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貸款類型 » 金融系統貸款漏洞
擴展閱讀
威海商業銀行貸款規模 2024-09-29 00:43:13
公積金聯保貸款條件 2024-09-28 22:19:02

金融系統貸款漏洞

發布時間: 2022-06-20 20:15:50

㈠ 互聯網金融可能存在哪些風險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存在兩面性,互聯網金融給社會發展帶來便利的同時,本身也有與生俱來的風險。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包含哪些方面?

一是經濟下行期的經營風險。當出現實體經濟下行和金融風險上行時,中小企業經營更加困難,債務違約可能性增大,導致互聯網金融平台對接的主要資產質量下降,逾期率和不良率上升。同時,普通投資者情緒和市場預期波動增大,資金流不穩定性提高,使得平台經營壓力持續增加。

二是合規轉型期的轉型風險。在合規化轉型過程中,有一部分從業機構試圖繼續經營,但因前期存在期限錯配、資金池、大額標的等不規范經營行為,導致積累的風險敞口較大,轉型難度高,無法平穩退出,可能引發社會問題和金融風險。

三是風險處置期的次生風險。當前,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進入清理整頓階段,由於互聯網金融風險涉眾性、交叉性和傳染性較強,風險處置過程中可能產生跨機構、跨區域、跨市場的連鎖反應。

匯泉貸平台在國家政策支持下規范運作,同時對自身嚴格要求,步步踏實穩健,給用戶提供合規規范的投資環境。通過青島城投集團及其控股子公司的項目來源、風控體系和品牌優勢,以」O2O運營模式「構建起小微企業與投資者之間合規、穩健、可靠、規范的橋梁。

㈡ 網路金融風險產生的原因

互聯網金融迅速崛起,輕而易舉地獲得了公眾的青睞。「革命者」的形象固然是一種優勢,也意味著不確定性。互聯網並不能消除金融領域內在的風險,只是使之參入某種特性有了新的表現形式,甚或也帶來了新的風險種類。
這是新近發布的首部《互聯網金融藍皮書》的核心觀點之一。它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電子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聯合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編寫而成。他們審慎的觀點對於當前熱得發紅的互聯網金融無疑是一針清醒劑。
在藍皮書編著者看來,互聯網金融主要面臨四大風險。
法律監管與保障的缺乏
藍皮書稱,我國有關金融的法律法規的規制對象主要是傳統金融領域,由於無法涵蓋互聯網金融的眾多方面,更無法貼合互聯網金融的獨有特性,勢必會造成一定的法律沖突。如有關互聯網金融市場的企業准入標准、運作方式的合法性、交易者的身份認證等方面,尚無詳細明確的法律規范。互聯網金融企業極易遊走於法律盲區和監管漏洞之間,進行非法經營,甚至出現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等現象,累積了不少風險。網民在藉助互聯網提供或享受金融服務的過程中,將面臨法律缺失和法律沖突的風險,容易陷入法律盲區的糾紛之中,不僅增加了交易費用,還影響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
最近,銀行大戰余額寶,背後凸顯的就是規則的缺乏。盡管阿里賣萌式的回應被「轉瘋」,可是基本的問題卻沒有回應。P2P貸款的法律困境也相當顯著。
根據人民銀行2011年4月發布的《關於取締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中有關問題的通知》定義:非法集資是指單位或者個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准,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者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並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回報的行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0年),非法集資有非法性、公開性、利誘性、社會性的四個基本特徵。非法集資包括集資詐騙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目前,P2P平台的債權轉讓模式和優選理財計劃模式,就是亟須引起關注的互聯網金融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債權轉讓模式是指,借貸雙方不直接簽訂債權債務合同,而對期限和金額進行雙重分割,由第三方個人(專業放貸人)先行放款給資金需求者,再由該第三方個人將債權轉讓給投資者,此時P2P平台成為資金往來的樞紐,不再是獨立於借貸雙方的純粹中介,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有一定的相似性。依照最高法設定的標准,是否認定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核心問題在於資金流轉行為是否形成了新的存款、債務或股權關系,專業放貸人是否有先獲取資金放貸再轉讓債權的行為,是否將向社會公眾吸收的存款劃歸自有賬戶名下,是判斷是否觸及法律底線的標准。由於目前尚未有法規出台,P2P非法集資的邊界並未明確。
模式創新契合難
近年來,國內外互聯網金融模式層出不窮,大部分因為與金融市場環境不相適應,與客戶具體需求不相契合而遭遇失敗。國內一些互聯網金融企業在模仿國外互聯網金融業務模式時,由於主觀或客觀原因,發生扭曲和異化,無法取得如國外同類企業一樣的商業成就。
藍皮書以數銀在線為例指出,互聯網金融某種原創的發展模式過於創新或創新不足,脫離現實社會經濟狀況,最終發展瓶頸導致失敗的風險。有「在線貸款超市」之稱的數銀在線,由數字金融服務(杭州)有限公司運營的數字金融服務中心於2009年7月成立,為契合金融危機後浙江地區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而產生。作為全國首家B2C模式貸款平台,數銀在線致力於為企業和個人量身打造全方位的貸款解決方案。從2008年開始進入研發階段,共擁有49項專利技術,美國Forbes評估其為未來3年最具爆發性成長潛力的互聯網企業。數銀在線享受多款政策支持,不僅集成政府公共信息平台為融資機構提供信用輔證,還是首家獲得銀監會核發牌照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國內唯一引入人民銀行個人身份認證系統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但在2013年,因模式過度創新和管理營運問題導致流動性危機,創辦4年後破產。此前,由於長期找不到穩定的盈利點,數銀在線不斷調整業務方向,如游戲開發、廣告開發等,但業績不佳。
