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貸款類型 » 小微企業貸款英文文獻

小微企業貸款英文文獻

發布時間: 2022-06-18 05:10:29

⑴ 跪求一篇有關小額貸款公司的外文文獻!

我處禁止上傳文件,相關PDF外文文獻有,沒那麼多,不知是否滿足近幾年的要求,翻譯沒有,翻譯得靠你自己,希望能滿足你的需要,能幫到你,多多給點懸賞分吧,急用的話請多選賞點分吧,這樣更多的知友才會及時幫到你,我找到也是很花時間的,如果需要請直接網路 私信 或者 Hi 中留言貼出你在 網路知道的問題鏈接地址 及 郵箱地址

⑵ 急!中小企業融資的英文文獻和翻譯

除了下面給出的,你也可以看看我給其他人的回答
http://..com/question/98953036.html

Commercial Financing Solutions - Think Outside The Bank
July,2007 by Stephen Bush
Commercial financing borrowers are likely to feel that a traditional bank is their best source for business financing. However, because most traditional banks focus on a small number of established instries, non-traditional (non-bank) and non-local commercial lenders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most commercial financing situations. Therefore the recommended commercial financing strategy (a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is to Think Outside the Bank」.
There are several commercial financing situations in which commercial borrowers will frequently find that non-traditional commercial lenders are better positioned to provide terms that are more advantageous to the commercial borrower: (1) Business cash advance and credit card factoring programs; (2) commercial mortgage loans; and (3) credit card processing programs. In some cases a traditional bank will offer to provide commercial financing but will attach excessively stringent terms and covenants. In other cases a traditional bank will decline the commercial financing outright, perhaps because they do not even provide business financing to the commercial borrower』s particular instry. In either case, the commercial borrower is likely to benefit by Thinking Outside the Bank」.
As I noted in an earlier commercial financing article, in many non-competitive business financing situations it is not unusual for a local traditional bank to impose harsher commercial financing terms than would typically be seen in a more competitive business financing market. Such traditional banks routinely take advantage of a relative lack of other commercial lenders in their local market. An appropriate response by commercial borrowers is to seek out non-bank commercial financing options. It is neither necessary nor wise for commercial borrowers to depend only upon local traditional banks for commercial financing solutions. For most commercial financing situations, a non-local and non-bank commercial lender is likely to provide improved business financing terms because they are accustomed to competing aggressively with other commercial lenders.

COMMERCIAL FINANCING EXAMPLE ONE - THINK OUTSIDE THE BANK
Business Cash Advance and Credit Card Receivables Programs

Most businesses that accept credit cards in their business will qualify for a business cash advance with their credit card receivables. Traditional banks will typically be very poor candidates to consider if a business needs assistance with credit card factoring and business cash advances. Because even thriving businesses frequently need more cash than they can borrow from a bank, it can be of critical importance for a business to Think Outside the Bank」 and locate non-traditional lenders to assist with this commercial financing need.

COMMERCIAL FINANCING EXAMPLE TWO - THINK OUTSIDE THE BANK
Commercial Mortgage Loans

Two of the most common commercial financing difficulties experienced by commercial borrowers can be avoided if they Think Outside the Bank」. The first commercial financing situation is the prevailing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banks to avoid most special purpose properties (such as funeral homes and churches). The second commercial financing situation is the typical practice of most commercial banks to attach balloon and/or recall provisions to their commercial loans (which means that the bank can require early repayment of the commercial loan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Both of these undesirable commercial financing situations can usually and easily be avoided by considering a non-traditional and non-bank lender.

COMMERCIAL FINANCING EXAMPLE THREE - THINK OUTSIDE THE BANK
Credit Card Processing Programs

The choice of an appropriate credit card processing service can be instrumental in improving the profitability of businesses with a high volume of credit card activity. The analysis of credit card processing providers can be effectively combined with the credit card factoring and credit card receivables process described above. In assessing a business cash advance program, it is frequently possible to simultaneously arrange for a substantial improvement in the merchant』s credit card processing program. Because traditional banks are usually not competitive in providing assistance with credit card factoring, it is equally likely that a non-traditional lender will be the primary source of effective and competitive help with credit card processing.

A closing commercial financing thought: I have written an earlier commercial financing article about commercial lenders to avoid.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re are in fact both traditional and non-traditional (non-bank) lenders which should be avoided. So when commercial borrowers Think Outside the Bank」, it is still of critical importance that they are prepared to avoid a wide variety of problematic non-traditional commercial lenders in their search for viable commercial financing, especially when it involves business cash advance (credit card receivables and credit card factoring) programs, credit card processing services and commercial real estate financing.

商業融資解決方案-比如銀行外
2007年7月由Stephen布希
商業融資的借款人可能會認為,傳統的銀行是他們的最佳來源的商業融資。然而,由於大多數傳統銀行側重於少數設立工業,非傳統(非銀行)和非本地商業銀行應考慮大多數商業融資的情況。因此,建議商業融資戰略(如本文中討論)是跳出本行「 。
有幾個商業融資情況下,商業借款人常常發現,非傳統的商業銀行將能夠更好地提供的條件更有利的商業借款人: ( 1 )商業透支現金和信用卡保理業務程序; ( 2 )商業按揭貸款;和( 3 )信用卡處理程序。在某些情況下,傳統的銀行將提供商業融資,但附加條件過於嚴格和盟約。在其他情況下,傳統的銀行將下降徹底的商業融資,這可能是因為他們甚至不提供商業融資,商業借款人的特定行業。在這兩種情況下,商業借款人可能會受益於銀行外思考「 。
正如我在較早的商業融資的文章,在許多非競爭企業融資情況下,它並沒有什麼不尋常的地方傳統的銀行實行更加嚴厲的商業融資條件比通常被視為在一個更具競爭力的企業融資市場。這種傳統的銀行通常利用相對缺乏其他商業銀行在其當地市場。作出適當的反應是由商業借款人尋求非銀行的商業融資方案。這是既無必要,也明智的商業借款取決於只有在當地傳統的商業銀行融資解決方案。對於大多數商業融資的情況下,非本地和非銀行的商業銀行有可能提供更好的企業融資條件,因為他們所熟悉的競爭積極與其他商業銀行。

商業融資比如-比如銀行外
企業現金和信用卡應收帳款程序

大多數企業認為接受信用卡將在其業務資格的商業現金透支的信用卡應收款。傳統的銀行通常會是非常貧窮的候選人,以考慮是否需要援助業務與保理業務和信用卡業務現金墊款。因為即使是蓬勃發展的企業往往需要更多的現金,他們可以比銀行貸款,它可以是極其重要的商業銀行外的思考「 ,並找到非傳統的貸款,以協助這個商業融資的需要。

商業融資兩名-比如銀行外
商業按揭貸款

兩個最常見的商業融資遇到困難的商業貸款,可避免如果他們認為銀行外「 。第一商業融資情況是普遍存在的做法,傳統的銀行,以避免最特殊用途性質(如殯儀館和教堂) 。第二商業融資的情況是典型的做法,大多數商業銀行的重視氣球和/或召回規定的商業貸款(這意味著銀行可以要求提前償還的商業貸款不同條件下) 。這兩種不良商業融資的情況,通常可以很容易地避免和審議了非傳統和非銀行貸款。

商業融資例3 -比如銀行外
信用卡處理程序

選擇一個適當的信用卡處理服務,可有助於改善企業的盈利與大量的信用卡活動。分析信用卡處理供應商,才能有效地結合信用卡保理業務和信用卡應收款上述進程。在評估企業現金透支程序時,它常常是有可能同時安排大大提高商家的信用卡處理程序。由於傳統的銀行通常是沒有競爭力,在提供援助信用卡保理業務中,也同樣可能是一個非傳統的貸款將是主要來源的有效和有競爭力的幫助,信用卡處理。

