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按揭贷款 » 达尔曼银行贷款
扩展阅读
房子贷款还完不给房产证 2025-02-13 10:49:45
用公司名义贷款融资吗 2025-02-13 10:24:34
陆良贷款公司电话号码 2025-02-13 10:05:33

达尔曼银行贷款

发布时间: 2022-06-03 16:30:58

『壹』 许宗林的现代版“皇帝的新装”

2004年6月3日,一纸不足百字的中国证监会公告又给了近几个月以来一直在省内各家媒体上频频上榜的达尔曼(600788)一次抛头露面的机会,达尔曼因虚假陈述问题被中国证监会立案侦查,这个一度曾经是“中国珠宝首饰业老大”的名牌企业到底怎么啦?
其实,说到达尔曼,不能不说到许宗林这个人,作为达尔曼的法人代表,在达尔曼的虚假陈述史上,他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达尔曼,成,成在许宗林,毁,毁亦在许宗林。
单就公告上来看,其立案侦查的主要问题是,2003年度公司有重大违规担保事项,涉及人民币34530万元,美元133.5万元,质押事项涉及人民币51843万元,合计存单52743万元,而这些巨额担保和质押都未按照证监会的要求及时向投资者予以披露。也就是说,在中国证监会大力强调和监督上市公司应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业务之时,达尔曼在其掌门人许宗林的授意下,依然是顶风作案,胆子可谓不小。这和去年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喧嚣一时的“啤酒花”违规担保18亿元相比,似乎是“小巫见大巫”,但整个事件连起来看,却和“啤酒花”事件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违规担保,同样是高管出走,说其是西安的“啤酒花”一点也不为过。但透过公告的一角,还是能隐隐约约地感到,达尔曼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公告上说的那么简单。
还是让我们先从达尔曼今年一季度的季报来看吧,目前达尔曼的总股本为2.8亿股,而由许宗林控制的作为达尔曼第一大股东的翠宝首饰集团持股8220万股,每股净资产为4.21元,如果这些违规担保和质押将会给达尔曼造成损失的话,其70%的资产将化为乌有。我们可以不客气地说,若果真如此,翠宝将资不抵债,达尔曼将陷于灭顶之灾。 屹立在西安市建工路19号的外表华丽的达尔曼总部大楼,曾让不少来和达尔曼洽谈生意的客商对其充满了信心,作为上市公司的形象工程,它也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了些许安慰,毕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啊。然而,令人惊异的是,据其员工讲,这座总部大楼只是个空架子,根本就没投入使用。深通钓鱼之术的达尔曼掌门人许宗林就靠这座未用过也无法用的空楼钓来了上亿元的资金,演出了一幕现代版的“皇帝的新装”。
据曾经在达尔曼做过管理的人士讲,在日常生产经营中,许宗林通过由其控制的香港公司与达尔曼签订虚假的销售合同,一方面以此合同为依据向银行骗取巨额贷款,一方面通过此合同将巨额利润和货款滞留在其香港公司账上,为其后来出逃埋下了伏笔。 靠着一笔笔假合同、空楼,达尔曼在许宗林的指挥下获取了大量的利润,然而,这并未满足欲壑难填的许宗林的胃口,在其耳提面命之下,达尔曼在各地四处搜集非法的增值税发票,以冲抵应给国家上缴的合法税收。在举国震惊的广东潮汕增值税票大案中,就有达尔曼的身影。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许宗林的浓厚兴趣,这种无利息的融资方式使其产生了上市的念头。但是,上市公司的门坎是很高的,为了达到迅速上市圈钱的目的,在提升达尔曼业绩的同时,许宗林很快又和西安市主管企业上市的原市体改办主任杨永明拉上了关系,通过向其行贿数十万元使其为达尔曼的上市四处奔忙。1996年12月30日,达尔曼如愿以偿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西安市首家上市的非国有企业。而在达尔曼上市圈到钱后,达尔曼的业绩便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直到今年被戴上ST的帽子,广大投资者的巨额投入成了滚滚东流的黄河水。 达尔曼通过上市和配股,共募集到资金7亿多元,按照公司的说法,这些资金被用于建设轻型基质及缓施肥料生产线、都江堰钻石加工基地、珠宝首饰一条街等项目,但根据为其审计财务报表的西安希格玛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资料表明,钱是花出去了,但都江堰钻石加工基地、珠宝首饰一条街这些在建工程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轻型基质项目的实施地先是设在蓝田,后又改为吉林,反正是不见影子,会计师们只好提笔写下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书,这也是造成达尔曼今年被戴上ST帽子的直接原因。
项目不见影子,钱却花得一塌糊涂,这内中的奥秘,怕只有许宗林心头最明了,用老陕的话说,这是许宗林临走时给达尔曼挖下的一个坑。 在原市体改办主任杨永明因受贿罪被逮捕后,得知东窗事发的许宗林便开始了其蓄谋已久的出走计划,从2003年起,他便长住加拿大,遥控指挥达尔曼的经营,也就是在2003年,达尔曼的违规担保和质押事项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大有“最后的晚餐”的味道。
许宗林走了,跟随他走的不仅有其一家老小,还有几亿元不知去向的资金,我们企盼着,随着证监会的立案进驻,这些事情都会像“宝马彩票案”一样,有着水落石出的一天,还投资者一个公道。

