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貸款類型 » 金融貸款扶貧的風險與安全
擴展閱讀

金融貸款扶貧的風險與安全

發布時間: 2022-05-29 19:22:42

❶ 金融扶貧基本特徵是什麼

金融扶貧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扶貧貸款是由國內有關金融機構承擔的一項政策性貸款業務, 它是我國扶貧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放的形式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到戶的小額扶貧貸款; 另一種是發放給龍頭企業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扶貧貸款。

第一條 為了切實加強對國家扶貧資金的管理,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益,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盡快解決農村貧困人口溫飽問題的決定》(中發〔1996〕12號)和《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的通知》(國發〔1994〕30號)精神,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國家扶貧資金是指中央為解決農村貧困人口溫飽問題、支持貧困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而專項安排的資金,包括支援經濟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三西」農業建設專項補助資金、新增財政扶貧資金、以工代賑資金和扶貧專項貸款。

第三條 國家各項扶貧資金應當根據扶貧攻堅的總體目標和要求,配套使用,形成合力,發揮整體效益。

第四條 國家各項扶貧資金必須全部用於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並以這些縣中的貧困鄉、村、戶作為資金投放、項目實施和受益的對象。非貧困縣中零星分散的貧困鄉、村、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的貧困縣,由有關地方各級政府自行籌措安排資金進行扶持。

第五條 支援經濟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和新增財政扶貧資金,重點用於改善貧困地區的農牧業生產條件,發展多種經營,修建鄉村道路,普及義務教育和掃除文盲,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防治地方病等。

❷ 金融科技在扶貧上的幫助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你我貸安全嗎

藉助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金融科技平台,可以減少扶貧過程中的現金流管控風險。你我貸重視金融科技的運用,近幾年也在持續為公益事業做貢獻。

❸ 扶貧貼息貸款有哪些常見問題

第一,財政扶貧部門「扶貧濟困」職能和金融單位「嫌貧愛富」規避風險傾向之間的矛盾,影響扶貧到戶貸款的發放。由於政策性貸款實行了商業化經營,使到戶貸款難以達到國家政策所設計的目標,銀行要保本收利,政府要扶貧,享受扶貧到戶貼息貸款的對象是全市貧困農戶和低收入農戶,主要扶持他們從事規模化種、養業和小型加工業。
但是,放貸資金是由金融部門承擔,他們根據貸款人的還貸能力、貸款項目前景、擔保落實情況、借款個人信用等,反復考證後決定是否放貸,農村貧困戶和低收入戶很難在金融企業獲得貸款。這就出現了「能獲得貸款的個人不具備貼息資格,具備貼息資格的貸款人難以得到銀行貸款」,結果導致扶貧貸款對象的偏離和錯位,嚴重影響扶貧到戶貼息貸款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二,宣傳發動工作不到位,鄉村貧困農戶對有關政策沒有達到廣泛了解。有不少農戶不知道扶貧到戶貼息貸款的有關政策。
第三,認識有偏差,沒有調動各鄉鎮的工作積極性。對各鄉鎮的到戶貸款工作,僅以縣扶貧辦的名義行文下達指導性計劃,沒有激勵機制、沒有專門的工作經費,具體組織協調貧困農戶貸款、審核貼息對象資格、辦理貼息資金發放等許多復雜繁重的基礎性工作都是鄉鎮人民政府負責,部門協調難,鄉鎮畏難情緒較重。
而且,扶貧到戶貼息貸款沒有列入對各鄉鎮人民政府年度目標考核,大部分鄉鎮黨政領導沒有充分重視這項工作,由於鄉鎮辦理貼息拖拉遲緩,貼息資金遲遲不能到達貸款農戶手中,也影響了貧困農戶貸款的積極性。
第四,規定的貼息期短、額度小、貼息標准太低,扶助力度不夠。文件規定扶貧到戶貸款貼息期為 1年,額度為每戶2萬元以下,貼息資金是每1萬元貸款一年貼息500元。目前農戶貸款利率一般超過10%,貸款貼息後農戶仍然要付出超過5%的利息,和其他銀行的商業貸款不貼息的利率相差不多,貼息貸款的優越性不能彰顯。

