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银行贷款减值的会计准则
1、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六章金融资产减值。
2、国际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 39),大概第109条开始。
『贰』 2017新会计准则下金融资产减值怎么处理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减值的账务处理
1.计提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等
2.转回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等
贷:资产减值损失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账务处理
1.计提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叁』 金融企业会计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范围
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既包括有客观证据表明发生减值损失的贷款,也包括发生减值的证据尚未识别,但未来有可能发生损失的贷款。另外,对于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者某一类贷款可能发生损失的贷款计提特种准备。
新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要求对有客观证据表明已经发生减值的贷款计提减值准备,而对于未来事件可能造成的贷款损失,不管发生可能性有多大,均不应予以确认,即对于没有客观证据表明发生减值的贷款,都不计提减值准备。
因此,新会计准则的贷款减值准备计提范围要小于《指引》的范围。这种差异的存在说明,在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方面银行监管当局比会计准则制定者更加审慎。
(3)企业会计准则贷款减值扩展阅读: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数据的影响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增加当期费用,减少资产,减少当期利润。如果少计或不计资产减值准备就会减少当期费用,增加资产,从而虚增当期利润。
尽管企业已经普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开始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但是由于准则对具体情况界定的不明晰,在计提具体内容上没有明确的计算程序,因此留给企业很大的选择空间。
目前,八项准备中频繁被部分企业当作调节企业利润粉饰会计报表的利器的主要项目是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及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这几项。以下笔者试对这四项进行浅析。
坏账准备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坏账准备计提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估计。
由于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可以对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对于那些资产较好,会计核算规范的企业来说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使财务报告更能真实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反之,只能成为部分企业调节财务状况的砝码。调增计提比例,就会增加当期费用,减少利润,还可以减少当期纳税。
短期投资减值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运用短期投资成本与市价孰低时,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按投资总体、投资类别或单项投资计提跌价准备,如果某项短期投资比较重大(如占整个短期投资10%及以上),应按单项投资为基础计算并确定计提的跌价准备。
由于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按投资总体、投资类别或单项投资计提跌价准备,给了一些企业灵活选择的空间,使部分企业通过对计提方法的选择——总体、类别和单项,达到左右利润的目的。
例如,投资类别分A、B、C等多种类别,其中A分a1、a2两种,B分b1、b2两种,C分c1、c2两种。
期末对各项投资进行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各项投资跌价损益如:a1为-200元,a2为200元,A类合计互为抵消;b1为-300元,b2为200元,B类合计为-100元;c1为400元,c2为-200元,C类合计为200元。
分别按三种不同方法计算如:单项计提的跌价损益为:a1+b1+c2=-700;分类计提的跌价损益为:A+B+C=-100;总体计提的跌价损益为:A+B+C=-100。
长期投资减值
投资准则要求,企业应当定期对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逐项进行检查,至少于每年年末检查一次。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变化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投资的账面价值,应将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损失。
企业持有的长期投资有的有市价,有的没有市价,对持有的长期投资是否计提减值准备,可以更据下列迹象判断。
对有市价的长期投资可以根据下列迹象判断是否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市价持续2年低于账面价值;该项投资暂停交易1年或1年以上;被投资单位当年发生严重亏损;被投资单位持续2年发生亏损;被投资单位进行清理整顿、清算或出现其他不能持续经营的迹象。
『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项目有哪些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资产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其分别是:
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 对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对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等长期投资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等存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对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及对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的委托贷款减值准备。除了货币资金、应收票据、预付账款、长期待摊费用等外的资产均计提了相应的减值准备。
『伍』 《企业会计准则》已减值贷款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贷款——已减值是什么科目——贷款减值准备
「贷款减值准备」是银行放贷后,因应市场环境变化、客户还债情况、贷款五级分类等,为所借出款项作出坏帐准备 。中国银监会目前对内地银行就贷款减值准备占贷款余额比例,没有硬性要求,但一般不低于贷款余额的1%。
『陆』 新会计准则中的几项减值准备
2006年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与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相比较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规范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新准则增加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一、确认时间、计提范围及计提金额的计算方面的比较
(一)对资产减值确定时间的不同规定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应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时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然而,对于“定期”,会计制度没有说明,这使企业在操作时有一定的随意性,同时企业之间缺乏可比性;而新的会计准则对计提时间作了明确说明,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对于发生了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二)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
为了计算确定资产减值损失,现行会计制度及准则中使用的计量基础包括: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销售净价和市价等多个标准。在不同的准则中又各有表述,对未来现金流量的计量方法没有明确的规定,计算现值时折现率的选取没有规定明确的标准。企业计算有关指标时难以掌握,因而可操作性差,存在较大的调节空间;新准则明确了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使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新准则明确规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再估计另一项金额。同时,对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应用指南,使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易于理解,且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性。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应当根据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减去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处置费用的金额确定。处置费用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