『贰』 股权分置对证券市场有什么危害(在线等,急!!谢谢)

达尔曼公司案例并非个别现象,德隆公司套牢银行与社会资金达百亿计之巨,就是一个影响巨大的典型实例。目前,上市公司在银行贷款,都是以不流通股作抵押,担保都是按净资产评估。那么,如按证券市场平均净资产每股2.6元,上市公司可用未流通股做质押和担保,至少可获取银行贷款1.1万亿元(4431.75亿股×2.6元=11522.55亿元)。以此测算,证券市场股权分置对银行所造成的直接弊病和危害,是证券市场风险向银行渗透、转移、放大,其结果是触目惊心的,但眼下并不被银行和监管部门所警觉和重视,因而更加危险。须知这种危机转嫁模式的奥妙在于,上市公司通过上市之初发行的流通股高溢价和上市后的增发高溢价,其每股净资产得到提高和放大,再向银行质押贷款,则变相地使国有股、法人股在银行间流通起来。这种变相流通,贻患无穷:如果市场有风险,这些国有股、法人股就会沉淀在银行,套牢银行;而银行手中的国有股、法人股并不能通过证券市场流通变现,最终银行成为受害者,国家财政成为买单者;银行形成的不良资产再剥离给资产管理公司处置,资产管理公司也被动地成为大股东——法人——董事长——经营管理者,这种现象在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公告中屡见不鲜。

具体请参见——

『叁』 私营企业的融资有什么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项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需要政府、企业、银行及社会各方面协调配合,采取积极措施,共同化解:自我发展能力和信用观念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最终解决融资难问题的根本出路。要认识到诚实守信是增加中小企业贷款,融洽银企关系最好的办法,坚持诚信守信,提高资信度,依靠良好的信用、真实的信息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银行要改善金融服务,积极开展金融创新。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支持中小企业的信贷管理制度,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估、授信以及贷款审批制度;政府部门要大力

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建设。政府应在信息供给、改进服务、创造环境等方面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大力宣传信用观念,重塑社会信用秩序,优化社会信用环境。

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不仅困扰着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化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成为当前政府、企业和银行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项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需要政府、企业、银行及社会各方面协调配合,采取积极措施,共同化解。