閉幕商業融資認為:我已經寫的早期商業融資文章商業銀行,以避免。應當指出的是,事實上,傳統和非傳統(非銀行)貸款,應加以避免。因此,當借款人跳出商業銀行「 ,它仍然是至關重要的,它們准備,以避免各種問題的非傳統的商業銀行在尋求可行的商業融資,尤其是當它涉及業務現金透支(信用卡應收款和信用卡保理)程序,信用卡處理服務和商業房地產融資。

⑶ 求一篇 關於 企業融姿問題的 國外文獻 3000字左右就行 國外的期刊什麼的都行 要有作者之類的 在線等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文獻綜述

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對中小企業融資研究目前主要是從兩個方面進行來進行的:一是從企業自身結構特點出發,從企業資本結構角度來進行,雖然其研究對象以大企業居多,但對中小企業也具有很強的理論意義;二是從中小企業對資本的需求角度。

資本結構理論

所謂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各種資本的構成和比例關系,是企業融資決策的核心問題。而企業也在致力於尋找最佳資本結構,以期達到企業市場價值最大化。西方資本結構理論也主要是圍繞如何形成最佳資本結構展開的,其發展過程大致分為連個個階段,即早期資本結構理論和現代資本結構理論。

早期的資本結構理論

企業的目標是實現企業市場價值最大化,企業市場價值一般是由權益資本價值和債務資本價值組成,在企業息稅前利潤一定的情況下,總資本成本率最低意味著企業市場價值最大化。於是美國的經濟學家大衛﹒杜蘭特(D.Durand,1952)提出的早期的資本機構理論,他將資本機構理論分為凈收益理論、凈營業收益理論和傳統理論(也稱為折衷理論)。凈收益理論是以權益資本總可以獲取固定不變的收益率且企業總能夠以一個固定利率籌集到全部債務資金為假設前提,該理論認為債務資金總是有利的,當企業負債率達到100%時,就可以滿足債務資本成本和權益資本成本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最小化,實現企業市場價值最大化。凈營業收益理論是以總資本成本率和負債成本率都是固定不變的為假設前提,該理論認為,無論財務杠桿如何變化,企業加權平均資本成本都是固定的,企業總價值不發生任何變化,企業價值和資本結構不相關,企業不存在最佳資本結構問題。傳統理論也就是折衷理論則是介於凈收益理論和凈營業收益理論之間的資本結構理論,該理論認為,企業的資本成本並不獨立於資本結構以外,企業確實存在一個最佳的資本結構,即在加權平均成本由下降轉為上升的拐點上,並且這個資本結構可以通過財務杠桿的運用來實現。從上面可以看出,這三個理論均不夠成熟,凈收益理論重視財務杠桿效應而忽略了財務風險,凈營業收益理論則過分的誇大了財務風險,折衷理論則忽略了負債比率同權益資本成本之間的關系。

現代資本結構理論

早期的資本結構理論建立在經驗推斷的基礎上,沒有經過科學的數學推導和數據統計支撐,不夠成熟,在實踐中會產生偏差。而以MM定理為代表的現代資本結構理論的出現,則使得資本結構理論的研究向前跨出了一大步。

(1)MM定理。Modigliani&Miller於1956年在計量經濟學年會發表了論文《資本成本、公司財務和投資理論》,後來又發表在《美國經濟評論》上,論文上面所提的理論被稱為MM定理。MM定理的提出被認為是早期的資本結構理論和現代結構理論的分水嶺,也是現代資本結構理論的基石。MM定理在一系列嚴格假設的條件下,例如完善的資本市場,無公司稅和個人所得稅等等,經過一系列嚴格的數學推導,該定理證明,在一定條件下,企業價值與他們所採取的融資方式無關,即無論發行股票還是債券,對企業價值沒有影響。該定理前提假設恨苛刻,與現實情況明顯不符合。

Modigliani&Miller於1963年又發展了他們的理論,放鬆了沒有企業所得稅的假設,修正後的MM定理認為,由於債務融資的免稅特性,負債率越高的企業將使用越多的債務,即債務的「稅盾效應」,企業最佳資本結構即為100%的負債,企業可以通過利用政策來改變其資本結構從而改變市場價值。

Miller(1997)建立了一個包括公司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在內的模型,分析了負債對企業價值的影響,分析了負債對企業價值的影響,得出了個人所得稅在某種程度上抵消了利息的減稅作用但並不會完全抵消的結論。該結論與Modigliani&Miller提出的修正的MM定理是一致的。但是他們有著相同的缺陷,都將債券融資放在最優先的位置,而忽略了債務的風險和額外的費用增加,與現實經濟不符合。

Ang(1991,1992)對中小企業的稅盾效應進行了研究,他認為,中小企業一般缺乏此類動機,因為,一方面中小企業大多採取獨資和合夥組織形式,公司稅和個人所得稅緊密結合在一起;而另一方面,弱化的有限責任也使得破產成本至少在局部上依附個人,由於盈利性遜於大企業,中小企業較少使用債務融資的稅盾效應(Prttit&singer.1985),而從負債的成本來看,一般認為中小企業面臨著更大的破產可能性,因此比大企業使用較少的債務融資。

(2)靜態權衡理論。MM定理只考慮了債務融資的稅盾效應,而沒有考慮其所帶來的風險和額外費用。本傑明﹒格雷厄姆(1934)在其《有價證券分析》一書中指出,以法律規定的稅率納稅,當財務危機可能性不大時,一個價值最大化的企業將不會有稅盾效應,然而進行實證分析發現,增加負債率,這些企業就會增加7.5%的收入。

1984年,Myers在MM定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出:企業的高負債的增加,使得企業固定費用增加,收益下降,從而企業財務面臨的風險越大,財務風險的增大產生了破產成本和代理成本兩類成本。企業選擇什麼樣的資本結構取決於他要達到的目標,其中包括在負債的收益和成本之間進行取捨,我們稱之為靜態權衡理論。最優的資本結構即為負債的免稅利益和財務風險帶來的成本之間相互平衡的資本融資結構。

1990年,Mackie-mason估計了一個公司優序租賃股份的發行的概率模型,她指出,低邊際稅率的企業(比如具有遞延稅收損失的公司),與那些面對固定稅率的更具有盈利性的公司相比更傾向於發行股份,Mackie-mason的結果與權衡理論相一致,因為它說明了賦稅企業偏好負債。

(3)優序融資理論。1984年,Myers&Mujluf在其名篇《vestorsDoNotHave》中,根據信號傳遞的原理推出了他們的優序融資假說。其假設條件是:除信息不對稱外,金融市場是完全的。其認為,公司偏好於內部融資,如果需要外部融資,公司將首先發行最安全的證券,也就是說,先債務後權益。如果公司內部產生的現金流超過其投資需求,多餘現金將用於償還債務而不是回購股票。隨著外部融資需求的增加,公司的融資工具選擇順序將是:從安全的幅務到有風險的債務,比如從有抵押的高級債務到可轉換債券或優先股,股權融資是最後的選擇。

1989年Baskin以交易成本、個人所得稅和控制權的研究角度對優序融資理論作出了解釋,指出由於留存收益提供的內部資金不必承擔發行成本,也避免了個人所得稅,因此內部資金要優於外部資金。與權益性資金相比較,負債融資由於具有節稅效應,發行成本低,又不會稀釋公司的控制權,所以對外融資來說負債融資又優於權益性融資。

(4)信號理論。最早將信號引入經濟學中的是MichaelSpence,他認為盡管市場中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現象,但是潛在的交易收益依然可以實現。

Ross(1977)從信息傳遞的角度分析,最早將非對稱信息引入MM理論模型,分別假設公司的未來收益服從連續型和離散型的分布。假定經理人了解投資收益的分布函數,而投資人不了解,建立了融資結構的信號傳遞模型。企業經理人對融資方式的選擇向投資者傳遞了信號。一般來說破產的概率是和公司的質量負相關而與負債水平正相關。破產將給經理人帶來損失。因而經理人不會盲目增加負債,在低質量的公司無法通過更多的債權融資來模仿高質量公司的情況下。外部投資者把較高的負債水平作為高質量的一個信號。所以,投資者將企業發行股票融資理解為企業資產質量的惡化,而債務融資則是一種企業資產運作良好的信號,負債率上升表明經營者對企業未來收益有較高的期望,傳遞了經營者對企業的信心,進而使投資者對企業也充滿信心,進而使企業市場價值隨之增大。

