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银行拨备率是什么意思
银行拨备率实际上是呆、坏帐准备金的提取比率,是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帐准备金,是银行谨慎性考虑防风险的一个方面,也是反应业绩真实性的一个量化指标。
如我国现行上市公司的应收帐款坏帐准备金的提取比率为9%,即:按应收帐款余额的9%计提坏帐准备,提取的准备金进入当期损益。此项比率应越低越好,反应损失越小利润越高;比率越高说明风险越大,损失越大利润越小。
拨备率的高低应适合贷款风险程度,不能过低导致拨备金不足,利润虚增;也不能过高导致拨备金多余,利润虚降。该项指标从宏观上反应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及社会经济环境、诚信等方面的情况。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法律生活常识全知道系列丛书》
B. 贷款拨备率
一、什么是拨备覆盖率
拨备覆盖率是指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余额和贷款余额的比率,是一种指标主要是反映和监管商业银行拨备计提水平的。把它换成计算公式的话就是,贷款拨备率=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各项贷款余额 x 100%。这里在了解贷款拨备率的时候,我们还要知道在银行业中比较重要的资产质量监管指标,还有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等,但是各自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这里我们也可以了解一下什么是投资回报率。
上述我们只是了解了一下什么是贷款拨备率,这里我们对其有个细致的介绍,首先什么是拨备率?对于它的解释一般就是指,呆、坏帐准备金的提取比率,计算公式是拨备覆盖率=贷款减值准备/不良贷款x 100%。这种比率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商业银行可能会发生呆、坏帐准备金,所以这些银行为了谨慎并且防范和过滤过这些风险,就会设立这个坏帐准备金。这也就是说,拨备率的最重要存在意义就是一个反应业绩真实性的量化指标。对于拨备率市场人一般认为其越低越好,这样的话就是说反应损失会较小相应的利润较高;如果反之这个比率越来越高的话,也就是说明风险越来越大,最后的结果就是损失大利润小。
二、拨备率的优点和特点
对于拨备率我总结了一些它的特点和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这个比率的高低大小,在一定的程度上应该更加适合贷款风险程度,也就是说不能过低反而导致跋备金不足的情况,这样只会利润虚增;但是也不能导致跋备金多余,这样会产生利润虚降的情况发生。
二是,拨备率一般有多种类型的存在形式,分别是:一般拨备、专项拨备、特种拨备、在2011年的时候,为了强化拨备监管等所以银监会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商业银行贷款拨备率不低于2.5%、拨备覆率不低于150%。
三是,上述我已经介绍过贷款拨备率、拨备率,这里也需要介绍一下拨备覆盖率其就是拨备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其就是一项衡量指标,主要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重要指标。
C. 什么是拨备率拨备覆盖率
拨备率,即呆、坏帐准备金的提取比率,如我国现行上市公司的应收帐款坏帐准备金的提取比率为9%,即:按应收帐款余额的9%计提坏帐准备,提取的准备金进入当期损益。 它是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帐准备金,是银行谨慎性考滤防风险的一个方面,也是反应业绩真实性的一个量化指标。
拨备覆盖率,也称为“拨备充足率”,是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该项指标从宏观上反映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及社会经济环境、诚信等方面的情况。拨备覆盖率是银行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考察的是银行财务是否稳健,风险是否可控。依据《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拨备覆盖率是实际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该比率最佳状态为100%。
D. 拨备覆盖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拨备覆盖率计算公式是:
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拨备覆盖率(也称为“拨备充足率”)是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该项指标从宏观上反映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及社会经济环境、诚信等方面的情况。
意义:
拨备覆盖率指标是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是银行出于审慎经营的考虑,防范风险的一个方面,也是反应业绩真实性的一个量化指标。此项比率应不低于100%,否则为计提不足,存在准备金缺口。
比率越高说明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拨备率的高低应适合风险程度,不能过低导致拨备金不足,利润虚增;也不能过高导致拨备金多余,利润虚降。
E. 银行拨备覆盖率
也称为“拨备充足率”,是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
该项指标从宏观上反映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及社会经济环境、诚信等方面的情况。
依据《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拨备覆盖率是实际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该比率最佳状态为100%。
拨备覆盖率是银行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考察的是银行财务是否稳健,风险是否可控。
银行会专门准备贷款的一般损失,另外再根据贷款的企业或个人的信用级别划出风险概率,乘以贷款的钱,最后都加起来的金额,除以不良贷款的总额就是拨备覆盖率。
1、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不良贷款*100%;
2、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100%;
如不良贷款余额100万元,实际计提80万元,假如应提90万元,
那么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80/100*100%=80%;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80/90*100%=88。89%
(5)银行贷款的拨备率扩展阅读:
由于需要吸收公众的存款,或者以同业拆借的方式获取资金并向外发放贷款,银行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相比其他行业普遍高出很多。
数据上看,A股上市银行的资产负债率全部都在90%以上,是银行杠杆经营的集中体现。
由于是高杠杆经营,银行业对风险控制非常重视。因为每一笔不良贷款的出现,都极有可能对企业利润造成吞噬。
再加上银行企业经营有明显的周期性,因此在经济下滑时期往往会有更多的坏账暴露出来,因此一个逆周期的不良资产调控机制,对于高杠杆经营的银行来说就至关重要。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计提坏账准备金,形成“资金池”以抵御不良资产,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都非常重要。考量一家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水平,可以对其风险控制能力形成一定的判断。
投资价值
拨备覆盖率并非是一个“绝对化”的指标,像净利润率或者是净资产收益率,可以直接衡量企业盈利能力,银行在划分不良贷款方面存在有明显的主观性。
例如,某银行的一家客户,原本处于看似正常经营的状态,但是一旦有其他银行对其进行抽贷,这家企业就会立即破产——这种例子在各类商贸公司中很常见。那么这笔贷款应该算是可疑贷款还是正常贷款?
