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貸款類型 » 我國房地產企業的銀行貸款比例

我國房地產企業的銀行貸款比例

發布時間: 2022-09-02 18:46:59

1. 房地產貸款佔比多少

不同銀行的房地產貸款佔比不同,根據2021年人行、銀保監會發布的房地產貸款集中度新規,將銀行分為5個檔次定製上限。
1、第一檔中資大型銀行(工農中建交郵儲):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40%,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32.50%;
2、第二檔中資中型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27.50%,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20%;
3、第三檔中資小型銀行和非縣域農合機構: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22.50%,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17.50%;
4、第四檔縣域農合機構: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17.50%,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12.50%;
5、第五檔村鎮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12.50%,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7.50%。
拓展資料:
貸款(電子借條信用貸款[5])簡單通俗的理解,就是需要利息的借錢。
貸款是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按一定利率和必須歸還等條件出借貨幣資金的一種信用活動形式。廣義的貸款指貸款、貼現、透支等出貸資金的總稱。銀行通過貸款的方式將所集中的貨幣和貨幣資金投放出去,可以滿足社會擴大再生產對補充資金的需要,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銀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貸款利息收入,增加銀行自身的積累
原則
「三性原則」是指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這是商業銀行貸款經營的根本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4條規定:「商業銀行以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為經營原則,實行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
1、貸款安全是商業銀行面臨的首要問題;
2、流動性是指能夠按預定期限回收貸款,或在無損失狀態下迅速變現的能力,滿足客戶隨時提取存款的需要;
3、效益性則是銀行持續經營的基礎。
例如發放長期貸款,利率高於短期貸款,效益性就好,但貸款期限長了就會風險加大,安全性降低,流動性也變弱。因此,「三性」之間要和諧,貸款才能不出問題。

2. 央行銀保監會明確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2020年12月31日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專家表示,與以往房地產金融調控政策工具相比,此次出台的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明確了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含境外分行)房地產貸款余額占該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比例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占該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比例,有利於更好地引導和穩定市場預期,促進銀行形成自我約束內在機制,引導其根據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和宏觀調控需要,調整中長期經營策略和信貸結構。

分檔設定集中度管理要求

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是指,在我國境內設立的中資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其房地產貸款余額佔比及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應滿足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確定的管理要求,即不得高於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確定的相應上限。

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根據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資產規模、機構類型等因素,分檔設定了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要求。根據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共分為五檔,分別為中資大型銀行、中資中型銀行、中資小型銀行和非縣域農合機構、縣域農合機構、村鎮銀行。其中,中資大型銀行的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為40%,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為32.5%。

通知明確,2020年12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佔比、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出管理要求,超出2個百分點以內的,業務調整過渡期為自通知實施之日起2年;超出2個百分點及以上的,業務調整過渡期為自通知實施之日起4年。

總量管理+結構優化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管理制度分別設置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兩項管理要求,既有總量管理又引導結構優化。

前述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強調,目前,人民銀行正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住房租賃金融業務有關意見,並建立相應統計制度,屆時對於符合定義的住房租賃有關貸款,將不納入集中度管理統計范圍。為配合資管新規的實施,資管新規過渡期內(至2021年底)回表的房地產貸款不納入統計范圍。

業務調整將平穩有序

分析人士表示,建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有利於市場主體形成穩定的政策預期,也有利於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此次制度的實施將穩妥有序推進,不會造成市場大幅波動。

從構建房地產長效機制的角度看,專家表示,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機制屬於長效機制,旨在防止房地產貸款在銀行體系全部貸款中的比重偏離合理水平,防範風險敞口過於集中,並不是禁止相關業務開展。制度設計已充分評估銀行調整壓力,除採取分省分類施策、差別化過渡期等多種機制安排外,還將指導超出上限的銀行按年度合理分布業務調整數量,有序做好調整工作,避免出現斷貸、抽貸。個別調整壓力較大銀行,還可通過申請延長過渡期等方式進行差異化處理,銀行業務調整將平穩有序。

3. 2021房貸政策

2020年12月31日,央行和銀保監會聯手頒布了一條關於房貸的重磅政策。而且,自2021年1月1日起直接實行。這是自房地產領域「三條紅線」融資新規後的最重磅規定,且沒有給任何過渡期。