(5)代理理論。代理理論是指企業內部和外部投資者之間潛的沖突決定著最優的資本結構,即企業要在代理成本和其他融資成本之間進行取捨。

1976年Jensen&Meckling開創了代理成本理論,即代理理論、企業理論和財產所有權理論來系統地分析和解釋信息不對稱下的企業融資結構問題的學說,Jensen&Meckling把代理關系解釋為委託人授予代理人某些決策權而同時又要求代理人為其提供利益的服務關系。例如公司中所有權與控制權分離而引起的資本所有者與經營者的關系就屬於代理關系。由於經營者不是企業的完全所有者(存在外部股權),經營者的工作努力使他承擔了全部成本卻只能獲取部分收益。而當他在職消費時,他卻得到了全部的收益卻只需承擔部分成本。如果委託人和代理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那麼代理人就不會總是根據委託人的利益來採取行動的。也就是說經營者將不會努力工作,卻熱衷於在職消費,這將導致企業的價值小於管理者為企業完全所有者時的價值,這個差額就是外部股權的代理成本,簡稱股權代理成本。在投資總量和個人財產給定的情況下,增加債務融資的比例將會增加經營者的股權比例,進而降低外部股權的代理成本。但債務融資又會引起另一種代理成本。因為作為剩餘索取者,經營者將更傾向於從事高風險項目。如果成功的話,經營者可以從中獲取成功的收益;而一旦失敗,他便藉助有限責任制度將失敗的損失推給債權人。經營者的這種行為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就是債權融資帶來的代理成本,即債權代理成本。在對股權代理成本和債權代理成本進行分析的基礎之上,Jensen&Meckling認為,均衡的企業所有權結構是由股權代理成本和債權代理成本之間的平衡關系來決定的,當兩種融資方式的邊際代理成本相等的時候,使得總的代理成本達到最小,進而企業便可以實現最佳資本結構。

(6)控制權理論。控制權理論主要是從企業經營者對控制權本身的偏好角度探討了資本結構問題,主要反映了企業通過對資本結構中負債和股權結構的選擇而對公司治理結構效率的影響程度。該理論認為,企業融資結構在決定企業收入分配的同時,也決定了企業控制權的分配。也就是說,公司治理結構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企業融資結構的。

Harris&Raviv,主要探討Jensen&Meckling所提出的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利益沖突所引發的代理成本問題,他們分別用靜態和動態兩個模型說明了經營者在通常情況下是不會從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出發的,因而有必要對經營者進行監督,他們認為債務融資有利於強化公司治理結構中的監督和約束機制。

Aghion&Bolton於1992年將不完全契約理論引入到融資結構的分析框架,並對債務契約和資本結構之間的關系展開研究。他們認為,在多次博弈的過程中,當出現不容易得到的收益信息時,將控制權轉移給債權人是最優的。

Davidsson(1989)在對瑞典中小企業所有者、管理者樣本進行分析得出了中小企業增長最重要的是「預期金融回報」和「獨立性的增長」。當中小企業擴張與獨立發展發生矛盾時,所有者會保持企業的獨立性為重。可見控制權在中小企業融資中是很重要的因素。

中小企業對資本的需求角度

國外從中小企業對資本的需求角度,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所作的研究很多,大概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微觀層面上,企業自身成長周期對資本的需求,以及企業所面臨的融資困境角度;二是宏觀經濟層面,貨幣政策,銀行業合並以及結構化調整等。

1.微觀層面

(1)企業金融成長周期理論。資本結構理論主要是指企業融資結構問題,並沒有考慮到企業不同發展階段所不同的融資特點,也沒有動態的研究企業融資方式的選擇對資本結構安排有什麼影響。企業金融成長周期理論彌補了這方面不足。

Weston&Brigham(1970)根據企業在不同成長階段融資來源的變化提出了企業金融成長周期理論,並將企業的成長周期分為初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三個階段。Weston&Brigham對該理論進行了擴展,將企業的金融成長周期分為六個階段,即創立期、成長階段Ⅰ、成長階段Ⅱ、成長階段Ⅲ、成熟期和衰退期,並根據企業的資本結構、銷售額和利潤等顯性特徵說明了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融資來源情況,從長期和動態的角度較好地解釋了企業融資結構變化的規律(見下表)

Berger&Udell(1998對Weston&Brigham的企業金融成長周期理論進行了修正,即將信息約束、企業規模和資金需求等作為影響企業融資結構的基本因素並引入到他們所構建的企業融資模型中,通過分析得出以下結論:在企業成長的不同階段,隨著信息約束、企業規模和資金需求等約束條件的變化,企業的融資結構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在企業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需要進行不同的融資安排。

(2)企業融資困境方面

早在20世紀30年代初,英國議員Macmillan在向英國國會提供的關於中小企業問題的調查報告中就指出,中小企業融資面臨著「金融缺口」,即著名的「麥克米倫缺口」。Macmillan發現,中小企業的長期資本供給存在短缺,這種短缺尤其明顯地發生在那些單靠初始出資人的資金已經不敷運用,但規模又尚未達到足以在公開市場上融資的企業身上。「麥克米倫缺口」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市場的失靈,即市場的力量無法使資金向中小企業流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金融機構也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當中小企業無力從金融市場獲得直接融資時,只有從銀行獲得間接融資。和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狹窄,所以銀行貸款成為中小企業獲得資金的唯一途徑。這就使得銀行具有相對的借貸優勢。

1981年Stiglitz&Weiss發表了《不完全信息市場中的信貸配給》之後,信息不對稱被公認為是造成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主要原因。Stiglitz認為,信貸配給源於信貸市場存在信息不對稱,並由此導致了信貸合約中的道德風險問題。此問題的發生是基於商業銀行不具備監督借款者的能力、借款人與貸款人利益不一致性以及他們之間事前的信息不對稱這三個主要因素。

Bester(1982)引入了貸款抵押甄別機制,提出了低風險的企業承諾較高的抵押水平而享受較低的貸款利率,而高風險企業則相反,以此緩解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不利影響。Strahan、Weston(1996)提出了匹配理論,即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與銀行的規模成較強的負相關性。

Berger&Udell(1998)發現,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成為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的關鍵。而關系型借貸被視為銀行和企業雙方在關系導向下達成的一種合意合約。如果借、貸者之間保持一種長期的關系,則有利於貸款人獲得借款者的相關信息。如:借款者在貸款期限內生產經營狀況,其產品市場佔有率變化情況,借款者的還款的意願及能力,是否需要抵押品以及是否需要簽訂有其他附加條件的合約等。

Uzzi&Gillespie(1999)認為,與中小企業貸款直接關聯的貸款員,可能較其他人掌握更多的關於中小企業的權威信息。這些貸款員與中小企業主和其雇員保持著長期的關系,了解企業在當地的運行情況和企業的市場份額,甚至該貸款員就生活在當地的社區中。因此對中小企業及其所有者的財務狀況非常了解,對其當前及未來的績效有著比較准確的認識。

2.宏觀層面

(1)銀行業合並及結構調整對中小企業融資影響

一般認為,銀行業合並後形成的金融機構不僅規模會增大,組織結構會更復雜,行為方式也會發生變化,而這些變化通常不利於關系型貸款的開展。

Strahan(1998)認為小銀行合並之初,多樣化使得合並後的銀行抗風險能力增強,從而能夠向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貸款,但隨著規模的進一步擴大,銀行開始有能力向大企業提供貸款,並且內部管理也越來越復雜,所以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比率就會下降;相反,小銀行被大銀行兼並時,新成立的銀行則會減少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同樣,當大銀行之間發生兼並時,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也會減少。

