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贷款类型 » 绿色金融信用贷款
扩展阅读
人信征信分如何贷款 2025-01-26 09:05:23

绿色金融信用贷款

发布时间: 2023-04-24 15:19:38

❶ 绿色信贷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有哪些意义

绿色信贷业务的特殊性是指绿色信贷政策需要公众的监督,政府和银行不仅应该将相关环境和社会影响的信息公开,并且应该提供各种条件包括信息的披露、必要的经费和真正平等对话的机制。“绿色信贷”的推出,提高了企业贷款的门槛,在信贷活动中,把符合环境检测标准、污染治理效果和生态保护作为信贷审批的重要前提。经济杠杆引导环保,经济杠杆可以使企业将污染成本内部化,从而达到事前治理,而不是以前惯用的事后污染治理,这些显然是行政手段所无法实现的目标。商业银行通过差异化定价引导资金导向有利于环保的产业、企业,可有效地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增强了银行控制风险的能力,创造条件积极推行绿色信贷,也有利于摆脱过去长期困扰的贷款“呆账”、“死账”的阴影,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❷ 绿色信贷和绿色金融的区别

绿色信贷和绿色金融的区别:
1、绿色金融是包含绿色信贷的,绿色金融是个比较广义的概念:是指金融机构把环保作为考量,在投融资决策中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渗凳把与环境有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融合到日常金融业务与活动中,对社会资本起丛颤旅到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引导。
2、洞携绿色信贷的概念源于绿色金融,绿色信贷常被称为可持续融资或环境融资。可持续融资是银行通过其融资政策为可持续商业项目提供贷款机会,并通过收费服务产生社会影响力,比较典型的收费项目有消费者提供投资建议等。银行还可以集中利用各种知识与信息调配贷款手段刺激可持续发展,这主要是由于银行对各种市场、法规和市场发展方面信息的无可比拟的相对优势。

❸ 绿色金融是什么_绿色金融有哪些

绿色金融是什么_绿色金融有哪些

“绿色金融”是一项我国的基本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强对环保、节能、低碳行业的投入,减少对于高污染、高能耗等行业投入,推以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型。在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第四十五条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

绿色金融的内涵十分宽泛,包含了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融资担保、绿色基金等等内容。

绿色信贷

早在2007,我国发布的《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就提出发展绿色信贷。该规定支持污染减排项目,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当年,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共发放支持节能减排重点项目贷款达到1063.34亿元。

而短短几年,这个字就增长了10倍。在银行的主导下,我国的绿色信贷项目从2007年的2700个,增加到2013年的1.4万个;绿色信贷的贷款余额也从2007年的3400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1.6万亿元。

事实上,很多绿色产业都是需要高投入的。近日,媒体报道某公司向正向中行申请6亿元授信额度,用于今年新上年产“5000吨镍钴铝(NCA)三元动力电池材料前驱体原料”等三个新能源电池生产线项目。发展绿色信贷为能够帮助这些大型企业解决融资问题。

绿色证券

2008年2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在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的基础上,推出一项新的环境经济政策绿色证券。基本内涵是上市公司在上市融资和再融资过程中,要经由环保部门进行环保审核。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规模的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上市融资,因此,绿色证券政策从直接融资的角度限制了污染,并且将产生极强的`示范效应。

在绿色证券领域的不断创新,我国推出绿色概念资产证券化的项目。作为首个项目,“南京城建污水处理收费收益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于2006年6月经证监会批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其后南京城建于2011年发行了第二期绿色资产证券化,共募集资金20.51亿元,两只产品均以污水处理收费收益权打包证券化的运作模式引入社会资金,支持污水处理行业发展。

此后,我国陆续推出“嘉实节能1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泰达环保垃圾焚烧发电收费收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平安凯迪电力上网收费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平银凯迪电力上网收费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二期)”等一系列的项目。