1、這個規定的全稱是《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主要目的是對銀行業房地產貸款進行集中管理。按這條新規,以後銀行房地產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均有上限,不得突破。文件的附件中,給出了極其明確的比例限制。

根據《通知》,兩部門根據不同銀行的資產規模及機構類型,分成5檔對房地產貸款集中度進行管理,具體來看:

第一檔也就是中資大型銀行,包括工農中建交郵儲6家國有大行和國家開發銀行的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為40%,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為32.5%。

第二檔也就是中資中型銀行,包括1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農業發展銀行、進出口銀行以及資產規模較大的幾家城商行如上海銀行、北京銀行等的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為27.5%,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為20%。

第三檔為中資小型銀行和非縣域農合機構,包括除了第二檔以外的城商行、民營銀行以及大中城市和城區農合機構,房地產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的佔比上限分別為22.5%和17.5%。

第四檔為縣域農合機構,房地產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的佔比上限分別為17.5%和12.5%;

第五檔為村鎮銀行,兩項貸款的佔比上限為12.5%和7.5%。

(3)我國房地產企業的銀行貸款比例擴展閱讀:

1、銀行系統中的貸款比例作出限制的原因

央行公告中提出「為增強銀行業金融機構抵禦房地產市場波動的能力,防範金融體系對房地產貸款過度集中帶來的潛在系統性金融風險」。2020年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的講話,也曾提到了中國金融體系對房地產貸款的依賴和集中度。

按郭主席的說法:中國房地產相關貸款,占銀行業貸款的39%。而且這些僅僅只是銀行體系內的貸款,那些房企自行發行的債券,融資的股權,已經信託等影子銀行的資金,均不在這39%裡面。

還有很多人,直接用經營性貸款去全款買房,這其實也算房價,只不過在表內看起來像發給工廠企業的經營性貸款而已。加上這些七七八八的表外貸款,房地產貸款會佔到我國金融體系的40~50%左右。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比例,真正的半壁江山。過去世界上總共產生了130多次金融危機,其中100多次和房地產有關。

最近的一次,2008年的美國金融危機,起因是房地產。日本金融崩潰,起因也是房地產。所以郭主席將房地產定義為我國金融風險最大的「灰犀牛」。先搞了一個房企融資的「三條紅線」,如今又開始限制整個銀行體系的貸款上限。半壁江山實在太高了,哪怕是39%也很高。

所以現在規矩改了,直接通過放貸上限來壓制全體金融系統。和現狀比,壓的不多,因為房地產貸款佔中國金融體系的比例實在是太大了,大到不能動,不敢動。但這是首次以行政令的形式頒布貸款佔比紅線,給各銀行都戴了一個緊箍咒。防範銀行過多的貸款投向房地產領域,或出現一些不符合貸款要求的做法,比如近兩年很火熱的首付貸。

2、LPR影響

LPR是由我國18家報價銀行綜合考慮資金成本、貸款市場供求、信用溢價所報出來的結果。18家銀行報價去掉最高和最低,其他數據平均構成LPR數據。

按照新規定:「自第一個重定價日起,在每個利率重定價日,利率水平由最近一個月相應期限LPR與該加點數值重新計算確定。」這意味著從2021年1月開始,住房貸款利率更多地將由市場機制決定,和2020年、2019年的利率形成機制有了不同。

自2021年開始,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如果轉為固定利率,未來貸款利率就固定不變了;如果轉換為LPR,貸款利率會隨著市場利率變化。根據新通告,今後貸款浮動利率將參照LPR,其定價模式為:房貸利率=LPR+固定點差(固定點差可能為負數)。

12月21日,最新數據顯示: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維持3.85;五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維持4.65%。由於2020年12月的LPR相比2019年12月的LPR下降15個基點,若購房者的房貸利率轉換日定在每年的1月1日,則從2021年1月月開始,房貸利率將降息15個基點,個人住房貸款者月供還款將減少。根據「房貸利率=LPR+固定點差」的計價模式。

舉例來說:假設一個人在2019年10月8日之前,向銀行按揭了30年期的100萬房貸,利率為貸款基準利率上浮1.1倍,那麼實際利率為5.39%(4.9%×1.1)。