Peek&Rosongren發現大銀行對小銀行的合並或大銀行之間的合並傾向於減少對中小企業的貸款。Berger進一步指出銀行業並購對中小企業貸款存在4種潛在效應:靜態效應、重組效應、直接效應和外部效應。

Sharpe認為,市場力量使銀行能夠加強它與小企業的隱性長期合約關系,小企業從長遠打算,會傾向於和銀行保持長期關系。因為企業轉換「基礎」銀行的沉澱成本相對較高,所以當銀行與企業保持較長時期的關系後,銀行就有可能使企業支付高於完全競爭時期的利率水平,使以前吸引小企業的短期低利率補貼部分得到補償。Peterson和Rajan的研究發現,當銀行的市場力量增加時,信用級別相對較低的小企業也有可能獲得貸款支持。

(2)宏觀經濟政策對中小企業的影響

貨幣政策主要有兩個傳導渠道:貨幣渠道和信貸渠道。貨幣渠道指貨幣政策通過改變利率,進而影響經濟部門的真實支出。信貸渠道則又分兩種,一種為銀行貸款渠道,另一種為資產負債表渠道。銀行貸款渠道是指,貨幣緊縮伴隨著銀行儲備的減少,進而導致貸款供給的減少。。資產負債表渠道是指,貨幣緊縮通過提高利率損害到企業抵押品的價值,降低企業信用等級,進而削弱了企業獲取貸款的能力。因此貨幣政策改變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沖擊更大。

Gertler和Gilchrist在對製造業小企業的經驗研究中發現,小型製造業企業不僅直接對利率反應敏感,而且還深受經濟周期的間接影響,因此,貨幣緊縮對小企業的影響要遠大於對大企業的影響。

Taylor指出,金融自由化不會導致資金供給總量的增加,因為利率提高只會使得資金供給從非正規部門轉向正規部門,總的借款額不會出現凈的增加。Steel認為,由於較高的交易成本和風險、抵押品的缺乏以及歷史淵源等,使得小企業在獲取正規部門的貸款時仍將面臨著諸多的限制。如果放開金融管制,金融自由化將會使得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更加惡劣。

國內研究現狀

目前國內學術界關於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研究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研究:第一,關於國內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方式的選擇及相關實證研究;第二,關於國內中小企業融資所面臨困境原因以及相應對策的研究;第三、國際上中小企業融資在操作層面上經驗介紹以及比較研究。

1、賀力平(1999)認為,妨礙我國銀行機構擴大對中小企業信貸支持的主要因素是銀行機構缺乏企業客戶風險方面的足夠信息,從而不能做出適用的風險評級並提供相應的信貸服務,指出可以通過發展非國有金融機構和轉變國有金融機構的經營方式來解決貸款者與中小企業借款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2、周業安實證分析了我國金融抑制政策對企業融資能力的影響,分析表明:信貸市場的利率管制、價格和數量歧視導致了企業的過度負債、逆向選擇、尋租等現象,浪費了信貸資源;資本市場的行政管制則增加了企業的直接融資成本。

3、樊綱研究員(1999)認為,銀行對中小企業的惜貸原因主要是政府一直沒有採取發展非國有銀行的政策所致。所以作者提出要積極地發展非國有銀行。同時為避免人們的『市場選擇』扭曲,提出對非國有銀行的存款人提供與國家銀行同等的社會擔保。

4、張傑認為,民營經濟的金融困境源於國有金融體制對國有企業的金融支持和國有企業對這種支持的剛性依賴,以及由此形成的信貸資本化。他認為,解除民營經濟金融困境的根本出路在於營造內生性金融制度成長的外部環境。

5、陳曉紅教授(2000)指出:由於大部分的中小企業自身素質差、財力物力有限、設備落後陳舊及生產的都是屬於賣方市場的終端產品,而非生產與大企業相配套的中間產品和服務,經營效益隨著買方市場的形成和競爭的加劇而變得較差。基於風險和利潤的考慮,國有商業銀行信貸資金大量向大企業集團傾斜,使中小企業信貸資金嚴重不足,為解決這種資金關系的不協調,作者認為應從三個方面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第一重構商業銀行與中小企業的關系,建立中小企業的主辦銀行制;第二建立政策性中小銀行;第三大力發展非國有商業性中小銀行。

6、魏開文博士(2000)認為,我國市場型的銀行和中小企業關系的模式應該是一種契約型的主辦銀行關系。這種關系模式是建立在市場經濟基礎上的,用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則來規范銀行和中小企業的行為,並體現契約型的信用關系。

7、林毅夫(2001)、李永軍從我國勞動力豐富、資本稀缺的要素稟賦出發,認為我國中小企業進行直接融資的成本較高,企業規模的限制決定了採取編制公開財務報表上市要承擔巨大的信息成本;而在間接融資中,大企業在經營活動的透明性、抵押及貸款規模效應等方面原因,大型金融機構更偏好對大企業的貸款。而與大型金融機構所不同的是,中小金融機構比較願意為中小企業貸款,而從企業的技術類型看,中小企業以勞動密集型為主,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唯一的方法是大力發展中小金融機構。

8、白欽先、薛譽華(2001)指出我國由於長期實行趕超戰略,強調規模經濟的觀點占據了政策層的主導地位,忽視了中小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比較優勢,認識上的差距導致長期

以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沒有得到較好的解決。

9、楊思群教授(2002)在對國外中小企業與銀行關系的研究基礎上,認為我國中小企業和銀行之間存在「惜貸」、信貸的可歧視性、非長期關系、支付體系及中小金融機構等問題。提出我國銀行和企業間問題的緩解思路是:銀行「惜貸」一方面是反映中小企業素質及信用程度低的問題,另一方面反映了銀行在信貸文化、重視資產的安全性方面有了積極的變化,所以「惜貸」只能是作為短期的特殊環境下採取的臨時措施,而從長期看,為保障信貸資產的安全穩定運行,銀行必須提高信息的分析能力和信貸擔保技術;對於中小企業和銀行之間的非長期關繫上,建立中小企業的主辦銀行制;在支付體繫上,中小企業存在「多頭開戶」現象,這不利於銀行對中小企業的運營情況和信用狀況的了解,所以要減少這種現象並提高銀行小額支付體系的效率;在中小金融機構上,片面強調國有化和國有控股,使中小金融機構存在著公司治理結構不良、預算約束不強等體制方面的弊端,為克服這一弊端,需按市場化的准則設立和監管中小企業,同時鼓勵中小金融機構在整和過程中進行市場化的兼並和重組。

10、張捷教授(2003)通過銀行組織結構與中小企業的關系型借貸特點來說明中小銀行對中小企業融資的特殊性意義。關系性貸款的基本前提是銀行和企業之間必須保持長期、緊密相對封閉的交易關系,即企業固定地與數量極少的(通常一到兩家)銀行打交道。由於關系型貸款不拘泥於企業能否提供合格的財務信息和抵押品,因而最適合資產抵押品較少的中小企業。也就是說,中小銀行在收集和處理公開硬信息(如企業財務數據、信用編碼等)處於劣勢,但由於其地域性特點,它們通過與中小企業保持長期密切的近距離接觸而獲得各種非公開的關聯信息,具有向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業發放關系型貸款優勢。由於軟信息傳遞存在成本問題,會在銀行內部產生代理問題。與大銀行相比,小銀行科層結構簡單,代理鏈條短,代理成本也相應地就低。

理論研究不足及以後研究方向

雖然說企業融資理論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相對較為成熟,但是,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理論在很多問題上尚未達成一致的意見,各種實證檢驗也經常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結果。這充分說明小企業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使其融資需求理論還遠不夠完善,還有相當多的問題和爭論有待於進一步地解釋。尤其在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無論是在理論研究還是在實際運作方面,都還處於起步階段,我國經濟形勢復雜,今年以來溫州,鄂爾多斯相繼發生的高利貸崩盤現象,充分的體現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對於中小企業融資發展方向,應該是多學科交叉,例如將博弈論以及行為經濟學加入到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中去,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突破。



