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貸款類型 » 東北商業不良貸款率低

東北商業不良貸款率低

發布時間: 2022-05-16 08:03:07

① 不良貸款率的一般水平

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警戒線是2%,也就是說等於或超過2%,就觸及到了警戒線。

根據預計,2019年商業銀行平均不良貸款率在1.9%以內,在部分領域仍舊存在較大的風險。不良貸款率如果能夠穩定或者下降,那麼對於商業銀行的盈利是非常有幫助的。

銀行要降低不良貸款率,主要是要加強自身的風控能力、審核力度等。

定義

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是評價金融機構信貸資產安全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不良貸款率高,可能無法收回的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越大;不良貸款率低,說明金融機構不能收回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越小。

不良貸款率計算公式如下:不良貸款率=(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各項貸款×100%。

=貸款撥備率/撥備覆蓋率×100%。

② 不良貸款的現狀分析

不良貸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貸款協議按時償還商業銀行的貸款本息,或者已有跡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貸款協議按時償還商業銀行的貸款本息而形成的貸款。
我國曾經將不良貸款定義為呆賬貸款、呆滯貸款和逾期貸款(即一逾兩呆)的總和。我國自2002年全面實行貸款五級分類制度,該制度按照貸款的風險程度,將銀行信貸資產分為五類: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不良貸款主要指次級、可疑和損失類貸款。 三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4788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95%,較二季度的4564億元和0.94%均有小幅上升。
分機構來看,2012年前三季度不良貸款數據顯示,除大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保持下降外,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商行、農商行和外資行在這三個季度內的不良貸款率均保持上升。而包括大型商業銀行在內的所有類別的銀行機構不良貸款余額均保持上升。
具體分類來看,大型商業銀行三季度不良貸款余額為3070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股份制商業銀行三季度不良貸款余額為743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7%,城市商業銀行三季度不良貸款余額為424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85%,農村商業銀行三季度不良貸款余額為487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65%,外資銀行三季度不良貸款余額為63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62%。
不良貸款出現反彈等原因,導致撥備覆蓋率有所降低。三季度撥備覆蓋率由二季度的290.18%微降至289.97%。

③ 什麼是銀行的不良貸款和不良貸款率

銀行的不良貸款是指銀行貸款給個人或者企業,企業逾期很長還款或者甚至無償還能力,導致銀行長期回收不了資金的貸款。在評估銀行貸款質量時,把貸款按風險基礎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其中次級貸款可疑貸款損失貸款合稱為不良貸款。

次級類貸款定義為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失。可疑類貸款的定義為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肯定要造成較大損失。損失類貸款定義為在採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後,本息仍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對各項貸款進行分類後,其後三類貸款合計為不良貸款。不良貸款預示著銀行將要發生風險損失,把不良貸款減少到最低限度,是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首要目標。

不良貸款率指銀行的不良貸款占總貸款余額的比重。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是評價金融機構信貸資產安全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一般不應高於5%。不良貸款率高,可能無法收回的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越大;不良貸款率低,說明金融機構不能收回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越小。


不良貸款率計算公式如下:不良貸款率=(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各項貸款×100%
=貸款撥備率/撥備覆蓋率×100%

各地銀行不良貸款率獲取渠道:1.人民銀行貨幣信貸科;2.銀監局監管科。註:不良貸款率屬於銀行內部數據,不對外公開。如需獲取,請攜帶相關公函前往查詢,且保證對數據的保密。