但如果轉換為浮動利率,其固定點差(0.59%)=原合同當前的執行利率水平(5.39%)-2019年12月發布的相應期限LPR(4.8%)。

換言之,在往後的日子裡,他的的房貸利率定價公式為:房貸利率=LPR+0.59%;在2020年,利率保持5.39%不變;但從2021年開始,即可享受利率下行的優勢。現在,2020年12月五年期以上LPR降低至4.65%。那麼2021年的利率就為5.24%,相比轉為固定利率下降0.15個百分點。

在利率下降的情況下,如果這個人選擇等額本息還款,他每月會比之前少還多少錢呢?如果實際利率為5.39%(4.9%×1.1),他過去每月需要還銀行貸款5609.07元。2021年的利率變為5.24%,相比固定利率下降0.15個百分點之後,他每月需要還款5515.84元。每月減少還款93.23元。

當然,個人如果選擇轉換為固定利率,那麼2019年1月1日-2049年12月21日間利率均為5.39%,每月還款就是固定不變的。和世界許多國家相比,我國當前利率較高,迴旋餘地較大。從長期來看,LPR進一步下降的可能性較大,如果這樣,那麼房貸利率還有望再降低,貸款購房者未來還有希望再減少利率支出。

通知給銀行設定了關於房貸規模的「兩道紅杠」:第一道紅杠,是「房地產貸款佔比」,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余額占該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的比例。第二道紅杠,是「個人住房貸款佔比」,是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占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的比例。

央行通知給出了「房地產貸款佔比」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的計算公式: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道紅杠以後,對普通購房者而言:意味著以往「小銀行」通過更「靈活」的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拓展該部分業務的空間將受到限制,個人住房貸款的利率、資格等方面的管理將更加嚴格。

我們個人住房貸款,一般每月還貸額度最好不超過家庭收入的30%,這被視為一個家庭財產的「安全線」,如此能保證個人月還款後的正常家庭生活開支;7大國有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佔比」最高,達到總貸款的32.5%。說明央行也把國有銀行「總貸款的30%」附近,視為一個國家「住房金融」的安全線。

4. 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新規

根據房地產貸款集中度新規,中資大型銀行的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為40%,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為32.5%。 股份行及部分城商行房地產貸款、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分別為27.5%、20%。
拓展資料
房地產貸款是指貸款的用途是房地產或以房地產作擔保的貸款。關於房地產貸款的概念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表述。一是貸款的用途是房地產的貸款,如將貸款用於房地產開發或房屋改造、修繕,用於購買房地產(其中典型的是城鎮居民購買商品住房),用於租用房地產(但比較少見)。二是指以房地產作擔保的貸款,具體為房地產抵押貸款,該貸款可能用於房地產,也可能用於其他方面,如某公司以房地產作抵押向銀行貸款,用該貸款購買煤炭。典型的房地產貸款是兩者兼而有之的貸款,即這種貸款既用於房地產,又以房地產作擔保。
除卻一般貸款所需條件,房地產開發貸款還需基本以下條件:
一、有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二、已取得貸款項目的土地使用權,且土地使用權終止時間長於貸款終止時間。
三、已取得貸款項目規劃投資許可證、建設許可證、開工許可證,外銷房屋許可證,並完成各項立項手續,且全部立項文件完整、真實、有效。
四、貸款項目申報用途與其功能相符,並能夠有效地滿足當地城市規劃和房地產市場的需求。
五、貸款項目工程預算、施工計劃符合國家和當地政府的有關規定。工程預算投資總額能滿足項目完工前由於通貨膨脹及不可預見等因素追加預算的需要。
六、具有一定比例的自有資金(一般應達到項目預算投資總額的30%),並能夠在銀行貸款之前投入項目建設。
七、在銀行開立帳戶保持正常業務往來。
八、開發商須對建設的房地產進行保險,且第一受益人為貸款銀行。

5. 房地產貸款佔比是什麼

房地產開發貸款額度一般為總投資額的60%。

從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內容來看,制度充分考慮了機構具體實際,體現了分類分檔、區域差異化約束的原則。具體來看,《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明確對7家中資大型銀行、17家中資中型銀行、中資小型銀行和非縣域農合機構、縣域農合機構、村鎮銀行,共5檔機構分類分檔設置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

(5)我國房地產企業的銀行貸款比例擴展閱讀:

房地產貸款佔比注意事項:

購房者在進行房屋貸款時詢問對比多家銀行,會發現同一地區的銀行貸款政策和利率都差不了多少,可以隨意選擇一家就可以。

購房者不用一定按照合同里的還款30年就還款30年,如果真有資金實力,完全可以向銀行申請提前還款。提前還款需向銀行預約,提交申請單,定好還款日後去銀行辦理即可。

6. 貸款新規對房市影響幾何 房地產行業將加快分化

進入2021年,銀行業與房地產行業熱議的話題莫過於近期有關部門出台的房地產貸款管理和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融資管理規則。這些「硬核」的房地產金融調控措施將給房地產行業帶來哪些變化?房地產行業走勢如何?
限制貸款過度進入房市
2020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通知》對房地產貸款余額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分為五檔進行分類管理,設置了房地產行業貸款余額佔比上限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上限。房地產貸款余額主要針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主要針對購房者的購房貸款。通俗地講,貸款新規旨在限制銀行貸款過度進入房地產行業。
眾所周知,房地產行業是高度資金密集型行業。近20餘年,房地產行業通過高杠桿、高負債、高周轉實現快速發展。而其中蘊藏的高風險日益引起重視。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一文中提出,堅決抑制房地產行業泡沫。目前,我國房地產相關貸款占銀行業貸款的39%,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託等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可以說,房地產行業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馮俊表示,不少房地產企業負債率過高,銷售受阻、回款大幅下降,導致現金流承壓,再疊加到期的債務,企業運營風險驟增。在此次疫情影響下該問題更加凸顯。因此,房地產企業應該重視杠桿率過高的問題,這不僅影響房地產行業高質量發展,也是宏觀經濟的潛在風險。
資金大規模、過多地進入房地產行業,不僅讓房地產泡沫不斷積累,也擠佔了對實體經濟的投入份額。
實際上,此次貸款新規已經不是近期首次對房地產領域進行金融調控。2020年8月,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形成了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此次調控對重點房企進行融資監管設定的「三道紅線」是: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房企的凈負債率不得大於100%;房企的「現金短債比」小於1。房企一旦「踩線」,則不能增加或需嚴控有息負債規模,且完成上述目標的期限為2023年6月底前。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三道紅線」與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是雙向管控,既規范了資金使用方,也規范了資金供應方,有利於房地產業長期平穩健康發展。
房企高杠桿難以為繼
對於「三道紅線」,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曾表示,這是行業重大游戲規則的改變,是對所有開發商的挑戰,它預示著房地產金融紅利時代的結束。
恆大則用千方百計打折促銷等實際行動,努力解除「踩線」危機。數據顯示,2020年,恆大實現合約銷售額7232.5億元,同比增長20.3%;實現銷售回款6531.6億元,同比增長38.5%。其七折賣房、0元購商鋪等措施頻上熱搜。業內人士認為,恆大努力「出貨」、降低負債體現了行業面臨的共同境況,也是房地產行業努力降負債的「縮影」。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彭立峰表示,建立房企資管新規的目的,在於增強房地產企業融資管理的市場化、規則化和透明度,促進房企形成穩定的金融政策預期,合理安排經營活動和融資行為。同時,矯正一些企業盲目擴張的經營行為,增強房地產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廣東省房地產協會會長王韶認為,在房地產金融調控的背景之下,量、價、利已今非昔比。頭部企業集中度和區域市場分化更加激劇,對企業的品牌建設、財務運作、產品把控等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王韶說,「高杠桿、高負債」是對企業資金運作能力的嚴峻考驗,稍有不慎將會「周轉」失靈。防範風險,改變增長方式是房地產企業必須跨越的一道檻,以往開發商樂此不疲的「高杠桿、高負債、高周轉」運作模式將成為「絕唱」。
業內人士認為,房地產行業將真正進入大洗牌、大分化的階段。隨著金融資源的稀缺,中小房企獲得金融資源的難度越來越大,成本越來越高。
住房租賃將獲更多支持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在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表示,2021年將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並要求各地認真落實主體責任,密切跟蹤市場形勢,相機啟用儲備政策,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著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這表明,未來房地產長效機制將穩妥實施並不斷完善。已有的限購、限貸、土地、稅收、金融監管政策將持續適用,針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儲備政策或許還將登台。「房住不炒」仍需牢牢堅持,房地產市場的總體平穩運行值得期待。
2020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這表明,未來租賃住房將獲得更多政策支持,將成為發展重點。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租賃住房發展將在增加租賃房源供給,租賃權益的保障及擴大,規范及支持租賃企業的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屆時租金更平穩,租住將成為另一種長期居住選擇。