❹ 怎樣寫金融扶貧調研報告

/提綱:……
一、主要做法
(一)從「頂層設計」上做好「精準規劃」
(二)從「評級授信」上做好「精準配合」
(三)從「風險補償」上做好「精準對接」
(四)從「金融優惠」上做好「精準發力」
二、存在的問題
(一)「救濟式」扶貧難轉化為「造血式」扶貧
(二)銀行發放扶貧貸款動力缺失
一是政府提供的扶貧風險保障基金一般在200萬元左右並按照1:8的比例放大貸款
二是扶貧貸款收益低而風險高
(三)貧困戶借貸及還款保障偏低
(四)金融精準扶貧合力形成難
三、對策建議
(一)加強貧困人口信用體系建設,提供金融生態保障
(二)健全扶貧風險體系,提供市場化風險分擔機制
一是大力發展農業政策性保險業務
(三)充分發揮財稅部門力量,提供協同保障
(四)加快農村信用體系建設
……
銀行支行金融扶貧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類似範文:縣金融支撐精準扶貧工作情況匯報

為進一步推進金融精準扶貧工作,人行**縣支行主動作為,圍繞「四個精準」大力推進金融扶貧工作,積極協調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和大力引導金融機構形成「一體化」合力,成效初現。
一、主要做法
**縣屬經濟欠發達縣,省定貧困村**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佔全縣總人口的2.23%。近年來,人行**縣支行緊緊圍繞「四個精準」,積極引導轄內金融機構探索多元化金融扶貧模式推動精準扶貧,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應。
(一)從「頂層設計」上做好「精準規劃」。人行**縣支行積極推動地方政府完善扶貧金融配套制度和體系,牽頭制定出台了《**縣金融精準扶貧實施方案》,加強了對金融精準扶貧的指導。在人民銀行**縣支行的協調下,各涉農金融機構也紛紛制定出台了《**縣扶貧和移民產業貸款管理辦法》,採取「信貸+特色農業+貧困戶」等精準扶貧模式,涉及
……(新文秘網http://www.wm114.cn省略607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看全文方法:付費極速開通 投稿換積分 注冊 登陸
請了5萬元移民扶貧產業貸款,將原來飼養5頭牛擴大到20多頭,至2016年6月底出售耕牛10頭,銷售收入近10萬元,獲純利2.6萬元。
(四)從「金融優惠」上做好「精準發力」。2016年根據縣域實際,人行**縣支行積極引導農信社創新扶貧信貸產品,推出「扶貧小額信用貼息貸款」,採取「授信管理、隨用隨貸、余額控制、周轉使用」的管理方式,對貧困戶提供資金支持。貸款期限根據貸款用途和生產經營活動的周期合理確定。同時按照「先收後貼、應貼盡貼」的原則,對扶貧貸款實行全額貼息。同時,人民銀行於12月1日向信用社發放扶貧再貸款6500萬元,將用於產業扶貧貸款和個人精準扶貧貸款,貸款利率按照人民銀行公布的基準利率執行。截至11月底,**縣扶貧產業貸款戶數120戶,金額499.7萬元,扶貧小額信用貼息貸款2戶,金額5萬元,減免貧困戶貸款利息25萬余元。
二、存在的問題
(一)「救濟式」扶貧難轉化為「造血式」扶貧。**縣貧困人口中近90%貧困原因為因病因殘疾等原因致貧,屬於典型的「無勞動力、無經濟來源、無資源」人群,只能通過財政補貼政策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具有普通勞動力或部分勞動力的貧困戶僅佔10%左右,使得符合銀行信貸條件的金融扶貧對象及支持項目缺乏,能通過金融扶貧、產業扶貧來實現脫貧的覆蓋面非常低。
(二)銀行發放扶貧貸款動力缺失。一是政府提供的扶貧風險保障基金一般在200萬元左右並按照1:8的比例放大貸款。金融部門實際投入扶貧信貸資金目前已達到6600萬元左右,遠遠超出這一比例。而扶貧貸款收息難度和風險隱患大,潛在資金損失風險十分明顯。二是扶貧貸款收益低而風險高。貧困戶的收入來源較為單一,貸款後還款壓力較大,貸款追償難。銀行機構將大量資金投入到見效慢、收益低的農村貧困地區,與其經營效益最大化的目標存在明顯沖突,弱化了其支持扶貧開發的積極性。
(三)貧困戶借貸及還款保障偏低。一是貧困戶缺乏有效抵押物,而農業經營風險分擔和保險機制尚未形成,在沒有任何抵押或是有力保障措施的情況下,銀行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不願發放貸款。二是現實中一些貧困戶依然把貸款資金等同於政府救濟款,信用觀念認識不到位,對貸款資金償還意願不強。
(四)金融精準扶貧合力形成難。扶貧資金涉及財政、扶貧、科技、林業等多個部門,扶貧辦、財政、銀行之間信息共享機制落後,政府扶貧政策、扶貧指標及具體措施和銀行機構扶貧貸款披露制度未能及時共享,難以發揮銀行信貸資金在扶貧開發中的乘數效應。
三、對策建議
(一)加強貧困人口信用體系建設,提供金融生態保障。一是統一開發金融扶貧信貸管理信息系統,對接貧困農戶建檔立卡和扶貧監測信息系統,採集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信用信息情況,為准確識別貧困戶提供依據。二是大力加強貧困人口信用環境建設,建立完善貧困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信息徵集機制、信用評價機制以及農村信用信息共享機制。
(二)健全扶貧風險體系,提供市場化風險分擔機制。一是大力發展農業政策性保險業務。重點小額扶貧保險,擴大特色種養業險種,提高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補貼比率、補貼范圍,降低保險費率,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二是建立農村信用擔保體系