④ 四大行息差收窄仍日賺30億 房地產業貸款小幅上漲

又值一年中報季落幕,今年上半年,A股33家上市銀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超8936億元,其中工農中建四大國有行再現超強「賺錢」能力,歸母凈利潤均過千億,總額5576億元,佔比達62%。
四家銀行也全部躋身最新公布的2019中國企業500強前十名單,其中歸母凈利潤最少的中國銀行(1140.48億元),賺錢能力亦是中石化的3倍、茅台的5倍。不過相比去年的半年報,四大行的歸母凈利潤增速均回落。
利息凈收入仍貢獻了四大行的六七成營收,上半年,息差縮窄同時,四大行在規模拉動下利息凈收入同比增速上升,這維持了四大行的業績增長。
資產質量方面,在貸款規模不斷攀升的同時,四大行不良率全部下行。在多家銀行中報中,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成不良高發區,東北地區壞賬率相對其他區域較高。
四大行包攬A股上市公司利潤榜前四
每逢財報季,「利潤大戶」金融機構的賺錢能力都是熱門話題。今年上半年,A股33家上市銀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超8936億元,其中62%是國有四大銀行貢獻。四大國有行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總額5576億元,日賺30億元。
四大國有行中,歸母凈利潤最高的是有著「宇宙行」之稱的工商銀行。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工行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679.31億元。農行、建行、中行交出的成績單分別是1214.45億元、1541.9億元、1140.48億元,規模均不及工行。
憑借著超強的賺錢能力,四大國有行在2019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中排名也「傲視群雄」。以營業收入來看,中石化排第一,工、建、農、中四大行全部躋身前十名單,分列第五、第七、第八、第十,其中中行是從2018年第十一名上升至今年第十名,另外三家2018年就在前十榜單;從歸母凈利潤來看,據東方財富choice的統計,2019年上半年,四大行包攬榜單前四,其中歸母凈利潤最低的中行,其歸母凈利潤規模都是中石化的3倍、茅台的5倍。
由於基數偏大,四大國有行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增速均未超過10%,33家A股上市銀行中,有12家增速未過10%。具體來看,工行、農行、建行、中行分別為4.67%、4.88%、4.87%、4.55%,增速曾一度墊底的農行實現反超,且在四大行中領跑。不過相比去年的半年報,四大行的歸母凈利潤增速回落。
息差縮窄,規模拉動下利息凈收入仍增長
營業收入方面,工行上半年實現收入4429.15億元,同比增長14.3%;農行實現營業收入3231.79億元,同比增長5.50%;建行實現營業收入3614.71億元,同比增長6.08%;中行實現營業收入2767.33億元,同比增長10.06%。
利息凈收入仍是四大行的重要收入來源。數據顯示,上半年四大行利息凈收入同比增速均呈上升態勢,貢獻了60%-70%的營業收入。其中,農行上半年利息凈收入同比增加37.99億元至2376.32億元,占上半年營業收入的比例為73.5%,居四大行首位,也是唯一一家利息凈收入佔比超過70%的銀行。
上半年,息差縮窄在四大行中表現都較為明顯。農行在財報中解釋凈利差同比下降時提到,一個主要原因即加大了普惠金融、扶貧等領域的信貸投放力度。
今年以來,中國央行已進行過三輪定向降准,分別於1月、4月、5月、6月、7月分次實施到位,釋放萬億級資金給民營小微企業「解渴」;近期中國央行又宣布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進一步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這意味著,是業務規模的拉升帶動了利息凈收入增長。
非息收入的理財業務方面,去年下半年銀保監會出台了理財新規,推進商業銀行設立專業子公司。截至目前,四大行理財子公司均已獲批開業(中行旗下中銀理財、農行旗下農銀理財均在7月開業),但四大行財報中相關的業績著墨並不太多,僅工行披露,2019年6月末,工銀理財總資產161.12億元,凈資產160.81億元,上半年實現凈利潤0.81億元。
投向房地產業貸款規模及佔比均上行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四大國有行2019年上半年在加大力度服務實體經濟重點領域的同時,投向房地產業的貸款規模也小幅上漲,且占總貸款比例也在上升。