中小企业发展受困于资金匮乏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科技进步、解决就业、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已经占到全部企业数量的99%,吸纳了全社会75%的就业人员,提供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68%,提供了48%的税收收入,创造了全国70%的新增工业产值和59%的国内生产总值。毋庸置疑,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但与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形成反差的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困难长期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发展。按照银监会的统计数据,当前银行贷款不断向大客户集中。截至今年6月底,贷款余额亿元以上的大客户在全国17家最大银行中,数量比重不足0.5%,贷款余额比重却超过50%。创造中国近六成GDP的中小企业,目前仅占主要金融机构贷款的16%。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陕西也比较突出。截止2005年5月末,陕西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882.8亿元,较年初增加121.8亿元,同比少增38.7亿元。1—5月统计数据显示,信贷集中趋势进一步加剧,各金融机构对农业、能源、电力、交通、通讯以及电子、航空等优势行业的贷款增加78.1亿元,占全部短期贷款增加额的114.1%。另一组数据也显示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最近,有课题组对陕西铜川市10户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调查显示:2004年贷款额18900万元,较2003年13100万元增长2.29%。2004年民间融资800万,较2003年500万元增长60%。此结构和趋势说明,中小企业银行融资增长缓慢。

由于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流动资金周转困难,规模扩张受阻,设备陈旧难以及更新、技术开发投入不足等情况,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内忧外患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总体来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形成,有其客观原因:一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商业银行进一步强化了信贷管理,上收信贷审批权限。同时,股份制改造强化了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和内部核算商业银行,减缓了信贷投放。二是“德隆系”特别是达尔曼等民营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致使陕西辖区内多家金融机构贷款出现风险,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受到重挫,对发放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贷款顾虑重重。四是部分项目和企业自身存在不足,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从项目方面看,有些项目投资者的资本金不能按期到位。从企业方面看,部分企业取得贷款后,改变了贷款用途,商业银行被迫停止了贷款再投入;部分企业资金需求旺盛,但自身素质差、负债过高、盈利状况不佳、现金流难以保证贷款偿还,主要靠融资转化维持经营,资金链脆弱;部分企业面临改制,改制方案不明确,可能造成对银行债权的不利影响。四是民间融资活跃,扩大了社会融资总量,减少了银行资金需求。近年来,民间借贷有了较快的发展,在大中城市,民间借贷成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其短期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而在部分落后偏远山区,民间借贷为企业、农户提供了又一条资金供给渠道。五是社会信用环境欠佳,商业银行资产保全存在一定难度,影响了信贷投放。目前一些企业和个人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商业银行在依法收贷、保全资产的政策环境、司法环境都不宽松,往往会遇到较大阻力,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银行与企业的信用关系,影响了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也出现了一定的分化现象:企业有效益、产品有市场、拥有知名品牌、企业资信状况良好、资产收益率高、经营管理规范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比较宽松,是银行追逐的优质客户。企业产品和技术落后、信用度差、内部管理粗放、企业经营长期亏损的中小企业,难以满足银行贷款的基本条件,得不到银行的支持,这也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规律的必然结果。当前,一些有一定市场前景、经营状况一般、资产负债率偏高、信用状况一般、基本能够满足融资条件的中小企业,由于受注册资本较少、经营规模较小、资产总量不多、资产变现能力弱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出现了融资难的情况。这些企业可能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起来,也很可能被市场淘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就是要下决心解决这部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通过细分,可以发现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银行体制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

中小企业方面:一是中小企业及其融资需求特点决定了其先天的融资劣势。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变化大、风险高、自我约束能力弱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市场竞争中极易受到冲击,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中小企业普遍贷款数量少、频次多、要求急,使银行支出成本与潜在收益不对称,从而降低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二是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不透明,财务报表不规范,造成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了银行贷款的风险和审查成本。三是总体经营业绩不佳,持续经营能力不足,银行对偿债能力心存顾虑。四是总体信用状况较差,特别是一些企业信用观念淡薄,恶意逃债、废债、赖债,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的形象。

银行方面:一是信贷政策不配套。银行经营坚持风险平衡原则,在目前中小企业信贷政策不完善的情况下,仅靠利率机制难以补偿银行承担的高风险和高成本。二是贷款担保方式不灵活,创新不足。担保是银行为防止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保障信贷资产安全性的手段,也是银行进行商业化运作的客观要求。但在目前中小企业普遍难以达到担保条件的情况下,银行缺乏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三是商业化的经营机制客观上制约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银行普遍实行“集中管理,集约经营”,信贷权集中上收,基层行的授信额度减少,申报环节增加,审批时间延长。推行贷款责任人和终身追究制度,基层信贷人员开发中小企业客户积极性不高。四是缺乏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标准。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定主要以大企业的标准和指标作为参照,还没有建立起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制度。

