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按揭贷款 » 银行贷款资金收紧
扩展阅读
抵押贷款迟还2天 2025-02-04 15:29:39

银行贷款资金收紧

发布时间: 2022-09-01 11:38:51

1. 银行收紧贷款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市场上流动资金过剩,最明显的体现为资本市场投资活跃,房价攀升,物价上涨收紧贷款意味着开始进行调整,

2. 银行房贷一收紧,开发商很快面临破产,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

开发商就是一个空手套白狼的人,完全都是靠银行和购房者养大的,所以可以认定为银行就是开发商的养父母,一旦养父母给养子断奶,大家觉得开发商的日子还能长吗?尤其是一些没有资金库存的开发商,说破产就破产了。

为了更好解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开发商是怎么做起来的:

第一步:开发商会通过抵押资产,向银行贷款一笔钱;

第二步:开发商拿着这笔钱买一块地皮,准备在这地皮进行开发;

第三步:先建一个售楼部,招聘一批售楼人员,另外一边建房,一边卖房,回笼资金。

开发商运行资金都是建立在银行和购房者之间,只要哪个环节出现资金问题,开发商的日子都是进入困境,因为开发商、银行、购房者等都是一条生物链。

银行收紧房贷,开发商贷款难批,开发商没这么多资金周转;购房者贷款买房,同样也难批,开发商房子难卖,资金回笼不回来,最终都是导致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这就是为什么银行收紧房贷后,开发商说破产就破产的真正原因

3. 按揭贷款额度再次缩紧,部分银行暂停房贷,这预示着什么

对于个人购房者,这意味着个人抵押贷款和住房公司贷款均受到完全限制,目前暂停贷款仅适用于某些地区,因此想要立即购买房屋的朋友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必须首先了解当地政策及其是否受到影响,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房地产融资集中管理的早期通知,如果银行的房地产风险敞口超过净资本的一定比例,则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同时我们也密切关注不同地区和城市的房价变化,以城市为基础实施政策,并与其他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采取相应措施。

这些措施是动态的,可以根据各地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这不仅会浪费土地资源,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还会引起房地产业本身的危机。目前,商业银行采取措施收紧和停止二线和三线城市的抵押贷款是必要和适当的,它不仅可以满足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需求,而且可以满足中央政府的预期和结果,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坚决支持商业银行的这种信用监管行为,在房地产贷款方面,商业银行确实要承受痛苦,长痛不如短痛好。

4. 年底银行贷款审批会放松还是收紧

年底银行资金回笼,所以贷款收紧,基本很难贷款,原因如下:
1、审核速度慢。每到年底,无论是银行,还是金融机构都要开始年终清算,所以内部工作会非常繁忙,从而会放慢为用户办理贷款的速度。
2、审批门槛提高。虽说银行规模大,资金雄厚,但现在市场经济低迷,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攀升,为了降低机构风险,审批门槛提高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尤其是到年底,用户取现的频次会高于往常,因此银行对于流动资金的把控也会提高。
3、审批难度加大。因为年底的开销大,很多人都会选择申请银行贷款来度过难关,申请的人多了,自然就会鱼龙混杂,为了防止以假乱真的情况发生,银行只得加强风控水平。
4、放款成功率低。银行每年的贷款额度都是有限的,并不是无限量的。每到年底之时,银行的贷款资金已经放的差不多了,为了更合理的分配资金用度,银行一般会选择择优放款。同时,很多银行为了来年的开门红,会故意压制年底的贷款余额,不再随意放款,全部留到来年初,这也是为什么年底贷款难的主要原因。
综合来看,年底贷款难属于正常现象,无论是银行还是网贷机构都会提高放款门槛,但这并不代表不会放款。因此,五福贷还是建议大家要保持良好的征信,减少不必要的冲动消费,将资金用在刀刃上,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拓展资料
一般审批在3-5个工作日,审批通过就可以过户抵押,抵押办完之后房主如果贷款还清,差不多7个工作日左右就能放款,现在整个二手房买卖要是顺利,没什么特殊征信问题,20个工作日就能全部完成。但是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就是每年年底,银行的放款就变慢。年底银行审批放款慢主要是四个原因:
1、年底各大公司都要进行年终结算,银行也不例外;
2、银行自身的贷款额度变少了,为了合理利用,会优先选择优质客户;
3、为了跟第二年宽松的贷款形成鲜明的对比;
4、银行揽储来弥补空白期,使其有足够的额度来实现第二年的开门红