回頭看數銀在線的模式,在理論上雖然是可行的,現實運營過程中卻發生各種弊端,最大的缺陷是持續盈利模式模糊,過度依賴銀行等外部金融機構。數銀在線採取向銀行收取傭金的方式來獲利,相當於把對利潤來源的控制權直接交給銀行;貸款審批和發放的流程是由銀行來完成的,主動權掌握在銀行手中,難以獲得較大話語權;而正規金融機構對互聯網借貸行業採取的是壓制策略,導致數銀在線盈利明顯不足。此外,下游的用戶規模增長有限,成功貸款的客戶,下次申貸時很可能直接和銀行對接,使數銀在線失去了業務支撐。
「 可見,互聯網金融機構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很大,如果某種原創模式過於創新或創新不足,不切合經濟實際、不符合客戶需求,將無法實現持續盈利,即使條件再好,也將因為模式創新風險而走向失敗。」藍皮書稱。
安全風險涉及每個人
互聯網的技術風險顯而易見。計算機病毒可通過互聯網快速擴散與傳染。一旦某個程序被病毒感染,則整台計算機甚至整個交易互聯網都會受到該病毒的威脅。在傳統金融業務中,電腦技術風險只會帶來局部的影響和損失,在互聯網金融業務中,技術風險可能導致整個金融系統出現系統性風險,進而導致體系的崩潰。
另外,互聯網金融平台因技術缺陷在某些特殊時刻無法及時應對短時間內突發的大規模交易也會產生不良後果。該風險主要存在於「七夕」、「雙十一」、「聖誕節」等傳統電商打折促銷日。由於巨量網上交易集中在一天甚至某個時點,數據量遠超於日常基準數量,極易出現系統不穩定、伺服器故障等問題。淘寶、天貓、聚劃算以及京東、當當等都是直接參與一日促銷的主力電商,在過往幾年的大促銷活動中均不同程度地出現了頁面崩潰、下單系統無法打開、銀行支付系統擁堵等情況。
不過,藍皮書強調的卻是數據安全風險。隨著數據的爆炸式增長,海量數據集中存儲,能夠方便數據的分析、處理,但安全管理不當,易造成信息的泄露、丟失、損壞。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日益發達,對信息的竊取已不再需要物理地、強制性地侵入系統,因此對大數據的安全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5年6月18日,美國萬事達、VISA和運通公司主要服務商的數據處理中心網路被黑客程序侵入,導致4000萬個賬戶信息被黑客截獲,使客戶資金處於十分危險的狀態。2012年,我國最大的程序員網站CSDN的600萬個個人信息和郵箱密碼被黑客公開,引發連鎖泄密事件;2013年,中國人壽80萬名客戶的個人保單信息被泄露。這些事件都凸顯出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領域數據管理安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再者,互聯網已成為國家的重要基礎設施,現代社會各個領域對數據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互聯網逐漸成為主導性數據傳播方式。互聯網的安全運行成為維系社會秩序的先決條件。如黑客攻擊英國政府機構網站而導致該國信息泄露,以及美國「棱鏡」斯諾登事件等案例,顯示出國家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要性。互聯網金融涉及國家金融體系的重要內容,大量的互聯網金融數據既能反映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狀態,還可能被利用以直接影響公眾的日常生活和民眾意識。該系統一旦出現漏洞,國家金融經濟體系都將陷入癱瘓狀態,國家安全也將因此受到損害。同時,我國互聯網金融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海量大數據關乎國家利益,應更加重視互聯網金融的信息安全問題。
市場風險的互聯網之「險」
市場風險是傳統金融體系固有的風險。作為互聯網技術與金融領域結合的產物,互聯網金融的市場風險有其獨特的一面。藍皮書指出,由於便捷性和優惠性,互聯網金融可以吸收更多的存款,發放更多的貸款,與更多的客戶進行交易,面臨著更大的利率風險;互聯網金融機構往往發揮資金周轉的作用,沉澱資金可能在第三方中介處滯留兩天至數周不等,由於缺乏有效的擔保和監管,容易造成資金挪用,如果缺乏流動性管理,一旦資金鏈條斷裂,將引發支付危機;網路交易由於交易信息的傳遞、支付結算等業務活動在虛擬世界進行,交易雙方互不見面,只通過互聯網聯系,交易者之間在身份確認、信用評價方面就會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信用風險極大。
我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程度不高,大數據資源和大數據技術都沒有跟上模式創新與仿照,現有多種模式偏離「互聯網金融」核心。社會信用體系還處於完善階段,較難依靠外界第三方力量對交易雙方的信用狀況進行准確評價。
以P2P為例,P2P平台一般強制要求借款人提供基礎資料,自願提供財產證明、學歷證明等詳細信息。一方面,此類信息極易造假,給信用評價提供錯誤依據,交易者也可能故意隱瞞不利己的信息,導致P2P平台在選擇客戶時處於不利地位;另一方面,P2P平台所獲取的資料存在滯後性、片面性,不構成「大數據資源」。美國有完備而透明的個人信用認證體系,個人信用記錄、社會保障號、個人稅號、銀行賬號等材料可以充分驗證借款人的信用水平;有多家獨立、權威的信評公司通過高科技技術手段,提供信用評分和信用管理服務,廣泛地服務個人貸款客戶、小貸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因而美國的P2P平台真正屬於互聯網金融模式,極具發展優勢。
藍皮書認為,我國金融業要真正邁入互聯網金融時代,必須依賴數據的大量積累和大數據處理能力的不斷提升,解決信息不對稱和信用問題,實現交易成本的大幅下降和風險的分散,提供更有針對性的特色服務和更多樣化的產品,提高金融服務覆蓋面,尤其是使小微企業、個體創業者和居民等群體受益。此外,信用體系建設是互聯網金融機制體制創新的重要配套措施和組成部分,應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彌補互聯網金融現有大數據資源的不足。同時,互聯網信用體系是我國社會信用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應當成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

