,經營、財務等各方面狀況正常,能正常還本付息,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對借款人最終償還貸款有充分把握。
(2)借款人可能存在某些消極因素,但現金流量充足,不會對貸款本息按約足額償還產生實質性影響。
●正常類參考特徵:
a.借款人生產經營正常,主要經營指標合理,現金流量充足,一直能夠正常足額償還貸款本息。
b.貸款未到期。
c.本筆貸款能按期支付利息
2.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一般劃入關注類
(1)借款人的銷售收入、經營利潤下降或出現流動性不足的徵兆,一些關鍵財務指標出現異常性的不利變化或低於同行業平均水平;
(2)借款人或有負債(如對外擔保、簽發商業匯票等)過大或與上期相比有較大幅度上升;
(3)借款人的固定資產貸款項目出現重大的不利於貸款償還的因素(如基建項目工期延長、預算調增過大);
(4)借款人經營管理存在重大問題或未按約定用途使用貸款;
(5)借款人或擔保人改制(如分立、兼並、租賃、承包、合資、股份制改造等)對貸款可能產生不利影響;
(6)借款人的主要股東、關聯企業或母子公司等發生了重大的不利於貸款償還的變化;
(7)借款人的管理層出現重大意見分歧或者法定代表人和主要經營者的品行出現了不利於貸款償還的變化;
(8)違反行業信貸管理規定或監管部門監管規章發放的貸款;
(9)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機構貸款被劃為次級類;
(10)宏觀經濟、市場、行業、管理政策等外部因素的變化對借款人的經營產生不利影響,並可能影響借款人的償債能力;
(11)借款人處於停產或半停產,但抵(質)押率充足,抵質押物遠遠大於實現貸款本息得價值和實現債權得費用,對最終收回貸款有充足的把握。
(12)借新還舊貸款,企業運轉正常且能按約還本復息的。
(13)借款人償還貸款能力較差,但擔保人代為償還能力較強
(14)貸款的抵押物、質押物價值下降,或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對抵(質)押物失去控制;保證的有效性出現問題,可能影響貸款歸還;
(15)本金或利息逾期(含展期,下同)90天(含)以內的貸款或表外業務墊款30天(含)以內。
●關注類參考特徵:
a.宏觀經濟、行業、市場、技術、產品、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或財務狀況發生變化,對借款人正常經營產生不利影響,但其償還貸款的能力尚未出現明顯問題。
b.借款人改制(如合並、分立、承包、租賃等)對銀行債務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
c.借款人還款意願差,不與銀行積極合作
d.借款人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但貸款擔保合法、有效、足值,銀行完全有能力通過追償擔保足額收回貸款本息。
e.擔保有效性出現問題,可能影響貸款歸還。
f.貸款逾期(含展期後)不超過90天(含)。
g.本筆貸款欠息不超過90天(含)。
資料之一:關注類貸款,其他銀行還列舉如下特徵:
借款還款意願;貸款抵押物、質押物價格下降,或銀行對抵(質)押物失去控制;貸款保證人的財務狀況出現疑問;銀行未能對貸款實施有效的監督或檔案丟失。
3.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一般劃入次級類
(1)借款人經營虧損,支付困難並且難以獲得補充資金來源,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為負數;
(2)借款人不能償還其他債權人債務;
(3)借款人已不得不通過出售、變賣主要的生產、經營性固定資產來維持生產經營,或者通過拍賣抵押品、履行保證責任等途徑籌集還款資金;
(4)借款人採用隱瞞事實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貸款的;
(5)借款人內部管理出現問題,對正常經營構成實質損害,妨礙債務的及時足額清償;
(6)借款人處於半停產狀態且擔保為一般或者較差的;
(7)為清收貸款本息、保全資產等目的發放的「借新還舊」貸款;
(8)可還本付息的重組貸款;
(9)信貸檔案不齊全,重要法律性文件遺失,並且對還款構成實質性影響;
