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利息利率 » 为什么我的贷款利息没变
扩展阅读
什么金融贷款比较正规 2025-02-09 06:47:20

为什么我的贷款利息没变

发布时间: 2022-06-14 11:44:50

① 住房贷款利息下调了,为什么我的住房贷款扣的利息还是不变

在签订住房按揭贷款的时候,银行会让选择利率调整方式,总共有三种利率调整方式,住房贷款利息没有变是因为利率还没有调整。

三种利率调整方式:
一是利率为分期特定利率时,遇央行利率调整时,利率调整日之前已发放的贷款本年度内不作利率调整,于次年1月1日按新利率执行;利率调整日之后发放的新贷款按调整后新利率执行。

二是利率为分段利率时,遇央行利率调整时,贷款执行利率当日即调整。

三是利率为浮动利率,浮动周期可按月、按季、按半年、按年。

遇央行利率调整时,贷款在下一个浮动周期调整利率。(注:浮动周期以贷款发放日起开始计算。例如某贷款2013年4月7日发放,浮动周期为按季,则7月7日、10月7日、2013年1月7日为浮动周期起始日。)

② 银行今年降息多次,为什么我的贷款利息不降

自2015年10月24日至今,人行未调整过贷款基准利率,所以您的贷款利率也暂时没有变化。

③ 完成工行利率转换为啥利息没变

在银行申请了利率转换,但是利息没变,是因为利率转换之后,从下个月开始利息才会发生变化,你是从固定利率转换为浮动利率,从下个月按照浮动利率还款。
浮动利率,固定利率。
根据此前的公告,将存量浮动利率贷款的定价基准转换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2020年3月1日至8月31日,借款人可与银行平等协商,并决定贷款利率“换锚”为LPR(浮动利率)还是转为固定利率。
一般来说,房贷借款人均会受到此次转换的影响,但有几种情况除外:一是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组合贷款中的公积金部分;二是固定利率贷款;三是2020年底前到期的个人住房贷款。如果符合这3种情况其中之一,就不受此次转换影响。

对于转换期间房贷利率水平,转换时点利率水平保持不变。也就是说,2020年全年个人房贷利率水平与以前一样,维持不变。而从2021年1月1日起,如果选择固定利率,剩余期限内,房贷利率与当前的利率水平保持一致,与LPR利率变化无关;如果选择浮动利率,今后的房贷利率会随着5年期LPR的变化而变化,LPR每月公布一次,或升或降或维持不变。
选择哪种方式更好?

业内人士表示,两种转换方式各有优势,具体如何选择主要取决于房贷借款人对未来市场利率走势的判断:

如果认为未来LPR会下降,那么转换为参考LPR定价会更好;

如果认为未来LPR可能上升,那么转换为固定利率就会有优势。

存量房贷借款人要根据自身情况,以及贷款价格、贷款期限、贷款余额等,综合选择适合自己的利率转换方式。如果此前的房贷利率价格折扣力度大,月供剩余时间比较长的话,可以选择固定利率,这不仅有助于锁定月供成本,还便于做好家庭的收支安排。如果月供剩余时间较短,贷款余额也不多,选择浮动利率可能更合适。

从中短期看,我国利率处于下行趋势。将存量浮动利率房贷转成以LPR作为定价基准,对借款人来说是有利的,有助于减轻借款人房贷支出。虽然长期利率走势难以判断,但中短期利率下行基本上是有共识的。此外,即便出现了与预期不一样的利率大幅上升走势,购房者还可通过提前还款方式来规避利率风险。

虽然此前多家银行发布公告称,8月25日起,对符合条件且尚未办理定价基准转换的个人住房贷款批量转换,统一调整为LPR定价。多家银行在公告中表示,此举是为简化客户操作,参照银行业普遍做法开展的。

不过,这也不代表消费者没有选择权。各银行均明确,批量转换完成后,若对转换结果有异议,可于2020年12月31日(含)前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转回或与贷款经办行协商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已有银行明确,撤销操作仅能办理一次。

银行之所以采用批量转换,主要还是考虑房贷借款人大部分为个人,人数众多且分散,批量转换方式能够节约资源、提升办理效率。

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对利率市场化、引导利率下行都有好处。央行近日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截至6月末,存量贷款定价基准转换进度已达55%。其中,存量企业贷款转换进度为76%。

统计显示,2019年8月改革以来,LPR报价水平逐步下行。今年8月份报出的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85%和4.65%,改革以来累计下降0.4个和0.2个百分点。

