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贷款类型 » 重庆雷致金融贷款
扩展阅读
房子二次抵押贷款买房 2024-09-24 21:16:29
na哪些不上征信的贷款 2024-09-24 19:52:48

重庆雷致金融贷款

发布时间: 2023-02-05 07:53:23

Ⅰ 21深度|​一次“兜底”引发的反思:场景金融到底缺了什么

银行“兜底”问题公寓租客租金贷,令金融市场颇感震惊。

12月4日,微众银行公告称,已研究制定出保护租客权益的合法合规方案,可以实现即使相关问题公寓租金贷租客不继续还贷,也可以结清贷款。具体而言,租金贷客户(租客)退租后,和微众银行签署协议,将退租后相关公寓所欠客户的预付租金,用于抵偿客户在微众银行的贷款,然后微众银行结清这笔贷款。

这不是银行第一次踩雷“场景金融”,前有韦博英语关店以及相关负责人“跑路”,招行、广发、浦发等银行牵涉其中,“场景信仰”遭遇考验,事后,部分地区监管窗口指导金融机构暂缓贷款学员征信上传。

过去两周,赵强所在银行内部已组织多次会议,多数与会人员认为场景金融业态本身没有错误,一方面它能实现精准获客,另一方面场景所积累的业务数据也有助于持续提升信贷风控能力。而此番租金贷的问题,可能源于其对场景合作伙伴业务模式风险评估不足——长租公寓没有将租金贷资金直接支付给房东,而是利用租金贷与支付房东租金的“时间差”,挪用大笔贷款资金用于自身业务扩张(高价获取大量房源),最终导致业务持续亏损与资金链吃紧,甚至触发一系列 社会 问题。

微众银行此番实质上的“兜底”举措,部分被认为是不得不为其风险管控疏漏买单,同时,这一出人意料的解决方案,也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有担当”的体现。

“如果这些场景合作伙伴大举挪用贷款资金引发业务盲目扩张与资金链断裂,我们也可能遭遇类似问题——不得不对相关场景消费贷款兜底。”赵强表示。但他发现,目前银行内部即便发现部分场景合作伙伴存在大举挪用贷款资金行为,若要提前介入控制潜在场景金融风险,也绝非易事。

究其原因,一是不少场景合作机构认为将用户部分预缴款用于门店扩张等经营活动“无可厚非”,他们是不会对用户“赖账”的;二是他们对银行所提出的建立共管账户建议表示反对,理由是此举破坏了彼此的场景金融合作信任关系,不利于后续合作。

“事实上,我们内部不少员工对场景金融采取极严风控监管持不同意见。”赵强无奈表示。这些员工看到租金贷在相关银行的业务占比极小(不到1%),因而认为单一场景的信贷风险不足以给整个场景金融业态构成巨大冲击,同时认为银行的零售转型离不开场景化与生态化布局,若因个别风险事件而对整个场景金融业务采取极其谨慎的经营措施,反而因小失大。

场景方“店大欺客”?

在场景化、生态化的推进下,这些年他所在的城商行与众多场景方(包括大型互联网电商平台与线下零售商场企业等)建立一系列场景金融业务合作,其合作覆盖面涉足获客导流、品牌推广、风控辅助、运营系统支持、消费贷款、理财产品推介,底层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等,将银行各项零售金融服务几乎嵌入到衣食住行玩各个消费场景。

在他看来,场景化与生态化的布局,俨然成为银行加快零售业务转型步伐的重要推手。以信用卡业务为例,过去三年其所在银行发卡量始终徘徊在数万张,且用户活跃度不高,主要原因是银行存在四大痛点,缺消费场景、缺获客流量、缺用户粘性、缺客户经营能力。

但随着场景化与生态化布局,银行一方面可以借助多元化场景解决获客与流量问题,并通过持续营销活动提升用户粘性与客户经营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获得众多场景方的客户画像与消费行为数据支持,从而完善场景消费信贷业务风控能力。

