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国际商业银行贷款的特点是什么
国际商业银行贷款特点如下: 一、贷款利率按国际金融市场利率计算,利率水平较高。例如,欧洲货币市场的伦敦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是市场利率,其利率水平是通过借贷资本的供需状况自发竞争形成的。 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选择: 1.借贷双方以伦敦市场主要银行的报价协商确定。 2.指定两家或三家不参与此项贷款的主要银行的同业拆放利率的平均利率计算。 3.由贷款银行与不是这项贷款的参与者的另一家主要银行报价的平均数计算。 4.由贷款银行(牵头行)确定。 二、贷款可以自由使用,一般不受贷款银行的限制。政府贷款有时对采购的商品加以限制;出口信贷必须把贷款与购买出口设备项目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项目借款与特定的项目相联系;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有专款专用的限制。国际银行贷款不受银行的任何限制,可由借款人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使用。 三、贷款方式灵活,手续简便。政府贷款不仅手续相当繁琐,而且每笔贷款金额有限;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由于贷款多与工程项目相联系,借款手续也相当繁琐;出口信贷受许多条件限制。相比之下,国际银行贷款比较灵活,每笔贷款可多可少,借款手续相对简便。 四、资金供应充沛,允许借款人选用各种货币。在国际市场上有大量的闲散资金可供运用,只要借款人资信可靠,就可以筹措到自己所需要的大量资金。不像世界银行贷款和政府贷款那样只能满足工程项目的部分资金的需要。
㈡ IBRD是一个什么样的经济组织其协议何时生效有多少个成员国其主要出版物有哪些
世界银行集团(The World Bank Group)共包括五个成员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国际开发协会(The International Develpment Association)、国际金融公司(The International Finance Cooperation)、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 (The Internaonal Centre for The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 ipute)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The Multilateral Investment Agency)。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主要向发展中国家 提供中、长期贷款,贷款利率低于市场利率;
国际开发协会专门向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无息贷款;
国际金融公司则负责向发展中国家的私营部门提供贷款或直接参股投资。
这三个组织均为金融性机构,具体任务虽不尽相同,但其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向成员国中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来帮助这些国家提高生产率以促进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是一个非金融性机构,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的成员国创造一个良好的软投资环境,以更有效地吸引外资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其主要业务是为在发展中国家的外国投资者提供非商业性风险担保和投资促进性咨询服务。
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也是一个非金融性机构,主要是通过调解和仲裁,为各国政府和外国投资者之间解决争端提供方便,以鼓励更多的国际投资流向发展中成员国
世界银行贷款业务概述
世界银行的贷款按其用途及其与投资和组织机构的联系,可大致划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特定投资贷款,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项目贷款。
2.部门贷款。部门贷款通常又可以划分为:
(1) 部门投资贷款;
(2) 中间金融机构贷款,这实际上是一种通过中间金融机构进行转贷的项目贷款;
(3) 部门(政策)调整贷款。
3.结构调整贷款。
4.技术援助贷款。
5.紧急复兴贷款。
上述分类中的特定投资贷款以及部门贷款中的中间金融机构贷款,属于人们通常所说的项目贷款,而其余几类贷款则基本上属于非项目贷款。
项目贷款,也就是直接投资到具体建设项目上的贷款。在世界银行所有这些种类的贷款中,最主要的,即比例和业务量最大、影响和作用也最大的贷款形式,就是项目贷款。
项目贷款所共有的特点,如贷款期限长 (硬贷款期限20年,软贷款期限35-40年)、利率条件比较优惠(硬贷款实行每半年变动一次的浮动利率,按世界银行筹款成本加上0.5%的利差计算,软贷款只收0.75%的手续费)、贷款的风险由借款国承担外,针对具体的项目,还具有其他以下特点有:
1.贷款项目的准备时间比较长(约需1-2年的时间)。世界银行对每一个使用其项目贷款的项目,均需要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调查与评估,以确定该项目在借款国经济发展中的优先性与可行性。
2.世界银行对一个项目提供贷款的数额根据该项目所需的外汇资金或项目总投资额的50%来确定。一般情况下,世界银行只提供项目所需的外汇资金,其比例约占项目总投资的35-50%,个别的可达到75%。
3.手续严密,管理严格。世界银行提供项目贷款,从项目的最初提出和准备开始直至贷款用完,项目建设完成,需要经历一个完整的周期,在这一复杂而 漫长的过程中,世界银行和项目单位均需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工程建设、资金拨付、招标采购、监督检查等管理活动,但贷款的投入与项目的建设却也因此而收到较好的成效。
4.资金使用上实行报帐制或先发生后支付制。世界银行在提供每一笔项目贷款时,不是一次把贷款资金全部发放给借款国,而是在签订贷款协定后,将贷款作为承诺额记在借款国名下,然后随着项目建设的进度,由借款国逐次申请提取,由世界银行审核后直接支付给供货商或承包商,或支付给借款国以偿还其已垫支的项目资金,直至项目竣工。所以,一般一个项目贷款的提款支付,要持续5至7年,短的也要4年左右。在此期间,对已承诺尚未提取的贷款,世界银行要收取一定的承诺费。