農行上半年對公貸款和墊款中,投向房地產業7082.9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4%,在對公貸款和墊款中佔比9%,也比去年末上升0.4個百分點;建行上半年投向房地產業貸款和墊款規模5519.2億元,也較年初規模小幅上行,佔全部貸款比3.81%,較年初增長0.1個百分點;工行上半年公司類貸款總計8.44萬億元,其中投向房地產業信貸規模6510.52億元,佔比7.7%,佔比較年初增長0.3個百分點;中行上半年企業貸款和墊款中,投向房地產業規模9972億元,佔比7.96%,較年初增長0.19個百分點。
四大行都在財報中表示,落實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和監管措施,加強房地產貸款風險管理。
作為房貸領域的大戶,建行在中期業績會上也被問及相關問題。財報顯示,建行上半年房地產開發類貸款余額3910.93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54.39億元。恰逢近日有消息稱,多家銀行自即日起收緊房地產開發貸款額度。建行副行長紀志宏對此回應稱,建行一直嚴格落實「房住不炒」的要求,上半年房地產開發貸款增速同比下降6.55個百分點,對應的不良率為0.81%,比年初下降0.3個百分點。下一步建行會繼續按照房地產調控政策,進一步加強准入標准,嚴格貫徹落實監管政策,確保房地產開發貸款合規,加強資金用途監管。
四大行不良率齊降,有地區壞賬率偏高
中報顯示,四大國有行在調整貸款結構的同時,不良貸款率均下降。
曾在2015年三季度末不良率升破2%的農行,今年上半年末不良貸款率1.43%,較年初下降0.16個百分點。且農行不良貸款余額1853.12億元,較上年末減少46.90億元,是四大行中唯一一家不良「雙降」的銀行。
不良貸款從哪裡來?分行業看,除中行未披露按行業劃分的不良貸款規模外,工行、建行、農行信貸壞賬率較高的行業均包括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截至今年6月末,工行投向製造業的公司類貸款不良率達5.82%,批發和零售業貸款不良率9.31%,而較低的如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貸款不良率是0.63%,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的貸款不良率僅0.15%。
除行業因素外,地區因素對不良的影響也很明顯。披露了相關數據的三家銀行中,工行投放於東北地區的貸款上半年末為7860.77億元,較去年末增加約270億元,不良率3.45%;環渤海地區貸款余額2.66萬億元,不良率2.23%;長江三角洲地區貸款余額3.01萬億元,不良率為0.8%。
建行投向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的貸款和墊款余額均在2.5萬億上下,投向東北地區貸款余額7377.68億元,規模都比年初小幅上升。不良率最高的是東北地區,達3.13%,長江三角洲不良率1.02%,環渤海地區不良率1.84%。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上半年我國銀行業發展亮點包括:對實體經濟服務顯著改善,信貸結構有所優化;不良貸款率普遍下降,不良貸款余額增速趨緩,資產質量趨於穩定。但他同時提出,要冷靜看待上半年銀行業績回暖。
他稱,未來宏觀形勢復雜多變、監管政策不斷收緊、利率和匯率逐步市場化。當下要深入研究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新機制的影響,調整和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加強利率風險管理;完善風險定價體系建設,提升風險定價能力,夯實應對內外部變化的基礎和能力。
對於不良率的下降,董希淼分析稱,上市銀行加大不良貸款核銷力度是主要原因。「今年上半年商業銀行繼續加大不良貸款核銷力度,同時還通過加大回收、打包轉讓、不良貸款證券化等手段,積極處理不良貸款,減輕發展包袱。」
但他同時表示,未來一段時間,房地產泡沫、地方政府債務等將是金融風險防控重點領域,保持資產質量穩定的壓力仍然較大。應進一步提升風險防範意識和能力。
■ 延展
LPR改革對凈息差影響幾何
在中期業績會上,多家銀行也被問到LPR改革對凈息差的影響。工行行長谷澍表示,LPR改革對於工行凈息差影響有限,因工行從2013年LPR機制啟動時就在行內推廣和應用,今年上半年新發放的以LPR定價的貸款佔全部新發放貸款的48%,達到1.4萬億元,特別是公司貸款應用LPR已經非常熟悉。
建行首席財務官許一鳴也在業績會上回應稱,建行認真落實央行關於LPR「358」的要求,截至目前新發放的貸款中56%已經運用了LPR。所謂「358」,即截至今年9月末,銀行新發放貸款中,應用LPR作為定價基準的比例不少於30%;截至12月末,上述佔比要不少於50%;截至明年3月末,上述佔比不少於80%。
他還表示,建行目前的貸款定價水平與以LPR為基準的貸款定價水平差距不大,大約在5bp,根據測算,年底前對建行凈利息收入的影響不到1億元左右。如果明年開始存量貸款利率也要調整的話,對銀行的凈利息收入壓力會有所加大,但整體看仍會相對平穩。