(10)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機構貸款被劃為可疑類;
(11)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發放的貸款;
(12)本金或利息逾期91天至180天(含)的貸款或表外業務墊款31天至90天(含)。
●次級類參考特徵:
a.借款人支付出現困難,且難以獲得新的資金。
b.借款人正常營業收入和所提供的擔保都無法保證銀行足額收回貸款本息。
c.因借款人財務狀況惡化,或無力還款而需要對該筆貸款借款合同的還款條款作出較大調整。
d.貸款逾期(含展期後)90天以上至180天(含)。
e.本筆貸款欠息90天以上至180天(含)。
資料之二:次級貸款,其它銀行還舉例如下特徵:
借款人凈現金流量為負值,支付出現困難,借款人不能償還其他金融機構的債務,借款人內部管理出現問題,妨礙債務的清償,預計貸款損失在30%以下,貸款本金逾期91天至180天(含)
4.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一般劃入可疑類
(1)借款人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固定資產貸款項目處於停、緩建狀態;
(2)借款人實際已資不抵債;
(3)借款人進入清算程序;
(4)借款人或其法定代表人涉及重大案件,對借款人的正常經營活動造成重大影響;
(5)借款人改制後,難以落實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債務或雖落實債務,但不能正常還本付息;
(6)經過多次談判借款人明顯沒有還款意願;
(7)已訴諸法律追收貸款;
(8)貸款重組後仍然不能正常歸還本息;
(9)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機構貸款被劃為損失類;
(10)本金或利息逾期181天以上的貸款或表外業務墊款91天以上。
●可疑類參考特徵:
a.因借款人財務狀況惡化或無力還款,經銀行對借款合同還款條款作出調整後,貸款仍然逾期或借款人仍然無力歸還貸款。
b.借款人連續半年以上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收入來源不穩定,即使執行擔保,貸款也肯定會造成較大損失。
c.因資金短缺、經營惡化、訴訟等原因,項目處於停建、緩建狀態的貸款。d.借款人的資產負債率超過100%,且當年繼續虧損。
e.銀行已訴訟,執行程序尚未終結,貸款不能足額清償且損失較大。
f.貸款逾期(含展期後)180天以上。
g.本筆貸款欠息180天以上。
資料之三:可疑類貸款,專業銀行舉例尚有:
預計貸款損失率在30%—90%之間;貸款本金逾期人(含展期後)180天以上。
5.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一般劃入損失類
(1)借款人因依法解散、關閉、撤銷、宣告破產終止法人資格,農村信用社依法對借款人及其擔保人進行追償後,未能收回的貸款;
(2)借款人已完全停止經營活動且復工無望,或者產品無市場,嚴重資不抵債瀕臨倒閉,農村信用社依法對其財產進行清償,並對其擔保人進行追償後未能收回的貸款;
(3)借款人死亡,或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規定宣告失蹤,農村信用社依法對其財產或者遺產進行清償,並對擔保人進行追償後未能收回的貸款;
(4)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損失巨大且不能獲得保險補償,確實無力償還的貸款;或者保險賠償清償後,確實無力償還的部分貸款,農村信用社依法對其財產進行清償或對擔保人進行追償後,未能收回的貸款;
(5)借款人觸犯刑律,依法判處刑罰,其財產不足歸還所借債務,又無其他債務承擔者,農村信用社依法追償後無法收回的貸款;
(6)借款人及其擔保人不能償還到期債務,農村信用社訴諸法律,經法院對借款人和擔保人強制執行,借款人和擔保人均無財產可執行,法院裁定終結執行後,農村信用社仍無法收回的貸款;
(7)由於上述(1)至(6)項原因,借款人不能償還到期債務,農村信用社對依法取得的抵債資產,按評估確認的市場公允價值入帳後,扣除抵債資產接收費用,小於貸款本息的差額,經追償後仍無法收回的貸款;
(8)開立信用證、辦理承兌匯票、開具保函等發生墊款時,凡開證申請人和保證人由於上述(1)至(6)項原因,無法償還墊款,農村信用社經追償後仍無法收回的墊款;