5.使用世界银行贷款的项目,其设备采购、土建工程和建设、咨询专家的聘请等,要按照世界银行的有关采购指南,使用国际竞争性招标及其他有关规定程序进行。
6.世界银行的项目贷款不仅仅只为项目提供建设资金,它同时还帮助借款国引进先进的技术,并通过提供咨询和培训等,帮助改善项目和机构管理。
世界银行贷款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实际上也是世界银行贷款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即贷款必须用来促进借款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贷款投向,应当是一国国民经济中最优先考虑和发展的部门。根据这一宗旨和原则,世界银行的项目贷款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能源、交通)、农业、社会发展(教育、卫生等)以及工业开发等部门。世界银行通过向这些部门的具体投资目标提供一笔笔贷款,也就形成了一个个具体的贷款项目。
所谓项目,一般是指通过投资活动能够形成某种固定资产或设施并在这种固定资产或设施形成后能产生效益的某个固定的投资目标或范围,或者说是为实现某个能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目标所进行的投资活动。而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就是指将世界银行贷款资金与国内资金结合使用进行投资的某一固定的投资目标。
世界银行每一笔项目贷款的发放,都要经历一个完整而较为复杂的程序,都要经历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周期性过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项目周期。世界银行的贷款项目周期,包括6个阶段:即项目的选定(或称鉴定)、项目的准备、项目的评估、项目谈判、项目执行与监督、项目的总结评价。每一阶段都导致下一阶段的产生,并为下一阶段奠定基础,而下一阶段又都与上一阶段紧密相连,深化上一阶段的工作,补充上一阶段的不足,最后一个阶段又产生了对新项目的探讨和设想,并进而为选定新的项目提供借鉴与信息。这样,项目的周期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圈,周而复始。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员国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成员国 加入日期
阿富汗 1955年7月14日
阿尔巴尼亚 1991年10月 15日
阿尔及利亚 1963年9月 26日
安哥拉 1989年9月 19日
安提瓜和巴布达 1983年9月 22日
阿根廷 1956年9月 20日
亚美尼亚 1992年9月 16日
澳大利亚 1947年8月 5日
奥地利 1948年8月 27日
阿塞拜疆 1992年9月 18日
巴哈马 1973年8月 21日
巴林 1972年9月 15日
孟加拉国 1972年8月 17日
巴巴多斯 1974年9月 12日
白俄罗斯 1992年7月 10日
比利时 1945年12月 27日
伯利兹 1982年3月 19日
贝宁 1963年7月 10日
不丹 1981年9月 28日
玻利维亚 1945年12月 27日
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 1993年2月 25日
博茨瓦纳 1968年7月 24日
巴西 1946年1月 14日
文莱达鲁萨兰国 1995年10月 10日
保加利亚 1990年9月 25日
布基纳法索 1963年5月 2日
布隆迪 1963年9月 28日
柬埔寨 1970年7月 22日
喀麦隆 1963年7月 10日
加拿大 1945年12月 27日
佛得角 1978年11月 20日
中非共和国 1963年7月 10日
乍得 1963年7月 10日
智利 1945年12月 31日
中国 1945年12月 27日
哥伦比亚 1946年12月 24日
科摩罗 1976年10月 28日
刚果民主共和国 1963年9月 28日
刚果共和国 1063年7月 10日
哥斯达黎加 1946年1月 8日
科特迪瓦 1963年3月 11日
克罗地亚 1993年2月 25日
塞浦路斯 1961年12月 21日
捷克共和国 1993年1月 1日
丹麦 1946年3月 30日
吉布提 1980年10月 1日
多米尼加 1980年9月 29日
多米尼加共和国 1945年12月 28日
东帝汶 2002年7月 23日
厄瓜多尔 1945年12月 28日
埃及 1945年12月 27日
萨尔瓦多 1946年3月 14日
赤道几内亚 1970年7月 1日
厄立特里亚 1994年7月 6日
爱沙尼亚 1992年6月 23日
埃塞俄比亚 1945年12月 27日
斐济 1971年5月 28日
芬兰 1948年1月 14日
法国 1945年12月 27日
加蓬 1963年9月 10日
冈比亚 1967年10月 18日
格鲁吉亚 1992年8月 7日
德国 1952年8月 14日
加纳 1957年9月 20日
希腊 1945年12月 27日
格林纳达 1975年8月 27日
危地马拉 1945年12月 28日
几内亚 1963年9月 28日
几内亚比绍 1977年3月 24日
圭亚那 1966年9月 26日
海地 1953年9月 8日
洪都拉斯 1945年12月 27日
匈牙利 1982年7月 7日
冰岛 1945年12月 27日
印度 1945年12月 27日
印度尼西亚 1954年4月 15日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1945年12月 29日
伊拉克 1945年12月 27日
爱尔兰 1957年8月 8日
以色列 1954年7月 12日
意大利 1947年3月 27日
牙买加 1963年2月 21日
日本 1952年8月 13日
约旦 1952年8月 29日
哈萨克斯坦 1992年7月 23日
肯尼亚 1964年2月 3日
基里巴斯 1986年9月 29日
韩国 1955年8月 26日
科威特 1962年9月 13日
吉尔吉斯共和国 1992年9月 18日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1961年7月 5日
拉脱维亚 1992年8月 11日
黎巴嫩 1947年4月 14日
莱索托 1968年7月 25日
利比里亚 1962年3月 28日
利比亚 1958年9月 17日
立陶宛 1992年7月 6日
卢森堡 1945年12月 27日
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 1993年2月 25日