5. 经济下行压力大会导致银行贷款收紧吗

这个不一定的。主要看国家的宏观政策,比如前一阵子国家降准降息就是为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融资难度。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时候,国家会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企业提供充分的流动性。只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银行的贷款会比较谨慎,因为银行担心不能盈利导致无力偿还银行贷款,而在经济向好的时候,企业一般都是赚钱的,银行就不用担心企业还不了钱。

6. 为什么会出现信贷紧缩

可能会。所谓信贷紧缩,是指经营贷款的金融机构提高贷款标准,以高于市场利率水平的条件发放贷款,甚至不愿发放贷款,从而导致信贷增长下降,使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信贷紧缩产生的原因很多,既有制度性因素,也有管理性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信贷紧缩是一种总体现象,而不是个别现象。本轮信贷紧缩,不仅仅是信贷的过度膨胀之后的政策,而且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了结构性失衡的产物。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旨在抑制经济出现过热。收缩信贷的政策抑制了信贷快速增长的势头,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7. 11家A股银行房贷集中度“越红线” 多地按揭贷款额度收紧

房地产贷款新规的落地在个人按揭贷款市场掀起阵阵波澜。
日前,每经记者走访沪深两地,发现多家银行个人按揭贷款额度收紧。
“个人首套房目前没有贷款额度,现在放不了款,起码要到6月份才能放款。”
“我们这边现在额度相当少,如果客户决定现在做,我们不确定什么时候能放款,给到的回复只能是无限期。”
“3月(放款)可能是最快的了,今年的形势特别严峻,总体上央行会压降房贷的额度。”
有银行工作人员提及,房贷新规落地后,其所在银行在房贷额度上划得非常紧,现在放款很慢。
那么新规之下,哪些银行房地产贷款超标?有多少房地产贷款恐将“挤出”市场?新规是否会对普通购房者贷款买房产生影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了37家上市银行截至去年6月末的个人住房贷款(按揭贷款)、房地产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发现其中有11家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或者房地产贷款占比越过“红线”。
多少银行“超标”?近三成!
9家房地产贷款占比超标,8家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标
近年来,“房住不炒”已成为房地产调控的主基调。而到了2020年的最后一天,人民银行联手银保监会放出大招,出台了《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限制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
在《通知》中,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根据不同银行的资产规模及机构类型,分成5档对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进行管理。
具体来看,第一档也就是中资大型银行,包括工、农、中、建、交、邮储银行6家国有大行和国家开发银行,这7家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为40%,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为32.5%。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房地产贷款包含了银行公司贷款中的房地产行业贷款和个人贷款中的个人住房贷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A股上市银行半年报后发现,截至2020年6月末,37家银行中有11家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或者房地产贷款占比越过“红线”,比例达到29.73%。具体来看,9家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超标”,8家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标”,6家银行两项贷款占比均“超标”。

在第一档的中资大型银行中,6家国有大行的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总贷款比重均未越过红线,但是有两家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略微超出了新规所划定的指标,分别是建设银行和邮储银行,这两家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集中度分别为34.03%和33.64%,分别超过32.5%的红线1.53个百分点和1.14个百分点。
在第二档的中型中资银行中,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这两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两项指标在2020年6月末均双双超标,其中,招商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和房地产贷款的占比分别为24.74%和33.24%,分别超出了监管上限4.74个和5.74个百分点。
而兴业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和房地产贷款占比则分别为25.73%和33.73%,超出了5.73个和6.23个百分点。另外,浦发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占比也略微超过了红线0.43个百分点。
在第三档的中资小型银行和非县域农合机构中,郑州银行、青岛银行等四家城市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双双“超标”。
值得注意的,监管部门对于集中度红线指标还是给予了一定的弹性空间,《通知》规定,人民银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会同所在地银保监会派出机构,可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结合具体情况,在第三档、第四档、第五档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基准上增减2.5个百分点。
杭州银行所在的第三档银行机构所对应的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红线”分别为22.5%和17.5%,若监管以增减2.5个百分点范围内确定上限(即房地产贷款占比20%~25%,个人住房贷款占比15%~20%),那么从半年报披露的数据来看,杭州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指标在红线范围内,存在未超标可能。
未来多少房地产贷款资金将被挤出?
静态测算恐近万亿
《通知》给银行业金融机构留出了业务调整的过渡期,规定了房地产贷款占比、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出管理要求,超出2个百分点以内的,业务调整过渡期通知实施之日起2年,也就是到2022年12月31日,超出2个百分点及以上的,业务调整过渡期为自实施之日起4年,也就是到2024年年末。
不考虑监管对第三、四、五档银行的贷款集中度适当增减2.5个百分点的要求,如果我们以2020年6月末的数据来看,便可以静态测算新规之下,上市银行房地产贷款超标的总量,这也可以粗略估算在监管对业务调整的要求之下,未来银行将压降的贷款资金。
据统计,37家上市银行有11家银行的房地产贷款或个人住房贷款是超标的,经过计算,这11家银行的贷款超标总量达到了9519亿元。

