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征信额度 » 逾期不良贷款
扩展阅读
部队住房公积金贷款比例 2025-02-06 11:58:07
买贷款车拿我身份证 2025-02-06 11:55:52

逾期不良贷款

发布时间: 2022-06-21 16:43:23

Ⅰ 不良贷款责任认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如下:1、首次借款放款后前3个月内开始出现连续逾期,或周转类借款第一次提醒后逾期,最后导致的不良借款,客户经理、业务负责人、风控人员、副总经理的责任比例总和至少为80%;2、首次借款第4到6个月开始出现连续逾期,或周转类借款第2次及以后提款后逾期、续贷放款后前3个月开始出现连续逾期1最后导致的不良借款,客户经理、业务负责人、风控人员、 副总经理的责任比例总和至少为 50%;3、首次借款第7至9个月开始连续出现逾期,续贷放款后第4到6个月开始出现连续逾期,最后导致的不良借款,客户经理、业务负责人、 风控人员、 副总经理的责任比例总和至少为30%。

法律依据:《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第十条 不良贷款必须按照规范的程序严格认定,以保证不良贷款数据的真实可靠。

Ⅱ 什么是表内不良贷款和表外不良贷款

表外和表内指的是资产负债表、表内就是指存在资产负债表内的贷款;表外亦然。银行为了降低风险,以及规避表内资产过高、所以在贷款五级分类达到可疑或者利息逾期90天就会转到表外、是一种资产管理方式。

Ⅲ 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是多少

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不良贷款的比例已降至90%以内。银保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主任刘春航2月28日在银保监会吹风会上表示,监管部门高度关注不良贷款的真实性。尤其是资产分类的准确性,是监管关注重点,更是治理金融乱象的重点。他说,银行机构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的比例,是一个比较好的反映资产分类准确性的指标,“这个比例持续下降,去年末已降到了90%以内。”
比例降低的好处
其实这个比例降低也是有好处的,毕竟很多人借了钱就不会还,导致贷款逾期,所以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占不良贷款的比例应该降低,这样就有更多的余地去接收其他贷款。如果不良贷款中全部都是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那么不良贷款也就可以叫做逾期贷款。所以说国家的相关部门也是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它会对逾期不还款的人进行催债,让他赶紧还款,这样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在不良贷款中的比例就会下降。
借了钱就是要还的
其实借了钱就是要还的,不能够让贷款一直逾期,贷款一直逾期也会让银行的坏账增多,也会影响银行的经营。所以银行是会一直对不还款的人进行催债的,让他赶紧还款,只有逾期90天以上的人都把钱还了,那么银行的不良贷款才会降低整个银行的运转才会更和谐。
所以如果你在银行进行了贷款,一定要在还款期限到来之前还款。如果你实在还不起贷款,也不要让贷款逾期三个月以上,这样是会让征信产生不良的记录的,对你以后在银行的信贷业务办理会产生相应的影响。所以借了钱就是要还的,这是逃脱不了的,还是要按时还款。

Ⅳ 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借款合同约定到期后(含展期后到期),借款人逾期不还借款;借款人和担保人被依法宣告破产,进行清偿后,未能还清贷款;或者借款人遭到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补偿的等。
【法律依据】
《贷款通则》第三十三条
贷款人应当建立和完善贷款的质量监管制度,对不良贷款进行分类、登记、考核和催收。
第三十四条
不良贷款系指呆账贷款、呆滞贷款、逾期贷款。
呆账贷款,系指按财政部有关规定列为呆账的贷款。
呆滞贷款,系指按财政部有关规定,逾期(含展期后到期)超过规定年限以上仍未归还的贷款,或虽未逾期或逾期不满规定年限但生产经营已终止、项目已停建的贷款(不含呆账贷款)。
逾期贷款,系指借款合同约定到期(含展期后到期)未归还的贷款(不含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
第三十五条
不良贷款的登记:
不良贷款由会计、信贷部门提供数据,由稽核部门负责审核并按规定权限认定,贷款人应当按季填报不良贷款情况表。在报上级行的同时,应当报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

Ⅳ 不良贷款包括哪三类

次级贷款、可疑贷款、贷款损失
一、次级贷款
1.当借款人出现还款困难,如仅靠工资无法偿还时,可能需要拍卖借款人抵押担保的财产来偿还欠款。损失率:30%-50%。
二.可疑贷款
1.当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时,其名下的抵押经金融拍卖后可能无法偿还债务,资产正在清算或等待判决,贷款将被暂时列为可疑贷款。损失率:50%-75%。
三.损失贷款
1.一般是指确定贷款无法再收回,无论用什么手段,银行都已经认定了损失,所以会为这笔贷款计提损失。损失率:75%-100%。
2.过去,不良贷款被归类为“一天两天以上”。逾期贷款是指到期后仍未偿还的贷款,呆滞贷款是指逾期超过一年的贷款,不良贷款是指被认为无法收回的贷款。这种分类方法存在一些弊端,所以现在银行都采用五级分类的方法,如果符合条件,就会被归类为不良贷款,能够及时反映银行的盈亏情况。
3.每个分类标准都有严格的区分条件。满足条件后,将移至该分类。每个人都应该注意维护自己的信用,及时还款。否则,不良贷款会对他们的声誉造成损害。
拓展资料:
一、贷款五级分类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借款人实际还款能力对贷款质量进行的五级分类。即根据风险程度,将贷款分为五类: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后三类为不良贷款。199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参照国际惯例和中国国情,制定了《贷款分类指导原则》。
二、1.正常贷款 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始终正常还本付息。不存在影响贷款本息及时足额偿还的负面因素。银行完全有信心借款人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贷款损失的概率为0。
2.关注贷款 虽然借款人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还款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如果这些因素持续下去,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会受到影响,贷款损失的概率不会超过5%。
3.次级贷款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存在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是不可能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因此需要通过处置资产或对外融资甚至实施抵押担保的方式偿还利息和利息。贷款损失的概率在30%到50%之间。
4.可疑贷款 借款人不能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实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仅仅因为借款人重组、合并、兼并、抵押物处置、未决诉讼等存在一定因素,损失金额不确定,贷款损失概率在50%-75%之间。
5.损失贷款 是指借款人已无偿还本息的可能性。不管采取什么措施和程序,贷款注定是要流失的,或者说虽然有一小部分可以收回,但它的价值也很小。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将其作为银行资产保留在账户中是没有意义和必要的。对于这类贷款,在履行必要的法律程序后应立即注销,贷款损失的概率为75%-100%。
三、根据《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规定如下: 第十一条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认定应当遵循“同级负责、分类认定、超限额审批、集中管理、检查评估”的原则。
(1)责任层级是指由本级认定并对本级认定结果承担最终责任的直接经营的贷款;
(2)分类认定是指按照不同程序对逾期贷款、呆滞贷款、不良贷款进行认定;
(3)超限额审批是指对超出本级认可权限的上级行的审批,审批行行长对认可结果负最终责任; (4)归口管理是指认可工作的组织实施,由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统一负责;
(5)检查评价是指审计部门对不良贷款认定标准和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