马达加斯加 1963年9月 25日
马拉维 1965年7月 19日
马来西亚 1958年3月 7日
马尔代夫 1978年1月 13日
马里 1963年9月 27日
马耳他 1983年9月 26日
马绍尔群岛 1992年5月 21日
毛里塔尼亚 1963年9月 10日
毛里求斯 1968年9月 23日
墨西哥 1945年12月 31日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1993年6月 24日
摩尔多瓦 1992年8月 12日
蒙古 1991年2月 14日
摩洛哥 1958年4月 25日
莫桑比克 1984年9月 24日
缅甸 1952年1月 3日
纳米比亚 1990年9月 25日
尼泊尔 1961年9月 6日
荷兰 1945年12月 27日
新西兰 1961年8月 31日
尼加拉瓜 1946年3月 14日
尼日尔 1963年4月 24日
尼日利亚 1961年3月 30日
挪威 1945年12月 27日
阿曼 1971年12月 23日
巴基斯坦 1950年7月 11日
帕劳 1997年12月 16日
巴拿马 1946年3月 14日
巴布亚新几内亚 1975年10月 9日
巴拉圭 1945年12月 28日
秘鲁 1945年12月 31日
菲律宾 1945年12月 27日
波兰 1946年1月 10日
葡萄牙 1961年3月 29日
卡塔尔 1972年9月 25日
罗马尼亚 1972年12月 15日
俄罗斯 1992年6月 16日
卢旺达 1963年9月 30日
萨摩亚 1974年6月 28日
圣马力诺 2000年9月 21日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1977年9月 30日
沙特阿拉伯 1957年8月 26日
塞内加尔 1962年8月 31日
塞舌尔 1980年9月 29日
塞拉利昂 1962年9月 10日
新加坡 1966年8月 3日
斯洛伐克共和国 1993年1月 1日
斯洛文尼亚 1993年2月 25日
所罗门群岛 1978年9月 22日
索马里 1962年8月 31日
南非 1945年12月 27日
西班牙 1958年9月 15日
斯里兰卡 1950年8月 29日
圣基茨和尼维斯 1984年8月 15日
圣卢西亚 1980年6月 27日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1982年8月 31日
苏丹 1957年9月 5日
苏里南 1978年6月 27日
斯威士兰 1969年9月 22日
瑞典 1951年8月 31日
瑞士 1992年5月 29日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1947年4月 10日
塔吉克斯坦 1993年6月 4日
坦桑尼亚 1962年9月 10日
泰国 1949年5月 3日
多哥 1962年8月 1日
汤加 1985年9月 13日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1963年9月 16日
突尼斯 1958年4月 14日
土耳其 1947年3月 11日
土库曼斯坦 1992年9月 22日
乌干达 1963年9月 27日
乌克兰 1992年9月 3日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1972年9月 22日
英国 1945年12月 27日
美国 1945年12月 27日
乌拉圭 1946年3月 11日
乌兹别克斯坦 1992年9月 21日
瓦努阿图 1981年9月 28日
委内瑞拉 1946年12月 30日
越南 1956年9月 21日
也门共和国 1969年10月 3日
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 1993年2月 25日
赞比亚 1965年9月 23日
津巴布韦 1980年9月 29日
184个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时建立的。1944年7月,为重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两个协定,一个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另一个即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1945年12月27日,28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正式成立了"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t, IBRD),俗称"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世界银行于1946年6月25日正式开业,1947年11月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总部设在华盛顿。
世界银行集团的逐步形成
1944年举行布雷顿森林会议时,各国所关心的重点是重建一个开放的世界经济和稳定的汇率制度,而不是对发展提供资金,所以当时讨论的主要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问题,而不是世界银行的问题。随着欧洲经济的复兴,资金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注意。人们感到世界银行的贷款条件严格,有很多局限,不能满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需求。1957年,美国参议员迈克·门罗尼向美国参议院提出设立国际开发协会的建议。1959年9月美国在世界银行的代表正式向银行理事会提这一建议,并获同年10月举行的世界银行第十四届年会通过。1960年9月24日,国际开发协会在华盛顿正式成立,11月8日开始营业。国际开发协会(International Developmet Association,IDA)是世界银行的附属机构,有时和世界银行一起合称为"银行"(The Bank),它也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
