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贷公积金 » 公积金贷款还完后多久可以再次贷款
扩展阅读
上海第二套房公积金贷款 2025-02-12 07:07:03
银行贷款要到店里查看 2025-02-12 06:12:58
无锡贷款条件2015年 2025-02-12 06:04:17

公积金贷款还完后多久可以再次贷款

发布时间: 2022-06-07 14:20:07

A. 公积金贷款结清后多久可以再次申请

法律分析:在还清公积金的前六个月包括结清都没有使用公积金的话,可以第一次公积金贷款提前还完后,能马上申请第二次公积金贷款,若在结清时或是结清的钱6个月使用过公积金,必须在结清后再间隔6个月才能再申请贷款。

法律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第二十六条 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在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时,可以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准予贷款或者不准贷款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准予贷款的,由受委托银行办理贷款手续。

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承担。

B. 公积金贷款是不是要还清后隔两年才能再用公积金贷款

如果你还清了首套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时,是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的。

具体贷款额度的计算方法、办理手续等等,与购买首套房子时,办理流程是相同的。

如果第一套住房公积金贷款没还完,购买第二套房子时,就只能选择商业贷款了。

贷款还清要办理一系列较为复杂的手续

当第一套房的公积金贷款终于还清之后,你需要携带结清凭证、还款账单、身份证以及担保费发票等材料,到贷款银行相对应的住房置业担保公司办理担保费结算手续。

此外,还要拿到担保公司抵押注销的材料,带上抵押证也就是“他项权利证”到房产交易中心办理抵押注销的相关手续。

一定要保留好公积金结清的凭证单

一般贷款还清后,公积金中心的人会给你出示一份公积金结清的凭证,一定要保管好这张凭证,这是你贷款是否还完的重要依据。

为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做准备,你需要拿着这张单子到自己还款的银行领取“他项权利证”。

最后,拿着必备的四样东西去产权交易中心进行换证,即他项权利证、公积金结清证明单、原产权证和身份证。返回

C. 公积金还完房贷后多久后可以再次贷款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在还清公积金的前六个月包括还清当月都没有使用公积金的话,可以第一次公积金贷款提前还完后,马上申请第二次公积金贷款;若在结清时或是结清的前6个月使用过公积金,则必须在结清后再间隔6个月才能再申请贷款。

住房公积金提取时间

1、购房并使用房贷的情况提取住房公积金,每月可提取一次,累计提取总额不应超过实际发生的住房支出

2、购房一次性付款的情况下提取住房公积金,职工及其配偶每季度可以全额提取一次住房公积金,一年最多提取四次

3、职工购买拆迁安置住房,可申请提取本人住房公积金。一套拆迁安置住房只能提取一次。提取金额不足的,购房人的父母、配偶、子女、共有人可申请提取本人的住房公积金。提取金额总计不能超过职工已支付购房款(不含贷款金额)

4、租房提取住房公积金的申请人可每年度提取一次住房公积金,且每次提取金额不得超过一年的规定提取限额。申请人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屋租赁费用,应在房屋租赁期内提出,并办理住房公积金提取手续

5、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提取住房公积金。请提取本人住房公积金。一处自建住房只能提取一次。提取金额不足的,建房人的父母、配偶、子女可申请提取本人的住房公积金。累计提取金额不能超过职工已支付建设费用。

D. 需要在第一次公积金贷款还清后多久,可以二次使用公积金贷款购房

第一次公积金贷款还清后五年后,可以二次使用公积金贷款购房。
具体规定如下:
1、 如第一次住房公积金贷款结清后,若以本人或配偶的名义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均认定为二次贷款,对二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职工及家庭,结清首次住房公积金贷款满五年,方可申请第二次住房公积金贷款。
2、 二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按同期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1.1倍执行。
3、 二次贷款购买商品房最低首付比例为20%。购买二手房的,二次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60%。
住房公积金提取时间:
1、购房并使用房贷的情况提取住房公积金,每月可提取一次,累计提取总额不应超过实际发生的住房支出。
2、购房一次性付款的情况下提取住房公积金,职工及其配偶每季度可以全额提取一次住房公积金,一年最多提取四次。
3、职工购买拆迁安置住房,可申请提取本人住房公积金。一套拆迁安置住房只能提取一次。提取金额不足的,购房人的父母、配偶、子女、共有人可申请提取本人的住房公积金。提取金额总计不能超过职工已支付购房款。
4、租房提取住房公积金的申请人可每年度提取一次住房公积金,且每次提取金额不得超过一年的规定提取限额。申请人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屋租赁费用,应在房屋租赁期内提出,并办理住房公积金提取手续。
5、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提取住房公积金。申请提取本人住房公积金。一处自建住房只能提取一次。提取金额不足的,建房人的父母、配偶、子女可申请提取本人的住房公积金。累计提取金额不能超过职工已支付建设费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五条 单位录用职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缴存登记,并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设立或者转移手续。