7. 房地產企業自有資金的比例不得低於35%

2003年的《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信貸業務管理的通知》,其中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申請銀行貸款,其自有資金(指所有者權益)應不低於開發項目總投資的30%」。

但在2006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等部門關於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意見的通知》明確「為抑制房地產開發企業利用銀行貸款囤積土地和房源,對項目資本金比例達不到35%等貸款條件的房地產企業,商業銀行不得發放貸款。」

但2009年普通商品房應已降至20%。

8. 中國哪家銀行發放的房產貸款占該行全部貸款的比例最高

由於三季報僅有少數銀行披露相關數據,記者對16家上市銀行去年上半年的房地產貸款進行了統計與對比。
數據顯示,北京、民生、華夏、興業等股份制銀行的房地產行業對公貸款占該行貸款比例均在9%以上,可歸類為偏好房地產行業的「激進派」,其中佔比最高的是北京銀行,達12%;寧波、光大、中行、平安、浦發等銀行的相關貸款佔比則在7%~9%之間,可歸類為「溫和派」;而建行、交行、招行的相關佔比則在5%~6.5%之間,明顯屬於「保守派」,特別是一向以零售業務見長的招行,佔比僅5%。
不過,在房地產貸款的絕對值方面,四大國有銀行遙遙領先,均超過5000億元,而最少的寧波銀行僅有133億元。中國銀行的房地產業貸款總額達6028億元,是興業銀行的5倍和民生銀行的4倍。
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地產貸款的增減變化上,環比去年年底下降的銀行佔大多數。去年中報顯示,16家上市銀行中,10家佔比減少。雖然統計分母不同(4家銀行的統計分母為對公貸款),但已能明顯看出銀行對房地產貸款執行「總量控制」政策所形成的收縮效果。其中,減少最為顯著的是民生銀行,減少1.21個百分點。
去年中報數據已可看出「涉房」地產貸款的收縮趨勢,接受采訪的分析人士均認為,該趨勢將在2013年年報中進一步得到印證。尤其是建行昨日在官網表示,2014年該行將貫徹落實國家調控政策,嚴控房地產開發貸款總量,優化信貸結構,加強風險防範。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銀行和房地產業的關系緊密,房地產部分市場出現危機,對銀行的沖擊很大,部分銀行暫停相關業務也是出於風控考慮,「銀行方面希望有效管理風險,而不是等到大規模爆發。」

9. 房地產融資渠道8個

房地產融資渠道8個

房地產的融資渠道有哪些?下面是我收集的8個,歡迎大家閱讀與了解。

自籌資金

自籌資金是房地產企業初始階段的融資渠道,一般是股東追加股本金或提供股東借款的方式加以解決。但當房地產價值的升高,投資規模的增大,資金周期的延長,房地產企業單靠自籌資金必然無法實現融資目標。

預售資金

房地產預售也是當前市場上比較流行的一種融資方式。在房地產區位、環境等條件較好的情況下,預售可以籌集到必要的建設資金。

商業銀行貸款

商業銀行貸款是我國房地產企業最主要的融資渠道,至少70%以上的房地產開發資金來自商業銀行。

企業合作融資

房地產公司合作融資,包括外資合作和內資合作。外資合作一般是成立合資或合作公司。利用較好的國外先進管理技術和經驗,進行優勢互補。通過合資合作可以共同把房地產企業做大做強。合作融資是我國房地產企業目前最為可行的融資方式之一。

信託融資

信託融資即信託公司對於比較好的有贏利前景的房地產投資項目提供信託貸款或直接參與信託投資的融資方式。相對銀行貸款而言。房地產信託的融資方式可以降低整體融資成本,節約財務費用,而且期限彈性較大,在不提高資產負債率的情況下可以優化公司結構。在供給方法上可以針對房地產企業本身運營需求和具體項目設計個性化的資金支持。信託獨具制度優勢,並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在銀行貸款困難時,是比較好的選擇之一。

