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业贷利率怎么算的
1、等额本息还款法:等额本息还款法是每月以相等的还本付息数额偿还贷款本息。
其计算公式如下:月均还款额=(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总还款期数)/(1+月利率)总还款期数-1。
2.、等额本金还款法:等额本金还款法是递减还款法的一种,使用这种方法是将贷款本金分摊到还款的各期,每期应还利息由未偿还本金计算得出,每期还本金额不变,利息逐期减少。
其计算公式如下:每月(季)还本付息额 =贷款本金/还本付息次数+(贷款本金 - 已偿还本金累计数)×月(季)利率。
拓展资料
商业贷款注意事项:
一、个人商业贷款申请之前,要对家庭目前以及未来的经济实力进行评估,以确定首付和贷款的比例。
二、借款人必需具备良好的个人信用记录。
三、办理房产抵押的房子,要正确评估其价值,如果房龄过大,则不符合银行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以10年以内为宜,有些银行还要求是5年以内。
四、借款人必须与房产持有人保持一致,也就是说不能用非本人名下的房产办理抵押贷款。
五、借款人需提供工资证明、银行流水等证明,以提高借款人的信用记录,加快审批的时间。
商业贷款是用于补充工业和商业企业的流动资金的贷款,一般为短期贷款,通常为9个月,最多不超过一年,但也有少量中长期贷款。这类贷款是商业银行贷款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占贷款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商业贷款又称个人住房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商业银行和住房储蓄银行,为城镇居民购自用普通住房提供的贷款,执行法定贷款利率。北京市多家商业银行都有此项业务,如建行、农行。申请贷款手续也基本一致。
2. 贷款利率怎样算
【法律分析】:贷款利率计算方法:1、日利率(0/000)等于年利率(%)除以360等于月利率(‰)除以30;2、月利率(‰)等于年利率(%)除以12。银行贷款利率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基准利率,实际合同利率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贷款利率分为日利率、月利率、年度利率,贷款人依据各国相关法规所公布的基准利率、利率浮动空间,而与该贷款银行确定贷款利率。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第三十八条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贷款利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3. 商业贷款利率
商业贷款的利息取决于你的贷款额度、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而它的贷款利率一般是在央行规定的贷款基准利率的标准上进行一定的浮动调整。央行规定的贷款基准利率是:一年以内(含一年):年利率4.35%;一至五年(含五年):年利率4.75%;五年以上:年利率4.80%。
法条依据:《商业银行法》第三十八条: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贷款利率。
《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九条:商业银行贷款,应当遵守下列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一)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八;(二)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五;(三)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十;(四)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其他规定。本法施行前设立的商业银行,在本法施行后,其资产负债比例不符合前款规定的,应当在一定的期限内符合前款规定。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4. 商业贷款利率是多少,怎么计算的
商业贷款利率:
六个月内,贷款利率为4.35%;
六个月至一年,贷款利率为4.35%;
一至三年,贷款利率为4.75%;
三至五年,贷款利率为4.75%;
五年以上,贷款利率为4.9%。
贷款利息的计算:
贷款利息=贷款金额*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贷款金额*天数*日利率=贷款金额*月数*月利率=贷款金额*年*年利率
贷款天数=实际公历天数(如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5月24日应该为1月实际天数+2月实际天数+3月实际天数+4月实际天数+5月24天)算头不算尾.
日利率=年利率/360
月利率=年利率/12
注:央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均为年利率
拓展资料:
贷款利率,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向借款人收取利息的利率。主要分为三类: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贷款利率; 同业拆借利率。
银行贷款利息的确定因素有:
1、银行成本。任何经济活动都要进行成本-收益比较。银行成本有两类: 借入成本-借入资金预付息; 追加成本-正常业务所耗费用。
2、平均利润率。利息是利润的再分割,利息必须小于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利息的最高界限。
3、借贷货币资金供求状况。供大于求,贷款利率必然下降,反之亦然。另外,贷款利率还须考虑物价变动因素、有价证券收益因素、政治因素等。
不过,有的学者认为利息率的最高界限应是资金的边际收益率。将约束利息率的因素看成企业借入银行贷款后的利润增加额与借款量的比率同贷款利率间比较。只要前者不小于后者,企业就可能向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我国的利率由央行统一管理。银行贷款利率参照央行行制定的基准利率,实际合同利率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
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利率确定,当事人只能在央行规定的利率上下限的范围内进行协商。贷款利率高,则借款期限后借款方还款金额提高,反之,则降低。
贷款利率是借款合同双方当事人计算借款利息的主要依据,贷款利率条款是借款合同的主要条款。