⑤ 銀監對銀行不良貸款率要求控制多少

銀監會提出的逾期90天以上貸款和不良貸款比例控制在5%以內的貸款分類偏離度,是指貸款分類偏離度。五級貸款分類的操作結果與實際情況存在差異,包括四級不良貸款分類的偏差和五級貸款分類的各種偏差。

貸款偏離的概念是對貸款分類真實性的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的轉變。對貸款分類結果進行量化、分析、深化和細化也是一個過程。

銀監會提出的貸款偏離度實際上是貸款偏離度,即核定不良貸款率減去信用社上報的不良貸款率(貸款偏離度=不良貸款率)之間的差額。審查和衡量貸款——信用社報告的不良貸款率。

適度借貸:當用戶申請貸款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個人及家庭的財務狀況,月還款額度不要超過家庭月總收入的50%。

貸款用戶要選擇合適的貸款產品:個人需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貸款品種、貸款期限、還款方式等。

(5)東北商業不良貸款率低擴展閱讀: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之初的主要職責是:

1、制定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管規章制度和辦法,起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提出制定和修改意見。

2、審批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的設立、變更、終止和業務范圍。

3、對銀行業金融機構進行現場和非現場監管,依法查處違法行為。

4、審查銀行業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

5、負責全國性銀行業金融機構數據、報表的統一編制,抄送中國人民銀行,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公布。

6、會同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對存款金融機構的應急風險處置提出意見和建議。

7、負責國有重點銀行業金融機構監事會的日常管理工作。

8、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工作。

⑥ 商業銀行為什麼要努力降低不良貸款率

銀監局有相關的文件規定,貸款不良是一個考核的指標,另外各家銀行也有相應業務指標,貸款不良率直接影響銀行的經營成果,因此各家銀行都想方設法降低貸款不良率,以降低風險,提高盈利