④ 我的贷款利率为什么不降

要等明年1月。
基准利率调整,还款金额也会调整,但是上浮(或下浮)的幅度在贷款期内是不变的,如果基准利率调整,贷款利率则在新的利率基础上进行上浮(或下浮)。至于什么时候执行新利率,要根据贷款性质(商业贷款还是公积金贷款)、贷款银行和样关合同规定确定。
贷款利息计算是浮动利率计算的,利息随着利率调整而调整.当然无论如何计算,对已支付的利息没有影响。对调整后的利息会有影响。一般银行利率调整后,所贷款项还没有偿还部分的利率也随之调整,有三种形式:一是银行利率调整后,所贷款利率在次年的年初执行新调整的利率(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房贷是这样的);二是满年度调整,即每还款满一年调整执行新的利率(中国银行房贷是这样的);三是双方约定,一般在银行利率调整后的次月执行新的利率水平。公积金贷款利率的调整一律在每年的一月一日。

银行贷款利率下降,为什么我的月供还是一样,一点没减少利率降了我的住房贷款还

银行贷款利率下降,为什么我的月供还是一样,一点没减少?利率降了我的住房贷款还

网络流行榜
食物
网络
学院
生活
潮流

a1();
银行贷款利率下降,为什么我的月供还是一样,一点没减少?利率降了我的住房贷款还

来自:网络日期:2022-04-30

第一,约定固定利率还款。如果客户与银行约定采取固定利率还款,那么在贷款期限内,不论银行利率如何变动,借款人都将按照合同签订的固定利率支付利息,不会因为利率变化而改变还款数额。其二,约定自然年调息。如果客户当时与银行约定的是按照自然年的月份来调整利息,那么客户暂时也不能享受更加实惠的月供。例如,王小姐在2012年5月贷款买了一套70平方米的两居室,当时贷款100万元,她和银行签订贷款协议时,调息方式选择的是按自然年周期调息,那么就要等到每年的5月份才会调整利率。以这次降息为例,王小姐的房贷要到今年5月份时,月供才会产生变化。第三,因为贷款利率下降后,每月月供中的本金部分也会相应提高,所以很可能造成1月的月供金额不降反增,到2月时月供才真正减少。

我也很困惑,也是农行通知这个月还款额度上调,刚才查相关资料说是贷款利息下降,可农行偏偏说是提高了。。

1、银行房贷系统调整差异。银行方面“为了方便客户还款”,所以将次年1月的月供与上年12月份保持一致。以某银行客户王先生为例,2011年7月份办理的房贷,2012年两次降息,但他的月供在2013年1月份仍是此前的1641元。只是同样的月供数字代表的“意义”不同,1月份的月供里还的本金多、利息确实是少了。2、跨年“分段计息”,月供不减反增。某银行客户采用的是等额本金还款方式,还款日是每月的6日。1月月供计算方式为:12月6日~12月31日采用原利率,1月1日~5日采用新利率,共31天。而以往月供是按月利率(30天)直接计算,这就导致明年1月份要比今年12月“多”出1天利息。如果这多出一天的利息比1日~5日这5天因降息因素而少交的利息还要多,那么就会出现明年1月份月供“不减反增”的极特殊情况。3、老“房奴”调息时间不同。除了按“次年1月1日”原则进行调息外,也有银行在房贷合同中约定的是满一年(或半年)期限做调整、次月调整、按季度调整等其他方式。比如,如果采用的是“对年、对月、对日”原则,那么,您在今年6月份办理的贷款,要执行新利率就得等到2015年6月了。(5)为什么我的贷款利息没变扩展阅读由于银行房贷系统调整方式存在差异,而且明年1月份房贷还款比较特殊,会遭遇跨年月供“分段计息”,因此,尽管降息了,明年1月份的月供却有可能出现“不降反涨”的特殊情况。对于降息前后两个客户同一种情况下获得贷款进行的对比,而对于那些在降息前就办了房贷,目前贷款未结清的老“房奴”,其降息后月供得通过专业的房贷计算器,扣除之前本金已还的部分进行计算。目前多数银行针对房贷老客户执行的“次年1月1日调整”原则。在遇央行基准利率有变时,于“次年1月1日”执行最新利率。央行降息后,二三线城市房贷市场出现集体松绑,主要是之前房贷利率处于高位所致。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央行虽然降息明年1月房贷月供未必降

a2();

银行贷款利率下调的原因有什么?:而华兴银行则表示,贷款遵循逐笔定价原则,贷款利率浮动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8倍,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7倍.对此上述某国有大行广东省分行人士认为,银行利润的80%以上就来源...

利率为什么会下降,银行利率下降原因是什么:因为现在国家经济不景气,国家想要社会投资多一些,把银行利率降低了,大家都不愿意存钱,愿意贷款去投资了.民间投资就多了,经济就发展了

银行贷款利率下降,为什么我的月供还是一样,一点没减少?-:如果客户与银行约定采取固定利率还款,那么在贷款期限内,不论银行利率如何变动,借款人都将按照合同签订的固定利率支付利息,不会因为利率变化而改变还款数额.其二,约定自然年调息.如果客户当时与银行约定的是...