(9)銀行卡被偽造、冒用、騙領而發生的應由農村信用社承擔的凈損失;
(10)助學貸款逾期後,農村信用社在確定的有效追索期內,並依法處置助學貸款抵押物(質押物)向向擔保人追索連帶責任後,仍無法收回的貸款;
(11)農村信用社發生的除貸款本金和應收利息以外的其他逾期3年無法收回的其他應收款。
(12)已經超過訴訟時效的貸款。
(13)符合《財政部關於印發<金融企業呆賬核銷管理辦法>的通知》(財金[2005]50號)規定的被認定為呆賬條件之一的信貸資產;
(14)借款人無力償還貸款,即使處置抵(質)押物或向擔保人追償也只能收回很少的部分,預計貸款損失率超過85%。
●損失類參考特徵:
a.借款人和擔保人依法宣告破產、關閉、解散,並終止法人資格,銀行經對借款人和擔保人進行追償後,未能收回的貸款。
b.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災害或者意外事故,損失巨大且不能獲得保險補償,或者已保險補償後,確實無能力償還部分或全部貸款,銀行經對其財產進行清償和對擔保人進行追償後未能收回的貸款。
c.借款人雖未依法宣告破產、關閉、解散,但已完全停止經營活動,被縣級及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注銷、吊銷營業執照,終止法人資格,銀行經對借款人和擔保人進行清償後,未能收回的貸款。
d.借款人觸犯刑律,依法受到制裁,其財產不足歸還所借貸款,又無其他貸款承擔者,銀行經追償後確實無法收回的貸款。
e.由於借款人和擔保人不能償還到期貸款,銀行訴諸法律經法院對借款人和擔保人強制執行,借款人後擔保人均無財產可執行,法院裁定終結執行後,銀行仍然無法收回的貸款。
f.由於上述a至e項原因,借款人不能償還到期貸款,銀行對依法取得的抵貸資產,按評估確認的市場公允價值入賬後,扣除抵貸資產接受費用,小於貸款辦席的差額,經追償後仍無法收回的貸款。
g.開立信用證、辦理承兌匯票、開具保函等發生墊款時,開證申請人和保證人授予上述a至f項原因,無法償還墊款,銀行經追償仍無法收回的墊款。
h.經國務院專案批准核銷的貸款。
資料之四:損失類貸款,專業銀行舉例尚有:
經國稅部門未能核銷的貸款;預計貸款損失在90%以上。
●說明:
1.正常、關注、次級、可疑類貸款的基本分類標準是各類貸款的風險表現基本特徵形式,採用的是列舉法,不可能窮盡。它們只是貸款分類的重要參考因素。
2.分類中,關鍵是要把握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和貸款的損失程度,並結合擔保分析後進行初分結果調整,依據核心定義,確定分類結果。
延伸閱讀
從2004年起,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兩類銀行將奉行國際標准,取消原來並行的貸款四級分類制度,全面推行五級分類制度。
貸款五級分類制度是根據內在風險程度將商業貸款劃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五類。這種分類方法是銀行主要依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即最終償還貸款本金和利息的實際能力,確定貸款遭受損失的風險程度,其中後三類稱為不良貸款。此前的貸款四級分類制度是將貸款劃分為正常、逾期、呆滯、損失四類。
五級分類是國際金融業對銀行貸款質量的公認的標准,這種方法是建立在動態監測的基礎上,通過對借款人現金流量、財務實力、抵押品價值等因素的連續監測和分析,判斷貸款的實際損失程度。也就是說,五級分類不再依據貸款期限來判斷貸款質量,能更准確地反映不良貸款的真實情況,從而提高銀行抵禦風險的能力。
以前對銀行不良貸款的分類方法是「一逾兩呆」(逾期貸款是指借款合同到期未能歸還的貸款,呆滯貸款是指逾期超過一年期限仍未歸還的貸款,呆賬貸款則指不能收回的貸款),這是一種根據貸款期限而進行的事後監督管理方法。「一逾兩呆」的不足就是掩蓋了銀行貸款質量的許多問題,比如根據貸款到期時間來考核貸款質量,就會引發借新還舊的現象,這樣就很容易將一筆不良貸款變為正常貸款,而實際上並沒有降低風險。這種分類法很難甚至根本無法達到提高信貸資產質量的目的,而五級分類法正是克服了它的有關弱點,可以及時反映商業銀行的盈虧狀況,因此成為改良貸款質量管理方法的選擇。
貸款的五級分類僅提供了一種貸款的分類方法,與風險為標準的分類方法並不一致,因此,像「貸款風險的五級分類」這樣的提法是錯誤的。