如今,赵强所在城商行发卡量已超25万张,较三年前整整翻了逾8倍,且用户促活率与生息资产业务量较三年前更有数十倍的增幅。

“更重要的是,现在我们已构建了一整套基于个人信用的多场景消费贷款获客、风控、贷后管理、业务运营体系,不像以往只能做房产抵押类个人消费贷款,令零售业务获得持续增长的动能。”赵强指出。不过,银行为此支付的代价也不小,这些年他们在获客导流、运营系统改进、多场景联合贷款等方面的资金投入累计超过百亿,其中绝大部分是联合贷款资金端合作。

不过,众多银行通过场景化生态化布局加快零售业务转型的同时,也不得不忍受场景方某些“店大欺客”的条款。

比如部分大型互联网电商平台仗着拥有巨额客户流量与多元化消费场景,直接提出合作银行联合贷款通过率不得低于80%,这意味着他们所提供的10个人借款申请,银行需同意向8个人放贷。

此外,银行在发放联合贷款时,承担着资本充足率、坏账拨备率、表内信贷加杠杆等方面的监管要求,但这些大型互联网电商平台则没有类似监管压力,一再要求合作银行持续加大联合放贷规模,其结果是银行承担规模化所带来的日益严峻坏账风险,而后者则坐享规模效应的丰厚利润。

在这位城商行联合贷款业务负责人看来,随着越来越多银行加大力度争夺优质消费场景,“店大欺客”条款迅速被不少热门消费场景中小平台所采纳。

此前,他所在城商行也与多家中小型长租公寓洽谈租金贷合作,后者同样提出合作银行的租金贷最低通过率不得低于90%,且长租公寓提供获客导流、风控辅助的服务费,需占到约35%的租金贷业务利润。

“当时我们内部对这项合作有过争议,部分高层认为这些中小型长租公寓完全是仗着当时长租公寓火热而漫天要价。但也有部分管理人员坦言长租公寓多数用户是年轻人,且收入正在持续增加,属于银行需要的优质客户资源,不如先忍下这口气,抢先获取这些年轻人客群,并将他们逐步培养成综合金融服务对象,以拓展银行理财产品推介、住房按揭贷款、购车贷款等零售金融业务服务空间。”他回忆说。所幸当时多位副行长以这些中小型长租公寓尚未上市且不属于行业龙头平台为由,否决了场景金融合作,否则随着长租公寓资金链断裂与暴雷潮起,他们也可能蒙受不小的租金贷业务损失。

“这份侥幸并没有让我们感到庆幸,反而让我们意识到,场景金融布局不仅仅需要妥善应对场景方店大欺客问题,更要对场景合作机构业务模式风险进行前瞻性深入洞察,尤其是对某些发生几率不高的极端状况做好充足的风险防范预案。”这位城商行联合贷款业务负责人强调说。

平台场景风险评估不足?

在多位银行人士看来,银行之所以“踩雷”租金贷等场景金融业务,某种程度反映出部分金融机构对场景合作机构业务模式风险缺乏深入洞察与风险防范预案。

长租公寓创始人对此多次解释,只要租客源源不断增加,新增的租金贷资金足以用于支付房东租金维系上述业务模式运营,并强调资金链周转不灵的极端状况发生几率很低,除非出现极其严峻的疫情,导致租客大幅减少。

“不少消费金融机构与小贷机构竟然认同他的这项逻辑,导致他们对长租公寓业务模式风险评估明显不足。”上述长租公寓机构原运营总监回忆说。究其原因,这些金融机构认为,即便长租公寓暴雷跑路,租金贷合同属于金融机构与租客的信贷债权债务关系,理应受到法律保护并继续履行。

此外,个别长租公寓通过兼并整合有效化解租客纠纷,令租金贷业务不受影响,也让这些金融机构平添侥幸心理。

比如长租公寓第一股青客公寓爆雷后,将杭州5000间房源转让给建设银行旗下长租公寓业务平台建融家园,即租客和房东在自愿的前提下,可与建融家园重新签订租房协议。目前,房源经营仍由青客负责,建融家园相当于收购这些房源的租赁权并承担债务。