債券融資

房地產債券是企業債券的一個組成部分。目前很多房地產企業發行企業債券比較困難。

房地產證券融資

房地產證券化是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方向,可以促使房地產經營的專業化、資源的合理化。是房地產企業融資的最佳途徑。最常見的形式是上市。通過上市可以迅速籌集巨額資金並作為注冊資本永久使用,沒有還款期限,同時還可以擴大規模,化解風險。降低融資成本。投資者亦可分享房地產經營利潤,使房地產企業主體從國有制走向股份制,有利於改善企業資本結構。中小型房地產企業可以通過企業間的項目收購、土地轉讓等形式優化資源組合,擴大企業規模,實現規模效益,達到上市融資的目的。

房地產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房地產私募股權投資是房地產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目前,在我國已經初見端倪,是一種向特定對象發行私募股權基金募集資金,然後以股權方式投資於房地產項目或企業的一種投融資方式,屬於一種專業基金管理公司專業化募集資金、投資管理的一種融資方式。一般分為資金募集、投資、基金投資管理、基金退出四個工作階段。是當前市場上逐漸興起的一種融資方式。

房地產融資:45%來自銀行貸款

融資是房企的「七寸」。在行業利潤壓縮、房企紛紛轉型的時代,優秀的融資能力能夠有效控製成本保證盈利空間,也可以改善財務結構維持穩健運營,還能為轉型提供源源不斷的「子彈」。

REICO工作室近期研究發現,雖然從2009年以來,房地產投資資金來源中,國內貸款比例呈下降趨勢。但2017年,我國房地產業投資的資金來源中,國內銀行貸款佔15.51%,仍然高於全國各行業的平均水平(當年大約12%);自籌佔47.90%,低於平均水平(當年69.45%);其他佔40.73%,高於全國各行業平均水平(當年12.66%)。實際上,現有統計口徑下的

「自籌」和「其他」中平均大約有60%屬於銀行貸款,房地產投資資金來源中,應該約有45%來自銀行貸款。

中原地產統計顯示,截至11月24日,2017年房企包括私募債、公司債、中期票據等的融資刷新了歷史紀錄。合計全年融資額度達11156億,這也是歷史首次突破1萬億,同比同口徑上漲幅度達25%。

直接融資迅速上升

從房地產融資方面看,資金基本面與總體大環境變動非常一致。

REICO工作室研究表明,2017年到2017年上半年,央行連續出台降准、降息政策,並配以下調購房按揭比例等,金融環境不斷寬松。全社會融資額中直接融資比例顯著上升。2017年全社會融資額中銀行貸款佔比升至73%,企業債券凈融資佔比也升至18.31%,創歷史新高;2017年上半年,銀行貸款佔比達76.7%,企業債券凈融資佔比略有下降。

世邦魏理仕指出,2017年以來,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政策,包括開放境內債券市場、鼓勵ABS(資產擔保證券)市場有序發展、收緊財富管理等影子銀行產品。為開發商和投資者創建了有利的投融資環境。

據REICO工作室統計,2017年底,房地產債券融資余額達9989.4億元,高於2017年到2017年4年全部債券融資余額之和;2017年6月末,房地產債券融資余額已達16212.22億元。

但資本市場依舊不是我國房地產融資的主要渠道。自2009年11月南國置業(5.720, 0.04, 0.70%)之後,時隔6年,2017年才又有2家房地產企業在A股上市。目前,A股共有132家房地產開發企業,佔全部A股2933家上市公司的4.5%。

不過,資本市場上房地產融資產品有了新突破。繼2017年國內首隻權益型REITs產品「中信啟航」正式上市交易後,2017年國內首隻公募REITs「前海萬科封閉式混合型基金」也實現上市。

世邦魏理仕中國區研究部主管謝晨表示,境內債券市場的.開啟為開發商融資打開新的窗口,目前中國的低息環境進一步刺激開發商紛紛發行境內債券,並將債券到期時間推遲至2017年及2021年間,以減輕短期內償債壓力。