⑷ 小微企業財務管理及風險的外文文獻翻譯,學生黨。英翻譯漢。漢英都要。2390238536

我處禁止上傳文件,相關PDF外文文獻有,沒那麼多,不知是否滿足近幾年的要求,翻譯沒有,翻譯得靠你自己,希望能滿足你的需要,能幫到你,多多給點懸賞分吧,急用的話請多選賞點分吧,這樣更多的知友才會及時幫到你,我找到也是很花時間的,如果需要請直接網路 私信 或者 Hi 中留言貼出你在 網路知道的問題鏈接地址 及 郵箱地址

⑸ 求中小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問題的研究--英文文獻3000字左右,不要百度文庫里的那種

1 the meaning of financial risk
Ye at "small and medium-sized financial risk assessment and control of research" that the financial risk is the possibility of corporate insolvency and shareholders, the proceeds of uncertainty, it is difficult because of enterprise funds, to adopt a different mode of financing brought about by risk.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financial risk on its mea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content; at this based on the causes of the financial risk to conct in-depth analysis and detailed research, analysis concludes that the financial risks arising from internal factors and external aspects; in turn, establish a risk awareness,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ffective risk prevention mechanism; set up and improve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to meet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set up the financial risk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strengthen the financial crisis management;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financial decision-making to prevent e to poor decisions arising from the financial risk; through internal systems to prev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binding mechanisms to control and guard against financial risk in five areas of financial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as well as self-insurance, diversification of risk control, risk transfer, risk averse, risk recing the five techniques. Only controlled enterprises to guard against and defuse financial risks,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enterprises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in an invincible position.
2.2 The causes of the financial risks

(A) external causes
1, the national policy changes brought about by the financing risk. Generally speaki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proction and operation because of instability. A country's economy or monetary policy changes, there may be small and medium-sized proction and management, market conditions and financing forms have a certain impact. Beginning in 2007, our country has increased the intensity of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the central bank to raise the fourth time the deposit reserve ratio, in particular, are ready to implemen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direct deposit system to make small and medium-sized service-oriented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mmercial banks to tighten credit, SMEs First of all, the capital supply disruption, the risk of inviting a lot of financing, SMEs also in urgent need of funds can not be forced to stop proction or the scale of downsizing. 2, bank financing channels for non-financial risks caused by fluid. Corporate sources of funds are nothing more than its own funds and external financing in two ways. In various modes of financing, the bank credit is also an important source of funds, but banks in the country's financial policies as well as their own sound system is no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uch circumstances, the general enthusiasm for SME lending is not high, their loans more difficult to increase the the enterprise's financial risk.
(B) internal factors one, blind expansion of investment scale.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conditions are not ripe for the SMEs in the circumstances, only the experience of one-sided pursuit of companies to determine the expansion of the extension, ignore the company's content and core competitiveness, resulting in a major capital investment wasted. 2,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errors. For business, the correct selection of instries are the starting point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However, some instrial enterprises in the selection process, the often overlooked "instry is a dynamic selection process" concept, should not a keen grasp of instry trends and direction of evolution. 3, improper selection of investment partners. Enterprises to make investment decisions, we must give full consideration to qualified partners, reputation, and should have to bear the corresponding risks. 4, less than honest. Lack of SME credit is a common situation. Therefore,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 to provide loans or investments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people had to step up investment on human resourc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This respect has increased the investment bank or person lending and investment costs. On the other hand also giv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financing difficult. Ability to finance capital, to finance the number of funds, the financing of SMEs exist great uncertainties.
2 國內研究現狀
2.1財務風險的含義
葉華在《中小企業財務風險評價與控制研究》中指出財務風險是企業喪失償債能力的可能性和股東收益的不確定性, 它是由於企業資金困難, 採取不同的籌資方式而帶來的風險。
從分析財務風險入手,闡述其含義、特徵以及種類等內容;在此基礎上對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研究,分析總結出財務風險產生的內因和外因諸方面;從而提出樹立風險意識,建立有效的風險防範機制;建立和完善財務管理系統,以適應財務管理環境變化;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加強財務危機管理;提高財務決策的科學化水平,防止因決策失誤而產生的財務風險;通過防範內部制度,建立約束機制來控制和防範財務風險五個方面的財務風險防範措施以及自我保險、多元化風險控制、風險轉移、風險迴避、風險降低五種技術方法。只有控制防範和化解企業財務風險,才能確保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2.2 財務風險的成因
(一)外部原因
1、國家政策的變化帶來的融資風險。一般而言,由於中小企業生產經營不穩定。一國經濟或金融政策的變化,都有可能對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市場環境和融資形式產生一定的影響。從2007 年開始,我國加大了對宏觀經濟的調控力度,央行第四次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尤其是實行差額准備金制度使直接面向中小企業服務的中小商業銀行信貸收緊,中小企業的資金供給首先受阻,融資風險徒增不少,中小企業也因無法得到急需資金而被迫停產或收縮經營規模。2、銀行融資渠道不流暢造成的融資風險。企業資金來源無非是自有資金和對外融資兩種方式。在各種融資方式中,銀行信貸又是重要的資金來源,但是銀行在國家金融政策以及自身體制不健全等情況的影響下,普遍對中小企業貸款積極性不高,使其貸款難度加大,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
(二)內部原因1、盲目擴張投資規模。有相當一部分的中小企業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僅憑經驗判斷片面追求公司外延的擴大,忽略了公司內涵和核心競爭力,造成投資時資金的重大浪費。2、投資決策失誤。對企業來說,正確的產業選擇是生存發展的戰略起點。但一些企業在選擇產業過程中,往往忽視了「產業選擇是一個動態過程」的觀念,不能敏銳地把握產業演變的趨勢和方向。3、投資合作夥伴選擇不當。企業在做出投資決策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合作夥伴的資質、信譽,並應具備承擔相應風險能力。4、誠信不足。中小企業信用不足是一個普遍現象。因此,銀行要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或投資人要向中小企業進行投資就不得不加大人力資源的投入以提高信息的收集和質量分析。這一方面加大了銀行或投資人的貸款和投資成本。另一方面也給中小企業的融資帶來困難。能否融通到資金,能融通到多少資金,中小企業的融資存在很大的不確性。

⑹ 急求一篇關於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的英文文獻,要有中文翻譯!!!急急急急急啊!!!