这无形间驱动不少金融机构进一步削弱对场景合作伙伴业务风险隐患的评估力度,转而“押宝”行业整合兼并与地方政府协调处置化解风险的能力,确保自身场景贷款持续履行。

“事实上,这也与金融机构对场景合作伙伴的选择门槛息息相关。不少银行、小贷公司与消费金融机构会优先选择已上市的,属于行业头部企业的场景方开展金融合作,因为他们认为行业龙头企业与上市公司抵御极端状况的能力更强,遭遇重大经营风险的发生几率随之更低。”赵强指出。

没想到的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租客大幅减少,令长租公寓无法获取新的租金贷资金维系高进低出、长收短付模式资金周转,最终酿成资金链断裂与一系列 社会 问题,也给众多金融机构敲响了警钟。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微众银行出台的新方案本质是债权转让行为,将租户与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变更为长租公寓机构与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这一方面能使债权回收过程变得更为高效,另一方面也能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租户。未来,该方案或能为此后相似危机处理形成示范效应。

多位银行人士直言,多数银行肯定不愿接受类似的危机处理方案。毕竟,此举令银行不得不承受较高的信贷坏账压力。

新风控措施“难落地”背后

在“兜底”事件出现后,多家银行迅速行动寻求相关风险防范方案。

一是针对医美整容、线下教育、健身会所等存在预缴费的消费场景,银行拟与场景合作机构建立一个共管账户,将部分贷款资金截留在共管账户里,按消费者消费状况将相应资金逐笔转入场景方账户,最大限度降低资金挪用风险;

二是要求场景方将所有业务账户悉数转入同一家银行,如此银行可以全面了解场景方的运营状况,及时对业务模式风险隐患做好风险防范措施;

三是要求场景方定期递交场景消费贷款资金去向报告并进行核查,杜绝场景方提前“预支”客户消费贷款行为发生。

在他看来,这背后,是中小银行在大型互联网电商平台等场景方面前,依然显得相对弱势。银行不少高层也担心一旦惹恼这些大型互联网电商平台,令他们将优质客户流量与客户数据优先提供给其他金融机构,将削弱自己业务拓展机会与市场份额提升空间。

以场景消费贷款业务为例,只要是参与场景消费贷款的各类机构,无论是获客导流方、风控辅助方、还是信贷资金提供者,都必须纳入统一的监管框架内。如此在统一监管规则下,金融机构或许可以对场景消费贷款业务的资金流向(场景方是否挪用客户贷款进行业务扩张等),以及其业务模式风险隐患进行穿透式监管。

多位银行人士还建议,相关部门应对大型互联网电商平台等场景方强化行为监管,包括要求他们在特定场景下,必须明确用户消费贷款等资金使用流向,以及在提供各类场景金融服务同时必须做到合规(杜绝虚假宣传等),从而真正做到“卖者尽责,买者风险自担”。与此同时,针对存在违规操作、或者业务模式风险隐患较大的消费场景或场景提供商,相关部门应定期给予公示警告,让广大消费者远离这些潜在风险。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

Ⅱ P2P,最后的29壮士

P2P网贷退出 历史 舞台已成各方共识。当前,P2P网贷领域的风险重点在于存量风险化解。P2P如何自救?目前有三条路可走:转型做金融 科技 、申请小贷牌照、转向有场景的消费金融。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出,普惠金融应运而生。互联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日益多元化的直接融资和公众理财的需求,成为践行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力量。

一时间,P2P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巅峰期,有超过5000家P2P机构遍布在我国的大江南北。而截至2020年6月底,仅有29家P2P仍在运营。银保监会透露,对于P2P的整治将截至今年年底。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仅仅5年,P2P就昙花一现后轰然倒下了?