1951年3月,美国国际开发咨询局建议在世界银行下设立国际金融公司,专门对发展中国家的私人企业贷款或投资。1954年,世界银行同成员国政府协商后正式决定建立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IFC)。1956年7月24日,公司正式宣告成立,总部设在华盛顿,作为世界银行的附属机构。1957年2月20日,它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三大机构合起来,开始一起被称为世界银行集团(World Bank Group)。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纷纷对涉及重要自然资源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外资企业实生片收或国有化,引起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为解决这类纠纷, 1965年3月18日,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正式通过了《解决一国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国际公约》(即《华盛顿公约》),1966年10月正式生效。根据公约,在世界银行总部设立了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isputes ,ICSID),作为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的国际性专门机构。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是世界银行集团的第四个成员。
50年代以来,为了对国际私人投资的政治风险提供国际性保护,一些国际组织、民间团体和私人致力于创设多边投资担保机构,世界银行也一直进行研究。1985年10月,世界银行年会通过了《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该公约的中心任务是建立一个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ultinational Investment Guarantee Agency ,MIGA)。1988年4月12日,公约正式生效。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成为世界银行集团的第五个成员。
㈢ 世界银行指什么
世界银行集团(The World Bank Group)共包括五个成员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国际开发协会(The International Develpment Association)、国际金融公司(The International Finance Cooperation)、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 (The Internaonal Centre for The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 ipute)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The Multilateral Investment Agency)。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主要向发展中国家 提供中、长期贷款,贷款利率低于市场利率;
国际开发协会专门向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无息贷款;
国际金融公司则负责向发展中国家的私营部门提供贷款或直接参股投资。
这三个组织均为金融性机构,具体任务虽不尽相同,但其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向成员国中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来帮助这些国家提高生产率以促进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是一个非金融性机构,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的成员国创造一个良好的软投资环境,以更有效地吸引外资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其主要业务是为在发展中国家的外国投资者提供非商业性风险担保和投资促进性咨询服务。
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也是一个非金融性机构,主要是通过调解和仲裁,为各国政府和外国投资者之间解决争端提供方便,以鼓励更多的国际投资流向发展中成员国
世界银行贷款业务概述
世界银行的贷款按其用途及其与投资和组织机构的联系,可大致划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特定投资贷款,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项目贷款。
2.部门贷款。部门贷款通常又可以划分为:
(1) 部门投资贷款;
(2) 中间金融机构贷款,这实际上是一种通过中间金融机构进行转贷的项目贷款;
(3) 部门(政策)调整贷款。
3.结构调整贷款。
4.技术援助贷款。
5.紧急复兴贷款。
上述分类中的特定投资贷款以及部门贷款中的中间金融机构贷款,属于人们通常所说的项目贷款,而其余几类贷款则基本上属于非项目贷款。
项目贷款,也就是直接投资到具体建设项目上的贷款。在世界银行所有这些种类的贷款中,最主要的,即比例和业务量最大、影响和作用也最大的贷款形式,就是项目贷款。
项目贷款所共有的特点,如贷款期限长 (硬贷款期限20年,软贷款期限35-40年)、利率条件比较优惠(硬贷款实行每半年变动一次的浮动利率,按世界银行筹款成本加上0.5%的利差计算,软贷款只收0.75%的手续费)、贷款的风险由借款国承担外,针对具体的项目,还具有其他以下特点有:
1.贷款项目的准备时间比较长(约需1-2年的时间)。世界银行对每一个使用其项目贷款的项目,均需要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调查与评估,以确定该项目在借款国经济发展中的优先性与可行性。
2.世界银行对一个项目提供贷款的数额根据该项目所需的外汇资金或项目总投资额的50%来确定。一般情况下,世界银行只提供项目所需的外汇资金,其比例约占项目总投资的35-50%,个别的可达到75%。
3.手续严密,管理严格。世界银行提供项目贷款,从项目的最初提出和准备开始直至贷款用完,项目建设完成,需要经历一个完整的周期,在这一复杂而 漫长的过程中,世界银行和项目单位均需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工程建设、资金拨付、招标采购、监督检查等管理活动,但贷款的投入与项目的建设却也因此而收到较好的成效。
4.资金使用上实行报帐制或先发生后支付制。世界银行在提供每一笔项目贷款时,不是一次把贷款资金全部发放给借款国,而是在签订贷款协定后,将贷款作为承诺额记在借款国名下,然后随着项目建设的进度,由借款国逐次申请提取,由世界银行审核后直接支付给供货商或承包商,或支付给借款国以偿还其已垫支的项目资金,直至项目竣工。所以,一般一个项目贷款的提款支付,要持续5至7年,短的也要4年左右。在此期间,对已承诺尚未提取的贷款,世界银行要收取一定的承诺费。