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应当按照该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确定。资产的市场价格通常应当根据资产的买方出价确定。
在不存在销售协议和资产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应当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该净额可以参考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或者结果进行估计。
企业按照上述规定仍然无法可靠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
预计的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包括下列各项:
1.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预计产生的现金流入。
2.为实现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入所必需的预计现金流出(包括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发生的现金流出)。该现金流出应当是可直接归属于或者可通过合理和一致的基础分配到资产中的现金流出。
3.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资产所收到或者支付的净现金流量。该现金流量应当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交易时,企业预期可从资产的处置中获取或者支付的、减去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时,企业管理层应当在合理和有依据的基础上对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整个经济状况进行最佳估计。
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应当以经企业管理层批准的最近财务预算或者预测数据以及该预算或者预测期之后年份稳定的或者递减的增长率为基础。企业管理层如能证明递增的增长率是合理的,可以递增的增长率为基础。
建立在预算或者预测基础上的预计现金流量最多涵盖5 年,企业管理层如能证明更长的期间是合理的,可以涵盖更长的期间。
在对预算或者预测期之后年份的现金流量进行预计时,所使用的增长率除了企业能够证明更高的增长率是合理的之外,不应当超过企业经营的产品、市场、所处的行业或者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长期平均增长率,或者该资产所处市场的长期平均增长率。
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应当以资产的当前状况为基础,不应当包括与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尚未作出承诺的重组事项或者与资产改良有关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
(三)新准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
现有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应按单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但是企业的长期资产往往没有销售市价,只有使用价值,单项资产一般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这导致单项资产无法确定可收回金额。在实务中,对于这类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不具有可操作性;新准则规定,如果某项资产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难以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的,则不应按照该单项资产为基础确定其可收回金额,而应当按照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再据以确定资产的减值损失。资产组的认定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同时,在认定资产组时,应当考虑企业管理层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如是按照生产线、业务种类还是按照地区或者区域等)和对资产的持续使用或者处置的决策方式等。
几项资产的组合生产的产品(或者其他产出)存在活跃市场的,即使部分或者所有这些产品(或者其他产出)均供内部使用,也应当在符合前款规定的情况下,将这几项资产的组合认定为一个资产组。
资产组一经确定,在各个会计期间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企业管理层应当证明该变更是合理的,并应当披露变化的原因以及前期和当期资产组的组成情况。
(四)新准则引入了总部资产的概念
企业总部资产包括企业集团或其事业部的办公楼、电子数据处理设备等资产。总部资产的显著特征是难以脱离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独立的现金流入,而且其账面价值难以完全归属于某一资产组。
有迹象表明,某项总部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计算确定该总部资产所归属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然后将其与相应的账面价值相比较,据以判断是否需要确认减值损失。
(五)对商誉减值问题的不同规定
现有会计制度没有涉及商誉的减值问题;新准则规定,对于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企业至少应于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而且商誉必须分摊到相关资产组组合后才能确定是否应当确认减值损失。企业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对于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应当自购买日起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难以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的,应当将其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组合。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
二、会计核算方面的区别
新旧准则在会计核算方面的最大区别在于:现有会计制度规定,已经计提减值损失的资产,如果资产价值恢复,则资产减值损失可以转回;新准则规定,大多数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条规定将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有重大影响,尤其是对暂停上市的公司及ST公司。目前,很多暂停上市的公司得以恢复上市,就是采用“巨额计提,大额转回”的方法以实现扭亏为盈的。因此,本准则实施后将有效地遏制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暂停上市公司恢复上市的难度将加大。具体到各种资产的减值损失核算有以下不同之处。
(一)存货跌价准备及坏账准备
新旧准则存货跌价准备及坏账准备核算的不同点在于:按旧准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和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时记入“管理费用”科目,按新准则记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资产负债表日,通过计算若需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或“坏账准备”金额范围内调整时,旧准则应为借记“存货跌价准备”或“坏账准备”,贷记“管理费用”;新准则应为借记“存货跌价准备”或“坏账准备”,贷记“资产减值损失”。另新准则明确说明领用存货时,应一并结转领用材料应负担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该科目是新准则新增的会计科目,其核算方法为: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三)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则》或《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一经计提,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四)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旧准则计提减值准备时借记“营业外支出”贷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而且,若减值的迹象消失可在原计提的范围内恢复;新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确定无形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处置无形资产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五)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旧准则计提减值准备时借记“营业外支出”,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且,若减值的迹象消失可在原计提的范围内恢复;新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确定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处置固定资产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六)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旧准则计提减值准备时借记“营业外支出”,贷记“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而且,若减值的迹象消失可在原计提的范围内恢复;新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确定在建工程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在建工程—— 减值准备”科目。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一经计提,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七)商誉减值准备