P2P这几年发展犹如过山车。

自2015年e租宝出事起,P2P频频爆雷,2019年监管加严,相继出台“三降政策”及相关清退转型政策,监管从之前的规范发展到后来的全面清退。

2020年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关键之年。P2P网贷风险正加速出清。一段时间以来,监管频频发声,明确网贷整治“时间表”。 据银保监会透露,专项整治工作可能会在年底基本结束。

2020年,行业加速洗牌,截至2020年3月31日,全国运营的网贷机构仅为139家,相比于2019年底下降了59.5%,而相比于2019年初则下降了近九成。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下,行业参与者都在谋求转型,但比较成功的还是头部那几家,主要为信也 科技 、宜人金科以及嘉银金科。

随着专项整治临近收官,地方正加速问题平台“大扫除”。目前已有江苏、湖北、重庆等近20个省市宣布取缔辖内全部网贷业务,尚未“清零”的网贷密集地区机构也在陆续退出中。

与此同时,机构转型也在推进,一些平台正在申请网络小贷等相关牌照。但业内指出,监管部门对于机构转型非常谨慎,最终能成功转型的可能只是“凤毛麟角”。

图表 1:部分地区对辖区内P2P机构清退和转型的表态和工作进展

P2P要么死亡,要么转型。

而P2P的转型目前大致有三个方向:一是由个人助贷转型至机构助贷,大力投入金融 科技 ,发挥金融 科技 及大数据的作用;二是转型至小贷及财富管理行业;三是向消费金融方向转型。

P2P向金融 科技 转型,主要是P2P平台向各类持牌金融机构提供精准获客、风控模型、贷后管理、客户体验、后台运营系统升级等技术输出,赚取相应的消费金融贷款撮合服务费用。

以往,P2P平台先向持牌金融机构获取低成本资金,再结合自身获客、风控、贷后管理体系将银行资金放贷给借款人,获取丰厚的利差收益。随着2017年底出台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下称141号文)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贷款业务时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导致这种模式难以为继,因此这些P2P平台开始改变合作形式,通过向银行输出风控、获客、授信审查、贷后管理等环节的技术支持,收取相应的金融贷款撮合服务费。

嘉银金科、宜人金科、信也 科技 、360金融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2019年,转型比较好的上市公司中,信也 科技 净利率为48.9%,利润率最高;其次为360金融,净利率为35.8%。此外,嘉银金科及宜人金科表现也不错,其中嘉银金科净利率为24%,同比提升了3个百分点。

尽管金融 科技 业务处于黄金发展期,但它的前行征途未必平坦-----来自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与合作银行所属银监局的多头监管压力,时常让它“举步维艰”。

从网贷到小贷,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差距甚大,主要是资金来源的不同。

网络小贷牌照的限制很多,网络小贷公司主要运用自有资金发放贷款,其资金来源主要为自有资金、捐赠资金、银行融资、ABS融资、向主要股东定向借款等。但网贷机构的放贷资金主要来源于投资个人。个人的抗风险能力天然就弱于机构。为了服务更多的长尾客户,P2P平台将大量的贷款放给了不该获得贷款的人,然后用高息覆盖风险,用暴力进行催收,这便是P2P频频暴雷的关键所在。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2家正常运营网贷公司获得小贷牌照。其中,头部网贷机构较多。例如,人人贷、你我贷、积木盒子、51人品、和信贷、开鑫贷、宜人贷等。

事实上,一些平台是通过收购的渠道间接获得网络小贷牌照。总的来看,上市公司拥有强劲的背景实力更易申请到网络小贷牌照,如宜人贷等。

不过,转型小贷公司似乎并不是众多网贷平台心仪的转型方向。“目前网贷行业面临较为尴尬的局面是,有实力雄厚的P2P平台未必愿意转型网络小贷,另外一些实力较为一般的P2P平台,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去拿牌照。”某业内人士坦言。

目前全国统一的网络小贷监管办法尚未出台,若网贷平台转型为传统小贷公司,这意味着平台将受到地域及严格的融资杠杆和融资渠道限制,会影响平台业务发展,且网络小贷的门槛并不比网贷平台低,实力较弱的中小平台申请难度较大,网贷平台转型小贷公司并不容易。

众所周知,P2P是个人对个人的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借贷对象是没有场景信息的网民。为了获取大量的客户,P2P平台将资金出借给了大量本不需要钱的客户,然后用较高的收益率覆盖较高的风险成本。而消费金融则是有场景的借贷。

陆金所是从P2P业务转型消费金融的典型案例。

在距离上海银保监局的开业批复仅仅14天,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平安消金”)就正式开业了,这被视为陆金所P2P业务转型的最终落地。