5.使用世界银行贷款的项目,其设备采购、土建工程和建设、咨询专家的聘请等,要按照世界银行的有关采购指南,使用国际竞争性招标及其他有关规定程序进行。
6.世界银行的项目贷款不仅仅只为项目提供建设资金,它同时还帮助借款国引进先进的技术,并通过提供咨询和培训等,帮助改善项目和机构管理。
世界银行贷款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实际上也是世界银行贷款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即贷款必须用来促进借款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贷款投向,应当是一国国民经济中最优先考虑和发展的部门。根据这一宗旨和原则,世界银行的项目贷款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能源、交通)、农业、社会发展(教育、卫生等)以及工业开发等部门。世界银行通过向这些部门的具体投资目标提供一笔笔贷款,也就形成了一个个具体的贷款项目。
所谓项目,一般是指通过投资活动能够形成某种固定资产或设施并在这种固定资产或设施形成后能产生效益的某个固定的投资目标或范围,或者说是为实现某个能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目标所进行的投资活动。而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就是指将世界银行贷款资金与国内资金结合使用进行投资的某一固定的投资目标。
世界银行每一笔项目贷款的发放,都要经历一个完整而较为复杂的程序,都要经历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周期性过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项目周期。世界银行的贷款项目周期,包括6个阶段:即项目的选定(或称鉴定)、项目的准备、项目的评估、项目谈判、项目执行与监督、项目的总结评价。每一阶段都导致下一阶段的产生,并为下一阶段奠定基础,而下一阶段又都与上一阶段紧密相连,深化上一阶段的工作,补充上一阶段的不足,最后一个阶段又产生了对新项目的探讨和设想,并进而为选定新的项目提供借鉴与信息。这样,项目的周期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圈,周而复始。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员国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成员国 加入日期
阿富汗 1955年7月14日
阿尔巴尼亚 1991年10月 15日
阿尔及利亚 1963年9月 26日
安哥拉 1989年9月 19日
安提瓜和巴布达 1983年9月 22日
阿根廷 1956年9月 20日
亚美尼亚 1992年9月 16日
澳大利亚 1947年8月 5日
奥地利 1948年8月 27日
阿塞拜疆 1992年9月 18日
巴哈马 1973年8月 21日
巴林 1972年9月 15日
孟加拉国 1972年8月 17日
巴巴多斯 1974年9月 12日
白俄罗斯 1992年7月 10日
比利时 1945年12月 27日
伯利兹 1982年3月 19日
贝宁 1963年7月 10日
不丹 1981年9月 28日
玻利维亚 1945年12月 27日
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 1993年2月 25日
博茨瓦纳 1968年7月 24日
巴西 1946年1月 14日
文莱达鲁萨兰国 1995年10月 10日
保加利亚 1990年9月 25日
布基纳法索 1963年5月 2日
布隆迪 1963年9月 28日
柬埔寨 1970年7月 22日
喀麦隆 1963年7月 10日
加拿大 1945年12月 27日
佛得角 1978年11月 20日
中非共和国 1963年7月 10日
乍得 1963年7月 10日
智利 1945年12月 31日
中国 1945年12月 27日
哥伦比亚 1946年12月 24日
科摩罗 1976年10月 28日
刚果民主共和国 1963年9月 28日
刚果共和国 1063年7月 10日
哥斯达黎加 1946年1月 8日
科特迪瓦 1963年3月 11日
克罗地亚 1993年2月 25日
塞浦路斯 1961年12月 21日
捷克共和国 1993年1月 1日
丹麦 1946年3月 30日
吉布提 1980年10月 1日
多米尼加 1980年9月 29日
多米尼加共和国 1945年12月 28日
东帝汶 2002年7月 23日
厄瓜多尔 1945年12月 28日
埃及 1945年12月 27日
萨尔瓦多 1946年3月 14日
赤道几内亚 1970年7月 1日
厄立特里亚 1994年7月 6日
爱沙尼亚 1992年6月 23日
埃塞俄比亚 1945年12月 27日
斐济 1971年5月 28日
芬兰 1948年1月 14日
法国 1945年12月 27日
加蓬 1963年9月 10日
冈比亚 1967年10月 18日
格鲁吉亚 1992年8月 7日
德国 1952年8月 14日
加纳 1957年9月 20日
希腊 1945年12月 27日
格林纳达 1975年8月 27日
危地马拉 1945年12月 28日
几内亚 1963年9月 28日
几内亚比绍 1977年3月 24日
圭亚那 1966年9月 26日
海地 1953年9月 8日
洪都拉斯 1945年12月 27日
匈牙利 1982年7月 7日
冰岛 1945年12月 27日
印度 1945年12月 27日
印度尼西亚 1954年4月 15日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1945年12月 29日
伊拉克 1945年12月 27日
爱尔兰 1957年8月 8日
以色列 1954年7月 12日
意大利 1947年3月 27日
牙买加 1963年2月 21日
日本 1952年8月 13日
约旦 1952年8月 29日
哈萨克斯坦 1992年7月 23日
肯尼亚 1964年2月 3日
基里巴斯 1986年9月 29日
韩国 1955年8月 26日
科威特 1962年9月 13日
吉尔吉斯共和国 1992年9月 18日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1961年7月 5日
拉脱维亚 1992年8月 11日
黎巴嫩 1947年4月 14日
莱索托 1968年7月 25日
利比里亚 1962年3月 28日
利比亚 1958年9月 17日
立陶宛 1992年7月 6日
卢森堡 1945年12月 27日
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 1993年2月 25日
马达加斯加 1963年9月 25日
马拉维 1965年7月 19日