4. 我國商業銀行為什麼要實行貸款的五級分類法

貸款五級分類制度是根據內在風險程度將商業貸款劃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五類。這種分類方法是銀行主要依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即最終償還貸款本金和利息的實際能力,確定貸款遭受損失的風險程度,其中後三類稱為不良貸款。此前的貸款四級分類制度是將貸款劃分為正常、逾期、呆滯、呆賬四類。
五級分類是國際金融業對銀行貸款質量的公認的標准,這種方法是建立在動態監測的基礎上,通過對借款人現金流量、財務實力、抵押品價值等因素的連續監測和分析,判斷貸款的實際損失程度。也就是說,五級分類不再依據貸款期限來判斷貸款質量,能更准確地反映不良貸款的真實情況,從而提高銀行抵禦風險的能力。

5. 央行五級分類誠信為關注,多久能變為正常

至少要一個月才會顯示正常。

二代徵信要求各機構當天採集當天上報,這樣徵信更新時間縮短至T+1天。不過第二徵信雖然上線,但只上線了查詢功能,報送功能據說要5月才會上報,這也就是說當前消除關注後,按照一代徵信的更新時間,可能至少要一個月才會顯示正常。

(5)企業貸款五級分類由關注變正常的原因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除了正常貸款、關注貸款外,其他三個等級都屬於不良徵信,如果徵信報告顯示的分類是關注,也還是要注意下,尤其是要再申請貸款,建議最好是把關注給取消掉。

關注只是表示貸款人有能力還款,但是可能此前有出現過一些對貸款不利的因素。比如雖然沒有逾期過,可是有信用卡大額消費後沒有全額還款,後面是通過辦理分期,或者是按最低還款額還款的,說明貸款人還款能力還是稍有欠缺。

6. 為什麼我的人行徵信五級分類顯示為「關注」了,不能去掉嗎

建議查看有沒有信用卡被盜用,還有就是看看自己的徵信信息情況。
既然分到了五級,一定是有原因的。
1、中國商業銀行的貸款分類辦法基本上是沿襲財政部1993年頒布的《金融保險企業財務制度》中的規定把貸款劃分為正常、逾期、呆滯、呆賬四種類型,後三種合稱為不良貸款,在我國簡稱「一逾兩呆」。逾期貸款是指逾期未還的貸款,只要超過一天即為逾期;呆滯是指逾期兩年或雖未滿兩年但經營停止、項目下馬的貸款;呆賬是指按照財政部有關規定確定已無法收回,需要沖銷呆帳准備金的貸款。中國商業銀行的呆帳貸款大部分已形成應該注銷而未能注銷的歷史遺留問題。
2、這種分類方法簡單易行,在當時的企業制度和財務制度下,的確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經濟改革的逐步深入,這種辦法的弊端逐漸顯露,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金融改革的需要了。比如未到期的貸款,無論是否事實上有問題,都視為正常,顯然標准不明,再比如,把逾期一天的貸款即歸為不良貸款似乎又太嚴格了。另外這種方法是一種事後管理方式,只有超過貸款期限,才會在銀行的帳上表現為不良貸款。因此,它對於改善銀行貸款質量。提前對問題貸款採取一定的保護措施,常常是無能為力的。所以隨著不良貸款問題的突出,這類分類方法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7. 貸款五級分類

貸款可以分為正常類,關注類,次級類,可疑類和損失類。
當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諾,還款的醫院良好,而且工作和財務情況等各方面正常,能夠正常的還本付息,銀行等相關金融機構對借款人的評估為最終有償還貸款的能力。借款人可能本身心理上有還款的抵觸心理,但是借款人的現金流相對充足,不會對貸款本息按約足額償還產生影響。這種就屬於貸款正常類級別。
當借款人的收入或者經營的利潤下降,出現了現金流動不足的情況,財務指標出現異常而且低於同行業的平均水平。借款人的負債出現大幅度的增加;借款人的固定資產貸款項目出現重大的不利於貸款償還的因素。借款人經營管理存在問題,並未按約定用途使用貸款。借款人的主要股東,相關聯的企業發生不利於貸款償還的變化。貸款人的抵押物出現貶值,影響到了最終的貸款歸還。借款人的還貸能力較差,擔保人的償還能力較強。借款人處於停工狀態,但是抵押正常,抵押物的價值遠遠高於貸款本息價值。這種就屬於貸款關注類級別。
借款人經營虧損,難以獲得充足的資金用於償還本息貸款。借款人已經需要通過變賣生產經營資產來維持生產經營活動。借款人出現停產狀態,並且擔保人的償還能力有限。貸款檔案不齊全,重要的法律文件丟失,並且對貸款產生了影響。這種就屬於貸款次級類級別。
借款人已經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借款人已經進入清算程序。借款人或者法人涉及了重大的案件,對借款人的正常經營活動產生了影響。經過多次的談判借款人沒有還款的意向,而且已經通過法律手段進行追收貸款。這種就屬於貸款可疑類級別。
借款人宣告破產,而且復工無望,嚴重的資不低債。借款人觸犯了法律。借款人遭受自然災害,損失巨大而且無法獲得保險補償。這種就屬於貸款損失類級別。

8. 貸款五級分類,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各有什麼特徵

1、正常。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一直能正常還本付息,不存在任何影響貸款本息及時全額償還的消極因素,貸款損失的概率為0。

2、關注。盡管借款人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貸款損失的概率不會超過5%。

3、次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需要通過處分資產或對外融資乃至執行抵押擔保來還款付息。貸款損失的概率在30%-50%。

4、可疑。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抵押或擔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損失,貸款損失的概率在50%-75%之間。