为什么降低基准利率?-:基准利率首先要是一个市场化的利率,有广泛的市场参与性,能够充分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其次他是一个传导性利率,在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关联度强,影响大,最后它要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便于控制.世界上...

央行下调利率是怎么回事?-:1、央行下调存贷款利率:央行本身并不从事商业性存贷款,因此所谓下调利率就是针对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而言.注意这里是下调商业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或是发放贷款时会参...

为什么房贷利率一直下降,我的还没有降下来?-:某个城市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有的时候价位的高低也跟你的房子有关系,或者是说你的房子现在很值钱,没有降下来

贷款利率下调什么意思-:贷款基准利率是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给商业银行的存款的指导性利率,是央行用于调节社会经济和金融体系运转的货币政策之一.商业银行会根据这个基准利率制定贷款利率.下调至是指的向下调整到.5.1%一般是说的年利率.这样它的意思就是,贷款的基准利率向下调整为年利率5.1%.

贷款利率下调了,为什么是不是房贷也会下调???-:是的,但是新利率是在次年的1月1日开始实行!还房贷过程中还款数额会随利率调整变化,但不是每月都有变化.①银行利率变化,贷款利率随着变化;②贷款利息也会跟着利率变化而变化;③一般贷款利息调整有三种情况:a.立刻调整;b.约定时间调整;c.次年一月一日调整.

为什么贷款利率下调会导致存款利率下降-:一般是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下调导致商业银行的贴现利率下调,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下降,超额存款准备金增多,可贷资金增多.这时候由于资金供应充足,或者说是资金成本较低,导致了贷款利率的下降,资金的供给充裕,必然会引起资金供给也就是存款的利息减少啊.也可以这么说,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利润由于贷款利率的下降而减少了,如果构成它资金来源的负债业务也就是存款不相应下调,岂不是多支出而少收入了么.商业银行也是企业啊,它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因此存款利率不然会减少,而且中国的银行肯定还得少的多,因为中国的银行主要是靠息差盈利的.

央行为什么降低贷款利率-:1,银行利率调整是依据经济形式而做出的变动,是国家通过金融手段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2,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说明经济政策是需要刺激经济,促进经济发展.降低存款利率,使多数人不再将资金存入银行,投资其他行业之中.降低贷款利率,能刺激更多的人进行贷款,或者是消费,或者是投资创业,来拉动经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很多,银行降息只是其中的一个方法.3,如果存贷款调整不同步,会使部分投机者发大财,但是国民经济会更加混乱.调控手段达不到目的.就好比南辕北辙.

a3();

rgg_s();

rgg_ss();

你可能感兴趣的--
2013房贷利率下调了,但是1月1号的扣款还是和去年一样?谁知道是怎么回事?贷款银行是中国邮政-
2021年LPR利率降了,为什么1月还款额倒多了?-
昆山农村商业银行降息后,我的还贷款数怎么还是一样呢-
房贷利率降低了.为什么房贷每月没变?-
房贷利率下调银行却依然按原来的利息扣,怎么办-
中国农业银行,商业贷款买房,利率降低了,为什么2016年一月份的还贷还多了,以前是2610元,这个-
银行降息了我的月供为什么没减少-
为什么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了,我的房贷月供却增加了?请懂得朋友回答,谢谢-
银行的存款利率下调了,那么月供会跟着调吗,请详细解说,谢谢-
现在贷款利率降了,为什么我的还款金额没有-
银行利率下降的原因利率调整原因增加or降低什么情况下利率下降银行利率降低代表什么利率下降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利率会下降利率降低怎么办央行利率为什么一直下降银行存款利率下降代表利率调整原因增加
54相关链接functiondelayUrl(url){varlanrenjia=document.getElementById('time').innerHTML;if(lanrenjia>0){lanrenjia--;document.getElementById('time').innerHTML=lanrenjia;}else{window.location.href=url;}setTimeout("delayUrl('"+url+"')",1000);}delayUrl('https://www.wangluoliuxing.com/va/%E9%93%B6%E8%A1%8C%E5%88%A9%E7%8E%87%E4%B8%8B%E9%99%8D%E7%9A%84%E5%8E%9F%E5%9B%A0.html');

rgg_sss();

返回顶端
来自于网友交流,只提供信息参考,不对其真实性及有效性作任何保证

反馈及建议联系:
&;网络流行榜

⑥ 国内LPR利率持续下调,为何自己的贷款利率不下调呢

自从2019年10月8日起国内房地产贷款利率采取LPR+基点的定价模式,至今还有很多人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

很多朋友都以为国内LPR利率不断地在下调了,已经下调二次了,为何自己的贷款利率不变,依旧保持5.88%不变呢?以为国家LPR利率下调,自己的贷款利率也会跟随下调?