❺ 什麼是金融精準扶貧的最新相關信息

一、金融精準扶貧貸款專項統計制度包括以下五個統計內容:
1、貧困地區扶貧貸款統計;
2、 扶貧貸款及相關普惠貸款專項統計;
3、精準扶貧貸款統計;
4、貧困地區金融基礎設施統計;
5、貨幣政策支持情況統計。
二、扶貧貸款:
扶貧貸款是由國內有關金融機構承擔的一項政策性貸款業務, 它是我國扶貧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放的形式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到戶的小額扶貧貸款; 另一種是發放給龍頭企業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扶貧貸款。
三、扶貧貸款存在的問題:
1、扶貧貸款與商業化經營兩種屬性的矛盾。
扶貧貸款是政治任務與經濟工作的結合載體,它是國家為了促進和保持國內經濟的區域均衡發展,支持貧困地區改善基礎設施和發展本地優勢產業而實施的一項扶貧發展計劃。說它是一項經濟工作是因為它有別於其他的財政無償撥款和無償投人,實行以借貸有償和付息對價的原則,是一種信貸行為和經濟杠桿,具有政策傾向性、優惠扶持性的特點。而商業性經營是以經濟利益為出發點,獲取商業回報為目的,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遵循的最基本的經濟規律。當前扶貧貸款在農業銀行的商業化運作過程中,欲使熊掌與魚翅二者得兼,必然顧此失彼,從而導致扶貧貸款的商業化運作矛盾迭出。
2、承貨主體能力弱化與信貨主體控制風險的剛性約束的矛盾。
扶貧貸款承貸主體的選擇是扶貧貸款投放的重要「門檻」,加強對扶貧貸款准人條件的嚴格要求,主要是為了防範貸款項目的風險。作為政府部門更希望貸款投向於生產困難的企業和急需解決貧困的農戶。而作為貸款主體的銀行首先選擇貸款有償還能力的企業和個人。根據農銀發[1998]99號《中國農業銀行扶貧貸款管理辦法》規定:以種養、林果業產品為原料的加工業和扶貧經濟實體項目,項目資本金不低於總投資的20%。而在我州當前相當一部分企業虧損嚴重,自有資金嚴重不足,這無疑使大部分企業被拒之扶貧貸款門外。企業如此,對於貧困地區的個人來說,確實過於貧困沒有償貸能力,也使信貸主體對其失去信心,從而使承貸主體對扶貧貸款的需求與信貸主體對承貸主體的選擇矛盾加劇。
3、三農的低效性與貨款追求高效的矛盾。
農業本身的自然特點就具有較大的風險,更何況貧困地區農業對自然的高程度依賴及農民對現有農業技術掌握程度的限制,造成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均難以達到增收的目的,即使部分農產品的產量取得豐收,由於農產品價格低,農產品增產不增收的現象時有發生,這就決定了當前貧困地區三農的低效性。同時,在貧困地區依託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企業由於產品深加工能力差,產品科技含量低,產品市場銷路不夠看好,使得這一部分企業效益難以提高。
扶貧貸款的發放不僅要保證貸款本金收回來,而且要能夠得到利息收人,這是貸款投放的基本要求。如果企業和個人的貸款項目效益低下,必然同貸款追求高效目標產生矛盾,同樣使貸款主體對承貸主體失去信心。
4、扶貧貨款風險的多重性與貨款責任終身追究的矛盾。
扶貧貸款的風險主要來源於貸款項目風險、承貸主體的信用風險和貸款的財務風險。
①由於扶貧貸款本身扶持的承貸主體個人及法人經濟實際狀況,無法為貸款提供擔保,使扶貧貸款缺乏風險保障。
②由於貧困地區農業銀行大多是貸差行,扶貧貸款所需資金絕大多數是靠向上級行借資金,資金成本高,有的甚至貸款利率倒掛,形成扶貧貸款發放越多,銀行虧損越大。
③扶貧貸款貼息補貼難以到位,從1998年至2002年末湘西自治州農業銀行扶貧貸款累計虧損13922萬元,其中,因貼息政策變化應補未補利差2130萬元,應補未到位873萬元。
由於利率倒掛和利差補貼不到位,更加重了扶貧貸款的風險。扶貧貸款風險的客觀性、多重性、政策性的存在,加上這種風險補償機制的極不完備,貸款風險責任讓人難以接受。

