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贷款纠纷起诉流程
贷款纠纷起诉流程如下:
1、写好起诉状,起诉状应记明下列事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具体的诉讼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以及信御欲证明的事实,证人的姓名和住址;
2、提交身份证明材料;
3、准备证据材料;
4、委托诉讼代理;
5、缴纳诉讼费用。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必须按照规定预交案件受理费等诉讼费用。
一、被网贷公司起诉了怎么办?
用户被网贷平台起诉了,可以选择与网贷平台进行协商。毕竟起诉后,法院也会先让双方进行协商,协商成功的话,网贷平台就会撤诉。网贷平台认为用户恶意逾期,那么才会起诉用户,而用户只要表明自己愿意还款,那么基本上网贷平台就会撤诉。_用户在网络贷款逾期后,一定要尽快与贷款平台联系,这样就可以避免被认定为恶意逾期。
二、如何查看自己是否被起诉了
1、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查看自己是否被起诉:
(1)对于是否被起诉,如果与该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或者债权债务关系,可以到法院申请查询;
(2)法院在开庭前,也会向社会公告开庭时间、当事人等信息,当事人可以关注相关信息;
(3)当事人可以网站查询,如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等;
(4)收到邮政EMS寄过来的法院传票,负责案子的法院书记员,在邮寄传票前会先用固定电话,打给被告核实收件地址,在被告住所地起诉的有时会电话通知被告到法院领取洞手文件;
(5)收到起诉的短信通知,上面有案号、开庭时间、受诉法院名称和起诉案由,开庭时间;
(6)拨打电话,按语音提示转人工服务,转受诉法院,接通受诉法院人工客服电话后,报上纳坦嫌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就能查询到没有被起诉。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2. 被冒名贷款20万如何起诉
被冒名贷款20万,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自行收集证据起诉;也可以在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时,申请人民法院进行调查收集。但当事人自行收集的必须是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符合证据种类的证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3. 被冒名贷款了如何法院起诉
法律分析:第一,如果能找到冒名贷款的当事人,可以直接对其提起诉讼。但由于冒名贷款人并非用的自己的身份,时间一长,很难考证,可以采取第二种方式;第二,积极与办理贷款、信用卡的银行协商,如果银行拒不解决问题,可以以“侵犯公民姓名权”为由起诉银行,因为他们虽然不是冒名贷款的具体实施者,但是因为没有尽到“严格审核”的责任,使被冒名人蒙受了巨大损失;第三、被冒名人要注意搜集证据,鉴于冒名贷款的各式合同、证据非本人签署,可以申请法律鉴定。第四、切勿听信任何中介机构可以“洗白”信用记录的谣言,选取正规的法律程序解决问题。当然,杜绝冒名贷款最好的方式,还是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防患于未然,犯罪分子才无机可乘。第五、应该树立信用意识,每年定时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确认自身信用良好,没有被人冒名借贷。第六,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不要在不信任的场合泄露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等基本信息,如此,才能从源头上杜绝犯罪分子的可乘之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四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