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贷利率 » 个税首套住房贷款专项附加扣除
扩展阅读
银行贷款会看余额吗 2025-02-01 16:22:51
银行贷款抵押取消手续费 2025-02-01 16:03:15
恒丰银行个人贷款条件 2025-02-01 15:56:04

个税首套住房贷款专项附加扣除

发布时间: 2023-03-21 04:58:34

1.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中首套认定!千万不要弄错!

进入2019年以后,申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头等大事。不少人身背房贷,会选择申请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因为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只适合首套房,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首套房是怎样认定的,以便能进行正确的申报。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也就是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中首套认定是认“贷”不认“房”。
可以享受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的情况
1、纳税人名下只拥有一套房子,且是首次通过贷款买房;
2、纳税人名下有多套住房,但第一套住房执行的是首套房贷利率。
不可以享受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的情况
1、当前名下只有一套房子,但并非是第一次使用贷款买房,并没有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
2、当前名下有多套住房,贷款购买的并非是自己的首套住房。
根据规定,不论纳税人是单身还是已婚,也不论是商业银行住房贷款还是公积金住房贷款,只要住房贷款利率执行的是首套房贷利率,纳税人就可以享受个税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
个税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是每月1000元,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不可以变更。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中首套认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 个税住房贷款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法律分析:尺液闹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埋冲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 第十四条 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陵罩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本办法所称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

3. 房贷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

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的条件是个人住房贷款为纳税人本人或其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包括商业贷款公积金贷款。扣除标准为1000元/月。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采取定额扣除方式。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其贷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年度内不得变更。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三条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遵循公平合理、利于民生、简便易行的原则。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遵循公平合理、利于民生、简便易行的原则。
第四条根据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支出变化情况,适时调整专项附加扣除范围和标准。

4. 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 怎么扣除

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是从个人所得税里抵扣的,不是直接从应收税款里减免,是在计算应缴纳所得税的总额中减免的。

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十四条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关于个人所得税抵扣者扰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州困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册嫌念、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政府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

5. 房贷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

一、专项附加扣除住房贷款的申请条件
纳税人名下或配偶名下、单独或者共同的首套住房贷款(中国境内)。
可以看出,只针对首套住房,二套房贷款不能扣除。
二、什么情况下可以有二套房专项附加扣除住房贷款?
结婚前,个人名下有首套住房贷款,配偶名下也有首套住房贷款。
这种情况,也只能是个人和配偶各自的首套房分别申请专项附加扣除一半,总扣除额和一套房的扣除额相等。
三、专项附加扣除住房贷款怎么扣?
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婚前各自有首套住房贷款的,可以选择一方扣除1000元/月,或者各自扣500元/月。
具体操作:
1、登录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或直接在应用商店下载个人所得税APP,注册登录;
2、点击我要办税,选择专项附加扣除填报进入;
3、选择住房贷款利息,选择扣除年度;
4、准备产权证明(产权证、房屋买卖合同)、贷款合同(需要贷款合同编号);
5、填写个人基础信息及贷款信息,按提示操作,直至填报完成。

6. 个人所得税 房贷专项扣除

个人所得税房贷专项扣除如下: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首套住房的,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房,由购买方按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50%扣除,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夫妻两人的最高扣除限额是1000元,既可以选择夫妻一方按100%扣除1000元,也可以选择夫妻双方各自扣除50%,也就是各自扣除500元。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国家为了减轻纳税人的经济负担,推出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所谓段链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就是纳税人的个人所得可以在减掉专项附加扣除之后,再来计算需要缴纳的税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禅迟、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握袭孙除暂行办法》
第十四条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本办法所称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
第十五条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其贷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7.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的住房贷款扣除比例是多少

法律分析:20%。每个月在税前扣除1000元,最多只能扣20年。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以及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且在预缴个人所得税时,没有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的,在汇算清缴时,可以填列相关资料,申请退税。居民个人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一年可以从收入总额扣除12000(1000×12),预缴工资薪金个税阶段没有提供相关资料享受税前扣除;或则纳税人没有工资薪金所得,但是有其他综合所得的,比如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在预缴个税阶段无法享受税前扣除,汇算清缴时,填写相关资料,即可以享受税前扣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8. 专项附加扣除住房贷款怎么扣

专项附加扣除住房贷款的方式具体如下:
1、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2、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其贷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采取定额扣除方式。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3、扣除范围:纳税人本人或其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有哪些
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1、子女教育。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学前教育阶段,为子女年满3周岁当月至小学入学前一月。学历教育阶段,为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入学的当月至全日制学历教育结束的当月;
2、继续教育。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3、大病医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4、住房贷款利息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是什么意思
专项附加扣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即在申报个税时,上述六项支出,可按一定的标准在所得中扣除。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9. 个税附加扣除标准2022

2022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的费用具体扣除标准如下:
1、子女教育: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
扣税对象: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子女,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扣税办法: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2、继续教育:每月400元
扣税对象: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纳税人;
扣税办法: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3、大病医疗:每年限额8万元
扣税对象: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纳税人;
扣税办法:每年限额8万元,可由本人或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医药费由父母一方扣除。
4、住房贷款利息:每月1000元
扣税对象:支付首套住房贷款利息的纳税人;
扣税办法:每月1000元,扣除期裂搭好限不超过240个月(在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其贷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5、住房租金:每月800-500元
扣税对象:在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发生租房租金支出的纳税人;
扣税办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每月15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每月800元。
6、赡养老人:每月2000元
纳税对象:赡养一位及以上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纳税人;
扣税额度:独生子女每月2000元;非独生子女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扣除额度,每人每月不超过1000元。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7、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每月1000元
纳税对象: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纳税人;
扣税办法: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
第五条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子女,按本条第一款规定执行。
第八条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肆铅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第十一条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枝知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第十四条 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本办法所称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
第十七条 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
(二)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
纳税人的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的,视同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
市辖区户籍人口,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第二十二条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国务院关于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通知》
一、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三、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涉及的保障措施和其他事项,参照《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