5、損失。指借款人已無償還本息的可能,無論採取什麼措施和履行什麼程序,貸款都註定要損失了,其貸款損失的概率在75%-100%。

(8)企業貸款五級分類由關注變正常的原因擴展閱讀

獲貸技巧

1、借款理由:貸款人在申請貸款的過程中,貸款理由應該坦誠並且清晰,詳細的寫出貸款的用途以及個人還貸方面的優勢。例如:良好的個人信用記錄。

2、借款金額:貸款人在銀行申請貸款的金額不宜太高,因為金額越大,失敗的可能性也就越高,然而這並不是貸款人所希望的,他們肯定不希望自己的貸款資金在半個月內還看不到放款的動靜。倘若貸款人所申請的貸款較大的話,建議你適當降低貸款數額,這樣通過銀行審核的希望也就大大增加了。

3、借款說明:詳細的填寫申請資料,借款的用途、個人信用記錄、收入來源、還款能力以及家庭收入情況等等。以保證你的借款不管何時何地何情況,都能夠准時的償還貸款。

4、貸款償還:借款人成功申請貸款之後,就必須要按照規定的時間還款,切勿出現僥幸心理,耽誤還款時間,從而造成不良的個人信用記錄。另外,對於拖欠的貸款,相關部門也會盡全力追回。

9. 貸款五級分類標准

1、正常類貸款: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2、關注類貸款: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可能會影響債務償還;3、次級類貸款:借款人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4、可疑類貸款:借款人已經沒有能力足額償還貸款本息;5、損失類貸款:本息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小部分,預計本息損失一般在90%以上。
拓展資料:
1.貸款五級分類是指商業銀行依據借款人的實際還款能力,按風險程度進行貸款質量的五級分類(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後三種為不良貸款)。1998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參照國際慣例,結合中國國情,制定了《貸款分類指導原則》。
2.1998年以前,中國商業銀行的貸款分類辦法基本上是沿襲財政部1993年頒布的《金融保險企業財務制度》中的規定把貸款劃分為正常、逾期、呆滯、呆賬四種類型,後三種合稱為不良貸款,在我國簡稱「一逾兩呆」。逾期貸款是指逾期未還的貸款,只要超過一天即為逾期;呆滯是指逾期兩年或雖未滿兩年但經營停止、項目下馬的貸款;呆賬是指按照財政部有關規定確定已無法收回,需要沖銷呆帳准備金的貸款。中國商業銀行的呆帳貸款大部分已形成應該注銷而未能注銷的歷史遺留問題。這種分類方法簡單易行,在當時的企業制度和財務制度下,的確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經濟改革的逐步深入,這種辦法的弊端逐漸顯露,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金融改革的需要了。比如未到期的貸款,無論是否事實上有問題,都視為正常,顯然標准不明,再比如,把逾期一天的貸款即歸為不良貸款似乎又太嚴格了。另外這種方法是一種事後管理方式,只有超過貸款期限,才會在銀行的帳上表現為不良貸款。因此,它對於改善銀行貸款質量。提前對問題貸款採取一定的保護措施,常常是無能為力的。所以隨著不良貸款問題的突出,這類分類方法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10. 什麼是貸款五級分類制

貸款五級分類制度是根據內在風險程度將商業貸款劃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五類。
貸款五級分類制是銀行主要依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即最終償還貸款本金和利息的實際能力,確定貸款遭受損失的風險程度,其中後三類稱為不良貸款。此前的貸款四級分類制度是將貸款劃分為正常、逾期、呆滯、損失四類。
五級分類是國際金融業對銀行貸款質量的公認的標准,這種方法是建立在動態監測的基礎上,通過對借款人現金流量、財務實力、抵押品價值等因素的連續監測和分析,判斷貸款的實際損失程度。也就是說,五級分類不再依據貸款期限來判斷貸款質量,能更准確地反映不良貸款的真實情況,從而提高銀行抵禦風險的能力。
以前對銀行不良貸款的分類方法是「一逾兩呆」(逾期貸款是指借款合同到期未能歸還的貸款,呆滯貸款是指逾期超過一年期限仍未歸還的貸款,呆賬貸款則指不能收回的貸款),這是一種根據貸款期限而進行的事後監督管理方法。「一逾兩呆」的不足就是掩蓋了銀行貸款質量的許多問題,比如根據貸款到期時間來考核貸款質量,就會引發借新還舊的現象,這樣就很容易將一筆不良貸款變為正常貸款,而實際上並沒有降低風險。這種分類法很難甚至根本無法達到提高信貸資產質量的目的,而五級分類法正是克服了它的有關弱點,可以及時反映商業銀行的盈虧狀況,因此成為改良貸款質量管理方法的選擇。
從2004年起,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兩類銀行將奉行國際標准,取消原來並行的貸款四級分類制度,全面推行五級分類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