交通银行金研中心首席房地产分析师夏丹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尽管这些银行存在缩减房地产贷款规模的压力,但由于政策“不急转弯”,给予了2~4年的过渡期,并且还可以据实适度延长,总体来说调整压力并不算大。粗略估算年均需要压降的存量总规模大概是房地产贷款2000亿、个人住房贷款3000亿,影响并不算大。
她进一步指出,具体来看,超过红线的银行中,大型银行超出幅度很小,只有部分中型银行和城商行超出点数较多,可能采取的措施有:一是“替代”,适当增配风险收益率与房地产贷款类似的信贷产品,适当加大信用卡等个贷产品发放力度;
二是“分子做减法”,进行逾期和不良房地产贷款的催收和压降,以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加大存量贷款流转;
三是“分母做加法”,支持实体经济,扩大其他领域的贷款。
近8000亿个人住房贷款需压降
调查:已有多家银行收紧按揭贷款额度
据记者统计,37家上市银行中有8家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过了监管所划红线。

从总的压降规模来看,记者通过静态测算得知,未来银行为调整业务合规,恐将会压降7903亿元左右的个人住房贷款。
银行将减少近8000亿的个人住房贷款资金,这让一些按揭贷款购房者担心是否会对个人申请住房贷款产生影响?未来申请住房贷款会不会更难了呢?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认为《通知》对普通购房者影响比较有限。他向记者表示,目前按揭贷款是银行较为优质的资产,购房者也可以转向其他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较低的银行申请贷款。
夏丹对记者表示,银行对还款中无异常的个人住房贷款不会去压降,居民正常的新申请住房贷款需求也不会受到显著影响,刚需特别是首套刚需仍是政策大力支持的方向。
不过,贷款个人的资质审核和贷款获批流程可能更加严格,放款时间有拉长的可能。尤其是政策出台于岁末年初,往往是银行信贷额度“回血”、大力投放新增以及上年末积压贷款的节点,短期内新增个人房贷季节性激增的特征可能有所平滑。此外,局部随着信贷资源供给减少,贷款价格也可能有所提高。
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了上海、深圳两地个人住房贷款情况,发现多家银行额度收紧,甚者在上海地区有股份行表示放款时间无限期。
招商银行上海地区一支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房贷新规出来以后,其所在的银行在房贷额度上划得非常紧,现在放款很慢,没办法确保时效。“我们这边现在额度相当少,如果客户决定现在做,我们不确定什么时候能放款,给到的回复只能是无限期。”招行深圳一分支机构工作人员也对记者表示,客户如果现在办理,预计在3月份放款。
类似地,兴业银行上海某支行信贷人员表示:“个人首套房目前没有贷款额度,现在放不了款,起码要到6月份才能放款。如果是二套房可能会快一点,但是现在额度也很紧张,什么时候放款我们也不好说。”
记者从浦发银行上海一支行了解到,该行每个月对房贷会控额,目前从受理到放款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多月。“这是最起码的时间了,跟以前差不多,我们还好一些,本来就一直在控(额度),现在有些银行(放款)要三、四个月。”
额度之后是价格。据羊城晚报报道,有房地产中介业务人士表示,已收到工行、建行的调价通知,称首套房按揭贷款利率升至“LPR+55个基点”;二套房按揭贷款利率升至“LPR+75个基点”。这一调价信息也从广州的工农中建四大行相关工作人员处得到印证。
哪些超标银行信贷结构调整有压力?
郑州银行新增贷款70%依赖地产
对于超标的11家银行,虽然本次监管给予了2~4年过渡期调整,但从部分银行2020年上半年新增贷款结构来看,未来仍面临调整压力。
从2020年上半年新增贷款结构来看,11家银行中仍有9家新增房地产贷款或个人住房贷款占新增贷款总额的比重超过央行规定的占比上限。具体来看,招商银行、郑州银行等五家银行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与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比均高于上限;青岛银行、兴业银行、青岛农商行这三家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超标”;厦门银行仅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标。