当然大家要区分存量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存量固定利率是不会调整的,根根不会受LPR利率的浮动影响的,一直都是保持原有的贷款利率进行结算利息。只有一种情况,提前还款部分,但也只能降低月供金额,贷款利率还是保持不变。

综合以上深入了解LPR利率得知,存量贷款利率是不随LPR利率随机调整的,存量浮动贷款利率每年重新定价一次,而且这个重新定价都是以每年12月20日LPR利率为基准,并不是每个月都会随LPR利率进行调整的。

⑦ 房贷利率不是下调了吗 为什么我的贷款利率还没变

"Every
day
I
go
to
bed
at
half
past
nine
of
the
human
beings
should
get
along
well
with
animals",
"because
of
the
heavy
rain,
they
stop
to
play
football
希望对你起到帮助
还有,如果你以后还有不会的英语你可以从网上下一个QQ词典
很方便的,总比你这样提问方便
或者你们家是360浏览器
右上角有翻译
他可以翻译整页的文字,也可以翻译固定的。
那上边有一个翻译

望采纳

⑧ 2021建设银行LPR住房贷款,不是说一月份起利率调整了么,我的怎么没变

我这边的银行是说第1年是保持原来的利率不变的,浮动利率要从第2年开始。

⑨ 说是银行的利息下调了,为什么我的房贷没有下调呢请哪位主业人事解释一下好吗

1.你需要将你的固定利率贷款转换成LPR

2.个人的贷款利率不是及时调整的,看你签利率转换合同时的选择。基本都是一年调整一次。

3.我的贷款新利率从2020年六月份开始实施(我去年贷款,第一次还款是2019年6月份)

看截图(利率调整后月供减少90元)

⑩ 我朋友的房贷利率为什么是4.14一直没变呢

你朋友的房贷利率一直是4.14%,是因为你朋友的房贷,采取的固定利率的方式,所以利率一直不变,而采取浮动利率的话,利率就会变化。
浮动利率,固定利率。
根据此前的公告,将存量浮动利率贷款的定价基准转换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2020年3月1日至8月31日,借款人可与银行平等协商,并决定贷款利率“换锚”为LPR(浮动利率)还是转为固定利率。
一般来说,房贷借款人均会受到此次转换的影响,但有几种情况除外:一是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组合贷款中的公积金部分;二是固定利率贷款;三是2020年底前到期的个人住房贷款。如果符合这3种情况其中之一,就不受此次转换影响。

对于转换期间房贷利率水平,转换时点利率水平保持不变。也就是说,2020年全年个人房贷利率水平与以前一样,维持不变。而从2021年1月1日起,如果选择固定利率,剩余期限内,房贷利率与当前的利率水平保持一致,与LPR利率变化无关;如果选择浮动利率,今后的房贷利率会随着5年期LPR的变化而变化,LPR每月公布一次,或升或降或维持不变。
选择哪种方式更好?

业内人士表示,两种转换方式各有优势,具体如何选择主要取决于房贷借款人对未来市场利率走势的判断:

如果认为未来LPR会下降,那么转换为参考LPR定价会更好;

如果认为未来LPR可能上升,那么转换为固定利率就会有优势。

存量房贷借款人要根据自身情况,以及贷款价格、贷款期限、贷款余额等,综合选择适合自己的利率转换方式。如果此前的房贷利率价格折扣力度大,月供剩余时间比较长的话,可以选择固定利率,这不仅有助于锁定月供成本,还便于做好家庭的收支安排。如果月供剩余时间较短,贷款余额也不多,选择浮动利率可能更合适。

从中短期看,我国利率处于下行趋势。将存量浮动利率房贷转成以LPR作为定价基准,对借款人来说是有利的,有助于减轻借款人房贷支出。虽然长期利率走势难以判断,但中短期利率下行基本上是有共识的。此外,即便出现了与预期不一样的利率大幅上升走势,购房者还可通过提前还款方式来规避利率风险。

虽然此前多家银行发布公告称,8月25日起,对符合条件且尚未办理定价基准转换的个人住房贷款批量转换,统一调整为LPR定价。多家银行在公告中表示,此举是为简化客户操作,参照银行业普遍做法开展的。

不过,这也不代表消费者没有选择权。各银行均明确,批量转换完成后,若对转换结果有异议,可于2020年12月31日(含)前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转回或与贷款经办行协商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已有银行明确,撤销操作仅能办理一次。

银行之所以采用批量转换,主要还是考虑房贷借款人大部分为个人,人数众多且分散,批量转换方式能够节约资源、提升办理效率。

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对利率市场化、引导利率下行都有好处。央行近日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截至6月末,存量贷款定价基准转换进度已达55%。其中,存量企业贷款转换进度为76%。

统计显示,2019年8月改革以来,LPR报价水平逐步下行。今年8月份报出的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85%和4.65%,改革以来累计下降0.4个和0.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