E. 第一次公积金贷款还清后,多久时间可以申请第二次贷款

公积金贷款的政策各个地方不一样的,公积金利用率高、剩余额度紧张地方就会限制公积金贷款。
我们这里还清后就可以再次申请公积金贷款,但是总共只能使用两次公积金贷款。

F. 公积金还完房贷后多久后可以再次贷款

如果不是申请公积金贷款,那并不受公积金冲还房贷的影响,客户随时都可以去申请贷款。而若要申请的是公积金贷款,那就得分情况来看。像公积金冲还的房贷如果是商业性住房贷款的话,那客户只要公积金账户里还有余额,房贷没还完也可以马上就去申请贷款。但公积金冲还的房贷如果是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话,那在房贷还完前是不能去办理公积金贷款的。在房贷还完后,也得间隔六个月才可以去申请贷款。
一、因为公积金贷款若在还清前的六个月内使用过公积金,那还完后就不能马上再去申请,得过六个月才能再申请;而若公积金贷款结清前的六个月没有使用过公积金的话,那当月还清,次月就可以再去办理公积金贷款了。而大家还需要注意,若是已婚人士,那夫妻双方有一方的公积金贷款未结清,另一方都不能去办理公积金贷款。
二、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和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对等缴存的长期住房储蓄。它具有保障性、互助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主要用于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装修自住房或交纳房租。2017年7月1日起,全国所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按照住建部发布的《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业务操作规程》要求,通过平台办理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业务。2021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了全国住房公积金服务标识,决定即日起启用。
三、住房公积金的定义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涵义:(1)住房公积金只在城镇建立,农村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2)只有在职职工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无工作的城镇居民、离退休职工不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3)住房公积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职工所在单位缴存,另一部分由职工个人缴存。职工个人缴存部分由单位代扣后,连同单位缴存部分一并缴存到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内。4)住房公积金缴存的长期性。住房公积金制度一经建立,职工在职期间必须不间断地按规定缴存,除职工离退休或发生《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其他情形外,不得中止和中断。体现了住房公积金的稳定性、统一性、规范性和强制性。(5)住房公积金是职工按规定存储起来的专项用于住房消费支出的个人住房储金,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积累性,即住房公积金不是职工工资的组成部分,不以现金形式发放,并且必须存入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受委托银行开设的专户内,实行专户管理。二是专用性,住房公积金实行专款专用,存储期间只能按规定用于购、建、大修自住住房,或交纳房租。职工只有在离退休、死亡、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或户口迁出原居住城市时,才可提取本人账户内的住房公积金。

G. 公积金提前还清后,多久可以申请二次贷款

1、在还清公积金的前六个月包括结清都没有使用公积金的话,可以第一次公积金贷款提前还完后,能马上申请第二次公积金贷款;若在结清时或是结清的钱6个月使用过公积金,必须在结清后再间隔6个月才能再申请贷款。
2、公积金贷款指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享受的贷款,国家规定,凡是缴存公积金的职工均可按公积金贷款的相关规定申请公积金贷款。在本市城镇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时,以其所拥有的产权住房为抵押物并作为偿还贷款的保证,即可向银行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2014年部分城市对公积金贷款的条件进行了调整,其中厦门公积金贷款算法有变,额度最高80万最低20万,并出台房产实名登记、公积金贷款按月划付等新规。

H. 公积金贷款还完后多久可以再贷款

法律分析:在目前的住房贷款还清基础上,需要十四个工作日。只要公积金连续正常汇缴不少于6个月,就可以再申请公积金贷款;当将还清的房屋再成功售出,房产权转移至下家后,如果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没有其他成套住房基础上,仍然是属于首套房贷款

法律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第二十六条 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在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时,可以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准予贷款或者不准贷款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准予贷款的,由受委托银行办理贷款手续。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