㈢ 銀行系統在金融信貸領域存在哪些風險

1、信貸風險控制目標:效用單向。安全是銀行經營貸款業務的前提目標,但這個安全是有利於業務發展和擴大收益的安全,而不是不講求效益的安全,更不是負效益的無風險或低風險。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意識明顯增強,大多數銀行機構在信貸經營管理過程中已經比較重視信貸風險控制。但是,大部分銀行機構還不能正確地處理好業務發展與風險控制的關系,往往在業務發展與風險控制之間進行單向選擇,有些支行片面追求信貸資產質量,機械地追求貸款零不良,以致信貸業務持續萎縮,經營效益居低不上,反過來又制約了信貸資產質量的提升,造成信貸資產質量、業務發展、經營效益之間的惡性循環。當然,也不能排除有些支行為了完成眼前的存款和利潤指標,提高工作業績,依然我行我素,無視信貸資產風險,盲目發放貸款,導致不良貸款邊清收邊發生,邊剝離邊發生,邊核銷邊產生,不良貸款率居高不下。其主因,在於思想上缺乏信貸風險與效益整合管理的理念,行動上缺乏信貸風險與效益整合管理的機制。
2、信貸風險控制質量:零風險最優嗎?如果單純從安全性原則講,那麼,零風險當然是信貸風險控制質量最優狀態,這是無可置疑的。然而,效益最大化是銀行追求的終極目標,是發展和安全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效益與風險是銀行信貸活動這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既存在矛盾,由必須追求統一。在現實貨幣信用經濟活動中,商業銀行信貸業務始終與風險相伴,信貸資金運作不可能是絕對的零風險,而只能是相對的低風險。無論採用何種機制或何種措施,其作用只是在於降險、控險和防險,不可能做到絕險。如果真正做到了持久性絕險,那麼,輕講是將喪失發展性和效益性,重講是貨幣信用經濟也將壽終正寢。
3、信貸風險控制深度:該深未深。從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風險的角度分析,信貸風險主要源於貸款的「三查」制度執行不力,「三查」工作做得不深不細,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存在「三查」制度流於形式的問題。一是貸前調查作為風險控制的關鍵環節,需要調查人員深入企業查閱帳薄、憑證,核實相關數據,了解企業的產品、生產經營及管理等各種情況,通過大量的數據資料進行綜合的分析研究,形成客觀、公正、有決策價值的結論,但恰恰是在這一「節骨眼」上,信貸人員作不出有深度的調查,不對相關的數字進行核實,只是根據企業提供的相關文字材料,對於企業提供的報表數據輕易採信和運用,按照銀行信貸管理的要求進行摘錄、整合,做出表面文章,根據這樣的貸前調查報告做出的結論已經使貸款失去了安全性。二是貸後檢查作為風險控制的重點環節,需要信貸人員深入企業監控其經濟活動和資金流向、認真分析其貸款風險變化情況。可是,信貸人員對不少貸款企業的後續管理則放鬆了,由於到企業了解情況的時間少,無法隨時把握企業生產經營變化情況,貸後管理主要是為了應付日常制度檢查的需要,這種檢查是企業報表數據的移位和憑印象做出的書面反映,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實際情況,失去了貸後檢查的真正意義,這是造成貸款預警機制失靈的主要原因。三是沒有建立起直觀科學的風險控制指征體系。對企業財務指標的風險預警、監控信息體系過於復雜,不易於操作。現行的貸後管理文本中,有關企業財務指標分析方面的信息預警達到40多項,這些指標主要是根據企業財務報表的每一科目的變化幅度設置提示關注等相關信息,如此多的比對指標需要相關人員搜集同行業、企業同期、年初等大量的財務數據,而且這些指標基本上是零散的而非系統的,每一個分項指標很難說明企業的財務變化趨勢、貸款所面臨的風險程度,對銀行的貸款風險分析來說,這些指標缺少指征性,不易於實踐操作。
4、信貸風險控制廣度:真空不少。長期以來,國有商業銀行缺乏風險全程式控制制的理念,忽略對風險事前、事中控制。由於管理機制的不完善,市場環境的不成熟,信息資源的不對稱,使商業銀行在對客戶目標的選擇定位、貸款發放、貸後管理和貸款責任等方面存在諸多薄弱環節,形成了許多風險控制的「真空區」。例如,國有商業銀行的一些基層信貸市場部門缺乏對各類信用風險的預測和足夠的駕馭能力,甚至對風險持漠視的態度;資產保全部門囿於不良貸款個案的處置,卻忽略了對風險的歸類與綜合分析,為前台部門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撐。
5、信貸風險控制力度:大小失當。在經濟杠桿運用上,發放貸款給予一定獎勵,清收不良貸款也給予重獎,造成貸款發放數量越大、質量越差則獎勵越多,而質量越好卻獎勵越少(失去了清收不良貸款重獎之利好政策機遇)的異常機制;該重獎的信貸資產質量優良行處沒有得到重獎,不該重獎的信貸資產質量低劣行處卻因清收了大量不良貸款而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最大獎勵。

㈣ 為什麼會產生"金融危機"呢

聽我給你分析,專業的!

大約在01年的時候,美聯儲實行低利率的政策,存貸利率都比較低,
而當時美國的房市看好,房價一路上漲
這個時候,一些不吸收公共存款,資本充足率低的房地產金融機構,就貸款給一些欠缺還款能力保障的人,比如沒有穩定工作的或收入較低的人
因為貸款利率低,還款的風險相對較小,而且房價上漲快,即使貸款人還不起錢了,這些金融機構可以通過收回房產作為抵押,將房產賣出去,甚至對於當初借錢買房的人,賣出去的錢還了款,都還有剩餘,所以美國人信心大增,大力發揚了這種讓人人買得起房的方式
這些金融機構把帶出去的款,作為債權,通過一些包裝,賣到了二級市場,
在二級市場,這些債權又被劃分成四個等級,優先順序,次優級,次級和股本級
這個劃分是這樣的,一旦借錢的人還款,全部用於優先順序,當優先順序還完了,再還次優級,次優級還完了再還次級等等
對於股本級,由於風險太高,資本市場(另一些金融機構)又推出一個保證,如果你收不到還款了,我就幫他還,但是你收到了,我收點手續費
這樣一來,這些債權被大大小小的投資銀行,基金,對沖機構,保險公司全部買走了
然而從05年開始,美國的利率上漲,房價下跌,這樣一來還不起錢和不願意還錢的人增加的很快,導致從最初的房貸金融機構到後來的投資銀行以及各種基金和商業銀行都陸續出現了資金短缺和流動性不足,這種問題並不是剛開始就暴露出來的,在多年的累積時候,在2008年,以本次金融危機的形勢登上了歷史的舞台。
(第一波沖擊)從最初的房地產金融機構開始(房利美和房地美等 ),
(第二波沖擊)到大量購買了這些債權的投資銀行(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和貝爾斯登等)
(第三波沖擊)最後購買信用評級價高的(優先順序,次優級等)的保險公司,共同基金,養老基金,商業銀行等,也紛紛倒閉(因為這些機構要求安全性,不能購買評級低的債權,但是隨著資本市場惡化,本來信用評級高的債權,評級也被下調,他們只能選擇賣出 ,然而此時已經賣不出去了)
造成本次金融危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美聯儲在05年轉變實行高利率政策是貨幣政策的錯誤選擇,以及美國金融工具市場的過度發展,是主要的兩個方面

㈤ 如果在等三方金融平台貸款時,出現資料有更改,風控部門怎麼管

信貸部,分工不同,沒有風控部,只有審核專員、貸後管理、風險評估等職位不同的人員。對貸款審核,每家銀行都會有著獨立的風控系統和方法,遇到虛假資料,會直接拒。目前,風控系統做的最好的,就是交通銀行。至於金融公司的貸款平台,都是跟銀行學習,漏洞百出,只要資料不是虛假,基本沒有問題。

㈥ 為什麼會發生金融危機

美國金融危機又叫次貸危機,是由最初的次貸風暴引起的,後由於各金融衍生工具導致次貸風暴惡化,各種金融機構均捲入其中,導致美國金融體系癱瘓。
次貸,就是次級貸款,專門貸款給信譽不高,但是有房產可以做抵押的人群的,貸款時房價很高,很多人還不了款,銀行就收走了他們的房屋,但之後房價驟跌,銀行就虧了;同時,為銀行分擔風險的什麼保險公司啊,什麼投資銀行啊,也就跟著倒了。