❻ 農村貸款扶貧政策是真的嗎我需要承擔什麼風險呢!

農村貸款扶貧政策是真的。這是國家精準扶貧中的金融扶貧,主要針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是鼓勵、支持貧困戶發展產業、增加收入的一項政策,貸款期間產生的利息由國家財政承擔。

基本上是不承擔風險的。但是,扶貧貸款由於是鼓勵發展產業,所以貧困戶不能挪作他用。扶貧貸款在三年之內按期還款,也是不要利息的。但是需要先由從農戶個人賬戶劃扣貸款利息,再由國家財政補貼給貧困戶。貧困戶注意還款時間,不要逾期。逾期後的利息按正常貸款利息由個人繳納。

❼ 銀行系統在金融信貸領域存在哪些風險

1、信貸風險控制目標:效用單向。安全是銀行經營貸款業務的前提目標,但這個安全是有利於業務發展和擴大收益的安全,而不是不講求效益的安全,更不是負效益的無風險或低風險。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意識明顯增強,大多數銀行機構在信貸經營管理過程中已經比較重視信貸風險控制。但是,大部分銀行機構還不能正確地處理好業務發展與風險控制的關系,往往在業務發展與風險控制之間進行單向選擇,有些支行片面追求信貸資產質量,機械地追求貸款零不良,以致信貸業務持續萎縮,經營效益居低不上,反過來又制約了信貸資產質量的提升,造成信貸資產質量、業務發展、經營效益之間的惡性循環。當然,也不能排除有些支行為了完成眼前的存款和利潤指標,提高工作業績,依然我行我素,無視信貸資產風險,盲目發放貸款,導致不良貸款邊清收邊發生,邊剝離邊發生,邊核銷邊產生,不良貸款率居高不下。其主因,在於思想上缺乏信貸風險與效益整合管理的理念,行動上缺乏信貸風險與效益整合管理的機制。
2、信貸風險控制質量:零風險最優嗎?如果單純從安全性原則講,那麼,零風險當然是信貸風險控制質量最優狀態,這是無可置疑的。然而,效益最大化是銀行追求的終極目標,是發展和安全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效益與風險是銀行信貸活動這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既存在矛盾,由必須追求統一。在現實貨幣信用經濟活動中,商業銀行信貸業務始終與風險相伴,信貸資金運作不可能是絕對的零風險,而只能是相對的低風險。無論採用何種機制或何種措施,其作用只是在於降險、控險和防險,不可能做到絕險。如果真正做到了持久性絕險,那麼,輕講是將喪失發展性和效益性,重講是貨幣信用經濟也將壽終正寢。
3、信貸風險控制深度:該深未深。從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風險的角度分析,信貸風險主要源於貸款的「三查」制度執行不力,「三查」工作做得不深不細,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存在「三查」制度流於形式的問題。一是貸前調查作為風險控制的關鍵環節,需要調查人員深入企業查閱帳薄、憑證,核實相關數據,了解企業的產品、生產經營及管理等各種情況,通過大量的數據資料進行綜合的分析研究,形成客觀、公正、有決策價值的結論,但恰恰是在這一「節骨眼」上,信貸人員作不出有深度的調查,不對相關的數字進行核實,只是根據企業提供的相關文字材料,對於企業提供的報表數據輕易採信和運用,按照銀行信貸管理的要求進行摘錄、整合,做出表面文章,根據這樣的貸前調查報告做出的結論已經使貸款失去了安全性。二是貸後檢查作為風險控制的重點環節,需要信貸人員深入企業監控其經濟活動和資金流向、認真分析其貸款風險變化情況。可是,信貸人員對不少貸款企業的後續管理則放鬆了,由於到企業了解情況的時間少,無法隨時把握企業生產經營變化情況,貸後管理主要是為了應付日常制度檢查的需要,這種檢查是企業報表數據的移位和憑印象做出的書面反映,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實際情況,失去了貸後檢查的真正意義,這是造成貸款預警機制失靈的主要原因。三是沒有建立起直觀科學的風險控制指征體系。對企業財務指標的風險預警、監控信息體系過於復雜,不易於操作。現行的貸後管理文本中,有關企業財務指標分析方面的信息預警達到40多項,這些指標主要是根據企業財務報表的每一科目的變化幅度設置提示關注等相關信息,如此多的比對指標需要相關人員搜集同行業、企業同期、年初等大量的財務數據,而且這些指標基本上是零散的而非系統的,每一個分項指標很難說明企業的財務變化趨勢、貸款所面臨的風險程度,對銀行的貸款風險分析來說,這些指標缺少指征性,不易於實踐操作。
4、信貸風險控制廣度:真空不少。長期以來,國有商業銀行缺乏風險全程式控制制的理念,忽略對風險事前、事中控制。由於管理機制的不完善,市場環境的不成熟,信息資源的不對稱,使商業銀行在對客戶目標的選擇定位、貸款發放、貸後管理和貸款責任等方面存在諸多薄弱環節,形成了許多風險控制的「真空區」。例如,國有商業銀行的一些基層信貸市場部門缺乏對各類信用風險的預測和足夠的駕馭能力,甚至對風險持漠視的態度;資產保全部門囿於不良貸款個案的處置,卻忽略了對風險的歸類與綜合分析,為前台部門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撐。
5、信貸風險控制力度:大小失當。在經濟杠桿運用上,發放貸款給予一定獎勵,清收不良貸款也給予重獎,造成貸款發放數量越大、質量越差則獎勵越多,而質量越好卻獎勵越少(失去了清收不良貸款重獎之利好政策機遇)的異常機制;該重獎的信貸資產質量優良行處沒有得到重獎,不該重獎的信貸資產質量低劣行處卻因清收了大量不良貸款而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最大獎勵。