信貸收緊影響較大

REICO工作室認為,未來房地產融資的基本原理不會發生變化,房地產企業的具體融資方式仍將與其具體開發模式和經營模式密切相關。預計銀行貸款仍將是融資主要來源,直接融資有較大增長空間,但增速很有可能會隨市場風險的累積而受到控制。

在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看來,本輪調控非常嚴峻。其中重要表現是銀行信貸收緊對開發商影響特別大。

孫宏斌認為,表面上,市場購房預期還未發生改變,但「(樓市)一直說降,其實沒降。購房者的預期說著說著就給改了。另外,(當前調控背景下)投資者買不了,首付款太高了」。

中原地產統計顯示,10月-11月截至24日房企債券融資額,相比8-9月下調了61%。當前市場融資難度明顯加大。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從資金成本看,支持2017年房地產市場火熱的主要原因是房企各種渠道低成本資金,債券是其中價格最低的資金來源,但最近2個月發債難度開始加大。

張大偉認為,海外融資難度已越來越大,一旦內地債券融資壓力增加,對房企來說,將明顯增加資金壓力。從各地樓市調控看,發債等渠道還有可能繼續收緊,房企未來6-9個月很可能會面臨越來越大的資金問題,所以也要求房企加快銷售回籠資金。

世邦魏理仕大中華區投資及資本市場部董事總經理李凌表示:「盡管中國境內融資渠道不斷完善,但未來信貸政策可能會發生變化,開發商應做好相應准備。對於部分短期內面臨較高還款壓力的中小開發商來說,應盡早為其再融資需求定製計劃,或與投資者成立合資公司以分散風險。」

研究顯示,盡管融資環境較為寬松,但凈利潤下滑削弱了開發商的償債能力。本土上市房企的債務總額已由2017年的1.34萬億元大幅攀升至2017年的3.3萬億元。部分小型開發商由於項目預售進展不順利,不得不通過舉債維持項目運行。

世邦魏理仕建議,投資者應當慎重考慮對中小型開發商的定價,以客觀反映其真實的風險水平。此外亦可考慮其它債務重組投資機會,要求擔保支付或進行可轉換債券的投資。

;