相信大多数银行都会将其放在“正常贷款”一栏中,因为在其他银行抽贷之前,这家企业的经营发展确实看起来是正常的。
因此对于银行来说,对于风险的认知和处理风格,可以直接导致“拨备覆盖率”这个指标数字的变化,很多分析人士都指出,不同银行间这个数字的比较效果有待考证。
但从整体来看,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数字还是越高越好,更多的计提就意味着对可能出现的不良资产更好的覆盖。
招商银行之所以成为过去两年时间里市场表现最好的银行股,一方面是因为其相对优良的资产质量,另一方面,也和拨备覆盖率的不断增长有密切关系:2015-2018年,其这一数字从178.95%上升至358.18%,基本达到其历史最高水准。
而宁波银行的账面拨备覆盖率则更加“吓人”,自2015年以来分别是308.67%、351.42%、493.26%、521.83%,基本上代表了A股上市银行的最高水平。
除这两家之外,还有南京银行、常熟银行等几家银行机构也都保持了高拨备覆盖率水平。在投资者普遍比较担心银行资产质量的大环境下,这些银行较高的拨备覆盖率吸引了不少投资者,股价表现在银行板块中涨幅居前。
风险应对
虽然使用拨备覆盖率比较多个银行的风控水平,无法取得100%精准的结果,但是其变化的过程对于投资者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特别是对于单个银行个体而言,如果其几年的时间里,拨备覆盖率一直处于增加状态,那么其风险抵抗能力就会不断增强。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中国银行业的拨备覆盖率都处在较高的水平。例如,汇丰银行2017年报拨备覆盖率“仅有”164.7%,低于2017年末中国商业银行的平均拨备覆盖率181.42%。
监管层也曾试图给中国银行业的拨备覆盖率进行“松绑”,2018年初出台了《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
根据调整内容,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50%调整为120%—150%,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由2.5%调整为1.5%—2.5%。
监管层明确允许银行可以降低自己的拨备覆盖率。但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不少银行选择逆势提高自己的拨备覆盖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F. 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的区别
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的区别:概念不同: 拨备覆盖率是指贷款损失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即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贷款拨备率实际上就是呆、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比率,即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余额与贷款余额的比率。
2.计算公式不同: 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100%;贷款拨备率=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各项贷款余额 x 100%。
3.意义不同: 拨备覆盖率主要反映商业银行对贷款损失的弥补能力和对贷款风险的防范能力,此项比率应不低于100%,否则为计提不足,存在准备金缺口,拨备覆盖率越高说明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 贷款拨备率主要反映商业银行拨备计提水平。
一,拨备覆盖率是指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100%,也就是计提的准备金对各类不良贷款的覆盖程度。举例来讲,某银行贷款余额100亿,其中正常类90亿,关注类2亿,次级类5亿,可疑类2亿,损失类1亿,则其不良贷款率为(5+2+1)/100=8%。
二,假设不计提特种准备,按照现行规定,首先应当计提贷款一般损失准备金=100*1%=1亿,然后按照规定比例应计提专项贷款损失准备:2*2%+5*25%+2*50%+1*100%=3.29亿。加上一般准备,准备金总额应当达到4.29亿元。假设这家银行真的按规定计提了4.29亿元,则拨备覆盖率为4.29/(5+2+1)=53.63%,如果计提了8亿,则拨备覆盖率为100%;反之,如果仅计提了4亿,则拨备覆盖率为50%,且达不到按比例计提的最低要求,拨备严重不足。
三,目前,对于一些银行,中国银监会要求拨备覆盖率达到150%,是比拨备充足(100%)更审慎的要求。下调以后,意味着银行不需要计提这么多准备金了。从银行的利润表可以看到,准备金是作为费用在税前利润中扣减掉的,所以准备金下调,银行的利润会有所提高。但从风险的角度看,准备金少了,银行坏账的风险就大了。
G. 贷款拨备率监管标准
法律分析:贷款拨备率基本标准为2.5%,拨备覆盖率基本标准为150%。
法律依据:《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第七条 贷款拨备率基本标准为2.5%,拨备覆盖率基本标准为150%。该两项标准中的较高者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标准。该两项标准中的较高者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标准。
H. 邮政银行2019-2020年贷款拨备率
2020年贷款拨备率为3.60%,2019年为3.35%。
邮储银行2020年拨备覆盖率408.06%,2019年为389.45%,2020年贷款拨备率为3.60%,2019年为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