⑦ 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利與弊分析

2015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遭遇到不少預期內和預期外的沖擊與挑戰,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面對錯綜復雜的形勢,黨中央、國務院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實施了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的政策組合,使國民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民生持續改善。預計2015全年GDP增長6.9%,CPI漲幅1.5%。展望2016年經濟增長,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但受結構性、周期性因素疊加影響,明年經濟運行仍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需要採取積極有力的宏觀政策和加快推進改革加以應對,仍可保持在合理區間運行。●全年經濟運行總體特徵2015年經濟運行的總體特徵是穩中趨緩、穩中有進、穩中有憂,各領域分化加劇,動力轉換過程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並存。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結構性衰退和結構性繁榮並存。前三季度,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達到51.4%,較上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高於二產10.8個百分點。工業內部結構調整加快,新產業、新業態、新產品增長較快,產業結構加快向中高端水平邁進。但行業景氣度差異較大。一是部分產能過剩行業十分困難。資源類、重化工業普遍陷入困境,增速大幅下滑,煤炭、鋼鐵、水泥等產品產量明顯下降,行業總體庫存壓力較大,仍處在調整探底發展階段,要徹底走出困境尚需時日。二是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計算機通訊、新能源、新材料醫葯製造等產業發展優勢明顯,增長速度大幅快於傳統製造業。三是新興服務業發展勢頭強勁。服務新業態、新模式延續近兩年高增長態勢,電子商務、物流快遞等行業表現尤為搶眼。三大需求趨於平衡發展,內部分化逐步凸顯。2015年以來,消費增長保持穩定,投資增長速度持續放緩,出口增速換擋,三大需求趨向平衡發展。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58.4%,高於投資15個百分點,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從三大需求內部看,分化逐步凸顯,蕭條與旺盛並存。投資方面,房地產投資持續回落,月度投資已現負增長,基礎設施投資保持較快增速,製造業投資緩中趨穩。消費方面,網上商品零售、通訊類商品、旅遊等領域消費高速增長,而石油及製品類消費大幅衰退。出口方面,一般貿易出口保持正增長,而加工貿易出口大幅下降,傳統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優勢明顯下降。區域經濟增長差距顯著,多速增長格局出現。一些產業基礎好、結構多元化、調整步伐快、開放程度高的地區,經濟仍然保持良好發展勢頭;而一些產業結構落後單一、產能過剩行業比較集中的地區,經濟下行速度較快。重慶和貴州兩地逆市上行,實現了10%及以上的超高速增長,領跑全國;絕大多數省份相對平穩,保持在7%—9%中高速增長區間;遼寧、山西等資源型、重化工業大省下行壓力較大,減速幅度大,增速低於3%,甚至其省內部分地市出現負增長,情況極不樂觀。企業景氣分化,同一行業內冰火兩重天。一方面,一些大型企業、上市企業緊抓市場、政策機遇,發揮其規模、品牌等優勢,發展相對較好。另一方面,量大面廣的傳統企業、中小企業依然普遍面臨生存難、轉型難的困境。民生持續改善,收入就業指標表現較好。前三季度,中國城鎮新增就業1066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城鎮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1%—5.2%。居民收入實現了「兩個高於」的要求,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計達到16367元,同比實際增長7.7%,高於同期GDP增速0.8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8.1%,高於同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1.3個百分點。價格水平總體平穩,結構性通縮壓力加大。受新拉漲因素不足,及季節、氣候因素的影響,全年月度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均低於2%,個別月份低於1%,物價總水平平穩。但受國內需求總體偏弱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的影響,生產領域中原材料、燃料價格持續下降,生產者價格指數PPI連續45個月負增長,且降幅較大,工業領域結構性通縮風險已較為突出。●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投資增長後勁不足。1—11月份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僅增長4.7%,較上年同期下降8.8個百分點。特別是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速更低,新開工大項目不足問題比較突出。主要是由於地方政府受到融資平台清理、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及經濟增速下降導致財政收入增速下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部分項目尤其是大項目的資金來源受限,致使部分穩增長措施難以落地。同時,盡管國家大力推進簡政放權,但是改革措施尚未完全到位,主動服務意識差,仍然存在投資項目需要各部門串聯會簽審批現象,審批環節多、行政效率低也影響穩增長措施的落實。二是市場出清困難。截至11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已經連續45個月負增長,超過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期的負增長記錄,且伴隨經濟增速下行,產能利用率進一步下降,產能過剩局面緩解難度進一步加大,過剩行業有擴展之勢。產能過剩導致企業經營效益持續惡化。1—10月份,全國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虧損到386.38億元,其中主營業務虧損720億元,101家大中型鋼鐵企業中48家虧損,虧損面擴大至47.5%。10月份,全國22個城市5大類品種鋼材社會庫存環比有所上升。其中鋼材市場庫存總量830.81萬噸,比上月增加26.93萬噸,上升3.35%。當前急需通過市場出清恢復市場供需平衡。但受過剩產能行業重資產技術經濟特徵、地方政府保護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化解產能過剩和清除「僵屍企業」仍面臨種種困難。大量資源固化於產能過剩行業,抑制了戰略性新興產業與現代服務業等領域的發展。三是就業壓力逐步凸顯。