总体来看,11家“超标”银行中,有3家2020年上半年新增房地产贷款在各项新增贷款总额中的占比超50%,有5家占比介于30%~50%之间。
国有大行中,建行和邮储银行两项贷款占比均未超标。
股份行中,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上半年涉房贷款分别占新增贷款总额的49.31%、37.76%、33.18%,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占比分别为36.72%、25.54%、18.07%。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房贷投放受限对招商银行的经营客观上有一定影响,因为按揭贷款目前是商业银行的优质业务品种,虽然收益率不高,但不良率很低、资本消耗又非常少(按50%折算风险资产)。不过,招商银行零售产品线丰富,消费贷及个人经营性贷款可能接替按揭贷款,成为未来几年新增零售贷款的主力。
中小银行中,值得关注的是,郑州银行、青岛农商行、杭州银行上半年涉房贷款占新增贷款总额的一半以上。具体看来,郑州银行占比最高为71.9%、青岛农商行为52.96%、杭州银行51.88%。
分析上述三家银行上半年新增贷款结构发现,郑州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高达49.22%,也意味着该行上半年新增贷款一半来源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青岛农商行、杭州银行则房地产行业贷款占比相对较高。
此外,青岛银行、厦门银行上半年涉房贷款分别占新增贷款总额的25.29%、9.32%,而个人住房贷款分别占11.72%、20.38%。
未超标银行能否高枕无忧?
江苏银行新增贷款超半数为房地产贷款
那么,余额占比未超标的银行未来是否可以高枕无忧?每经记者注意到,静态来看,截至2020年6月末,有26家上市银行未超监管规定上限。若单从2020年上半年新增贷款结构看,有10家银行“超标”。

例如,股份行中,平安银行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新增贷款总额的38.77%,华夏银行这一占比为30.75%,两家银行均超出监管规定27.5%的上限。而中信银行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占新增贷款的25.4%,超监管规定的20%。
此外,7家中小银行新增贷款也存在“超标”现象。如,渝农商行、长沙银行、张家港行上半年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占新增贷款总额分别为19.22%、17.56%、14.27%,对应上限分别为17.5%、17.5%、12.5%。贵阳银行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新增贷款总额的36.37%,超监管规定的22.5%。
而江苏银行、苏州银行、江阴银行两项贷款均“超标”。值得注意的是,江苏银行2020年上半年房地产贷款占比在26家未超标银行中最高,个人住房贷款、房地产贷款分别占新增贷款的29.36%、56.97%,远高于监管规定的20%和27.5%上限。
需要关注的是,单从上半年新增贷款结构来看,也有部分银行将接近“超标”的边缘。例如,中行上半年新增房地产贷款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为36.86%,接近监管规定的40%。东吴证券研报指出,预计国有大行在调整过程中,会继续将信贷资源向小微贷款倾斜,借此同时满足房贷管控政策及鼓励小微信贷投放的导向。
其次,股份行中浙商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这一占比分别为26.93%、26.82%、26.42%,接近监管规定27.5%。
与此同时,未超标银行中也不乏房地产贷款在新增贷款中占比较小的。比如,无锡银行、南京银行、常熟银行、苏农银行,上半年房地产贷款占新增贷款总额的比例在10%~15%之间。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这一占比在10%以下。
国盛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对无调整压力的机构来说,整体将保持现有水平,未来房地产贷款增长空间有限。《通知》规定,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符合管理要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稳健开展房地产贷款相关业务,保持房地产贷款占比、个人住房贷款占比基本稳定。体现了监管合理控制房地产贷款规模的意图。
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有何变化?
增速持续回落
分析了37家上市银行贷款结构数据后,再来看看全国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规模又有何变化。央行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近一年时间我国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回落。
具体来看,2019年末至2020年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分别为44.41万亿元,46.16万亿元,47.40万亿元,48.83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8%,13.9%,13.1%,12.8%。
此外,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29%、28.81%、28.69%、28.83%。
再看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增量数据,2020年一季度增加1.75万亿元,上半年增加2.99万亿元,前三季度增加4.42万亿元,分别占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的24.6%、24.7%、27.2%。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前三季度新增房地产贷款均低于去年同期。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增加1.82万亿元,上半年增加 3.21万亿元,前三季度4.59万亿元。
以单个季度增量来看,2019年四季度至2020年第三季度,每季度增加的人民币房地产贷款分别为1.12万亿元、1.75万亿元、1.24万亿元、1.43万亿元,占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的35.22%、24.65%、24.85%、34.29%。
此外,2020前三季度,金融机构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速出现放缓趋势。央行报告显示,2019年末至2020年三季度,金融机构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11.22万亿元,11.89万亿元,11.97万亿元,12.16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1%,9.6%,8.5%,8.2%。同期,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30.07万亿元,31.15万亿元,32.36万亿元,33.59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7%,15.9%,15.7%,15.7%。