这家由陆金所控股关联公司持股70%的消费金融公司,将自己定位为全国首家“ 科技 +金融”的消费金融公司。2020年4月23日开业当日,陆金所公开称,将会利用多年积累的数据、技术、信贷经验去支持平安消金成为一家技术驱动的消费金融公司。

业内人士表示,平安消金的落地使陆金所的P2P业务得以转型为消费金融这样的持牌经营方式,在中国平安的 科技 力量加持下,不排除孕育出新的商业模式,同时也可为陆金所的上市之路扫清关于“持牌”的重要障碍。

对于定位为全国首家“ 科技 +金融”的消费金融公司,业内人士表示, 科技 型消费金融公司以技术驱动业务,将更好地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发展趋势, 科技 信贷业务模式将为消费习惯快速升级的消费者带来更多便利。

消费金融的发展需要“消费场景”做支撑。平安消金依托平安集团 科技 力量和五大生态圈,切入消费信贷场景,不断夯实全场景“智能+”生态布局能力,将构建以场景为主的服务生态。

2020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新的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抹去了以24%和36%为基准的两线三区,大幅降低至新的利率红线——“4倍LPR”。

为此,行业引发了热烈讨论,大量从业者的应激反应堪称哀鸿遍野。

由于利率红线大幅下调后,用最新的LPR数据算来才15.4%,有业内人士认为绝大多数互金、消金从业机构都会陷入收益无法覆盖成本的境地。

事实上,当前持牌金融机构的利率下行是必然趋势。在实体经济困难的当下,中央层面上一直推动金融市场向实体经济让利,且明确规定金融机构今年向实体让利1.5万亿元,金融监管机构也在严格要求金融机构的普惠金融相应指标;因此即使没有本次最高法的民间借贷利率上限下调规定,持牌金融机构的利率下行也是必然趋势。民间借贷市场也是金融市场的一部分,但不属于金融监管管辖范围内,这次由最高法推动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下调,也推动了民间金融向实体经济让利的进程。

在银保监会对于助贷市场的发文规范过程中,合规银行已经开始审慎要求助贷机构控制借款人的息费总成本。在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下调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银行部门对于合作助贷机构要求的息费总成本控制线下调。部分超限助贷机构可能被剔除银行白名单。

此外,由于银行部门的强势地位,在助贷合作过程中大多助贷机构都要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兜底,也会导致助贷机构的生存压力加大。事实上,在下调的息费下,部分客群质量较差的助贷机构或者仍是通过第三方买量的助贷机构会陷入亏损境地,其获得的助贷服务费收入可能无法覆盖获客成本以及兜底成本。

服务同样的客群,金融机构有接入征信的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但民间借贷暂时无法接入征信(除P2P因为行业清退原因允许接入征信),本身违约惩戒手段就相对有限,无法有效控制信用风险。而考虑到LPR是正规金融的利率锚,这块受央行货币政策的直接影响,央行推动正规金融向实体经济让利的背后是大量的低廉的再贷款资金支持;而民间借贷受货币政策间接传导带来影响,缺乏央行资金的支持,其市场利率走势有可能与正规金融利率走势背离。

积极的方向来看,贷款行业第三方服务机构如助贷、融担等,未来如果都收取透明的、市场化的服务费,或许能减少套路贷、暴力催收等 社会 问题的发生,也少给反催收组织留空子钻。

有人断言,普惠金融的“普”已经结束了,未来只能做“惠”。

2020年,行业仍会持续出清,淘汰小规模以及违规经营的参与者,留下转型成功或者有足够的资金实力的转型过渡者,市场份额将逐步集中于少数几家企业。如上文所言,在同行中转型表现突出的包括360金融、宜人金科、嘉银金科及信也 科技 、陆金所等,行业生存环境稳定后,未来或可能成为行业主导。