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利率的确定,当事人只能在央行规定的利率上下限范围内进行协商。如果当事人约定的贷款利率高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利率的上限,则超出部分无效;如果当事人约定的利率低于央行规定的利率下限,应当以央行规定的最低利率为准。
此外,如果贷款人违反了央行规定,在计收利息之外收取任何其他费用的,应当由央行进行处罚。
贷款利率,一般情况下比存款利率高,两者之差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5. 银行贷款利率的计算方法有哪些一般有四种
在银行申贷时,贷款利息往往是人们考虑的重点。利率的高低决定了借款人日后的还款压力,也对借款人日后是否会逾期起到了比较重要的影响。银行贷款利率的计算方法有哪些?一般有四种,不过大部分人只会接触到第一种和第二种!银行贷款利率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1、单利计算
单利法指在贷款期限内,到了约定的收息日,只按贷款本金计收利息,上期未收到的利息不作为本期计息的基础。我国商业银行均采用单利法计收贷款利息。
2、复利计算
复利法指在贷款期限内,到了约定的收息日,如果上期的利息没有收到,要将上期利息计入本金作为新的计息基数,在此基础上计收利息。复利就是俗称的“利滚利”。
3、贴现计算
贴现法指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预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到期由借款人一次还本付息的方法。商业银行为客户的商业汇票办理贴现业务时,通常采用这种方法。
4、本利分期偿还计算
本利分期偿还法指在贷款期限内定期偿还本金和利息的一种方法。此法适用于数额较大、期限较长的贷款项目,如房屋按揭贷款。
本期分期偿还细算下来,还分为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等额本息的特点是先期偿还的利息多、本金少,后期偿还的本金多、利息少。等额本金的特点是每期偿还的本金数额相等,每期偿还的利息逐月递减,因而每月的还款额会逐渐减少。
以上就是对于“银行贷款利率的计算方法”的相关内容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6. 银行贷款利率计算方法是什么
银行可采用积数计息法和逐笔计息法计算利息:
1、积数计息法按实际天数每日累计账户余额,以累计积数乘以日利率计算利息。计息公式为:
利息=累计计息积数×日利率,其中累计计息积数=每日余额合计数。
2、逐笔计息法按预先确定的计息公式利息=本金×利率×贷款期限逐笔计算利息,具体有三:
计息期为整年(月)的,计息公式为:
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
计息期有整年(月)又有零头天数的,计息公式为:
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本金×零头天数×日利率
同时,银行可选择将计息期全部化为实际天数计算利息,即每年为365天(闰年366天),每月为当月公历实际天数,计息公式为:
利息=本金×实际天数×日利率
这三个计算公式实质相同,但由于利率换算中一年只作360天,但实际按日利率计算时,一年将作365天计算,得出的结果会稍有偏差。
具体采用那一个公式计算,央行赋予了金融机构自主选择的权利。因此,当事人和金融机构可以就此在合同中约定。
拓展资料:
贷款利率,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向借款人收取利息的利率。主要分为三类: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贷款利率; 同业拆借利率。
银行贷款利息的确定因素有:
1、银行成本。任何经济活动都要进行成本-收益比较。银行成本有两类: 借入成本-借入资金预付息; 追加成本-正常业务所耗费用。
2、平均利润率。利息是利润的再分割,利息必须小于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利息的最高界限。
3、借贷货币资金供求状况。供大于求,贷款利率必然下降,反之亦然。另外,贷款利率还须考虑物价变动因素、有价证券收益因素、政治因素等。
不过,有的学者认为利息率的最高界限应是资金的边际收益率。将约束利息率的因素看成企业借入银行贷款后的利润增加额与借款量的比率同贷款利率间比较。只要前者不小于后者,企业就可能向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我国的利率由央行统一管理。银行贷款利率参照央行行制定的基准利率,实际合同利率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
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利率确定,当事人只能在央行规定的利率上下限的范围内进行协商。贷款利率高,则借款期限后借款方还款金额提高,反之,则降低。
贷款利率是借款合同双方当事人计算借款利息的主要依据,贷款利率条款是借款合同的主要条款。
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利率的确定,当事人只能在央行规定的利率上下限范围内进行协商。如果当事人约定的贷款利率高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利率的上限,则超出部分无效;如果当事人约定的利率低于央行规定的利率下限,应当以央行规定的最低利率为准。
此外,如果贷款人违反了央行规定,在计收利息之外收取任何其他费用的,应当由央行进行处罚。
贷款利率,一般情况下比存款利率高,两者之差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7. 银行贷款的利息是怎么计算法的
【法律分析】:银行的贷款采用的是等额本息的计算方式。如果在银行的贷款采用的是等额本息的计算方式的话,那么每月应还总额=(贷款本金÷还款月数)+(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每月利率。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三十八条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贷款利率。 第三十九条 商业银行贷款,应当遵守下列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一)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八;(二)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五;(三)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十;(四)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其他规定。本法施行前设立的商业银行,在本法施行后,其资产负债比例不符合前款规定的,应当在一定的期限内符合前款规定。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