除了绿色概念资产证券化的项目之外,绿色证券还包含有绿色债券。绿色债券作为一种既可以满足发行方融资需求及可持续发展,又可以满足投资方积极致力于环境保护、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双赢手段,不断得到资本市场的持续关注。更有专家预计绿色债券在2016年迅速发展,全球发债总额将超过千亿美元。

绿色融资担保

不管是去银行借贷,或者是发行债券,不少金融机构会要求提供担保,不过传统的金融机构由于对绿色项目并不了解,反而提高其风险等级,导致融资成本上升。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认为,由于一般银行对绿色项目的专业评估能力不足,会认为许多绿色项目的风险很大,但专业的绿色担保机构可能会发现绿色项目的风险实际上远小于银行的估计。对这些项目提供担保,就可以保证在不良率可控的情况下,明显降低绿色贷款的融资成本。

目前,我国有些地区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据报道,2013年8月,四川德阳绿色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总计可提供近30亿元的融资担保服务。该公司试运行的两个月期间,已经向种植业、养殖业领域的多家绿色有机企业贷款五千万以上。推动了当地的绿色产业发展。

绿色基金

绿色基金是专门针对节能减排战略,低碳经济发展,环境优化改造项目而建立的专项投资基金,通过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公司)专门向具体的促进节能减排项目直接投资。绿色基金的来源比较多,可以国内外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捐赠,也可以通过政府资助的方式获得。

在基金项目成立之初,该基金的用途就已经得到了限制。例如广东绿色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将以运用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对政府公共照明系统节能减排项目全额投入,或以该模式为经营手段的节能服务公司(ESCO)的项目股权,以及节能装备或新能源开发相关的高科技企业股权等为主;基金前期的投资方向以推进省科技厅的绿色照明示范城市项目为主,通过联动金融资本加大对城市绿色照明的投入,推动绿色照明产业发展。


;

❹ 绿色贷款的定义

绿色迹粗信贷的概念源于绿色金融,而绿色金融则来源于绿色文明。绿色文明是一种追求环境与人类和谐生存、发展的文明。

绿色没中信贷常被称为可持续融资或环境融资。不同研究学者对于绿色信贷有不同的理解,但一般来说绿色信贷应该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其一,绿色信贷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和促使企业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将生态环境要素纳入金融业的核算和决策之中,扭转企业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粗放经营模式,避免陷入先污染后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恶性循环;

其二,金融业应密切关注环保产业、生态产业等“无眼前利益”产业的发展,注重人类的长远利益,以未来的良好生态经济效益和环境反哺金姿察镇融业,促成金融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❺ 绿色普惠金融是在什么条件下