㈦ 次貸危機中暴露出的金融監管的漏洞有哪些

美國次貸危機最早顯現跡象是在2007年2月,當時匯豐控股最先發出警告,稱由於大批低收入房貸客戶無力償還貸款,公司為其在美國的房屋按揭業務增加18億美元的壞賬撥備。需要指出的是,當時市場上很少有人注意到問題的嚴重性,但實際上這是一個已經孕育了很久的危機。早在2000年,美國經濟學家、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委員愛德華?葛蘭里奇就已經向當時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指出了快速增長的居民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可能造成的風險,希望美國有關監管當局能夠「加強這方面的監督和管理」;在2002年,他再次拉響警報,認為「一些次級房屋貸款機構沒有任何監管,它們的貸款行為最終會危及美國人實現擁有住房和積累財富的兩個美國夢想」;到2004年5月,他更是明確地指出,「快速增長的次級房屋抵押貸款已經引發貸款違約的增加,房屋贖回的增多以及不規范的貸款行為的涌現」;在他2007年9月逝世不久前發表的文章里,葛蘭里奇揭示出美國的金融監管存在著嚴重的空白和失控問題,「次級房貸市場就像是狂野的美國西部,超過一半以上的這類貸款由沒有任何聯邦監管的獨立房貸機構所發放」。

今天我們再次重溫葛蘭里奇的文章時感到非常遺憾,葛蘭里奇的警告並沒有得到美國主要貨幣和監管當局高層的重視。究其原因,有很多因素,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葛蘭里奇的絕大多數同事過度相信市場的自我調節作用,相信任何從事放貸的金融機構都有能力控制它們的風險。正如格林斯潘在他2007年的新書《動盪年代》(The Age of Turbulence)里所闡述的那樣,「政府幹預往往會帶來問題,而不能成為解決問題的手段」,「只有在市場自我糾正機制威脅了太多無辜的旁觀者的那些危機時期里,監管才是必要的」,他們認為監管往往或者總是會妨礙市場的發展和創新。
但是,在2008年10月23日美國眾議院召集的聽證會上,執掌美聯儲達18年之久的格林斯潘坦承,缺乏監管的自由市場存在缺陷,眼下的金融危機證明,他針對自由市場經濟體系的想法和做法存在缺陷,這一點讓他「震驚」。在次貸危機進一步惡化為金融危機之後,格林斯潘這位自由市場主義的信徒呼籲應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管,這與其之前的態度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
次貸危機下金融監管的六宗罪
次貸危機所暴露出的金融監管問題,一方面體現在對金融衍生產品設計及交易的監管不足,另一方面也體現在對相關金融機構,如房貸機構、投資銀行、銀行表外投資實體、評級機構、對沖基金的監管存在漏洞。
金融衍生產品監管——監管存在真空地帶
次貸危機被稱為「21世紀第一個復雜金融衍生市場危機」。就連美國證監會(SEC)主席克里斯托弗?考克斯也認為,「大量的沒有被監管的類似CDS 的衍生品為此次金融危機的頭號惡棍」。
2000年,在美國金融行業更加有力的公關活動推動下,美國國會通過了《商品期貨現代化法案》,解除了對包括被視為華爾街金融創新「毒丸」的信用違約互換(CDS)在內的金融衍生品的法律監管,自此,金融衍生品的風險監控重任則全部落到了華爾街投行等金融機構內部治理的肩上。然而,目前的危機證明,單純依靠金融機構自身對衍生產品風險進行控制是遠遠不夠的。金融衍生產品監管制度和交易規則的缺陷,助長了衍生產品的過度投機,並最終引爆了危機。
首先,政府在金融衍生產品的設計與構造方面幾乎不加干涉,政府隱含地假定衍生品交易雙方均能准確理解衍生產品的構造與風險,因此雙方的交易純屬市場行為,沒有干預的必要。在監管縱容下,金融衍生產品創新逐步偏離了基本經濟學原理:一是信用衍生產品的基礎產品違背了銀行信貸「可償還性」原則,沒有注重借款人的第一還款現金流,而是寄託於抵押物持續升值的前提上;二是衍生產品結構過於復雜,使基礎產品的風險在層層設計中變得更加隱蔽,違背了「讓客戶充分了解金融風險」的原則;三是監管當局對衍生產品的杠桿率沒有限制,致使風險過度放大,超出了市場參與者可承受的范圍。
第二,金融衍生產品的交易方式分為場內交易和場外交易,大量的CDO、CDS(信用違約掉期)主要通過場外交易(OTC)的方式進行。一般來說,場內交易會受到交易所的監管,但由於場外交易的衍生產品具有非標准性和不透明性,基本游離於監管體系之外。如債券之王比爾?格羅斯(Bill Gross)所說,「金融衍生商品是個新的『影子銀行體系』,是企業與機構間的私人合約,是在正常的央行流動法則之外創造金錢,它不是真正的貨幣,跟美元相比衍生商品只是寫有承諾的紙,甚至只是一個電子符號,它存在於正常的商業管道之外,缺乏有效監管」。
第三,由於金融衍生產品屬於表外業務,不需要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顯示,銀行對相關信息的披露相對有限,監管當局無法得到關於金融機構經營及投資金融衍生產品的充分而准確的信息,一旦出現問題,短期內無法確知問題的嚴重程度,導致難以採取有效的補救措施。
第四,由於缺乏一個統一的金融衍生產品清算系統,交易缺乏透明度,政府事實上並不清楚市場上各種衍生產品的交易規模與頭寸分布,因此一旦危機爆發後,政府在很長時間內甚至不能准確估計危機的嚴重程度以及波及范圍。
房貸機構監管——監管缺失導致次貸發放的失控
2001?2005年,美國房市在長達5年的時間里保持繁榮。另外,由於資產證券化技術的發展,住房按揭貸款的「發放—銷售」模式使風險得以輕易轉移,這些因素均刺激了抵押貸款機構超常規發展的慾望。特別是2005年下半年開始,美國眾多貸款機構紛紛降低住房按揭貸款的准入標准,放鬆了資信審查,向大量收入較低、信用記錄較差的人發放了「次級按揭貸款,甚至接受了缺乏充分資信證明文件或具有高債務—收入比的借款申請。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放貸標準的降低基本上都發生在聯邦銀行監管規定的范圍之外。此外,信息披露的不充分,使房貸機構得以在脫離消費者監督的條件下大量發放高價貸款。盡管相關監管部門一再要求改善次貸的信息披露,但收效甚微。
還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發放房屋按揭貸款的不僅僅是商業銀行,還包括許多獨立的住房貸款公司或經紀商。根據2007年的統計數據,美國市場全部房貸中約60%和高價房貸中約45%經住房貸款經紀商發放,這些經紀商根本不在聯邦銀行監管機構的監管范圍內。

在上述背景下,美國金融監管當局並沒有及時對次級貸款的發放標准提供有效指引,也沒有及時將獨立放貸機構納入監管體系內。筆者認為,原因無非是兩方面:一是過於相信金融機構自身的風險控制能力,認為市場能夠通過自行調節解決風險;二是認為次級貸款佔美國全部房貸的比例較低,不會引起較大的系統性風險。

