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贷公积金 » 香港零首付买房融资贷款是真的吗
扩展阅读
计算企业贷款额度的方法 2025-01-24 13:12:52
个人征信记录有逾期贷款 2025-01-24 13:12:14

香港零首付买房融资贷款是真的吗

发布时间: 2023-04-30 19:32:51

Ⅰ 零首付买房是怎么回事 零首付购房靠谱吗

零首付买房是指由开发商垫付三成首付的行为。所谓零首付买房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本质上等 同于分期首付,即购房者不支付或者少量支付首付,开发商给购房者一年时间或者几个月的时间,把剩余的首付凑齐再去申请房贷。另外一种是做高合同价,虚假贷 款,这种零首付买房操作起来比较难,也加大了购房者的买房风险。
  零首付买房听起来很美丽,实际上并没有 开发商宣传的那么美好。所谓零首付看起来是没有门槛的,谁都可以去申请。实际上零首付门槛较高,最起码你需要有购房资格,如果你是外地购房者,一年以上社 保证明或者纳税证明是少不了的。其次。申请零首付的购房者必须要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还款能力和良好的信用记录,否则是申请不了银行的贷款的。
  零首付买房的风险
  零首付买房购房者必须符合国家的贷款标准,如果一年后买房政策有新的变动或者房贷利率出现变化,这些都是购房者自己需要承担的风险。特别是如果购房者贷款条件在银行审批不通过,开发商是否退还已经缴纳的购房款项。这也是购房者需要考虑的风险。

Ⅱ 零首付购房可靠吗


【算一算你家装修要花多少钱】
在国人的传统思维当中安居才能乐业,但是目前我国各大城市房价这么高,要实现买房梦想还是挺难的。有些楼盘也推出了一些零首付买房的措施,但是零首付购房靠谱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零首付购房只是一种营销手段
零首付购房只是开发商为了吸引购房人群采取的一种营销手段,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零首付买房,只是开发商先行垫付了购房者的首付款,需要购房人在一定的时限内还的,而且还需要收取这部分款项的手续费。所以,零首付购房只是暂时有人垫付了首付款,而且付出的成本还需要更高。
2、零首付购房合约上存在法律争议
上文说到了零首付购房其实是开发商或者是房产中介机构垫付了首付费用,间接地虚拟抬高了房价,所以从银行角度来说,在签订此类按揭贷款合同的时候,极有可能存在着法律方面的争议,需要购房的各方进行权衡。
3、零首付毁知局购房不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
零首付购房非猛销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违背了国家和银行住房贷款的相关政策。首先,零首付购房行为没有遵守国家制定的首套房按揭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30%,二套房按揭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60%的相关要求。其次,因为购房人没有在真正意义纤让上交付首付款,所以购房者无法拥有所购房屋的产权,银行放贷相当于间接地增加了贷款的风险。
文章小结:以上就是关于“零首付购房可靠吗”的相关内容解答,希望能够给有需要的朋友带来一些参考帮助。需要了解更多的关于房产贷款的资讯内容,请继续关注齐家网的其它相关介绍信息或者找业内权威的法律专家进行咨询。

【输入面积,免费获取装修报价】

Ⅲ 有些融资公司说可以零首付买房还可以贷款是真的吗

事实上,是一个骗局而已。
很多银行由于意识到了风险,已经对此项业务彻底关闭了大门。
随着首付贷杠杆风险被重视,监管已经屡次出手对房地产中介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相关的的金融业务开展清理和整顿。然而,如今虽然首付贷已成为过街老鼠,但是比首付贷更为不靠谱的“零首付”却依旧潜行,且手法更加复杂。

Ⅳ 零首付房是骗局吗

1、零首付房贷其实就是开发商为了吸引人们购房来推出的一种促销活动,零首付房贷并不是真的零首付款,只是说开发商是为购房者垫付一部分的首付款,购房者再在一定的期限内付清首付款,所以零首付房贷并不是真的零首付,而且这种零首付房贷,开发商还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大多数的零首付款房贷,开发商会要求购房者在一年内付清房屋按揭贷款的所有首付。
2、零首付并不是购房者不用掏钱来付首付,其实是由开发商或房产中介垫付,或者是虚拟抬高房价,从银行多贷款来获得首付款,所以在合同部分,极有可能存在法律争议。
3、最重要的一点,零首付购房并不符合国家和银行的相关政策,采用零首付购房,还要从银行贷款的客户,如果开发商擅自采用零首付,没有严格依照国务院规定首套住房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 30%、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60%的政策要求,违背了国家政策。同时,由于贷款人没有实际交付首付款,无法真正地拥有所购买房屋的所有权,银行发放贷款,必然会增加银行贷款的风险。

Ⅳ "零首付"背后的高利贷骗局:中介意在放高利贷

“零首付”背后的高利贷骗局:借款人谋算假购房真 贷款 中介意在放高利贷。

银行与房地产亲密度调查

监管收紧促使涉房贷款获批难度加大,于是部分小贷公司将目光投向了房产抵押贷款业务。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假离婚购房的套路虽然离谱,且已经被多地监管重拳出击,但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还有更离谱的“零首付”购房。与首付贷放大 楼市 杠杆不同,“零首付”意在假购房真贷款。