今年第三產業的快速增長促進了就業穩定,但受資本市場波動、總需求低迷影響,非製造業的景氣度也在下行,10月份非製造業PMI指數已較7月份的年內高點降低了0.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吸納就業的能力減弱。且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進一步加大,部分傳統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目前勉力維持的就業局面可能會被打破,部分隱藏性失業可能會顯性化,就業壓力將進一步凸顯,可能將對明年的就業穩定造成影響。同時盡管網上商品零售、快遞等新興業態創造了部分新的就業崗位,但也必須注意到網店對實體店帶來的沖擊和顯著的替代效應。調研中反映,圖書、服裝、家電等產品的實體店受到沖擊最大,部分實體店經營困難甚至出現了關閉潮。部分傳統的百貨商場也受到較大沖擊,經營景氣度持續下降,這對相關群體就業帶來較大影響。四是金融風險加大。產能過剩問題嚴重、企業效益惡化、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清理等實體經濟的問題開始向金融領域傳導。2012年以來,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呈現逐季上升趨勢,目前已經連續16個季度上升,不良貸款率由2012年第一季度的0.94%上升至2015年第二季度的1.50%,三季度進一步升至1.59%,環比上升0.09%,同期撥備覆蓋率由287.40%下降到190.79%。融資難融資貴也導致部分地區非法集資問題抬頭。這些問題相互交織、相互傳導,加大了經濟下行的壓力,也導致金融風險上升。●2016年經濟增長趨勢分析2016年投資增長可能降至9%左右。製造業投資增速可能下降1.5個百分點,約拉低投資增速0.5個百分點。一是企業經營景氣度下降影響投資積極性。研究發現,製造業投資增長速度變化的60%可由上一年的企業利潤增長速度解釋。2015年以來,工業企業利潤總額持續負增長,較上年下降約5個百分點。工業企業利潤惡化抑制企業擴大投資。且上半年受益於股票市場持續活躍,企業非主營業務收入快速增長,若去除其影響,企業的經營狀況比利潤數據顯示的還要差。二是產能過剩依然突出,新增投資動力不足。從今年行業統計數據來看,產能過剩問題仍然突出,且伴隨經濟下行,產能利用率進一步下降,產能過剩行業有擴展之勢。三是高新製造業規模尚小,難以提供足夠投資支撐。全國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高出全部製造業投資近4個百分點,但其佔比不足10%,對製造業投資增長拉動較弱。房地產投資可能降至零增長。一是當前的資金來源結構難以支撐房地產投資增長。雖然1—11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同比增長1.3%,增速連續多月提高。但從資金來源看,國內貸款、外資、自籌資金都連續多月負增長,僅有定金及預收款和個人按揭貸款正增長。二是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同比負增長。1—11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33.1%。三是當前房地產市場景氣度仍未全面恢復。當前房地產市場景氣上行是結構性上行而非整體上行。從區域看,一二線城市景氣上行,三四線城市低迷。從房屋購買結構看,改善型住房景氣度高,而剛需房和高端房類的景氣度相對較低。10月份以來房地產銷售增速已經出現下降。基礎設施投資增長可能回落2個百分點。一是資金來源受到限制。受經濟下行影響,財政收入增速大幅下降,且若明年房地產市場景氣度再次下降,則地方政府的資金來源將受到極大約束。二是部分改革措施短期內可能抑制地方政府投資擴張。新預演算法、限制地方招商引資競爭和地方司法、紀委體系改革強化對地方政府經濟行為的制衡約束,短期內可能抑制地方投融資擴張。消費可能進入個位數增長。一是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持續減速。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實際增長7.7%,高於經濟增速0.8個百分點。但年度比較來看,卻是持續減速。二是受失業顯性化等因素的影響,消費信心可能有所減弱。三是一些熱點消費可能減速。首先汽車消費鼓勵政策的效應減弱。其次,今年受黃金價格波動及股市波動引發的避險情緒增強的影響,三季度以保值增值為目的金銀珠寶類消費大幅走強,平均增速達到13%,但不具有可持續性。出口可能略高於今年。一是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0月份報告預計2016年發達經濟體復甦會有所減弱,但新興市場國家的增長速度在2016年有所回升。二是政策環境優化和低基數可能提高出口增速,進口可能低速增長。今年進口之所以出現負增長,主要是受到大宗商品價格下降所致,進口數量降幅不大。預計明年進口數量將窄幅下降,價格影響降低,進口實現低速增長。總體來看,明年經濟仍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經濟增長速度有可能進一步回落。2016年宏觀政策選擇2016年宏觀政策的重點仍是要把握好穩增長、調結構和防風險的平衡,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從供需兩側發力。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有力度。第一,建議進一步擴大赤字規模,提高赤字率,新增赤字主要用於國家重大工程,跨地區、跨流域的投資項目以及外部性強的重點項目。第二,建議考慮加大中央國債發行規模,並適當提高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額度,繼續適時推進債務置換工作,減輕地方政府償債壓力,為地方騰出部分空間用於其他領域支出,保障地方公共服務的合理投入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穩定供給,拉動經濟增長。第三,進一步加大力度盤活存量資金,統籌用於交通、水利、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第四,適當加大針對東北地區及其他困難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並配合其他相關政策,增強其自主增長動力。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松緊適度。第一,建議繼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和基準利率,在資本外流增多的情況下保持流動性充裕,並引導市場利率下行。在保持匯率總體走勢基本穩定的大局下,根據市場情況,繼續釋放人民幣貶值壓力,進一步減輕出口部門壓力。第二,穩定股票市場,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融資功能。寬進嚴出,防範資本大規模流出風險。第三,發揮好定向調控作用,進一步擴大開發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資金運用規模,支持重點領域建設。加快推進結構性改革。繼續推進簡政放權,加快化解過剩產能和清理僵屍企業,採取有效措施切實降低各類企業成本,引導「雙創」活動走向縱深,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充分調動地方積極性。建立地方政府在改革和發展中的正向激勵機制,克服不作為傾向。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地方政府的新型競爭機制,既要保障公平公正,也要充分調動地方積極性。