在金融機構出於競爭壓力及利益驅動,放鬆資信審查、降低貸款標準的情況下,監管當局應及時對有可能危及金融系統的上述行為進行規范和引導,才能防患於未然。而在次貸危機爆發之前,無論是美聯儲還是美國財政部,都沒有對這一高風險的貸款發出任何警示,這表明美國金融監管部門對次貸監管的確存在疏忽。

投資銀行監管——對流動性和資本金缺乏約束

隨著金融危機的蔓延,人們開始將此次危機的誘因集中到美國監管者對華爾街大行過度寬容及監管缺失的制度層面上。在獨立投行模式下,美國證監會是投行的唯一監管機構,其對投行的監管也只限於與證券交易相關的活動,相關的審慎性監管和投資風險監管一直存有漏洞,因此一度成就了次貸危機之前美國投資銀行高杠桿、高盈利、自由擴張的發展模式。

美國曾在1929年大危機後一度加強了投資銀行監管。為了防止危機的再度爆發,美國相繼出台了多項重要法律,其中對投資銀行業務影響最大的是1933年美國頒布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Glass Steagall Act of 1933)。這一法律規定商業銀行(從事吸取和貸款業務)和投資銀行(承銷和發行證券)實行嚴格的分業經營,使真正意義上的投資銀行出現了。但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的分業與混業一直是美國政策與立法中爭論的主要問題之一。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世界一體化的發展,分業型的金融體制無法適應國際市場競爭的需要,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分業管理限制了美國投資銀行的發展。因此,要求混業經營的呼聲越來越高。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逐漸放寬了投資銀行的業務限制,並於1999年11月通過了《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限制投機和分業經營的禁令全部被解除。也就是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由於投資銀行不受傳統銀行資本充足率等方面的約束,它們開始通過金融創新廣泛使用高杠桿,投資行為越來越短期化,甚至為賺取高額利潤不惜違背職業操守。而上述高杠桿化且具有短期行為特點的業務擴張幾乎是游離於聯邦政府的監管之外的。
從2003年以來,高盛、美林等投行的杠桿率都從十幾倍躍升到30倍左右,而商業銀行的杠桿率仍只有十幾倍。在經濟繁榮年代,高杠桿為投行帶來豐厚利潤。但高杠桿使得投資銀行對流動性和維持自身高級別評級的要求很高。一旦市場環境惡化或自身財務狀況不佳,被評級公司降低評級,導致融資成本上升,繼而出現流動性問題等連鎖反應,就容易陷入困境。由於美國對投行的資本金、流動性等均缺乏嚴格的監管標准,導致風險與資本並不匹配。另外,作為獨立法人的投資銀行不是美聯儲的成員,出現問題時也不能得到美聯儲的救助,只有在商業銀行收購投資銀行後,美聯儲才能通過救助商業銀行間接救助投資銀行。

經過次貸危機的沖擊,美國投資銀行業進入重新洗牌的階段。美國五大投行中的三家(貝爾斯登、雷曼和美林)已經垮台,高盛、摩根斯坦利兩家碩果僅存的投資銀行也於2008年9月申請改組為銀行控股公司,這意味著它們從此納入傳統銀行的監管體系,美國獨立投行高杠桿、高盈利、自由擴張時代宣告終結。

銀行「表外投資實體」監管——虧損時重新並表引致信心危機

金融機構常常為特定的融資、並購等交易活動設立特殊目的實體(SPE,即Special Purpose Entities)。在融資活動中,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可注冊成立一個與發起人隔離的特殊目的實體。這種實體不需要大額的資本金,一般由其母體注入高等級的債券作為資產,在此基礎上通過評級、增信等手段,獲得在資本市場發行債券的資格。這樣的實體以不同的名稱出現,其依據的法律和遵循的監管准則和會計准則也有所差別。

SPE在2001年安然、世通等企業會計丑聞中已經聲名狼藉,但在這次金融機構危機中以新的變形體——銀行表外投資實體的形式卷土重來。銀行表外投資實體是一種由銀行發起設立並提供全部或部分債務擔保的證券套利安排,主要形式包括專為發行資產支持商業票據(ABCP)而設立的管道公司(conit)、結構性投資工具(SIV, 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s)等。

2001年安然公司破產事件發生前,SPE在發生損失時,其損失不須並入其母公司。安然事件促使美國監管當局從公司治理、信息披露以及會計合並准則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監管規則,以加強對SPE的監管。特別是在2003年對相關會計准則做出修改,要求在SPE發生損失時,對其擁有控制權並需承擔最終損失的金融機構應將此合並入資產負債表中。

但是,表外投資實體信息不透明的狀況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改觀,對表外實體尤其是銀行表外投資實體的有效監管不足的狀況依然在延續。
次貸危機爆發以來,表外投資實體的業務模式給設立機構帶來的巨大風險逐漸暴露。以SIV為例,銀行通過發行短期票據和中期債券,將所得收益投資於如抵押貸款證券等高回報資產,所發行票據與結構性證券之間的差額即銀行所得利潤。由於旗下的SIV大規模投資於次級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次貸危機的爆發給大多數發達國家商業銀行均造成巨額損失。例如,管理著全球規模最大SIV資產、約佔全球SIV總資產四分之一的花旗集團,由於次貸危機以來SIV資產大幅縮水近40%,被迫於2007年12月將旗下7個結構性投資實體並入資產負債表中。另外,匯豐控股、法國興業銀行(23.12,0.48,2.12%)、西德意志州銀行也因旗下SIV的巨額虧損已經將各自的SIV並入資產負債表內。SIV成立之初獨立於銀行之外,不屬於銀行本身的業務,但造成損失後,銀行按照相關會計原則將其納入自己的資產負債表,從而造成了銀行的巨額虧損和投資者信心危機。

評級機構監管——利益沖突規制有限,評級方法不夠透明

早在美國安然事件及世通公司倒閉案發生時,評級機構就曾因為相關的評級失責問題受到各方的關注和質疑,美國各界也以上述事件為契機開始重新審視信用評級業之運作及監管體制。在此背景下,美國國會於2006年9月通過了《信用評級機構改革法案》。該法案的實施規則雖然填補了美國信用評級業監管體制的空白,但仍未解決諸多根本性問題。

首先,法案對信用評級業利益沖突的監管非常有限,評級機構對結構性融資產品構建的直接參與基本不受法案限制。2006年《信用評級機構改革法案》及其實施規則明令禁止的利益沖突情形只有四種:(1)若評級機構最近財政年度內10%以上的評級收入來自某一發行人,則該評級機構不得參與對其的評級;(2)若評級機構或其評級分析師、評級審核人員直接擁有某一發行人的證券或所有者權益,則該評級機構不得參與對其的評級;(3)評級機構不得參與對與其有關聯的發行人的評級;(4)若評級機構的評級分析師、評級審核人員擔任某一發行人的董事或管理人員,則該評級機構不得參與對其的評級。