8. 银行贷款收紧,已付首付,银行却放不了款该怎么办

一、如果是开发商原因导致房贷办不下来,购房者可以要求开发商退还首付款、定金以及损失的利息。
二、如果是购房者自身原因导致房贷无法办理,可以申请退房,但这时购房者需要支付开发商一定的违约金。
三、如果是政策发生变化导致房贷办不下来,购房者可以与开发商协商退房,并要求其退还首付款,若协商不成购房合同上又没有作明确的规定,你可以起诉并提供相应的证据,要求开发商退还首付款、定金。
因此,无论哪种原因导致贷款办不下来,首付都是可以退的,区别仅在于购房者是否需要支付违约金。如果是银行原因,比如额度紧张无法放款,那么购房者可以和卖家协商解除购房合同,并且不必承担违约责任,卖家应该无条件退还购房首付。如果是因为购房者自身原因影响贷款审批,首先应该尽量解决,如找担保公司担保或者延长还款期限等。如果仍无法解决,那只能解除购房合同了。在这种情况下,购房者需要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

9. 多地银行房贷收紧,严查违规资金,“抽贷潮”来了吗专家这样说

“您需要贷款吗?年利率低至3.85%,三年期先息后本,随借随还。”


相信这种电话,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接到过,而这种看起来年利率低且风险很低的贷款,实质上就是所谓的消费贷、经营贷。


这些贷款的本意是为了方便微小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经营需要,当企业需要资金的时候,可以用法人或股东名下房产抵押获取周转资金,因此也被称之为 “房抵经营贷”。



而在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国家为了扶持中小型企业,要求银行以极低的利率来向微小企业发放贷款,经营贷的利率,一下子被降低到了3.85%以下。


而这样的利好,却被“有心之人”横加利用,成为了杠杆炒房的方式。2020年,全国新增了2.2万亿经营贷,很难说这里面有多少真的被当作经营使用,但经营贷大增,却是不争的事实。


最近,全国多地银行都在加紧整顿消费贷、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的情况,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多地,都已经大规模地开展了全面行动。



之前在网络上流传的一张“个人贷款提前收回告知函”就是上海的一家银行,发现有贷款“未按约履行借款合同第四条贷款用途的相关约定”,宣布合同的500万贷款提前到期,并要求3月底之前归还全部贷款本息的。


这其实就涉及到今年1月上海银保监局发布的上海地区房贷新政,明确要求辖内银行倒查半年相关业务,对去年6月以来发放的消费类贷款、经营性贷款以及个人住房贷款全面自查,并首次公开提出拦截机制。


而在春节的前一天,北京银保监局、央行营管部也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主管部门对从1月25日以来,楼市热点区域的成交案例进行了普遍排查,并在此基础上,对于西城金融街、德外、海淀万柳、中关村等热点学区成交案例进行重点核查。



广州也反应迅速,截至目前,辖内(不含深圳)银行机构已完成自查的银行网点共4501个,排查个人经营性贷款5678亿元、个人消费贷款2165亿元,发现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 2.77亿元、920户 ,其中广州地区银行机构自查发现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1.47亿元、305户。


监管虽然会迟到,但并不会缺席。从目前来看,全国多地银行和银保监局都在大规模严查,一旦发现银行违规,就顶格处罚银行。在此基础上,银行发现个人违规,就有极大的可能提前抽贷,让其提前归还贷款。各地都在收紧经营贷的审批,严格防范经营贷进入楼市,而且相关的政策从央行到各地极为一致。这对于炒房客来说,无疑让他们风声鹤唳。



防范经营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在这三个环节:


贷前要严格审批、贷中严格支付、贷后严格管理。


所谓经营贷购房,就是中介公司会先为客户注册或者过户一家公司,让客户“摇身一变”,成为这家公司的经营者。然后请垫资公司为客户提供一笔过桥资金,这样就可以全款买房了。



等到房子过户到购房者名下,再将房子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经营贷来偿还过桥资金。


这个过程,其实就相当于空手套白“房”,已经成为了不少炒房客的“财富密码”。


类似现象又该如何防范?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