金融机构是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主体和主要因素。金融绿色化可以自内而外设定者携三个目标:实现自身绿色化,要自觉践行节能、减排、低碳的绿色运营要求,倡导低碳办公;实现环境风险下财务或商业可持续性,金融机构要将环境风险纳入风险考量和定价模型,降低环境风险对金融机构经营稳定性的冲击;要支持绿色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要优先支持践行绿色发展的企业,鼓励绿色生产方式,提高绿色产品供给的目的。金融普惠化的重点目标是让传统金融排斥的小微经济体能够获得与大中企业平等的金融服务权利。绿色普惠金融体系的目标,既是金融绿色化与普惠化同步实现,是普惠金融实践的绿色化,也是绿色金融实践的普惠化。
构建绿色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议
一是构建绿色普惠金融机构体系。当前,一个相对完善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正在形成。普惠金融机构体系包括开发性、政策性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的普惠金融部,城商行、农商行、农合行、农信社、村镇行、民营行,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小保险、新金融和保理、典当、融资租赁、小贷、担保等金融机构。构建绿色普惠金融机构体系,要加快推进以上普惠金融机构自身运营的绿色化。
二是构建绿色普惠金融技术体系。普惠金融技术体系分为三大类,以贷款为例,第一类是传统抵押担保技术,第二类是抵押担保技术创新,第三类是无抵押无担保纯信用贷款技术。构建绿色普惠金融技术体系,要求上述普惠金融技术将环境风险纳入风险控制和定价模型,更好保证机构商业可持续。
三是构建绿色普惠金融基础设施体系。绝大多数普惠金融机构规模都不大,很多服务需要市场和社会提供。这些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人员培训、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外源融资、IT系统建设、会计制度、审计制度、统计制度、担保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等等。以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为例,在发放信用贷款时,就需要有可靠的小微企业主信用评级信息,在绿色金融背景下,还需要该小微企业的环境信用评级信息。
四是构建绿色普惠金融准入监管、政策支持和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绿色普惠金融体系,既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要创造有利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推动绿色普惠金融的发展。
在准入和监管政策上,要坚持稳定与发展相平衡,对切实践行绿色普惠理念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适度降低监管要求。必须堵住体制机制漏洞,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加强绿色普惠金融体系协调机首蔽伏制,努力实现监管部门目标、绩效、激励、资源的一致性,努力做到监管政策、标准、规则和行动严密对接,特别是对跨行业、跨市场、跨部门绿色普惠金融活动要有效监管。地方政府要按照中央统一规则,强化绿色普惠金融属地风险处置责任。要健全绿色普惠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实现监管信息全面联通共享,努力做到金融监管全覆盖。
在政策支持上,主要是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财税政策包括对绿色普惠金融机构和业务的奖励、补贴、贴息、风险分担、减免印花税、增值税、所得税和贷并团款拨备税前列支等。金融政策主要是对绿色金融业务和普惠金融机构合理运用和搭配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窗口指导等政策工具。
此外,还要着力促进制定和完善金融绿色化和普惠化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保证政府支持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稳定性和权威性。鉴于我国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实践经验尚显不足,可考虑推动在绿色金融试验区和普惠金融试验区制定和完善道义责任、社会责任强而法律责任相对较弱的“绿色金融促进条例”和“普惠金融促进条例”,一来推进试验区建设,二来积累经验,待实践和时机均相对成熟时,再扩大立法范围、提高立法硬度。