马来西亚 1958年3月 7日
马尔代夫 1978年1月 13日
马里 1963年9月 27日
马耳他 1983年9月 26日
马绍尔群岛 1992年5月 21日
毛里塔尼亚 1963年9月 10日
毛里求斯 1968年9月 23日
墨西哥 1945年12月 31日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1993年6月 24日
摩尔多瓦 1992年8月 12日
蒙古 1991年2月 14日
摩洛哥 1958年4月 25日
莫桑比克 1984年9月 24日
缅甸 1952年1月 3日
纳米比亚 1990年9月 25日
尼泊尔 1961年9月 6日
荷兰 1945年12月 27日
新西兰 1961年8月 31日
尼加拉瓜 1946年3月 14日
尼日尔 1963年4月 24日
尼日利亚 1961年3月 30日
挪威 1945年12月 27日
阿曼 1971年12月 23日
巴基斯坦 1950年7月 11日
帕劳 1997年12月 16日
巴拿马 1946年3月 14日
巴布亚新几内亚 1975年10月 9日
巴拉圭 1945年12月 28日
秘鲁 1945年12月 31日
菲律宾 1945年12月 27日
波兰 1946年1月 10日
葡萄牙 1961年3月 29日
卡塔尔 1972年9月 25日
罗马尼亚 1972年12月 15日
俄罗斯 1992年6月 16日
卢旺达 1963年9月 30日
萨摩亚 1974年6月 28日
圣马力诺 2000年9月 21日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1977年9月 30日
沙特阿拉伯 1957年8月 26日
塞内加尔 1962年8月 31日
塞舌尔 1980年9月 29日
塞拉利昂 1962年9月 10日
新加坡 1966年8月 3日
斯洛伐克共和国 1993年1月 1日
斯洛文尼亚 1993年2月 25日
所罗门群岛 1978年9月 22日
索马里 1962年8月 31日
南非 1945年12月 27日
西班牙 1958年9月 15日
斯里兰卡 1950年8月 29日
圣基茨和尼维斯 1984年8月 15日
圣卢西亚 1980年6月 27日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1982年8月 31日
苏丹 1957年9月 5日
苏里南 1978年6月 27日
斯威士兰 1969年9月 22日
瑞典 1951年8月 31日
瑞士 1992年5月 29日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1947年4月 10日
塔吉克斯坦 1993年6月 4日
坦桑尼亚 1
㈣ 世界银行,中国有吗
世界银行(WBG)是世界银行集团的俗称,“世界银行”这个名称一直是用于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和国际开发协会(IDA)。这些机构联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贷款、无息信贷和赠款。 它是一个国际组织,其一开始的使命是帮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的重建。今天它的任务是资助国家克服穷困,各机构在减轻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中国也是世界银行的一分子,但是世界银行集团没有开展个人存贷款业务。
㈤ 世界银行贷款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的区别
两个都是联合国下属组织 世界银行主要业务针对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项目贷款,帮助建设周期长、利润偏低的重要项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作用是稳定国际汇兑,通过提供短期贷款帮助成员国平衡国际收支。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 简称IMF) 是****间国际金融组织。1945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开始工作,1947年11月15日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在经营上有其独立性。总部设在华盛顿。截至2007年1月有成员185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本宗旨和首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并通过提供短期贷款解决成员国国际收支暂时逆差的外汇资金需要。
IMF主要业务活动有:向成员提供货款,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研究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有关问题,研究扩大基金组织的作用,提供技术援助和加强同其它国际机构的联系。①促进国际货币的磋商与合作;②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发展;③促进各国汇率的稳定;④为经常性交易建立多边支付和汇兑制度;⑤为会员国融通资金提供便利;⑥争取减少各成员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该组织的资金来源于各成员认缴的份额。该基金建立时共有资本88亿美元,美国占27%的份额;现在的基金总数达到1800亿美元,美国占20%,发达国家占份额60%以上。成员享有提款权,即按所缴份额的一定比例借用外汇。1969年又创设“特别提款权”的货币(记帐)单位,作为国际流通手段的一个补充,以缓解某些成员的国际收入逆差。成员有义务提供经济资料,并在外汇政策和管理方面接受该组织的监督。
主要出版物有:《世界经济展望》、《国际金融统计》(月刊)、《国际货币基金概览》(周刊) 、《国际收支统计》(月刊) 、《****财政统计年鉴》。
中国是该组织创始国之一。1980年4月17日,该组织正式恢复中国的代表权。中国在该组织中的份额为33.852亿特别提款权,占总份额的2.34%。中国共拥有3张选票,占总投票权的2.28%。
二、世界银行
1、世界银行的组织结构
世界银行集团由五个紧密相关的机构组成。这些机构由其成员国所有,成员国对机构的所有事务有最终的决策权。如下面解释的,每个机构在执行帮助发展中世界减贫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任务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世界银行集团”包括所有这五个机构。 “世界银行”具体指其中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开发协会。