机制和环境方面:一是我国目前设立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虽达到2000多家,但累计受保企业达19万户,累计担保金额不过3000多亿元,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作用发挥不充分。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担保方式单一,多以房产、设备抵押为主,信用担保尤其是第三方担保机构担保很少。担保机构存在着数量少、担保能力弱、担保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其功能作用未有效发挥出来。二是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从事中小企业征信活动和信用评价的资信评级机构缺乏,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主要通过金融机构内部评定进行,少有信用中介机构参与,使得银行和中小企业双方的融资成本增加。

为中小企业融通资金血脉需多管齐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项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需要政府、企业、银行及社会各方面协调配合,采取积极措施,共同化解。

中小企业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信用观念。自我发展能力和信用观念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最终解决融资难问题的根本出路。中小企业要通过改善经营管理,增加经济效益,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要认识到诚实守信是增加中小企业贷款,融洽银企关系最好的办法,坚持诚信守信,提高资信度,依靠良好的信用、真实的信息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

银行要改善金融服务,积极开展金融创新。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支持中小企业的信贷管理制度,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估、授信以及贷款审批制度。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业务创新,引入买方贷款、融资租赁业务、保理业务、定额透支等信贷模式。逐步探索和扩大担保范围,可以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开展无形资产(如专利)抵押贷款、应收帐款抵押贷款和存货抵押贷款等信贷业务。要发挥职能优势,完善服务功能,改善金融服务,促进中小企业提高经营效益,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积极开展与风险投资基金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支持中小企业顺利融资。

政府部门要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建设。政府应在信息供给、改进服务、创造环境等方面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大力宣传信用观念,重塑社会信用秩序,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体制和服务体系,向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人才培训、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提高中小企业的综合素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公开不良信用记录,逐步实现中小企业信用监督的社会化。加强法制建设,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为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提供法律保障。

进一步培育和完善信用担保市场。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行业准入、风险控制和损失补偿机制。增加对担保公司的资金投入,提升其担保能力。鼓励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鼓励民间资本或有条件的企业投资创办民营担保机构,政策上给予扶持。鼓励中小企业联合出资,建立联保、互保性质的担保机构,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加强对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监管。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完善包括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产权交易、信用评级、审计服务等旨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介组织。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内控制度、财务规划等方面的辅导培训,为中小企业发展培训人才。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估体系,有效规范中小企业信用评估和中介机构的征信行为。
参考资料:http://finance.sina.com.cn/bond/bondmarket/20051111/09072111591.shtml

『肆』 名下有空壳公司有什么影响

『伍』 手持,股票 达尔曼400037 如今我该如何处理呢 !请大家指点评价

停牌
下面是它的最新公告
2007-05-11刊登警示公告
达尔曼3警示公告
本公司接到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通知,因公司欠招商银行贷款未予偿还,被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查封的公司资产将于2007年5月22日上午10时在西安市莲湖区青年路92号拍卖厅拍卖。
拍卖资产:
1、公司所有的位于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城产业园内的达尔曼酒店和达尔曼钻石加工中心。
2、公司所有的位于西安市蓝田县现代农业基地约1000亩土地使用权及地上房产、十二组进口花卉大棚和其他设备。
3、公司所有的位于西安市泾河工业园约140亩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
目前,公司生产已完全停滞,所有资产均被查封,若此次资产拍卖成交,公司的资产及债务均相应减少。
我公司委托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主办转让的股份(简称:达尔曼3,代码:400037)已连续三个转让日达到涨幅限制。根据有关规定,为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本公司特此公告:
本公司除上述拍卖信息外,应披露的所有信息均已在代办股份转让信息披露平台及主办券商的网站、营业部内披露。目前公司无任何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陆』 中国私营企业的融资阻碍及暨待解决的问题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项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需要政府、企业、银行及社会各方面协调配合,采取积极措施,共同化解:自我发展能力和信用观念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最终解决融资难问题的根本出路。要认识到诚实守信是增加中小企业贷款,融洽银企关系最好的办法,坚持诚信守信,提高资信度,依靠良好的信用、真实的信息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银行要改善金融服务,积极开展金融创新。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支持中小企业的信贷管理制度,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估、授信以及贷款审批制度;政府部门要大力

