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按揭贷款 » 银行贷款发票以抵扣多少税
扩展阅读
银行贷款车辆理赔 2025-02-01 19:40:05
用老人身份证能贷款吗 2025-02-01 19:33:16

银行贷款发票以抵扣多少税

发布时间: 2023-02-28 06:55:15

『壹』 房贷利息可以抵扣多少个税

房贷抵扣个税扣除比例是多少
无论你是单身还是结婚,只要在国内通过有商业银行或公积金住房贷款的,只要你的贷款执行的是首套房贷利率,就可以每个月在税前扣除1000元,最多只能扣20年。
各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子女教育1000元/月、继续教育300元/月或400元/月、住房贷款利息1000元/月、住房租金1500元/月或1100元/月或800元/月、赡养老人2000元/月;大病医疗据实抵扣,每个纳税年度内,自负医药费用超过1.5万元的部分,在8万元/年的限额内据实扣除。

个已婚已育且需赡养老人的杭州白领,不考虑大病医疗这一特殊情况,最多还可以同时扣除四项,分别是子女教育、继续教育、赡养老人、租房或房贷利息。理论上每月最高扣除额为:1000×2(子女教育)+400(继续教育)+1500(租房)+2000(赡养老人)=5900元。
房贷抵扣个税扣除比例是多少?
房贷利息抵扣个税后少缴纳多少钱
举个例子:在合肥月薪1万元,房贷100万元,期限20年,按照基准利率计算,月供和利息分别为6544元、2378元。
以前:个税=【10000元-1837元(五险一金)-3500元(扣除数)】*20%(适用税率)-555元(速算扣除数)=377.6元
以后:个税=【10000元-1837元(五险一金)-5000元(扣除数)】*10%(适用税率)-105元(速算扣除数)=211.3元
房贷利息抵扣个税后:个税=【10000元-1837元(五险一金)-5000元(扣除数)-2378元(房贷利息)】*3%(适用税率)=23.55元
也就是说,房贷利息抵扣个税后(当然,全部扣减的可能性不大),月薪1万元的购房者几乎不用缴纳个税了(23.55元),同时,每个月可以节省354.05元(377.6元-23.55元),那么20年一共是84972元。

『贰』 银行开具的贷款利息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吗

不可以
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6〕36号)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购进的旅客运输服务、贷款服务、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所附:《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第一条第(五)项对贷款服务作出了注释:贷款,是指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而取得利息收入的业务活动。各种占用、拆借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金融商品持有期间(含到期)利息(保本收益、报酬、资金占用费、补偿金等)收入、信用卡透支利息收入、买入返售金融商品利息收入、融资融券收取的利息收入,以及融资性售后回租、押汇、罚息、票据贴现、转贷等业务取得的利息及利息性质的收入,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同时《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财税〔2016〕36号)附件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中进一步明确,纳税人接受贷款服务向贷款方支付的与该笔贷款直接相关的投融资顾问费、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根据上述规定,纳税人向银行借款所支付的利息及与该笔贷款直接相关的投融资顾问费、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其进项税额均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叁』 支付银行借款利息,取得普通发票,怎样计税

个人借款收到的利息需要开发票的,其增值税税率为3%,另外附加税费三项合计为增值税税款的12%,还有需要缴纳个税,税率为20%。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第九条规定:企业在境内发生的支出项目属于增值税税项目(以下简称“应税项目”)的,对方为已办理税务登记的增值税纳税人,支出以发票(包括按照规定由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作为税前扣除凭证。

银行为已办理税务登记的增值税纳税人,所以需要以发票作为税前扣除凭证。如利息未取得发票入账,则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要求作调增处理。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利息支出,准予扣除:

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

具体计算不得扣除的利息,应以企业一个年度内每一账面实收资本与借款余额保持不变的期间作为一个计算期,每一计算期内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按该期间借款利息发生额乘以该期间企业未缴足的注册资本占借款总额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企业每一计算期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该期间借款利息额×该期间未缴足注册资本额÷该期间借款额

企业一个年度内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总额为该年度内每一计算期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额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