關於中國小微企業信貸發展文獻綜述
一.引言 小微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據統計,目前我國小 微企業數量已佔到全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涵蓋了國民經濟的所有行業,它們對GDP的貢獻率超過60%,對稅收的貢獻率超過50%,並提供了80%的城鎮就業崗位,儼然成為國民經濟的重中之重。 然而,資金緊缺、融資困難卻一直制約著小微企業的發展壯大。一方面小微企業受自身規模小、固定資產少、會計制度不健全等問題困擾,不能給銀行提供充足的抵押品和銀行需要的相關材料;另一方面,管理不規范、制度不健全、信息不透明、信用不足也是制約小微企業從銀行獲得貸款的最大障礙。 以此為背景,筆者嘗試對該領域內主要貢獻者的觀點及建議進行歸納,並梳理其理論邏輯,力求理解小微企業,進而提出對於信貸的建議。具體講,從小微企業產生、發展和變遷的全過程看,它的特殊性究竟是什麼?我們如何將其引導到一種理想的未來狀態?大致從哪幾方面著手?具體的應對措施及建議是什麼?本文期望能為人們進一步尋求上述問題的答案提供一些有益的視角。 本文對文獻的綜述基本上按照論述對象的順序轉變安排進程。圍繞企業,銀行及政府三方面論述小微企業面臨的現狀及困境,對於整體的局勢以及趨勢有一個立體的了解並來提出部分建議。盡管文獻的視角各不相同,但都是基於改善中國小微企業面臨的困境,夯實發展基礎的初衷。
二.小微企業面臨的信貸困境及原因 融資渠道狹窄,融資困難。小微企業由於在投資規模、技術含量、競爭實力等方面處於弱勢地位,獲得和利用政策信息的渠道不通、能力不強,在融資方面難以享受與大中型企業的同等待遇[1]。目前小微企業融資渠道主要有銀行、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以及民間借貸等四種途徑。即使國家出台相關優惠政策支持小微企業融資,但基於融資成本、審批流程的考慮,小微企業或更傾向於通過親友借貸來解決融資需求,然而,資金規模卻相當有限。根據田耘在經濟研究導刊中發表的文章指出,國家統計局抽樣調查的3.8 萬家小微工業企業經營狀況顯示,僅有 15.5%的小微企業能夠獲得銀行貸款,年資金缺口近300億,近80%的小微企業面臨資金緊張[2]。盡管微小企業融資呈現出「渠道多元化、來源社會化、行為市場化」的趨勢,但總體規模偏小,資金偏緊,條件偏嚴。小微企業為了避免資金鏈斷裂,不得不轉向民間借貸。雖然民間貸款形式較多,但貸款利息高,條件苛刻,小微企業因為資金缺乏舉步維艱,其中不少企業處於倒閉、停產、半停產狀態,老闆頻頻「跑路」、人心浮躁。
三.小微企業會計代理風險管理 作為一種有效的會計解決方案和新型的社會性會計服務項目,會計代理被越來越多的小微企業所青睞。然而,根據陳軍所述,在會計代理過程中,各個相關主體都想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化,於是就產生了各主體間的利益博弈關系[3];同時,會計代理制度不完善、委託人與會計代理機構之間信息不對稱、會計代理機構進入門檻低、從業人員業務水平不高等原因的存在,使得會計代理給相關主體帶來了多方面的風險:給小微企業帶來財務管理風險和經營管理風險,給會計代理機構帶來信譽風險,給相關客戶帶來經濟利益風險,給國家帶來稅收征繳風險。那麼如何加強小微企業會計代理風險管理,
四.基於銀行視角的小微企業信貸 我國目前小微企業貸款的開展並不理想,除了極少數銀行由於天時地利人和的原因成功走上規模效益道路之外,大部分銀行都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我國金融機構開展小微企業貸款真正實現盈利的不多,而把微貸業務作為自己核心業務的金融機構更是少之又少,那麼如何真正使小微企業從銀行等信貸機構獲得資本,創造盈利呢? 目前,充分利用供應鏈和小微企業的特點開發而成的「供應鏈金融」模式成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和商業銀行增加新盈利渠道的雙贏選擇。楊海平,馮敏等認為,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中,如何進行風險管理,從而有效控制和防範風險,是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5]。而在供應鏈金融的風險管理中,信用風險是最為重要的問題,而且隨著信用交易規模的擴大,信用風險越來越大。目前,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時間不長,根據彭凱,向宇的研究可以推得,商業銀行對於此類業務信用風險的管理和控制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更沒有完善的專門適用於供應鏈金融產品的小微企業信用風險評價體系[6]。因此,建立一套適用於基於供應鏈金融的小微企業信用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基於供應鏈金融的小微企業信用風險評價是商業銀行為了從總體上分析小微企業的信用風險,不僅分析小微企業過去的信用和財務狀況,同時分析小微企業未來的現金流和財務狀況,以及小微企業所處供應鏈系統環境中的利益相關者對其信用風險的影響,以便掌握更多的資料,對小微企業的信用風險作出更加合理、公正的評價,以保證銀行信貸的安全性,並有針對性的對小微企業信貸過程中的風險進行有效控制[7] 。 建立一套適合供應鏈金融下的小微企業的信用風險評價體系,對小微企業來講,有利於小微企業合理分析和評價自身的綜合實力,通過不斷改善經營管理,提高自身的資信級別,便於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按照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和信用狀況給予資金支持;對銀行機構來講,可以為商業銀行確定貸款風險程度和信貸資產風險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據,提高小微企業違約成本,從而降低信貸風險[8];同時為監管部門的監管提供參考依據。 筆者認為,銀行等信貸機構在以人為本的業務發展理念基礎上,應該盡量將一些環節規范化、制度化、標准化,特別是一些大型銀行,可以憑借自己的技術優勢,嘗試建立和完善銀行自身的信用評分模型和數據信息庫,進行小微企業貸款的發放,這也是將來的趨勢。 五.政府在解決小微企業信貸難題中的作用 小微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就業問題解決、城鎮化推進、區域差距縮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面臨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困境。尤其是最近我國部分民營經濟發達地區出現民間借貸利率飆升、民間借貸糾紛增加、小微企業融資困境惡化等問題,引發了各方關注。政府在其中該起什麼作用,這是一個亟待回答的問題。從世界各國小微企業信貸的實踐來看,大量的政府幹預並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甚至出現了「好心辦壞事」的結果,那麼政府應該怎麼介入,補貼怎麼花,這是關鍵。
現筆者總結了以下幾個建議:
(一)信貸基礎設施的完善
1. 信息環境的完善。一方面,對於關系型借貸而言,目前較為成功的小微企業信貸主要是依賴於社會資本。社會資本的形成以及社會資本在軟信息生產上具有明顯的規模收益遞增效應,這意味著政府的介入是必要的。另一方面,缺乏真實可信的財務報表是小微企業信息不透明的主要表現[9]。
稅務、審計等部門可以考慮根據不同行業的特徵設計小微企業的會計標准,設定簡化的、標准化的會計科目和流程[10]。
2. 法律環境的完善。我國在民間借貸方面的立法也幾乎是一篇空白。首先要從法律上對合法與不合法的民間借貸加以界定,特別是重新界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和正常的民間融資等概念的界限,從而為民間借貸提供合法化的平台,推動民間借貸的陽光化。其次,通過法律的方式明確主要合法民間借貸的定義、借貸主體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契約條款形式、交易方式等。第三,盡快從市場准入(包括注冊資本金額度、從業資格認證)、產權結構、經營業務種類、規模與區域范圍、監管、退出等方面對各類合法民間借貸中介加以規范。
(二)產業組織政策
政府的金融行業產業組織政策會深刻影響銀行信貸技術選擇、激勵機制安排,從而影響小微企業的信貸可得性。首先,就規模而言,應該重視地方性小銀行的發展,因為這些銀行更容易形成適應於微型企業信貸需求特徵的信貸技術創新和內部組織結構[11],在這一方面比傳統大型銀行具有比較優勢,因此其市場定位不同於傳統大型銀行。所以,「由大銀行服務大企業、小銀行服務小企業」的理念基本上形成了共識,通過多層次的金融規模結構來滿足不同規模層次企業融資需求的觀念深入人心。但是,具體到政策層面,這種理念在實現的過程中並不通暢。這在一定程度上與產權結構有關。汪興隆也在文中駁「大中型商業銀行天然不適合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這一觀點,並進行了詳盡的論述[12]。
因此,筆者認為,應該鼓勵一些在小微企業信貸方面經營能力突出的優秀社區銀行以銀行集團公司的模式實現跨地區經營,促進成功的小微企業信貸經營理念、技術與組織結構的推廣,這可以在更大范圍內更好得為小微企業的信貸服務。其次,在促進小微企業信貸的組織政策上,最核心的是要促進競爭。放寬小微金融機構的市場准入門檻,組建足夠多的小微金融機構,促進小微企業信貸市場的競爭是產業組織政策的關鍵。人為抑制規模擴張、地域擴張來迫使銀行對小微企業進行借貸的政策並不一定有效,促進充分競爭,才能真正解決小微企業信貸難的問題。