此外,監管部門無權對信用評級模型及方法的科學、合理性進行實質審查,評級的准確性得不到保障。目前評級機構僅僅是簡要介紹評級的方法,無論是作為監管部門的美國證監會,還是機構投資者和普通公眾,都難以深入了解評級的數據來源和核心的評級方法。這使得市場和監管當局對評級機構的約束作用減弱,評級機構容易出現道德風險。

更重要的是,即使評級失真,投資者受到誤導,評級機構通常也無需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為其評級只代表評級機構自身對次貸產品信用風險的「看法」,而非投資建議。例如,在美國涉及公司債務評級的法律案件中,法官一般會裁定評級結果屬於「觀點」,就像報紙的社論一樣受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First Amendment)的保護。也許只有當法官不再把評級機構的評級結果視為言論自由范疇內的「觀點」,評級機構的現有業務模式才可能被打破,其評級結果的可信度才會得以真正的提高。
對沖基金監管——各國監管理念存在分歧,監管環境總體寬松

目前歐美等主要工業國家對對沖基金的監管比較寬松。首先,各國在是否加強對對沖基金的監管方面還存在分歧,體現為直接監管和間接監管的理念沖突。以德、法為代表的一些歐洲大陸國家堅持前一種監管理念,強調監管的法律強制性、廣泛的適用性和市場規則的外部性,而美、英等國則主張後一種監管理念,認為應更多地強調監管的非強制性,市場參與個體的差異性和市場規則的自發性。

自2005年以來,德國對對沖基金提出了強烈質疑,將這個問題上升到政治高度,主張實施政府主導的強制性監管,增強對沖基金的透明度。但德國的主張遭到了美英等國的強烈反對,只好轉向「自願地」建立行業行為規范,起草了《對沖基金行為規范》,目前也僅處於積極尋求相應支持的階段。

美、英等國認為政府指定的行為規范有可能會扼殺市場自發的金融創新並進一步阻礙市場效率的提高,因此反對在目前的監管框架下對對沖基金提出進一步的監管要求,主張尊重對沖基金的天然特性,由市場自發地進行調節。盡管美聯儲一向堅持審慎監管原則,但由於衍生品市場屬於一個發展迅猛的新興領域,很多配套的監管制度和法律體系尚未健全。保爾森認為,金融市場監管越少越好。伯南克亦表示,金融監管機構不應為信貸衍生品和對沖基金制定特別規則。

其次,對沖基金事實上在美國和英國享有較為寬松的法律及監管環境。美國實行高度自由的市場經濟體制,其監管原則在一定程度上以市場為指導,認為市場自律是對沖基金監管的主要方式,不主張對沖基金進行登記注冊,從而使對沖基金在信息披露、投資策略等方面享有較大的自由度。根據美國1940年《投資公司法案》及其修正案,對沖基金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投資公司的監管范圍之外,免於注冊登記。投資對沖基金的機構和個人的最低資本限額分別為2500萬美元和500萬美元,投資者人數限定在500人以內。盡管先後發生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和「不凋花」(Amaranth)等大型對沖基金倒閉的事件,但美國仍傾向於維持目前的監管現狀。如2007年2月,美國總統金融市場工作小組發布了《私募基金管理指引》,肯定了目前的監管體制,認為足以防止對沖基金及其他形式的私人資本威脅金融系統的穩定。

最後,客觀上存在相當的監管難度。從注冊地來看,全球大約有55%的對沖基金選擇開曼群島、英屬維京群島以及百慕大等地作為注冊地,此類離岸基金管理了全球約2/3的對沖基金資產。在美國注冊的對沖基金數量佔全球的34%,管理的資產佔24%;在歐洲注冊的對沖基金數量佔全球的9%,管理的資產佔11%;剩餘的對沖基金大多在亞洲注冊。

「吃美國一塹,長中國一智」

美國次貸危機無疑為中國金融風險的防範與監管提供了反面的經驗教訓,尤其是引起人們對中國住房按揭貸款市場潛在風險的高度關注。中國會不會重蹈美國次貸危機之覆轍?「吃美國一塹,長中國一智」,美國次貸危機對完善我國金融風險的防範與監管具有重要啟示。

美國金融監管模式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採用規則導向監管,即政府部門制定各項法律法規、規章制度,並強制要求被監管對象執行。美國財長保爾森(Hank Paulson)於2007 年1月在喬治華盛頓大學演講時提出,「我們也應該研究在美國採用更多原則導向監管的現實可能性和好處的問題」;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於2007 年5 月發表演講指出,「監管最好的選擇就是用持續的、原則導向和以風險為本的監管方法來應對金融創新。」

美國金融專欄作家吉姆?索羅維基曾以美式足球和英式足球的不同來比喻規則導向監管與原則導向監管的不同:「美式足球(橄欖球)和大部分其它的美國體育運動項目一樣,制定了詳細的比賽規則,它們有細致入微的比賽規則手冊,嚴格規定了運動員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甚至限制了他們在場上應處的位置);而英式足球是一種更純粹的以原則導向的體育項目,與眾多的美國體育項目相比較,英式足球規則更少,並且賦予裁判員至高的許可權,裁判員能夠打斷比賽進程甚至能影響比賽結果。」

美國的監管規則很多,因為美國金融市場的參與者們更偏好「邊界明確的規則」。這種規則體系要求明確說明什麼是准許的,什麼是不準的。監管者也喜歡明確的規則,因為這樣的規則容易執行。結果是市場有越來越多的規則。但是,市場變化如此之快,以至於任何規則都會出現漏洞和例外。另一方面,如果規則太多,各個規則之間就可能出現矛盾,可以說,繁雜的規則也能創造套利的機會。實際情況正是由於這些規則自身愈來愈復雜,最終不能夠被人們充分理解,市場開始發展出用以避稅或者逃避規則約束的產品和服務。應對快速變化情形的最好辦法,就是要有一套清晰的指導原則。

調整監管理念,加強外部監管、功能監管和事前監管

次貸危機是一場系統性風險引發的危機,所受損失的大小基本由參與程度決定,其深層次原因主要是多項因素導致系統性風險不斷疊加,但一直沒有得到監管及貨幣當局的足夠重視。次貸危機的爆發表明,以金融機構內部風險控制為主、外部監管為輔的風險管理和監管理念無法克服市場固有的缺陷,一方面是由於機構追逐利潤的動機可能使機構做出非理性的行為;另一方面,由於金融機構只對機構自身負責,而不對市場整體風險負責,因此其自身擴張行為就易埋下產生系統性風險的隱患。要識別和降低系統性風險,就必須從市場整體發展的角度,加強金融機構的外部監管,通過反周期的監管要求和宏觀政策,消除順周期的風險疊加因素。