(1)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成立于1945 年,有184 个成员国
累计贷款额:3940 亿美元
2004 财年的贷款额:110亿美元,贷给33个国家中的87个新项目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旨在通过提供贷款、担保和非贷款服务(包括分析和咨询服务)来促进可持续的发展,以此减少中等收入国家和有信誉的较贫穷国家的贫困。利润最大化不是其目标,但自1948 年以来,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每年都有净收入。其利润为一些发展活动提高资金,并可保证其资金实力,因此可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以较低的成本筹集资金,并为其借款客户争取到好的借款条件。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由成员国所有,其投票权与成员国的资本金认缴有关,但最终依据的是成员国的相对经济实力。
(2)国际开发协会
成立于1960 年,有165 个成员国
累计贷款额:1510 亿美元
2004财年的贷款额:90亿美元,贷给62个国家中的158个新项目
对国际开发协会的捐款使得世界银行每年可向世界上拥有25 亿人口的最贫穷的81个国家提供60-90亿美元的免息贷款。这种援助是十分关键的,因为这些国家几乎没有能力或没有能力按市场条件借到资金。其中大多数国家的人均每天生活费不足2美元。国际开发协会帮助向这些国家提供较好的基本服务(如教育、医疗保健、清洁水和卫生设施),并帮助进行改革和投资,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和创造就业。
(3)国际金融公司
成立于1956年,有176个成员国
承诺的资产组合:235亿美元(包括55亿美元的辛迪加贷款)
2004财年的承诺额:48亿美元,贷给65个国家的217个项目
国际金融公司的宗旨是通过私人部门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通过与商界伙伴合作,国际金融公司投资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的私人企业,提供长期贷款、担保和风险管理,并向其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国际金融公司向私人投资不足的地区和部门投资,并寻求新的方式在一些市场上开发前景良好的机会,如果没有国际金融公司的参与,商业投资者会认为这些市场的风险太高。
(4)多边投资担保机构
成立于1988年,有164 个成员国
累计担保金额:135亿美元(包括通过合作承保计划提供的杠杆担保额)
2004财年担保金额:11亿美元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通过向外国投资者提供担保,使其免受因非商业风险(如征收、货币不可兑换、转移限制以及战争和内乱)造成的损失,以此鼓励对发展中国家的外国投资。此外,多边投资担保机构还提供技术援助,帮助有关国家传播关于其投资机会的信息。该机构还应要求提供投资纠纷调解。
(5)国际投资纠纷解决中心
成立于1966年,有140个成员国
登记案例总数:159
2004财年登记的案例:30
国际投资纠纷解决中心通过对投资纠纷提供国际调解和仲裁,鼓励外国投资,以此增进各国与外国投资者之间的相互信任。许多国际投资协议都援引该中心的仲裁条款。该中心还在仲裁法和外国投资法领域进行研究和出版活动。
2、世界银行的作用
世界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援助机构之一。世界银行利用其资金、高素质的人才和广泛的知识基础,帮助各发展中国家走一条稳定、可持续和平衡的发展之路。世界银行主要着眼于帮助最贫困的人民和最贫穷的国家,而对于所有世界银行借款国,世界银行强调以下需要:
* 投资于人,特别是通过提供基本卫生和教育服务;
* 保护环境;
* 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发展;
* 加强****的能力,提高效率,增加透明度,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 促进改革,创造一个有利于投资和长期规划的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 注重社会发展、参与、良政和机构建设,将其视为实现减贫的关键要素。
世界银行的宗旨:①对生产性投资提供便利,协助会员国开发;②通过保证或参与的方式促进私人对外投资;③鼓励开发生产资源,促进国际贸易平衡发展;④与其他国际贷款机构相配合,提供贷款保证。
世界银行也帮助世界各国巩固和加强吸引和保持私人投资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各国****借助于世界银行的资金和咨询服务推行全面的经济改革,强化银行体系,投资于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从而提高对私人投资的吸引力及其效益。通过世界银行的融资担保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的政治风险担保,结合国际金融公司的股本投资,投资者就能把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投资的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就会感到比较放心。
三、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异同
(1)根据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决定,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45年12月27日同时成立。总部均设在华盛顿。两家机构均属于联合国下属专门机构。
(2)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互补充。世界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对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项目贷款,帮助他们兴建某些建设周期长、利润率偏低的重要项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活动则是稳定国际汇兑,通过提供短期贷款,帮助成员****衡国际收支。