该科目是新准则新增的会计科目,其核算方法为: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确定商誉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商誉——减值准备”科目。
『柒』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科目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不同计提方法对企业当期及未来绩效产生什么影响
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科目有:坏账准备、短期野轿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二、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等
三、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相关规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式为: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
其中,账面价值数据容易获取袭哗,可收回金额应取销售净价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因此,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的方法颂禅肆主要依赖销售净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
四、不同计提方法对企业当期及未来绩效产生的影响:
1、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2、因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所以制度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即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确保资产的真实,符合资产定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要求。
3、我国的关于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不仅说明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也是为了避免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同时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可比性。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设置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原则,将视为重大会计差错处理。
『捌』 新会计准则下委托贷款如何会计处理
(1)委托银行发放贷款时。
借:委托贷款-本金。
贷:银行存款。
(2)计提利息时。
借:委托贷款-利息。
贷:投资收益-委托贷款利息收入。
(3)收到银行转来的贷款利息(已扣过相关税金)。
借:银行存款。
贷:委托贷款-利息。
(4)期满收回本金及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贷:委托贷款--本金。
投资收益-委托贷款利息收入。
(8)企业会计准则贷款减值扩展阅读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规定,企业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其他单位贷出的款项,可将“1303 贷款”科目改为“1303 委托贷款”科目 。这说明,企业的委托贷款应设置科目单独进行核算,而非转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
委托贷款所产生的利息收入也不能计入投资收益,一般情况下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这是因为委托贷款在新会计准则下不再被定义为一项“投资”,因此其利息收入也不能列报为“投资收益”。
从另一方面讲,委托贷款的利息收入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中对于“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定义和确认条件。
因此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范范围,鉴于委托贷款对于多数一般非金融企业而言并非主营业务。
因此委托贷款的利息收入在利润表上应作为“其他业务收入”列报;相应地,按税法规定计缴的营业税及附加在利润表上列报于“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中。
『玖』 资产减值的会计核算探讨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企业不同类别资产的减值,其会计核算差异较大。资产减值的会计核算,有的要按照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有的则是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规范;有的通过设置“资产减值准备”账户核算,有的则是直接减少相关资产的账面余额;资产减值如果设置“资产减值准备”账户核算,以后资产价值回升,有的要转回提取的减值准备,有的则不得转回;资产减值如果直接减少相关资产的账面余额核算,以后资产的价值回升,有的要将原确认的减值损失转回,有的则不得转回。
一、《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规范的资产减值
按《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发生的资产减值,应根据该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对于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应当进让敬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并计提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资产处置、出售、对外投资、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换出、在债务重组中抵偿债务,同时符合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企业应当将相关资产减值准备予以转销。
A公司2006年末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3000万元,对其进行减值测试,计算的可收回金额为2600万元。2006年末,该投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400万元,应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2007年末,该投资的账面余额为320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2900万元。虽然2007年末该投资的价值回升100万元,但不得转回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2008年处置该投资,处置时应将提取的减值准备400万元转入投资收益。
(1)2006年末会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400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400万元
(2)2008年处置:
借:长孝滑局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400万元
贷:投资收益400万元
假定A公司2006年、2008年分别实现利润5 000万元和
4 000万元,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则2006年、2008年纳税所得应分别调整为5 400万元和3 600万元。
二、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规范的资产减值
(一)存货
存货发生的减值损失,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规定进行核算。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如果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因销售、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减少存货,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A公司2006年末存货成本为300万元,可变现净值270万元;2007年末成本为400万元,可变现净值380万元;2008年按销售存货的比例计算,应结转存货跌价准备9万元。2006、2007、2008年末会计处理分别为:
(1)借:资产减值损失30万元
贷: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