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建设。政府应在信息供给、改进服务、创造环境等方面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大力宣传信用观念,重塑社会信用秩序,优化社会信用环境。

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不仅困扰着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化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成为当前政府、企业和银行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项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需要政府、企业、银行及社会各方面协调配合,采取积极措施,共同化解。

中小企业发展受困于资金匮乏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科技进步、解决就业、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已经占到全部企业数量的99%,吸纳了全社会75%的就业人员,提供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68%,提供了48%的税收收入,创造了全国70%的新增工业产值和59%的国内生产总值。毋庸置疑,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但与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形成反差的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困难长期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发展。按照银监会的统计数据,当前银行贷款不断向大客户集中。截至今年6月底,贷款余额亿元以上的大客户在全国17家最大银行中,数量比重不足0.5%,贷款余额比重却超过50%。创造中国近六成GDP的中小企业,目前仅占主要金融机构贷款的16%。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陕西也比较突出。截止2005年5月末,陕西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882.8亿元,较年初增加121.8亿元,同比少增38.7亿元。1—5月统计数据显示,信贷集中趋势进一步加剧,各金融机构对农业、能源、电力、交通、通讯以及电子、航空等优势行业的贷款增加78.1亿元,占全部短期贷款增加额的114.1%。另一组数据也显示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最近,有课题组对陕西铜川市10户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调查显示:2004年贷款额18900万元,较2003年13100万元增长2.29%。2004年民间融资800万,较2003年500万元增长60%。此结构和趋势说明,中小企业银行融资增长缓慢。

由于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流动资金周转困难,规模扩张受阻,设备陈旧难以及更新、技术开发投入不足等情况,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内忧外患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总体来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形成,有其客观原因:一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商业银行进一步强化了信贷管理,上收信贷审批权限。同时,股份制改造强化了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和内部核算商业银行,减缓了信贷投放。二是“德隆系”特别是达尔曼等民营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致使陕西辖区内多家金融机构贷款出现风险,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受到重挫,对发放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贷款顾虑重重。四是部分项目和企业自身存在不足,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从项目方面看,有些项目投资者的资本金不能按期到位。从企业方面看,部分企业取得贷款后,改变了贷款用途,商业银行被迫停止了贷款再投入;部分企业资金需求旺盛,但自身素质差、负债过高、盈利状况不佳、现金流难以保证贷款偿还,主要靠融资转化维持经营,资金链脆弱;部分企业面临改制,改制方案不明确,可能造成对银行债权的不利影响。四是民间融资活跃,扩大了社会融资总量,减少了银行资金需求。近年来,民间借贷有了较快的发展,在大中城市,民间借贷成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其短期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而在部分落后偏远山区,民间借贷为企业、农户提供了又一条资金供给渠道。五是社会信用环境欠佳,商业银行资产保全存在一定难度,影响了信贷投放。目前一些企业和个人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商业银行在依法收贷、保全资产的政策环境、司法环境都不宽松,往往会遇到较大阻力,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银行与企业的信用关系,影响了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也出现了一定的分化现象:企业有效益、产品有市场、拥有知名品牌、企业资信状况良好、资产收益率高、经营管理规范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比较宽松,是银行追逐的优质客户。企业产品和技术落后、信用度差、内部管理粗放、企业经营长期亏损的中小企业,难以满足银行贷款的基本条件,得不到银行的支持,这也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规律的必然结果。当前,一些有一定市场前景、经营状况一般、资产负债率偏高、信用状况一般、基本能够满足融资条件的中小企业,由于受注册资本较少、经营规模较小、资产总量不多、资产变现能力弱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出现了融资难的情况。这些企业可能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起来,也很可能被市场淘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就是要下决心解决这部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通过细分,可以发现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银行体制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