(3)1980年起,我国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4)2008年2月4日华盛顿时间世界银行正式公布,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夫教授出任世界银行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作为世行发言人,行长首席经济顾问,并主管世行研究工作,推动非洲发展和南南经验交流等。
㈥ 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采购的最大特点包括( )。
C,D
世行、亚行贷款项目采购的最大特点是工程和货物招标采用最低评标价中标的评标方法和咨询服务采购采用最高分中标的评审办法。
㈦ 什么是世行贷款 世行贷款有哪些优点
世行贷款就是世界银行贷款,世界银行贷款是指由世界银行(主要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开发协会)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和由政府担保的公私机构的优惠贷款。世行贷款贷款种类有具体投资贷款、部门贷款、结构调整贷款、是技术援助贷款以及紧急复兴贷款。贷款期限20~30年左右,宽限期5~10年。
世行贷款优点
一:期限长。世界银行的硬贷款最长期限达二十年,平均为十七年,宽限期五年。从第6年开始每年还本及付息,而前五年只付息不还本。软贷款最长期限长达五十年.宽限期为十年。即首个10年毋须还本,而从第11年开始才每年分两期偿还。具体期限视乎借款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而定。由于贷款期限长,借款国的资金调度灵活性很大,相应的可以降低资金流动比例利于提高资金的增值能力。
二:贷款利率低。世界银行贷款资金来源于会员国实缴股本,但是绝大部分是在资本市场上所发行的中长期债券,由于该等债券的信用等级高,而筹资成本又较其他银行为低,因此,贷款利率便相应较低。
三:贷款的支付方式独特。世界银行贷款支付方式有一套完整的规定方法,以确保贷款不会挪用。贷款支付方式虽多,总的归纳起来分为报帐提款申请支付和特别承诺申请支付两种,贷款工程项目都需设立周转金帐户。
㈧ 世界银行向我国提供贷款是国际收支吗
是
硬贷款”是以美元计,已经货出部分收取利息、世界银行贷款特点:世界银行贷款具有期限长、利率低、支用方便,决定银行净收入的分配或其他重大问题。3.监管程度严密。2.贷款必须用于特定工程项目,然而世行对项目监管的严密是举世公认就其宗旨来说、管理和物资的保管等等,世界银行定期派遣专家到项目现场监管,这些专家不仅包括金融财务专家,也就是说,世界银行贷款是与工程项目相关连的,贷款工程项目都需设立周转金帐户,参加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成员国必须是联合国成员国:尽管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遍布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世银贷款允许任选货币支用,可在所有成员国和授赠国瑞士进行自由采购。这比使用其他贷款和出口信贷自由灵活得多,进口物品引入技术的选择余地也很大。世界银行对工程项目的承包商和供应商接情况使用不同的贷款货币,它包括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ment-IBRD)、东京、联合国总部设有办事处。
㈨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国际银行贷款的不同
(1)世界银行的宗旨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生产性贷款,以促进其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世界银行贷款是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配合进行的,大体要经过项目选定、项目准备、项目评估、项目谈判、项目执行与监督五个阶段。在项目执行与监督中借款国及其具体项目单位负责项目的执行,世界银行负责对项目的执行过程实施监督与检查,确保项目按贷款协议执行,保证贷款的合理使用。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重要职能就是对成员国进行资金融通。但是,这种融资与一般的商业贷款不同,具有较为苛刻的条件和鲜明的政策性。例如,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为国际金融领域重要的协调和仲裁者,对各国进行了经济援助和干预。
㈩ 谁知道世行贷款是什么意思啊不知可否告知.....
世界银行的贷款程序:(1)项目的选定。作为项目周期的第一阶段,项目的选定至关重要,能否从借款国众多的项目中选出可行的项目,直接关系到世界银行贷款业务的成败,因此,世界银行对项目的选定工作历来非常重视。世界银行对项目的选定主要采取几种方式:①与借款国开展各个方面的经济调研工作;②制定贷款原则,明确贷款方向;③与借款国商讨贷款计划;④派出项目鉴定团。(2)项目的准备。在世界银行与借款国进行项目鉴定,并共同选定贷款项目之后,项目进入准备阶段。在项目准备阶段,世界银行会派出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代表团,与借款国一起正式开展对项目利用贷款的准备工作,为下一阶段的可行性分析和评估打下基础。项目准备工作一般由借款国承担直接和主要责任。(3)项目的评估。项目准备完成之后,即进入评估阶段。项目评估基本上是由世界银行自己来完成的。世界银行评估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而,即技术、经济、财务、机构、社会和环境。(4)项目的谈判。项目谈判一般先由世界银行和借款国双方商定谈判时间,然后由世界银行邀请借款国派出代表团到华盛顿进行谈判。双方一般就贷款协议和项目协定两个法律文件的条款进行确认,并就有关技术问题展开讨论。(5)项目的执行。谈判结束后,借款国和项目受益人要对谈判达成的贷款协定和项目协定进行正式确认。在此基础上,世界银行管理部门根据贷款计划,将所谈项目提文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批准。项目获批准后,世界银行和借款国在协议上正式签字。协议经正式签字后,借款国方面就可根据贷款生效所需条件,办理有关的法律证明手续并将生效所需的法律文件送世界银行进行审查。如手续齐备,世界银行宣布贷款协议正式生效,项目进入执行阶段。(6)项目的后评价。在一个项目贷款的账户关闭后的一定时间内,世界银行要对该项目进行总结,即项目的后评价。通过对完工项目执行清款,进行回顾,总结项目前几个周期过程中得出的经验和教训,评价项目预期受益的实现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