❻ 制造业长期贷款和绿色贷款主要动力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21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节奏把握适度,保持了支持实体经济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提高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后劲,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从结构上看,金融机构加大了对普惠小微企业、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支持,2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5.5%和38.8%。
央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的主要目标是解决普惠小微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出现的资金周转困难问题,将货币政策操作与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提供的金融支持直接关联,确保资金高效直达实体经济,促进稳企业、保就业。目前,这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已延续至2021年12月末。此外,绿色信贷资产质量整体良好,不良率远低于同期各项贷款整体不良水平。银保监会称,将研究完善绿色金融相关政策措施,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信贷投放合理增长 两项直达货币政策继续助力小微企业
据人民日报报道,4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1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年初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发展动力不断增强,积极因素明显增多。总体来看,当前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7.65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孙备均低0.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1.61万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65万亿元,同比增长4.2%。一季度净投放现金2229亿元。
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67万亿元,同比多增5741亿元。3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86.44万亿元,同比增长12.3%;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80.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1个百分点。
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0.2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8730亿元。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3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84万亿元。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94.55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总体上看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保持平稳。”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从结构上看,一季度,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7.9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6589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3245亿元,闹笑比上年同期多增2985亿元;非金融企业的境内股票融资2467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212亿元,增长近一倍。
今年以来,金融机构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总量方面,金融机构贷款平稳合理增长,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贷款需求。一季度,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节奏把握适度,保持了支持实体经济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提高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后劲。
结构方面,信贷结构继续优则弯毁化。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小微企业、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支持,2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5.5%和38.8%。
“中国人民银行将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握好政策时度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引导机构增强支持实体经济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孙国峰表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保证小微企业发挥在稳就业中的重要作用,金融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成效显著。孙国峰介绍,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的主要目标是解决普惠小微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出现的资金周转困难问题,将货币政策操作与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提供的金融支持直接关联,确保资金高效直达实体经济,促进稳企业、保就业。目前,这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已延续至2021年12月末。
制造业、绿色金融等多领域将成为今年信贷支持重点
中国证券报报道称,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0年新增制造业贷款2.2万亿元,超过前5年总和。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督促指导金融机构优化制造业信贷结构,明确“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和“保持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合理增速”的目标和任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新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同时也要支持传统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赵欢称,今年计划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贷款投放4000亿元以上。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徐守本表示,今年工行将保持制造业贷款总量稳定增长,加大对“新制造、新服务、新基础产业、高技术”等“三新一高”领域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
此外,多家银行还强调将大力推进金融资源向绿色项目倾斜。中国银行副行长王纬表示,要大力推进绿色信贷投放、绿色债券发行、承销与投资业务,不断提升绿色信贷在该行信贷余额中的占比,降低高碳行业授信余额,稳步提升绿色债券投资在资产组合中的比例。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表示,将按照全市场一流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供应商的定位,围绕从新能源到新经济、从长江黄河大保护到国土空间格局的新规划、从城市更新到乡村振兴不断扩展的绿色场景,着力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末,21家国内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过11万亿元,绿色信贷资产质量整体良好,不良率远低于同期各项贷款整体不良水平。银保监会称,将研究完善绿色金融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发展绿色金融,规范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绿色产业,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经济日报报道,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货币投放将更加凸显“有保有压”的结构性特征,“保”的重点是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可能会推出新的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源向这些领域集中,“压”则主要指向房地产金融以及地方政府平台融资。
近期,部分热点城市出现了经营贷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引发了金融监管部门的关注。3月26日,银保监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在部分房价上涨预期较强、炒作氛围较浓的热点城市,出现了骗取银行经营贷实际用于购房的现象,甚至有些还涉及有组织的违法活动。如果不能及时得到遏制,不仅会影响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而且还会挤占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的信贷资源。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希望商业银行不要影响到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质量。
“我们正在抓紧研究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相关工作,争取尽快推出。”孙国峰介绍,碳减排支持工具是直达实体经济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益的重点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

❼ 什么是绿色信贷具体内容

绿色信贷的本质在于正确处理金融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绿色产业融资,构建新的金融体系和完善金融工具。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绿色信贷的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绿色信贷的内容

绿色信贷的概念源于绿色金融,而绿色金融则来源于绿色文明。绿色文明是一种追求环境与人类和谐生存、发展的文明。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人类的工业文明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但为此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面对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生态失衡等全球性环境问题,人们普遍认识到人类过去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对于环境的危害。为有利于人类、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们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倡导绿色文明,并在政策、舆论导向上向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倾斜。绿色信贷常被称为可持续融资(Sustainable-Finance)或环境融资(EnvironmentalFinance)。MarcelJeucken(2002)认为可持续融资是银行通过其融资政策为可持续商业项目提供贷款机会,并通过收费服务产生社会影响力,比较典型的收费项目有消费者提供投资建议等;银行还可以集中利用各种知识与信息调配贷款手段刺激可持续发展,这主要是由于银行对各种市场、法规和市场发展方面信息的无可比拟的相对优势。SoniaLabatt,RodneyR.White(2002)认为环境融资涵盖了基于市场的特定金融工具。这些特定金融工具往往是为了传递环境质量和转化环境风险而设计的。环境问题主要以三种方式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分别是规章制度和法庭判决所带来的直接风险,借贷和其顾客的信用所带来的间接风险以及银行处理争议项目的环境信誉风险。为了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风险,银行必须在借贷和投资策略中加入衡量环境问题的标准。同时,这些环境问题还催生了广泛的创新金融产品。这些金融产品为有环保意识的个人和企业提供了更为容易的融资渠道。PaulThompson,ChristopherJ.Cow-ton(2004)认为绿色信贷就是银行在贷款的过程中将项目及其运作公司与环境相关的信息作为考察标准纳入审核机制中,并通过该机制作出最终的贷款决定。