另外,現代金融體系的監管應該更多地強化功能監管和統一監管。監管者要能夠審慎地評估金融產品,洞悉其對整個金融體系的風險。針對這些變化,監管體系有必要從過去強調針對機構進行監管的模式向功能監管模式過渡,即對各類金融機構的同類型的業務進行統一監管和統一標準的監管,以減少監管的盲區,提高監管的效率。

最後,要變「事後補救」為「事前監管」。雖然美國在次貸危機爆發後開始反思並計劃變革金融監管體制,但損失已經發生,並造成了嚴重影響。最好的辦法是加強事前監督,對創新產品進行深入研究,評估金融產品對經濟可能帶來的風險,將風險消滅在萌芽中。

㈧ 1、美國次貸危機中其商業銀行的管理漏洞是什麼2、如何完善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控制機制

摘要:美國次貸危機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性的流動性過剩,對次貸及其相應衍生品的風險認識不足、金融當局監管不力等。我國商業銀行監管應從美國次貸危機中得到警示:需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制度,嚴格控制創新型業務的投資規模,加強創新型業務的研究,加強海外投資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商業銀行;次級貸款;金融危機

一、美國次貸危機對全球商業銀行的影響

(一)美國次貸危機的簡要回顧

始於2007年夏天的美國次貸風波,在2007年8月9日演變成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在各國央行和金融監管當局的共同努力下,2007年11月次貸危機稍有緩解,然而,在2008新年開始,次貸危機又再度襲來,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次貸危機的直接原因是美國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它最先造成的沖擊對象是從事次級抵押貸款的金融機構。2007年4月,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機構-新世紀金融申請破產保護,成為美國地產業低迷時期最大的一宗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案。該案標志著次貸危機從潛伏走向公開,成為關注的焦點。隨著次貸危機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被捲入到次貸危機的風波中來,即使是國際知名的企業也難以倖免。美林證券CEO斯坦。奧尼爾隨後辭職,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第三季度在次貸相關領域遭受約80億美元損失。毫無疑問,次貸危機對商業銀行造成了更大的沖擊。

次貸危機同樣對股市造成很大的沖擊。從次貸危機發生以來到2008年1月底,道瓊斯指數從2007年10月的高點至今已下跌15.48%。更為嚴重的是,由於金融全球化的發展,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風暴迅速向全球擴散。香港恆生指數同期已下跌23.97%。一度被認為與國際市場絕緣的中國A股此番亦難以倖免。較2007年10月最高點,中國A股已跌去近三分之一。

更為不幸的是,盡管各國的金融管理當局都在積極地採取注入流動性、降低利率等應對措施,次貸危機的影響目前仍然還有進一步發展的跡象。資料顯示,其負面沖擊已經擴展到了美國的消費市場,使經濟惡化的風險加大。玫瑰石投資公司董事謝國忠認為,次貸危機所造成的損失從目前來看主要來自於資產注銷,而結構投資產品(SIV,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s)正在形成第二輪損失,司法訴訟可能帶來第三輪損失。這也就是說,次貸危機還遠未停止。

(二)次貸危機對全球商業銀行的影響

美國次貸危機使全球商業銀行受到很大的沖擊。2007年4月,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機構-新世紀金融申請破產保護,成為美國地產業低迷時期最大的一宗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案。同年9月,英國第五大抵押貸款機構諾森羅克銀行,因美國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危機出現遭遇擠兌風潮。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一向經營穩健,聲名卓著的花旗銀行受到的沖擊也大得驚人。2008年1月15日,花旗集團第四財季財報披露98.3億美元虧損,並宣布減計次貸資產181億美元、派發股息減少40%。即使如此,花旗的次貸資產持有量仍有293億美元,在各大金融機構中最高。還有人甚至宣稱,花旗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安然。事實上,早在2007年11月,阿聯酋主權基金阿布扎比投資管理局將投資75億美元購入花旗集團4.9%的股份,花旗因次貸事件受到重創。2008年1月22日,美國第二大銀行美國銀行和第四大銀行美聯銀行公布的財務報告顯示,因次級住房抵押貸款損失和投資收益不佳,這兩大銀行去年四季度盈利均急劇下降,降幅分別高達95%和98%。

國際上其他著名的商業銀行也難以倖免。2008年,1月30日,瑞銀集團因為計提140億美元資產減值,2007年四季度虧損額達到125億瑞士法郎(約合114億美元)。這一季度虧損額刷新了此前花旗集團和美林創下的紀錄。日本共同社消息稱,截至2007年12月底,日本三菱UFJ、瑞穗、三井住友等日本最大的六家銀行集團遭受與美國次級房貸相關的損失近50億美元。法興銀行以資產計,是法國第二大銀行,而其涉及次貸的虧損則約20億歐元。因交易員欺詐及次貸問題,興業銀行損失將高達69億歐元。目前,銀行在歐洲市場已停牌,其債券已被評級機構降級。前國際貨幣基金會(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戈夫指出,次貸相關的減記才剛剛開始。考慮到商業地產貸款、信用卡貸款、以及其他債務損失,總的資產減記金額可能超過1萬億美元。

(三)次貸危機對中國商業銀行的特殊影響

從目前來看,次貸危機對中國商業銀行的影響並不大。其中的原因是,中國對外匯和對外投資實行較嚴格的管制,對外投資特別是對高風險資產的投資整體規模較小。2007年中國三大上市銀行發布中報時,對次貸損失估計都頗為樂觀。工行披露的次貸規模為12.29億美元,建行次貸資產總計10.62億美元,中行受次貸的影響最大,截至去年中期次貸方面的投資為96.47億美元。

盡管從目前次貸對我國銀行造成的損失並不大,但這已暴露出我國商業銀行在信息披露、風險控制、問責制度等諸多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實際上,次貸危機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還遠未結束。2008年1月18日,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公告了扣除次貸撥備後的業績預增情況。到2007年末,工行提取的次貸撥備比例將提高到約30%,建行約為40%,即分別計提近30億元。2008年1月22日,中國銀行臨時停牌,原因是市場傳言持有74億美元次貸產品的中國銀行損失慘重。這說明投資者對中國銀行業的信心已受到影響。從銀行評級來看,雖然穆迪、標普等國際評級公司均維持對中行的評級,但也同時強調了前提條件。

在中國銀行業日益國際化的情形下,中資銀行海外投資的規模將進一步擴大,類似次貸危機的國際金融風險對中國銀行產生的影響將更加嚴重和深遠。事實上,三大行所獲匯金600億美元的注資不可二次結匯,存在對沖外匯風險的需要。這在客觀上給中資銀行進行海外投資的壓力。中國的銀行業只有進一步提高對外投資的經營管理和相應的風險控制水平,才能很好地應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