“用购房的方式帮你融资”,福建的李先生表示,“可以融资50万元-80万元。”

“中介公司说通过虚拟买房为我办贷款,我不用出首付,贷款办下来才知道所谓的中介公司垫款其实全是向小贷公司高息借款的套路,而且买房是真的而不是口头所约定的虚拟;目前仅是我所知道的类似的情况就有很多,现在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借款人小路(化名)选择了通过互联网求援。

“零首付”实为套路

关于购房贷款,江湖套路可谓层出不穷。

在今年春节以前,首付贷还没有被监管明确定性,而且由于部分P2P平台的介入,首付贷还一度顶上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光环。但是,随着首付贷杠杆风险被重视,监管已经屡次出手对房地产中介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相关的的金融业务开展清理和整顿。然而,如今虽然首付贷已成为过街老鼠,但是比首付贷更为不靠谱的“零首付”却依旧潜行,且手法更加复杂。

《证券日报》记者日前注意到,有中介人士高调宣传“用购房的方式帮你融资”。

本报记者联系上述福建的李先生并了解到,“可贷款50万元-80万元”,而其推荐的可购楼盘位置主要集中于福建省,包括闽侯上街、福清、长乐等地区,对于购房人的要求仅仅是“25周岁-50周岁,全国户口都可以; 征信 良好,信用卡不超过5张,已有负债不超过30万元,如果已婚,第二产权人负债不超过50万元”。

符合上述条件的借款人所需提交的材料仅包括身份证、户口薄、详版征信报告、半年的银行流水和工作证明。

此外,还有别墅广告直接对潜在购房人进行了分类,对于购房人“房子总价200万元,首付只需要5万元,无论月供多少,免费送五年月供”;对于融资客户,“只要5万元定金,公司一手操作可以帮助融资100万元,介绍客户也可获得高额佣金”。

一切看起来如同那句经典的儿童学习机广告语——“soeasy,妈妈再也不用担心……”

然而,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我买的房子总价56万元,中介对我说零首付,中介公司垫款6万多元,房地产商垫款10万多点,银行按揭贷款39万元。如今,向中介借款的部分我需要缴纳每月4分的利息,买房办理的贷款每个月按揭还贷数千元,房地产商垫付的钱也得还;另外凭借抵押房子申请的7万元贷款也被收取了多百分之二十多的 点子费 ”,小路表示,“签了协议我才发现,7万元贷款并不是我之前以为的跟银行贷款,而是向小贷公司借钱,利率要高很多,如今我想反悔,才发现手里什么证据也没有。”

所谓的“点子费”是民间的一种说法,多指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无资质的收费,具体的点子是收、付双方自行约定的百分数,1%为一个“点”。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这种“信用白户零首付购房融资被骗”的情况,在全国多地多有发生,购房人大多是为了套现,反而背负了一大笔债务。为了招揽客源,部分中介甚至向购房人承诺“借款不接入征信系统,不用真还钱”,但是今年10月份有网友表示遭遇类似骗局,“公司跑了,房产证和土地证都被拿走了”。

抵押贷转向“民间”

国家统计局11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多城房价环比涨幅快速回落。

虽然,楼市调控已经初见成效,但是多地楼市调控政策仍在持续加码:杭州、武汉与深圳相继发布了楼市新政,从公积金、社保与贷款首付比例等方面进行了限定。

监管的收紧,无疑将促使涉房贷款的获批难度加大,于是部分小贷公司将目光投向了房产抵押贷款业务。

“南京的房产,如果是申请一押贷款,月息1.1%,加上一年服务费(3.5%);如果是申请二押贷款,月息1.1%,半年的服务费2.5%”,南京的常先生表示,其有途径找小贷公司做房产抵押贷款业务。

所谓一押,就是指首次抵押房产;而二押则是指在不同的机构或公司进行第二次抵押。

按照常先生的叫价,一押贷款的年化成本(利息加服务费)为16.7%,而二押贷款的年化成本(利息加服务费)为18.2%。上述价格较银行抵押贷利率明显偏高,对于银行来说,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借款的利率一般在年化15%-18%之间,抵押贷款的利率通常仅仅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略有上浮。

然而小贷公司或许是由于资金有限,即便看到了“商机”,也有无钱可放的无力感,因此,将相关资产包装成 理财 产品向民间投资人销售则成为了其融资之道。

“月息可达1%,年化12%,秒杀各类银行贴息存款、银行理财、信托产品、资管产品!”,资金中介高先生表示,“房子(纯住宅)抵押业务长期而且大量的寻找出资人。”

高先生强调,“房子搬不动、背不走,可以通过房管所办理 公证+抵押登记(他项权证) ;此外,公司通过借前尽职调查、多年的一线风控经验、借后管理以及免费 催收 来全程保障资金安全”。

通过上述所谓的金融服务可以看出,一条由“出资人-小贷公司-借款人”构建的资金流动链条看起来是多赢的局面,但是动辄年化成本15%以上的抵押贷款,其资金流向风险和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又岂能是中介寥寥数句经验就能保障的呢?尤其是房产二押贷款业务,事实上,很多银行由于意识到了风险,已经对此项业务彻底关闭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