中小企业方面:一是中小企业及其融资需求特点决定了其先天的融资劣势。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变化大、风险高、自我约束能力弱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市场竞争中极易受到冲击,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中小企业普遍贷款数量少、频次多、要求急,使银行支出成本与潜在收益不对称,从而降低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二是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不透明,财务报表不规范,造成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了银行贷款的风险和审查成本。三是总体经营业绩不佳,持续经营能力不足,银行对偿债能力心存顾虑。四是总体信用状况较差,特别是一些企业信用观念淡薄,恶意逃债、废债、赖债,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的形象。

银行方面:一是信贷政策不配套。银行经营坚持风险平衡原则,在目前中小企业信贷政策不完善的情况下,仅靠利率机制难以补偿银行承担的高风险和高成本。二是贷款担保方式不灵活,创新不足。担保是银行为防止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保障信贷资产安全性的手段,也是银行进行商业化运作的客观要求。但在目前中小企业普遍难以达到担保条件的情况下,银行缺乏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三是商业化的经营机制客观上制约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银行普遍实行“集中管理,集约经营”,信贷权集中上收,基层行的授信额度减少,申报环节增加,审批时间延长。推行贷款责任人和终身追究制度,基层信贷人员开发中小企业客户积极性不高。四是缺乏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标准。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定主要以大企业的标准和指标作为参照,还没有建立起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制度。

机制和环境方面:一是我国目前设立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虽达到2000多家,但累计受保企业达19万户,累计担保金额不过3000多亿元,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作用发挥不充分。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担保方式单一,多以房产、设备抵押为主,信用担保尤其是第三方担保机构担保很少。担保机构存在着数量少、担保能力弱、担保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其功能作用未有效发挥出来。二是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从事中小企业征信活动和信用评价的资信评级机构缺乏,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主要通过金融机构内部评定进行,少有信用中介机构参与,使得银行和中小企业双方的融资成本增加。

为中小企业融通资金血脉需多管齐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项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需要政府、企业、银行及社会各方面协调配合,采取积极措施,共同化解。

中小企业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信用观念。自我发展能力和信用观念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最终解决融资难问题的根本出路。中小企业要通过改善经营管理,增加经济效益,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要认识到诚实守信是增加中小企业贷款,融洽银企关系最好的办法,坚持诚信守信,提高资信度,依靠良好的信用、真实的信息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

银行要改善金融服务,积极开展金融创新。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支持中小企业的信贷管理制度,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估、授信以及贷款审批制度。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业务创新,引入买方贷款、融资租赁业务、保理业务、定额透支等信贷模式。逐步探索和扩大担保范围,可以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开展无形资产(如专利)抵押贷款、应收帐款抵押贷款和存货抵押贷款等信贷业务。要发挥职能优势,完善服务功能,改善金融服务,促进中小企业提高经营效益,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积极开展与风险投资基金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支持中小企业顺利融资。

政府部门要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建设。政府应在信息供给、改进服务、创造环境等方面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大力宣传信用观念,重塑社会信用秩序,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体制和服务体系,向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人才培训、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提高中小企业的综合素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公开不良信用记录,逐步实现中小企业信用监督的社会化。加强法制建设,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为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提供法律保障。

进一步培育和完善信用担保市场。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行业准入、风险控制和损失补偿机制。增加对担保公司的资金投入,提升其担保能力。鼓励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鼓励民间资本或有条件的企业投资创办民营担保机构,政策上给予扶持。鼓励中小企业联合出资,建立联保、互保性质的担保机构,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加强对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监管。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完善包括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产权交易、信用评级、审计服务等旨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介组织。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内控制度、财务规划等方面的辅导培训,为中小企业发展培训人才。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估体系,有效规范中小企业信用评估和中介机构的征信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