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以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贷款进行后续计量意义何在
“实际利率法”也叫“实际利率摊销法”,它是一种摊销方法。这里之所以将其作为一个重要概念加以阐述,是因为新准则规定,除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外,其他项目的摊销,如金融资产(债券溢、折价)的摊销、融资租赁中未确认的融资费用或收益等所有涉及到摊销的项目都必须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实际利率法到底是一个什么方法呢?讲实际利率法必须先引出另一个概念:“资金时间价值”。我们知道,等额的资金由于时点的不同,价值是不同的,今天的100元钱与明年同日的100元钱是不相等的,而其中的差额就是资金时间价值。实际利率法就是求取同一事项但金额不同、时点也不同的两个时点之间的时间价值,即“内含报酬率”,再求取各个细分时间段的资金时间价值(利息)和本金的收取或支付。举例说明:A公司融资租入一台设备公允价值为5万元,融资租赁期限是5年,每年末支付1.5万元,不考虑设备购买值及其他事项。则“最低租赁付款额”为5×1.5=7.5万元。承租企业五年间支付了7.5万元,其中5万元是本金,2.5万元是利息,但折成年利率是多少呢?就需用内插法求出普通年金利率,也即“实际利率法”采用的内含报酬率。
『贰』 为什么”贷款和就收款项“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摊余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方计入“资本公积”,就是你所说的所有者权益,借方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款和应收账款”的定义是,“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金融衍生资产。”,既然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就不会出现公允价值变动的问题,因为它是不能确定公允价值的,一旦它能够确定公允价值,那么它就不应该出现在这个科目里。但是它是可以计提减值的。因为减值和公允价值变动的表述是不同的。
我个人的理解,你再看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