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贷利率 » 住房贷款怎么计算么
扩展阅读
包商银行贷款利息 2025-02-04 12:28:14
手机上的光大银行贷款 2025-02-04 11:12:56

住房贷款怎么计算么

发布时间: 2022-09-04 07:53:54

⑴ 住房贷款利息怎么计算出来的

1、贷款等额本息法:总利息=月还款额*贷款月数-本金。计算公式:月还款额=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n/((1+月利率)^n-1)。式中n表示贷款月数,^n表示n次方,如^240,表示240次方(贷款20年、240个月)。月利率=年利率/12。
2、住房等额本金法:总利息=本金*月利率*(贷款月数/2+0.5)。计算公式:月还款额=本金/n+剩余本金*月利率。

⑵ 怎样计算住房贷款计算住房贷款的方法

本文就如何计算住房贷款做出了详细的说明与解释,也介绍了一些住房贷款的注意事项。

在 买房 子的时候,过重的买房负担让人们喘不过气来,这时,选择申请贷款是减轻压力的好的选择。住房贷款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计算住房贷款也就变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计算住房贷款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内容,那么,本文就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关于计算住房贷款的一些问题。

怎么计算住房贷款?

1、贷款高为所购(建造、大修)住房的全部的价款或评估价值(以低者为准)的80%;贷款的期限一般长的不超过30年。贷款的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的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相关利率政策执行。还款方式

2、贷款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 房屋 的贷款还款方式一般有 等额本金还款 和等额本息还款两种。

3、等额本息的还款法是银行的默认的还款方式,是指借款的人每月以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的本息,又称为等额法。

其特点是每月的还款的本息和一样,这种还款方式虽然容易做出预算,初期还款压力减小,但还款初期利息占每月还款的大部分,还款中本金比重逐步增加,利息比重逐步减少,从而达到相对的平衡。此种还款方式所还的利息高,但前期还款压力不大。这种还款方式适合一般的工薪族。

等额本息还款计算方式:

[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4、等额本金还款也是我们常见的还款方式之一,等额本金还款是借款人每月等额偿还本金, 贷款利息 随本金逐月递减,还款额也逐月递减,因此又称递减法。

其特点是每月归还本金一样,利息则按贷款本金金额逐日计算,前期偿还款项较大,每月还款额逐渐减少。此种还款方式所还的利息低,但前期还款压力大。所以这种还款方式适合经济收入较好的家庭。

等额本金还款计算公式:

每月还款金额=(贷款本金/还款月数)+(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每月利率

贷款的还款方式分为等额本金还款法和 等额本息还款法 ,

你的每笔还款是应该偿还了部分本金,没问题.

银行贷款 不是到期一次性还本的,是在你的还款期限内就已经清偿本息了

以上,就是我们关于计算住房贷款所做出的一些说明和意见,希望在您办理线管的住房贷款时,我们的文章可以给您一些有用的帮助。

⑶ 房贷的计算公式到底怎么算,计算公式又是什么

根据一般房贷还款方式的计算公式分为两种:

一、等额本息计算公式:计算原则:银行从每月月供款中,先收剩余本金利息,后收本金;利息在月供款中的比例中随剩余本金的减少而降低,本金在月供款中的比例因增加而升高,但月供总额保持不变。

需要注意的是:

1、各地城市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要结合当地具体来看;

2、对已贷款购买一套住房但人均面积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再申请购买第二套普通自住房的居民,比照执行首次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优惠政策。

二 、等额本金计算公式:每月还款额=每月本金+每月本息,每月本金=本金/还款月数。

每月本息=(本金-累计还款总额)X月利率,计算原则:每月归还的本金额始终不变,利息会随剩余本金的减少而减少。

(3)住房贷款怎么计算么扩展阅读:

手续流程:

1、借款人贷款前填写住房抵押申请书,并提交银行下列证明材料:借示人所在单位出具的借款人固定经济收入证明;借款担保人的营业执照和法人证明等资信证明文件。

借款人具有法律效力的身份证明;符合法律规定的有关住房所有权证件或本人有权支配住房的证明;抵押房产的估价报告书、鉴定书和保险单据;购建住房的合同、协议或其他证明文件;贷款银行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或材料。

2、银行对借款人的贷款申请、购房合同、协议及有关材料进行审查。

3、借款人将抵押房产的产权证书及保险单或有价证券交银行收押。

4、借贷双方担保人签订住房抵押贷款合同并进行公证。

5、贷款合同签订并经公证后,银行对借贷人的存款和贷款通过转帐方式划入购房合同或协议指定的售房单位或建房单位。

6、贷款申请人按月还款。

⑷ 买房贷款怎么计算

买房贷款计算分为两种方式



1.等额本息计算公式计算原则:

在每个月的月供款中,银行先收利息,后收本金;利息的比例因减少而降低,本金比例因增加而升高,但保持总月供额不变。

2.等额本金计算公式:

每月还款额=每月本金+每月本息每月本金=本金/还款月数每月本息=(本金-累计还款总额)X月利率

拓展资料

法律依据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贷款业务行为,加强个人贷款业务审慎经营管理,促进个人贷款业务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贷款人)经营个人贷款业务,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个人贷款,是指贷款人向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发放的用于个人消费、生产经营等用途的本外币贷款。

第四条个人贷款应当遵循依法合规、审慎经营、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

第五条贷款人应建立有效的个人贷款全流程管理机制,制订贷款管理制度及每一贷款品种的操作规程,明确相应贷款对象和范围,实施差别风险管理,建立贷款各操作环节的考核和问责机制。

⑸ 住房贷款计算器公式

住房贷款计算器公式如下:
等额本息:〔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等额本金:每月还款金额 = (贷款本金 / 还款月数)+(本金 — 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每月利率其中^符号表示乘方。2个月就是2次方。
(5)住房贷款怎么计算么扩展阅读:
一、还房贷提前还款怎么还最划算:
1、纯公积金贷款的客户,不建议提前还款。
2、组合贷款,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般银行给予客户有三次提前还款的机会,最好使用两次将自己的商贷部分还清,保留公积金贷款。
3、纯商贷客户,按照利率计算20年等额本息是最合适的。
补充资料:
1、纯公积金贷款的客户,不建议提前还款。因为公积金只能用于购房和装修贷款,而装修贷是短期性质。公积金贷款利率只有3.25%,不管做何种理财收益都大大超过贷款利率,这样对于本人是有利的。
2、组合贷款,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般银行给予客户有三次提前还款的机会,最好使用两次将自己的商贷部分还清,保留公积金贷款。月还款直接从公积金账户扣除省心收益最大化。但是本人最好要提前和银行沟通还款事宜,最好亲自到银行咨询。国有大行基本都有提前还款的违约金且初次提前还款要初次_箍1年以后,一般为3个月或者6个月利息,要提前做好准备。
3、纯商贷客户,按照利率计算20年等额本息是最合适的,如果客户选择了等额本金或者30年等额本息,提前规划将贷款总额度缩小到40万本金左右,这样每月还款2200左右,不会影响自己的家庭生活,保证家庭的生活质量。最好是只用两次提前还款,不然卖房时自己会无法提前还款并过户。

⑹ “住房贷款怎么计算”

等额本息,月供=【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贷款年限】÷【(1+月利率)^贷款年限-1】,本息=月供*贷款年限;

2、等额本金,月供=(本金÷贷款年限)+(本金-已还本金)*月利率,月供会随着时间减少。

⑺ 房贷怎么计算

根据一般房贷还款方式的计算公式分为两种:
1.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是在还款期内,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这样由于每月的还款额固定,可以有计划地控制家庭收入的支出,也便于每个家庭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确定还贷能力。
等额本息计算公式:〔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计算原则:银行从每月月供款中,先收剩余本金利息,后收本金;利息在月供款中的比例中随剩余本金的减少而降低,本金在月供款中的比例因增加而升高,但月供总额保持不变例如:现在央行规定的短期贷款(六个月以内含六个月)的利率为5.10%。
假如你贷2万分六个月还清,那么利息总额为298.55元,每月本加息共还3383.09元。
2.等额本金还款方式:是将本金每月等额偿还,然后根据剩余本金计算利息,所以初期由于本金较多,将支付较多的利息,从而使还款额在初期较多,而在随后的时间每月递减,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由于在初期偿还较大款项而减少利息的支出,比较适合还款能力较强的家庭。
等额本金计算公式:每月还款金额=(贷款本金/还款月数)+(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每月利率等额本金计算公式:每月还款额=每月本金+每月本息每月本金=本金/还款月数每月本息=(本金-累计还款总额)X月利率计算原则:每月归还的本金额始终不变,利息会随剩余本金的减少而减少。
【法律依据】《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第十二条用信贷资金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按法定贷款利率(不含浮动)减档执行。
即,贷款期限为1年期以下(含1年)的,执行半年以下(含半年)法定贷款利率;期限为1至3年(含3年)的,执行6个月至1年期(含1年)法定贷款利率;期限为3至5年(含5年)的,执行1至3年期(含3年)法定贷款利率;期限为5至10年(含10年)的,执行3至5年(含5年)法定贷款利率;期限为10年以上的,在3至5年(含5年)法定贷款利率基础上适当上浮,上浮幅度最高不得超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