(2)借: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
贷:资产减值损失10万元
(3)借:存货跌价准备9万元
贷:主营业务成本9万元
(二)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
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发生减值损失,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的规定进行核算。如果合同预计总成本大于合同预计总收入,应将预计损失总额扣除已在合同毛利中确认的金额后的预计损失,计提存货跌巧让价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建造合同完工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A公司2007年末,建造合同预计总成本为800万元,合同预计总收入750万元,工程已完工60%,工程2008年完工。2007年末应确认合同预计损失20万元(50×40%)。2007年末、2008年工程完工会计处理分别为:
1.借:资产减值损失20万元
贷: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
2.借: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
贷:主营业务成本20万元
(三)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规定进行核算。企业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如果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以后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回升,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其差额也同样计入当期损益。
A公司2007、2008年末,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写字楼)账面价值均是5 000万元,公允价值分别是4 800万元、5 400万元。2007、2008年末会计处理分别为:
1.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万元
贷:投资性房地产—写字楼(公允价值变动)200万元
2.借:投资性房地产—写字楼(公允价值变动)600万元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00万元
(四)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的规定进行核算。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1.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
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是,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即转回的减值准备不得超过计提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款项等出售时,还应同时结转提取的减值准备。
A公司2007年初购入债券,该债券每年末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债券面值1000万元,购入价款1050万元,6年期,票面利率6%,债券实际利率5%.2007年末,应收利息60万元,应确认利息收入52.5(1050×5%)万元,账面价值1042.5(1050+52.5-60)万元,该债券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032.5万元,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10万元,2007年末该债券摊余成本为1032.5(1042.5-10)万元。2008年末,应收利息60万元,应确认利息收入51.625万元(1032.5×5%),2008年末转回减值损失前该债券摊余成本为1024.125(1032.5+51.625-60)万元,该债券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028.125万元,2008年末应转回减值损失4万元。2007、2008年末会计处理分别为:
(1)借:资产减值损失10万元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10万元
(2)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4万元
贷:资产减值损失4万元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较大幅度下降,或在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后,预期这种下降趋势属于非暂时性的,可以认定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已发生减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确认减值损失时,应当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一并转出。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A公司2006年10月购入股票200万股,每股价格8.77元,另支付交易费用6万元,A公司将股票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06年末,该股票市价为每股8.5元,A公司预计股票价格的下跌是暂时性的。2006年末则不能认定为股票发生减值,应当确认为股票公允价值发生变动。2007年发行股票公司发生严重财务危机,2007年末股票价格下跌为每股5元,A公司预计股票价格的下跌是非暂时性的。2007年末,则应当认定为股票发生减值,确认减值损失。2007年末确认减值损失时,要将2006年末因公允价值下跌直接计入资本公积的损失60万元转出,即2007年末应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为760(700+60)万元。2008年发行股票公司财务状况好转,2008年末股票价格上升到每股7元,2008年末不能将股票价格的回升400万元(200×2)通过损益转回,而应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2006、2007、2008年末会计处理分别为:
(1)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0万元
;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60万元
(2)借:资产减值损失760万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0万元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700万元
(3)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00万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00万元
(五)递延所得税资产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同时计入所得税费用(原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同时作为了所得税收益)或冲减资本公积(原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同时增加了资本公积)。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以后,如果根据新的环境和情况判断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使得递延所得税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应相应恢复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按照税法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
A公司2007年发生广告费800万元,会计上全部列入当期损益。2007年所得税率33%,2008年起为25%.假定税法规定,2007年广告费按销售收入的8%税前扣除,2008年起按销售收入的15%税前扣除,超过税法规定的广告费可向以后年度结转,在以后年度税前扣除。2007年末公司预计以后年度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2007年销售收入为4 000万元,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80(800-4 000×8%)万元,在2007年末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20(480×25%)万元,同时确认所得税收益。2008年末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不能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金额为300万元,则应调减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75万元。2009年末预计未来期间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不能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金额只有80万元,则应恢复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55(220×25%)万元。2007、2008、2009年末会计处理分别为:
1.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20万元
贷:所得税费用120万元
2.借:所得税费用75万元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75万元
3.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5万元
贷:所得税费用55万元