⑧ 不良貸款比例下降的原因

實際上,不良貸款率 = 不良貸款余額 / 貸款總余額
不良貸款率下降主要通過兩個途徑:
一是壓縮分子,就是減少不良貸款余額,主要通過催收貸款、對抵押物進行處置、進行不良貸款核銷或剝離等方式進行;
二是增加分母,即做大貸款規模,主要通過加快新增發放貸款實現。
近年來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的逐年下降,與上面提到的兩方面都有密切關系,銀行一般都會提出「雙降」目標,就是不良貸款余額(分子)、不良貸款率(等號左邊的結果)雙下降,對於前者主要是商業銀行加強風險控制、優化公司治理結構、提高不良貸款清收轉化效率等工作凸顯成效;而後者(不良貸款率)的下降,更多的是依託將分母做大,即加大貸款投放力度,來實現的,這點可以通過近幾年來全國信貸投放的天量規模可見一斑。

⑨ 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怎麼計算公式

不良貸款率計算公式如下:不良貸款率=(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各項貸款×100%

=貸款撥備率/撥備覆蓋率×100%

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是評價金融機構信貸資產安全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不良貸款率高,可能無法收回的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越大;不良貸款率低,說明金融機構不能收回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越小。

正常類貸款定義為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沒有足夠理由懷疑貸款本息不能按時足額償還。關注類貸款定義為盡管借款人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

次級類貸款定義為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失。可疑類貸款的定義為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肯定要造成較大損失。

損失類貸款定義為在採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後,本息仍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對各項貸款進行分類後,其後三類貸款合計為不良貸款。

各項貸款指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借款人融出貨幣資金形成的資產。主要包括貸款、貿易融資、票據融資、融資租賃、從非金融機構買入返售資產、透支、各項墊款等。

(9)東北商業不良貸款率低擴展閱讀

危害性:

根據日本的經驗,中國經濟也象日本一樣被不良貸款所拖累。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不良資產的危害性。

1、不良貸款率高,最大的危害是影響銀行對經濟的支持能力。中國的銀行對貸款極其謹慎小心,就是因為不良貸款太多,影響了銀行放款能力。

2、如果靠發行基礎貨幣來解決不良貸款問題,容易引發通貨膨脹。如果對之掉以輕心,不良貸款的大量發生還會誘發社會道德風險,如果加大處理不良貸款的力度又可能會引起企業連鎖倒閉破產,增加財政風險和社會危機。

解決辦法:

1、加強金融企業的業務監管,保證今後每一筆貸款的質量,防止新的不良貸款產生。

2、加大中國企業的體制改革,強化企業的經營和競爭機制。

3、適當採取擴張性貨幣政策,給一些能救活的企業輸血,使之起死回生。

4、發行基礎貨幣,沖淡不良貸款。

第3和第4種辦法都是增加貨幣供給,通過適度通脹抵消不良貸款,從而活躍中國經濟,使經濟增加活力。

⑩ 為什麼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因為中國的大部分貸款都是抵押貸款。無抵押的則審核很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