(三)放鬆小微金融機構的規制
1.要放寬小微金融機構的准入條件[13]。大量發展地方性的小微金融機構,是形成充分競爭的地方小微企業信貸市場的前提,是民間借貸規范化的主要途徑,也是解決小微企業信貸難的關鍵措施。
2.要適當放鬆對小微金融機構的監管,可適當放寬「只貸不存」類金融機構在信息披露、會計准則、風險控制乃至資本充足等方面的監管標准,降低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成本。
3.在緊縮的宏觀調控中要避免誤傷小微金融機構和小微企業,通過結構性的政策放鬆對小微企業的信貸。
4.要放鬆利率管制[14]。微型企業信貸的單位成本以及風險偏高,人為壓低利
率導致貸款收益無法彌補其成本,直接制約了微型企業信貸的供給。鑒於微型企業較高的資本回報率,覆蓋成本和風險的市場化利率設定機制是商業化小微企業信貸的前提條件。同時,需要引入彈性利率制度安排,利率隨借款人的風險、次數而調整,有助於降低銀行經營風險和形成對小微企業的動態激勵。 六.總結 在國內外復雜的經濟形勢下,中國多數小微企業經營狀況不好,收益微薄,困難重重。小微企業關乎國計民生,關乎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本文結合文獻,分析了當前中國小微企業信貸發展中存在的各方面問題及原因,並提出了部分建議,希望其通過不斷改善經營管理,提高自身的資信級別,便於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按照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和信用狀況給予資金支持;對銀行機構來講,可以為商業銀行確定貸款風險程度和信貸資產風險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據,提高小微企業違約成本,從而降低信貸風險;同時為監管部門的監管提供參考依據。支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對於中國經濟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英語:
A summa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China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credit
I. Introction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According to statistics, at present, the number of China's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have been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99% of the total number of enterprises, covering allsector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GDP rate of more than 60%,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tax rate is more than 50%, and provide 80% of urban jobs, has become a national priority among priorities economy.However, the shortage of funds, financing difficulties has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grow. On the one hand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by itssmall scale, less fixed assets, the accounting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other problems, not to the bank to provide relevant materials need adequate collateral and bank; on the other hand, nonstandard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perfect, information opaque, insufficient credit also is the biggest obstacle to obtain loans from banks to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Taking this as the background, the author tries to summarize the opinion and suggestion to the main contributor to the field, and analyzing its theoretical logic, and strive to understand the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and then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credit.In particular, the whol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evolution from micro enterprises, look, what is theparticularity of it? How can we be directed to an ideal future state? To roughly from what aspects? What is the counter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specific? To provide some useful perspective this paper further hope for people seeking answers to the above questions.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docu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rder ofthe object basically change the arrangement process.Around the three aspects of enterprises, banks and government discusses the status quo and difficulties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for the overall situation and trendshave a solid understanding of and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lthough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ture each are not identical, but are improving China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face difficulties based on the original intention,firm th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Two. Facing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creditpredicament and cause the narrow channels of financing,financing difficulties.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e to a weak position in the scale of investment, technology,competition and so on, access to and use of policy information channel is obstructed, ability is not strong,financing difficult to enjoy equal treatment with [1] in large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At present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financing channels mainly has four ways banks,small loan companies, Guarantee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lending. Even if the state issued the relevant preferential policies to support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financing,but the financing cost, the approval process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or more inclined to friends and relatives lending to solve the financing demand, however, the size of funds is verylimited. According to Tian Yun in the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in the published article pointed out,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sampling survey of 3.8 thousands of small micro enterprise management status,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only 15.5% able to obtain bank loans, financing gap of nearly 30000000000 years,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near 80% face financial strain [2]. Although the financing of small enterprises showing a "channel diversification, socialization, marketization of sourcebehavior" trend, but the overall scale is small, the fund is tight, strict conditions.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in order to avoid the fund chain break, had to turn to private lending. Although the form of more folk loans, but loanshigh interest, harsh conditions,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because of lack of funds difficult, many enterprises are closed down, stop proction, semi shutdown state, the boss frequently "Run away", impetuous.
Three.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accounting agency risk management as an effective accounting solutions and newsocial accounting services, accounting agents are more and more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favor. However,according to Chen Jun said, in the process of accounting,the related subject all want to make their own interests to maximize, and thus the game among the interests of subjects between [3]; at the same time, between accountingagency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 principal and theaccounting agency information asymmetry, accountingagency enters a doorsill low, staff service level not higherreasons, the accounting agency risks in many aspectsrelated to the subject: bring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risk and operational risk management to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brings credit risk to accounting agency, bring economic benefits to the customer risk, brought to the country tax collection risk. So how to strengthen the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accounting agency risk management,
Four. The credit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banks based on China's current development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loans are not ideal, apart from a few banks e to the right place at the right time

⑺ 小微企業的外文文獻

這個可以嗎?
小微企業財務管理外文翻譯文獻
https://wenku..com/view/.html

⑻ 小微企業融資需求論文

(一)中小微企業的界定
1、中小微企業可從兩個方面界定:(1)企業各項生產資料均屬於該企業,且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2)企業體量、規模均偏小,在同行業中市場佔有率、競爭能力均較低。另外,各國普遍根據自身企業總體情況,界定中小微企業資產總額、每年營業收入總額或企業僱傭員工人數等三個指標數值區間,滿足區間范圍內的企業即是中小微企業。
2、我國根據國內企業發展實際,國家統計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劃分了不同行業(《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小微企業的標准(資產總額、每年營業收入總額或企業僱傭員工人數),具體情況如下:
統計以上大、中、小、微企業的劃分標准

行業名稱

標准(代碼,單位)

大型企業

中型企業

小型企業

微型企業

農、林、牧、漁業

營業收入(Y,萬元)

Y≥20000

500≤Y<20000

50≤Y<500

Y<50

工業

從業人員(X,人)

X≥1000

300≤X<1000

20≤X<300

X<20

營業收入(Y,萬元)

Y≥40000

2000≤Y<40000

300≤Y<2000

Y<300

建築業

營業收入(Y,萬元)

Y≥80000

6000≤Y<80000

300≤Y<6000

Y<300

資產總額(Z,萬元)

Z≥80000

5000≤Z<80000

300≤Z<5000

Z<300

批發業

從業人員(X,人)

X≥200

20≤X<200

5≤X<20

X<5

營業收入(Y,萬元)

Y≥40000

5000≤Y<40000

1000≤Y<5000

Y<1000

零售業

從業人員(X,人)

X≥300

50≤X<300

10≤X<50

X<10

營業收入(Y,萬元)

Y≥20000

500≤Y<20000

100≤Y<500

Y<100

交通運輸業

從業人員(X,人)

X≥1000

300≤X<1000

20≤X<300

X<20

營業收入(Y,萬元)

Y≥30000

3000≤Y<30000

200≤Y<3000

Y<200

倉儲業

從業人員(X,人)

X≥200

100≤X<200

20≤X<100

X<20

營業收入(Y,萬元)

Y≥30000

1000≤Y<30000

100≤Y<1000

Y<100

郵政業

從業人員(X,人)

X≥1000

300≤X<1000

20≤X<300

X<20

營業收入(Y,萬元)

Y≥30000

2000≤Y<30000

100≤Y<2000

Y<100

住宿業

從業人員(X,人)

X≥300

100≤X<300

10≤X<100

X<10

營業收入(Y,萬元)

Y≥10000

2000≤Y<10000

100≤Y<2000

Y<100

餐飲業

從業人員(X,人)

X≥300

100≤X<300

10≤X<100

X<10

營業收入(Y,萬元)

Y≥10000

2000≤Y<10000

100≤Y<2000

Y<100

信息傳輸業

從業人員(X,人)

X≥2000

100≤X<2000

10≤X<100

X<10

營業收入(Y,萬元)

Y≥100000

1000≤Y<100000

100≤Y<1000

Y<100

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從業人員(X,人)

X≥300

100≤X<300

10≤X<100

X<10

營業收入(Y,萬元)

Y≥10000

1000≤Y<10000

50≤Y<1000

Y<50

房地產開發經營

營業收入(Y,萬元)

Y≥200000

1000≤Y<200000

100≤Y<1000

Y<100

資產總額(Z,萬元)