❽ 金融扶貧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金融扶貧其實就是指利用金融產品對貧困戶扶持和幫助的一種行為,也推動了金融產品的流動性。這種扶貧形式也是我國扶貧路上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發放的形式包括兩種,一是到戶的小額扶貧貸款,二是發放給龍頭企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扶貧貸款。目的是為了幫助貧困地區改變窮困面貌。

法律依據:《四川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

第五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村扶貧開發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規劃、協調、指導、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發展改革、教育、民政、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農業、林業、衛生計生、統計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農村扶貧開發相關工作。

第六條 有農村扶貧開發任務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明確農村扶貧開發行政主管部門,鄉(鎮)人民政府應當配備與扶貧開發任務相適應的專(兼)職工作人員。

第七條 對在農村扶貧開發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和省相關規定予以表彰。

❾ 金融扶貧貸款是什麼

可以參考一下這個:(程序應該基本都差不多吧) 近日,廣東省政府發布《關於...經省扶貧部門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根據目前省內...根據《意見》,本次扶貧小額貸

❿ 金融扶貧中風險補償金和擔保金的區別

風險介紹
上市公司對外擔保亂象叢生的原因是復雜的,但不外乎有以下幾個方面:社會各界自認為上市公司都是優質公司,戴著「上市公司」這個光環,似乎實力和信用就一定很強。特別是商業銀行對上市公司擔保較為看重,一些銀行甚至暗示借貸者尋找上市公司擔保,貸款審批才容易過關。一些上市公司為了謀取利益也甘願擔保,從擔保中按照貸款額度收取一定比例的擔保費用。
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地方政府強制或者官員「協調」,來自政府的行政壓力和官員的威懾力,上市公司不得不提供債務擔保,即是上市公司的非自願行為。
此外,監管上也存在嚴重漏洞。保護投資者利益和投資安全一直是監管部門的重點工作。對投資者利益的最好保護之一就是監管好上市公司的各種行為,包括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及時性和有效性,特別是上市公司資產資金、經營活動的變動變化,安全性和重大風險預警等。上市公司對外擔保問題,涉及到上市公司的資產安全甚至整個經營安全問題,必須有嚴格的制度約束和監管。對個別上市公司對外擔保額度已經超過其資產的100%以上甚至超過25倍了,監管部門顯然不能失語。
上市公司擔保風險一旦暴露不但造成商業銀行貸款出現風險敞口,更重要的是給已經投資該公司股票的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根本原因是上市公司的責任,但監管部門也逃脫不了干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