二、美國次貸危機產生的原因

(一)全球性的流動性過剩

從2002年開始,在技術股暴跌和「9??11」事件的雙重重擊下,美聯儲開始實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開始不斷地降息。同時,由於美國財政赤字和對外貿易逆差的不斷擴大,美國大量發行美元,使美元不斷貶值。而美國是國際性貨幣,美國的泛濫是全球流動性泛濫的一個主要原因。流動性過剩致使全球資本不斷湧入美國的住房市場,這給房價上漲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不斷上漲的房價將阻礙房地產貸款市場的快速發展。流動性的泛濫使得更多的資金需要尋找投資渠道。這給次貸危機的產生提供了貨幣上的基礎和條件。

(二)對次級貸款及其衍生產品的風險認識不足

在流動性過剩的情況下,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資金並為企業提供更多的利潤成了銀行家們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在華爾街金融工程師們和一些知名金融機構的推動下,次貸市場及其相關的衍生品市場的發展為過剩的資金提供了一個看似不錯的出口。由於對次級貸款及其相關衍生品的特性和風險認識不足,金融機構在對次級貸款和管理方面顯得過於樂觀。其中的一個集中表現就是次級貸款的發展到了近乎瘋狂的地步。2006年,美國次按房屋按揭貸款平均比率競高達94%.有的按揭貸款的發放竟然免除首付款,有的按揭依據的竟然是借款者自己填報的虛假的收入,還有的按揭貸款額竟然大於總房價。

(三)內部管理存在漏洞

商業銀行內部管理存在漏洞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對次級貸款的風險重視不夠,縱容甚至默許一些違背穩健經營原則的事情出現。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對創新性金融產品的認識不足,不知道如何來對其進行管理,與此有關的管理制度也就不可能十分健全。事實上,不僅是創新性金融產品往往會帶來相應的出乎管理者意外的金融風險,即使是一些相對比較成熟的衍生產品在交易管理上,也可能存在管理的漏洞。巴林銀行倒閉案是一個明顯的例證。最近的典型案例還有法國的興業銀行。法國興業銀行2008年1月曝出醜聞,一名交易員違反規定進行期指買賣,導致銀行損失高達72億美元。

(四)激烈的市場競爭

隨著金融全球化的發展,不僅美國本土的商業銀行感受到了更大的競爭壓力,其他國家的銀行同樣受到極大的挑戰。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自身,成為了每一家銀行所必須面臨的迫切問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銀行的傳統業務增長有限且不斷地受到其他競爭者的侵蝕,只有通過不斷地開展創新性業務來彌補傳統業務增長的不足。這就使一些企業鋌而走險,進行「過度」的創新,並從事高風險的投資來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和搶佔大的市場份額。這也是美國次貸危機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監管當局的管理不力

創新性金融產品及其衍生品不僅對金融工程師和銀行家來說是一個新生事物,對美國金融監管當局來說也是一件新生事物,因而對創新性金融產品的特性、現狀及其深遠影響認識不足,也就不可及時制定相應的健全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再加上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金融工程技術的不斷發展,金融創新層出不窮,管理當局難免會顧此失彼。另外,政治對金融的影響也不可忽視。美國國會的部分核心成員收取了次按貸款提供者的大量捐款,他們的觀點往往會傾向於次按市場。這為次貸市場的發展起到了一定推波助瀾的作用。

三、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商業銀行管理的啟示

(一)進一步健全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制度

法國興業銀行和投行業務首席執行官馬斯蒂爾表示,如果公司的證券系統更好,那麼49億歐元的欺詐交易本可以避免。這說明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是防範金融風險的一個重要基礎。在這次的次貸危機中,雖然中國銀行業受到的影響較小,但也反映出整個中國的銀行體系在應對國際金融風險、完善內控體系、建立有效的問責制度等方面仍然比較落後。中行香港資金交易室經理及總行全球金融市場部總經理均已離職或更換崗位,外界推測他們的離職是否與次貸損失有關。另外,中行已經單獨成立證券投資管理委員會,以集思廣益,減少投資決策失誤。

(二)嚴格控制創新型衍生證券的投資規模

由於創新型證券的特性、現狀及其深遠影響一時很難以完全了解,對創新性衍生證券的投資更應當採取更為謹慎的態度。一個不失為穩妥的辦法是嚴格控制創新型證券的投資規模。在規模有限的情況下,即使發生損失也不會是致命性的。控制投資規模的另一個方面是構造多樣化的投資組合,以分散風險。

(三)加強對創新性業務的研究

銀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迫使各銀行不斷進行創新,開發新的產品和業務。這也就是說,創新性業務在銀行業務中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創新性業務(如衍生證券等)的復雜性要求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對其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只有深入了解了其特性,才能制定出相應的、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投資策略。在進行海外投資時,涉及到更多的制度、文化和金融產品的差異,對需要投資的目標證券的研究就顯得更為重要。

(四)積極培養海外金融投資人才

一位國有商業銀行的高管曾表示,我們確實經驗不足,有很多方面待改進,最迫切的是人才。在海外投資方面,現在中資銀行既缺乏可信賴的專業人才,又沒有完善的激勵機制。培養海外金融投資人才可從多個層面來進行。比如從引進具有國際投資經驗的海外人才,與國外機構合作培養。此外,加強與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合作,對相應的職員和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理論水平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商業銀行需要進一步完善人才的選拔、培訓和提升機制,使真正德才兼備的人才得以脫穎而出。

參考文獻:

[1]陳竹,王長勇,張宇哲、張環宇。次貸危機不見底[J].財經,2008(3)。

[2]於寧,溫秀,徐可。中資銀行次貸洗禮(EB/OL)。

㈨ 這是一個金融的漏洞嗎關於銀行、信貸、炒房。

這幾年以前可能有這么賺錢的。細細的推敲一下。受坑害的還是消費者。首先。把樓房的價值做高。中介費自然而然的就會增高。只能買房者和賣房者共同買單。這是坑害的消費者第一筆錢。在房屋交易上稅的時候。樓房好像。收取的是1.5%的稅。這筆費用也會自然而然的升高,這是坑消費者的第二筆錢。銀行下款之後,所還的房貸利息會更高,對有些人來說。會更難以支付。如果。像您所說的,在半年內或者兩三年之內,能夠是房價大幅上漲的話。可以堵上這筆虧空,但是如果房價持平或者有稍微下跌的話,消費者可真的被坑慘了。

㈩ 金融危機給人帶來怎樣的危害

對國內的企業影響非常大,尤其想些外貿出口的企業(嚴重依賴歐美市場)。歐美老百姓都在節省開支,消費終端市場不景氣,當然國內做外貿的就受傷了!!
這次金融危機造成原油,金屬等大眾商品大幅下跌,尤其原油最高價接近150美元/桶,現在跌倒60美元/桶,當初按照150美元/桶進購原料的造成大幅虧損。銅這幾年都在60000-80000萬之間來回震盪。現在銅跌破30000,可憐的收廢銅的小老闆都傷痕累累,談起銅這波跌勢直罵娘!!
更別提企業了,虧損,減員,停產,倒閉......
按照分析,這場危機到明年底才能慢慢走出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