Z≥10000

5000≤Z<10000

2000≤Z<5000

Z<2000

物業管理

從業人員(X,人)

X≥1000

300≤X<1000

100≤X<300

X<100

營業收入(Y,萬元)

Y≥5000

1000≤Y<5000

500≤Y<1000

Y<500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從業人員(X,人)

X≥300

100≤X<300

10≤X<100

X<10

資產總額(Z,萬元)

Z≥120000

8000≤Z<120000

100≤Z<8000

Z<100

其他未列明行業

從業人員(X,人)

X≥300

100≤X<300

10≤X<100

X<10

(二)青海省中小微企業的發展狀況
1、根據《青海統計年鑒》,青海省2017年工業大型企業22家、工業總產值1131.81億元;工業中小微企業分別87家、460家、80家,工業總產值分別為550.81億元、811.67億元、84.47億元。其中上述工業企業的主要指標如下:
表-青海省工業企業2017年度財務指標

項 目

企業單位數(個)

工業總產值
(萬元)

資產總計
(萬元)

流動資產
(萬元)

固定資產
(萬元)

利潤總額(萬元)

虧損企業
(萬元)

總數

虧損企業數

大型企業

22

5

11318133.20

34089594.90

7928135.30

18195268.90

482598.60

130006.40

中型企業

87

32

5508065.20

13811496.40

5034832.30

5228152.00

196986.00

179808.10

小型企業

460

131

8116718.80

16768109.00

6035591.50

6944696.50

331539.80

141890.20

微型企業

80

20

844695.50

3921792.10

1053009.30

1494848.30

40678.60

16461.00

表-青海省工業2016年度、2017年度企業經濟效益

指 標

工業增加值率(%)

總資產貢獻率(%)

資產負債率(%)

流動資產周轉率(%)

成本費用利潤率(%)

產品銷售率(%)

2016

2017

2016

2017

2016

2017

2016

2017

2016

2017

2016

2017

總計

27.86

29.75

3.78

4.09

70.92

70.35

1.22

0.94

3.28

4.40

92.56

92.25

大型企業

35.90

35.17

4.37

4.70

74.22

73.95

1.02

1.02

4.15

3.62

92.12

97.49

中型企業

24.49

22.27

3.21

4.00

72.07

68.39

1.28

1.28

0.97

5.02

90.79

93.18

小型企業

23.38

22.13

3.18

3.41

64.37

67.65

1.37

1.37

4.29

4.63

94.02

95.30

微型企業

-

-

1.68

2.36

72.36

71.21

0.44

0.44

15.26

7.93

97.92

92.14

2、青海省股權交易中心共計掛牌396家,所屬行業以及注冊資本情況如下:
表-青海省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行業分類

序號

行業

家數

佔比

1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0

0.00%

2

教育

0

0.00%

3

衛生和社會工作

0

0.00%

4

批發和零售業

1

0.25%

5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4

1.01%

6

建築業

5

1.26%

7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6

1.52%

8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6

1.52%

9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6

1.52%

10

住宿和餐飲業

7

1.77%

11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8

2.02%

12

房地產業

9

2.27%

13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9

2.27%

14

采礦業

16

4.04%

15

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25

6.31%

16

生物科技

29

7.32%

17

農、林、牧、漁業

53

13.38%

18

金融業

63

15.91%

19

綜合

72

18.18%

20

製造業

77

19.44%

合計



396

100.00%

表-青海省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注冊資本情況

序號

注冊資本(萬元)

家數

佔比

1

0-500萬元

392

98.99%

2

500萬元-2000萬元

3

0.76%

3

2000萬元-5000萬元

1

0.25%

4

5000萬元以上

0

0.00%

合計



396

100.00%

3、青海省中小微企業發展狀況
通過對青海省各類企業統計、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其發展存在如下狀況:
(1)青海省內中小微企業數量偏低,且小型企業佔比73.37%,中小微企業結構現狀進一步削弱了其在經濟主體中的地位。究其原因主要在於青海省地理環境、資源稟賦等限制。如上文所述,中小微企業是經濟健康運行、持續發展的基石,其貢獻了約八成的城鎮就業崗位、六成的國內生產總值以及五成的稅收收入,在提供就業崗位、振興城鎮經濟、改善城鄉居民收入以及穩定稅收收入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促進青海省內中小微企業的做大做強、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2)青海省內中小微企業整體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很弱。工業總產值、總資產等總量規模偏低,其整體抗風險能力較弱。同時,中小微企業2017年度虧損總額超過大型企業虧損總額,僅中型企業一類虧總金額即超過大型企業虧損金額。另外,比較各類型企業資產結構發現,中小微企業固定資產投資佔比遠低於大型企業固定資產投資佔比,背後反映出中小微企業缺乏行業規模,難以獲得競爭優勢。根據青海省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注冊資本情況來看,392家掛牌企業注冊資本低於500萬元,占掛牌總企業比重為98.99%。受限於較小的規模、較弱的盈利能力、較低的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惡化了其融資能力,最終會進一步限制中小微企業整體規模及未來的發展。
(3)青海省內中小微企業缺乏成長性。根據青海省工業2016年度、2017年度企業經濟效益分析,其中小企業工業增加值率、總資產貢獻率遠低於平均比率及大型企業工業增加值率、總資產貢獻率。同時,根據青海省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注冊資本情況來看,392家掛牌企業主要分布在製造業、綜合行業、金融業以及農、林、牧、漁業等傳統低端行業,而教育行業、文化、體育和娛樂行業、交通運輸、倉儲以及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現代前景行業數量較少。因此,無論從中小微企業自身經濟效益貢獻角度,還是其所處行業分類前景角度,青海省內中小微企業缺乏成長性。
(4)青海省內中小微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待提升。首先,其負債整體比例偏高,融資成本偏重。一般認為,資產負債率合理區間是40-60%,青海省內中小微企業資產負債率普遍高於60%且中型企業、小微企業資產負債率高於70%。過高的資產負債率大大提升了企業的資金鏈斷裂、破產清算等財務風險,同時過高的利息費用也削弱了企業的盈利水平,特別是青海省內中小微企業主要從事製造業、農林牧副漁等傳統低端領域,其盈利能力、可持續性等均會較大程度上受融資成本的影響。其次,其成本費用利潤率波動較大且缺乏合理性。比如中型企業2016年度的成本費用利潤率0.92%,2017年度該比率上升至5.02%。不合常理的財務指標變動反映了中小微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財務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三)中小微企業融資的必要性
第一,中小微企業融資是其「活下去」的關鍵因素。一方面,青海省內中小微企業整體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很弱,宏觀市場的些許波動或許會導致其歇業、破產,特別是在目前中美貿易戰、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下,大大增加了中小微企業的生存壓力。必要的資金支持可以使其起死回生,穩定就業與城鄉居民收入。另一方面,青海省內中小微企業數量偏低,且小型企業佔大部分,中小微企業在經濟主體中的地位較低。通過融資,中小微企業可以利用資金支持正常運轉企業,招聘更多、更高層次的員工,提升其生產水平、優化其內部管理,做多、做大、做強,增加青海省內中小微企業總體數量、擴大中小微企業整體規模、提升中小微企業整體市場地位。
第二,中小微企業融資是其「活的好」的關鍵因素。目前青海省中小微企業主要分布在主要分布在製造業、綜合行業、金融業以及農、林、牧、漁業等傳統低端行業,而教育行業、文化、體育和娛樂行業、交通運輸、倉儲以及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現代前景行業數量較少。中小微企業通過融資,解決其的發展障礙、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可以使得其逐步舍棄落後、低端業務,轉而投向技術含量高、投資回報大的高新技術領域。通過中小微企業整體升級,推動、優化青海省產業結構升級。

⑼ 求有關《小微企業融資問題》3000字外文文獻,最好有中文翻譯,感激不盡。請聯系我

自己去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等外文資料庫下載啊
或者到知網,維普等中文資料庫下載
很多的,校園網內免費獲取
校園網外可以利用google學術搜索,有部分能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