Ⅲ 消费金融立案短信是真的吗

这个大多都是诈骗信息,如果你收到这种信息,以后立即给你当地的派出所或110打电话报案

Ⅳ 凤凰卫视刘长乐女婿涉百亿借贷,这与凤凰金融的暴雷有关吗

据了解,自去年9月11日起,凤凰金融旗下网贷信息中介服务平台凤凰智信突然停止所有网贷产品,停止向贷款人支付本息,引发贷款人恐慌,涉及贷款余额近100亿元,贷款人7万余家,部分投资人被“套现”至数百万元。根据公开信息,凤凰金融的实际控制人是贺鑫,他是该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Ⅳ 哪些网贷平台比较正规

1、360借条。最高额度20万,一次授信,循环可用,通过率很高,全程线上申请就可以了,最快5分钟出额度。

2、平安小橙花。平安消费金融推出的小额信用贷款,只要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就可以办理,需要收入稳定,征信良好,日利率0.039%起。

3、百信银行。众多贷款产品汇合的平台,借款额度在500~20万之间,支持随借随还、按日计息、提前还款无手续费、正规银行贷款产品。

4、提钱花。消费金融公司的产品,申请门槛低,年龄在18-55周岁就可以借,除学生外全部人群都有机会获得额度,期限在1~12个月任意选择。

5、万e贷。万达旗下贷款APP,额度最高50000元,年满18(含)周岁,且具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就可以办,通过率高。



6、国美易卡。日利率:0.03%,月利率:0.88%,下款速度与借款人的信用、资质有关,额度在1000~15万之间。

7、任性贷。会查询借款人的征信情况,最高额度可达30万元,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完成实名认证就可以办理。

8、招联好期贷。借款人年龄要求22-55周岁之间,期限可以在3、6、12、24期中选择,日利率范围在0.03%-0.10%之间。

9、建行快e贷。全流程线上自助操作的小额信用贷款,根据个人资质授予专属额度,1000元——30万元。

10、微粒贷。“微粒贷”是腾讯旗下的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面向QQ和微信用户推出的线上个人小额信用循环消费贷款产品,通过率很高。