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绿色信贷有不同的理解,但一般来说绿色信贷应该包含以下几层含义:其一,绿色信贷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和促使企业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将生态环境要素纳入金融业的核算和决策之中,扭转企业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粗放经营模式,避免陷入先污染后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恶性循环;其二,金融业应密切关注环保产业、生态产业等"无眼前利益"产业的发展,注重人类的长远利益,以未来的良好生态经济效益和环境反哺金融业,促成金融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绿色信贷的政策内容

《意见》规定,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各商业银行要将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审批贷款的必备条件之一。

《意见》规定,各级环保部门要依法查处未批先建或越级审批,环保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未经环保验收即擅自投产的违法项目,要及时公开查处情况。即要向金融机构通报企业的环境信息。 而金融机构要依据环保通报情况,严格贷款审批、发放和监督管理,对未通过环评审批或者环保设施验收的新建项目,金融机构不得新增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

同时《意见》还针对贷款类型,设计了更细致的规定。如对于各级环保部门查处的超标排污、未取得许可证排污或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已建项目,金融机构在审查所属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申请时,应严格控制贷款。

绿色信贷的调控原因

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手出台调控政策,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我国面临的节能减排形势的日益严峻。2007年上半年的各项经济指标相继出炉之后,无论是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是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都提到了"节能减排形势相当严峻",去年设定的4%节能目标和2%减排目标没有完成也被反复提及。据统计,2007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8.5%,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和电力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更是增长20.1%,高于工业1.6个百分点。如何遏止这些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

二是随着一些地区建设项目和企业的环境违法现象较为突出,由于政府对企业污染环境责任的追究日益严格,因污染企业关停带来的信贷风险也开始加大。

三是以往环保机构单部门的调控政策受制于调控范围有限、调控力度不够和调控手段不足等问题,"绿色GDP报告"的无疾而终,以及2005年以来4次大规模环保执法行动后的有限效果,都充分的反映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状态。

❽ 降低绿色信贷的风险权重也有较强的可行性

对,是有较强可比性的。
呼吁降低绿色信用和绿色融资的风险重量。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只有通过降低风险重量并降低其资本职业,我们可以资助这些绿色项目。
为了降低绿色贷款的风险重量在中国有一个良好的基础。即使这是世界上的先驱,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和理解,中国可以先尝试一下。为了控制风险,对于银行,增加绿色贷款的比例,减少棕色贷款的比例将有助于降低未来的整体不良率。作者认为,通过减少绿色资产的风险重量,绿色信贷的融资成本可以大大减少。通过减少绿色资产的风险重量,绿色信贷的融资成本可以大幅减少,这可以大大鼓励银行增加绿色信用的投资,并加快实手伏体经济转变为绿色和低碳的转变。
在中国已经有良好的开发绿色财务条件:首先,中国对绿色金融的发展有着广泛的共识,并在世界上具有相应的声誉;二,中国的绿色贷款标准和绿色债券是明确的,不容易混淆,不易产生道德危害;第三,中国有一指薯岁个非常好的统计基础。 2012年,中国发布了绿色信贷指导方针,并开始进行绿色信贷统计数据。绿色债券还具有相对完整的统计指标和完整的统计数据。
基于这些统计数据,可以进行更好的会计,这是其他国家的无与伦比的优势。
这个通过减少银行持有的绿色资产(包括绿色信用和绿色债券)的风险重量,我们可以减少大规模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根据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数据,在2017年底,绿色信贷的NPL率为0.37%,远低于整体银行NPL率1.74%。根据本次估计,如果绿色信贷的风险重量从100%降至50%,唯睁中国所有绿色信贷支持项目的融资成本可以平均减少50个基点(即0.5个百分点),这将在绿色金融中做出新的实质性突破。
降低绿色信贷的风险权重的确是有较强的可比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