10. 央行新政釜底抽薪多家銀行房貸限額 購房者或遭違約風險

一個「釜底抽薪式」調控樓市的手段,悄然落地了。
1月24日,有大V@大源按揭通過微博爆料稱,「廣州新政,個人住房貸款占所有貸款的比例不能超過2020年的全市平均水平。」同時,該大V爆料稱,在此情況下,所有銀行應對的措施是「暫停受理新的貸款申請」。
多家長三角銀行總行及分支機構也因1月住房貸款額度用完,而發生了暫時停貸。
「現在幾乎所有銀行的房貸規模超過央行所規定額度的上限。因此,新增房地產企業貸款幾乎不可能,尤其是按揭貸款,變得極為困難。」北京住宅房地產商會會長黎乃超1月25日表示。
黎乃超預計,如果購房者已交首付,會給一定的緩沖期,貸款可能還會發放。但是,未來老百姓購房,利用按揭這一途徑取得資金將變得極為困難。
黎乃超認為樓市可能經歷一個極大的變數,「准備入市的人只能觀望,因為沒有杠桿。對開發商來說這也是一個極大的利空消息。」
貸款新政更加嚴格 指標量化
目前,全國多地房貸按下暫定鍵的主要依據是,2020年12月31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的《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將銀行分為五檔,並設立區別性的「兩條紅線」指標,第一道紅線是房地產貸款佔比,第二道紅線是個人住房貸款佔比,即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一家銀行全部貸款比重。
銀行規模越大,其房地產貸款以及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越高。以被劃分到第一檔「中資大型銀行」的工商銀行為例,該銀行今年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為40%,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為32.5%。而被劃為第五檔的「村鎮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為12.5%,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為7.5%(如下圖)。
據光大證券分析報告,從總量看,目前金融機構按揭貸款整體佔比大致在20%左右,雖然近兩年增量佔比有所上升,但是總體仍然穩定,若按照《通知》要求的分類監管要求上沿測算,2021年全部金融機構按揭貸款增長預估在4.5萬億左右,房地產企業貸款預估在1.5萬億左右。
根據上市銀行2020年年中數據進行測算表明:大型銀行中,建行、中行和郵儲銀行超標;股份制銀行中,招行、中信、浦發、平安,興業超標,部分城商行超標。以上銀行面臨2~4年的過渡期安排。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研究員李廣子1月25日分析,該政策的導向作用非常明顯,要求各類銀行對房地產風險進行有針對性的防控,適當降低貸款集中度。
「對於銀行來說,解決辦法一是壓縮分子,壓降房地產貸款規模,降低新增房地產貸款投放;二是做大分母,加大其他信貸投放力度,稀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 」
為何今年剛剛開始,各地銀行傳出房貸超標?黎乃超介紹,這次貸款新政非常嚴格,主要體現出量化,央行規定了每一個銀行的貸款規模。更為重要的是,貸款發放指標首次平均到每個月度裡面,「一月份貸款額度用完了,自然就停貸。已經交了首付或是網簽的房子,也就是俗稱『在路上』的房貸審批,只能繼續等待。」
購房者或遭違約風險
由於兩條紅線涉及房地產貸款以及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這就意味著,無論個人按揭貸款還是房企貸款均受到限制。
采訪發現,廣州確實存在已交首付或已進行網簽,但貸款審批近兩個月尚未有審批結果的情況。據21世紀經濟報道以及第一財經報道,上海長三角等城市、江蘇等地也均出現類似情況,甚至有銀行明確表示「暫停貸款」。
如果貸款很長時間都沒有辦理完成,是否會因違約導致消費者買不成房子?黎乃超稱,目前監管機構還沒有明確的說法。
「通常情況下會有兩種方案,一種方案是銀行與監管機構溝通商量,之前已經簽了合同及網簽的情況,能否計入去年的額度里?第二種方案是各地建委根據各個城市的情況定調,如果房屋沒有成交,誰來負責?按違約還是雙方都不承擔責任,把首付或定金退還?」
在1月24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首席風險官兼新聞發言人肖遠企表示,《通知》對按揭貸款這一塊應該影響不大,按揭貸款是非常分散的,無論是從規模還是范圍,在集中度裡面影響都不是太大。
肖遠企還表示,銀保監會今後還是要根據一直以來的集中度管理規定和《通知》的要求,密切監控銀行業對房地產的融資,確保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1月25日表示,他於1月22日分別致電過上海、深圳、廣州等地分公司及部分同行,了解到的情況是「有貸款收緊的可能性,但是目前還沒有影響市場成交。」
張大偉認為,房地產貸款一直在收緊,總量增幅緩慢,所以該政策的影響不會很大。對於購房者來說,他認為可能「麻煩一點」,「人們去辦理商業貸款可以選一個利率最低的銀行,如果不能辦理,再問下一家銀行,最多就是麻煩一些。」
李廣子對此也認同,「如果銀行集中度超標了,還可以轉向其他銀行去尋求貸款。從借款人的角度來看,影響也是暫時的。因為整個行業的集中度應該還不是特別高,影響不會特別大。」
央行嚴防「灰犀牛」
事實上,早在去年9月,人民銀行就已對70個大中城市2019年新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包括住房公積金貸款)借款人和商業銀行進行摸底。
當時央行方面稱,調查主要是為了加強房地產市場監測,深入了解居民購房、貸款行為特徵和商業銀行審貸條件、流程等相關情況,准確把握貸款風險狀況,更好地為研究制定住房信貸政策提供依據和參考。
去年年末,由於房貸規模巨大,國家在金融監管以及住房政策方面屢次釋放管控信號,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等高層屢次提及房地產金融化泡沫是「灰犀牛」。
郭樹清於去年12月發文:「上世紀以來,世界上130多次金融危機中,100多次與房地產有關。」「目前,我國房地產相關貸款占銀行業貸款的39%,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託等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可以說,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對於央行以及郭樹清的警示,李廣子此前在接受專訪時曾指出,房地產按揭貸款是居民部門債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居民由於債務負擔過重導致違約,其風險將傳導到銀行體系。如果出現大范圍違約,對銀行造成的風險就會比較大。
「從銀行角度看,要做好相關風險調控,做好風險分散,避免貸款投放過於集中於房地產等領域,做好貸款集中度管理,防止風險過於集中。」
如今,做好貸款集中度管理的靴子落地。「這個政策對房企的存量房源的去庫存將會帶來重大打擊。」黎乃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