Ⅵ 解读|六部门监管新规直击长租公寓暴雷根源:禁止套取消费贷

4月2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轻资产住房租赁企业监管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加强住房租赁企业从业管理,开展住房租赁资金监管,禁止套取使用住房租赁消费贷款,合理调控住房租金水平。同时,明确住房租赁企业单次收取租金的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个月;除市场变动导致的正常经营行为外,支付房屋权利人的租金原则上不高于收取承租人的租金。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自从2016年鼓励规模化、机构化租赁以来,轻资产的租赁企业发展非常迅速,既有集中式的,也有分散式的。相比重资产经营(比如招拍挂配建和自持,国企带头参与的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项目等),轻资产住房租赁企业在经营上最大的问题是轻资产经营、扩张速度快,容易出现违规行为,比如黑二房东(随意涨租、苛扣押金、随意收取水电费等),以及长租短付,搞资金池,蓄意卷款潜逃。
对此,新华社文章指出,此次监管部门重拳出击,《意见》直击住房租赁企业爆雷根源。
对此次《意见》的出台,中指调查事业部研究副总监战雪认为,《意见》旨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
战雪表示,此次《意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是层级高、范围大,之前部分城市单独发布政策约束住房租赁企业的租金收取行为,此次的政策高度上升到了部委的层级,覆盖面也更广。第二是定位准。精准定位从事转租经营的轻资产住房租赁企业。此类企业进行转租经营时没有资产抵押,收取的租金额度也较高,没有资金监管容易聚集金融风险。第三是强穿透。除了禁止住房租赁企业变相开展金融业务,还强化金融机构的贷款审核,在首尾两端发力,避免住房租赁企业单方面诱导承租人使用住房租赁消费贷款的情形。
首次对轻资产住房租赁企业进行定性,纳入监管
按照《意见》要求,从事住房租赁经营的企业,以及转租住房10套(间)以上的自然人,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其名称和经营范围均应当包含“住房租赁”相关字样。住房租赁企业跨区域经营的,应当在开展经营活动的城市设立独立核算法人实体。住房租赁企业应当具有专门经营场所,开展经营前,通过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向所在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推送开业信息,由所在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通过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向社会公示。
李宇嘉指出,目前市场上住房租赁企业种类繁多,比如二房东,投资机构等。在珠三角核心城市,有代房东管理的二房东,有职业二房东(赚代理费或赚租金差价),有投资者一次性包租很多套或一栋,然后装修出租。但现实中,这类主体很难监管,他们往往利用互联网、微信和小广告开展业务,利用信息差、违规操作(比如水电费乱收取、以损坏室内设施为由不退押金等)获取租金受益。承租人利益受损失也难以有渠道伸张,损失不大、息事宁人。因此,迫切需要纳入监管。
打击长收短付的资金池行为,避免资金风险
具体而言,《意见》针对从事转租经营的轻资产住房租赁企业,明确要求各地加强从业管理的同时,规范住房租赁经营行为,住房租赁企业应当将经营的房源信息纳入所在城市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单次收取租金的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个月,支付房屋权利人的租金原则上不高于收取承租人的租金。
在业内人士看来,“单次收取租金的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个月等规定,直击长租公寓企业此前存在的各类违规做法,具有积极的导向。这有助于规范市场经营,同时防范经营方面出现金融风险。”
“这一政策表态也是在疫情后针对长租公寓暴雷现象,国家一贯的态度,主要目的是维护出租双方的权益,避免老百姓利益受损和群体性的上访事件发生。对于轻资产的租赁企业,更容易出现‘长收短付’的资金池行为。管住了资金,长租公寓的风险就降低了一大半。”李宇嘉说道。
严厉打击资金贷,“租金异常上涨必被打压”
《意见》还要求,各地应开展住房租赁资金监管。企业单次收取租金超过3个月,或单次收取押金超过1个月的,应当纳入住房租赁资金监管账户。同时,禁止套取使用住房租赁消费贷款。企业不得利用承租人信用套取“租金贷”,不得诱导承租人使用“租金贷”。金融机构严格管理住房租赁消费贷款,加强授信审查和用途管理,对住房租赁企业加强名单式管理。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此次政策对于租金贷款的管控更加规范和到位。对于各类违规的套现行为,政策明确,不得利用承租人信用套取住房租赁消费贷款,不得以租金分期、租金优惠等名义诱导承租人使用住房租赁消费贷款。同时,金融机构应当严格管理住房租赁消费贷款,加强授信审查和用途管理,发放贷款前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核查借款人身份信息,评估还款能力,核实借款意愿,并做好记录。从这两点看,租金贷被明确严管,而租赁消费贷款则依然受认可。这两者的区别在于,租金贷进入到了轻资产长租公寓企业的账户,而租赁消费贷则是进入租客的账户。这是后续在明晰不同贷款方面所需要注意的。
此外,《意见》指出,各地应合理调控住房租金水平。租赁需求旺盛的大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建立住房租金监测制度,定期公布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租赁住房的市场租金水平。此外,各地还需落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建立多部门协同的住房租赁联合监管机制,将相关部门的监管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业内人士认为,后续租金监管也将更明确。同时在住房租赁市场租金监测方面也会加强。“过去租金的收取等没有监管,导致资金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也是金融风险的来源点。此外,过去租金的管控确实不到位,而现在租金异常上涨受到关注,后续也和房价管控一样,异常上涨必被打压。”
《意见》还提到妥善化解住房租赁矛盾纠纷。六部门要求,各有关方面应当加强协同联动,积极化解住房租赁引发的矛盾纠纷,妥善处置相关风险。
ICCRA住房租赁产业研究院院长赵然表示,此次印发的《意见》将对行业特别是轻资产运营公司产生两大影响。第一,迫使轻资产运营公司从“包租公”转向专业化的住房租赁服务提供商。从国际经验来看,控租金使得轻资产运营公司无法单纯依靠租金收入实现利润增长,探索如何提供各类与住房租赁相关的增值服务将成为未来轻资产运营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第二,“去杠杆”将使轻资产运营公司形成两极分化。一方面,头部大型机构能够依靠资产证券化等金融手段,扩规模求发展;另一方面,深耕区域的小型运营公司将依托本地化优势,降低运营成本,获得生存空间。大量靠金融杠杆扩规模的轻资产运营公司将被彻底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